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4童年的发现-ppt教学讲义PPT

合集下载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童年的发现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童年的发现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弯”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下面共三笔,横折、横、竖折折钩。“怎、 思”
要注意写好卧钩。 4、学生练习写字。
5、一学生写的字。
三、熟读课文。有声有色第朗读课文,读出课文的味道。(可以自由 读、 上台展示读、自由与同伴结合读) 四、实践活动。先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文内容,各组在自荐到台上表 演。
教学反思:
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发生了பைடு நூலகம்么事。 2、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喜欢小枣树,为什么?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柳树很漂亮?找出句子读一读。 4、B、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复习回顾“识字 4”中的成语:尺有所 长, 寸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5、分角色读课文,同学评议语气是否合适。
作业超市
1.搜集阅读达尔文的《进化论》。 2.积累童年生活,用慧眼发现生活 中的细节,记录真实的生活。
谢谢收看
教学重点: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0 个字。
教学难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片
第 一 课 时
一、看图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柳树和枣树,学生说两种树的特点。教师板书课题。 2、读课题: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看看课文 是怎么 说的。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 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 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 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 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十个月。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从 鱼 到 人
“读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 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 我跟你可不同,三年前,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 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竟使我当众受到 了惩罚。” 作者这种想法不是没有来由的,因为这样重大 的科学问题,九岁的孩童,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 能发现,在常人眼里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我们明 显地感觉到童年这段故事让他在自豪之余,也有 着丝丝的愤懑。

童年的发现完美版ppt课件

童年的发现完美版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思考:“我”是的怎发样现发是现什的么?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这完全是我独独立立思思考考的结果。
“九岁”“完全”“独立”这些词语无不 在显示着“我”这个发现的不同凡响,和 对这个发现抑制不住的自豪!
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
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
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格外高兴、得意、自豪……)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进化论
ppt课件
24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ppt课件
25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思考:“我”是怎样发现的?仔细阅读第二部分,
找出原文中的句子读一读。(3-13)
始于梦中飞行
梦中飞行
我们来思考为什么飞行 归 纳去问老师
询问老师
引出对人究竟是哪里来的的思考 观察思考
对这个问题的大胆猜想。
证实猜想
ppt课件
18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童年的发现》PPT优质课件

《童年的发现》PPT优质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你能相信吗?一个才九岁的孩子竟 然通过独立的思考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 律。多么不可思议啊!本文就向我们讲 述了这样一件事,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 步一起去课文中了解一下吧。
学习目标
1. 认识“胚、祸”等生字。 2. 默读课文,了解“我”的探究过程以及结果。 3. 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幽默 活泼的语言风格。 4. 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培养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我明白了—— 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 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第一部分(1-2) 讲“我”在九岁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 律,却后来因此受到惩罚。
第二部分(3-13) 讲“我”发现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前后经过 。讲“我”在课堂上得知自己的发现竟然与
第三部分(14-19) 科学家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笑出了声, 结果被老师误解并前两段在全文中有何表达效果?
前。
课文解读 1. 想想本篇课文中“我”的童年的发现指的是什么?作者环绕“童 年的发现”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我”的童年的发现指的是“我” 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作者先概述了自己童年时的 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 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 讲课时得到证实。
2.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1-2) 讲“我”在九岁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 规律,却后来因此受到惩罚。
第二部分(3-13) 讲“我”发现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前后经过 。 讲“我”在课堂上得知自己的发现竟然与
第三部分(14-19) 科学家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笑出了声, 结果被老师误解并受到处罚,但“我”从 中也深有感悟。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童年的发现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童年的发现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4.齐读这些句子,想想它们都让你体会到什么?把自己的感悟通
过读表达出来。 (三)、读文体会表达特点,有机拓展。 1. 通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的写法与其他的文章有些什么不同。 (如 摘录日记,摘录文章来表达思想感情等) 2.读文拓展,想象习作。 《寻梦》的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都有(见课文),你能想象这篇 文章的中间 写了些什么吗?学生想象,再写一写。
研读文本
小组讨论:课文围绕发现写了哪 三件事?
1.我常常做梦,老师告诉我人是由飞 鸟等进化来的。
2.我得出结论,人如何由小鱼进化成 人的。
3.在生物课上被老师罚出教室。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 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进化论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创立的关于 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按照进化论的观 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 程。作者有意强调:“九岁”“完全”“独立”等 词,无不在显示着“我”这个发现的不同凡响,和 对这个发现抑制不住的自豪!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海岛的独特方式,体会战士的爱海 岛、 爱祖国的情感。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 系。 难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 的 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课前阅读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 关 系的资料
作者这种想法不是没有来由的,因为这样重大 的科学问题,九岁的孩童,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 能发现,在常人眼里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我们明 显地感觉到童年这段故事让他在自豪之余,也有 着丝丝的愤懑。
“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 好意。”
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 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己 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 “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本来,这是再正 常不过的反应,丝毫没有恶意。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童年的发现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童年的发现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14.童年的发现
单击页面即可进入
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要求读 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顺句子,选择自己 不懂的问题作好记号。 2.“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 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我会读 我会认 胚胎 祸患 梢头 天赋 岂止
草履虫
绞尽脑汁
痴迷

某些
构成
婴儿
困窘
研读文本
边读边画:“我”是怎样发现胚
作业超市
1.搜集阅读达尔文的《进化论》。 2.积累童年生活,用慧眼发现生活 中的细节,记录真实的生活。
谢谢收看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 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 5 节。 五、体会寓意。
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研读文本
小组讨论:课文围绕发现写了哪 三件事?
1.我常常做梦,老师告诉我人是由飞 鸟等进化来的。 2.我得出结论,人如何由小鱼进化成 人的。 3.在生物课上被老师罚出教室。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 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进化论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创立的关于 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规。作者有意强调:“九岁”“完全”“独立”等 词,无不在显示着“我”这个发现的不同凡响,和 对这个发现抑制不住的自豪!
“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 好意。” 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 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己 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 “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本来,这是再正 常不过的反应,丝毫没有恶意。

《童年的发现》PPT课件

《童年的发现》PPT课件

品读鉴赏
这句话一是暗指了历史上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 的某些真实情况,如哥白尼、布鲁诺都曾遭遇过 驱逐和迫害;二是用幽默自嘲的方式,表达了 “我”对被轰出教室一事的看法,即世界上的大 科学家尚且如此,“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 被轰出教室又算得了什么呢?“我”把自己跟世 界上有重大发现的人并列,作为自我安慰的理由, 体现了儿童独有的可爱与幽默。
初读感知 “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 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自豪、快乐
初读感知 默读课文,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 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 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 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困窘(jiǒ√ng jǔn) 祸(huò huó)患
√ 澄(dèng ché√ng)澈
随堂练习
2.“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
和被迫害的风险。”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这句话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哥白尼、 伽利略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 B.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重大的发现,必须要受到驱逐和迫害, 这是对发现者的考验。 C.这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 是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 D.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这是真正能 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当然,话里不乏愤慨的成分。
朗读课文
课文朗读
认真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和新词,再 思考: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学习字词
我会认
pēi
huò
huàn

童年的发现_PPT_PPT课件

童年的发现_PPT_PPT课件

反义词: 一本正经(油嘴滑舌) 情不自禁(无动于衷) 绞尽脑汁(无所用心) 随心所欲(任人摆布
朗读感悟
思考: 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 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 了什么?
一、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 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二、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 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 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 课时得到了证实。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 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 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 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 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 来的人应具备的某些特征。”
(4)“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 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 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 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 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 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 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小组讨论:课文围绕发现写了哪三件事?
(1)我常常做梦,老师告诉我人是由 飞鸟等进化来的。 (2)我得出结论,人如何由小鱼进行 成人的。 (3)在生物课上被老师罚出教室。
第一段 (1—2):讲“我”九岁的 时候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第二段(3-13)介绍“我”发现这 一规律的具体经过。 第三段(14-19)讲述“我”因此受 到的惩罚,以及“我”由此产生的感 受。
绞尽脑汁
澄澈:水清见底。 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样 就怎样。 天赋:自然具备,生来就有。 进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 级,逐渐发展演变。 绞尽脑汁:形容费尽心思。 眉目:事情的头绪。 困窘:形容为难;感到难办。本课指我 面对老师的误解和同学的嘲笑, 不知道怎么办好。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童年的发现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童年的发现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一、复习导入
第二课时
1、猜字谜:水边几张口……(沿)
二只小耳朵……(际)
贴一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我们知道了青蛙、小鸟 分别在
什么地方?学生回答,请学生上去板贴。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它们争论不休。它们在争论 些什么
呢?请小朋友仔细听。
二、听录音,了解大意,启发读课文 1、学生看动画。
1、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 、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 还有小孔。 3 、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下面 我们就
来看看故事。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找出描写这两幅图的段落。 2、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 自已听
“我”童年时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
“我”善于观察,喜欢问为什么,勤于 思考、大胆想象,并有着执著的精神。
童年的发现
胚胎发育的规律
找老师解答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研读感悟
通过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仔细观察 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 最为重要的是,要有坚持不懈、勤奋 钻研的精神。
教具准备:小鸟和青蛙头饰、生字卡片。


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解题。
板书“坐井观天”“观”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连起来是什么意思?预 习了课文,你知道是谁坐井观天吗?青蛙都看到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画出不认识的字。 2、说说读懂了什么。(课文写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 (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 是怎样的心情。
(格外高兴、得意、自豪……)
我为什么会被老师轰出教室?

考 (因为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 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理解感悟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 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 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 险。
理解感悟
这是作者用幽默的方式 为自己找到了自我安慰的 理由,也表现出自己对老 师当时处理方法的不满。
53×8≈ 79×9≈
3×123= 412×3=
44×20= 400×90= 50×70= 50×600=
699×8≈ 309×6≈
98×22≈ 40×99≈
713×49≈ 213×15≈
【设计思路及意图】
本环节我设计了“快乐起航线—计算小擂台”的抢答和学生口述算 理、算法“一动一静”两个步骤。
其设计目的是 (1)通过学生的抢答口算题,课堂上迅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 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2)学生激情过后让学生再静下来独立思考你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请 你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计算过程进行回顾说出算理 和算法,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铺垫。
五、说方法
本节课是计算课的教学,如果课堂中只注重单一的算理 、算法或技能训练,学生深感课堂枯燥、无趣。因此我在教 法、学法上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1、情境教学促感悟 2、自主探索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趣味教学促发展
1、情境教学促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 习数学。本课创设丰富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 经验,感悟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说课流程
说目标 说学情 说教材
说模式
说 课 流 程
说方法 说设计 说板书
一、说教材
两、三位数 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 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
本课知识
整数四则混合 运算
已学知识
将要学习的 知识
小数的乘法
说 教 材
一、说教材
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信息窗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整百 数乘 整十 数的 口算
几百 几十 乘整 十数 的口 算
反义词: 一本正经(油嘴滑舌) 情不自禁(无动于衷) 绞尽脑汁(无所用心) 随心所欲(任人摆布)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概述了作者童 年时的发现。 第二部分(3-13)介绍“我”发现 这一规律的具体经过。
第三部分(14-19)写我的发现在几 年以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
1、快乐起航线—计算小擂台。 2、智慧加油站。 3、计算诊所——聪明的小医生。 4、勇闯智慧岛。
六、说设计
合作交流,精 讲点拨
提出问题,自 主探究
创设情境,激 趣导入
说 设 计
趣味练习,促 进深化
总结评价,回 顾提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
快乐起航线—计算 小擂台
口算: 34×2=
23×3= 估算: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 (4)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
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说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
四、说模式
进行有效教学,精妙的设计不可缺少,本课 时,我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探究学习、分享收 获”。具体分为以下五个环节: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二、借助直观,获得新知。三、 合作探究,自主探索。四、联系实际,巩固应 用。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2、自主探索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因为在第一学段,学生已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 从这个角度上说,本节课所学知识,属于旧知。在教学算理 和算法时,可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 流等活动,总结出笔算的方法。
3、趣味教学促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知识融于游戏活动中能充分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单纯的计算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
三、说目标
情感目标 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说 目 标
三、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
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 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 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情感目标:
首尾呼应
解释:头和尾相互接应。原指作战时 相互接应。
写作手法的一种,就是文章前后是说 明一个意思,互相照应。所以,又称对照。 一般在文章的开头与结尾。
首尾呼应的作用: 可使结构更加紧密, 内容更加完整.强调主题,加深印象,引起共 鸣.
好处:结构严谨,自然明确。启发 Nhomakorabea我们无论想做一件什么 事情,还是要做一件什么事 情,都要克服困难,都要有 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10’)
平原县电缆公司有四个施工队。下表中是四个队的施工情 况,根据表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队别 每天架设的米数 工作的天数
第一队 第二队 第三队
98
213
260
36
15
12
第四队 204 16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思路及意图】
在学生探索笔算方法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自编的教学情景,同时根据教 学需要设计了四组数据,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同时又会出现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各种情况。
信息窗2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三位 数乘 两位 数的 笔算
三位 数乘 末尾 有零 的两 位数
三位 数乘 两位 数的 估算
二、说学情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 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 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学生在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 同的情况。对于学生来说本课的学习还是非常必要的。
14童年的发现-ppt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自主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我”发现了什么,是
怎样发现的。 3.理解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领悟作者童
年时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大胆的想象力。
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 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 么?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 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 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 得到了证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