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与成语

合集下载

成语中的饮食文化

成语中的饮食文化

成语中的饮食文化先哲有言“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

饮食成语指和饮食相关的,构成凝定、风格典雅、含义精辟、习用已久的固定词组。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而形成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当然饮食文化的每一步前进,都能在成语中找到印迹——从生食到熟食,从不定餐到定餐,从炊具到餐具,从饮食到艺术……在这些丰富多彩的饮食成语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社会生活的画面,还能体味古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判断”。

一、由成语看古人对食物的形容古人从果腹之初,就十分注意对可以食用的物类,制作的方法,制成的品种和食用的方式方法与礼仪等进行研究或总结,积累了丰富的饮食文化。

随着食物种类的丰富,对其描绘的方法也越来越多种多样。

(1)直接形容食物色、香、味:“香脆可口”“咸甜适中”“五味俱全”“质嫩爽口”“麻辣鲜香”“香甜软糯”,这类成语分别从色香味质的角度直接呈现食物的特点,冲击着读者的视、嗅、味、触等感官,当然会勾起人们的食欲。

(2)用材质写食物:凤髓龙肝,当属稀有而珍贵的东西,以此比喻珍奇美味。

雕蚶镂蛤,蚶:海产动物,肉味鲜美;蛤:蛤蜊。

这两种属食材。

雕、镂:雕刻,指精细加工。

现指精致而好吃的食物。

膏梁锦绣,膏、梁:肥肉和细粮。

泛指美味的食物;锦绣:精致华丽的丝织品。

形容富贵人家衣食精美的奢华生活。

(3)用产地写食物:山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

泛指丰富的菜肴。

水陆毕陈,水陆:指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

各种山珍海味全都陈列出来。

形容菜肴丰富。

山肤水豢:本指山上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

后泛称美味。

山肴野蔌:山肴,拿山野里打来的鸟兽做的菜,俗称“野味”;蔌:菜蔬。

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4)运用感受写食物:“油而不腻”“其味无穷”“口齿留香”“垂涎欲滴”,这类词语通过对人们饮食感受的描绘侧面写出了食物的美味。

(5)运用修辞写食物:香飘十里,运用夸张手法写食物香气浓郁。

食前方丈,方丈:一丈见方。

有一定文化内涵的饮食成语

有一定文化内涵的饮食成语

有一定文化内涵的饮食成语垂涎欲滴涎:口水。

嘴馋得口水都要滴下来了。

形容非常贪馋或羡慕。

也作“馋涎欲滴”。

八珍玉食形容珍美的食品。

回味无穷回味: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

穷:尽。

形容事过之后,回想起来越发觉得很有意味。

山珍海味山珍:山里生产的珍异食品。

海味:珍贵可食用的海产品。

山里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

后泛指各种珍贵美味的食品。

也作“山珍海错”。

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秀美。

五味俱全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

形容调味齐全、适宜。

也比喻人内心的复杂感受。

津津有味形容特别有兴趣。

垂涎三尺口水流下来有三尺长。

形容非常贪馋的样子。

也形容见到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的丑态。

食指大动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脍炙人口炙:烤肉。

美味大家都喜欢吃。

比喻人人都赞美和传诵好的诗文或事物。

凤髓龙肝比喻珍奇美味。

三牲五鼎原形容祭品丰盛。

现形容食物丰富美好。

其味无穷味:意味。

穷:尽。

形容含义深刻,使人回味不尽。

沁人心脾指吸入芳香、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感到非常舒适。

形容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受。

沁人肺腑沁:渗入。

肺腑:比喻人的内心。

渗透到人的内心。

指吸入芳香或新鲜空气使人觉得舒服。

甘旨肥浓泛指佳肴美味。

齿甘乘肥食美味,骑骏马。

形容生活豪奢。

大快朵颐朵颐:鼓动腮颊,即大吃大嚼。

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

山肤水豢本指山上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

后泛称美味。

大烹五鼎古代祭祀,大夫用五鼎盛羊、猪、鱼等五种祭品。

嘉肴美馔指美酒好菜。

珍馐美馔馐:滋味好的食物,馔:饭食。

珍贵而味道好的食物。

亦作“珍羞美味”。

酸甜苦辣统指各种滋味。

比喻人生的幸福、欢乐、痛苦、磨难等各种境遇、各种感受。

饕餮盛宴意思是形容食物非常丰盛,多借以形容量多而丰富多彩等意思。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急切。

中国饮食成语1

中国饮食成语1

中国饮食成语1【一蟹不如一蟹】《通俗编·禽鱼》引《圣宋掇遗》:“陶穀奉使吴越,忠懿王宴之,以其嗜蟹,自蝤蜂至蝴,凡罗列十余种。

穀笑曰:'真所谓~~蟹不如一蟹也。

'”后世用此成语,比喻一个不如一个。

【一饮一啄】泛指人的饮食。

语出《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祈)畜乎樊中。

”雉,野鸡;樊,鸟笼。

沼泽野鸡,饮食随心,自由自在,顺其本性。

人类饮食亦应如此。

【一饭千金】汉代韩信少年时家贫,在淮阴城下钓鱼,有位漂絮的老妇人给他一连吃了几十天饭,后来韩信做了楚王,特意拿千金来报答她。

故旧时称受恩而厚报为“一饭千金”【三旬九食】东晋陶潜《拟古》诗云:“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后用以形容家境贫寒,得食艰难。

【举案齐眉】据《后汉书·梁鸿传》记载,梁鸿受雇为人舂米,每次回到家里,妻子为其端饭,不敢于鸿前仰视,常“举案齐眉”。

案是有脚的托盘。

故旧时称夫妻相敬为“举案齐眉”。

【十日饮】比喻朋友尽情欢聚。

语出《史记·落睢蔡泽列传》:“秦昭王乃详(佯)为好书遗平原君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饮。

”后人亦称“平原十日饮”。

【千里莼羹】著名的风味特产。

清淡的莼菜。

莼羹,莼菜制成的羹。

《世说新语·言语》:“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卜昼卜夜】称宴享无度,昼夜相继为卜昼卜夜。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载:齐桓公使敬仲为工正,并到敬仲家去。

敬仲设酒宴招待他,桓公甚乐。

晚公曰:“以火继之。

”辞曰:“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

”【画饼充饥】比喻虚名无补以实用。

后比喻聊以空想自慰。

《三国志·魏志·卢毓传》载:“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李清照《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形容饮食文化的成语

形容饮食文化的成语

形容饮食文化的成语篇一:形容饮食文化的成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和它们的含义:1.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形容人们对待饮食的认真和细致,追求食物的质量精益求精,对待饮食的环节也要求非常细致。

2.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饮食和男女是人们最大的欲望之一,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饮食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3. 民以食为天:形容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食物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

4. 珍馐佳肴:形容极为珍贵和美味的食品,如高档的海鲜、禽肉类、蔬菜等。

5.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饮食和男女是人们最大的欲望之一,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饮食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6. 饮食文化:指人类在饮食领域的文化现象,包括食物的选择、制作、搭配、礼仪等。

7. 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形容饮食文化的历史和演变过程,体现了人类对饮食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8. 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容饮食文化在中国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是人类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

9. 饮食有方,身体健康:形容人们在饮食领域的丰富经验和科学方法,有助于提高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除了以上常见的成语外,还有很多形容饮食文化的成语,这些成语都代表了饮食文化的不同方面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饮食文化。

篇二: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套关于食品、饮食、营养、餐饮等方面的知识和习惯,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历史、传统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组用来表达意思的固定短语,常常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以下是一些形容饮食文化的成语:1.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句话形容饮食文化要求食物要精益求精,对待食品要细致入微。

它体现了人们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重视,也体现了对饮食文化的高度追求。

2.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句话形容饮食文化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饮食与男女一样,是人们的大欲之一。

关于美食的四字成语和诗句

关于美食的四字成语和诗句

关于美食的四字成语和诗句
一、以下是10个关于美食的四字成语:
1.八珍玉食:形容美食的珍稀和精致。

2.垂涎欲滴:形容食物极为诱人,让人流口水。

3.垂涎三尺:形容对食物的渴望程度,口水流了三尺长。

4.脍炙人口:比喻美食广为流传,人人皆知。

5.五味俱全:形容美食的味道齐全,酸甜苦辣咸都有。

6.秀色可餐:形容食物色泽鲜艳,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7.山珍海味:形容美食的珍贵和稀有,多指海鲜和山野珍品。

8.油而不腻:形容食物含油量高,但不会让人感到油腻。

9.香飘十里:形容食物的香气四溢,飘香十里。

10.质嫩爽口:形容食物质地鲜嫩,口感爽滑。

二、以下是10句关于美食的诗句:
1.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2.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3.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4.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

5.溪友留鱼不忍烹,直将蔬粝送余生。

6.二升畲粟香炊饭,一把畦菘淡煮羹。

7.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8.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9.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10.我会调和美鳝。

成语里的饮食文化

成语里的饮食文化

成语里的饮食文化
与中国的饮食文化相关的成语有很多,比如接风洗尘、满汉全席、酒过三巡、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粗茶淡饭、山珍海味。

1、接风洗尘,读音:[jiēfēng xǐchén]
释义:指设宴款待远来的客人,以示慰问和欢迎。

2、满汉全席,读音:[mǎn hàn quán xí]
释义:清朝时期宫廷盛宴。

现在多形容酒菜丰富。

3、酒过三巡,读音:[jiǔguòsān xún]
释义:酒过三巡的意思是酒喝了三轮。

在中国饭桌上,那么每个人都喝了一次,那么就是一轮,也就是“一巡”。

4、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读音:[shíbùyàn jīng,kuài bùyàn x ì]
释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

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5、粗茶淡饭,读音:[cūchádàn fàn]
释义: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6、山珍海味,读音:[shān zhēn hǎi wèi]
释义: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

泛指丰富的菜肴。

关于美食的四字成语及意思

关于美食的四字成语及意思

关于美食的四字成语及意思八珍玉食、垂涎欲滴、垂涎三尺、津津有味、脍炙人口、三牲五鼎、食指大动、五味俱全、秀色可餐、山珍海味一、八珍玉食【解释】:泛指精美的肴馔。

【出自】: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译文】:“精美的肴馔邀请你吃饭,千言万对回答生意。

”二、垂涎欲滴【解释】:涎:口水。

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

形容十分贪婪的样子。

【出自】:邹韬奋《经历·贫民窟里的报馆》:“但是在我这样的一个穷小子看来,确觉得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且老实说,确也有些垂涎欲滴!”三、垂涎三尺【解释】:涎:口水。

口水挂下三尺长。

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

也形容非常眼热。

【出自】:现代老舍《赵子曰》第三章:“对面坐着一个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挤眉弄眼的希望吃些白薯须子和皮。

”四、津津有味【解释】: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

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出自】: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话是这样说,可是谈起理论,许宁还是一套套地向道静谈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

”五、脍炙人口【解释】: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

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

指美味人人爱吃。

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

【出自】:现代闻一多《歌与诗》:“一部脍炙人口的《国风》与《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诗歌合作中最美满的成绩。

”原发布者:游园会姨胶病从口入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

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出处: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病由口入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

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同“病从口入”。

出处:《云笈七签》卷三五:“病由口入,节宣方也;生劳败静,养道性也。

”残茶剩饭残留下的一点茶水,剩下来的一点食物。

出处:元·马致远《黄梁梦》第四折:“如今天色晚了也,有什么残茶剩饭,与俺两个孩子些吃。

”侈衣美食侈衣,华美的衣服;美食,鲜美的食物。

言衣食俱精。

出处:《吕氏春秋·精通》:“今夫攻者,砥厉五兵,侈衣美食,发且有日矣,所被攻者不乐。

饮食与成语

饮食与成语

饮食与成语饮食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也是我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成语则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独特的精华,由于虚实相生、形象生动、含义深刻、语言简练而深受大家喜爱。

本文将结合饮食和成语,给大家介绍一些有关“饮食”和“成语”的知识。

一、与食物有关的成语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是指吃饭不嫌菜肴细小、精美,是形容吃饭讲究,要求菜肴细致、精美。

2、食而不化这是指进食后没有消化。

用在比喻方面,指听到的或看到的知识没有吸收,没有消化,没有吸取教益,没有吸收吸取继续发挥作用。

3、瓮中之鳖这是指在瓮中放置了鳖肉,但是导致鳖肉失去水分,变得干燥、无味。

比喻一个人处在一个窒息、郁闷的环境,导致失去本身的性格、精神,热情迅速消失,化为僵化的形式。

4、饥不择食这是指人在饥饿时,不再挑剔食物的口感,吃什么都行。

比喻因为情况迫使,不再用挑剔的眼光,而是接受了任何机会。

5、食言而肥这是指许下的承诺却没有兑现,而变得越来越自由、越来越残忍、越来越肥胖。

比如,批评某人说:“你不要给我们在这里食言而肥。

”二、与饮品有关的成语1、酒逢知己千杯少这是说酒的文化中是有与交流的,闲聊谈笑,生文字间,必要使用酒才能使自己所斟酌和分享的话语,更加饱满、贴切、亲切。

2、酒肉朋友这是指只在饭桌上饮酒吃肉的朋友。

用于比喻,指只会在满足个人利益时程度为他人,不考虑道义情感、冷漠、自私的人。

3、掩耳盗铃这是指一个人用手掩住了自己的耳朵,去偷铜铃,以为别人听不到。

后来才发现,其实别人能够听到他的声音。

这个成语比喻故意欺骗自己,不顾现实情况,人坚持了一种错误的感觉和想法。

三、与饮食礼仪有关的成语1、西装革履这是指衣装整齐、干净的样子。

餐桌上的仪态、举止以及服装也需要保持整洁,态度自持稳健。

2、操守严明人们在进餐前需要发表致辞,表示自己的谦虚、感激之情。

而在整个饮食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以一种专业的态度和方式表现出来,包括进餐礼仪,用餐礼仪、口味、服务等的表现,而有所操守严明则是表现出举手投足沉稳、文雅大方的一种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食文化与成语(读书笔记)
从生食到熟食:
饮食男女饥不择食腥臊恶臭茹毛饮血生吞活剥食肉寝皮食生不化
火的使用:
薪尽火传人言辐辏渺无人烟不火食者喝西北风寒食禁烟曲突徙薪焦头烂额另起炉灶增兵减灶因势利导柴米油盐不食人间烟火
炊具:
破罐破摔破釜沉舟以一当十釜底抽薪举鼎绝髌人声鼎沸鼎足而立鼎铛有耳尝鼎一脔鼎中一脔牛鼎烹鸡列鼎而食釜中生鱼釜中之鱼热锅上蚂蚁
餐具:
和盘托出杯盘狼藉打破砂锅箪食壶浆酒囊饭袋一口两匙闻雷失箸当食投箸箸长碗短象箸玉杯雨过天晴头沒杯案
厨用器具:
杵臼之交磨杵成针卸磨杀驴南山可移指山卖磨指山说磨磨刀霍霍砍瓜切菜
食物原料(粮食):
五谷杂粮五谷不分五谷丰登黄粱一梦膏梁锦绣膏粱子弟推陈出新米烂陈仓等米下锅数米而炊无米之炊沧海一粟糟糠之妻民以食为天生米煮成熟饭为五斗米折腰
食物原料(肉类):
肉食者谋肉食者鄙中原逐鹿蕉叶覆鹿守株待兔见兔顾犬见兔放鹰兔死狗烹杀彘教子口腹之累庖丁解牛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善刀而藏牛刀小试牛刀割鸡羊踏菜园如蚁慕膻挑肥拣瘦得其所哉骨鲠在喉鱼与熊掌前庭悬鱼鲍鱼之肆贪饵吞钩太公钓鱼漏网之鱼竭泽而渔鱼米之乡瓮中之鳖瓮中捉鳖食指大动染指羹鼎无偿公子落汤螃蟹手忙脚乱斗酒只鸡无理取闹垂涎欲滴垂涎三尺焚琴煮鹤惊弓之鸟门可罗雀自投罗网一网打尽网开三面卧薪尝胆甘之如饴三日打鱼,两日晒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放长线钓大鱼
食物原料(蔬菜):
藕断丝连拔葵去织顺藤摸瓜令人喷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食物原料(果品):
哀梨蒸食哀梨并剪断袖余桃投桃报李门墙桃李青梅竹马望梅止渴渐入佳境东家枣完囫囵吞枣火中取栗掷果潘安掷果盈车推梨让枣浮瓜沉李瓜熟蒂落滚瓜烂熟甘瓜苦蒂青门种瓜瓜田李下瓜李之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桃李满天下
食物原料(蛋类):
危如累卵鸡飞蛋打杀鸡取卵鸡蛋里挑骨头
食物原料(调味品):
油盐酱醋火上浇油熟能生巧撮盐入火撮盐入水酸甜苦辣含饴弄孙口蜜腹剑蜜里调油酸文假醋拈酸吃醋争风吃醋姜桂之性鸡毛蒜皮含辛茹苦同甘共苦不知甘苦添油加醋拿糖做醋
食物原料(面食):
画饼充饥一浆十饼有去无回心中有数心中无数热鏊翻饼
食物原料(菜肴):
脍炙人口分我杯羹残羹冷炙残羹冷饭馋涎欲滴山珍海错油煎火燎龙争虎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筵席:
越俎代庖酒池肉林钟鸣鼎食万寿无疆筵无好筵日食万钱无下箸处声价百倍水陆毕陈盛筵难再饱食自若盛筵必散盛筵易散鲜衣美食成龙配套家学渊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饮食卫生:
饥餐渴饮饥肠辘辘饥焰中烧细嚼慢咽狼吞虎咽食物求饱病从口入贪多嚼不烂
名人与饮食:
孜孜不倦官居鼎鼐不食周粟以暴易暴周公吐哺以水济水南橘北枳嗟来之食乐在其中箪食瓢饮举案齐眉煮豆燃萁相煎何急七步之才自欺欺人饕餮之徒为口忘身食不下咽超然物外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茶:
齿颊生香丢杯打盏以茶代酒千载难逢家常便饭残茶剩饭月朗星稀粗茶淡饭清茶淡话茶余饭后三茶六饭搜肠刮肚撑肠拄肚引贼入室骨瘦如柴茶禅一味端茶送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