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托班:小鸭找妈妈
小班语言活动小鸭找妈妈教案与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小鸭找妈妈教案与反思活动目标1.帮助小班幼儿掌握简单的汉字;2.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活动内容准备工作1.现场准备一个教室或者小广场;2.安排一位老师扮演妈妈鸭;3.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着小鸭的名字(每个名字都要有两张卡片,分别是小鸭和妈妈鸭的名字);4.准备一些小鸭模型。
活动步骤1.将所有小鸭的名字卡片打乱,让小班幼儿轮流选择一张卡片,然后大声读出卡片上的名字;2.根据小鸭的名字,将小鸭模型放在一个指定的地方(可能是在教室里的一角,或者小广场的中央);3.老师告诉幼儿,有一只小鸭走丢了,现在需要大家帮忙找到它的妈妈鸭;4.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鸭的特征和寻找小鸭的过程,老师引导幼儿使用汉语;5.当所有小鸭和它们的妈妈都找到后,幼儿需要将小鸭手上的名字卡片还给老师。
活动反思这个语言活动的目标是帮助小班幼儿掌握简单的汉字,并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观察力,还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活动还能够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因为小班幼儿在找小鸭的过程中需要互相帮助,鼓励并支持彼此,从而达到团队合作的目的。
但是,在实施这个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活动不能过于简单,否则难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需要适当控制幼儿的数量,以确保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活动;3.活动需要有充足的准备工作,以保证活动能够顺利进行;4.必须确保幼儿安全,并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出现意外情况。
总之,小班语言活动小鸭找妈妈是一种很有趣的活动,可以通过它帮助幼儿掌握汉字并提高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这个活动还能够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幼儿园托班小鸭找妈妈语言教案

幼儿园托班小鸭找妈妈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知小鸭、妈妈等词汇。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知小鸭、妈妈等词汇,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难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小鸭图片若干张。
2. 妈妈图片若干张。
3. 故事课件或纸质故事书。
4.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小鸭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鸭”一词,并简要介绍小鸭的特点。
2. 故事讲述:教师讲述《小鸭找妈妈》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小鸭和妈妈,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3. 观察与讨论:教师展示故事课件或纸质故事书,引导幼儿观察小鸭和妈妈在故事中的互动,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 创作环节:教师分发创作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小鸭和妈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小鸭和妈妈。
5. 展示与交流: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聆听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评价幼儿在创作环节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 评估幼儿在展示与交流环节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小鸭和妈妈,模拟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2. 开展“小鸭找妈妈”的游戏,设置障碍物,让幼儿扮演小鸭,穿过障碍物找到“妈妈”,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行动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反应,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2.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鼓励幼儿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达。
3.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语言能力。
八、家庭作业:1. 请家长陪伴幼儿观看《小鸭找妈妈》的故事视频或阅读纸质故事书,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亲子之情。
小班亲子教案:小鸭找妈妈

小班亲子教案:小鸭找妈妈教学目标•能够认识和说出小鸭的名称;•能够模仿小鸭叫声;•能够理解小鸭找妈妈的故事情节;•能够进行简单的归类和比较。
教学内容1.唱儿歌:《小鸭子过河》。
2.讲故事:《小鸭找妈妈》。
3.玩游戏:找妈妈。
教学重点•唱儿歌和模仿小鸭叫声,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读故事的习惯。
•进行简单的归类和比较,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小鸭找妈妈》故事书。
2.小鸭、母鸭、小猫、小狗等动物玩具5-6个。
3.河流模型或蓝色布料。
课程设计1. 唱儿歌《小鸭子过河》1.通过播放歌曲音乐,指导幼儿跟唱。
2.模仿小鸭子起舞活动,增强幼儿的音乐体验感知。
3.借用口型课程,让幼儿尝试模仿小鸭的叫声。
2. 讲故事《小鸭找妈妈》1.让儿童先认识故事中的几种动物玩具,学习各自的外貌特征和叫声,为故事的理解打下基础。
2.通过画面展示和口头讲述,使幼儿跟随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提高幼儿的故事理解能力。
3.咀嚼故事中的难点,让幼儿尝试用语言描述,并加深记忆。
3. 玩游戏《找妈妈》1.在课堂上准备一段河流模型或蓝色布料。
通过故事情节中小鸭找妈妈的元素,向幼儿提示河流是小鸭走过的路程。
2.随机放置小鸭、母鸭、小猫、小狗等动物玩具在河流的中央和两岸。
让幼儿扮演小鸭,在家长的引导下,找到真正的妈妈鸭。
教师可以进行趣味性的引导,增强幼儿的参与意识。
课堂互动1.鼓励幼儿尝试模仿小鸭子的叫声,让大家一起大声喊出“嘎嘎嘎~”。
2.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人物、场景、情感等细节,丰富故事的呈现方式。
3.在玩游戏环节中,可以借助小组竞赛的方式,加强互动性和提高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
总结通过对小班亲子教案:小鸭找妈妈的教学,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在唱歌、讲故事和玩游戏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音乐感知、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还增强了家长们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感情交流。
这样的亲子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托班教案小鸭找妈妈

托班教案:小鸭找妈妈导语本教案以小鸭子迷失妈妈为主题,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习动物妈妈和幼儿的对应关系,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认识和了解不同动物的妈妈和幼儿的对应关系。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辨别事物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小鸭和其他动物妈妈的图片卡片(鸟、猫、狗、牛、猪等)。
•小鸭和其他动物幼儿的图片卡片。
•手偶或绒毛玩具(小鸭和其他动物妈妈)。
•托盘或纸板。
教学过程引入1.引入故事情境:请幼儿坐成一个圆圈,老师向幼儿们讲述小鸭子迷失妈妈的故事。
故事内容可以是:小鸭子迷路了,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妈妈,于是它四处寻找。
活动一:小鸭找妈妈1.将小鸭和其他动物妈妈的图片卡片放在托盘或纸板上。
将小鸭和其他动物幼儿的图片卡片放在一旁。
2.邀请幼儿依次来到托盘或纸板前,观察动物妈妈的图片,并试图找出与之对应的小鸭幼儿的图片。
3.当有幼儿找到正确的对应关系时,老师可以鼓励幼儿将对应的动物妈妈和幼儿的图片放在一起。
4.继续游戏,直到所有的对应关系都找到为止。
活动二:角色扮演1.准备手偶或绒毛玩具作为小鸭和其他动物妈妈的角色。
2.邀请几名幼儿扮演小鸭和其他动物幼儿,同时搭配相应的动物妈妈手偶或绒毛玩具。
3.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小鸭子找妈妈的过程。
4.角色扮演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问幼儿们关于动物妈妈和幼儿的问题,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对应关系。
活动三:小鸭找妈妈游戏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幼儿扮演小鸭,其他幼儿分别扮演不同动物妈妈。
2.老师在教室或室外设置寻找路线,路线上设有不同的障碍物和指示物。
3.每个小组的小鸭要按照指示物的指示,依次找到属于自己的妈妈。
4.当所有小鸭都找到自己的妈妈后,可以进行庆祝活动,例如合唱歌曲或给小鸭和妈妈们颁发奖励。
教学总结通过本教案的活动,幼儿们学会了不同动物妈妈和幼儿的对应关系,培养了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鸭找妈妈》幼儿教案

《小鸭找妈妈》幼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知小鸭、妈妈等动物形象,丰富幼儿的词汇。
2.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关爱动物,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知小鸭、妈妈等动物形象,感受故事氛围,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教育幼儿学会关爱动物,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小鸭、妈妈等动物的图片,小鸭和妈妈的布偶,小鸭叫声的录音带等。
2. 环境:布置一个温馨的课堂环境,营造故事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鸭和妈妈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讲述故事: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小鸭找妈妈》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感受故事氛围。
3. 角色扮演: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各个角色的情感。
4.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鸭找妈妈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5.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主题,教育幼儿学会关爱动物,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其他动物的图片,认识它们并讲述它们的故事。
2.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去动物园参观,观察不同动物的特点,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关爱之心。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情节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观察他们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关注幼儿在作业和延伸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主动关爱动物,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同情心。
七、教学内容:1. 故事《小鸭找妈妈》的详细内容。
2. 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形象,如小鸭、妈妈等。
3. 故事情节的发展,小鸭如何找妈妈的过程。
4. 故事所传达的主题,关爱动物,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八、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布偶等教具,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动物形象。
2. 讲述法: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小鸭找妈妈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

小鸭找妈妈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儿歌《小鸭找妈妈》的内容,知道小鸭子的特点以及与妈妈之间的亲情。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3. 情感目标:教育幼儿懂得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唱儿歌《小鸭找妈妈》。
难点:掌握儿歌中的节奏和音调。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鸭子图片、妈妈图片、PPT课件。
2. 材料准备:儿歌《小鸭找妈妈》乐谱。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小鸭子和妈妈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小鸭子和妈妈的特点。
2. 学习儿歌:教师播放儿歌《小鸭找妈妈》,让幼儿边听边跟唱。
教师适时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儿歌的节奏和音调。
3. 分组演唱: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小鸭子或妈妈),进行分组演唱。
4. 完整演唱: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完整演唱,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
五、作业布置1. 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儿歌《小鸭找妈妈》的故事情节。
2. 家长协助幼儿学会唱儿歌,并在家庭中进行演唱。
3. 家长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记录幼儿在唱歌过程中的进步。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唱歌时的积极性、配合度等。
2. 评价幼儿对儿歌《小鸭找妈妈》歌词的掌握程度,能否熟练唱出。
3.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包括是否愿意唱这首儿歌,以及在唱歌过程中的进步。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小鸭子运动会”活动,让幼儿扮演小鸭子,进行跑步、游泳等比赛,增强幼儿对小鸭子的喜爱。
2. 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表演儿歌《小鸭找妈妈》,增进亲子关系。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更符合幼儿的需求。
2.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为幼儿日后的艺术发展奠定基础。
3.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感教育,引导幼儿学会感恩,懂得珍惜亲情。
九、教学计划调整1. 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适当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幼儿能够跟上教学节奏。
【幼教】托班教案:小鸭找妈妈(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托班教案:小鸭找妈妈(四篇)目录:
托班教案:小鸭找妈妈一
托班教案:帮鸟妈妈找蛋二
托班教案:我爱好妈妈三
托班教案:找朋友四
- 1 -
托班教案:小鸭找妈妈一
[设计意图]
小小班的孩子年龄小,他们离开朝夕相伴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到陌生的环境——幼儿园,不免有焦虑、想妈妈、不安的情绪,要稳定幼儿的情绪,最好的途径之一是让幼儿拥有自己的朋友(妈妈)。
因[活动准备]:此,我设计“小鸭找妈妈”的活动,期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懂得有朋友是快乐的,体验不离开大家和大家在一起玩的喜悦心情。
活动目标:
1.懂得在幼儿园要和大家在一起,不能随便离开集体
2.初步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学说短句“不要离开大家”
3.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懂得不离开大家和大家在一起玩是快乐的
教学重、难点:让幼儿懂得和大家在一起玩是快乐的,不离开大家,并能学说简单的短句
教学准备:1.鸭妈妈,小灰鸭,金鱼的头饰各一个2.欢快的音乐(快乐的小鸭),雷声3.四幅色彩鲜艳符合故事情节的彩图。
4.录音机一个5.创设小池塘的环境
教学流程:引出主题——讲故事、提问——情景表演——小结教学过程:
一、引题
(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好看的图片,想看吗?)
1、画面(三):有一只在哭泣的小灰鸭。
老师:小鸭为什么哭了?
幼儿:小鸭找不到爸爸妈妈了。
幼儿:小鸭没有妈妈。
幼儿:没人跟小鸭玩。
幼儿:小鸭它迷路了。
幼儿:
小鸭没有朋友。
幼儿:小鸭心里难受要打针。
2。
幼儿园托班小鸭找妈妈语言教案

幼儿园托班小鸭找妈妈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 通过故事,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和分享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小鸭找妈妈》的阅读与理解。
2. 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3. 观察小鸭的特征,学习用语言描述。
4. 创作自己的故事,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小鸭找妈妈》。
2. 小鸭玩偶或图片。
3. 画纸、画笔,供幼儿创作使用。
4. 音乐CD《找妈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音乐《找妈妈》,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感受找妈妈的快乐。
2. 故事阅读:教师讲述故事《小鸭找妈妈》,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
3. 角色扮演:分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4. 观察与描述:展示小鸭玩偶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小鸭的特征,并用语言描述。
5. 创作环节: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语创作一个类似《小鸭找妈妈》的故事,并画出来。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自己创作的故事。
2. 评价:教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鼓励家长在家关注幼儿的分享和表达能力,共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故事创作和表演。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小鸭找妈妈”主题展示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
3. 社区活动: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小鸭找妈妈”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关注幼儿在角色扮演和创作环节的情感体验,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3. 教师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进步。
八、教学评价:1. 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表演、创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托班:小鸭找妈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托班语言活动小鸭找妈妈
[设计意图]
小小班的孩子年龄小,他们离开朝夕相伴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到陌生的环境——幼儿园,不免有焦虑、想妈妈、不安的情绪,要稳定幼儿的情绪,最好的途径之一是让幼儿拥有自己的朋友(妈妈)。
[活动准备]:此,我设计“小鸭找妈妈”的活动,期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懂得有朋友是快乐的,体验不离开大家和大家在一起玩的喜悦心情。
活动目标:
1.懂得在幼儿园要和大家在一起,不能随便离开集体
2.初步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学说短句“不要离开大家”
3.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懂得不离开大家和大家在一起玩是快乐的
教学重、难点:让幼儿懂得和大家在一起玩是快乐的,不离开大家,并能学说简单的短句
教学准备:1.鸭妈妈,小灰鸭,金鱼的头饰各一个 2.欢快的音乐(快乐的小鸭),雷声 3.四幅色彩鲜艳符合故事情节的彩图。
4.录音机一个 5.创设小池塘的环境
教学流程:引出主题——讲故事、提问——情景表演——小结
教学过程:
一、引题
(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好看的图片,想看吗?)
1、画面(三):有一只在哭泣的小灰鸭。
老师:小鸭为什么哭了?
幼儿:小鸭找不到爸爸妈妈了。
幼儿:小鸭没有妈妈。
幼儿:没人跟小鸭玩。
幼儿:小鸭它迷路了。
幼儿:
小鸭没有朋友。
幼儿:小鸭心里难受要打针。
(在此环节老师不加定论让幼儿自由回答)刚才啊小朋友们都说
的好极了,我们来表扬表扬自己。
那你们还想知道那只小灰鸭到底是
怎么了吗?(想)
二、故事、提问
出示图(一):鸭妈妈带着许多小鸭出去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走得多好啊!
老师:他们去干什么了?
幼儿:他们出去玩了。
老师:他们是怎么走的?
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的。
(哦,小鸭子们真乖是排着队一个跟着一个走,学习词“一个跟
着一个”,在回答中要求幼儿把语句讲完整)。
出示图(二)鸭妈妈带着一群小鸭在池塘边游水、嬉戏、玩耍,
玩得真开心!小灰鸭看见了一条金鱼,就跟着金鱼游开了。
老师:发生什么事了?
幼儿:小鸭跟金鱼去玩了。
老师:那是哪只鸭子跟金鱼去玩了?
幼儿:小灰鸭。
出示图(三)天空出现了乌云,小灰鸭找不到妈妈了,急得哭起来。
老师:小灰鸭为什么哭啊?
幼儿:它找不到妈妈了。
幼儿:它离开了大家自己去玩了。
出示图(四):鸭妈妈赶来了,小灰鸭找到妈妈说:“以后,我再也不随便离开大家了!”
老师:鸭妈妈找到了小灰鸭了吗?
幼儿:找到了。
老师:小灰鸭是怎么对妈妈说的?
幼儿:我在也不离开大家了,我要和大家在一起。
(学习短句“不要离开大家”在此可以请几个幼儿来回答,并给以五角星奖励)
结合实际提问:
老师:如果你和爸爸妈妈在外面走的时候你能不能离开爸爸妈妈一个人去玩了?为什么啊?
幼儿:不能,这样会找不到妈妈的,会被坏人抓走的,就回不了家了。
老师:那如果你不小心你和爸爸妈妈走丢了那怎么办啊?
幼儿:打110,找警察叔叔帮忙。
(老师给予肯定)
三、情景表演
(布置场景、欢快的音乐响起)
1、教师:小鸭子们你们听好了今天妈妈带你们出去玩,你们可
要排好队伍一个跟着一个不要跟妈妈走丢了哦。
2、游啊游,出现小金鱼带小灰鸭跟大家走丢了的画面,激发小朋
友意识到周围少了谁?
3、播放
音乐,小鸭子们在池塘嬉戏,玩耍,出现打雷声音教师引导:糟糕,大雷了,快要小雨了。
有什么办法能躲雨?(在此能很好的运用
环境创设,并引导幼儿运用荷叶挡雨)。
小灰鸭的出现。
4、妈妈和小灰鸭的从合,引出以后在也不离开妈妈了。
四、小结
今天啊,我们的小朋友各个都表现的棒级了,老师把大拇指送给
你们。
你们可别像小灰鸭那样随便的离开大家哦,在幼儿园里你们可
要和大家在一起哦,别离开大家。
附:故事小鸭找妈妈
有一天鸭妈妈对许多小鸭说:“今天,我要带你们出去玩,在外
面要跟着妈妈,不要离开。
”小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个跟着一个走。
走到小河边,鸭妈妈带领小鸭游水,游啊游,一条金鱼游到一只小灰
鸭身边,对小灰鸭说:“那边很好玩,我带你去玩。
”小灰鸭贪玩,
忘记了妈妈的话,离开了大家,跟着金鱼游走了。
天空出现了乌云,快要下雨了。
小灰鸭跟着金鱼游啊游,忽然天
下雨了,风呼呼地吹,雨越下越大,小灰鸭想起了妈妈,大声叫道:“妈妈!妈妈!”正在这时,鸭妈妈听见小灰鸭的叫声,就游了过去。
鸭妈妈对小灰鸭说:“下次去玩的时候,不可以随便的离开大家,要
和大家在一起。
”小灰鸭点点头说:“我一定记住妈妈的话,跟大家
在一起,再也不离开大家了。
”小鸭子们高兴地回家去了。
后来小灰鸭出去时,都和大家在一起,不随便离开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