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合集下载

我国最大的国情:中国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最大的国情:中国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最大的国情:中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形态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精髓。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邓小平根据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历史阶段。

“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1979年,叶剑英在国庆30周年讲话中初步表露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1984年,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基于国际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并经过反复的理论论证,到了1992年初,邓小平从对社会主义历史的动态的角度,科学地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我国社会主义建立在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贫瘠土壤上,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我国的经济和各方面的发展才能赶超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相对于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确实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不可逾越的经济形式。

我国是要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

联系现阶段的实际国情谈谈自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认识

联系现阶段的实际国情谈谈自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认识

联系现阶段的实际国情谈谈自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标志着我党对国情、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实现了一次飞:跃,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开始走向成熟。

这一理论内容丰富,它包含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二层含义、历史前提,根本特征、主要矛盾、基术任务、长期过程、国际比较以及我们对国情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历程等基本问题的系统的科学阐明,为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长远方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长远的战略指导作用。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值得高度重视的新情况、新特点。

但外部环境总体对我们有利,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大的战争一时打不起来,我们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完全有可能的。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被人瞧不起,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要抓住当前国际有利时机加快发展自己。

发展是硬道理,不仅是解决国内一切问题的基础,也是增强我国外交实力的基础。

国家间的竞争,基础在实力。

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小道理都归大道理管着。

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就是大道理。

各条战线都要以现代化建设为大局,配合大局,从大局出发,根据自己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为大局服务。

从国内来讲,就是把发展放在主要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依靠扩大内需来促进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立足点,也是理解十七大报告精神的一把钥匙。

一、我国21世纪初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转到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首先是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如果说,几年前这种阶段性变化表现还不是十分清晰,那么,经过几年来的发展,现在人们已经普遍地感受到,确实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显示出来的阶段性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八个方面:(一)从经济发展看。

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来,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加,整个中国大地一派蓬勃发展景象。

同时要看到,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粗放型增长付出了过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不仅经济总量需要继续增长,更艰巨的任务是提高科技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

(二)从经济体制看。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各个领域的改革在继续推进。

同时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如何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化改革,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从人民生活看。

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反贫困取得全世界最突出的进展。

城乡恩格尔系数的持续降低标志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初三政治基本国情知识点

初三政治基本国情知识点

初三思想品德知识整合复习我国国情(一)基本国情: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含义:(1)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2、主要特征及表现:(1)主要特征是不发达。

(2)表现:①生产力水平比较低;②教育科学技术比较落后;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

(二)祖国巨变1、表现:(1)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2、具体表现:(1)政治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三步走”目标前两步目标;(3)人民生活上: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

④祖国统一上:香港、澳门回归;⑤外交上:加入WTO;成功召开APEC会议;⑥科技上:“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发射;“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⑦文化教育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⑧体育:成功举办2008北京奥运会3、原因:(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主要原因①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② 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④ 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⑤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⑥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⑦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⑧ 正确认识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⑨ 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发扬艰苦奋斗等民族精神……4、得出结论(对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感受?)(1)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6)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7)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三)共同理想:1、内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知识学习】两学一做学习材料:党章知识——如何理解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知识学习】两学一做学习材料:党章知识——如何理解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两学一做学习材料:党章知识——如何理解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认识我国当今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

党章总纲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我们党从我国实际出发,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

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一方面,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经过60年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显著标志是我国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没有丢掉老祖宗,始终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坚持以工人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坚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机制,等等。

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深深根植于亿万人民一往无前的创造性实践中,及时回应实践创新的理论呼唤,富有既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又让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人民共同愿望,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因而能够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始终指引着当代中国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

因此我们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

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

为什么还说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什么还说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什么还说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件人:游茂强<237893908@>查看拒收时间:2011年4月20日(星期三) 下午5:26收件人:游茂强<812318075@>十六大党章把总纲部分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修改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样修改,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至少需要100年,全党同志要从这个中国最大的实际出发,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根据十三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面论述,1988年4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增加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内容。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党章在总结部分增写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他有关初级阶段基本问题,基本路线的内容。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了进一步的论述,明确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又把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关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修改为“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十六大党章修正案把总纲部分关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修改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发展和深化。

一、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3
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它…不… 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 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 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 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 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引自党的十三大报告)
24
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
基本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
100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
• (三)我国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
• 1、我国社会主义必然经过长期初级阶段的 原因.
• (1)这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 定的.
• (2)现实的国情来看我国至今还未超出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 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17
(9)这个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 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 (五)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实际出发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0
•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国指定 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 步骤的根本依据.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 >>中形成了系统的过渡时期理论. (2)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 马克思在1875年<<哥达纲领批判> >中首次提出了共产主义分为第一阶段和 高级阶段.
4
列宁把第一阶段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 把高级阶段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 (3)关于每个发展阶段的多级发展过程. • 列宁提出俄国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一 个多级发展过程. •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需要很长 时期才能建设起来的”.
10

从当前基本国情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从当前基本国情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从当前基本国情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1987, 在党的十三大上,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认为我国目前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 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从党的十三大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到目前已经20多年, 这20多年, 我国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 经济和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同志认为, 我国的社会主义已经度过了初级阶段, 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从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看, 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一、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一) 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改革开放30 年来, 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2009年, 我国的GDP 达到了达到33.5353万亿人民币, 按汇率折算成美元为4.931万亿美元, 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居世界第3位。

但是, 我国生产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 从农业上看, 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但是, 农业用手工工具搞饭吃和靠天吃饭两大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在科学技术上, 我国在一些尖端科技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如太空出舱、歼十飞机等,但总体的科学技术水平不高这一问题依然存在,我国工业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出口商品中加工深度不够、技术附加值不高, 劳动密集型商品和资源型商品还占相当大的比重, 都是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的表现。

工业产品的产能有了大幅度提高, 但基础工业落后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改观,工业上的一些基础设备和关键技术仍然依赖进口。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 但总的来看,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 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 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中国还是不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国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二是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关系不成熟、上层建筑不完善的阶段。

我查的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容是:“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有: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第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和当代资本主义在竞争中并存发展.
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
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发展中国家”,通常是指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尚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国家。

中国这些年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是否还是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议论纷纷。

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迅速,但是中国仍然存在着和多问题。

下面我们就中国存在的问题来看看中国是否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进入发展国家的行列。

中国的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的10%以上,达到1.8亿人;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2010年为4392美元,在世界排名第121位.中国仍处在世
界后列;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

按国家最新贫困标准计算,全国贫困人口数量1.28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除港澳台地区外)的近十分之一;中国2010年人口城市化水平为44.9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3.03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31.87个百分点;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我国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落后,碳排放量远高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能源的消耗量也高于世界及发达国家等一系列的问题;中国的三产占比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相比都存在这一定的差距。

世界银行则是根据人均国民总收入,将经济体划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三类。

截至2011年7月1日,低收入经济体指其2010年平均收入在 1005美元以下,中低收入则是1006- 3975美元:中高收入为3976-12275美元,高收入为12276美元以上。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经济体通常又称为发展中经济体。

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700美元。

在世界银行的分类中,中国属于中等收入国家,因而是发展中国家。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黄益平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发展中国家》一文中写到,中国拥有13亿人口,从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来看,中国毋庸置疑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贫困人数超过泰国或英格兰的人口总数。

中国具有发展中国家的所有特点。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7月1日,在经合组织发表的演讲中,李克强回应了中国是否已可摘掉“发展中国家”帽子的问题。

他说,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城乡区域发展、社会福利等与发达国家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路依然很长。

不仅仅是中国人认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很多外国学者也这样认为。

克莱尔蒙特麦克纳学院政治学教授裴敏欣在《对中国苛求会损害较贫困的民众》的文章中写到:
要求中国在海外援助活动中遵循“发达国家”标准,不仅对中国的弱势群体不公平(因为他们要为此付出代价),而且不可持续,因为中国其实是对资源分配不当,它把稀缺的资源用于在国外展示实力,而国内那些在发达国家里常见的社会需求大多未得到满足。

在外部观察人士看来,中国似乎是头经济巨兽,它在发展援助方面日益扩大的作用必须伴随着工业化
国家所遵循的严格规则。

这种观点表面上似乎合理,却忽视了几个重要事实。

中国对外发展计划的资金来源是普通中国人缴纳的税款,遵守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援助标准需要切实、显著的成本,这种成本只会进一步增加中国普通民众的负担,而他们当中很多人缺乏基本的社会服务和保障。

所以综上所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