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艺基础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电子工艺实训教学大纲.

电子工艺实训教学大纲.

电子工艺实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为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开设的一门基本技能训练课程。

其基本任务是掌握电子焊接的基本技能,熟练使用电子测量仪表(万用表,示波器等),学习按装并调试简单电路,并能用所学知识对电路进行分析。

二:学时按排
三:课程基本要求
1、绪论
了解本课程的内容,要求,考核办法,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焊接工艺的要求,要点。

2、焊接训练
每人至少焊二十支大头针,应遵循刮脚——上锡——焊接的工艺过程,每道工序应认
真完成,防止虚焊,假焊。

一支焊接不合格扣5分。

3、制作直流稳压电源
首先要掌握电路结构,工作原理,设计元件布置,检测元器件,再进行焊接,电路焊接时应注意一定的工艺要求,特别是焊接的线头器件都必须先上锡再焊接。

完成电路联接后应认真进行检查,用万用表,示波器对有关参数进行测试,分析。

4、制作作电路的考评
电路应符合工艺要求(整齐,美观,焊点正确),用万用表检测二,三极管,测试电路中相关的电压值,分析三极管的工作状态,使三极管达到饱和或截止的原因。

5、收音机的按装与调试
熟悉收音机电路、清点、测试元器件,焊接符合要求,焊点的大小适当,不得短路,不得烫坏线路板及元器件,更不能装错元器件。

四、说明:
1、本课程应在《电工基础》,《电子技术》之后开设。

2、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三年制高职。

编者:李定华
主审:曹京生。

电子工艺教学大纲

电子工艺教学大纲

电子工艺教学大纲电子工艺教学大纲电子工艺是现代电子技术领域中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电子器件的制造和组装过程,是培养电子工程技术人才的关键环节。

为了保证电子工艺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制定一份合理的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电子工艺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内容和结构。

首先,电子工艺教学大纲对于教学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

一份明确的教学大纲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大纲可以规定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学习的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子工艺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学大纲还可以规定教学的评估方式和标准,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反馈。

其次,电子工艺教学大纲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电子工艺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子器件的分类、特性和工作原理等。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电子器件以及它们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其次是电子工艺的制造技术,包括印刷电路板的制作、电子器件的组装和焊接等。

学生需要学习各种制造工艺和技术,并能够熟练操作相关设备和工具。

此外,电子工艺教学大纲还应该包括电子工艺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以及电子工艺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等。

最后,电子工艺教学大纲的结构应该合理清晰。

一般来说,教学大纲可以分为导论、基础知识、制造技术、质量控制和发展趋势等几个部分。

导论部分可以介绍电子工艺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学习电子工艺的前提知识和技能。

基础知识部分可以详细介绍电子器件的分类、特性和工作原理等基本知识。

制造技术部分可以介绍电子工艺的制造过程和相关技术。

质量控制部分可以介绍电子工艺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发展趋势部分可以讨论电子工艺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每个部分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章节和小节,以便于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和教学。

综上所述,电子工艺教学大纲对于电子工艺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一份合理的教学大纲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大纲的内容应该包括电子工艺的基础知识、制造技术、质量控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

电子工艺基础实训教学大纲范文

电子工艺基础实训教学大纲范文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电子工艺基础》课程实训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子工艺基础计划学时:40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职业基础知识及技能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学分:5 制订人:王鲲鹏制订时间:2011年9月1日审核人:批准人:一、实训目的通过电工电子基本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方法,焊接技术,常用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PCB的制作方法,了解SMT技术流程,Protel和proteus 仿真软件的使用,基本电子产品的制作、安装、调试、测试方法等基本技能。

通过电工电子基本技能的实训,使学生具备了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感性认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对后续课程实验和理论课的学习具有帮助作用,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电工电子基本技能的实训,对学生掌握基本理论、运用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实训的基本要求和任务(一)实训的要求(二)实训的任务(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续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后续课程: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子产品检测技术等。

三、实训项目与学时安排2012-2013-1 《新时代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项目一:安全用电常识(一)教学内容:安全用电常识;电度表及室内用电器连接等基本知识。

(二) 基本要求:掌握安全用电常识,电度表及室内用电器连接等基本技能。

(三) 教学重点:安全用电常识。

(四) 难点:电度表及室内用电器连接。

项目二:万用电表的原理及使用(一) 教学内容:指针式万用电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数字万用表。

(二) 基本要求:掌握指针式万用电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三) 教学重点:掌握指针式万用表,数字式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四)难点:指针式万用电表的基本原理、结构。

项目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一) 教学内容:常用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位器、电容、电感、晶体管等),常用开关、接插件、继电器等的结构、性能参数、封装类型;(二) 基本要求: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位器、电容、电感、晶体管等),常用开关、接插件、继电器等的识别方法和万用表检测方法。

工学电子工艺基础讲义

工学电子工艺基础讲义

电子工艺基础讲义张新安第2章电子元器件计划学时:8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继电器、接插件、机电元件、半导体二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元器件的主要技术参数;2、掌握阻容元件的直标、数标、色标的意义及其识别;3、根据用途进行阻容元件、半导体元器件的选用,建立产品的成本、质量意识;4、从外形进行元器件的识别,用万用表检测电阻、电容、电感元件和二、三极管的方法。

重点:1、元器件的主要技术指标及选用原则;2、三种标法的意义及其识别;难点:1、元器件的主要参数;2、元器件的选用。

知识要点:1、电子元器件的主要参数;2、电子元器件的命名与标注;3、电子元器件的检验和筛选。

技能要点:1、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2、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检验。

器材准备:1、万用表;2、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金属氧化膜电阻、线绕电阻、三种以上电位器;3、瓷片电容、金属化薄膜电容、铝电解电容、钽电容、独石电容;4、色码电感、线绕电感、共模电感、变压器、三种以上继电器;5、半导体二、三极管、直插式集成电路、贴装式集成电路。

教学内容:第2章电子元器件2.1 电子元器件的主要参数2.1.1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参数特性参数:描述电子元器件的电气功能,通常用该元件的名称来表示。

如电阻特性、电容特性、电感特性、二极管特性等。

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参数一般用伏安特性来表示,伏安特性:通过元器件中的电流强度与其两端所加的电压关系。

几种常用的电子器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1(P24)。

2.1.2电子元器件的规格参数描述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参数的数量称为它们的规格参数。

包括标称值,额定值和允许偏差等。

2.1.2.1 标称值和标称值系列1、标称值:为制造和使用方便所规定的一系列的数值作为产品的标准值,称为标称值。

2、标称值系列:一组有序排列的标称值。

元件特性数值标称系列如表2-1(P26)3、电子元器件的标称值有特性标称值和尺寸标称值等。

(1)元件的特性标称值系列大多为两位有效数字(精密元件一般是三位或四位有效数字)并用系列数值乘以倍率数。

电子工艺大纲

电子工艺大纲

《电子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BD04104
总学分、学时:2学分; 42学时(讲授30学时,实践活动12学时)
适用专业:专科通信技术专业、计算机通信技术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先修课程: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等
电子工艺是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电子、现代电器技术系级专业限定选修课,讲授电子产品的元器件、电子产品焊接工艺、设计工艺、装配工艺、调试和检测工艺以及电子产品相关的工艺文件等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及电子产品生产的最新工艺,了解电子产品工艺文件相关知识和掌握最基本的技能,为今后走上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子技术安全用电知识,科学地认识元器件焊接,以及印制电路的设计与制造工艺,对国内外电子行业的先进生产工艺,特别是以信号技术为支撑的制造技术工艺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四、主要仪器及设备
电脑、激光打印机、焊接机、制板机等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本课程为考查课,成绩构成如下:
1、平时成绩(作业2-3次)占总成绩的20%。

2、理论考核占总成绩的50%。

3、实践占总成绩的30%。

六、必要说明
教学参考书目
1汤元信等.电子工艺及电子工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2樊会灵.电子产品工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
3杨清学.电子装配工艺.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10月
制订:杨端审核:陈胜权。

电子工艺基础教案

电子工艺基础教案
导线连接
采用焊接、压接、绕接等连接方式, 将导线与元器件的引脚或PCB上的焊 盘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电路。
整机装配与调试
整机装配
将加工好的PCB板、外壳、电源等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形成完整的电子产品。
调试与检测
对装配完成的电子产品进行调试和检测,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事项,如防止 触电、短路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介绍了电子工艺的定义、发展历 程、应用领域等基本概念。
电子工艺文件
讲解了电子工艺文件的种类、编 写要求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 作用。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1 2
作品展示
展示了学生们在课程期间完成的电子工艺作品, 包括焊接练习板、电子钟、收音机、数字万用表 等。
作品评价
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出了 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手工焊接技术
01
02
03
工具与材料
烙铁、焊锡、小刀、松香 等。
操作步骤
准备工作、加热焊件、熔 化焊料、移开焊锡、移开 烙铁。
注意事项
保持烙铁头的清洁、控制 焊接时间、选择合适的焊 锡和烙铁、注意安全。
机器焊接技术
设备与工艺
自动焊接机、波峰焊机、 回流焊机等。
操作流程
设备调试、上料、焊接、 下料、检测。
元器件选择与布局
元器件选择
根据电路设计和产品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 极管、三极管等。
元器件布局
按照电路原理和装配工艺要求,合理安排元器件在印刷电路板(PCB)上的位置 和方向,以便于焊接、调试和维修。
导线加工与连接
导线加工
根据电路连接需要,对导线进行裁剪 、剥皮、捻头等加工处理,以便于后 续的焊接操作。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子工艺基础课程标准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子工艺基础课程标准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子工艺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电子工艺基础课程学时:120学时适用对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年级学生二、说明(一)课程性质《电子工艺基础》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学会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常用电子工具使用,电子仪器仪表使用,产品装接、调试、检测等多种技能,使学生成为适应现代制造业需要,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生产、设备维护和工艺管理、质量管理的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使学生从实体上认识并掌握焊接技能、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印刷电路的设计方法与技巧、电子测试仪器的使用、电子产品的调试与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项目的制作与测试过程是培养“能力”的最关键的途径,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手段。

操作过程的规范化要求,以及模拟职场环境的现场管理,对“素质”的养成有着独特的作用。

为此,在本《标准》中将把课程设计成在模拟职场的环境和规范化的要求下,以项目制作与测试为中心,围绕所作项目,认识、理解其中理论知识。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

了解:对基础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

理解:理解电子元件工作特性,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

掌握:掌握电子常用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电子产品制作、调试、检测。

(2)技能目标熟练掌握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常用电子工具使用,电子仪器仪表使用,产品装接、调试、检测等多种技能(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电子工艺课程的学习,了解电子世界,了解电子电路的实际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行业的认知,初步了解电子产品生产的工艺规范,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学会主动地学习,达到能够独立进行任务操作的水平。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用实例教学法通过项目描述、学习目标、基础知识、操作分析、项目总结、项目拓展和思考与练习等形式,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知识与技能、丰富专业经验、强化工艺设计与选择能力,逐步提高分析、解决和反思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形成职业核心竞争力。

电子工艺实训大纲

电子工艺实训大纲

《电子工艺》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700690总课时: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学时,实验学时16学时)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电子工艺》是建立在物理学、电工学、电子元件与材料、电子技术等课程基础上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装配工艺日新月异。

电子工艺课程强调基础,同时又力求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要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目的: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电子设备结构的一般基础理论和简单结构工艺知识,对中等复杂程度电子设备的结构和加工工艺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同时增强学生综合应用线路知识与结构工艺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本课程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实践教学真正掌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

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子技术安全知识,科学的认识元器件焊接,以及印制电路的设计与制造工艺,对国内外电子行业的先进制造技术,特别是以信号技术为支撑的制造技术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1章、电子工艺工作和工艺管理(6学时)1、1工艺概述1、2电子工业产品工艺工作程序1、3电子产品制造工艺技术的管理1、4电子产品工艺文件第2章、电子元器件(6学时)2、1电子元器件的主要参数2、2电子元器件的检验和筛选2、3电子元器件的命名与标准2、4电子元器件简介第3章、电子产品装配常用工具及材料(6学时)3、1电子产品装配常用五金工具3、2焊接工具3、3焊接材料3、4常用导线与绝缘材料3、5其他常用材料第4章、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6学时)4、1印制电路板排版设计4、2印制电路板上的焊盘及导线4、3底图绘制的要求和制板工艺文件4、4印制电路板的制造工艺简介4、5印制电路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4、6手工自制印制电路板第5章装配焊接及电气连接工艺(4学时)5、1安装5、2焊接技术5、3烧接技术5、4其他连接方式第6章表面装配技术(6学时)6、1表面装配技术概述6、2表面安装元器件6、3SMT装配方案和生产设备6、4SMT印制电路板及装配焊接材料第7章电子产品的整机结构与电子工程图(2学时)7、1电子产品的整机结构7、2电子工程图简介第8章电子产品生产线及产品的环境实验(4学时)8、1电子产品生产线8、2电子产品的调试8、3电子整机产品的老化和环境实验第9章电子产品的质量管理(6学时)9、1质量和可靠性的基本概念9、2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全面质量管理9、3 IS9000系列国际质量标准总复习(4学时)课程实践大纲1、印制板计算机辅助设计(4学时)2、手工自制印制电路板(4学时)3、装配调整印制电路板(4学时)4、设计表面安装的印制电路板(4学时)四、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本课程考核由期末闭卷考试、期中考试、平时抽查、平时作业、实验过程、实验报告等部分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工艺基础》教学大纲学时数:拟定7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应用电子专业的一门工艺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电气电子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须的电子工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下基础。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2.掌握常用材料的种类、性质及印制线路板的制作
3.掌握焊接的基本知识、工具、材料及工艺
4.掌握工艺文件的编制、电子装配工艺
5.掌握电路的阶段调试及整机调试
6.整机装配实例操作
7.印制电路板的设计规范与国家标准
二、课题及课时分配
附:整机装配实训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题一常用电子元器件
1.掌握电阻器、电位器的主要种类、主要技术参数以及识别、检测和使用方法。

2. 掌握电容器、电感器、变压器的主要种类、主要技术参数以及识别、检测和使用方法。

3. 掌握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种类特性、主要技术参数、检测方法与识别以及集成电路的封装等。

4.掌握电声器件、光电器件和压电器件的种类特性、主要技术参数、检测识别方法以及工作原理。

5.掌握片状元器件的相关知识。

课题二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1.主要掌握印制电路板的的结构与种类,认识常用材料,了解先进的PCB以及相关知识。

2.掌握印制线路板的设计基本原则。

3.简单了解手工制作线路板。

课题三焊接工艺
1.掌握焊接的基本知识。

2.掌握焊料与焊剂的种类、特性以及其它相关知识。

3.掌握手工焊接技术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相关技能。

4.掌握自动焊接技术、表面安装技术的设备、工艺流程、注意事项
等相关知识。

课题四电子产品的防护与电磁兼容
1.了解电子产品的防护与防腐、电子产品的散热、电子产品的防震的相关知识。

2.了解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的知识,掌握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3.了解电子产品的静电防护的知识,掌握静电防护的主要措施。

课题五整机装配工艺
1.掌握整机装配工艺的基本知识。

2.掌握整机装配工艺的相关技能。

3.掌握电子产品的工艺文件的分类、编制以及格式和填写方法。

4.掌握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要求及过程。

课题六电子产品的调试与检验
1.掌握调试的相关知识
2.掌握检验的相关知识。

3.电子产品的质量管理及ISO9000标准系列。

补充:印制电路板的设计规范与国家标准
四、实践教学
实验一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电阻器、电位器、电容器、电感器、变压器、半导体器件、继电器的识别与检测。

实验二印制线路板
印制线路板的手工制作。

实验三焊接工艺
手工焊接工艺训练。

实验四电子装配工艺
工艺文件的编写,组装工艺训练。

实验五调试工艺
静态、动态检测与调整,整机性能测试与调整。

五、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鸿志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制定。

2.大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并拓宽知识面。

3.教学建议
本课程应侧重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尽量摆脱枯燥的理论推理。

要求掌握基本的工艺知识,除掌握工艺文件的标准格式外,其他内容不必要求固定的格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