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服务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导游法律案例(3篇)

导游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来放松身心,享受生活。

然而,在旅游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到位等原因,旅游纠纷时有发生。

本案例将围绕一起导游与游客之间的法律纠纷展开,旨在分析旅游纠纷中导游的法律责任及维权途径。

二、案例简介2019年8月,某旅行社组织了一趟海南五日游。

游客小王(化名)通过旅行社报名参加了此次旅游。

在旅行过程中,小王发现导游小李(化名)存在以下问题:1. 小李在行程安排上存在误导,未提前告知游客部分景点门票已包含在团费中。

2. 小李在行程中强制游客购物,要求游客购买价值不菲的纪念品。

3. 小李在讲解过程中,态度恶劣,对游客提出的问题不耐烦。

4. 小李在行程中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如未安排游客入住五星级酒店等。

小王和其他游客对小李的行为表示不满,遂向旅行社投诉。

旅行社在核实情况后,决定退还小王等游客的团费,并对导游小李进行了处罚。

然而,小王等游客认为旅行社的处理结果未能弥补其损失,遂将旅行社和导游小李诉至法院。

三、案例分析1. 导游的法律责任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旅游法》的相关规定,导游在旅游过程中应当遵守以下法律义务:(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旅行社安排的旅游行程。

(2)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为旅游者提供优质服务。

(3)不得向旅游者索要小费,不得欺骗、误导旅游者。

(4)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参加另行付费的旅游项目。

在本案例中,导游小李存在以下违法行为:(1)误导游客,未提前告知景点门票已包含在团费中。

(2)强制游客购物,要求游客购买价值不菲的纪念品。

(3)态度恶劣,对游客提出的问题不耐烦。

(4)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如未安排游客入住五星级酒店等。

因此,导游小李的行为违反了《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旅游法》的相关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旅行社的法律责任旅行社作为旅游服务的组织者,在旅游过程中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为旅游者提供符合合同约定的旅游服务。

导游业务案例分析

导游业务案例分析

导游业务案例分析第一篇:导游业务案例分析六、案例分析(考试出2道,2*8分=16分)1、2008年4月的一天,导游员小汪按照旅行社的安排去机场迎接一个20人的旅游团。

班机准时到达。

人数、国籍一一对上号后,小汪就带领游客上车。

当车到达饭店门口时领队突然提出疑问说他们住的饭店不是这一家。

当领队拿出计划和小汪对照后,小汪才知道自己接错团了。

(1)分析小汪接错团的原因,指出正确做法。

(4分)(2)接错团后小汪应如何处理此事。

(4分)【答案】:(1)小汪在接团时没有仔细核实旅游团的基本情况,虽然人数和国籍没有问题,但没有核实旅行社的名称和领队的姓名和团号后就将旅游团带走。

应该认真阅读接待计划,逐一核对组团社的名称、旅游团的代号、人数、领队姓名、下榻饭店等信息。

(4分)(2)错接发生在同一家旅行社的两个旅游团,导游人员立即上报旅行社,经领导同意后,地陪可以不用交换旅游团,如是地陪兼全陪,则应交换旅游团并向游客道歉。

若错接的是另外一家旅行社的旅游团,导游应立即向旅行社汇报,设法尽快交换旅游团,并向旅游者实事求是的道歉。

(4分)【知识点】: A1错接【难易度】:中【分值】:8【所在章节】:第七章,第2节2、某旅游团离境前,一老年游客找到全陪小李,要求他将一个密封的盒子转交一位朋友,并说:“盒里是些贵重东西。

本来想亲手交给他的,但他来不了饭店,我也去不了他家。

现在只得请你将此盒转交给我的朋友了。

”小李为了使游客高兴,接受了他的委托,并认真地亲自将盒子交给了游客的朋友。

可是,半年后,老年游客写信给旅行社,询问为什么李先生没有将盒子交给他的朋友。

当旅行社调查此事时,小李说已经把盒子交给了老人的朋友了,并详细地介绍了整个过程。

旅行社领导严肃地批评了小李。

(1)领导的批评对不对?为什么?(3分)(2)怎样正确处理游客的转交贵重物品的委托要求?(5分)【答案】:(1)领导批评得很对(1分)。

小李处理此事违背了处理游客转交物品要求的一般原则,在不请示领导,不知盒中何物时就接受游客转交贵重物品的委托;既没有让老年游客写委托书,也没有让收件人写收据。

导游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导游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导游过程中的案例分析1(旅游旺季,某旅游团在去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由于前方发生交通意外造成交通拥堵,结果导致到达时间延误,如果你是该团导游,应采取哪些补救措施,尽量使客人在该地逗留期间过得愉快,答案要点:(1)向旅行社领导及有关部门报告,与饭店、车队联系,及时调整接团事宜。

(2)立即调整活动日程,压缩每一景点的游览时间,尽量将计划内的活动项目完成。

(3)如果无法按计划完成全部游览项目,应选择本地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景点,使旅游者对本地景观能基本了解。

(4)可采取适当提高用餐标准、赠送本地有特色纪念品等方法,给旅游者适当的物质补偿,使旅游者减少遗憾和不快。

2、旅游旺季,由于不可抗拒的问题导致接团社未能按计划为团队买到机票,只得安排该团换乘第二天同一时间的班机延误一天离开,如果你是该团导游,应怎样处理,答案要点:(1) 与旅行社有关部门联系,重新落实旅游团(者)的用房、用餐、用车情况,及时安排离开本地时的机(车、船)票。

(2) 调整活动日程,酌情增加游览项目,适当延长在主要景点的游览时间,努力使活动内容充实。

(3)及时通知下一站或提醒旅行社有关部门与下一站联系,使其了解旅游团(者)的日程变化。

(4)重新设计旅游计划时,地陪应征求领队和全陪的意见,并共同向旅游团做好解释和说明工作。

3、某旅游团在南方某地游览期间,因前一天晚上、强风暴雨破坏了当地的电力系统,导致第二天不能按计划到游乐场游玩,被迫改变部分旅游计划。

遇到这种情况,地陪应该采取哪些处理措施,答案要点:(1)地陪应立即与接待社联系,根据接待社的意见,做好一切相关事宜。

(2)实事求是地向旅游者说明情况,求得谅解。

(3)提出新景点的替代方案,通过与旅游者协商,使新方案得到认可。

(4)以精彩的导游讲解、热情的服务激起旅游者的游兴。

(5)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偿。

必要时应由旅行社领导出面,向旅游者致歉。

4、在新旧列车时刻表交替期间,导游小王按旧时刻表的时间接站,结果导致旅游团抵达后,无导游人员迎接的现象,导游员应怎样预防此类现象出现,小王此时应该怎么办,预防措施:应该核实交通工具到达的准确时间。

导游服务案例分析

导游服务案例分析

1、清晨8时,某旅游团全体游客已在汽车上就座,准备离开西湖大酒店前往机场。

地陪小王从饭店外匆匆赶来,上车后清点人数,又向全陪了解了全团的行李情况,随即讲了以下一段话:“游客朋友们,早上好!我们全团18位游客都已到齐。

现在我们准备去机场。

今天早上,我们将乘10:00的航班去G市。

在这里,王导我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中国有句古话:相逢何必曾相识。

短短的一天,我们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成了朋友。

在即将分别的时候,我希望各位朋友今后有机会再次来到福州,游览我们的三坊七巷、马尾船政,到时王导我再来给你们做导游。

最后祝大家一路平安!合家欢乐!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朋友们!机场到了,现在请下车。

”请运用导游服务规范知识,分析导游员小王在这一段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8分)答:根据导游服务规范,导游员小王的这一段工作存在如下不足之处:(1)导游员必须提前到达酒店做送团准备,小王迟到了;(2)首先要就自己迟到向全团游客表示道歉,他没有;(3)由于迟到,小王没有亲自参与清点行李,仅仅向全陪了解;(4)出发前没有询问游客与酒店结帐、交还客房钥匙、物品是否带齐等事宜;(5)欢送辞不规范:没有简要回顾旅游活动、没有征求游客的意见和建议、没有就工作中不足之处再次道歉(包括自己迟到);(6)下车前没有再次提醒游客带好随身物品,并检查是否有遗留物品。

2、清晨7时,某旅行团全体成员已在车上就座,准备离开饭店前往车站。

地陪导游人员小董从饭店匆匆赶来,上车后清点人数,又向全程导游人员了解行李情况,全程导游人员告诉他全团行李一共15件,已与领队、饭店行李员交接过,此后小董讲了以下一段话:“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我们全团14人已经到齐,好,我们现在去火车站。

今天早上,我们乘8点30分的火车去下一地,两天来大家一定过得很愉快吧?我十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理解和合作,中国有句古话:相逢何必曾相识,短短两天,我们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成了朋友,在即将分别的时候,我希望各位女士、先生今后有机会再来我市旅游,人们常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我们一定会有重逢的机会。

导游业务案例分析及答案

导游业务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分析1、2008年4月的一天,导游员小汪按照旅行社的安排去机场迎接一个20人的旅游团。

班机准时到达。

人数、国籍一一对上号后,小汪就带领游客上车。

当车到达饭店门口时领队突然提出疑问说他们住的饭店不是这一家。

当领队拿出计划和小汪对照后,小汪才知道自己接错团了。

(1)分析小汪接错团的原因,指出正确做法。

(4分)(2)接错团后小汪应如何处理此事。

(4分)【答案】:(1)小汪在接团时没有仔细核实旅游团的基本情况,虽然人数和国籍没有问题,但没有核实旅行社的名称和领队的姓名和团号后就将旅游团带走。

应该认真阅读接待计划,逐一核对组团社的名称、旅游团的代号、人数、领队姓名、下榻饭店等信息。

(4分)(2)错接发生在同一家旅行社的两个旅游团,导游人员立即上报旅行社,经领导同意后,地陪可以不用交换旅游团,如是地陪兼全陪,则应交换旅游团并向游客道歉。

若错接的是另外一家旅行社的旅游团,导游应立即向旅行社汇报,设法尽快交换旅游团,并向旅游者实事求是的道歉。

(4分)【知识点】:A1错接【难易度】:中【分值】:8【所在章节】:第七章,第2节2、某旅游团离境前,一老年游客找到全陪小李,要求他将一个密封的盒子转交一位朋友,并说:“盒里是些贵重东西。

本来想亲手交给他的,但他来不了饭店,我也去不了他家。

现在只得请你将此盒转交给我的朋友了。

”小李为了使游客高兴,接受了他的委托,并认真地亲自将盒子交给了游客的朋友。

可是,半年后,老年游客写信给旅行社,询问为什么李先生没有将盒子交给他的朋友。

当旅行社调查此事时,小李说已经把盒子交给了老人的朋友了,并详细地介绍了整个过程。

旅行社领导严肃地批评了小李。

(1)领导的批评对不对?为什么?(3分)(2)怎样正确处理游客的转交贵重物品的委托要求?(5分)【答案】:(1)领导批评得很对(1分)。

小李处理此事违背了处理游客转交物品要求的一般原则,在不请示领导,不知盒中何物时就接受游客转交贵重物品的委托;既没有让老年游客写委托书,也没有让收件人写收据。

导游服务案例分析

导游服务案例分析

导游服务案例分析•导游员小王接待的某旅行团原打算于12月23日16:00乘飞机由W市飞抵S市。

22日晚饭后,小王突然接到内勤通知,该团因故必须乘23日8:00的航班提早离开W市。

该团立即抵达机场时,团员怀特夫人神色慌张地告诉小王,她将一条钻石项链放在枕头下面,因离店时匆忙,不记得取出,要求赶忙返回饭店。

(1)在此情形下小王接到内勤变更通知后,如何处理?(2)得知怀特夫人将项链遗失时又该如何处理?案例二•地陪小吴带领旅客在某景区游玩。

王太太告诉小吴王先生不知去向。

由于景区较大,且有几个出口。

小吴当即和全陪商量,从游客中选择了两位能干的先生与他们分头去找。

剩下的游客着急地等待着,可一直不见他们踪影。

离景区关门时刻不多时,四个人才匆匆忙忙从不同方向赶回来。

小吴抱歉地对大伙儿说:“我们找遍了景区,也没有发觉王先生。

由于时刻关系,司机将带各位先回饭店。

我去景区派出所报案……”。

旅客赶忙怨声一片,小吴觉得专门委屈。

试分析:依照导游服务规范,小吴应如何正确处理这一事故?案例三•一天,全陪发觉一位每天准时用早餐的住单人房间的游客没有来吃早饭,他有点纳闷,但以为已起身外出散步,没有在意。

但集合登车时还没有见此游客,他就找领队询问,领队也不明白;因此打,没人接,他们俩就上楼找。

敲门;无人承诺;推门,门锁着;问楼层服务员,回答说没见人外出。

因此请服务员打开门,发觉游客已死在床上。

两人吓得跑到前厅,惊恐地告诉大伙儿该游客死亡的消息。

地陪当即决定取消当天的游玩活动,并赶忙打向地点接待旅行社报告消息,请领导前来处理问题。

然后就在前厅走来走去,紧张地等待领导。

•导游员正确的做法是:案例四•一旅行团在某名山游玩,其中一位旅行者在登山时不慎摔伤,左手臂骨折,流血,疼痛不止。

现在,地陪赶忙将随身携带的治疗跌打的内服药取出,让受伤旅行者服用。

随后,地陪让全陪和另一位团员将受伤者送往医院治疗,自己则带团连续活动。

请指出地陪如此做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的处理措施。

导游服务案例解析

导游服务案例解析

“导游服务”案例解析案例1-1 “旅游刁民”该封杀吗?记者和律师是一些旅行社不愿接待的人,因为这两种人比较“烦”。

前一阵子北京一些旅行社盛传游客“黑名单”,这里面搜集的大多是些所谓的“刁民”。

“知假买假”的王海被认为是一位十足的“刁民”,连他自己也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来证明自己的“刁钻”,以至于一些商家见了王海来买东西一概“不予理睬”——这不是明摆着的“做贼心虚”吗? 然而,近期竟然在一些旅行社间也流传着一份“黑名单”,这些“黑名单’’上的人均为在随团旅行中挑三拣四、让旅行社头疼的“刁民”,旅行社见了这些人前来报名,便找个理由加以搪塞,惟恐其“一只老鼠害了一锅汤”。

分析:1.旅行社在目前效益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有如此的做法看似可以理解,好不容易组个团,却因一两位“刁民”的搅和而赔了,弄不好再搞个集体签名上告,或者在新闻媒体上曝光,更是得不偿失。

但旅行社呢?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旅行社在步履维艰的今天,是否更应该考虑一下自身的原因呢?质量大打折扣,“双卧”成了“席地而卧”,“豪华标准间”里老鼠打架,“门票全包”结果只包大门票……旅行社好不容易挣来的钱有许多最终又花在无休止的投诉和赔偿上。

2.旅行社的发展壮大是很艰难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它应该成为人们出游的中介,但2000年春节出游的人中,自助旅游的人在一些旅游热点首次超过了旅行社组团旅游的人数,这对于旅行社来说,不能不是一个预警。

在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还不够成熟的今天,旅行社应当充分听取游客的意见,切切实实地把游客当上帝,狠抓服务质量,这才是当务之急。

3.“刁民”的出现首先应该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最起码它证明了一部分人的“觉醒”,正是由于这部分“觉醒的人”,刺痛了我们神经中最麻木的地方。

啄木鸟尖利的嘴巴啄痛了大树的皮肤,但更大的益处是为大树啄去了虫子,使其更加葳蕤。

那么,像一些旅行社为了一时利益而造出这么一份“黑名单”,足见其无法忍受一时的切肤之痛,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导游带团经典案例+分析总结

导游带团经典案例+分析总结

导游带团经典案例+分析总结第一篇:导游带团经典案例+分析总结案例001-饮食卫生安全1998年,天津某旅行社接待了一个从山西来的30个人的旅游团。

在游览天津蓟县的过程中,导游告诉游客山上有很多野果可以食用,如果游客愿意,可以随便摘着吃。

有一位游客吃了一种野果后,便觉得不舒服,回来途中即发高烧,经诊断是轻度中毒,和他在一起的其他游客也吃了这种果子却都安然无恙。

后来,该游客投诉了旅游社,并要求赔偿。

经交涉,旅行社赔偿其医药费三千元。

分析、总结:游客在异地他乡或异国旅游,大多情况下是人地两生,所以导游对客人的提醒、告诫、警示与导游讲解同样非常重要:关于导游讲解,一般说来,应该有趣、潇洒、和幽默,能吸引客人的注意力,但在涉及到游客的安全和切身利益的关键时候,用词一定要严谨、认真和庄重。

对安全隐患应该多提醒,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此案例属于饮食卫生安全方面的案例,游客的中毒事实上未必就是因为误食野果,但由于该导游没有做相关的提醒,反而鼓动在先,发生纠纷当然难逃其责。

案例002-风俗禁忌某国际旅行社组织了一个去泰国的旅游团,在出境前导游未对游客讲解有关风俗和禁忌,一游客参与了街头的扑克赌博,结果被当地警方处以重罚,并驱逐出境。

游客认为是旅行社没有讲清楚,要求赔偿。

分析、总结:此案例与前个案例相似,说明导游在讲解中提醒和忠告的重要性。

人常说“入乡随俗,入国问禁”,导游作为旅行社的代表,有责任有义务对旅游地的法规、风俗和禁忌进行讲解,遇到要点一定要反复强调,必要时也可以适当引用典型事例一起到警示的作用。

因为这不仅关系到责任问题,而且一旦出了问题,对整个旅游团和整个旅游活动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案例003-误机1997年北京某旅行社组的一个旅游团,原计划乘8月30日1301航班于14:05离京飞广州,9月1号早晨离广州飞香港。

订票员订票时该航班已经满员,便改订了3105航班(12:05起飞),并在订票通知单上注?quot;注意航班变化,12:05起飞),计调由于疏忽,只通知了行李员航班变化时间而没有通知导游,也没有在更改接待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游服务案例分析(一)服务程序1、由格林女士任领队的美国GB旅游团与全陪、地陪一起,于某日19时到达饭店,地陪为游客办理了住店登记手续并分发了房卡,游客便陆续进入各自的房间。

稍后,当地陪正准备离开饭店时,一位游客匆匆赶到大堂,请地陪为其在华的中国亲属办理随团活动手续。

地陪思考片刻后说:“今天时间晚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请根据地方导游员的工作规范,分析:该团地陪哪些方面做得不妥?1、不应为游客办理住店手续,而是应协助领队办理住店手续;2、不应向游客分发房卡,房卡应由领队分发;3、没有具体介绍饭店的服务设施和位置;4、没有照顾游客行李进房;5、没有宣布用餐时间,没有陪同游客进第一餐;6、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处理游客进入房间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而是急着回家;7、未立即着手帮助游客联系、办理其亲属随团活动的有关事宜。

2、某旅游团在N市由地陪王小姐负责接待,午后参观某佛寺后,王向大家介绍本地一家新开业的珍珠馆,说:“店主是我的好友,保证价廉物美。

”当姓朱的女士对标价4000元的珍珠发生兴趣时,王立即主动介绍识别真假珍珠的方法,并为其讨价还价,最终以900元成交。

16:40旅游团游览某景点。

因景点即将关门,大家匆匆摄影留念后即离去。

在返回饭店途中,数名男士提出去书店购买中国地图,王小姐表示将可以安排。

次日出发前,朱女士手持前日所购的项链,要求王小姐帮其退换,说:“一内行人认定它是残次品”。

王表示不可能退换。

上午结束参观后,她又带全团去一家定点工艺品商店,许多人只在车中坐着,王小姐恳求说:“大家帮帮忙,不买东西没关系,进店逛一圈也可以。

”13:30赴机场途中,数名游客又提起购书一事,王小姐说:“没有时间了。

”试问:王小姐在接待该团过程中做错了哪些事?为什么?1.不应该带旅游团到非定点商店购物,违反了有关带团购物的规定;2.介绍商品不实事求是,以次充好。

导游员既要推销商品,更要让游客满意;3.拒绝帮助游客退换残次商品。

游客要求退换所购商品,导游员应积极协助;4.没有满足客人的购物要求,部分游客去书店买书的要求没有实现;5.强行推销,多次安排购物,影响游客在该市的游览效果。

3、清晨8时,某旅游团全体成员已在汽车上就座,准备离开饭店前往车站。

地陪A从饭店外匆匆赶来,上车后清点人数后开始致欢送辞:“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我们全团15个人都已到齐。

现在我们去火车站。

今天早上,我们乘9:30的××次火车去X市。

两天来大家一定过得很愉快吧。

我十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理解和合作。

中国有句古话:相逢何必曾相识。

短短两天,我们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成了朋友。

在即将分别的时候,我希望各位女士、先生今后有机会再来我市旅游。

人们常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我们肯定会有重逢的机会。

现在,我为大家唱一支歌,祝大家一路顺风,旅途愉快!(唱歌)好,火车站到了,现在请下车。

”请运用导游工作规范程序知识,分析导游员A在这一段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1.送团当天,地陪本应比平时更早到达饭店大厅,但他迟到了;2.由于迟到了,他没能在离开饭店前亲自与领队、全陪与行李员清点行李;3.没有提醒游客结帐,交客房钥匙;4.没有提醒游客带齐各自的物品和旅行证件;5.没有征求游客的意见和建议;6.欢送辞中没有回顾游览活动内容;7、下车前没有再次提醒游客不要遗忘随身携带的物品.4、北京某旅游团一行21人于3月2日由北京市乘某航班于10:15飞抵广州市住白云饭店,广州中旅排李导接待。

按照地陪导游规范,请分析:1、写出致该团抵达S市的简短欢迎辞。

2、该团抵达饭店后,地陪应做哪几项工作?1.欢迎辞应长短适宜,至少包括:问候语、欢迎语、介绍语、希望语和祝愿语。

2.地陪应做好以下工作:(1)协助领队办理住店登记手续;(2)向游客介绍饭店内各种设施的位置和营业时间;(3)照顾游客的行李进房;(4)带领旅游团用好第一餐;(5)宣布当日和次日的活动安排;(6)确定叫早时间。

5、200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韶关中国旅行社派卢导带一个32人的旅游团参加广州一日游,本来路线安排有去上下九步行街参观,时间1小时,考虑人多又怕堵车,卢导就决定带团去广州大学城参观,一来节约时间,二来这是一个新景点。

游客们玩的很开心,但在回来的路上有人就抱怨卢导没有按合同执行。

请分析:卢导在此过程中的行为。

1、导游上团前要作好承受抱怨和投诉的心理准备;2、导游应按合同进行旅游活动;3、如果有必要改变旅游路线,应与领队或全陪商讨决定,或与游客商量征得他们绝大部分人的同意才行;4、当游客抱怨时,要微笑倾听、耐心解释和妥善处理,多使用柔性语言。

(二)个别要求处理1、全陪小曾和一个来自德国的旅游团坐长江豪华游船游览长江三峡,一路上相处十分愉快。

游船上每餐的中国菜肴十分丰盛,且每道菜没有重复。

但一日晚餐过后,一游客对小熊说:“你们的中国菜很好吃,我每次都吃得很多,不过今天我的肚子有点想家了,你要是吃多了我们的面包和黄油,是不是也想中国的大米饭?”旁边的游客也笑了起来。

虽说是一句半开玩笑的话,却让小熊深思了一个晚上。

请分析:如果你是小熊,应该如何做?1、与游船上取得联系,说明了游客的情况,提出第二天安排一顿西餐的要求。

2.导游人员在对客服务时,应考虑游客的饮食习惯;3.在游客含蓄提出换餐要求后,导游人员要尽量与餐厅联系,看是否可行;4.如需增加费用,应征求游客的意见。

2、某旅游团17日早上到达K市,按计划上午参观景点,下午自由活动,晚上19:00观看文艺演出,次日乘早班机离开。

抵达当天,适逢当地举行民族节庆活动,并有通宵篝火歌舞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部分团员提出,下午想去观赏民族节庆活动,并放弃观看晚上的文艺演出,同时希望导游员能派车接送。

针对此种情况,导游员应怎样处理?应做好哪些工作?1.导游在未请示旅行社领导做好变更安排之前,切勿答应游客的要求。

2.应做好的准备工作有:1)问明具体情况;2)请示旅行社领导,看是否有变更计划的可能;3)落实好车、餐的安排;4)强调观赏节庆活动的注意事项和安全问题;5)晚上应在就寝之前落实游客到位情况。

3、美国某旅游团一行18人参观湖北某地毯厂后乘车返回饭店。

途中,旅游团成员史密斯先生对地陪小王说:“我刚才看中一条地毯,但没拿定主意。

跟太太商量后,现在决定购买。

你能让司机送我们回去吗?”小王欣然应允,并立即让司机驱车返回地毯厂。

在地毯厂,以1000美元买下地毯,但当店方包装时,史密斯夫人发现地毯有暇疵,于是决定不买。

两天后,该团离开湖北之前,格林夫妇委托小王代为订购同样款式的地毯一条,并留下1500美元作为购买和托运费用。

小王本着“宾客至上”的原则,当即允诺下来,史密斯夫人十分感激。

送走旅游团后,小王即与地毯厂联系办理了购买和托运地毯的事宜,并将发票、托运单、350美元托运手续费收据寄给夫妇。

试分析小王处理此事过程中的不妥之处。

1.不应让司机立即返回地毯厂,正确的做法是先征求其他游客的意见:1)大家同意可返回;2)大家不同意,让史密斯先生坐出租车去地毯厂并为其写便条,或先回饭店,安排好其他客人后陪同史密斯先生前往地毯厂。

2.不应欣然应允代购地毯的要求并钱,正确的做法应是:1)婉拒代购地毯的要求;2)推托不了时应请示领导,如领导同意,可接受委托并收钱;3)购妥、托运后,将发票、托运单、托运费收据及余款寄给格林先生,将各种单据的复印件交旅行社保存。

4、由西安的林女士接待某美国旅游团,安排游客陆续进入各自的房间后,当地陪正准备离开饭店时,一位游客匆匆赶到大堂,请地陪为其在华的中国亲属办理随团活动手续。

地陪说:“让我想想明天再说吧!”请分析:地陪满足游客亲属随团活动要求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导游员处理游客亲属随团活动的正确做法:(1)了解具体情况;(2)向旅行社汇报,讲清详情;(3)如果太晚当晚办不了随团活动手续时,要告诉当事人并保证第二天一早帮其办理;(4)征得领队和其他游客的同意;(5)带领游客随同其亲属去旅行社办理入团手续:出示有效证件、填表、交费;(6)办好入团手续后,导游员应对游客的亲属热情接待、周到服务;(7)不办理入团手续、不交费者不准随团活动。

5、某旅行社导游员小郭接待一个来自美国旧金山的旅游团,该团原计划9月27日飞抵D市。

9月26日晚餐后回到房间不久,领队陪着一位女士找到小郭说:“玛丽小姐刚刚接到家里电话,她的母亲病故了,需要立即赶回旧金山处理丧事。

”玛丽小姐非常悲痛,请小郭帮助。

请分析:小郭应该如何妥善处理?1.表示哀悼,安慰玛丽小姐;2.立即报告接待方旅行社,由其与国外组团社联系、协调后满足玛丽小姐的要求;3.协助玛丽小姐办理分离签证,重订航班、机座及其他离团手续,所需费用由其自理;4.玛丽小姐因提前离团未享受的综合服务费由中外旅行社结算,按旅游协议书规定或国际惯例退还;5.通知内勤有关变更事项。

6、谋旅游团离境前,一老年游客找到全陪小李。

要求他将一个密封的盒子转交一位朋友,并说:“盒里是些贵重东西。

本来想亲手交给他的,但他来不了饭店,我也去不了他家。

现在只得请你将此盒转交给我的朋友了。

”小李为了使游客高兴,接受了他的委托,并认真地亲自将盒子交给了游客的朋友。

可是,半年后,老年游客写信给旅行社,询问为什么李先生没有将盒子交给他的朋友。

当旅行社调查此事时,小李说已经把盒子交给了老人的朋友了,并详细地介绍了整个过程。

旅行社领导严肃地批评了小李。

(1)领导的批评对不对?为什么?(2)怎样正确处理游客的转交贵重物品的委托要求?1.领导批评得很对,小李处理此事有错,主要错在:(1)违背了处理游客转交物品要求的一般原则;(2)在不请示领导,不知盒中何物时就接受游客转交贵重物品的委托;(3)既没有让老年游客写委托书,也没有让收件人写收据。

2.对待游客转交贵重物品的要求,导游员的正确做法是:1)一般要婉言拒绝;2)让游客亲自将物品交给朋友或陪他去邮局邮寄;3)游客确有困难又坚持请导游员转交时,应请示领导经批准后方可接受游客的委托;4)要请游客打开盒子看清是什么物品,若是应税物品先让其纳税,若是食品应婉拒;5)让委托人写委托书(必须写明物品名称和数量,收件人姓名和详细地址),物品送交收件人后要让其写收条;6)导游员要妥善保管委托书和收条(或交旅行社保管)。

(三):事故预防与处理1、某旅游团计划于2月5日乘CA××××航班由A市飞抵B市,导游员小孟按接待计划上的时间前往机场,但未能接到该团。

请分析小孟未接到该团的可能原因;如果该团推迟到第二天上午抵达,小孟该怎么办?1.小孟没有接到旅游团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三点:(1)由于天气等方面的原因,原航班的飞机提前起飞,造成的漏接事故。

或由于天气原因,或因机械故障,或因旅游团误了原航班飞机,致使旅游团没能按时到达,造成空接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