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用水量计算

合集下载

计划用水率最简单三个公式

计划用水率最简单三个公式

计划用水率最简单三个公式
1. 根据人口计算用水量
用水量(升/天)=人口数×每人用水量规范
例如:小区人口500人,年每人用水量规范为150升/天,那么小区每天计划用水量为:
500人×150升/天=75000升/天
2. 根据建筑面积计算用水量
用水量(升/天)=建筑面积×用水密度
例如:一个小区总建筑面积为1万平方米,年用水密度规范为1.5升/平方米.天,那么小区每天计划用水量为:
1万平方米×1.5升/平方米.天=150000升/天
3. 兼顾人口和建筑面积计算用水量
用水量(升/天)=人口数×每人用水量+建筑面积×用水密度
例如:同时有上述两个例子的数据,那么整个小区的每天计划用水量计算为:
500人×150升/天+1万平方米×1.5升/平方米.天=75000+150000=225000升/天
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较为简单明了地计算出设计时的计划用水率,为管网设计和设备选型提供依据。

设计用水量计算及预测

设计用水量计算及预测

20世纪90年代中期对我国部分城市用水量进行调查统计后 的结果。
?三、单位用地指标法
规划期末城市总用水量=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 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
表2.2.3-2 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万立方米/(km 2·d))
区域
特大城市
城市规范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一区 二区 三区
1.0~1.7 0.5~1.2 0.5~0.8
0.7~1.3 0.3~0.9 0.3~0.7
0.6~1.0 0.3~0.7 0.25~0.5
0.4~0.9 0.25~0.6 0.2~0.4
注:本表指标已包括管网损失水量
四、年递增速率法
? 城市发展进程中,供水量一般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过去的若干年 内,每年用水量可能保持相近的递增比率,可以用如下公式表达:
Q2=? nNaqaf +? nNbqbf (m3/d)
n――每日班制 f――自来水普及率,% qa――工业企业生活用水量标准(升/人*班) Na――每班职工数 qb――工业企业职工淋浴用水量标准(升/人*班) Nb――工厂每班职工淋浴人数。
3.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 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Q3
Q3=? nqcScf +? qdSdf (m3/d)
? 城市最高日用水量:
增加15%~25%的未预见用水量和管网漏水量
Qd=(1.15~1.25)(Q1+Q2+Q3+Q4) (m3/d)
? 最高时用水量: Qh=1000KhQd/(24*3600)
?二、人均综合指标法
规划期末城市总用水量=规划人口数 × 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
表2.2.3-1 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 (万立方米/(万人·d))

设计用水量计算

设计用水量计算

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指南(试行)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南昌大学设计研究院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所二OO九年十月《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指南》编委会主任:孙晓山副主任:杨丕龙委员:何长高姚毅臣顾问:刘学功审查:江凌主编:吕祖云副主编:余雷编辑人员:王萱子谭翼黄福昌罗小云张文捷曾晓旦李少平王火利张开明刘文朝詹健姚毅臣万迪文朱冬梅谢彪钟爱民梅娜李建锋黎文杰李荣昉徐卫明童建舟刘义明袁秀琪涂伟张戴军张丽目录序...................................................... 错... 误!未定义书签。

、八、- 丄前言 (1)第一章工程方案 (5)第一节供水人口与设计规模 (5)一、各用水量的计算 (5)二、供水规模的确定 (9)第二节水源选择及工艺流程 (11)一、水源选择原则及顺序 (11)二、工艺流程 (12)第二章工程设计 (18)第一节工程总体布置 (18)第二节取水工程 (19)一、低坝取水构筑物 (19)二、大口井 (21)三、管井 (23)四、岸边式泵站 (25)第三节输水工程 (26)一、浑水输水管设计 (26)二、调节构筑物设计 (35)第四节净水工程 (37)一、净化工艺设计 (37)二、消毒设计 (43)三、铁锰超标地下水处理工艺 (50)第五节配水工程 (52)一、布置原则 (52)二、设计计算依据 (53)三、管材选择、管道附件与配件及敷设要求 (53)四、配水管网水力计算 (55)第六节计算实例 (64)第三章水质管理 (69)第一节水源水质管理 (69)一、地表水源的卫生防护 (69)二、地表水源日常水质管理 (70)三、地下水源的卫生防护 (71)四、地下水源日常水质管理 (71)第二节净水厂水质管理 (72)一、混凝剂的选择与投加 (72)二、加氯消毒管理 (73)三、水质检验 (74)第三节管道水质管理 (79)第四章水量管理 (81)第一节地表水源水量管理 (81)第二节地下水源水量管理 (82)第五章生产运行管理 (83)第一节生产与技术 (83)第二节水泵运行管理 (85)第三节滤池的运行管理 (91)第四节加药消毒的操作管理 (94)第五节管网的维护管理 (97)第六节水表及入户管的维护 (102)序“让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重承诺,也是中央大力推进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第三章-用水量计算

第三章-用水量计算

2、日变化系数
日变化系数( K d )= 最高日用水量(Qd ) 年均日用水量(Qd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与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 与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生活习惯和室内给排 水设施有关, 水设施有关,反映一年中各天用水量的不均匀情 =1.1~1.5。 况,Kd=1.1~1.5。 特大城市 1.11.1-1.3 大城市 1.21.2-1.4 中等城市 1.31.3-1.5 小城市 1.41.4-1.8
(三)市政用水量计算
1 3 ′ ′ Q5 = (n5 A5q5 + A5q5 )(m / d ) 1000
′ q5、 q5 − 分别为浇洒道路和绿化 用水定额, ′ A5、 A5 − 分别为最高日浇洒道路 和绿化浇 洒面积, m 2; n5 − 最高日浇洒道路的次数 。
(四)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
n2i − 某车间可工厂每日班别; ′ N 3i、N ′′3i−分别为相应车间(或工厂)一般及 热污染岗位职工淋浴人数,cap; ′ ′ q3i、q3′i − 分别为相应岗位职工的淋浴用水 定额,L/(cap • 班);
(二)生产用水量计算
Q4 = ∑ Q4i = ∑ q4i N 4i (1 − φ )(m 3 / d )
i =1 i =1 n n
Q4 − 同时开工的某类工业企 业生产用水量之和, m 3 / d; q4i − 某类工业企业生产用水 定额,m 3 / 万元或m 3 / 单位 产品或m 3 / (台 • d ); N 4i − 相应工业企业每日总产 值或总产量或同时使用 设备台数;
φ − 相应工业企业用水重复 利用率, ; %
表3-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年具备修订)所 制定的住宅生活用水定额。

设计用水量计算1

设计用水量计算1
4853.02
5.46
12~13
2759.75
1112.08
0.00
616.90
4488.73
5.05
13~14
2699.03
1112.08
0.00
616.90
4428.01
4.98
14~15
2715.59
1112.08
0.00
616.90
4444.57
5.00
15~16
2892.22
1112.08
1000
8~16h均匀使用
同上
6
啤酒厂
2000
全天均匀使用
同上
7
食品厂
1400
8~24h均匀使用
同上
8
肉联厂
680
8~16h均匀使用
同上
9
火车站
750
全天均匀使用
同上
(2)最高日城市综合生活用水每小时用水量占最高日用水量的百分比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二 城市综合生活用水情况表
时间
小时用水量占最高日用水量%
时间
小时用水量占最高日用水量%
时间
小时用水量占最高日用水量%
0~1
1.82
8~9
5.92
16~17
5.57
1~2
1.62
9~10
5.47
17~18
5.63
2~3
1.65
10~11
5.40
18~19
5.28
3~4
2.45
11~12
5.66
19~20
5.14
4~5
2.87
12~13
5.08

水量平衡设计计算公式

水量平衡设计计算公式

水量平衡设计计算公式水量平衡是指在工程或建筑物中,根据不同用水设备的用水量、供水量、回水量及其之间的关系,通过设计计算来实现用水平衡。

水量平衡的准确计算是保障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水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水量平衡的设计计算公式及其相关内容。

水量平衡的设计计算公式主要包括用水设备的用水量公式、供水量公式、回水量公式、流量平衡公式等。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一、用水设备的用水量公式对于不同的用水设备,用水量的计算公式也不同。

以下是常见几种用水设备的用水量计算公式:1.灌溉设备的用水量计算公式:用水量(m³)= 灌溉面积(㎡)× 灌溉深度(mm)/10002.喷淋设备的用水量计算公式:用水量(m³)=喷淋器头数量×喷淋时间(h)×喷淋流量(m³/h)3.饮用水设备的用水量计算公式:用水量(m³)=人均用水量(m³/d)×使用人口二、供水量公式供水量是指系统供水的总量,根据供水方式的不同,供水量的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常见几种供水方式的供水量计算公式:1.直接供水方式:供水量(m³/d)=设备用水量+预留量2.间接供水方式:供水量(m³/d)=设备用水量+2×预留量三、回水量公式回水量是指系统中的回水总量,一般用于循环水系统中。

以下是常见的回水量计算公式:1.自由冷却塔的回水量计算公式:回水量(m³/h)=冷却设备冷却水流量×(进口冷却水温度-出口冷却水温度)/(冷却水温度差-出口冷却水温度)2.热交换器的回水量计算公式:回水量(m³/h)=热交换器热载流量×(进口热负荷-出口热负荷)/(热负荷-出口热负荷)四、流量平衡公式流量平衡是指系统中供水量与回水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流量平衡公式的计算,可以判断系统的水量是否平衡。

以下是流量平衡的计算公式:供水量(m³/h)=回水量(m³/h)+泄露量(m³/h)+填充量(m³/h)+外水量(m³/h)其中,泄露量是指管道中的漏水量;填充量是指系统内的补水量;外水量是指系统通过消防水、给排水等外部设施的用水量。

设计用水量计算和预测

设计用水量计算和预测
• 二区包括: 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 河南、山东、宁夏、陕西、内蒙古河套以东和甘肃黄河以东的 地区;
• 三区包括: 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河套以西和甘肃黄河以 西的地区。 3. 经济特区及其他有特殊情况的城市,应根据用水实际情况, 用水指标可酌情增城(下同)。 4. 用水人口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人口数(下同)。 5. 本表指标为规划期最高日用水量指标(下同)。 6. 本表指标已包括管网漏失水量。
给水工程 设计用水量计算和预测
给排水一班 邓诗凡
201201120102
总体规划中常用的预测方法
1. 分类求和法 2. 人均综合指标法 3. 单位用地指标法 4. 年递增速率法 5. 线性回归法 6. 生长曲线法
•一、分类求合法
城市总用水量:
1.居民生活用水 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3.消防用水 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5.其他用水(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
用水量的时间变化
• 日变化系数 Kd=年最高日用水量/年平均日用水量 在规划设计年限中,用水量最多的一日用水量,称为最高日用水量, 一般常用来确定给水设施的规模。 一般特大城市Kd取1.1~1.2,大城市1.15~1.3,中小城市1.2~1.5。
• 时变化系数 Kh=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 指最高日中最大一小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时变化系数Kh一般取1.3-3.0
20世纪90年代中期对我国部分城市用水量进行调查统计后 的结果。
•三、单位用地指标法
规划期末城市总用水量=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 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
表2.2.3-2 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万立方米/(km2·d))
区域

任务4-设计用水量的计算

任务4-设计用水量的计算
•1) 综合生活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设施用水) •2) 工业企业用水(生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 •3) 市政用水量,主要指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 •4) 管网漏损水量 •5) 未预见水量 •6)消防用水量 •给水系统设计规模由(1)~(5)项的最高日水量之和确定。
任务四 设计用水量(Qd)的计算
2) 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Qh:最高日内平均每小时的用水量(Qdmax/24)。
m3/h
3) 最高日用水量Qdmax:用水量最多的一年内,用水量最多1d的总用水量。
m3/d
4) 平均日用水量Qd:用水量最多的一年内平均每天的用水量。 m3/d 5)时变化系数Kh:最高时用水量( Qhmax )与平均时用水量( Qh )的比
《给排水管网工程》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环境工程与土木工程系
任务四
设计用水量(Qd)的计算
一、用水定额 二、用水量变化 三、用水量计算
任务四
设计用水量(Qd)的计算
给水系统设计时,首先需确定该系统在设计年限内需 要的用水量,因为系统取水、水处理、泵站和管网等设施 的规模都须参照设计用水量确定,会直接影响建设投资和 运行费用。 (一)设计用水量的组成
般车间40L /(人 ▪ 班),高温车间60L /(人 ▪ 班),沐
浴时间在下班后一小时内进行。
第一节 用水量定额
生活用水量和淋浴用水量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
用水种类 生活用水 车间性质 一般车间 热车间 不太脏污身体的车间 非常脏污身体的车间 用水量(L/人.d) 25 35 40 60 时变化系数Kh 3.0 2.5 每班淋浴时间以 1h计算,时变化 系数为1
第一节 用水量定额
四、市政及其他用水定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包括公共设施生活用水量)
q1i N1i Q1 /(Cap· d),见附 录 表 1; N1i —设计年限内城市各用水分区的计划人口数,Cap;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
Q2 q2i B2i (1 fi )
(4)其它用水 • 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应根据路面种类、绿化面积、气候和土壤 等条件确定。浇洒道路用水量一般为每平方米路面每次1.0~2.0L,
每日2~3次。大面积绿化用水量可采用1.5~4.0L/(m2· d)。
• 城市的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25%
合并计算,工业企业自备水厂的上述水量可根据工艺和设备情况
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
Q5 (0.15 ~ 0.25)(Q1 Q2 Q3 Q4 )
消防用水量
Q6 q6 f 6
式中 q6—消防用水量定额,L/s;f6—同时火灾次数。
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Qd Q1 Q2 Q3 Q4 Q5
(m3/d)
(3)消防用水 • 消防用水量、水压和火灾延续时间等,应遵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等执行。 • 城市或居住区的室外消防用水量,应按同时发生的火灾次数和一次灭火 的用水量确定,见附录表3。
• 工厂、仓库和民用建筑的室外消防用水量,可按同时发生火灾的次数和 一次灭火的用水量确定,见附录表4和表5。
式中 q2i—各工业企业最高日生产用水量定额,m3/万元或m3/产量单位;
B2i—各工业企业产值(万元/d)或产量(产品单位/d; fi—各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
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用水和淋浴用水量
q3ai N 3ai q3bi N 3bi Q3 1000
式中 q3ai—各工业企业车间职工生活用水量定额,L/(Cap· 班);
综合生活用水定额(L/cap· d)
(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 • 工业用水指标一般以万元产值用水量表示。但有些工业企业的规划,以工 业产品的产量为指标。 • 工业企业内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和淋浴用水量可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 准》。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应根据车间性质决定,一般车间采用每人每班 25L,高温车间采用每人每班35L。工业企业内工作人员的淋浴用水量,可 参照附录表2的规定,淋浴时间在下班后一小时内进行。
确定。
最高日设计用水量计算 • 最高日设计用水量应包括设计年限内所供应的全部用水: 居住区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职工生活用水,
消防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以及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
失水量,但不包括工业自备水源所供应的水量。
• 设计用水量应先分项计算,最后进行汇总。由于消防用水
量是偶然发生的,不累计到设计总用水量中,仅作为设计 校核使用。
最高日设计用水量定额
最高日设计用水量计算
设计用水量组成: 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设施用水量; (3)工业企业生 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4)消防用水 量;(5)市政用水量;(6)未预见用水量及给水 管网漏失水量。
最高日设计用水量定额
设计用水量定额是确定设计用水量的主要依据,应结合
现状和规划资料并参照类似地区或企业的用水情况,确定 指居民家庭生活中饮 用水量定额。
用、烹饪、洗浴、洗 涤等用水
(1)居民生活用水 •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由城市人口、每人每日平均生活用水
量和城市给水普及率等因素确定。
• 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和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可参照《室外给水 设计规范》的规定。
居民生活用水定额(L/cap· d)
Q3bi—各工业企业车间职工淋浴用水量定额,L/(Cap· 班); N3ai—各工业企业车间最高日职工生活用水总人数,Cap;
N3bi—各工业企业车间最高日职工淋浴用水总人数,Cap。
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
q4 a N 4 a f 4 q4b N 4b Q4 1000
式中 q4a—城市浇洒道路用水量定额,L/(m2· 次); q4b—城市绿化用水量定额,L/(m2· d); N4a—城市最高日浇洒道路面积,m2; f4—城市最高日浇洒道路次数; N4b—城市最高日绿化用水面积,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