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宗教文化简介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6第六章 中国宗教概览

第六章 中国宗教概览
本章导读 当你在旅游活动中遇到众多的宗教文化景观时,
你了解它们的独特含义与价值吗?事实上,许多人由 于缺乏宗教知识,只能跟着别人看热闹,而却看不出 门道,有的甚至还闹出不少笑话。本章将要为大家介 绍的就是四大宗教的基本常识,旅游从业人员了解这 些知识,能更好地引导客人去领略宗教文化的独特魅 力。
(一)佛
• 三神佛 • 三方佛 • 三世佛 (二)菩萨
• 观世音菩萨 • 文书菩萨 • 普贤菩萨 • 地藏菩萨 • 大势至菩萨
(三)罗汉
(四)护法天神
1. 四大天王 2. 韦驮 3. 二王尊 4. 伽蓝神关羽
五、佛教常用称谓
(一)四众弟子、出家四众、出家五众、 七众
(二)法师、经师、律师、论师、三藏法 师、大师、高僧
传播与发展; • 了解道教的兴起、发展及基本信仰; • 了解伊斯兰教的兴起、教义、经典及在中国的
传播; • 了解基督教的创立、教义、经典及在中国的传
播。
目录
• 第一节 宗教知识简介 • 第二节 佛教 • 第三节 道教 • 第四节 伊斯兰教 • 第五节 基督教
第一节 宗教知识简介
一、宗教的产生
• 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只有人类社会才 有宗教;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 人类活动所创造的精神产品,是人类文 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宗教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神论的世 界观。它是特定社会阶段普遍存在的历史文化现象。 当今世界宗教主要有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并称 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从 国外传入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产生于本土 的道教,这四教合称为中国的四大宗教。
学习目标 • 了解佛教的产生、教义、供奉对象及在中国的
旅游文化-宗教文化

(3)阿罗汉
简称“罗汉”,也叫“尊者”, 是所谓“永生不灭的神。罗汉 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认为只要做到修学的三义,就 能成为罗汉。修学三义即:一 是 “杀贼” ,杀尽一切烦恼 之贼;二是 “应供” ,即应 受人天的供养;三是“不 死” ,即永远进入涅磐,而 不再有生死轮回之苦。
二、中国佛教文化
二、中国佛教文化
1、佛教创立与发展
(2)佛教的发展
佛教在世界范围的传播 佛教传播分为三条路线: 北传佛教 古印度—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以大乘佛教为主,
也包括密乘佛教,汉语系佛教 南传佛教 古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以
小乘佛教为主,巴利语系佛教 藏传佛教 密乘佛教+苯教,俗称喇嘛教,藏语系佛教
树下盖屋祭拜树神
一、原始宗教
4、原始宗教的形式
(4)鬼魂崇拜: 鬼魂脱离肉体,人和其处于不同世界;一般不发生联系。 灵魂:与肉体联系在一起,只有做梦或生病时会发生脱离。 人类对鬼魂崇拜,对灵魂不崇拜。
原始人认为灵魂住在血液之中,人死但灵魂不死。因此: 原始人开始不食同类或随便抛弃同类尸体;在死者身上或 周围撒上赤铁粉,给死者输血;陪葬死者生前用品,为使 死者阴间生活更好。 例:北京山顶洞人:上室(公共住宅)、下室(公共墓 地);死者身上撒赤铁粉,陪葬石器和饰品。
二、中国佛教文化
4、佛教名山
(1)山西五台山 文殊菩萨(吉祥金刚、班 若金刚)道场。
(2)浙江舟山普陀山 观世音菩萨道场,佛祖左 胁持。
(3)四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眉山 普贤菩萨道场,佛祖右胁 持。
(4)安徽九华山 地藏菩萨的道场
二、中国佛教文化
5、佛教名寺
一、原始宗教
2024年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第五章旅游宗教文化

2024年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第五章旅游宗教文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国旅游文化教材第五章“旅游宗教文化”,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节“宗教文化概述”,第二节“佛教文化”,第三节“道教文化”,第四节“基督教文化”,第五节“伊斯兰教文化”。
详细内容涉及宗教的起源、发展、主要教义、宗教建筑、艺术、节日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主要宗教的历史背景、教义及其在旅游中的价值。
2. 掌握我国各大宗教的建筑、艺术、节日等特色,提高旅游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使其在旅游活动中尊重并理解不同宗教信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宗教教义的内涵及其在旅游活动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宗教的建筑、艺术、节日等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宗教建筑模型、宗教艺术品等。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宗教建筑,引发学生对宗教文化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宗教文化概述,引导学生了解宗教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旅游中的价值。
3. 实践情景引入:以佛教文化为例,讲解佛教的教义、建筑、艺术、节日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佛教文化。
4. 例题讲解:以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等为例,分析佛教建筑和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旅游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并分析其特色。
7. 课堂互动:学生分享在旅游中遇到的宗教文化现象,讨论如何尊重和理解不同宗教信仰。
六、板书设计1. 宗教文化概述宗教起源与发展宗教在旅游中的价值2. 我国主要宗教文化佛教:教义、建筑、艺术、节日道教:教义、建筑、艺术、节日基督教:教义、建筑、艺术、节日伊斯兰教:教义、建筑、艺术、节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教义。
(2)分析我国佛教建筑和艺术的特点。
(3)列举并描述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三个节日。
2. 答案:(1)佛教教义:因果报应、轮回、涅槃等。
中国著名文化旅游元素宗教文化

三清山:三峰插天如芙蓉,晴云赤日行其中。
各位评委,我抽中的是三清山。
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中国江西省。
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并有古建筑三清宫而得名。
三清山兼具“泰山之雄伟、黄山之奇秀、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青城之清幽”,被国际风景名家誉之为“世界精品、人类瑰宝、精神玉境”。
三清山得“道”弥彰,是有名的道教圣地,它的兴衰沉浮,始终与道教的兴衰有密切的关系。
三清山道教文化开始于晋代葛洪,他在三清山拥有特殊地位。
著书立说,宣扬道教文化,鼓吹“人能成仙”,至今山上还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的遗迹。
尤其是那口丹井,历时一千余载,依然终年不枯,其水清冽甘甜。
被后人称之为“仙井”。
于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开山始祖”。
三清山道教的一年四季皆美景,融融春日,杜鹃怒入,百花争艳;三伏盛夏、浓荫蔽日,凉爽宜人;仲秋前后,千峰竞秀,层林尽染;三九严寒,冰花玉枝,银装素裹,宛如琉璃仙界般。
青岛崂山:古人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青岛崂山欢迎您!崂山;又称“牢山,当地人认为此山坚如磐石,驱之不动,为牢固之山而得名。
崂山得道弥彰,是著名的道教圣地。
崂山以其山海奇观,有着“洞天福地”之美誉,倍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道教高僧之推崇。
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了“我若东海上,崂山餐紫霞”的著名诗句。
崂山一年四季皆美景,融融春日,杜鹃怒飞,百花齐放;三伏盛夏、浓荫蔽日,凉爽宜人;仲秋前后,千峰竞秀,层林尽染;三九严寒,冰花玉枝,银装素裹,宛如琉璃仙界般。
让你想远离喧嚣,只喜清闲自在,吹一吹山间的风,听一听耳畔的呢喃,于山水间停留,安放悠悠的乡愁。
来到崂山这一切都不是梦。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坐落于中国西藏,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是青藏高原的标志,被称为“世界屋脊明珠”。
布宫通身有四色:红色象征权威,白色象征和平,黑色象征庄严,黄色象征繁荣,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
岭南宗教民俗文化

岭南宗教民俗文化
岭南地区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这里有着丰富的宗教和民俗文化。
1.道教文化:岭南地区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道教文化传统。
在岭南地区,人们信奉道教神仙,如太上老君、三官大帝、文昌帝君等,每年都会举行各种道教仪式和祭祀活动。
2.佛教文化:佛教在岭南地区也有着广泛的影响,许多寺庙和佛教文化景点吸引了大量的信众和游客。
岭南地区的佛教文化以禅宗文化为主,禅宗文化注重禅修和内观,强调内心的平静和清净。
3.民间信仰:岭南地区的民间信仰也非常丰富,人们信奉各种神祇和祖先,如土地神、城隍神、财神、灶神、门神等。
每年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也是民间信仰的重要表现形式,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
4.民俗文化:岭南地区的民俗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如龙船竞渡、赛龙舟、舞狮、舞龙、踩高跷、踩旱船等,这些民俗文化活动不仅具有娱乐性,也反映了岭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总之,岭南地区的宗教和民俗文化是中国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价值。
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 概念

按宗教内涵与表现形式,可分为:宗教建 筑、宗教活动、宗教艺术• 1.麦加---沙特阿拉伯(伊斯兰教克尔白圣殿) • 2.耶路撒冷(基督教耶稣圣墓教堂、伊斯兰教 阿克萨清真寺、犹太教所罗门圣殿) • 3.伯利恒(犹太教古以色列大卫王的故乡、传 说中耶稣降生之所) • 4.意大利罗马 • 5.梵蒂冈(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三)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 1.宗教景观是极其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现存的宗教景观中有的以建筑见长,或 是以塑像、壁画、名僧、名诗而享誉世界。 • 2.宗教名胜有极高的观赏性 • 3.宗教艺术魅力无穷
(四)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宗教信仰不同,可分为:①佛教文化旅 游资源、②道教文化旅游资源、③伊斯兰教 文化旅游资源、④基督教文化旅游资源
(二)宗教文化
• 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 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宗教文化 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 目前,世界上约有60%以上的人口是宗教信徒。 由此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 以宗教形式的旅游活动广受欢迎。
• 中国宗教种类齐全,如道教(土生土长)、还 有一些外来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等,更有受一些宗教影响产生的具有中国民族 特色的宗教:明教、白莲教等。
第四章 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
一、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一)宗教的概念
• 宗教是一种与特定的时代相联系,具有多 种表现形式和丰富内涵的社会文化现象。
• 宗教一般由共同信仰、道德规范、利益、 教团组织等要素构成。 • 宗教的观念和行动伴随一定社会历史条件 产生和发展并受其制约。 • 同时,它也对各自相应的历史时期民族或 国家的社会生活、政治结构、文化风尚、 道德伦理等产生影响。
九寨沟藏地文化

九寨沟藏地文化九寨沟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不仅因为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而吸引了众多的游客,还因为其独特的藏地文化而备受瞩目。
九寨沟藏地文化汇集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深深地烙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本文将以不同的角度来探索九寨沟藏地文化。
一、自然与宗教信仰九寨沟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但少有人知道,这其中融入了丰富的宗教信仰元素。
藏族人民虔诚地信奉藏传佛教,把自然与宗教融为一体。
在九寨沟的山间、湖泊旁,随处可见藏传佛教寺庙的身影。
这些寺庙不仅是藏族人民信仰的场所,也是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心的表达。
每年,无数的朝圣者来到这里,进行虔诚的祈祷和朝拜,为九寨沟增添了浓厚的宗教氛围。
二、舞蹈与音乐藏族舞蹈是九寨沟藏地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藏族舞蹈以激情奔放和独特风格而著称。
在九寨沟的各个角落,不时可以听到欢快的藏族舞曲声。
藏族人民通过舞蹈表达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同时,藏族音乐也是九寨沟藏地文化的精髓所在。
悠扬的琴声,激昂的唱词,都融入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颂扬,让人陶醉其中。
三、建筑与艺术九寨沟的藏地文化还体现在建筑和艺术方面。
九寨沟的藏族村寨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著名,这些建筑充满了藏族人民自古以来的智慧和创造力。
彩色的墙壁、精美的雕饰,都传递着藏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独特的审美观。
此外,九寨沟的藏地艺术,如刺绣、木雕等,也是藏地文化瑰宝的一部分。
这些艺术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细腻的表现,展示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和才华。
四、传统与现代在当代社会的冲击下,九寨沟的藏地文化正面临保护和传承的挑战。
然而,九寨沟的藏族人民以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韧的精神面对这一挑战。
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如举办文化节、设立文化中心等,努力保存和传承九寨沟的藏地文化。
同时,他们也致力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富有创意的艺术作品,为九寨沟的藏地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结:九寨沟藏地文化是九寨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旅游与宗教文化

旅游与宗教文化旅游业与宗教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我们知道,宗教名胜古迹的开发具有保护传插宗教文化和发展旅游业双重意义,宗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地域性,主要反映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俗上,是我国非常宝贵的旅游资源。
宗教文化与旅游经济密不可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辅相成,但是共同发展是它们的总统目标,开发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重发展的必然趋势。
旅游业为我国的宗教文化的发扬和传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旅游这种渠道,不仅可以让我国优秀的宗教文化遗产走入每个公民的心理,而且也有助于走向世界。
旅游活动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通过旅游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长宗教文化知识,洗涤心灵,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业已经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越来愈大,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国外有许多比较成功的旅游业经验,我们可以吸取这些优秀的经验,在大力发展宗教文化旅游经济的同时,也做好历史文物保护工作,使宗教文化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立足于两者的长远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它们的经济效益。
我国的宗教文化资源丰富,有我国传统的道教、佛教,也有外来的伊斯兰教、基督教。
旅游业虽然是以盈利为目的,但是与其他商业形式不一样,它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为在旅游的过程中,也加速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对我国宗教文化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宗教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首先,宗教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极具旅游价值,宗教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开拓新的旅游市场,吸引游客,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各种宗教信徒总数约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以朝圣、做弥撤和烧香拜佛、考察研究为主要内容,因为虔诚的宗教信仰和强烈的求知欲望都会转化为旅游动机,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宗教圣地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伊斯兰教克尔白圣殿)、耶路撒冷(基督教耶稣圣墓教堂、伊斯兰教阿克萨清真寺、犹太教所罗门圣殴)、伯利恒(犹太教古以色列大卫王的故乡、传说中耶稣降生之所)、意大利罗马、梵蒂冈(世界天主教的中心)都成了国际旅游业发达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宗教的本质与旅游价值 一、宗教宗教的定义 马克思: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 马克思:“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 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恩格斯: 恩格斯:“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 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 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 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 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从一定意义上说, 从一定意义上说,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宗教: 宗教: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 部分之一, 部分之一,是特定阶段普遍的历史 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是支配人们的自然力量 和社会力量以超自然、超人间的形 和社会力量以超自然、 式在人头脑中虚幻的反应, 式在人头脑中虚幻的反应,是相信 崇拜和传播这种特殊意识形态的社 会实体。 会实体。
(二)宗教的本质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俗思想的特殊反应 藉神威表现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