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识别方法
单片机基础知识:单片机集成电路封装类型及引脚识别方法

单片机基础知识:单片机集成电路封装类型及引脚识别方法 在前文大家都有见到集成电路的图片,其外形有很多种。
在这些芯片中真正起作用的部分是集成在硅片上的晶体管。
而我们看到的样子,则是在其外部用外壳进行封装。
把硅片上的电路管脚,用导线接引到外部接头处,以便于其它器件连接。
封装有安装、固定、密封、保护芯片及增强电热性等作用。
硅片必须与外界隔离,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对电路的腐蚀等造成电气性能下降。
封装 宏晶公司的STC89C52RC单片机 我们把集成电路等电子元件的这种外壳称为封装。
图中的两种单片机也都是集成电路,并且它们的封装相同,都是40脚的宽体DIP-40封装。
实际上,STC89C5x系列单片机也有其他形式的封装,比如44脚的LQFP-44封装,如图所示。
LQFP44贴片封装的STC89C54RD+ 直插封装与贴片封装 上面的DIP-40封装,管脚很长,实际使用时,管脚会穿过电路板,会在电路板另一面焊接,属于直插型封装。
而LQFP-44封装,焊接时管脚焊点和芯片在电路板的同一面,就是贴在电路板表面,我们称其为贴片封装。
直插封装一般管脚间距较大(最常见的是标准的2.54mm),便于手工焊接;而贴片式的封装,体积大大减小,焊接时电路板上不需要打孔,节省了大量空间和成本,同时很容易实现机器自动化焊接,在实际中应用很广泛(比如手机等小型数码产品的电路,几乎都是全贴片设计)。
因为直插封装更便于使用,所以我们通常都选用直插式DIP-40封装的单片机进行学习(在后文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单片机就是指的直插封装的STC89C51RC)。
芯片的辨认 其他芯片也可能会使用和单片机一样的封装。
例如ISD4004语音芯片就常常用宽体DIP-40封装。
所以在辨认芯片时,不能从封装来判断,看上面印刷的字母符号就可以了。
管脚识别 不少集成电路都有那幺多管脚,应该怎幺辨认呢?对于上面的DIP封装,它的管脚是排成双列的。
细心的读者或许已经从图中观察到,芯片的一端有个半圆形缺口,这正是我们管脚所需要的标识。
集成电路的识别

公制/英制型号 3216/1206 2012/0805 1608/0603 1005/0402 0603/0201
典型SMC系列的外形尺寸(单位:mm/inch)
L 3.2/0.12 2.0/0.08 1.6/0.06 1.0/0.04 0.6/0.02
W 1.6/0.06 1.25/0.05 0.8/0.03 0.5/0.02 0.3/0.01
表面装配元器件从结构形状分类,有薄片矩形、圆柱形、扁平异形 等;从功能上分类为无源元件(SMC,Surface Mounting Component )、有源器件(SMD,Surface Mounting Device)和机电元件三大 类。
SMC主要包括单片陶瓷电容、钽电容、电阻器(厚膜、薄膜、轴式) 、电感器、滤波器和陶瓷振荡器等。SMD主要包括二极管、三极管、 场效应管、复合管以及集成电路等。机电元件包括开关和继电器(钮 子开关、轻触开关、簧片继电器等)、连接器(片式跨接线、圆柱型 跨线、接插件连接器等)、微电机(薄型微电机等)。
a 0.5/0.02 0.4/0.016 0.3/0.012 0.2/0.008 0.2/0.005
b 0.5/0.02 0.4/0.016 0.3/0.012 0.25/0.01 0.2/0.006
注:1inch=1000mil;1inch=25.4mm,1mm≈40mil。
T 0.6/0.024 0.6/0.016 0.45/0.018 0.35/0.014 0.25/0.01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集成电路的识别
集成电路是将有源元件(如晶体管等)、无源元件 (如电阻、电容等)及其互连布线制作在一个半导 体或绝缘基上,形成结构上紧密联系,在外面上看 不出所用器件的一个整体电路。
电子行业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

电子行业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引言在电子行业中,电子元器件是构建电子设备和电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识别电子元器件的类型和规格对于电子行业从业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1.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电子元器件可以分为两大类:被动元器件和主动元器件。
1.1 被动元器件被动元器件是指不具备放大信号功能的元器件,它们主要用于连接、支持和保护电路。
常见的被动元器件有电阻、电容、电感、电位器等。
识别被动元器件的方法如下:色条纹的环形组件表示。
读取颜色条纹,并使用电阻色码表将颜色对应到特定的阻值。
•电容的识别方法:电容通常由一个带有数值和单位的标记表示,例如10uF。
其中,u表示微法,F表示法拉。
也有一些电容上有颜色条纹,读取颜色条纹,并使用电容色码表将颜色对应到特定的电容值。
值和单位的标记表示,例如100mH。
其中,m 表示毫亨,H表示亨利。
•电位器的识别方法:电位器通常具有一个带有数值和单位的标记,例如10kΩ。
其中,k 表示千欧姆,Ω表示欧姆。
有些电位器还具有一个旋钮,通过旋转旋钮可以调节电位器的阻值。
1.2 主动元器件主动元器件是指具有放大信号功能的元器件,它们可以通过输入能量来产生输出信号。
常见的主动元器件有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
识别主动元器件的方法如下:•二极管的识别方法:二极管通常具有一个带有标识的黑色矩形组件。
标识通常包含二极管的型号和制造商信息。
•三极管的识别方法:三极管通常具有一个带有标识的黑色矩形组件。
标识通常包含三极管的型号和制造商信息。
•集成电路的识别方法:集成电路通常具有一个带有标识的黑色矩形组件。
标识通常包含集成电路的型号和制造商信息。
2. 电子元器件的规格识别除了识别电子元器件的类型外,了解电子元器件的规格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子元器件规格的识别方法:阻值和功率两个参数表示。
阻值是电阻的阻抗大小,单位为欧姆(Ω)。
555时基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

555时基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
555时基集成电路,也称为555定时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集
成电路,主要用于生成精确的定时和脉冲信号。
它在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于计时器、频率分频器、脉冲宽度调制(PWM)
等功能。
识别555时基集成电路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1. 封装标识:查看电路芯片上的封装标识,通常会印有相关的型号信息,例如NE555、LM555等。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对封装标识进行对比和确认。
2. 芯片引脚:一般555时基集成电路的引脚布局是一致的,共有8个引脚,包括供电引脚(VCC和GND)、控制引脚(TRIGGER、THRESHOLD和RESET)、输出引脚(OUTPUT)以及外部时钟引脚(DISCHARGE和CAPACITOR)。
通过检查电路芯片的引脚布局和标号,可以
初步判断是否为555时基集成电路。
3. 数据手册:查阅相关的555时基集成电路的数据手册,其中包含了详细的电气特性、引脚功能描述、典型应用电路等信息。
通过对比手册中的描述和电路芯片的特征,可以进一步确认是否为555时基集成电路。
一旦确认为555时基集成电路后,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应用开发。
通过连接适当的外部电路和元件,可以实现不同的定时和脉冲功能。
555时基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

555时基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一、555时基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555时基集成电路(Timing IC)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集成电路,其主要作用是产生各种时间信号。
555时基集成电路具有以下特点:1.稳定性:555时基集成电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长时间稳定工作。
2.可靠性: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适用于各种严酷环境。
3.功能强大:能实现多种定时、计数、振荡等功能。
4.应用广泛: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计时、控制等领域。
二、555时基集成电路的识别方法1.外观识别:555时基集成电路的封装多为双列直插式(DIP),常见的封装有14引脚、16引脚等。
2.型号识别:555时基集成电路的型号通常以“555”开头,如:555-6、555-8等。
部分厂家还会使用自家编号,如:TC555。
3.引脚识别:555时基集成电路的引脚功能相同,分别为:a.电源引脚(Vcc、Vss):分别为正负电源输入引脚。
b.触发引脚(Trigger):输入触发信号,用于启动或重置定时器。
c.输出引脚(Out):定时器输出信号。
d. reset引脚:复位引脚,用于对定时器进行复位。
e.其他功能引脚:如计数器、串行通信等。
三、555时基集成电路的检测技巧1.检测电源引脚: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源引脚间的电压,确保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2.检测触发引脚:给触发引脚施加不同的信号,观察输出引脚的变化,判断其功能是否正常。
3.检测输出引脚:给输出引脚施加外部负载,观察其电压、电流等参数,判断其驱动能力。
4.检测其他功能引脚:根据具体应用,进行相应功能的测试,如计数、振荡等。
四、检测实例及应用以555时基集成电路组成的定时器为例,检测步骤如下:1.准备检测设备:万用表、示波器等。
2.连接电路:将555时基集成电路与电源、触发器、输出负载等元件连接。
3.检测电源引脚:测量电源电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4.检测触发引脚:给触发引脚施加信号,观察输出引脚的变化。
集成电路板上元器件的符号标示识别

集成电路板上元器件的符号标示识别
发表于 2019-08-15
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
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电子元件有着不同的封装类型,不同类的元件外形一样,但内部结构及用途是大不一样的,比如TO220封装的元件可能是三极管、可控硅、场效应管、或双二极管。
TO-3封装的元件有三极管,集成电路等。
二极管也有几种封装,玻璃封装、塑料封装及螺栓封装,二极管品种有稳压二极管、整流二极管、隧道二极管、快恢复二极管、微波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等,这些二极管都用一种或几种封装。
贴片二极管及有极性贴片电容与其它贴片则很容易区分,有极性贴片元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极性标志。
1、电路板上都有标示,R为电阻,L为电感线圈(通常为线圈缠绕在铁芯环上,也有些有封闭外壳),C为电容(高大立起圆柱状,包塑料皮,上面有十字压痕的为电解电容,扁平的是贴片电容),其他两条腿的是二极管,3条腿的是三极管,很多腿的是集成电路。
2、UR为可控硅整流器;VC为控制电路有电源的整流器;UF为变频器;UC为变流器;UI为逆变器;M为电动机;MA为异步电动机;MS为同步电动机;MD为直流电动机;MW为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MC为鼠笼型电动机;YM为电动阀;YV为电磁阀等。
555时基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

555时基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引言555时基集成电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定时和脉冲生成电路的集成电路。
它具有简单、稳定、可靠的特点,在各种电子设备中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介绍555时基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以及常见的识别与检测方法。
1. 基本原理555时基集成电路由比较器、RS触发器和输出级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比较器:比较输入信号与参考电压,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
•RS触发器:根据比较器输出状态,改变RS触发器的状态。
•输出级:根据RS触发器状态,控制输出端口。
2. 工作方式555时基集成电路有三种主要工作方式:2.1 单稳态工作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当输入一个触发脉冲时,输出会产生一个固定宽度的脉冲。
这个模式常用于产生延迟脉冲和单次触发信号。
2.2 多谐振荡工作方式在这种模式下,通过外接元件(如电容和电阻)来控制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占空比。
这个模式常用于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等信号。
2.3 双稳态工作方式在这种模式下,输出会在两个稳定状态之间切换,形成一个自由运行的振荡器。
这个模式常用于产生方波信号。
3. 识别与检测方法为了确保555时基集成电路的正常工作,我们需要进行识别与检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3.1 观察外观特征通过观察555时基集成电路的外观特征,如封装形式、引脚排列等,可以初步判断其型号和品牌。
不同型号和品牌的555时基集成电路可能具有不同的性能指标和应用场景。
3.2 测量电参数使用万用表或示波器等仪器对555时基集成电路进行测试,测量其关键电参数,如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流能力等。
通过与规格书中的参数进行对比,可以进一步确认其型号和性能。
3.3 检查工作方式通过连接外部元件,并对555时基集成电路施加输入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率,可以判断其工作方式是否符合预期。
例如,在多谐振荡工作方式下,我们可以测量输出信号的频率和占空比。
3.4 验证功能根据555时基集成电路的应用场景,设计相应的测试电路,并验证其功能是否正常。
集成电路引脚号识别方法图解

集成电路引脚号识别方法图解摘要: 在集成电路的引脚排列图中,可以看到它的各个引脚编号,如1,2,3 脚等。
在检修、更换集成电路过程中,往往需要在集成电路实物上找到相应的引脚。
例如,在一个20 个引脚的集成电路中,要找到3 脚。
由于集成电路的型号很多...在集成电路的引脚排列图中,可以看到它的各个引脚编号,如1,2,3 脚等。
在检修、更换集成电路过程中,往往需要在集成电路实物上找到相应的引脚。
例如,在一个20 个引脚的集成电路中,要找到3 脚。
由于集成电路的型号很多,不可能根据型号去记忆相应各引脚的位置,只能借助于集成电路的引脚分布规律,来识别形形色色集成电路的引脚号。
每一个集成电路的引脚都是确定的,这些引脚的序号与集成电路电路图中的编号是一一对应的。
识别集成电路的引脚号对分析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检修集成电路故障都有重要意义。
1、对电路工作原理分析的意义分析集成电路工作原理时,根据电路图中集成电路的编号进行外电路分析,仅对这一点而言是没有必要进行集成电路的引脚号识别的。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由于没有集成电路及外围电路的电路图,而需要根据电路实物画出外电路原理图时,就得用到集成电路的引脚号。
例如,先找出集成电路的1 脚,再观察电路板上哪些电子元器件与1 脚相连,这样可以先画出1 脚的外电路图。
用同样的方法,画出集成电路的各引脚外电路,就能得到该集成电路的外电路原理图。
2、对故障检修的意义对集成电路进行故障检修时,更需要识别集成电路的引脚号。
下列几种情况都需要知道集成电路的引脚号。
1)测量某引脚上的直流工作电压,或观察某引脚上的信号波形在故障检修中,往往依据电路原理图进行分析,先确定测量某根引脚上的直流工作电压或观察信号波形,这时就得在集成电路的实物上找出该引脚。
2)查找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时需要知道集成电路的引脚号例如,若检查某集成电路16 脚上的电阻R2。
因电路板上电容太多不容易找到,此时可先找到集成电路的16 脚(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一般比较少),沿16 脚铜箔线路就能比较方便的找到R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8 –半导体集成电路型号命名法
1.集成电路的型号命名法
集成电路现行国际规定的命名法如下:(摘自《电子工程手册系列丛书》A15,《中外集成电路简明速查手册》TTL,CMOS电路以及GB3430)。
器件的型号由五部分组成,各部分符号及意义见表1。
2.集成电路的分类
集成电路是现代电子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体积小、耗电少、工作特性好等一系列优点。
概括来说,集成电路按制造工艺,可分为半导体集成电路、薄膜集成电路和由二者组合而成的混合集成电路。
按功能,可分为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
按集成度,可分为小规模集成电路(SSI,集成度<10个门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MSI,集成度为10~100个门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LSI,集成度为100~1000个门电路)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集成度>1000个门电路)。
按外形,又可分为圆型(金属外壳晶体管封装型,适用于大功率),扁平型(稳定性好、体积小)和双列直插型(有利于采用大规模生产技术进行焊接,因此获得广泛的应用)。
目前,已经成熟的集成逻辑技术主要有三种:TTL逻辑(晶体管-晶体管逻辑)、CMOS 逻辑(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逻辑)和ECL逻辑(发射极耦合逻辑)。
TTL逻辑:TTL逻辑于1964年由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生产,其发展速度快,系列产品多。
有速度及功耗折中的标准型;有改进型、高速及低功耗的低功耗肖特基型。
所有TTL 电路的输出、输入电平均是兼容的。
该系列有两个常用的系列化产品,
CMOS逻辑:CMOS逻辑器件的特点是功耗低,工作电源电压范围较宽,速度快(可达7MHz)。
ECL逻辑:ECL逻辑的最大特点是工作速度高。
因为在ECL电路中数字逻辑电路形式采用非饱和型,消除了三极管的存储时间,大大加快了工作速度。
MECL I系列产品是由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于1962年生产的,后来又生产了改进型的MECLⅡ,MECLⅢ型及MECL10000。
3.集成电路外引线的识别
使用集成电路前,必须认真查对和识别集
成电路的引脚,确认电源、地、输入、输出及
控制等相应的引脚号,以免因错接而损坏器件。
引脚排列的一般规律为:
图1 集成器件俯视图
附录部分常用数字集成电路汇集
圆型集成电路:识别时,面向引脚正视。
从定位销顺时针方向依次为1,2,3,4……。
圆型多用于模拟集成电路。
扁平和双列直插型集成电路:识别时,将文字符合标记正放(一般集成电路上有一缺口,将缺口或圆点置于左方),由顶部俯视,从左下脚起,按逆时针方向数,依次为1,2,3,4……。
如图1(a),(b)所示扁平和双列直插两种封装形式。
扁平型多用于数字集成电路。
双列直插型广泛应用于模拟和数字集成电路。
表1 器件型号的组成
注:①74:国际通用74系列(民用)
54:国际通用54系列(军用)
②H:高速
③L:低速
④LS:低功耗
⑤C:只出现在74系列
⑥M:只出现在54系列
示例:
–159 –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及应用
–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