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
中暑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暑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中暑是指由于高温天气或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人体失水过多或体温调节功能失常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中暑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处理和预防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识别和处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中暑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预防中暑1.保持室内通风:在高温天气下,室内空气往往比外面的空气更加闷热。
因此,保持室内通风是非常重要的。
2.适当降低室内温度:可以通过使用空调、扇子等设备来降低室内温度。
3.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如果必须外出,请选择早上或晚上较凉爽的时候,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4.注意饮食: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水分和营养物质的食物可以帮助预防中暑。
5.穿着合适的衣服:选择透气性好、轻便舒适的衣服,避免穿着过于紧身或厚重的衣物。
二、识别中暑1.症状:中暑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口渴、皮肤干燥和发热等。
2.体征:中暑时,体温会升高,脉搏加快,呼吸急促,甚至会出现昏迷等严重情况。
3.注意事项:如果发现有人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请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三、处理中暑1.立即转移到阴凉处:将中暑者移至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2.松开衣服:松开衣服或解开领带等紧身物品,让中暑者呼吸更加顺畅。
3.给予足够的水分:让中暑者喝足够的水可以有效地缓解中暑的症状。
如果不能饮水,则可以用湿毛巾或喷雾器喷洒冷水帮助降温。
4.使用药物: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可使用一些药物如退热药等缓解发热症状。
5.就医:如果中暑者出现了严重的症状,如呼吸急促、昏迷等,应立即就医。
四、注意事项1.不要用冰块直接敷在皮肤上:这样会导致皮肤组织冻伤。
2.不要给中暑者喝酒或咖啡等刺激性饮料:这些饮料会加重中暑的症状。
3.不要将中暑者放在空调过强的房间里:空调过强会使人体温度下降过快,对身体健康有害。
4.注意防晒:在户外活动时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避免被阳光直接晒伤。
5.及时补充水分:在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失水,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中暑紧急处置指南

中暑紧急处置指南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过度暴露导致身体过热的状况。
如果不及时采取紧急措施,中暑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是中暑发生时的紧急处置指南:
1. 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处:如果有可能,将中暑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且通风的地方,避免暴晒。
2. 保证足够的清洁水源:给患者提供足够的冷水喝,或者用湿毛巾轻拭患者的身体,以降低体温。
3. 尽快降低体温: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降低患者体温:
- 使用冷却毛巾:将冷水浸湿的毛巾敷在患者的额头、腋窝和颈部。
- 用冷水冲洗身体:用冷水冲洗患者的身体,特别是头部和脖子,以迅速散热。
- 喝冷水:给患者喝一些冷水,帮助降低体温。
4. 寻求紧急医疗帮助:即使初步的紧急处理可能有所帮助,仍
然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拨打紧急电话,或将患者送往医院
急诊室。
请记住,以上建议仅为紧急处置指南,并不代替专业医疗建议。
如果您或他人出现中暑症状,请尽快就医,以确保得到适当的治疗
和护理。
参考资料:
-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对中暑的紧急处置指南
- 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暑紧急处置指南。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培训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培训夏季高温天气,中暑成为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
中暑是指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无法有效散热,导致体温过高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
为了预防中暑的发生,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正确的急救,以下是一些中暑的预防与急救培训。
预防中暑的关键在于保持身体的水分和体温平衡。
以下是一些预防中暑的有效方法:1. 多喝水:在高温天气下,身体容易失水。
因此,要多喝水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最好选择清凉的饮料,如凉茶、果汁或电解质饮料。
2. 避免高温时段: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在中午时分。
如果必须外出,应选择遮阳帽、太阳镜和轻便透气的衣物。
3. 寻找阴凉处:在户外活动时,尽量寻找阴凉处休息,避免暴露在阳光下。
如果没有阴凉处可供选择,可以使用遮阳伞或遮阳篷来遮挡阳光。
4. 适当锻炼:在高温天气下,减少剧烈运动的时间和强度。
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适度的运动,避免在烈日下进行剧烈运动。
当出现中暑症状时,及时采取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暑急救方法:1. 将患者移到阴凉处:如果有人中暑,应立即将其移到阴凉处,远离高温环境。
可以在室内或树荫下提供凉爽的环境。
2. 给予足够的水分:给中暑者喝足够的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
可以用湿毛巾或冷水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和手腕,以帮助降低体温。
3. 松开紧身衣物:解开中暑者的衣领、腰带和鞋带,以增加空气流通和散热。
4. 使用冷却物品:可以使用冷毛巾、冰块或冷水浸泡的毛巾敷在中暑者的脖子、腋下和腹股沟等部位,以帮助降低体温。
5.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中暑者的症状严重或持续,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医生可以根据病情给予进一步的治疗和建议。
中暑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但通过预防和正确的急救措施,我们可以减少中暑的发生,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中暑的预防与急救培训,提高对中暑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以确保夏季的健康与安全。
中暑紧急处理

中暑紧急处理中暑是指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无法有效散热而导致的病症。
中暑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体温过高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昏迷和生命危险。
为了正确处理中暑紧急情况并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需要掌握以下紧急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1.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当发现有人中暑时,首先应该尽快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暴露在高温阳光下。
可以寻找有遮挡物、树荫浓密的地方,或者进入室内空调环境。
2.松开患者的紧身衣物中暑导致的高体温会加速水分流失,这时需要松开患者的紧身衣物,解除束缚,提高空气流通。
注意不要过度暴露患者的皮肤,可以搭上一块薄毯以遮挡阳光或直接将患者放在阴凉通风处。
3.给予足够的水和电解质中暑时身体大量流失水分和电解质,需要尽早补充。
可以提供宜开水、盐水、饮料、果汁、椰子汁等含水量高、电解质丰富的饮品,帮助恢复体内的水分平衡。
应避免给患者喂饮料过快或过多,以免引起呕吐。
4.用湿毛巾或冷水敷布降温可以用湿润的毛巾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和腋下等大汗腺分布区域,通过蒸发散热的方式帮助身体降温。
同时,也可以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袋轻轻擦拭患者的皮肤,但不要用过冷的水直接浇洒在患者身上。
5.避免剧烈活动,保持休息当发现有人中暑时,应该立即停止患者当前的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促使身体得以休息和恢复。
可以让患者静卧或半坐姿休息,避免直接接触地面或热源。
6.寻求专业医疗救助尽管通过上述急救措施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和帮助身体降温,但中暑仍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在等待医疗人员到达之前,我们应该继续观察患者的症状,并确保他们的舒适和安全。
总结:中暑紧急处理的关键在于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给予充足的水和电解质补充,通过湿毛巾或冷水敷布降温,并保持休息。
同时,通过寻求专业医疗救助,我们能够提供更全面和专业的治疗。
在夏季高温天气中,我们更应该做好中暑预防工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合理安排室外活动,并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中暑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中暑的预防及急救措施引言概述:夏季高温天气,中暑成为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
中暑不仅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中暑的预防方法和急救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中暑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一、了解中暑的症状1.1 皮肤热烫和干燥1.2 头晕和头痛1.3 出现恶心、呕吐和乏力等症状二、中暑的预防措施2.1 避免暴露在高温环境中2.2 适当选择衣物和防晒措施2.3 增加水分摄入并避免饮酒和咖啡因饮料三、中暑的急救措施3.1 将中暑者移到阴凉处3.2 给中暑者提供足够的水分3.3 降低中暑者的体温四、中暑的紧急情况处理4.1 若中暑者出现昏迷和抽搐,应立即呼叫急救车4.2 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为中暑者提供紧急救助4.3 将中暑者的衣物松开,以便散热五、中暑后的康复与注意事项5.1 休息和补充水分5.2 避免剧烈运动和暴露在高温环境中5.3 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正文内容:一、了解中暑的症状1.1 皮肤热烫和干燥是中暑的一个明显症状。
当人体过热时,皮肤会变得异常热烫,且失去正常的湿润感。
1.2 头晕和头痛也是中暑的常见症状。
由于体温升高,人体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头晕和头痛等不适感。
1.3 中暑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和乏力等症状。
这些症状是由于体内电解质失衡和代谢紊乱所致。
二、中暑的预防措施2.1 避免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特别是在炎热的中午时段。
如果必须外出,尽量选择阴凉的地方,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2.2 适当选择衣物和采取防晒措施。
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并使用帽子、太阳镜和防晒霜等物品来保护皮肤免受阳光的直接照射。
2.3 增加水分摄入并避免饮酒和咖啡因饮料。
在高温天气中,人体容易失去大量的水分,因此要增加饮水量,避免脱水。
同时,避免饮酒和含咖啡因的饮料,因为它们会加重脱水情况。
三、中暑的急救措施3.1 将中暑者移到阴凉处。
如果有人中暑,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以避免进一步受热。
公众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

公众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高温中暑是由于高温天气导致人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
正确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是保护人们免受高温中暑危害的关键。
以下是针对公众的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
一、预防高温中暑1.保持室内通风:在高温天气中,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室外,尽量待在室内,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避免暴晒:外出时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活动,选择合适的防晒措施,如戴帽子、遮阳伞、太阳镜等。
3.补充水分:高温天气中,人体大量出汗,容易导致脱水,因此应及时补充水分。
每天应饮用足够的水,并适量补充含电解质的饮料,如运动饮料。
4.合理饮食:高温天气中,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和粗粮,以增加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
5.适度运动:在高温天气中减少剧烈运动,选择早晚气温较低的时间进行运动。
6.注意穿着:宜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服装,避免着用过多且紧身的衣物。
7.环境清洁:合理消除家中的餐厨垃圾,避免滋生蚊蝇等病媒生物,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二、紧急处理高温中暑1.及时转移到阴凉处:一旦感觉身体不适,或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2.解除紧身衣物:将患者的紧身衣物解开,以增加散热面积,降低身体温度。
3.休息补水:将患者卧床休息,给予足够的水分,如能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有助于散发热量。
4.体温降低: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在患者头部、颈部、腋窝等处进行冷敷,有助于降低体温。
5.寻求医疗帮助:如果患者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应尽快就医,获取专业的治疗和护理。
高温中暑是一种急性疾病,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危及生命。
因此,公众在高温天气中必须加强预防,同时了解紧急处理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高温中暑的发生。
公众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

公众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我国每年因高温中暑导致的疾病和死亡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是预防和减少高温中暑发生的重要干预途径。
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根据既往资料,并借鉴和参考美国疾控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等的相关资料,编写了公众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供各级疾控机构在健康宣教和风险沟通时参考使用。
一、为什么会发生高温中暑?在炎热的夏季或初秋,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中暑。
高温引起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红疹、发热、皮肤疼痛、肌肉疼痛、疲倦、继而抽搐、昏厥、意识障碍等。
高温引起的不适或疾病,按严重程度轻重可分为热疹、晒伤、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高温而导致的不适、疾病和死亡是可以预防的,但每年仍然有很多人死于高温。
因此,如何防止中暑,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
当人们的身体无法及时补偿液体并适当地降温时,高温引起的不适或症状就会出现。
当一个人的体温迅速升高时,过高的体温便有可能损害大脑及其它重要器官。
在高温的环境中,很多因素可以影响体温的自我调节。
当空气湿度较高时,会阻止汗液的正常蒸发,从而妨碍身体迅速释放热量。
其它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肥胖、发热、脱水、心脏病、精神病、血液循环不良、晒伤、处方药及饮酒等。
此外,睡眠不足、过度劳累、精神紧张也是中暑的常见诱因。
二、什么人中暑的风险最大?老年人、婴幼儿、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暑。
同时应注意,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运动,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发生高温中暑,甚至死亡。
三、怎样做可以预防中暑的发生?(一) 大量饮水在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不应等到口渴时才喝水。
中暑应急处置

中暑应急处置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暴露或过度运动后,由于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严重失衡造成的一种疾病。
中暑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口渴等不适,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面对中暑紧急情况,我们应该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以确保中暑者的安全。
一、发现中暑者,立即转移到阴凉处当我们发现有人出现中暑症状时,首先要迅速将中暑者转移到阴凉处。
可以寻找有遮阳的地方,如树荫下或室内空调房间,以减少中暑者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的时间。
二、饮用适量的清凉水中暑者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严重失衡,所以我们要为中暑者提供足够的水分。
但是要注意,饮水要适量,不能一次性喝太多。
可以给中暑者提供适量的清凉水,分几次慢慢喝,以帮助中暑者补充水分。
三、用湿毛巾或冰块敷在颈部和脖子部位中暑时,人体温度会升高,所以我们可以用湿毛巾或冰块敷在中暑者的颈部和脖子部位,以帮助降低体温。
可以将毛巾浸湿后轻轻擦拭中暑者的脸部和颈部,也可以将冰块包裹在毛巾中,然后敷在中暑者的颈部和脖子部位。
四、保持通风和空气流通在救治中暑者的过程中,要保持通风和空气流通,以帮助中暑者散热。
可以打开窗户、开启风扇或空调等措施,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中暑者体温过高的风险。
五、就近寻求医疗救助对于重度中暑者,应立即就近寻求医疗救助。
中暑症状严重的人可能需要紧急输液或其他适当的治疗,以恢复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六、预防中暑的发生除了及时处理中暑紧急情况外,我们还应该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中暑的发生。
在高温天气中,我们应该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户外,尤其是在中午时分。
应选择适当的服装,避免穿着过于厚重或不透气的衣服。
在运动或户外活动时,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过度劳累。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高温疾病,我们在面对中暑紧急情况时,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以保证中暑者的安全。
及时转移到阴凉处、饮用适量的清凉水、用湿毛巾或冰块敷在颈部和脖子部位、保持通风和空气流通,以及就近寻求医疗救助,都是处理中暑紧急情况的重要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版公众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我国每年因高温中暑导致的疾病和死亡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是预防和减少高温中暑发生的重要干预途径。
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根据既往资料,并借鉴和参考美国疾控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等的相关资料,编写了公众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供各级疾控机构在健康宣教和风险沟通时参考使用。
要点:1 高温引起的不适、疾病或死亡是可以预防的。
2 老年人(65岁以上)、婴幼儿和儿童、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从事户外工作及户外体育运动项目的人员等是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
3凉爽通风的环境是防止高温引发的不适、疾病、甚至死亡的最好保护措施。
4当气温达到32摄氏度及以上时,应尽量留在室内并保持通风;避免正午出行,或长时间在户外停留。
5夏季要关注当地天气预报等相关报道。
必要时可联系当地疾控中心或拨打12320公共卫生热线,以获取相关健康安全的最新信息。
6多喝凉水及不含酒精的饮料,增加液体的摄入量。
7 不要把婴幼儿和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一、为什么会发生高温中暑在炎热的夏季或初秋,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中暑。
高温引起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红疹、发热、皮肤疼痛、肌肉疼痛、疲倦、继而抽搐、昏厥、意识障碍等。
高温引起的不适或疾病,按严重程度轻重可分为热疹、晒伤、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高温而导致的不适、疾病和死亡是可以预防的,但每年仍然有很多人死于高温。
因此,如何防止中暑,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
当人们的身体无法及时补偿液体并适当地降温时,高温引起的不适或症状就会出现。
当一个人的体温迅速升高时,过高的体温便有可能损害大脑及其它重要器官。
在高温的环境中,很多因素可以影响体温的自我调节。
当空气湿度较高时,会阻止汗液的正常蒸发,从而妨碍身体迅速释放热量。
其它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肥胖、发热、脱水、心脏病、精神病、血液循环不良、晒伤、处方药及饮酒等。
此外,睡眠不足、过度劳累、精神紧张也是中暑的常见诱因。
二、什么人中暑的风险最大老年人、婴幼儿、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暑。
同时应注意,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运动,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发生高温中暑,甚至死亡。
三、怎样做可以预防中暑的发生(一) 大量饮水在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不应等到口渴时才喝水。
如果需要在高温的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4杯凉水(500~1000ml),水温不宜过高,饮水应少量多次。
高温天气时,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
这些饮料会导致失去更多的体液。
同时,还应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二) 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大量出汗将会导致体内盐分与矿物质的流失。
流失的盐分和矿物质必须得到补充以满足人体正常的需求。
如果人们不得不从事体力劳动或进行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4杯清凉且不含酒精的液体(500~1000ml)。
运动饮料可以帮助人们在流汗的过程中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盐分与矿物质。
如果正在进行低盐饮食,在喝运动饮料或服用盐片之前,应当咨询医生。
(三) 注意饮食及休息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
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
但要注意,高温环境下人们更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
多吃水果蔬菜。
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
(四) 穿着合适的衣服并涂抹防晒霜在户外,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
如果一定要进行室外活动,要注意防晒、降温。
可以佩戴宽帽檐的遮阳帽,太阳镜,并涂抹SPF15或以上的防晒霜(UVA/UVB防护)。
(五) 仔细计划行程高温天气里应尽量避免外出。
如果一定要在室外活动,最好避开正午时段,尽量将时间安排在早晨或者傍晚,并且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避免太阳直晒。
如果需在高温条件下行走或锻炼,请不要马上就进行激烈的运动。
应慢慢开始,逐渐增加强度,让身体慢慢适应外界的环境。
当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加重且胸闷憋气,尤其,已经感到头晕、意识模糊、虚弱,甚至晕倒的时候,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迅速找到背阴或凉爽通风的地方或背阴处休息!(六) 待在凉爽的环境里高温天气里应尽量在室内活动。
如条件允许,应开启空调。
如果家里没有空调,可以借助商场、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避暑。
哪怕只是待上一小段时间,也可以很好的帮助降温。
使用电扇可以暂时缓解热感,然而一旦气温升高至32摄氏度以上,电扇对减少中暑发生则效果甚微。
用凉水洗脸、擦拭身体,或待在空调房里是最好的降温措施。
尽量减少炉灶、烤箱等的使用。
如一定需要长时间使用炉灶、烤箱等,则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经常离开厨房,在背阴或凉爽通风的地方休息。
(七) 结伴行动,互相关心需要在高温的环境下工作时,同事间应互相留意彼此的健康状况。
如发现有中暑的迹象,要及时采取措施。
高温中暑可以导致人神智不清,甚至丧失意识。
热浪来袭时,建议65岁以上老人的家人或朋友,至少每天上下午两次电话确认老人的健康状况。
(八) 关心高危人群虽然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有可能中暑,但有些人群在高温天气里更易发生危险,应当给予格外关注:1. 婴幼儿及儿童,更易受到高温的影响,并且更需依赖他人的帮助来安排适宜的环境和补充水分。
2. 65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身体机能可能无法有效地应对、处理高温给身体带来的伤害,身体对温度改变的感知和响应会变得迟缓。
3. 工作或运动强度过大的人,有可能脱水,更易中暑。
4. 病人,尤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或正在服用某种药物的人,如:服用治疗抑郁症、失眠、血液循环不良的药物。
这些人更易受到高温的影响。
高温天气里,对于这些高危人群中的成年人,请至少每天上下午两次确认他们的安危,密切关注他们是否有中暑的迹象。
婴幼儿及儿童应当给与更多更频繁的关注与照顾。
(九) 学会帮助自己适应环境温度突然的变化,比如初夏的第一波热浪,会使人们的身体倍感压力。
要让自己的身体慢慢习惯这样的变化。
这样对高温有更好的耐受力。
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生活的人,应当有意让自己接触一些高温环境。
适当关闭一段时间的空调,清晨或傍晚到户外活动。
这样有利于锻炼自己的耐热能力。
如果需要去更炎热的地方出差或旅行,请用几天的时间适应当地的气候,然后再进行那些强度大的工作或激烈的运动。
(十) 不要将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即使在还算凉爽的天气里,在太阳照射下车内温度仍然会迅速升高并造成危险。
即便在车窗留了缝隙,车内温度还是可以在泊车后10分钟内上升近7摄氏度。
此时留在车里的任何人都有严重中暑甚至死亡的风险。
其中,婴幼儿和儿童若被独自留在停放的车辆中无人看管时,导致严重中暑、甚至死亡的风险最大。
当家长与孩子一同驾车出行时,请一定注意以下事项:1. 永远不要把婴幼儿或儿童留在停放好的车里。
即使车窗留了缝隙,也不要这样。
2. 请时刻提醒自己还有一个孩子需要照料。
3. 当停好车辆准备离开时,请确认随行的所有人都已经下车。
不要忽视睡着的孩子。
(十一) 再次提醒,充分利用常识,不要忽视生活中的小事1. 少喝热水,少吃高油、高脂等难消化的食物。
此类食物会增加人体内的热量,造成额外的负担。
2. 多喝水,并注意补充盐分与矿物质。
除非有医生的指导,不要擅自食用盐片。
3. 给自己及孩子穿着清凉、宽松的衣服,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
4. 尽量避免正午时段出行、暴晒,不要呆在日晒强烈的地方,比如广场、海滩。
5. 不要将婴幼儿、儿童、或宠物留在停好的车里。
6. 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藿香正气丸、仁丹、十滴水、风油精等。
7. 如果有饲养宠物,请为宠物准备好充足的淡水,并将水放在阴凉处。
四、高温中暑的类型与紧急处理措施有哪些根据症状的轻重,高温中暑可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其中,轻症中暑可表现为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重症中暑可以表现为这三种类型的混合型。
中暑可以导致死亡。
(一) 热疹热疹,又称痱子,是一种在炎热、潮湿的天气里大量出汗而引起的皮肤刺激。
它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少年儿童。
这种皮疹在肌肤凉爽后不久可自行消失。
1. 怎样识别:痱子看起来像一个红色的丘疹或小水疱群。
常出现在脖子、上胸部、腹股沟、乳房下和肘折处。
2. 怎样处理:热疹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提供一个凉爽,湿度小的环境。
保持患处干燥。
使用痱子粉可以让感觉好一些。
热疹的治疗很简单,通常并不需要去医院接受专业的救助。
(二) 晒伤人们应尽量避免晒伤。
虽然晒伤引起的不适通常很轻微,一般一周以后可自行缓解,但它仍然是一种对皮肤的伤害。
严重的晒伤需要到医院进行医治。
1. 怎样识别:皮肤变红,可以感到疼痛,暴晒后温度异常升高。
2. 怎样处理:如果未满1周岁或出现以下症状,要咨询专业的医生:1) 发热2) 水泡3) 严重疼痛同时,在处理晒伤的皮肤时,应记住以下要点:1) 避免反复日晒2) 晒伤的地方请冷敷,或浸泡在凉水中3) 在晒伤的地方涂抹保湿乳液,不要使用霜、软膏等质地过于浓稠的护肤品4) 不要挤破水泡(三) 热痉挛热痉挛通常发生在人进行剧烈运动且大量出汗时,使人身体中的盐分和水分随汗液一同流失。
肌肉中的含盐量低可能是造成热痉挛的原因。
此外,热痉挛也可能是热衰竭的一种表现。
1. 怎样识别: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
通常剧烈活动之后,发生在腹部、手臂或腿部。
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
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
如果有心脏病史,或者正在进行低盐饮食,要特别关注热痉挛问题并及时咨询医生。
2. 怎样处理:如果情况还没严重到需要就医的地步,至少做到以下几点:1) 停止一切活动,静坐在凉爽的地方休息2) 饮用稀释、清爽的果汁或运动饮料3) 即使痉挛得到缓解,之后的几小时内也不要再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运动,那样只会进一步透支能量导致热衰竭甚至热射病4) 如果病人有心脏病史、低盐饮食、或1小时后热痉挛的状况还没有消退,要寻求专业的医疗处理(四) 热衰竭热衰竭是一种高温引起的相对温和的健康问题。
它可以是高温暴露,体液补给不足,或身体水、盐、矿物质不平衡,经由几天的连续积累发展而来。
这是身体对因大量出汗而过度流失水分和盐分做出的响应。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高温环境中进行重体力劳动或长跑等剧烈体育运动的人更易发生热衰竭。
1. 怎样识别:热衰竭起病迅速,其症状包括:1) 眩晕2) 头痛3) 恶心或呕吐4) 大量出汗5) 脸色苍白6) 极度虚弱或疲倦7) 肌肉痉挛8) 昏厥,通常片刻后立即清醒发生热衰竭的人皮肤有可能是冰凉且潮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