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标准预防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全新医院感染控制ppt课件

2024全新医院感染控制ppt课件

规范使用剂量和疗程
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嘱规范使用,避免超剂 量、超疗程用药。
个体化用药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因素调整 用药方案,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建立
建立耐药监测网络
通过全国或地区性耐药监 测网络,收集并分析病原 菌耐药数据。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根据耐药监测结果,定期 发布预警信息,指导临床 合理用药。
严格手术室环境管理
确保空气净化系统正常运行,定期监测空气 质量,保持环境清洁。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 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强化手术人员无菌操作
手术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减少手 术过程中的污染风险。
加强手术器械消毒灭菌
手术器械需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灭菌流 程,确保无菌状态。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通过严格执行手卫生、消 毒隔离等措施,降低医院 感染发生率,减少耐药菌 产生和传播的风险。
临床路径管理与持续改进
制定临床路径标准
针对常见感染性疾病,制定规范 化的临床路径标准,包括诊断、
治疗、护理等方面。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患者诊疗过程 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医疗质 量和安全。
保持社交距离等。
手卫生与无菌操作规范
手卫生规范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包 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等 。
医疗器械清洗与消毒
医疗器械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或 灭菌,确保再次使用时无菌。
无菌操作规范
医护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时应严格遵 守无菌技术原则,如戴无菌手套、穿 无菌手术衣、使用无菌器械等。
改进措施制定与实施
根据跟踪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改

标准预防的概念及措施ppt

标准预防的概念及措施ppt

开发新的预防措施和技术
创新预防手段和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发新的预防手 段和技术,如基因组学、免疫疗法等,以提高预防效果和降 低预防成本。
培训和教育
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 和自我防护能力,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提高公众对标准预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度。
02
标准预防的措施
患者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应用
患者防护用品
包括口罩、手套、鞋套等,在医疗过程中,患者应佩戴符合 防护标准的口罩,特别是在高风险区域和医疗操作中。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
包括外科口罩、手套、隔离衣、护目镜、鞋套等,根据接触 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质时所需防护用品级别选 择。
THANK YOU.
消毒剂选择
根据污染程度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并按照说明书正确 使用。
医疗器械的清洗和消毒
清洗
医疗器械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去除表面污垢和细菌。
消毒
医疗器械清洗后应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确保灭活细 菌和病毒。
手的卫生和清洁
洗手设施
医院应设置洗手设施,包括洗手池、干手器、洗手液等。
在手术和侵入性操作中的应勇
总结词
减少病原体污染
详细描述
在进行手术和侵入性操作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标准预防 措施以减少病原体污染。例如,需要穿戴无菌手套、手 术衣和面罩,避免不必要的皮肤暴露和接触患者的体液 和其他分泌物;对于手术器械和物品,需要进行严格的 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同时,术后需要对 手术部位进行严格的清洁和包扎,以减少病原体污染的 风险。
3
标准预防适用于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旨在保 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标准预防 ppt课件

标准预防 ppt课件
培训与宣传
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医务人 员对标准预防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 ,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04
标准预防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医务人员对标准预防的认知不足
总结词
医务人员对标准预防的认知不足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详细描述
医务人员对标准预防措施的理解和执行程度直接影响着医疗保健机构预防疾病传播的效果。由于缺乏足够的培训 和教育,一些医务人员可能对标准预防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有效地应用。
患者及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总结词
保持患者及诊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是 预防医院感染诊 疗环境,包括病房、诊疗室、卫生间 等。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遵 循正确的使用方法,注意个人防护和 环境保护。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物品的清洁与消毒
总结词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可能将病原体带到各种物品上,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清洁与消毒。
预防院内感染。
实验室操作
在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或飞沫 的实验室操作时,采取标准预 防措施,防止病原微生物外泄 。
传染病患者转运
在转运传染病患者时,采取标 准预防措施,确保患者和医务 人员的安全。
公共卫生事件应对
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时,采取 标准预防措施,降低疾病传播
风险。
02
标准预防措施
手卫生
总结词
手卫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通过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来减少手部细菌 的传播。
详细描述
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诊疗和护理操作前、接触污染物后,都应彻底清洗双手 。可使用肥皂和水,或者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手消毒剂。在流动水下彻底 冲洗双手,避免使用毛巾或纸巾擦干,自然晾干即可。
防护用品的使用
总结词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可以有效减少医务人员在诊疗和护理过程中与病原体的接触, 降低感染风险。

标准预防ppt课件

标准预防ppt课件
• 鞋套:应该一次性使用,在规定的区 域内穿鞋套,离开该区域时应及时脱 掉。
17
5.污染的仪器和医疗设备的处理
防止病原微生物在其它病人、医 务人员、探视者与环境间的传播 。 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如 内镜、呼吸机、湿化瓶等),在 用于下一个患者时根据需要及时 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其中一次 性使用的部件应弃去。
23
飞沫隔离
【飞沫传播】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 ,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 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在空气中悬浮的时 间不长。 【对象】极大多数呼吸道传染病;H1N1、H7N9、 SARS; 【隔离措施】
① 隔离室; ② 医用外科口罩; ③ 手卫生和手套; ④ 隔离衣(在1米之内接触病人时应加隔离衣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标准预防
STANDARD PRECAUTIONS
1
01 基础概念
CONTENS 02 基本原则
03 具体措施 04 防护示意
2
标准预防概念
针对所有病人的 预防性措施,认定所 有病人的血液、体液 、分泌物、排泄物、 损伤的皮肤、粘膜和 被这些物质污染的物 品具有潜在感染而采 取的标准水平消毒、 隔离等预防措施。同 时,还应根据疾病的 传播途径采取空气、 飞沫、接触隔离措施 。
洗手 手卫生是医院 感染控制最经 济、最简便、 最有效的措施 !
11
医护人员擦手方式
1. 白大褂是首选 2. 甩手运动第二 3. 重复毛巾是摆样子
12
2.戴手套
• 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 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
• 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 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

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PPT课件精选全文

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PPT课件精选全文
各国的NI发生率据报导为3%-17% 平均为8.7%
五、医院感染控制
控制措施
组织落实、网络报告 感染病例监测 教育培训——3h/6h 消毒、灭菌 隔离预防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
1.组织—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三级网络)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剌激而产生的炎症 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 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三)医院感染类型
外源性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个人方式同传
染病 ——交叉感染:从其它住院病人、工作人员或陪护 家属获得的感染
二、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一)医院感染是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二)与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密切相关 (三)大大增加了医疗费用 (四)与医院诊疗技术的发展相关
(一)医院感染是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人口不断增长与拥挤 免疫力不断下降(年龄、疾病、治疗) 新微生物的出现 不断增长的抗生素耐药性
三、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发展
我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工作始于上世纪八 十年代。为在全国推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 卫生部在不同的阶段,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 系列措施,并研究制订了相关的法规、规章和规范、 标准。
目的:旨在从管理层面进一步明确医院在预防 和控制医院感染面的责任、义务以及应当遵循的原 则,强调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以维护人民群 众的就医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出微生物。
*3、易感者
A. 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接受各种 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B.婴幼儿及老年人;营养不良者; C.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D.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者; E.住院时间长的患者;手术时间长者;

标准预防ppt课件ppt课件

标准预防ppt课件ppt课件

• 手术间、办公区、走廊、特殊感染手术设
专用墩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洁,悬挂晾 干,定期消毒。
• 听诊器清洁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气压
止血仪袖带保持清洁,如有污染随时清洁, 被血液、体液污染后浸泡在500㎎/L的含氯 消毒剂中30分钟,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27
• 吸引器缓冲瓶每日清洁、消毒、干燥保存。 • 推车铺一次性床单,做到一人一换,每日
– ②要防止经血传播的疾病,又要防止 非经血传播的疾病; ③强调双向防护:降低医务人员与病人 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传播
4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
• ①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
物等物质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戴 手套;
• ②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 ③一旦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 后立即洗手;
间,﹥2小时不得使用。
• 23.酒精应密闭保存,容器每周灭菌2次,无
菌缸一经打开不得﹥24小时。
• 24.手术间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安尔碘注
明开启时间,每周更换两次。 • 30.蒸馏水有效期为一周。
30
• 灭菌剂应每周做监测,含氯消毒剂应每日
做监测,消毒剂每三月做监测。 • 肥皂干燥保存,传染性引流物、体液等需 消毒后排入下水道。传染病人应有标识。 • 手术间、办公区、走廊、特殊感染手术设 专用墩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洁,悬挂晾 干,定期消毒。
6. 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 (复
苏袋) 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 法 7
5 污染的医疗仪器设备或物品的 处理
① 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 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 消毒或灭菌处理。 ②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污染的 仪器设备 时,要防 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 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 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

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精品课件

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PPT精品课件

消毒、灭菌质量管理
强化先清洗后消毒的理念
凡进入人体组织或灭菌器官的医疗用品 必须灭菌
凡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洗干净---消毒 灭菌
感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应实行“双消”
消-----洗-----消
采用标准预防,将所有患者视为感染 性患者,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又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 医患之间的双向防护。
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病人与病人、 病人与医务人员、病人与环境。
2.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交叉感染,是指引起
感染的病原体来自本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 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如肠道、口腔、呼吸 道、阴道及皮肤等部位的微生物。
下列情况肯定为获得性医院感染
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计算起,超过其常规潜伏期 而发生的感染。
把病人从床上扶起来
测量血压或脉搏
接触病人的手
给病人翻身
接触病人衣服或床单
接触床头柜、床 垫、输液泵
手卫生最重要的理由?
去污 防止细菌从家庭到医院 防止细菌从医院到家庭 防止医院内感染
有关手卫生的名词术语
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 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用不含抗菌剂的普通肥皂/ 液和流动水洗手,仅能去除手部皮 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 程。
灭菌剂 环氧乙烷 甲醛 戊二醛 二氧化氢 臭氧 过氧乙酸 酸化水
机制 碱基化 碱基化 碱基化 氧化 氧化 氧化 氧化
温度°c 30-60 60-80 25 30 30 50-55 常温
浓度 6001200mg/L 8-15mg/L 10-50mg/L 0.5-5mg/L 8-10% 0.20% 10-50mg/L
损伤性废物: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
医用防护口罩的使用:包括密合性测试、培训、型号的 选择、医学处理和维护。
31
防护技术-手套的使用
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不同种类和规格的 手套。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 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 时应戴无菌手套。
32
防护技术-手套使用注意事项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00%
白色念珠菌
90%
鼻病毒
61%
甲型肝炎
33%
轮状病毒
16%
16
通过手传播病原体需要5个连续的要素
微生物出现在病人的皮肤上,或已经传播到了病人周围 环境的物品上;
微生物必须传播到医务人员的手; 微生物必须能够在医务人员的手上存活至少数分钟; 医务人员洗手不正确或完全被忽略,或使用不适当的手
卫生产品; 医务人员污染的手又和另外一个病人直接接触。
17
手卫生规范-定义、分类
手卫生—指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⒈洗手(handwashing)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洗手是一个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⒉卫生手消毒(antiseptic handrubbing) 指的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如何认识和理解医院感染, 2.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 3.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常规措施与办法。
2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什么是医院感染? 有医院的地方就有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
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 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 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要让我们的手成为“罪魁祸手”
许多妨碍洗手的因素
1、手消毒剂质量低劣,易引起皮肤刺激和干燥; 2、洗手池数量不足或安装位置不方便; 3、皂液配给器和手巾紙架空空如也; 4、时间不够,太忙或工作量大; 5、没有意识到或根本不知道手卫生意义; 6、医院没有拨出专门款项来促进手卫生;
9
常用消毒剂种类
消毒液按照主要所含成分,主要分为九类:
标准预防的措施
2.戴手套
戴手套是为了避免与任何可能引起感染的物质 接触,其目的是双重性的,既保护医护人员, 也保护病人;
研究表明,如果被血液污染的针刺穿手套,其 有关人员所接触到的血液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触 到的血液量低50%以上。这一数据说明,在处 理针头或被污染的器械时戴手套的重要性。
果也不高 主要品种:苯酚、六氯酚等
消毒液的分类及优缺点
双胍类消毒液: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优点:易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常将它们与其
他消毒剂复配以提高其杀菌效果和杀菌速度 缺点:杀菌效果一般,对热不稳定 主要品种:氯己定 季铵盐类消毒剂:含单链季铵盐和双长链季铵盐 优点:水溶性好,稳定,常用作复合配方 缺点:对人体皮肤、黏膜有轻微刺激,杀菌效果中 主要品种:氯化苄烷铵 、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等
失其有效成分 主要品种: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氯铵T 等 过氧化物类消毒液:含过氧化物成分的消毒液。 优点:有强氧化性,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 缺点:高浓度对皮肤有伤害,有效期较短 主要品种: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
消毒液的分类及优缺点
醛类消毒液:含活泼的烷化剂作用的醛类消毒液 优点:对微生物灭菌效果好 缺点:对人体皮肤、黏膜有刺激和固化作用 ,且易
含氯消毒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醛类消毒剂 醇类消毒剂 含碘消毒剂 酚类消毒剂 环氧乙烷 双胍类消毒剂 季铵盐类消毒剂
消毒液的分类及优缺点
含氯消毒液: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 次氯酸的消毒剂
优点:穿透力强,灭菌种类广 缺点: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
第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
务人员的手卫生、诊疗环境条件、无菌操作技术 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符合规定要求,对医院感染 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第十四条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
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新旧感染控制观念的差别
个人防护装备
手套
防护服
口罩 护目镜
面罩
其他的防护裝备 如帽和鞋套
保护自己及他人!
标准预防的措施
1.洗手
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
染 物品时,不论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
下述情况必须立即洗手:
摘除手套后 接触两病人之间(接触病人前后) 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他人时 无菌操作前后
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
理,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如内镜、呼吸机、 湿化瓶等)用于下一病人前应进行清洁、消毒或 灭菌。
包括会诊用听诊器、叩诊锤、仪器设备等的使用
前后的处理。
标准预防的措施
5.被服 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与
黏膜,以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
2.预防的对象: 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 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隔离的方法: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 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标准预防的措施
洗手 戴手套 面罩、护目镜和口罩 ,并穿防护衣 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 被服 环境控制 预防针刺伤
旧:感染控制基于诊断的预防原则。当病
人或环境已确信被感染时才采取预防措施。
新:感染控制基于标准预防的原则。标准
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诊断、治疗、护 理等操作的全过程。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 可疑感染,都要采取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
1.隔离的物质: 标准预防隔离的物质不仅包括病人的血液、 全部体液,还包括病人的分泌物与排泄物等。既要防止血 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建议所有被服采取加热洗涤、高温烘干的方法
处理。
标准预防的措施
6、环境控制
保证适当的日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
在彻底清洁的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 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床栏杆、床单位设备、 轮椅、洗脸池、门把手) ,并保证该程序的 落实。
标准预防的措施
7.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
残留 主要品种:甲醛和戊二醛等 醇类消毒液:含凝固蛋白质性质的醇类物质消毒液。 优点:灭活性好,作为溶剂有增效作用 缺点:受有机物影响效果,易挥发 主要品种:乙醇和异丙醇
消毒液的分类及优缺点
含碘消毒液:含碘类物质的消毒液 优点:对真菌效果好,对人体皮肤、黏膜刺激小 缺点:灭菌种类不广 主要品种:碘酊和碘伏 酚类消毒液:含酚及酚类衍生物的消毒液。 优点:对细菌繁殖体、真菌效果好 缺点:对人体皮肤、黏膜有刺激,有毒性,灭菌效
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
戴眼罩、口罩,并穿防护衣,防 止医护人员皮肤、黏膜和衣服的 污染。
给病人提供口罩!(不影响正常呼吸)
口罩的种类N95口罩Fra bibliotekN99口罩
外科医用口罩 无纺布口罩和棉纱口罩
20
标准预防的措施
4.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 防止病原微生物在其它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
与环境间的传播。
医院感染----标准预防
.
标准预防概念(standard prcaution)
针对所有病人的预防性措施,认定所有病
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损伤 的皮肤、粘膜和被这些物质污染的物品具 有潜在感染(传染性)而采取的标准水平 消毒、隔离等预防措施。
同时,还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空气、
飞沫、接触隔离措施。
标准预防的措施
何时戴手套 ?
接触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 接触病人黏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
应戴手套; 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 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不能让我们的手成为“罪魁祸手”
不正确
抓住有蓋的化驗樣盒
記得 除下 手套
為己為人勿亂來
标准预防的措施
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 ,并穿防 护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