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阿霉素简介
脂质体阿霉素副作用小

目前设计的临床研究 旨在试 验脂质体阿霉 素
,
的安全 性
而
不
是
提
供
其
临床
效
能
的
.
资料
为 了研制一种治疗用
,
药
E r b a m o nt 及 L i p OS 。-
m e 公 司 于 1 98 8 年秋季在 欧洲 扩大脂质 体技 术公 司 的
.
方荆临床试验
相洪琴译 自B i o N e , 5
8 ( 2 1) :
的
成
绩
而
不
是
他
们
的
身
体健
.
康
无疑必须尽快采取 步
魏来约束少数 医生 在边缘进行的这些活动 , 即在许可
的高度专 业训 练中使运动医学处 于 一个被承认的团体
.
的保 护伞下
林密译自L a n e e t l (8 6 1 1 ): 6 1 S e p 19 8 后横校
;、 ō|||
、卜
、.
一川 .
脂质体阿霉素副作 用 小
一 J 、
副作 用 (恶 心
呕 吐 和脱发 )的发生率有 所减少 .
阿 霉素被广泛 用于 治疗各种实体瘤 , 除 此之 外还
用 于 治 疗多种 白血病 及 淋巴 瘤 .
,
然而
在 各剂型 给药
中 , 阿 霉 素最 大安全 总 剂里 受慢性 心脏 毒性 的 限 制 .
过去几 年 的动物实验研究表 明, 脂质 体胶囊阿 霉
.
则增加肝和 前列 腺癌的 发病率 临床研 究证 明这些药
物 的效 果得不 到结论 ( 大部分是 因 为难 于做 出合 乎 道
脂质体阿霉素简介

脂质体阿霉素的毒性问题 提高脂质体阿霉素的稳定性 脂质体阿霉素的靶向性研究 脂质体阿霉素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
汇报人:
关系: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存,脂质体阿霉素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也具有高效的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在使用脂质体阿霉素时,仍需密切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性。
严格掌握适应症:只有 当脂质体阿霉素的潜在 益处大于潜在风险时才 使用
正确选择剂量和用药途 径:按照医生推荐的剂 量和用药途径使用,避 免超量或用药途径不当
脂质体阿霉素的给药方式包括静脉注射和瘤内注射 剂量范围通常为10-50mg/m2,具体取决于患者的体重和病情 给药频率通常为每3-4周一次 疗效评价主要通过肿瘤大小的变化和患者症状的改善来评估
肿瘤缓解率:脂质体阿霉素治疗后的肿瘤缩小或消失的比例 生存期:患者接受治疗后生存时间的延长 安全性: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耐受性:患者对药物的接受程度和依从性
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在使 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 及时采取措施减轻或控制 不良反应
遵循用药指导原则:遵 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改 变用药途径
脂质体阿霉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脂质体阿霉素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制备过程中,要保证使用的设备和器具的清洁和干燥,以免对药物造成污染和影响。
抑制肿瘤细 胞生长
增强化疗药 物疗效
诱导肿瘤细 胞凋亡
降低化疗药 物毒性
脂质体阿霉素通过 与肿瘤细胞结合, 将药物有效成分导 入肿瘤细胞内部
抑制肿瘤细胞DNA 的合成和复制,诱 导肿瘤细胞凋亡
增强机体免疫功 能,提高抗肿瘤 能力
【2017年整理】脂质体和阿霉素的分离LipsomeADM

脂质体的组成和结构磷脂类:包括天然磷脂和合成磷脂二类。
磷脂的结构特点为一个磷酸基和一个季铵盐基组成的亲水性基团,以及由两个较长的烃基组成的亲脂性基团脂质体(liposome)是一种人工膜。
在水中磷脂分子亲水头部插入水中,脂质体疏水尾部伸向空气,搅动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直径25~1000nm不等。
脂质体可用于转基因,或制备的药物,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内部生物学定义:当两性分子如磷脂和鞘脂分散于水相时,分子的疏水尾部倾向于聚集在一起,避开水相,而亲水头部暴露在水相,形成具有双分子层结构的的封闭囊泡,称为脂质体。
药剂学定义脂质体 (liposome): 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体。
磷脂是构成脂质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卵磷脂。
卵磷脂主要来自蛋黄和大豆,制备成本低,性质稳定,属于中性磷脂。
磷脂酰胆碱是形成许多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制备脂质体的主要原料。
胆固醇也是脂质体另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它是许多天然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本身并不形成膜结构,但是能够以1:1甚至2:1的摩尔比插入磷脂膜中。
加入胆固醇可以改变脂膜的相变温度,从而影响膜的通透性和流动性。
因此胆固醇具有稳定磷脂双分子膜的作用。
脂质体的分类按脂质体的结构和粒径分类o单室脂质体: 药物溶液仅仅被一层类脂双分子层膜包裹。
根据直径大小,单室脂质体又可以分为小单室脂质体和大单室脂质体。
o多室脂质体:又称多层脂质体是药物溶液被几层脂质双分子层所隔开形成的不均匀聚集体。
o多相脂质体:指的是以单室或者多室脂质体为主,包含少量油包水或水包油型乳剂的多相分散体系。
∙按脂质体性能分类o一般脂质体o特殊性能脂质体:包括热敏脂质体、pH敏感脂质体、免疫脂质体、磁性脂质体等∙按脂质体电荷性分类o中性脂质体:脂材为卵磷脂等中性磷脂,表面不带电荷的脂质体。
o负电性脂质体:在脂材中掺入磷脂酰丝氨酸等酸性磷脂,脂膜带负电荷的脂质体。
脂质体阿霉素简介

16
14
12
9.96
10
8
6
4
2
0
单纯A→T续贯治疗组(n=66)
16.04 A→T续贯+PLD维持治疗组(n=70)
脂质体阿霉素简介
里葆多®乳腺癌应用的优势总结
应用里葆多®心脏毒性、脱发、骨髓抑制的毒副作用显著 低于传统阿霉素
应用里葆多®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疗效显著 应用里葆多®治疗HER-2过表达患者可避免传统阿霉素与
PLD与曲妥珠单抗联用心脏毒性低
方案设计
PLD 50mg/m2,IV,d1
曲妥珠单抗 IV 4mg/kg,第一周负荷量,然后每周2mg/kg, d2
每21天为一周期,最多使用6个周期
结果
总反应率为52%,38%疾病稳定
优势
避免传统多柔比星与曲妥珠单抗联用治疗HER-2过表达患者 时心脏毒性的增加
在铂类敏感病人中,PLD组 的生存时间优于拓扑替康组 (p=0.008)
免疫脂质体实现主动靶向性 由于脂质体的亲水和亲脂两重特性,能够携带脂溶性药物
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组织,弥补一些重要脂溶性药物不溶 于水的缺陷
脂质体阿霉素简介
里葆多®简介
里葆多® (LIBOD)即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 射液,又称为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PLD, 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是一种采用 先进的隐形脂质体技术包封,具有被动靶向特性 的多柔比星新剂型,用于传统蒽环类药物(多柔 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的更新换代,在肿 瘤治疗学上具有疗效提高,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 以及脱发等副作脂用质体显阿霉著素简降介 低等巨大优势 .
研究结果—不良反应
脂质体阿霉素简介
脂质体阿霉素的临床应用

抗肿瘤药物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2016 ESC Position Paper on cancer treatmentsand cardiovascular toxicity develop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ESC Committee for PracticeGuidelines
聚乙二醇化修饰的意义
普通脂质体多柔比星
•常规脂质体 结构特点
•平均粒径180nm
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美素) •聚乙二醇化修饰的脂质体 •平均粒径90nm
•被网状内皮系统摄取
药代特点
•血浆半衰期短 •在血液循环中稳定性差
•不具有肿瘤组织靶向性
•不被网状内皮系统摄取 •血浆半衰期长:>55小时 •在血液循环中稳定性高,接近98%以脂质体包裹形 式存在 •具有肿瘤组织靶向性
多美素®半衰期和循环时间长
PLD聚乙二醇亲水性表面防止循环蛋白质和双层脂质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确保药物在血浆中 的稳定性,促使药物活性成分的缓慢释放。从而使其渗透入肿瘤组织的机会大大增加,并保 证较长的药物暴露时间。半衰期可以达到55-70H
Gabizon A, et al. Cancer Res. 1994;54:987-992
27
2.3-13 <1
1.7-20.1 1.6-4 07-1.2
2.7-19 7-11 4-8 2-4 0.2-2.7 0.2-1.5
1
11-25 2-5
<1 <1
药物治疗相关的左心室功能不全
化疗相关的心血管毒性
• 多柔比星累计剂量达到700mg/㎡时,发生率 18-48%
• 异环磷酰胺较低,发生率为0.5% • 紫杉醇普遍较低,发生率<1% • 脂质体蒽环可以达到较高的累积剂量而不增
聚乙二醇脂质体阿霉素的研究进展

高 脑 内接种 纤 维组 织 细 胞 瘤 的 大 鼠注 射 P L D后 4 8
小 时肿 瘤 内药物 浓度 比用阿 霉 索 高 l 4倍 , 1 2 0小 时 后
、
组 成
聚 乙 二 醇 脂 质 体 的 配 方 是 氢 化 大 豆 磷 脂 酰 胆 碱 加
仍高 9倍 ] 。 显然 , P L D 远 比阿 霉 索 容 易进 入 颅 内肿 瘤 。在l 临床试 验 中 . 乳 腺癌 和非 小 细 胞 肺 癌 患 者 注 射
P L D或阿 霉 索 后 . 用P L D 者 肿 瘤 内 药 物 峰 值 浓 度 是 用
胆 固醇 及聚 乙二 醇 一 磷 脂 酰 乙 醇 胺 =这 种 脂 质 体 与早 期 应用 的脂 质体 的 不 同之 处 是脂 质 双层 上连接 有 聚乙
二 醇 大 量 的 聚 己 二 醇 基 圃 在 脂 质 体 周 围 产 生 空 间 屏
1 7 M i l L e r AC wh [ t l  ̄ k e r 1 Thl b  ̄ u l t A e t
1 9 9 7 ( 2) 。 21 1~ 21 8 J C! i n p 1 1 … c d
三、 药效 学 P L D亦改 变了阿 霉 紊 的药 效 学 性 质。 研 充 表 明 , 在 多种 动物 肿 瘤及 人 体肿 瘤 移 植 模 型 中 . P L D 的抗 肿 瘤 活性 比阿 霉 紊和 脂质 体阿 霉 紊都 强。如 脑部 接种 恶 性 肉瘤 的太 鼠 . 于 接种 后第 6天 和第 1 1天 分别 静脉 注 射 P L D、 其平均 存 活时 阿分 别 比不 给 药 的 对 照 大 鼠延 I 圭6 5 %和 6 8 %. 而 第 6天 静脉 注 射阿霉 紊 大 鼠平均 存 活 时 间仅 比对 照 大 鼠延 长 3 5 %, 接 种 后 第 儿 天 给 阿 霉 紊的 太 鼠则无 效 l 。在 接种 M- 1 0 9肺 癌 的 小 鼠中 , 用 PL D后 的存 活时 间比用 脂质 体阿 霉紊 显著延 长 l 。
脂质体阿霉素技术简介

DSPE-PEG(2000), DSPE-PEG(5000),DSPE-PEG-
Maleimide
胆固醇
其它辅剂
中性磷脂化学结构
18:0 PC (DSPC) 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
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Marqibo® ,美国Talon公司,2012) 阿胞糖苷+正定霉素脂质体(VYXEOS® ,Celator制药,2016.3)
国内 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 南京思科药业,2003)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立幸®,常州金远药业制造有限公司)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里褒多®,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多美素®, 石药集团有限公司) 两性霉素B脂质体(锋克松®,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低 药物毒性
脂质体
提高 药物疗效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患者
挽救或显著延长 癌症患者的生命
脂质体药物的优势
降低毒副作用 提高疗效 靶向性 药物稳定和保护 增加血药物浓度&半衰期 药物缓释作用 组织分布可控性 增加药物溶解
主要质量控制指标
平均粒径和分布 药物包裹率 药物释放率(vitro) 溶血磷脂含量 磷脂氧化值 磷脂含量及比例; 磷脂与胆固醇比例 残留溶剂 渗透压 含量、有关物质、pH值 无菌、热原等
D D Lasic Carl Alving(脂质体免疫) Leaf Huang (基因治疗载体) Teresa M. Allen/Christopher C. Benz/ Demetrios
Papahadjopoulos (抗体/主动靶向脂质体)
脂质体阿霉素简介

6
里葆多®简介
里葆多® (LIBOD)即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
射液,又称为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PLD,
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是一种采用
先进的隐形脂质体技术包封,具有被动靶向特性
的多柔比星新剂型,用于传统蒽环类药物(多柔
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的更新换代,在肿
大单室脂质体(LUV):粒径小于200nm~ 1000nm的 单室脂质体
多室脂质体(MUV):粒径在1μm~5μm
完整ppt
4
脂质体的结构
药物
磷脂双分子层
Lipid Membrane
完整ppt
5
脂质体药物传输系统的优势
由磷脂在水中自发形成,制备工艺相对简单
在人体内具有无毒、无免疫原性,可降解、缓释等特点
延长循环时间
• 药物在到达肿瘤组织前保持脂 质体形态
Serum Proteins
完整ppt
药物不断向肿瘤组织富集
9
里葆多®能向肿瘤组织靶向性富集
肿瘤组织血管内皮
正常血管内皮
From: Hashizume et al, Am J Path 156, 1363 (2000)
完整ppt
10
里葆多®能向肿瘤组织靶向性富集
不能通过正常血管内皮间隙 (≤40nm)到达正常组织 85-100nm均匀超微粒径
血浆中93%-98%的多柔比星 以脂质体形式存在,在抵达 肿瘤组织后才释放。
高相变温度磷脂双分子膜
显著降低心脏毒性和脱发、 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最大累积剂量>950mg/m2
多柔比星
靶向性地通过肿瘤新生血管 内皮间隙(≥500nm)到达肿 瘤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
里葆多® 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优势
.
18
里葆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乳腺癌中应用优势
PLD与DOX单药治疗对比
用药方法:
➢ PLD组:50mg/m2,28天为1周期 ➢ DOX组: 60mg/m2,21天为1周期
观察目标:
➢ PFS,OS ➢ 毒副作用:心脏毒性、骨髓抑制、脱发等
观察病例人数:
➢ PLD组:254人 ➢ DOX组:255人
里葆多® LIBOD (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
全新的脂质体靶向化疗药物
.
1
目录
-阿霉素简介
-脂质体药物简介
-里葆多® 简介
-里葆多® 的优势和适应症
-里葆多® 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
-里葆多® 在各适应症应用中的优势
-里葆多® 的推荐临床剂量
.
2
阿霉素简介
性状:橘红色针状结晶或粉末,易溶于水
结构特点:分子中有一个蒽环
.
延长循环时间 • 药物在到达肿瘤组织前保持脂
质体形态
药物不断向肿瘤组织富集
9
里葆多®能向肿瘤组织靶向性富集
肿瘤组织血管内皮
正常血管内皮
From: Hashizume et al, Am J Path 156, 1363 (2000)
.
10
里葆多®能向肿瘤组织靶向性富集
• 静脉注射90分钟后,里葆多开始明显在肿瘤组织血管周边富集。
• Hot-spot fluorescence characterizes heterogeneous permeability of tumor microvasculature
.
11
里葆多®的结构和药代动力学优势
极少被正常组织摄取
不能通过正常血管内皮间隙 (≤40nm)到达正常组织 85-100nm均匀超微粒径
作用机制:能嵌入DNA的相邻碱基对之间,使DNA链 断裂,阻碍DNA及RNA的合成
药物分类: 抗肿瘤抗生素、插入DNA中干扰模板作用的 药物、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适应症: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乳腺癌、多发性骨 髓瘤、肝癌、骨及软组织肉瘤、肺癌等等,抗瘤谱极广
优势:抗瘤谱广,对许多人体恶性肿瘤有明显的疗效, 为临床最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之一
血浆中93%-98%的多柔比星 以脂质体形式存在,在抵达 肿瘤组织后才释放。
高相变温度磷脂双分子膜
显著降低心脏毒性和脱发、 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最大累积剂量>950mg/m2
多柔比星
靶向性地通过肿瘤新生血管 内皮间隙(≥500nm)到达肿 瘤组织
药物能够持续向肿瘤组织聚集
肿瘤组织药物浓度:正常组 织药物浓度>20倍
gp膜蛋白泵为主导的多药耐药.
.
14
里葆多® 的主要适应症
乳腺癌 卵巢癌 恶性淋巴瘤(NHL) 多发性骨髓瘤(MM) 其他:非小细胞肺癌、肝癌、神经胶质瘤、
上消化道癌、头颈部肿瘤
.
15
里葆多®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
乳腺癌:含蒽环类的联合方案是乳腺癌的辅助、新辅助化 疗一线方案,拥有更优异临床表现的里葆多® LIBOD可以 替代这些联合方案中的传统蒽环类药物.
大单室脂质体(LUV):粒径小于200nm~ 1000nm的 单室脂质体
多室脂质体(MUV):粒径在1μm~5μm
.
4
脂质体的结构
药物
磷脂双分子层
Lipid Membrane
.
5
脂质体药物传输系统的优势
由磷脂在水中自发形成,制备工艺相对简单
在人体内具有无毒、无免疫原性,可降解、缓释等特点
瘤治疗学上具有疗效提高,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
以及脱发等副作.用显著降低等巨大优势 .
7
里葆多®的结构
多柔比星
Doxorubicin
85-100 nm
磷脂双分子层
Lipid Membrane
聚乙二醇(PEG)
.
8
长循环特性保证药物持续向肿瘤组织富集
PEG 包裹
• PEG修饰后可逃避免疫系统
Serum Proteins
.
阻止脂质体与血浆调理素 结合,逃避RES系统的识 别清除,带来超长循环时 间(半衰期为74小时)
聚乙二醇(PEG)亲水保护层
极大增强抗肿瘤活性
逆转以P-gp膜蛋白泵为主
导的多药耐药
12
里葆多®在人体中的作用途径
A.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保持稳定
B.避免被巨噬细胞识别摄取循环时间延长
C.穿过肿瘤血管内皮向肿瘤组织富集
能够增强所载药物在人体内的稳定性和药理作用,使药物 稳定抵达靶组织后释放,减少所需药量,降低毒副作用
小单室脂质体在治疗肿瘤时具有被动靶向特性,还可制成 免疫脂质体实现主动靶向性
由于脂质体的亲水和亲脂两重特性,能够携带脂溶性药物 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组织,弥补一些重要脂溶性药物不溶 于水的缺陷
.
6
里葆多®简介
里葆多® (LIBOD)即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
射液,又称为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PLD,
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是一种采用
先进的隐形脂质体技术包封,具有被动靶向特性
的多柔比星新剂型,用于传统蒽环类药物(多柔
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的更新换代,在肿
.
19
PLD 50mg/m2四周方案与 传统多柔比星60mg/m2三周方案等效
卵巢癌:其中里葆多® LIBOD是复发性卵巢癌治疗的首选 用药(包括单药治疗和联合方案治疗).
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蒽环类药物是这两类疾病的一线 化疗方案基础组成药物,里葆多® LIBOD可以替代这些传 统蒽环类药物获得更好的疗效.
.
16
里葆多® 在各适应症应用中的优势
里葆多®在乳腺癌中应用优势 里葆多®在卵巢癌中应用优势 里葆多®在血液肿瘤中应用优势
D.多柔比星在肿瘤组织中释放作用
.
13
里葆多® 的治疗优势
应用广泛: 聚乙二醇脂质体阿霉素是目前使用最广泛、 最有效的脂质体抗癌药物,适应症极为广泛.
毒性小: 它克服了游离的阿霉素药物心脏毒性大的缺 陷,其他如脱发和呕吐等毒性反应明显减少.
疗效更好: 由于能够持续向肿瘤组织聚集,肿瘤局部
药物浓度更高,抗肿瘤活性更强,并能部分逆转以P-
缺点:有明显的心脏毒性和重度脱发等副反应,病人难
以耐受
.
3
脂质体简介
定义:脂质体(Liposome)是磷脂依靠疏水缔合作用在 水中自发形成的一种分子有序组合体,为多层囊泡结构, 每层均为类脂双分子膜,内外表面均为亲水性,组成膜的 双分子膜之间为亲脂性,膜厚度约4nm.
脂质体的分类:
小单室脂质体(SUV):粒径小于200nm的单室脂质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