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2016年6月1日起实施)高清
新版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主要变化

中国是一个多震灾的国家。
地震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
百年来的资料表明,中国平均5年左右就会发生1次7级以上地震,平均10年左右就会发生1次8级以上地震。
依据地震区划图提高房屋建筑和工程设施的抗震能力和土地利用规划水平,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
2015年5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该标准将于2016年6月1日开始实施。
GB 18306—2015的发布实施,为新时期全面提高我国的抗震设防能力提供了法律保障和科学依据。
一、标准的修订背景2000年以来,国家加强了地震监测系统建设,地震台网布局更加合理,并逐步实现了地震观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数据处理自动化,实现了对中国大陆全覆盖监测。
同时,实施了国家GPS观测系统一期、二期工程,中国大陆形变监测和地球物理场监测能力显著提升。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和针对主要断裂带的活动断层调查。
观测系统的完善和大规模的调查,获取了大量的新资料。
与此同时,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了中国大陆强震机理、强震危险预测关键技术等重点项目研究,对中国大陆强震危险性取得了突破性的新认识,形成了一些先进的模型和关键技术。
GB 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2001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
10多年来,该标准在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汶川“5·12”8.0级地震、日本东北太平洋海域“3·11”9.0级地震等国内外特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的经验教训,对防范特大地震的灾难性后果提出了新的挑战。
同时,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需求不断提高,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这些都为地震区划图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客观上也要求地震区划图应适时更新。
用地图来看地震(严肃)

用地图来看地震(严肃)为了不耽误各位宝贵的时间,请先阅读目录,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章节直接阅读,全篇阅读时间大概十二分钟。
本篇目录:1 中国为什么这么多地震1.1压力大啊!1.2中国的地震到底多到什么程度?1.3基本每隔十年就会有一次较大级别地震的地震密集带1.4中国地震带—祖国山河一片红2 我家就在地震带上,咋办呐!2.1地震难道不能预报么?2.2那我们是不是只能坐等地震了?2.3地震科学家快来我家3 地震小贴士4 点赞、留言、转发、关注“地图会说话”今天的微信文章从一张地图开始:相信大多数人都认为日本才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最多的国家,而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中国和日本一样,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不过由于日本的地震绝大多数都发生在海上,所以在大陆强震的数据上被中国远远抛在了身后。
据数据,20世纪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Tips:日本列岛处在属于陆地板块的欧亚板块和北美板块上,而属于海洋板块的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会俯冲到这两个板块的下面。
时不时的就会动一动,让日本人在承受地震灾害的同时还要时刻提防海啸的发生。
中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地震?压力大啊!世事难两全,中国在拥有广袤国土的同时,也承受着这片土地带给国人的地震灾害。
点击看高清大图经科学研究,全球主要的地震带有三个,分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
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百分之八十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从欧洲地中海经希腊、土耳其、我国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
全长两万多千米,跨欧、亚、非三大洲,占全球地震的百分之十五。
■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海底山脉)。
很不幸,中国就位于世界上最活跃的两个地震带之间,甚至有些地区还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
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关于有效峰值加速度EPA和速度EPV ★EPA与结构反应密切相关。 ★采用EPA不受由高频分量控制的峰值加速度过 大的影响。 将临界阻尼比为5%的加速度和速度反应谱分别 在周期0.1-0.5秒和0.8-2.5秒范围内取平均值,得 SA和SV。 有效峰值定义为: EPA= SA/2.5 EPV= SV/2.5或EPV= SV(T=1秒) 其中:2.5为0.05阻尼比加速度反应谱的平均放 大系数。
现行《防震减灾法)中存在的问题
”安评”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与抗震设计 规范衔接不够。 抗震设防要求与抗震设计规范衔接的措施
地震主管部门会同专业建设主管部门制定 抗震设防要求分类标准及其抗震设防风险水准
工程抗震设防(概率)水准
谢
谢 !
5.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与“安评”工作的关系 a.技术环节的衔接。应按统一原则修订“安评”技术规范 b. “安评”工作的详细程度(按工作等级)不同。 c.重要工程的抗震设防风险水准不同。(主要矛盾在于乙 类建设工程抗震设防风险水准的选择) d.必须重视不同建筑结构的设计准则,不能都按50年63%、 10%、3%提供结果。 不是所有建筑物都按三级设防进行抗震设计。 e.同一概率水准下, “安评”结果与区划图确定的参数值 存在不可比性。 如:天津市(0.15g) 抗震设计规范篡改Tg区划结果。
度、变形验算等,采用乘系数的方法取值。
抗震设防区划图编制流程表
关于峰值加速度PGA ★PGA并非是描述地震动特性的理想参数。 PGA常常与地震动的极高频成分 相关,而由高频成分决定的a(t) 中个别尖锐峰值对结构反应的影响并 不显著。 现有工程的基本自振周期大多在T >0.1秒,五层左右的居住房屋约为0.20.3秒,单层工业厂房可能在0.3-0.5秒 左右,高层建筑的自震周期更长。
一张地图看懂中国所有城市地震风险:快看看你城市的抗震设防等级

一张地图看懂中国所有城市地震风险:快看看你城市的抗震设防等级文章来源:ENITHON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2015版. 这是中国所有地区建筑设防的基本规范, 所有的正规小区办公楼等必须在计算机软件通过严格计算, 达到图中的抗震设防分区等级才能修建的.1.简单解释一下, 图中的0.05g, 0.10g, 0.15g, 0.20g, 0.30g, 0.40g 是地震波的峰值加速度, 单位是g(即重力加速度).2.指 50 年期限内,一般场地土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 10%的烈度值,即达到和超过图上烈度.3.峰值加速度与地震破坏烈度的关系(破坏烈度是直观衡量地震对于某地破坏力的参数, 而震级只是地震能量的一个衡量单位, 因此一个9级的深海地震, 对于城市的破坏烈度可能只有9度, 而8级地震的陆地破坏烈度却能达到11度.).0.05g对应地震破坏烈度6度,0.10g对应地震破坏烈度7度,0.15g对应地震破坏烈度7.5度,0.20g对应地震破坏烈度8度,0.30g对应地震破坏烈度8.5度,0.40g对应地震破坏烈度9度以及以上.1.京津冀以及附近地区北京: 8度区天津: 8度区三河大厂局部: 8.5度区石家庄: 7度区太原: 8度区天津:8度区, 局地7.5度区济南:6度区青岛:7度区2.西三角地区(512大地震后的热点区域)可能这里和很多人认知的不太一样, 看数据就好了. 成都市:7度区重庆市:6度区西安市:8度区绵阳市:7度区德阳市:7度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绵竹市:7.5度区江油市:7.5度区都江堰: 8度区雅安市:7~7.5度区汶川县:8度区北川县: 老县城8度区(地震后因为山体不稳定加上废墟规模过于庞大已经被永久废弃保护起来了), 新县城7.5度区(从安县划给北川新建的新北川县城)西昌市:9度区(全国最高设防烈度)康定市:9度区(全国最高设防烈度)3. 西南地区昆明市: 大部为8度区; 呈贡东部, 东川为8.5~9度区.贵阳市: 6度区.西昌市:9度区(全国最高设防烈度)康定市:9度区(全国最高设防烈度)攀枝花市:7.5度区丽江市:8.5度区大理市:8度区遵义市:6度区4. 华东上海市:7度区南京市:7度区杭州市:7~6度区宁波市:7度区苏州市:7度区无锡市:7~6度区合肥市:7度区宿迁市:8度区徐州市:7度区扬州市:7.5度区镇江市:7.5度区绍兴市:6度区湖州市:6度区嘉兴市:7度区5.华南地区珠三角全部地级市都是7度区... 湛江7度区阳江:7.5度区三亚:6度区潮州:8~7.5度区汕头:8度区海口:8.5度区6. 东南地区:台州, 温州, 衢州, 丽水, 南平, 宁德, 三明, 龙岩全部是6度区福州,梅州是7度区.泉州漳州厦门都是7.5度区台湾大部分是8.5度区...苗栗-台南这一圈都是9度区...高雄独善其身是8度区7.东北地区深大哈长四大金刚:7度区鞍山赤峰:7~7.5度区铁岭抚顺:7度区齐齐哈尔:6~7度区松原:8度区。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 map of China1 范围本标准给出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其技术要素和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
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1 地震动参数区划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的区域。
2.2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seismic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与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
2.3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the 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开始下降点的周期。
2.4 超越概率probability of exceedance某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动参数值的概率。
2.5抗震设防要求requirements for seismic resistance; requirement for fortificationagainst earthquake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3 技术要素3.1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比例尺为1:400万。
3.2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
3.3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场地条件为平坦稳定的一般(中硬)场地。
3.4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采用四类场地划分。
4 使用规定4.1 新建、扩建、改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和已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必须按本标准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15版简介

附录A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 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天津市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大部分为“第二组”,局部 为“第三组”
附录A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 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天津市城镇区划界线图:
附录A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 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表C.2 天津市城镇峰值加速 度和特征周期列表:
● 两表:
1.各类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调整系数表 附录E
2.场地基本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 表1
GB18306-2015 技术要素:
GB18306-2015 技术要素: ● 场地类别划分表 附录D ● II类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地震烈度
对照表 附录G
GB18306-2015 主要特点:
与GB18306-2001版相比,新修订的全国地震动峰值 加速度整体上有适当提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不再出现2001版中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的 分区; 2.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即VII度)及以上地 区面积有所增加,从49%升至58%;其中,0,2g (即VIII度)及以上地区的面积从12%升至18%;
GB18306-2015 主要特点:
与GB18306-2001版相比,新修订的全国地震动加速 度反应谱特征周期整体上有适当提高,主要体现 在2个方面: 2.城市抗震设防水平有所提高。全国县级以上城市中 有14.8%城市的特征周期分区值有提高,只有1.8% 的城市略有降低,其余83.4%的城市不变。
天津市行政分区情况
天津市内外共计16个区县
1. 市内6区: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河东区、河北区 、红桥区; 2. 市外7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 、宝坻区、滨海新区; 3. 外围3县:宁河县、静海县、蓟县。
新《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今起》实施江苏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有所提高

新《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今起》实施江苏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有所提高展开全文新《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今起》实施江苏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有所提高来源:扬子晚报网作者:2016-05-31 19:09:55新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将于今天正式实施,记者昨天从江苏省地震局获悉,针对新政落地,江苏所有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均提高到VI度以上,接下来还将对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宣贯培训,确保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的抗震性。
省地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版实施后部分地区可能会增加建筑物的建造成本,但对于市民而言更安全了。
抗震设防标准有所提高地震灾害中,90%以上的人员伤亡都是因建筑物倒塌所致。
因此,减轻地震灾害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做好建筑物的抗震设防。
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首要环节是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即确定建筑物必须达到的抗震能力,其最基本的依据就是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江苏省地震局副局长刘红桂介绍说,就江苏而言,新一代区划图全面提高了全省的抗震设防要求。
新版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我省除宿迁、扬州和镇江以外,其余10个省辖市均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抗震设防烈度VII度)分区,扬州镇江两市位于0.15g(VII度)分区,宿迁市位于0.30g(VIII度)分区。
与第四代地震区划图相比,新版区划图把无锡市、苏州市、南通市以及常熟市、吴江区、宜兴市、仪征市的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由0.05g调整到0.10g(抗震设防烈度由VI度调整为VII度),泗洪县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由0.15g调整到0.20g(抗震设防烈度由VII度调整为VIII度)。
盐城、扬州、泰州、宿迁4个省辖市及新沂等13个县(市)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由0.35s调整为0.40s,徐州、淮安两个省辖市及其所属的8个县(市)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由0.40s调整为0.45s。
“如果建筑物按照新版标准建造,发生地震时基本可以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设防烈度也跟地质构造有关“同一个城市不同区域的抗震设防烈度也不一样,和地质构造也有关。
全国地震烈度数值表及烈度图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第附录A.0.1条首都和直辖市1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
20g:北京(除昌平、门头沟外的11个市辖区),平谷,大兴,延庆,宁河,汉沽.2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天津(除汉沽、大港外的12个市辖区),蓟县,宝坻,静海。
3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
10g:大港,上海(除金山外的15个市辖区),南汇,奉贤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崇明,金山,重庆(14个市辖区),巫山,奉节,云阳,忠县,丰都,长寿,壁山,合川,铜梁,大足,荣昌,永川,江津,綦江,南川,黔江,石柱,巫溪*注:1 首都和直辖市的全部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一组;2 上标*指该城镇的中心位于本设防区和较低设防区的分界线,下同。
第附录A.0.2条河北省1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第一组:廊坊(2个市辖区),唐山(5个市辖区),三河,大厂,香河,在南,丰润,怀来,涿鹿2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
15g:第一组:邯郸(4个市辖区),邯郸县,文安,任丘,河间,大城,涿州,高碑店,涞水,固安,永清,玉田,迁安,卢龙,滦县,滦南,唐海,乐亭,宣化,蔚县,阳原,成安,磁县,临漳,大名,宁晋3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
10g:第一组:石家庄(6个市辖区),保定(3个市辖区),张家口(4个市辖区),沧州(2个市辖区),衡水,邢台(2个市辖区),霸州,雄县,易县,沧县,张北,万全,怀安,兴隆,迁西,抚宁,昌黎,青县,献县,广宗,平乡,鸡泽,隆尧,新河,曲周,肥乡,馆陶,广平,高邑,内丘,邢台县,赵县,武安,涉县,赤城,涞源,定兴,容城,徐水,安新,高阳,博野,蠡县,肃宁,深泽,安平,饶阳,魏县,藁城,栾城,晋州,深州,武强,辛集,冀州,任县,柏乡,巨鹿,南和,沙河,临城,泊头,永年,崇礼,南宫*第二组:秦皇岛(海港、北戴河),清苑,遵化,安国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