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作业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福建师范大学9月《小学科学教育》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20

福建师范大学9月《小学科学教育》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20

福建师范大学9月《小学科学教育》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20福建师范大学9月《小学科学教育》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国家级教学目标的是()A.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培养学生的教育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B. 坚持以教材为依据,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C. 坚持以知识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D. 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2. 下列科学活动的类型中,既属于探究性活动又属于观察性活动的是()A. 用显微镜观察树叶上的细胞结构B. 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C. 制作模型进行科学实验D. 进行科学探究并收集实验数据3. 小明在草地上运动时,会感到很累。

下列说法中,最有可能是小明肌肉出现的问题是()A. 肌肉适应性增强B. 肌肉疲劳C. 肌肉力量增加D. 肌肉发达4. 下列说法中,最符合健康生活理念的是()A. 每天晚上睡觉前吃一顿丰盛的晚餐B. 每天坚持户外运动C. 晚上睡前用手机学习D. 饭前用水漱口,然后立即进食5. J·J·汤普森和赫鲁晓夫发表的标志人类历史性突破的科学实验试验核武器在()A. 北极B. 赤道C. 南极D. 中经线二、填空题1. 法拉第电磁感应的重要方程式是“电动势E =”答:E = -ΔΦ/Δt2. 乔治·西门子发明的重要设备是“电动机”三、判断题1. 在电路中,电场线从正极指向负极。

()答:错2. 核反应堆爆炸后会产生核辐射。

()答:对四、解答题1. 火山爆发时,经常伴随有熔岩流的流动,请用文字描述熔岩流的特点以及由火山爆发引发的其他自然灾害。

答:熔岩流是一种由岩浆在火山口流动时形成的物质流。

它具有高温、高速、高粘度的特点。

在火山爆发期间,岩浆会喷发出来,顺着山体向下流动。

熔岩流会烧毁沿途的植被和建筑物,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火山爆发还可能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如火山灰喷发会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火山爆发还可能引发火山地震、火山喷发引发的洪水等等。

北京师范大学20春《小学科学教学论》离线作业参考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20春《小学科学教学论》离线作业参考答案
C. 家长的鼓励 D. 自我探索
9.小学高年级科学教育的主要特征是 (D)分值:5
A. 提高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力 B. 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C.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DHale Waihona Puke 积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10.小学科学教育活动课一般分为两种(B)分值:5
A. 综合实践活动和课外科技兴趣小组 B. 综合实践活动和科学教育活动课
7.小学低年级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B)分值:5
A. 注重科学精神及科学态度的培养 B. 注重科学习惯的养成及科学方法的初步了解
C. 注重科学知识的掌握及科学态度的培养 D. 注重科学习惯的养成及科学知识的掌握
8.在小学低年级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更多地依赖于(A)分值:5
A. 教师的指导 B. 同伴的帮助
A. 由随意游戏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转化 B. 由个体和松散的群体活动向独立的自主活动
C. 由书面表达到言语表达 D. 由接受别人的照顾到照顾别人
6.小学低年级科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D)分值:5
A. 学习科学知识;领悟科学道理;培养科学态度 B. 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养成科学习惯
C. 知道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领悟科学道理、养成科学行为习惯 D. 知道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科学知识;养成科学行为习惯
C. 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D. 科学过程与科学态度
15.最早提出主动学习与科学认识过程相结合的是20世纪著名的教育家(B)分值:5
A. 加涅 B. 奥苏泊尔
C. 杜威 D. 泰勒
简答
1.小学高年级科学教育的特征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几方面?分值:10
答:积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是小学高年级科学教育的主要特征。《新课标》指出:“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具体表现在:探究就是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交流、互动合作、动手动脑、多方提出问题和寻求答案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开阔学生的知识而(2)注意学生独立性、自觉性的培养(3)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科学教育作 业

科学教育作  业

1.“学生体重对弹跳高度的影响”实验中,因变量是()。

A.性别B.地面的质量C.(弹跳)高度D.体重答案:C2.情境学习模式中最典型的代表是美国V anderbilt大学认知技术课题组提出的()模式。

A.抛锚式教学B.问题解决C.课题研究D.社会文化答案:A3.“指导—发现”教学模式的创始人为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A.赫尔巴特B.杜威C.皮亚杰D.布鲁纳答案:B4.“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创始人为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A.赫尔巴特B.杜威C.皮亚杰D.布鲁纳答案:D人类认识事物使用的最早,也是最古老的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数学方法答案:A6.对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重点是:应抓住学生对待科学学习与探究活动中的()进行。

A.态度B.情感C.价值观D.态度和情感答案:A7.在科学教育发展之初,科学教育等同于()的教育,它关注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原理的传递。

A.科学方法B.科学技能C.科学思维D.科学知识答案:D8.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

A.控制严格的B.间接的C.直接的D.限制较死答案:B9.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的影响是()。

A.直接的B.指导性的C.限制较死D.控制严格答案:B10.认识科学探究部分具体内容标准包括()。

A.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B.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C.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问题D.应用知识经验解释现象答案:A11.教学大纲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

A.选择空间很大B.硬性的C.弹性的D.间接的答案:B12.“钓鱼线的粗细对钓上鱼大小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

A.时间B.地点C.(鱼的)重量D.(钓鱼线的)直径答案:D13.对待科学的具体内容标准有()。

A.不迷信权威B.尊重证据C.想知道,爱提问D.珍爱生命答案:A14.第47题从科学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而言,可分为()。

A.学校课程资源和素材课程资源B.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C.家庭和社区资源D.学校和家庭课程资源答案:B15.第48题目的是了解评价对象的基础和情况,为制定教学计划作准备是()。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次形考作业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次形考作业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次形考作业答案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分目标(一)科学探究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三)科学知识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小学科学教育大作业答案

小学科学教育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小学教育 2017年12月课程名称【编号】:科学教育【0299】 A卷大作业满分:100分一、简答题(3×14=42分)1.简述科学教育的作用答:科学教育指通过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教育来培养人的全面科学素养,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一种人类实践活动。

科学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科学教育指在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中相对于人文科学教育而言的数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的学科教育。

广义:科学教育不仅包括狭义的科学教育内容,而且还包括对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教育。

2.简述科学的探究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答:1、科学对证据的要求2、科学是逻辑的想象的合成;3、科学具有检测和预测的功能;4、科学家试着确认和避免他们的偏差。

3.简述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答:科学课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小学生受教育问题的重视与关注,如何才能保证小学科学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从总体上来看,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应用于小学科学课中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基本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学生“合作学习”意识的增强。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等方式,注重其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团结合作的意识。

实践结果已经表明,通过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组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都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特别是形成了比较和谐的组员关系。

其二,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与主导作用,比如引导学生正确地开展学习合作,对其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供帮助等,实现了既保持学生独立又推进教师主导的状态。

其三,教学效果的明显改善。

教学效果的改善是建立在学生对科学课程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之上的,事实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推进与运用,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也就不言而喻了,这也是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最主要目的。

XXX《小学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一答案

XXX《小学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一答案

XXX《小学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一答案16.单选题的主要作用是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程度。

答案:错误17.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发展性教学的高级教学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维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答案:正确18.角色扮演中,学生扮演的角色应该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

答案:正确19.人的操作能力品质主要包括迅速性、准确性、协调性和创新性。

答案:错误20.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注意针对性、适宜性、探索性、阶段性和科学性等方面。

答案:正确2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对待科学的态度的标准包括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不迷、珍爱生命和愿意合作与交流等。

答案:正确22.创造探讨法的教学过程包括创设问题情境、确定问题的存在、解决问题与突破创造阶段和验证反馈阶段等。

答案:正确23.科技活动的基本特征有不局限在课本之内、不局限在课堂和班级之内、以学生自己的科技活动为主和科技人员参与教育等。

答案:正确24.科学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科学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包括教材、实验设备、多媒体资料等。

答案:正确25.欣赏音乐可以用来说明右脑具有具有逻辑思维功能。

答案:错误26.课程目标是指导课程设置、编排、实施和评价整个过程的准则,也是课程自身性质和理念的体现。

答案:正确27.辅导教师在指导青少年科学探索活动过程中,应该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答案:正确28.研究态度与价值观与科学方法、能力的关系首先表现为科学方法是形成科学态度价值观的操作规范基础。

答案:错误29.1985年,英国开始了以提高全国人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的科学技术教育计划。

XXX将这项计划称为“2061计划”。

答案:错误30.观察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它可以帮助科学家收集数据、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等。

答案:正确31.多选题可以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理解能力。

答案:正确32.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适宜性、探索性、阶段性和科学性等方面。

答案:正确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对待科学的态度的标准包括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不迷、珍爱生命和愿意合作与交流等。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电子版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电子版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电子版1、光照射到物体上,我们就能看到物体,是因为光()。

[单选题] *A.被物体吸收B.被物体反射(正确答案)C.传播的方向不会改变2、种子发芽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现象是()。

[单选题] *A.长出嫩芽B.种皮破裂C.种子膨大(正确答案)3、某农田为防止鸟类啄食农作物的种子,大肆捕杀了鸟类,后来发现农田中有大量害虫,其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 *A.农作物旺盛生长,食物充足B.食物链被破坏(正确答案)C.害虫生长速度加快4、在组成花岗岩的矿物中,硬度最硬的是( )。

[单选题] *A.云母B.石英(正确答案)C.金刚石5、下列比较容易找到蚯蚓的是()。

[单选题] *A.黄泥浆里B.菜地里(正确答案)C.沙堆里6、港珠澳桥采用桥、岛、隧为一体的主要原因是( )。

[单选题] *A.我国建造特高大桥的技术不成熟,而建造海底隧道的技术很成熟B.为了保证水陆空立体交通线互不干扰(正确答案)C.保护环境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变异现象。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当用手摇电动机点亮小灯泡后,想要使小灯泡更亮,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单选题] *A.转动的时间更久一些B.改变转动的方向C.转动的速度更快一些(正确答案)9、日食是当太阳、地球和月球在同一条直线时,地球在中间挡住了太阳照向月球的光。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30、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不多,但人均占有量丰富。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1、丹顶鹤是有迁徙行为的鸟类,它的迁徙是为了适应环境。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2、安全帽做成拱形,能提高抗撞击能力。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1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根据这一成语,可以写出的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4、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 )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15、在户外进行空投包实验时,我们可以通过记录数据来帮助改进实验。

《科学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科学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科学教育》作业参考答案《科学教育》作业答案一、不定项选择1、科学教育学与一般的教育学相比,具有的特征为:(A BD)A.描述性和探究性B.实践相关性C.公共性与综合性D.实证性与预测性 2、课程目标的主要层次有:(ABCD)A.课程整体目标B.课程领域目标C.课程科目的目标D.课程的具体目标3、根据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可以把教学设计划分为(ABCD)几种水平。

A.直感设计 B. 试验设计C.经验设计D. 系统设计4、20世纪科学普及事业的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ABD) A.公众理解科学阶段 B. 科学传播阶段 C.公众参与科学阶段 D. 传统科普阶段5、科学教育资源按其与教学的关系的属性,可分为:( B ) A.有形资源和网络资源 B. 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C.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 D. 虚拟化资源和书面资源 6、SKIF的构成部分主要包括:(ABCD)A.明确学习目标B. 使思维可视化C.提供社会支持D. 鼓励终身学习 7、按测验要求,教育测验被分为:( B )A.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B. 难度测验和速度测验C.预测测验和成就测验D.普通测验和诊断测验8、1747年,在柏林创办第一所真正的实科学校――“经济、数学实科学校”的是:( C ) A.刘易斯・芒福德 B. 约瑟・奥特加・伊加塞特 C.赫克D. 赛姆乐9、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领域,技术教育的特点是(ABCD )A.实践性和综合性B.创造性和非功利性C.职业指导性D.教学成果测量的艰难性10、( B )在1994年指出,教师是科学史融入科学教学中成功的关键,教师如果充分准备且掌握丰富的科学史教学资源,那么,科学史就能有效地应用于科学教学中。

A.布鲁纳 B. 马修斯 C.杜威 D. 汤姆逊11、劳动技术教育在我国承担着(ABCD)的功能。

第 1 页共 11 页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掌握和巩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教学论作业答案
————————————————————————————————作者:————————————————————————————————日期:
《小学科学教学论》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推动科学教育产生及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是( A)
A.教育、科学、心理
B. 教育、科学、社会
C.教育、历史、科学
D. 教育、哲学、科学
2、科学的社会价值最大地表现为它的(A )
A. 社会性
B. 创新性
C. 人文性
D. 发展性
3、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多为( B )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特殊注意
D. 专一注意
4、小学低年级学生将发生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人生启蒙意义的转化,其中正确的是( A )
A. 由随意游戏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转化
B. 由个体和松散的群体活动向独立的自主活动
C. 由书面表达到言语表达
D. 由接受别人的照顾到照顾别人
5、小学低年级科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是(D )
A.学习科学知识;领悟科学道理;培养科学态度
B.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养成科学习惯
C.知道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领悟科学道理、养成科学行为习惯
D.知道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科学知识;养成科学行为习惯
6、小学低年级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B )
A. 注重科学精神及科学态度的培养
B. 注重科学习惯的养成及科学方法的初步了解
C. 注重科学知识的掌握及科学态度的培养
D. 注重科学习惯的养成及科学知识的掌握
7、在小学低年级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更多地依赖于( A )
A. 教师的指导
B. 同伴的帮助
C. 家长的鼓励
D. 自我探索
8、小学高年级科学教育的主要特征是( D )
A.提高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力
B.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C.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D.积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9、小学科学教育活动课一般分为两种( B )
A.综合实践活动和课外科技兴趣小组
B.综合实践活动和科学教育活动课
C.科学教育活动课和课外科技兴趣小组
D.综合实践活动与专题教育课
10、小学科学教育活动课的最大特点是( A )
A.增长知识
B.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C.情感体验
D.加强对科学的理解
11、STS是以下哪三项的英文缩写( A)
A.科学、教育、社会
B.社会、技术、科学
C.社会、技术、科学
D.科学、技术、社会
12、至1984年底大约有1000多个以STS为主体的科目出现在美国的中小学课程和大纲中,
其中较为著名的课程是于1988年正式开设的(A )
A. 《科学与社会教育单元》
B. 《为明天的世界而准备》
C. 《社会中的化学》
D. 《自然科学》
13、科学包括( D)
A. 科学发现的知识与过程
B. 科学发现的知识与精神
C. 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D. 科学过程与科学态度
14、最早提出主动学习与科学认识过程相结合的是20世纪著名的教育家(B )
A.加涅
B.奥苏泊尔
C.杜威
D.泰勒
15、在科学教育中,学生学习需要遵循参与体验原则,参与体验包括( D )
A. 参与意愿、参与动机、参与能力
B. 参与目的、参与态度、参与能力
C. 参与目的、参与意愿、参与能力
D. 参与意愿、参与目的、参与态度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小学高年级科学教育的特征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几方面?
2、科学教育的课堂教学原则有哪些?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谈谈对英国的STS课程的认识。

2、如何理解科学教育中学生学习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