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 姚田昌

合集下载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四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原因。

方法:本文筛选近三年期间我医院接收的80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作为观察1组研究病例,将观察1组患者存在术后骨不连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选取近三年期间我医院接收的80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患者作为观察2组,根据观察组分析结果对观察2组患者采取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将最终干预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结果:最终分析结果显示,导致观察1组患者出现术后骨不连原因的因素主要包括骨折严重程度、术后管理不当、患者因素、手术切口感染、内固定植入、螺钉松动、药物因素以及功能锻炼不合理等;根据以上分析结果观察2组通过加强术后管理力度干预后,患者术后依从性和临床管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术后骨不连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值较为明显,经计算已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

结论:及时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骨不连发生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术后骨不连发生几率,确保患者的骨折康复效果。

【关键词】四肢骨折;内固定术;骨不连原因四肢骨折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骨科疾病,骨折后患者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疼痛症状,而且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畸形和伤侧肢体功能障碍,便会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因此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

针对创伤性四肢骨折主要采取手术治疗,通过治疗恢复患者的骨折部位。

但临床治疗中发现,由于骨折后会产生剧烈疼痛,加之手术产生的创伤性,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理及生理应激反应,进而会激活患者体内炎症因子,从而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而其中骨不连便是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该并发症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康复时间,进而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并且会使患者最终骨折愈合效果受到影响[1]。

所以如何提升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减少术后骨不连发生已成为目前相关专家重点讨论的话题。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畸形愈合骨不连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畸形愈合骨不连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定和人 工关节 置换 术 , 前 者包括动 力髋螺 钉( D S H) 、 多根针 固
【 关 键 词 】 四肢 骨 折 内 固定 术
原 因防 治
畸 形愈 合
骨 不连
定、 三翼钉等 , 虽可 良好 复位 , 但术后 需长期 卧床 静养 , 易发生 压疮 、 水 电解质失衡 、 患肢深 静脉炎 以及肺 部和泌尿 系统感染 四肢骨折 是骨科 中最 为常见 的病 症 , 在意外 、 工伤及 交通
义。
[ 1 】 陈安平 . 人工 股骨头置换术 治疗老年股 骨颈骨折 7 2 0 例【 J 1 . 实用 中
医药杂志 , 2 0 1 1 , 2 7 ( 4 ) : 2 6 1 — 2 6 2 .
2 结 果
[ 2 】 幸炳泉. 全髋 关节 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
2 . 1 2组疗效 比较
1 . 3 评分标准 参考 H a r r i s 标准评估疗效 : 患者可正 常行
走, 关节 活动度恢复正 常, 疼痛消失 , 评分高于 9 0分为优 ; 患者
研究结果显示 , 治疗后 , 治疗组 的优 良率 高于对 照组 , 其手术 时 间、负重时 间均 明显少于对照组 , H a r i r s 评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 , 均具显著 『 生差异 ( P < O . 0 5 ) ; 2组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则无显著性
差异( 0 . 0 5 ) 。
行走基本 正常 ,关节活 动度 基本恢复 ,疼痛轻微 ,评分介 于 8 0 ~ 9 O分为 良; 患者轻微跛行 , 关节活动度缩小 幅度不 足 1 5 。, 疼痛明显但可耐 受 , 评分介于 7 0 ~ 8 0分为可 ; 当患者跛行严重 , 关节 活动度缩小 幅度超 过 l 5 o, 疼痛严 重 , 评分 不足 7 0分 时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宝斌,汶勇军,王新会等.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畸形愈合及骨不连的原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7):841-843.
[2]肖德茂,雷树彬,黄炯等.带骨膜骨皮质剥离滑槽植骨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的临床应用[J].江西中医药,2006,37(8):35-36.
[3]姜海,刘建,胡蕴玉等.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植入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1):4-6.
[4]李宏宇,梁斌,李丽春等.冲击波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03(12):1168-1172.
关键词:四肢骨折内固定术;骨不连;原因分析;功能恢复
四肢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甚至极有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一种及时有效的对于患者进行治疗的手段就显得极为重要[1]。目前在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内固定术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使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的方法能够较好的对于患者进行治疗[2]。但在对患者进行内固定术后,往往会出现骨不连的情况,极大的影响到患者的术后恢复。我院在对四肢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术的过程中,分析了骨不连患者的症状出现原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于我院收治的出现了骨不连症状的使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进行了相应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临床上患者在经过内固定术治疗完成后的主要原因为患者的骨折部位解剖特点、患者骨折损伤的程度以及内固定过程中的植入物、患者的功能锻炼方法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这些原因均会导致患者在实际的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局部血液运输情况无法达到相关的要求,同时患者在临床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患者造成感染等情况,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正常治疗以及恢复。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植入物的过程中,若使用了劣质的植入物,也会导致锈蚀、松动或是断裂等情况,因此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会导致患者无法较好的进行治疗以及恢复,对于患者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

四肢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四肢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四肢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目的分析四肢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探讨其处理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丹江市妇幼保健院四肢骨折采用内固定失败的10例患者,分析其原因和处理效果。

结果导致四肢骨折內固定失败的原因有内固定适应症选择不当、内固定时机选择不当、年龄选择不当、术中操作不规范、内固定器材选择使用不当、髓内钉选择使用不当、功能锻炼不当、内固定术后处理不当导致的感染或感染加重等,经过正确的治疗后,2~9个月后,10例患者中除有1例患者四肢功能尚未恢复正常外,其他9例患者皆以痊愈。

结论为避免导致四肢骨折内固定失败,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症、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手术,术前准备充足,术中认真操作,术后安排正确的功能锻炼,加强对感染的认识,避免感染的发生。

标签:四肢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处理对策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10例患者均为四肢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患者,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8~68岁,平均30岁。

病程1~8 h,平均4 h。

骨折分为肱骨2例,尺骨1例,桡骨2例,腓骨2例,股骨3例。

1.2方法10例患者在首次手术中根据骨折类型采用了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其中单钢板2例,占20.00%;双钢板1例,占10.00%;髓内钉2例,占20.00%;加压钢板1例,占10.00%;重建钢板2例,占20.00%;螺钉2例,占10.00%。

2结果2.1内固定失败原因其中内固定适应症选择不当1例,占10.00%、内固定时机选择不当1例,占10.00%、年龄选择不当1例,占10.00%,术中操作不规范1例、占10.00%、内固定器材选择使用不当2例,占20.00%、髓内钉选择使用不当2例,占20.00%、功能锻炼不当1例,占10.00%、内固定术后处理不当导致的感染或感染加重1例,占10.00%。

2.2处理结果经过2~9个月的正确处理后,10例患者中除有1例患者四肢功能尚未恢复正常,其他9例患者皆以痊愈。

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治疗策略及相关问题分析

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治疗策略及相关问题分析
0 . 0 5为 差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类 分为 2组 , 肥 大型骨不连组 1 8 例, 男 1 1 例, 女 7例 ,
1 - 3 统计 学方 法 数 据 采 用 S P S S l 1 . 2统 计 学 软 件 进行分析 , 计 量 资 料 采用 均 数 ± 标准 差 ( X + - S ) 表示 , 对
2组 的骨 折 愈合 时间 采用 秩和检 验进行 比较 。以 P<
回顾性 分析 自 2 0 0 8 一 O 1 —2 0 1 3 一 l 2采用 多种 固定 方式 结合带 蒂骨 皮质剥 脱植 骨 的方 法治 疗 3 8例 四肢
宽锐 利 骨刀经 骨 膜凿 深 1 ~ 2 mm,面积 1 c ux r 2 c m 的
骨 皮质 , 保 持 凿 下 的骨 皮 质 片与 骨膜 相连 , 以骨折 间

1 3 3 8・

中 国骨 与 关 节损 伤杂 志 2 0 1 5年 l 2月 第 3 O卷 第 1 2期 C h i n J B o n e J o i n t I n j u r y , D e c . 2 0 1 5 , V o 1 . 3 0 , N O . 1 2
2 0 1 3 — 1 2采 用 多种 固定 方 式 结 合 带 蒂 骨 皮质 剥 脱 植 骨 的方 法 治疗 3 8 例 四肢 骨 折 术 后 非感 染 性 骨 不 连 的临 床 资料 。 结 果 本组骨折术后骨不连原因为 : 过早负重 、 初期 固定 不 牢 、 植骨方式错误 、 骨 折 端 血运 不 良 、 对 全 身 因 素 的忽 视 及 综合 因 素。 随访 6 1 8 个月 ( 平均 1 3 . 5 个 月) 。 骨 折 愈合 时间 肥 大性 骨 不 连组 ( 5 . 1 + 1 . 2 ) 个月 , 萎 缩 型骨 不 连 ( 5 . 2 ± 1 . 5 ) 个月 , 无切 E l 感染 、 血管 神 经 损 伤 、 内 固定 松 动 、 断裂 , 无复位丢失。 结论 骨 不 连 的 原 因 以 2种 以 上 原 因 居多 。 带 蒂骨 皮 质 剥脱 可减 少 手术 对 骨 质 血 运 破 坏 及 软 组 织 损 伤 ; 结 合 适 宜 的 内固 定材 料 、 固 定方 式及 足够 时 间 、 充分有效植骨、 完 善 骨 结构 重 建 、 恢

四肢骨折术后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四肢骨折术后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天 , 迟 为 1 2个月 , 最 年 平均 1 1d 9 。
3 护理对 策
3 1 规 范康 复指 导 与 管 理 首 先 医护 人 员 对 四肢 .
骨 折术 后 的康 复要 有一 个 足够 的认 识 , 能有 只做 好 不
2 原 因分 析
2 1 术后过 早 负 ( ) 活 动 本 组 因过 早 负 ( ) . 持 重 持 重活 动而致 内固定物 松动 或断裂 者 1 5例 , 5 , 占6 % 这
1例尺 骨鹰 嘴骨折 患 者 行钢 板 内 固定 , 院 4个 月作 出
骨折 1 , 尺骨 鹰 嘴钢板 内固定 ; 骨颈 骨折 1 , 例 行 股 例 行 空心钉 内固定 ; 骨转 子 间 骨折 2例 , 空 心钉 和 股 行
患肘关节屈伸练习时急 于求成 , 过度屈 曲, 导致钢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断裂 骨折移 位 , 关 节 畸形 , 骨 下 段 骨 折 行带 锁 骨 肘 股 髓 内钉 内固定 患 者 , 手术 方法 选 择 不 当 , 属 术后 又过
顾性 分析讨 论并 提 出相 应 的护理 对策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本组 2 3例 , 2 例 , 2例 。 年龄 7~ 2岁 , 男 1 女 8 平 均 5. 06岁 , 7岁 1例 ,2~4 2 3岁 1 4例 ,0~6 5 0岁 4
例 ,0岁 以上 4例 。体力 劳 动 者 1 6 5例 , 员 2例 , 职 退
手术 , 不管功 能康 复 的思想 。因为 功能 康 复是 骨科 患 者 术后 治疗 的一个 重要 环节 , 好 功能 锻炼 不仅 能 促 做 进 骨折 愈合 , 短骨 折 愈 合 时 间 , 缩 而且 还 能 防止 关 节 粘 连 , 肉挛 缩 等并发 症 的发生 。怎样 掌握 功 能锻 炼 肌 的度 , 摆在 医护 人员 面前 的一 个 问题 , 炼不 够 , 是 锻 达 不 到康 复 的 目的 ; 炼 太 过 , 可能 导致 患肢 软 组 织 锻 则 损 伤 , 至 引发 内固定 物 的松 动 或 断 裂 等 意 外 事故 。 甚 这就 要求 医护 人 员 应 根 据 患 者 的 年龄 、 势 、 后 状 伤 术 况等 因素 制定 周密 的康 复训 练计 划 , 范指 导 与科 学 规 管理 。住 院期 间 医护 人 员 要 为 患者 分 阶 段 循 序渐 进

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后骨不连的因素分析

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后骨不连的因素分析
疮的效果观察 [ J ] . 全科护理 , 2 0 1 1 , 9 ( 4) : 2 9 8— 2 9 9 .
[ 4 ] 程金娟. 压疮贴在骨科压疮 护理 中的应用 [ J ] .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 , 2 0 1 4, 1 3 ( 4 ) : 9 0—9 1 .
[ 5 ] 张林.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 透明贴预 防压疮 的临床效果观察 [ J ] . 内 蒙古中医药 , 2 0 1 2 , 3 1 ( 1 1 ) : 2 8 . [ 6 ] 邓从香 , 邹外龙. 康惠尔敷料 在压疮护理 中 的应 用[ J ] . 中国美 容
析 。结果: 骨愈合组 过早 负重 、 二次骨折 、 骨缺失发生率分别为 l O . 3 4% 、 6 . 9% 、 6 . 9% , 平均年 龄为 ( 3 1 . 4±8 . 4) 岁; 骨不 连组 过早 负 重、 二 次骨折 、 骨 缺失 发生率 分别为 3 3 . 3 3% 、 2 8 . 5 7% 、 3 8 . O 9% , 平 均年龄 为( 6 O . 3±8 . 2 ) 岁, 两组 之间 比较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
0 . 0 5 ) 。结论 : 四肢骨折金属植入物 内固定治疗后骨不连发生原 因和过早负重 、 年龄偏高等有关 , 在I f 缶 床上要引起 重视。
关键词 金 属植 入 物 ; 四肢骨折 ; 骨 不 连
骨组织 本身有一定 的修复 能力 , 骨折 后进行合 理 固定后 往 往能 自行愈 合。但在 临床上 有部 分患 者在 1年甚 至 2年后 骨 折端不愈合 , 即临床上 常称 作为 骨不连 。其形 成原 因 和感染 、 内固定方法 不当均有一 定关 系。有研 究显 示 0 , 骨不 连在 四 肢骨折 中发 生率为 0 . 6% 一1 . 6% , 特别 常见于 四肢关节处 , 常 见原 因是高 能量 损伤后造成骨折端 破坏 明显 , 血 运差等 。本 次

四肢骨折内固定物术后断裂的原因分析

四肢骨折内固定物术后断裂的原因分析
J o u r n a l o f Ma t h e ma t i c a l Me d i c i n e
Vo 1 . 2 8
No . 7
2 O 1 5
文章编号 : 1 0 0 4 — 4 3 3 7 ( 2 0 1 5 ) 0 7 — 1 0 0 8 — 0 2
中 图分 类 号 :R 6 8 3 . 4
对照组 , 对 比分 析 造 成 内 固定 物 断 裂 的 因素 。 1 资 料 及 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较 采 用 比较 , 以率 ( %) 表示 , 计 量 资 料 比较 采 用 £ 检验, 并
以( z ±s ) 表示 , 若 P< O . 0 5则 差 异 显 著 , 有统计学 意义。
术 后 内 固定 物 断 裂 患 者 , 将 其 归 纳 观察 组 , 同时 再 选 取 四肢 骨 折 实施 内 固定 物术 治 愈 患 者 9 2例 归 纳 为 对 照组 。 对 比分 析造 成 内 固定
物 断 裂 的 因素 。结 果 : 9 2例 四 肢骨 折 内 固定 物 断 裂 患 者 下 肢 断 裂 7 1例 占 7 7 . 1 7 %显 著 多 于 上 肢 断 裂 2 1例 占 2 2 . 8 3 %( P <O . 0 5 ) , 差
在骨 科临床 治疗 中四肢骨折 较为普 遍的骨折 类型 , 临 床
治疗 方 式 较 多 是 实 施 内 固 定 术 。但 在 术 后 部 分 患 者 会 出 现 内 固定 物 断 裂 。 本研 究选 取 我 院 2 O 1 0 ~2 O 1 3年 收 治 9 2例 四肢
负重 时间、 休 养 及 劳 动 强 度 进 行 分 析 研 究 内 固定 物 断 裂 因 素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姚田昌
发表时间:2016-05-31T11:09:11.2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3期作者:姚田昌
[导读]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团田乡卫生院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发生因素较多,需要对其发生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团田乡卫生院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24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骨不连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在所有骨不连患者中,其中全身因素的有4例,占16.7%;药物因素有3例,占12.5%;局部因素有17例,占70.8%,其中包括医源性因素11例,占45.8%;患者自身因素6例,占25.0%;其主要以医源性因素为主。

结论: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发生因素较多,需要对其发生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尽快促进骨折的愈合,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四肢骨折;内固定术;骨不连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大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从而导致患者四肢骨折的概率逐渐上升。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针对四肢骨折的治疗措施与技术也随之得到改进与完善,大多数四肢骨折患者通过内固定术治疗后均愈合[1]。

但是在术后骨不连现象也时有发生,其骨不连是其常见并发症,治疗难度较大,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在对其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对其骨不连原因进行分析,以便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与对症治疗,减少骨不连并发症的发生[2]。

本研究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24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24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段为19-62岁,平均年龄为(36.7±2.3)岁。

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9例,高处坠落伤5例,跌伤4例,重物砸伤3例,其他伤3例。

初次损伤情况:开放性骨折14例,闭合性骨折10例。

骨不连部位:肱骨9例,股骨6例,尺桡骨5例,胫骨4例。

骨不连时间(4-12)个月,平均骨不连时间为(7.1±1.5)个月。

1.2方法
针对所有患者骨不连原因进行分析,采用双盲法对其进行研究,由两名高职称及以上医师共同商讨,对每位患者的住院资料、门诊随访记录、X线片以及手术治疗情况等进行分析,确定患者骨不连的主要原因。

同时,还需要根据内固定手术达到良好以上复位标准、有效固定、合理锻炼、有效的控制感染、保护好血运状况以及必要时植骨等几个方面的情况来分析是否存在缺陷,以便对术后骨不连原因进行分析。

其中骨不连的发生原因主要分为全身因素、局部因素与药物因素,局部因素又分为医源性因素与患者自身因素两种。

2.结果
在所有骨不连患者中,其中全身因素的有4例,占16.7%;药物因素有3例,占12.5%;局部因素有17例,占70.8%,其中包括医源性因素11例,占45.8%;患者自身因素6例,占25.0%;其主要以医源性因素为主。

3.讨论
四肢骨折愈合是长期、复杂的生理过程,在期间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容易出现骨不连并发症,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影响。

通过对其骨不连原因进行分析,其主要分为全身因素、药物因素与局部因素[3]。

(1)全身因素。

其主要指的是患者源性因素,由患者严重缺乏维生素C与D、骨骼钙化不受限制、年龄较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及严重营养不良等引起的。

(2)药物因素。

其主要指的是患者源性因素,主要是由于一些慢性疾病而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包括消炎痛、阿司匹林等)、皮质类激素以及抗凝药物等导致骨不连现象发生。

(3)局部因素。

分为医源性因素与患者自身因素,在医源性因素中,包括骨折复位不良、骨膜剥离过大导致骨骼运血不良、闭合骨折术后感染性骨坏死、固定不牢靠、应该植骨而没有植骨、术后缺乏正确护理与康护指导等内容。

而患者自身因素包括特殊部位、合并开放性感染、损伤严重以及术后过早下床活动等内容。

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同时,需要注意保存良好的血液循环,为其提供成骨以及诱导成骨的物质,以便促进骨折的快速、良好愈合。

如果在手术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来执行,容易出现骨不连并发症[4]。

本研究通过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4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全身因素的有4例,占16.7%;药物因素有3例,占12.5%;局部因素有17例,占70.8%,其中包括医源性因素11例,占45.8%;患者自身因素6例,占25.0%;其主要以医源性因素为主。

表明,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来执行,提高手术治疗水平与质量对减少骨不连并发症具有较大的意义。

针对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原因进行分析后,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治疗,在预防措施方面,需要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明确的确诊,考虑到患者的骨折部位以及损伤情况等制定出合理的手术方案,对其骨折类型进行明确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5]。

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以往骨不连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以便确保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避免骨不连原因的出现,从而降低骨不连的概率。

并且需要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药物指导,避免伤口感染时需要联合抗生素治疗,以便提高其抗感染能力,并及时补充营养。

另外,在治疗措施方面,需要根据患者骨不连因素、部位进行分析,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固定物。

在植骨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植骨材料,严格按照植骨的相关步骤与流程来执行,以便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综上所述,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发生因素较多,需要对其发生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尽快促进骨折的愈合,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同种异体骨移植术后骨不连成因及治疗方法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15(03):102-103.
[2]殷渠东.植骨在预防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价值[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12):154-155.
[3]张宝斌.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畸形愈合及骨不连的原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36(24):258-259.
[4]杨俊秀.四肢长骨骨折骨不连的原因和手术治疗[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02):126-127.
[5]孙德文.四肢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预防及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10,17(07):147-1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