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制定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肺胀病”(ZYYXH/T4~49~2008)和2010年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进行诊断。

(1)喘息、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动则气短、呼吸困难,早期仅于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2)常有吸烟、反复的加重病史。

(3)或伴有消瘦、纳差、心烦等。

(4)肺功能检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表示存在不可逆气流受限。

2.西医诊断:疾病诊断和分期标准参照卫生部《慢性阻塞性肺病诊疗规范(2011年版)》进行诊断。

(1)症状1)慢性咳嗽:常为首发症状。

初为间断性咳嗽,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可有咳嗽,夜间咳嗽常不显著。

少数患者无咳嗽症状,但肺功能显示明显气流受限。

2)咳痰:咳少量粘液性痰,清晨较多。

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少数患者咳嗽不伴咳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是COPD的典型表现。

早期仅于活动后出现,后逐渐加重,严重时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4)喘息: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可出现喘息症状。

5)全身性症状: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

(2)体征COPD早期体征不明显。

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以下体征:1)一般情况:粘膜及皮肤紫绀,严重时呈前倾坐位,球结膜水肿,颈静脉充盈或怒张。

2)呼吸系统:呼吸浅快,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严重时可呈胸腹矛盾呼吸;桶状胸,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双侧语颤减弱;肺叩诊可呈过清音,肺肝界下移;两肺呼吸音减低,呼气相延长,有时可闻干性啰音和(或)湿性啰音。

3)心脏:可见剑突下心尖搏动;心脏浊音界缩小;心音遥远,剑突部心音较清晰响亮,出现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时P2>A2,三尖瓣区可闻收缩期杂音。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方案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方案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方案中医病名:肺胀西医病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1)多种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2)以咳嗽,气喘,咯痰,烦躁,胸满,憋气为主症,甚则以面色晦暗,唇紫甲青,心悸水肿,或神志昏迷,或出血为主。

(3)听诊检查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闻及干、湿性啰音。

(4)辅助检查X线检查、CT检查、心电图、血气分析检查等有助于本病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1)慢性反复咳嗽、咳痰和(或)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2)具有吸烟史及(或)环境职业污染等危险因素接触史。

(3)体查及影像学提示肺气肿征。

(4)肺功能测定:用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二)病期诊断1.急性加重期:指疾病的过程中,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和(或)呼吸困难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粘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

2.缓解期:指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阶段。

(三)证候诊断1、外寒里饮:寒邪外束,引动伏饮,寒饮犯肺,肺失宣降故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白稀,呈泡沫状,胸部膨满,口干不欲饮,周身酸楚,恶寒,面色青黯,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浮紧。

2、痰热郁肺:素体蕴痰,外邪化热或痰郁化热,肺失宣降故咳逆喘息气粗,胸满烦躁,目睛胀突,痰黄或白,粘稠难咯,或发热微恶寒,溲黄便干,口渴欲饮,舌质暗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3、痰浊阻肺:蕴痰日久,痰阻气滞,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可见咳嗽痰多,色白或呈泡沫,喉间痰鸣,喘息不能平卧,胸部膨满,憋闷如塞,面色灰白而暗,唇甲紫绀,舌质暗,或暗紫,舌下瘀筋增粗,苔腻或浊腻,脉弦滑。

4、痰蒙神窍:痰凝日久,蒙蔽心窍,或化热动风,可见意识朦胧,谵妄,烦躁不安,撮空理线,表情淡漠,嗜睡,昏迷,或肢体润动,抽搐,咳逆喘促,或伴痰鸣,舌质暗红或淡紫,或紫绛,苔白腻或淡黄腻,脉细滑数。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方案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方案

湖北省中医院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方案一、中医病名:肺胀二、西医病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三、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2021〕。

〔1〕有慢性肺系疾患病史多年,反复发作。

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

多见于老年人。

〔2〕常因外感而诱发。

其它如劳倦过度、情志刺激等也可诱发。

〔3〕临床表现为咳逆上气,痰多,胸中憋闷如塞,胸部膨满,喘息,动那么加剧,甚那么鼻煽气促,张口抬肩,目胀如脱,烦躁不安。

胸廓隆起如桶状,扣之成过清音,听诊有痰鸣音及湿罗音,心音遥远。

病程轻重不一,每因感受外邪加甚而致伴有寒热表证。

〔4〕久可见心慌动悸,面唇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严重者可出现喘脱,或并发悬饮、鼓胀、征积、神昏、谵语、出血等证。

〔5〕辅助检查: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电图、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07年〕。

COPD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

〔1〕病史特征:患病过程应有以下特征:①吸烟史:多有长期较大量吸烟史。

②职业性或环境有害物质接触史:如较长期粉尘、烟雾、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接触史。

③家族史:COPD有家族聚集倾向。

④发病年龄及好发季节:多于中年以后发病,病症好发于秋冬寒冷季节,常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加重史。

随病情进展,急性加重愈渐频繁。

⑤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史:COPD后期出现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可并发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

〔2〕病症:①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病症。

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

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

2024肺胀诊疗方案

2024肺胀诊疗方案

2024肺胀诊疗方案一、背景及定义肺胀,又称肺气肿,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表现为肺泡结构破坏,肺功能减退。

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的加剧,肺胀患者数量逐年上升。

这份方案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的诊疗策略。

二、诊断标准1.症状: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痰等症状,尤其是在活动后加重。

2.体征: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X光片或CT检查可见肺气肿征象。

3.肺功能检查:用力呼气容积(FVC)与用力呼气一秒量(FEV1)比值小于0.7,可诊断为肺胀。

4.排除其他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

三、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1)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可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2)抗生素:如有感染,可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3)激素:对于严重患者,可使用激素治疗,但需注意副作用。

2.非药物治疗:(1)氧疗:对于低氧血症患者,可给予吸氧治疗。

(2)康复训练:包括呼吸操、咳嗽训练等,有助于提高肺功能。

(3)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肺气肿,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行肺减容手术或肺移植。

四、并发症处理1.肺心病:积极治疗肺胀,预防肺心病发生。

2.感染:及时控制感染,避免病情恶化。

3.呼吸衰竭:给予氧疗、呼吸兴奋剂等治疗,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五、预后与康复1.预后:肺胀患者预后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措施及患者自身因素。

早期治疗、积极康复,可提高生活质量。

2.康复:肺胀患者康复训练应持续进行,包括呼吸操、步行、游泳等,以提高肺功能。

六、预防1.戒烟:吸烟是肺胀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可降低发病率。

2.减少接触有害气体: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污染环境中。

4.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预防肺胀的发生。

随着方案的完成,我泡了杯新茶,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心中充满了满足感。

我知道,这份方案将造福无数肺胀患者,为他们带来健康和快乐。

注意事项一:药物治疗中激素使用的风险解决办法:激素治疗虽然能迅速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带来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副作用。

肺胀中医诊疗方案

肺胀中医诊疗方案
3.综合治疗: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可适当配合西医抗感染、解痉平喘等治疗。
四、治疗周期与评估
1.治疗周期: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周期。
2.疗效评估:通过定期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五、注意事项
-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等差异,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教育:指导患者改善生活习惯,避免诱发因素,增强体质。
4.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六、结语
本方案旨在为肺胀患者提供合法合规的中医诊疗服务,提高临床疗效。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希望广大医护人员严格遵循本方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2篇
肺胀中医诊疗方案
一、背景与目的
肺胀是中医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证,其特点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痰多等。本方案旨在规范中医诊疗流程,为肺胀患者提供细致全面的中医治疗策略,确保诊疗活动的合法性与合规性,提升治疗效果。
2.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痰多,可伴有发热、乏力、消瘦等症状。
3.体征: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呼吸音减弱,部分患者可触及胸膜摩擦音。
4.辅助检查:胸部X光片、CT、肺功能检查等,了解肺部病变情况。
5.中医辨证:根据患者病情、体质、脉象等,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三、治疗方案
1.中医内治法
二、诊断与评估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特别关注咳嗽、咳痰的持续时间、性质及变化。
2.临床检查:
-望诊:观察患者面色、舌质、舌苔等。
-闻诊:听诊肺部呼吸音、干湿性啰音等。
-问诊:了解患者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症状的详细情况。

中医科肺胀病中医诊疗方案(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中医科肺胀病中医诊疗方案(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中医科肺胀病中医诊疗方案(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第七版)、《中医急诊学》(任继学主编)。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07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相关标准。

3.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病机复杂,虚实夹杂,“痰、瘀”表现突出,临床以复合证型常见,治疗上以祛邪为主;严重阶段可发生肺衰、心衰、关格、血证、脱证等危重变证,形成脏竭证。

(二)证候诊断(1)痰湿阻肺证症见胸中胀闷,咳嗽咯痰,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短气喘息,舌质偏淡,苔薄腻,脉弦滑。

(2)寒饮停肺证症见胸中胀闷,喘促气急,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咳嗽咯痰,痰多稀薄色白,舌薄白滑,脉弦紧。

(3)痰热壅肺证症见胸肋胀闷,咳逆喘息,痰多色黄,质黏不爽,口渴烦躁,漫黄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或滑数。

(4)痰瘀互结证症见胸中胀闷,气喘咳嗽,咯痰不利,口唇紫暗,肢末发给,平卧困难,腹胀肢肿,舌质瘀暗,苔腻,脉象沉涩。

(5)肺肾气虚型症见胸中胀闷,呼吸浅短,甚则张口抬肩,动则喘甚,咳嗽,痰白如沫,心悸,四肢无力,畏寒肢冷,脉弱而数或结代,舌淡或紫暗。

(6)水气凌心证:喘促气急,痰涎上涌,不得平卧,动则喘咳更甚,心悸气短,烦躁不安,尿少肢肿,形寒肢冷,颜面灰白,口唇青紫,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脉沉滑数。

二、治疗方案(一)中医辨证口服汤剂与运用中成药治疗1、痰湿阻肺证治法:化痰燥湿,健脾益肺方药:半夏厚朴汤合茯苓饮加减。

法半夏12g、厚朴12g、陈皮12g、茯苓15g、白术12g、杏仁10g、党参15g、紫苏子15g、生姜g、枳壳10g、甘草6g中成药:桔红丸、通宣理肺片2、寒饮停肺证治法:温肺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麻黄6g、白芍12g、细辛6g、干姜6g、桂枝12g、五味子6g、制半夏12g、甘草6g中成药:桂龙咳喘丸3、痰热壅肺证治法:清热化痰宣肺方药:越婢加半夏汤合定喘汤加减。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诊疗方案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诊疗方案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年)进行诊断。

(1)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咯痰,呼吸困难。

(2)既往有危险因素接触史,如吸烟、感染等。

(3)存在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FEV1/FVC<70%。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2007年),属于COPD的患者。

应根据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

考虑COPD的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和(或)呼吸困难及危险因素接触史;存在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是诊断COPD的必备条件。

肺功能测定指标是诊断COPD 的金标准。

用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

凡具有吸烟史及(或)环境职业污染接触史及(或)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史者均应进行肺功能检查。

COPD早期轻度气流受限时可有或无临床症状。

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确定肺过度充气的程度及与其他肺部疾病鉴别。

(二)病期诊断1. 急性加重期:急性加重是指患者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并需改变基础用药。

通常在疾病过程中,短期内患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

当患者出现运动耐力下降、发热和(或)胸部影像异常时可能为COPD加重的征兆。

2006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首次将急性加重期定义为在COPD病程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急性加重,病情变化大于每日自然病程变化程度,并且需要改变日常治疗方案。

2.稳定期:指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

(三)证候诊断1.外寒内饮证: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息促,咯痰稀白量多,呈泡沫状,胸部膨满,面色青暗,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苔白滑,脉浮紧。

2.痰热郁肺证:咳嗽喘急,胸满气粗,咯痰色黄或白,粘稠难咯,身热,烦躁,汗出不畅,口渴欲饮,溲黄,便干。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方案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方案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方案慢性阻塞性肺疾(COPD)多属中医咳嗽、喘证、肺胀的范畴。

中医病名:肺胀西医病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诊断1.1 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二版)》1.1.1 诊断依据1.1.1.1多种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1.1.1.2以咳嗽,气喘,咯痰,烦躁,胸满,憋气为主症,甚则以面色晦暗,唇紫甲青,心悸水肿,或神志昏迷,或出血为主。

1.1.1.3听诊检查两肺或一侧有呼吸音增粗,或伴干湿性啰音。

1.1.1.4辅助检查 X线检查、CT检查、心电图、血气分析检查等有助于本病诊断。

1.1.2、症候诊断1.1.2.1.急性加重期:1.1.2.1.1 肺肾气虚主症:咳嗽气急,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喘鸣有声,痰多咯吐不利,色白清稀多泡沫,胸膈满闷,形寒背冷,或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淡或黯紫,舌淡苔白滑,脉细弦或沉细数或有结代。

1.1.2.1.2 痰浊阻肺证主症:胸膺满闷,短气喘息,稍劳及著,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畏风易汗,腕痞纳少,倦怠乏力,舌暗,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

1.1.2.1.3 痰热郁肺主症:咳逆,喘息气粗,胸满,烦躁,目胀睛突,痰黄或白,黏稠难咯,或伴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口渴欲饮,溲赤,便干,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1.1.2.1.4 阳虚水泛主症:心悸,喘咳,咳痰清稀,面浮,下肢浮肿,甚则一身悉肿,腹部胀满有水,腕痞,纳差,尿少,怕冷,面唇青紫,苔白滑,舌胖质黯,脉沉细。

1.1.2.1.5 痰蒙神窍主症:神志恍惚,表情淡漠,谵妄,烦躁不安,撮空理线,嗜睡,甚则昏迷,或伴肢体瞤动,抽搐,咳逆喘促,咳痰不爽,苔白腻或黄腻,舌质暗红或淡紫,脉细滑数。

1.1.2.2.稳定期:1.1.2.2.1 肺脾气虚主症:咳嗽,气喘,面白少华,少气懒言,乏力纳差,易于感冒,舌淡胖,苔薄白或白腻,脉细弱或沉细。

1.1.2.2.2 气阴两虚主症:咳喘时作,干咳声低,气短难续,无痰或少痰、痰夹血丝,口咽干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年)进行诊断。

(1)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咯痰,呼吸困难。

(2)既往有危险因素接触史,如吸烟、感染等。

(3)存在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FEV1/FVC<70%。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2007年),属于COPD的患者。

应根据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

考虑COPD的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和(或)呼吸困难及危险因素接触史;存在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是诊断COPD的必备条件。

肺功能测定指标是诊断COPD 的金标准。

用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

凡具有吸烟史及(或)环境职业污染接触史及(或)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史者均应进行肺功能检查。

COPD早期轻度气流受限时可有或无临床症状。

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确定肺过度充气的程度及和其他肺部疾病鉴别。

(二)病期诊断1. 急性加重期:急性加重是指患者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并需改变基础用药。

通常在疾病过程中,短期内患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

当患者出现运动耐力下降、发热和(或)胸部影像异常时可能为COPD加重的征兆。

2006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首次将急性加重期定义为在COPD病程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急性加重,病情变化大于每日自然病程变化程度,并且需要改变日常治疗方案。

2.稳定期:指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

(三)证候诊断1.外寒内饮证: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息促,咯痰稀白量多,呈泡沫状,胸部膨满,面色青暗,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苔白滑,脉浮紧。

2.痰热郁肺证:咳嗽喘急,胸满气粗,咯痰色黄或白,粘稠难咯,身热,烦躁,汗出不畅,口渴欲饮,溲黄,便干。

舌质红或边尖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滑数。

3.痰浊壅肺证:胸膺满闷,短气喘息,咳嗽痰多,色白粘腻或呈泡沫,畏风易汗,脘腹痞胀,纳少,泛恶,便溏,倦怠乏力,舌质偏淡或淡胖,苔薄腻或浊腻,脉细滑。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应急措施肺胀急性发作期出现呼吸衰竭或严重并发症时,应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救治。

(1)消化道出血:鼻饲冰盐水50ml加10g云南白药。

保留1小时。

(2)出现喘脱危证的患者可以选用中药注射液如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

(3)出现痰热内闭清窍、神识昏蒙者可灌服安宫牛黄丸,每次1丸,每6-8小时1次,鼻饲。

2.辨证论治(1)外寒内饮证治法:温肺散寒,化饮平喘。

方药:温肺蠲饮汤麻黄6g 桂枝10g 白芥子10g 细辛3g陈皮10g 半夏15g 五味子10g 白芍15g紫苑10g 杏仁10g饮郁化热,烦躁而喘,脉浮,可加生石膏清郁热;面色青暗,唇甲青紫,舌质紫暗者,加桃仁、红花、当归等活血化瘀。

若水肿,咳喘不得卧者,加葶苈子、防己、泽泻以泻肺利水。

(2)痰热郁肺证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方药:清肺化痰汤桑白皮10g 黄芩15g 杏仁10g 鱼腥草20g海浮石20g 芦根15g 浙贝10g 半夏10g陈皮10g 前胡10g 瓜蒌15g 甘草6g痰鸣喘息不能卧者,加葶苈子以泻肺平喘;痰热伤津,口干舌燥者,加花粉、知母、麦冬以生津润燥。

若腑气不通,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以通腑泄热。

(3)痰浊壅肺证治法:健脾化痰,降气平喘。

方药:降肺化痰汤陈皮10g 半夏10g 茯苓10g 胆南星10g苏子15g 石菖蒲10g 枳实10g 厚朴6g前胡10g 白芥子6g 莱菔子10g 甘草6g痰多胸满不能平卧者,加葶苈子、桑白皮以泻肺祛痰;若痰浊郁而化热,痰粘不爽者,加黄芩、瓜蒌、天竺黄以清化痰热;若痰浊夹瘀,唇甲紫暗,舌淡暗有瘀斑者,加桃仁、赤芍以活血化瘀。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制剂及中药注射剂1.寒喘祖帕颗粒成分:小茴香、芹菜子、神香草、玫瑰花、芸香草、荨麻子、铁线蕨、胡芦巴、甘草。

功效:镇咳,化痰,温肺止喘。

适用于急性发作期外寒内饮证患者。

用法: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2.痰热清注射液成分: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

功效:清热化痰。

适用于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证患者。

用法:每日1次,每次20ml,加入250ml葡萄糖或盐水,静脉滴注。

3.葶贝胶囊成分:罂粟壳、桔梗、知母、陈皮、大黄制、石膏、苦杏仁、紫苏叶、款东花制、百部制、半夏姜制、川贝母、炙甘草。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适用于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证患者。

用法:口服,一次2粒,一日一次。

4止嗽化痰胶囊成分:葶苈子、麻黄、川贝、杏仁、石膏、黄芩、代赭石。

功效:清肺化痰,止嗽定喘。

适用于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证患者。

用法:口服,一次2粒,一日一次。

5.消咳喘成分:满山红。

功效:止咳,祛痰,平喘。

适用于急性发作期痰浊壅肺证患者。

用法: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6. 强力枇杷胶囊成分:枇杷叶、罂粟壳、百部、白前、桑白皮、桔梗、薄荷脑。

功效:养阴敛肺,镇咳祛痰。

适用于急性发作期痰浊壅肺证患者。

用法: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三)针灸治疗可选取定喘、大杼、风门、肺俞,鱼际、太渊、合谷等穴位。

咳嗽痰多加丰隆,咽痒咳嗽加天突、列缺,食少纳呆加足三里,热甚加曲池、大椎,气虚、乏力重者加关元。

发作期以标实为主,针刺多予泻法;稳定期则注重补虚扶正,应以补法为主。

基础选穴:列缺、尺泽、天突、肺俞、定喘。

(四)其他疗法根据病情可选择其他有明确疗效的治疗方法,如:平衡罐、刮痧、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

平衡罐可选取背部膀胱经。

耳穴:肺、肾、三焦、角窝中贴敷:肺俞、肾俞、气海、足三里(五)内科基础治疗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治疗方案进行实施,包括根据症状和血气等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控制性氧疗、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以及其他治疗措施。

(六)护理1.按内科护理常规进行。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喘息、浮肿、咳嗽、咳痰等症状的变化,若患者出现神志不清或烦躁不安,面色青紫或冷汗等症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

3.出现呼吸困难,呼多吸少、动则喘促、紫绀,立即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观察吸氧效果并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准备工作,随时准备协助医师进行抢救。

4.定时监测血氧饱和度。

5.重症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胸闷、喘息者取半卧位。

6.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浮肿者记录出入量。

7.鼓励患者咳嗽、翻身拍背、促进排痰,痰粘稠难咯时,予以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8.饮食宜清淡可口、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辛辣煎炸或过甜过咸之品。

有心衰和水肿者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

9.做好病人情志护理,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临床症状和呼吸困难为评价指标,在治疗期间每月对临床症状和呼吸困难进行观察,治疗结束后进行评价。

表1 临床症状评分表项目得分评分标准症状0 1 2 3咳嗽无仅早晨咳嗽全天时有咳嗽加上早晨咳嗽咳嗽频繁加上早晨咳嗽咯痰无昼夜咳痰10~20ml 昼夜咳痰20~30ml 昼夜咳痰30ml以上喘息无较重活动偶发,不影响正常活动多数日常活动发生但休息时不发生休息时亦发生胸闷无偶有胸闷,尚能耐受胸闷时作,活动加重胸闷较甚,休息时亦发生气短无较重活动时即感气短稍事活动时即感气短休息时即感气短乏力无精神稍疲乏精神疲乏精神极度疲乏紫绀无口唇轻度紫绀口唇指甲中度青紫口唇指甲严重紫绀总分表2 呼吸困难量表测评(依据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的呼吸困难量表进行评价)mMRC分级mMRC评估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判别0级我仅在费力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I级我平地快步行走或步行爬小坡时出现气短II级我由于气短,平地行走时比同龄人慢或者需要停下来休息III级我在平地行走100米左右或数分钟后需要停下来喘气IV级我因严重呼吸困难以至于不能离开家,或在穿衣服、脱衣服时出现呼吸困难(二)评价方法采用尼莫地平法进行评价:[(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前××]×100%。

临床控制: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70%。

显效: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50%≤X<70%。

有效: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30%≤X<50%。

无效: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30%。

四、中医治疗难点分析由于肺胀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医务界的一大挑战,因此求治于中医者甚众。

1.肺胀患者肺功能呈进行性下降过程,活动耐力降低,病情反复发作,多和急性感染有关,患者长期使用抗菌素,导致多重耐药。

感染发病过程中,往往菌毒并存,因此寻找提高抗菌素疗效、减少耐药、菌毒并治的有效治疗途径是中医药治疗肺胀的切入点。

2.肺胀具有冬重夏轻的特点,冬病夏治已经广泛使用于肺胀的防治,但是各地方法不统一,不规范,疗效不确切。

3.由于肺胀为慢性疾病,病程长,需长期服药,因中药煎煮不方便及口感较差,往往影响患者的依从性,不能坚持长期口服中药汤剂。

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防治肺胀中的作用,并使其疗效优势得到认可,本专科拟提出如下解决措施和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

1.开展肺胀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监测和中医药治疗方案的优化研究。

以往的临床研究均侧重于选择轻、中度病情的肺胀患者,今后亦可重点研究对肺胀重症患者的救治,通过中医药的介入以清热宣肺、化痰止咳、调补肺肾等方法,在对患者整体调节,减少耐药、菌毒并治、提高免疫力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2.开展冬病夏治法规范化研究。

挖掘整理和冬病夏治相关的中医药文献和方法,结合现代循证医学手段,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和确切疗效的冬病夏治方案,在重点专科协助组内开展临床验证研究。

3.慢阻肺(肺胀)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慢阻肺(肺胀)患者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并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因此研制适用于慢阻肺患者长期口服的本科室特色中成药制剂(有效改善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同时对于肺功能也有一定改善;服用方便,病人容易接受,保证患者的依从性)势在必行。

4.在患者中推广呼吸保健操,并定期进行健康宣教,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症状也有积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