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大讲堂 )第114节 弹性系数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56165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一般包括点弹性(point elasticity)和弧弹性(arc elasticity) 两种。
需求点弹性是指某商品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它衡量在需求曲线某一点上
的需求量的无穷小的变动率对于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率的反应程度。
例如,某商品价格从1000元降至999元,需求量从10000增加到10003,即P1=1000,P2=999,Q1=10000,
Q2=10003,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如果知道了需求曲线的函数形式,可以用微分法来计算点弹性。
公式为:
例如,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18-2P,导出点弹性的表达式,并计算价格为3和4时的点弹性。
根据上述公式,可得需求点弹性表达式如下:
当P=3时,Q=18-2×3=12,E d=2×(3/12)=0.5
当P=4时,Q=18-2×4=10,E d=2×(4/10)=0.8
从此例可以看出,当商品价格从3上涨到4时与价格从4下降到3时,需求价格点弹性系数并不相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价格和需求量可以采用平均值,即用弧弹性计算方式。
需
求弧弹性是指商品需求曲线上两个价格/数量点之间所具有的平均弹性。
其公式如下:
应用弧弹性计算公式,消除了价格上升与下降时所计算的弹性系数的差别。
弹性系数法

弹性系数法
弹性系数法是一种分析国民经济中各种变动因素(如工资、产量、物价、外汇支出等)对一个单位增长的影响的方法。
它是分析一段时期的经济变动,评估一个因素对收入水平
的影响,以及一段时期内多个因素间协同作用的影响,以及多个因素对收入水平会有怎样
的综合效应的方法。
弹性系数法又叫计量经济学方法,它引入系统的经济数据,使用技术工具,运用列支
函数的概念,来对行为者的偏好和收入支出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以得出行为者个体的反
应情况或经济变量变化的总体影响程度的数字表现。
弹性系数的计算有以下公式:
弹性系数 = (收入变动/支出变动) × 100%
弹性系数分析说明:
应用弹性系数分析方法,可以衡量价格或支出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通过分析
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收入水平多大程度受到价格或支出变动的影响。
如果弹性系数很大,收
入就会显著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之,如果弹性系数很小,收入则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弹性系数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计量分析方法,用来衡量社会经济变动中,价钱变动对
产出变动的影响。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收入水平受支出和价格变动的程度,从而更
好地掌握和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济政策制定提
供重要的信息和借鉴。
价格弹性理论培训

价格弹性理论培训价格弹性理论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企业的定价和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价格弹性理论,本文将针对其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详细的培训。
一、价格弹性理论概述价格弹性是指市场价格变动引起数量需求变动的程度。
根据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小,可将商品分为完全弹性、较弹性、较不弹性和完全不弹性四个类型。
其中,弹性需求表示价格变动对需求变动较为敏感,而不弹性需求则表示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较小。
二、计算价格弹性的方法为了准确衡量价格弹性,需要掌握以下计算方法:1. 弹性系数法:根据需求量与价格的变动幅度,计算需求量弹性的绝对值。
(计算公式:需求量弹性 = (需求变动量 / 平均需求量)/(价格变动量 / 平均价格))2. 弧度法:根据需求量的价格弹性在不同价格水平上的变化,计算需求量弹性的平均值。
(计算公式:需求量弹性 = (需求量变动量 / 平均需求量)/ (价格变动量 / 平均价格))三、价格弹性理论的实际应用价格弹性理论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企业定价策略:了解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定价,根据弹性系数的大小调整产品价格,从而实现销售利润的最大化。
2. 政府政策制定:政府根据价格弹性理论,可以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和商品供应政策,从而调节市场的供需关系,并实现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3. 产业竞争战略: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分析价格弹性来调整产品差异化和市场定位,从而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4. 预测市场需求:通过对价格弹性的研究,可以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从而指导企业生产和供应的合理安排。
四、价格弹性培训总结通过本次价格弹性理论培训,我们深入了解了价格弹性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掌握价格弹性理论对于企业的定价策略、政府的政策制定以及产业竞争战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培训,大家能够更好地应用价格弹性理论,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市场竞争力。
价格弹性原理的应用

价格弹性原理的应用1. 什么是价格弹性原理?价格弹性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来衡量商品或服务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原理指的是价格变动对市场需求的影响程度。
在市场经济中,供需关系决定了价格的形成,而价格弹性则体现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
2. 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在衡量价格弹性时,通常使用以下两种计算方法:•价格弹性系数方法:价格弹性系数表示需求的变化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百分比的比值。
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为:价格弹性系数 = (需求的变化百分比)/(价格的变化百分比)•点弹性方法:点弹性是指在某一具体价格和数量的情况下,计算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弹性。
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为:点弹性 = (需求的变化量)/(价格的变化量)×(价格/需求)3. 价格弹性原理的应用价格弹性原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3.1 企业定价策略根据价格弹性原理,企业可以根据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弹性来进行定价策略的制定。
对于价格弹性较大的商品或服务,企业可以采取灵活的定价策略,如降低价格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对于价格弹性较小的商品或服务,企业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定价策略。
3.2 政府税收政策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影响市场的价格和需求。
根据价格弹性原理,政府可以对价格弹性较小的商品或服务征收较高的消费税或增值税,从而增加税收收入;对于价格弹性较大的商品或服务,政府可以减少或免除消费税或增值税,以刺激消费和经济增长。
3.3 商品替代品的选择价格弹性原理也可以帮助消费者在面对多种商品替代品时做出选择。
当两种商品之间的价格弹性不同时,消费者可以根据价格弹性的大小来选择更具价格优势的商品,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3.4 投资决策在投资决策中,价格弹性原理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和回报。
如果投资项目的价格弹性较大,意味着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化较为敏感,投资风险相对较高;如果投资项目的价格弹性较小,意味着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化不太敏感,投资风险相对较低。
弹性衡量市场参与者对价格或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是衡量市场反应程度的指标

弹性衡量市场参与者对价格或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是衡量市场反应程度的指标在经济学领域中,弹性(Elasticity)是衡量市场参与者对价格或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的重要指标。
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能够帮助我们分析市场对价格或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从而为市场供需关系、消费者行为、生产者决策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本文将深入探讨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一、价格弹性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是指市场参与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通常用价格弹性系数(Price Elasticity Coefficient)来表示。
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价格弹性系数 = (∆Q / Q) / (∆P / P)其中,∆Q表示数量的变动,Q表示数量的初始值,∆P表示价格的变动,P表示价格的初始值。
价格弹性系数可以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分类:1. 若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称为完全弹性(Elastic),表示市场参与者对价格变动具有较大的敏感性。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参与者的需求或供给对价格的变动会做出比较大的反应。
2. 若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称为单位弹性(Unit Elastic),表示市场参与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与价格变动的幅度相等。
3. 若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称为不完全弹性(Inelastic),表示市场参与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较小。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参与者的需求或供给对价格的变动反应较小。
根据价格弹性的分类,我们可以对市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预测。
在完全弹性的情况下,市场供需反应较为敏感,当价格上涨时,需求或供给会大幅度减少,反之亦然。
而在不完全弹性的情况下,市场供需反应相对不敏感,即便价格发生变动,市场参与者的需求或供给变化幅度较小。
二、收入弹性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是指市场参与者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同样用收入弹性系数来表示。
收入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收入弹性系数 = (∆Q / Q) / (∆I / I)其中,∆Q表示数量的变动,Q表示数量的初始值,∆I表示收入的变动,I表示收入的初始值。
股市最后一个“不骗人”的均线指标——弹性系数,准确率极高

股市最后一个“不骗人”的均线指标——弹性系数,准确率极高均线的特点1. 均线的趋势性5日均线的走势反映的是最近5天的价格平均走向,所以它可以用来描述最近5天的股价趋势。
如果是连续上涨的行情,短期均线也会持续向上行走,形成一条较明显的上升趋势线。
5日均线的趋势性10日均线较平缓地反映了短期的股价趋势,虽然没有5日均线那样敏感,但它的作用较5日均线更大些,能捕捉到较大较久的上涨行情。
10日均线的趋势性20日均线的趋势性20日均线较好地反映了这波中期上涨行情,虽然没能卖在最高点,但它能把握到一波持续时间长而大的行情。
该均线近似一条倾斜向上的水平趋势线。
看了几条短期均线后,再来看看长期均线的走势。
图中250日均线虽然没有及时地反映出股价的剧烈上涨,但股价是在它之上上涨的,这本身就为其他中短期均线提供了安全保障,以此为基础,中期均线上涨的概率增加了。
随后,短期均线也随之上涨,共同促成了这波暴涨行情。
250日均线的趋势性2. 均线的稳定性均线具有稳定性,是因为它的计算公式是算术平均,所以在偶尔的高价或低价出现时,它不会出现过于明显的变化,除非这些高价或低价连续出现。
均线不会因为少数几天的大幅变动而改变原有的趋势,这就说明均线有很好的容错性和稳定性。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投资者都喜欢使用均线指标的原因。
均线比较稳定,但同时稳定本身是优点也是缺点。
均线的稳定性3. 均线的滞后性均线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但有时这也是均线的缺点。
以下三图分别显示了5日、10日、20日均线的滞后性,这跟均线指标的算法有关。
参与计算均值的天数越少,每天股价的权重也就越高;而计算均值的天数越多,每天的权重也就越低。
权重越高,第二天的价格对均线的影响就越大;权重越低,第二天的价格对均线的影响就越小。
稳定性和滞后性同时存在,不可分均线的滞后性(一)均线的滞后性(二)均线的滞后性(三)60日线的介入点1.连续阴线挖坑之后地量线上十字星买入法【操作技巧】(1)调参数:我们都会将此种买入法的均线参数设定为5、10、30,以此来对股价的走势进行分析。
价格弹性计算

价格弹性计算价格弹性是市场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来衡量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计算价格弹性是为了帮助企业和政府做出更明智的定价和市场调节决策。
本文将介绍价格弹性的概念,并详细讨论计算价格弹性的方法和实际应用。
一、概念价格弹性是衡量市场上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的一个指标。
简单来说,价格弹性可以告诉我们,当商品或服务价格发生变化时,市场上的需求会如何变化。
价格弹性的计算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产品的市场位置,同时也有助于政府决策部门进行经济政策的制定。
二、计算方法价格弹性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价格弹性 = (需求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变化的百分比是指需求量的变化与初始需求量之比。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是指价格的变化与初始价格之比。
通过计算这两个百分比的比值,可以得到价格弹性。
三、弹性系数的分类根据计算得到的弹性系数,我们可以将价格弹性分为三类: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中间弹性。
1. 完全弹性完全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性非常高,需求量的变化比价格变化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量急剧下降,而价格下跌则会导致需求量急剧增加。
完全弹性的弹性系数为无穷大。
根据这种情况,企业可以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市场份额。
2. 完全不弹性完全不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性非常低,需求量的变化与价格变化关系不大。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的变化几乎不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完全不弹性的弹性系数为0。
根据这种情况,企业可以适当调高价格以提高利润。
3. 中间弹性中间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性处于两者之间,需求量的变化与价格变化呈正相关或负相关。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的变化会对需求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较为有限。
中间弹性的弹性系数在0和无穷大之间。
根据这种情况,企业需要权衡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来制定定价策略。
四、应用场景1. 瞬时价格弹性瞬时价格弹性是指在市场上短期内的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第114节:弹性系数

第114节:弹性系数我们采用一组新的均线系统参数:59日、60日和61日平均线。
采用该组参数的均线,是为了测量均线弹性的系数,我们就称它为【弹性系数】。
当三条均线保持一定的距离向上发展时,由于弹性较好,因此一旦股价跌到这三根均线附近时,股价就容易出现弹跳。
而股价弹跳的状况,对于我们判断该股的后市强弱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弹跳起来阳线的量大不大?弹跳到什么高度?这些都是我们测量头部的依据。
如果弹跳起来的量很小,且弹跳高度有限,到达前头部附近裹足不前,这样的话,形成头部的可能性就大了。
下图的上证指数2245点头部区间,在第一次跌至60线时,由于59日、60日和61日平均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均线之间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发生了弹跳,但通过观察弹跳时的幅度并没有创新高,且弹跳时阳线缩量,而下跌时阴线的量都比阳线的大,说明拉高是假,出货是真。
图114-1采用这种【弹性系数】,我们可以稳定地掌握好撤退的最后时机,这就是【弹性系数】三条均线方向扭转的那一天。
一旦【弹性系数】三条均线的方向扭转向下延伸,则恐有长期跌势,这是撤退的最后机会!图114-2图114-3图114-4下面这只股票综合了众多的头部信号,在【弹性系数】三条均线扭转向下后,一旦股价跌破线下平台,是最后的撤退机会,否则将参与中长期下跌!图114-5我们从【弹性系数】均线系统上学到很多内容,比如我们知道了股价在跌至该均线系统附近时,如果三条均线之间有空隙,且向上延伸,那一般会发生弹跳。
而借助于观察弹跳时候的股价表现,比如是否创新高,量是萎缩还是放大等等,可以揣测该股的庄家是怎么想的,他后市会如何操作,可以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判断。
如果弹性系数均线系统扭转向下后,股价不能再回到均线之上,而是向下突破季线下平台的话,那就将出现中长期跌势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4节:弹性系数
我们采用一组新的均线系统参数:59日、60日和61日平均线。
采用该组参数的均线,是为了测量均线弹性的系数,我们就称它为【弹性系数】。
当三条均线保持一定的距离向上发展时,由于弹性较好,因此一旦股价跌到这三根均线附近时,股价就容易出现弹跳。
而股价弹跳的状况,对于我们判断该股的后市强弱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弹跳起来阳线的量大不大?弹跳到什么高度?这些都是我们测量头部的依据。
如果弹跳起来的量很小,且弹跳高度有限,到达前头部附近裹足不前,这样的话,形成头部的可能性就大了。
下图的上证指数2245点头部区间,在第一次跌至60线时,由于59日、60日和61日平均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均线之间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发生了弹跳,但通过观察弹跳时的幅度并没有创新高,且弹跳时阳线缩量,而下跌时阴线的量都比阳线的大,说明拉高是假,出货是真。
采用这种【弹性系数】,我们可以稳定地掌握好撤退的最后时机,这就是【弹性系数】三条均线方向扭转的那一天。
一旦【弹性系数】三条均线的方向扭转向下延伸,则恐有长期跌势,这是撤退的最后机会!
下面这只股票综合了众多的头部信号,在【弹性系数】三条均线扭转向下后,一旦股价跌破线下平台,是最后的撤退机会,否则将参与中长期下跌!
我们从【弹性系数】均线系统上学到很多内容,比如我们知道了股价在跌至该均线系统附近时,如果三条均线之间有空隙,且向上延伸,那一般会发生弹跳。
而借助于观察弹跳时候的股价表现,比如是否创新高,量是萎缩还是放大等等,可以揣测该股的庄家是怎么想的,他后市会如何操作,可以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判断。
如果弹性系数均线系统扭转向下后,股价不能再回到均线之上,而是向下突破季线下平台的话,那就将出现中长期跌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