5.1丰富的图形世界(2)

合集下载

5.1丰富的图形世界(2)导学案

5.1丰富的图形世界(2)导学案

课题5.1丰富的图形世界(2)
编写:蔡建兵审阅:朱书军
班级学号姓名使用日期_________
【学习目标】
1.通过拼摆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知识目标:通过七巧板的拼摆等活动,初步认识垂直、平行、角等有关内容,做到学以致用。

【导学提纲】
1.认识七巧板七巧板的制作欣赏七巧板的并图
2.七巧板的构成:
它是用一个_______形分割成五个________ 形、一个_______形、和一个_________形。

你发现七巧板中最大板面积(三角形)是最小板(三角形)的几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七巧板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展示交流】
活动一:
找一找:
有互相平行的线段吗?
有互相垂直的线段吗?
你能找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吗?并说出它们的度数。

活动二:
制作七巧板
分割正方形
活动三:
你会拼吗?P123的五个图形
【盘点收获】
【课堂反馈】
1.拼出下面的图形
2.下面这个图案还没拼完,你能帮忙把它拼完吗?
【迁移创新】
用两副七巧板拼P123“练一练”中的两个图形。

5.2丰富的图形世界(2)

5.2丰富的图形世界(2)
课时编号
46
备课时间
课题
5.1丰富的图形世界(2)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棱柱、棱锥等几何体的基本进一步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棱柱、棱锥的特点
教学难点
几何体的分类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说正方体与长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圆柱、圆锥分别由几个面围成?你能描述圆柱、圆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吗?
板书设计
情境创设
1、
2、
例1:……
……
……
例2:……
……
……
习题……
……
……
作业布置
课后随笔
不同点:长方体的六个面可能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它的对面完全相同;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相同的正方形;长方体中平行的四条棱长度相等,正方体的十二条棱长度都相等。
1、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
2、侧面是长方形。
3、侧棱长都相等。
棱锥的侧面是三角形
学生讨论后
回答
学生填表
找出侧面与侧棱之间的关系
学生从生活中举例,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辨别方位、动手操作、想象、描述和表示、分析和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棱柱的特征:
棱锥的特征
1.下列图形不是立体图形的是()
A.球B.圆柱C.圆锥D.圆
2.圆柱的侧面是面,上、下两个底面都是。
3.有一个面是曲面的立体图形有(列举出三个)。
4.三棱柱的侧面有个长方形,上、下两个底面是两个都一样的三角形。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六条侧棱的棱柱的底面一定是三角形
B.棱锥的侧面是三角形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圆柱
圆锥

棱柱 棱锥
把下图中的物体与相应的几何体用线连接起来
下图是机器狗的模型,你能 看到哪些立体图形?
·
请你观察桌面、黑板面、 平静的水面等,它们有什么 共同点呢?
观察易拉罐、水管、 地球仪等,它们的表面 有什么共同点呢?
“面”可分为平面与曲面两种,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平面与曲面的 实例吗?
5.1丰富的图形世界
我们生活在丰富的图形世界里, 各种图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北京西站
上海
悉尼歌剧院
法国
北京天坛
文昌阁
千姿百态的建筑物美化 了我们这些生活的空间, 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遐
想:
我们生活在三维的世界中,
随时随地看到的和接触到的 物体都是立体的。有些物体, 象石头、植物等呈现出极不 规则的形状;同时也有许多 物体具有较为规则的形状。
面数
棱数 顶点数
经历了本节课的 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侧面 底面
认识一下棱柱
底面
顶点 侧棱

棱柱的特点:
1、底面是相同 的多边形。
2、侧面是长方 形。
3、侧棱长都相 等。
左图棱柱 中的侧面都是 长方形吗?
棱柱的侧面 可能是长方形, 也有可能是 平 行四边形。
侧面
看一看
三棱柱
四棱柱Βιβλιοθήκη 五棱柱六棱柱你发现规律了吗 ?? 侧棱 侧面(个)面(个)顶点(个) 棱
观察这张地图,如果把每条路看成一条线, 那么线与线相交得到什么?你还能举例吗?
在“线与线相交得到点”的基 础上,观察这个长方体的面,面与 面相交得到什么呢?你还能举出实 例吗?
线
线和线相交得_点___,面和面相 交得_线___。

初中七年级数学课件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一课时) (2)

初中七年级数学课件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一课时) (2)
5.1丰富的图形世界
我们生活在丰富的图形世界里, 各种图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北京西站
上海
悉尼歌剧院
法国
北京天坛
文昌阁
千姿百态的建筑物美化 了我们这些生活的空间, 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遐
想:
我们生活在三维的世界中, 随时随地看到的和接触到的 物体都是立体的。有些物体, 象石头、植物等呈现出极不 规则的形状;同时也有许多 物体具有较为规则的形状。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平面与曲面 的实例吗?
观察这张地图,如果把每条路看成一条线, 那么线与线相交得到什么?你还能举例吗?
在“线与线相交得到点”的基础上, 观察这个长方体的面,面与面相交 得到什么呢?你还能举出实例吗?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一定提高了
对点、线、面的认识,线与线相交得 到点,面与面相交得到线,图形是由
点、线、面构成的。
顶点
底面
顶点
侧面
侧棱
侧棱
侧面
底面
棱柱 棱柱、棱锥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
其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棱柱的棱与棱的交点叫做棱柱的顶点。
棱锥
棱锥的各侧棱的公共点叫做棱锥的顶点。 图片中的棱柱、棱锥的棱相交各得到多少个点? 面与面有多少条交线?
底面
侧面
侧棱
侧面
底面
棱柱请欣赏这些图片, 里面你熟悉的几何体吗圆柱圆锥

棱柱 棱锥
在下面的图片中出现了哪些立体图形?
观察教室内的物体,哪些物体与下列 几何体类似?
请你观察桌面、黑板面、 平静的水面等,它们有什么 共同点呢?
观察易拉罐、水面、 地球仪等,它们的表面 有什么共同点呢?
“面”可分为平面与曲面两种,
棱锥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1丰富的图形世界》课件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1丰富的图形世界》课件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上册)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情境导入
图形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下面的图片有 许多常见的几何体.
认识几何体
试一试:把图5-1中的物体与图5-2中的 相应的几何体用线连接起来.
认识几何体
归纳: 如果只考虑物体的大小、形状和位
置等数学性质,而不考虑其他属性,我 们就可以将物体抽象成几何体.
棱柱的棱与棱的交点叫做棱柱的顶点. 棱锥的各侧棱的公共点叫做棱锥的顶点.
棱柱与棱锥
1.通过比较,你能说出棱柱、棱锥 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2.你能分别说出圆柱与棱柱,圆锥 与棱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吗?
课堂练习
1.从下面的图片中,你能抽象出哪些 几何体?请与同学交流.
课堂练习
2.(1)围成下列几何体的各个面中, 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 (2)将下列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
课堂小结
谈谈你这一节课有哪些收获.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 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下午9时10分32秒21:10:3222.4.12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下午9时10分22.4.1221:10April 12, 2022 •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9时10分32秒21:10:3212 April 2022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线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一定提高了 对点、线、面的认识:

七年级数学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 (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 (新版)苏科版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几何体;2.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并能用语言描述几何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发展空间观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并能用语言描述几何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发展空间观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教学过程情境引入:图形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下面的图片有许多常见的几何体.你能找到哪些几何体?一、认识几何体试一试:把图5-1中的物体与图5-2中的相应的几何体用线连接起来.如图5-3,从建筑物的局部可以抽象出棱锥、棱柱.议一议:1.从本节开头的三幅图片中能抽象出哪些几何体?2.从你的身边,你还能找到哪些几何体?把图5-1中的物体与图5-2中的相应的几何体用线连接起来.归纳:如果只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不考虑其他属性,我们就可以将物体抽象成几何体.1.从天坛图片中可以抽象出圆锥,从东方明珠电视塔图片中可以抽象出球体等.2.寻找身边的几何体.二、平面与曲面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等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水管、易拉罐的侧面、地球仪的表面等都给我们以曲面的形象.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反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你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几何体由点、线、面组成.结合实例,认识平面与曲面.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点动成线,舞动的荧光棒——线动成面.三、棱柱、棱锥有关概念如图5-4,棱柱、棱锥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棱柱的棱与棱的交点叫做棱柱的顶点.棱锥的各侧棱的公共点叫做棱锥的顶点.1.通过比较,你能说出棱柱、棱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2.你能分别说出圆柱与棱柱,圆锥与棱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吗?结合图形,认识棱柱、棱锥有关概念.1.棱柱、棱锥的相同点:棱柱、棱锥的每一个面都是平面.不同点:棱柱的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棱锥的侧面都是三角形.2.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它们都分别有2个形状、大小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底面;棱柱与圆柱的不同点:(1)棱柱的表面由平面图形组成,组成圆柱的面中有一个是曲面;(2)棱柱的底面是多边形,圆柱的底面是圆面.棱锥与圆锥的相同点:它们都只有1个底面且都是平面图形;棱锥与圆锥的不同点:(1)棱锥的表面由平面图形组成,组成圆锥的面中有一个是曲面;(2)棱锥的底面是多边形,圆锥的底面是圆面.课堂练习:A:1.从下面的图片中,你能抽象出哪些几何体?请与同学交流.B:2.(1)围成下列几何体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2)将下列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课堂小结:谈谈你这一节课有哪些收获.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七年级苏科版数学上册教案: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七年级苏科版数学上册教案: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课题:5.1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目标: 教学时间: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几何体;2.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并能用语言描述几何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发展空间观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认识到这些物体及其相关特征;教学难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发展空间观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图形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下面的图片有许多常见的几何体.你能找到哪些几何体?二.【问题探究】(一)、认识几何体试一试:把图5-1中的物体与图5-2中的相应的几何体用线连接起来.如图5-3,从建筑物的局部可以抽象出棱锥、棱柱.议一议:1.从本节开头的三幅图片中能抽象出哪些几何体?2.从你的身边,你还能找到哪些几何体?(二)、平面与曲面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等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水管、易拉罐的侧面、地球仪的表面等都给我们以曲面的形象.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几何体由点、线、面组成.(三)、棱柱、棱锥有关概念如图5-4,棱柱、棱锥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棱柱的棱与棱的交点叫做棱柱的顶点.棱锥的各侧棱的公共点叫做棱锥的顶点.1.通过比较,你能说出棱柱、棱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2.你能分别说出圆柱与棱柱,圆锥与棱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吗?三.【变式拓展】1.从下面的图片中,你能抽象出哪些几何体?请与同学交流.2.(1)围成下列几何体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2)将下列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四.【总结提升】谈谈你这一节课有哪些收获.。

【数学课件】5.1丰富的图形世界

【数学课件】5.1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3、4题
再 见!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引导同学们完成课本第155页“做一做”。
4、小结:本课经历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的过程,进一步探索了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投影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旗图案,请学生说说这个图案的含义。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旗为白色,中间印有五个相互套连的圆环,即我们所说的奥林匹克环。五个环的含义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
课题
5.1丰富的图形世界(2)---[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图案设计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能力;
2、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3、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要求每个学生独立思考,设计出符合题意的图案,并加上恰当的解说词。提醒学生过会儿将评选出若干幅富有创意的作品
教师巡视,与有些小组一起争论
宁静的夜
爬滑梯
踩圆球的小女孩
贺春
丰收高兴悲伤
利用课前就准备好的8张红黄硬纸片,想办法拚成与课本不同的图案。
请几位学生利用视频展示台和投影仪展示自己的作品,直到没有新图案为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方式,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图案
教学难点
在动手实验中领会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等变化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你们见过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旗图案吗?请说说它是由哪些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关于奥林匹克会旗的介绍,理解奥林匹克五环图案的含义。
投影“弦图”并介绍它是2002年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曾利用这个图案发现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
习题……
……
……
作业布置
课后随笔
本课先从学生观察熟悉的几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图案开始,让学生讨论并说说他们的含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通过图案的设计以及老师作品的展示,通过拼一拼让学生认识到复杂图形是由简单图形组成的。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初步体会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本课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新课程理念。
投影课本第84页“数学实验室”的第1个问题:请你构造一些图案,使每一个图案中含有2个三角形、2个圆和2条线段,并给图案加上恰当的解说词。(为了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将课本中“平行”条件去掉)
阅读该图案设计的要求。活动四
请你构造一些图案,使每一个图案中含有2个三角形、2个圆形和一组平行线,并给图案加上适当的解说词。
领会“数学实验室”2的要求。用两种颜色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木板各四块,拼出各种图案。
[说明]此活动内容与1中的方法一样。
平移、旋转、翻折.通过电脑演示体验“平移、旋转、翻折”,体验这几种形成的联系和区别。
2、提醒同学们把课前准备好的4张方格图按课本图(1)重叠在一起,然后依课本提示进行变换,注意每次变换只把最后一张不动,上面的全部移动。
回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旗图形状,思考并回答它是如何组合的
踊跃回答问题
鼓励学生动手拚出这个图案
提醒学生欣赏课本例图
独立思考,利用作图工具,设计图案,添加解说词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整理知识,检验目标的实施情况
板书设计
情境创设
1、
2、
例1:……
……
……
例2:……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