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造纸行业大气污染控制

合集下载

印刷行业环境管理技术规定

印刷行业环境管理技术规定

印刷行业环境保护整治技术指南我区印刷企业众多,规模、档次参差不齐,印刷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噪音、废弃物等对环境产生危害的污染物,必须进一步标准和整治,以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开展。

本指南结合印刷行业生产的工艺特点及产污环节,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出发,针对生产工艺、原材料选用、资源利用、污染物减量及最终处置提出推荐性技术要求一、印刷行业主要生产工艺及污染环节分析1、主要生产工艺印刷行业的根本工艺如下列图所示:图2-1 印刷根本工艺流程图二、主要污染环节的分析对于印刷行业来说,印刷产品残留溶剂量、主要承印材料〔纸张〕等是对于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相当关注。

印刷行业的主要污染来源于:1、含有VOC的印刷耗材污染,有机挥发物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一些能与阳光、臭氧层中的氧化氮发生反响的有机化学物。

挥发到臭氧中VOC,与灰尘中细微尘埃粒子和其它物质结合,会形成灰雾,接近含臭氧的地球大气层,会刺激人体肺部,对动植物等各种生物健康、生长都产生负面影响。

2、水体污染,制版车间的废水。

包括胶片显、定影液含银、酸、碱等;晒版显影液,以碱为主、氮系物等;凹版制版的腐蚀、电镀液,含镉、铜、镍、锌、酸等;树脂版显、定影液;丝网脱膜剂;润版药水,清洗剂等。

PS 版生产车间版基处理与涂布废水污染较为严重。

3、固体污染,印后加工的纸毛/纸边〔大多印刷厂送造纸厂回收〕,油墨容器及废油墨,版面除脏剂,修版膏,污泥〔成分复杂〕等。

4、噪声污染噪声污染主要来自印刷机、空气压缩机、枯燥设备及各种成型机等产生的噪声。

另外装订设备、冷却塔产生的噪声也很大。

5、辐射污染源主要是照排车间、制版车间的电磁辐射和紫外光辐射污染。

三、污染治理与废物利用1、废气处理。

〔1〕车间有机废气鉴于有机废气对员工身体有一定影响,工程车间设置废气收集系统,并加装活性炭吸附措施。

可采用局部排风措施,生产挥发有机废气经局部排风的排风罩强制收集后,再采取适当的吸附等工程如活性炭吸附措施,并利用排气筒高空排放 ,应符合下述要求:a.排风罩应设置在有害物质的污染源处;b.排风罩罩口吸风方向应使有害物质不经过操作者的呼吸带;c.排风罩的形式和大小应根据所排出有机气体和蒸气的挥发性、比重作业方法而定。

印刷行业污染治理实用技术指南

印刷行业污染治理实用技术指南
为了引导、规范、协调企业治污设施的建设、运营工作,提高生 态环境职能部门的执法效能,编制广东省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行 业污染治理实用技术指南。该指南旨在分析行业发展趋势、污染防治 措施、建设及运行管理经验等。既能帮助企业找准污染治理的主要环 节和风险隐患突出问题,又能进一步指导企业对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 整改,督促行业企业正常运行治污措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治污能 力,有效控制环境污染。
II
第一章 印刷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1.1 国外印刷行业发展现状
2015 年全年增长速度为 2.6%。但就印刷产值而言,依然保持平稳,2014 年 美国印刷产值达到 1610 亿美元,预计在 2015 年为 1599 亿美元,基本保持平稳。
2014 年德国印刷工业的经济形势有点起色。据德国经济信息研究所经济景 气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印刷企业的情绪或业务情况评估指数增加 1 个百分点,达 到 22%。因 2014 年达到新高,但低于上年度高度(2013 年 12 月:25%)。对 业务情况满意或好评的受访者比例与 11 月份相比,增加 7 个百分点达到 93%。
第四章 印刷行业 VOCs 无组织排放控制.........................................................27 4.1 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27 4.2 无组织控制措施............................................................................................28 4.3 废气收集........................................................................................................29

纸浆与造纸行业的环保措施

纸浆与造纸行业的环保措施

脱硫脱硝
采用脱硫脱硝技术,降低 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 化物含量。
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废弃物分类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和 处理。
资源化利用
对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废纸 、木屑等。
安全处置
对不可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安全处置,如填埋、焚 烧等。
噪声污染治理措施
减振降噪
对产生噪声的设备进行减 振和隔声处理,降低噪声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声屏障
在噪声传播途径上设置声 屏障,减少噪声的传播范 围和强度。
定期维护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 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降低噪声产生。
04
纸浆与造纸行业环保政策与法规
国家环保政策与法规
01
国家对纸浆与造纸行业实施严格 的环保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法律 法规,以确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02
这些法规要求纸浆与造纸企业采 取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减少废 气、废水和固废的排放,并加强 资源回收利用。
地方环保政策与法规
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当 地实际情况,制定更为具体和严格的 环保政策与法规。
这些政策与法规要求企业加大环保投 入,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并对违规企 业进行严厉处罚。
国际环保公约与协议
纸浆与造纸行业应遵守国际环保公约与协议,如《蒙特利尔议定书》和《巴塞尔 公约》等。
这些公约和协议要求各国采取措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促进废物无害化处理和 资源化利用,共同保护全球环境。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发展
燃烧控制技术
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燃烧自动控 制系统等手段,降低造纸过程中 产生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大
气污染物排放。
废气处理技术
采用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生物 处理等方法,对造纸废气进行净化 处理,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上海市)

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上海市)

1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文件规定了印刷生产过程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控制要求、厂区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边界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范围污染物监测要求、达标判定要求以及实施与监督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现有印刷工业企业或印刷生产过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也适用于新建从事印刷生产的企业及印刷生产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证核发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

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9851 印刷技术术语GB/T 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37822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 41616 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HJ 3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T 4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HJ/T 4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碘量法 HJ 57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T 68 大气固定污染源 苯胺类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J 75 固定污染源烟气(SO 2、NO x 、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HJ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 373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 583 环境空气 苯系物的测定 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 584 环境空气 苯系物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HJ 604 环境空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HJ 629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 644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92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 693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 732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 气袋法HJ 734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759 环境空气 65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819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 836 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HJ 905 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919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 HJ 942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总则HJ 944 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总则(试行) HJ 1066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印刷工业 HJ 1089 印刷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 1131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便携式紫外吸收法 HJ 1132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便携式紫外吸收法HJ 1240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气态污染物(SO 2、NO 、NO 2、CO 、CO 2)的测定 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HJ 1246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印刷工业 HJ 1261 固定污染源废气 苯系物的测定HJ 1286 固定污染源废气 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1331 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便携式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HJ 1332 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便携式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DB 31/ 1025 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1/T 310003 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技术规范GB 41616术语和定义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施方案

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施方案

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施方案一、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

坚持节能优先,严格能耗强度降低约束, 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加强能耗“双控”政策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衔接。

以能源产出率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开展阶段、重大工程投产等因素,合理确定能耗强度降低目标。

完善能源消费总量指标确定方式,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根据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目标和能耗强度降低目标确定年度能源消费总量目标。

对完成省定能耗强度降低目标的地方,免于考核其能源消费总量目标。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十四五”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地方能源消费总量考核内容。

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双控”考核范围。

有序实施重大工程能耗和煤炭指标单列。

推进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设,以增量调控为主,鼓励企业节能量进入市场交易, 推动能源要素合理配置。

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施重点减排工程,形成有效减排能力。

围绕区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行全过程调度管理。

按照可监测、可核查、可考核的原那么,建立减排量管理台账,纳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管理体系。

统筹考虑温应用,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创立行动。

到2025年,创立160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遴选10家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

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制定河南省环境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行动计划。

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

以黄河、长江、淮河、海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为重点,实施一批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生态缓冲带建设等工程。

开展深度节水控水行动、黄河流域“清废行动”。

推动南水北调水源地汇水区实施丹江口水库生态安全保障工程, 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沿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建设一批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

我国纺织印染行业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分析

我国纺织印染行业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分析

2014威士邦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我国纺织印染行业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分析马承愚(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纺织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上海,201620)摘要:采用红外光谱法对人造毛、尼龙、棉布、涤纶、纺丝五种不同类型布料热定型机排放油烟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排放污染气体以直碳链的烷烃为主,不存在芳烃类有机物。

通过调研,对目前国内纺织印染行业大气污染治理现状进行了叙述,对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及设备进行了评价和剖析,提出了适用型的纺织印染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及设备,并对整个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印染行业,红外光谱,热定型机,大气污染l前言2013年,我国化纤加工量达到392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6.4%,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lJ。

纺织工业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印染生产过程,由于目前环保审批及日常管理仅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没有定量的纺织印染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因此造成当前热定型机排放油烟可以治理也可以不治理;丝光散发的含碱气体肆意排放没有治理,成为印染行业标志性恶臭气味;印花产生的“三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至今没有一家企业收集治理。

国家正在制定《纺织印染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随着该标准的颁布,将掀起大气污染物治理的高潮。

就如何选用最佳适用处理技术及设备,目前国内印染企业已经实施的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工艺状况,进行分析及展望。

2污染现状分析2.1热定型机产生的VOCs测试2.1.1测试结果目前,对于热定型机废气组成的研究较少,奚旦立教授等曾对浙江省某印染企业热定型机排放的油烟成分进行了分析【21。

为全面了解印染企业的热定型机油烟成分,选择了有代表性的面料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油烟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

图1为棉拉架热定型产生的油烟红外分析,806cm-1为添加剂引起的峰, 1050cml为磺酰基的特征吸收峰,1730cml为羰基特征吸收峰。

图2为人造毛热定型产生油烟红外光谱分析,720cm。

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其解读播

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其解读播

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其解读播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号:GB 41616—2023 为贯彻《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印刷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

印刷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排放水污染物、恶臭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相应的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1616—2023)解读一、标准出台的背景是什么?《中共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大力加强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且部分VOCs是有毒物质和恶臭物质,是“十四五”约束性指标。

印刷工业是VOCs排放重要行业,我国印刷行业整体规模居世界第二,各类企业近10万家,总产值约1.4万亿元。

目前,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23),行业针对性不强,有组织排放控制要求宽松,不能支撑当前我国对于工业VOCs全过程控制需求,亟需制订专门的行业标准,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要求,进一步规范行业污染排放管理。

二、本标准在排放控制上有哪些特点?本标准基于从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到末端治理的全过程管控思路,有组织排放与无组织排放控制双管齐下,进一步规范印刷企业的排污行为。

(一)强化源头和过程控制,规范无组织排放管理无组织排放控制是印刷行业VOCs管控难点。

标准根据工艺特点,针对油墨、稀释剂、润版液、胶粘剂等VOCs物料储存、转移和输送,印前、印刷和印后等工序明确规定措施性控制要求。

此外,本标准提出了VOCs厂区内监控浓度限值的建议值,由地方根据当地环境保护的需要自主实施,对厂区内无组织排放状况进行监控。

2020年印刷纸包装VOC排放控制指导手册

2020年印刷纸包装VOC排放控制指导手册

2020年印刷纸包装VOC排放控制指导手册2020年6月目录第1 部分纸包装印刷VOCS 排放控制技术指南 (1)一、源头削减 (1)(一)含VOC S 原辅材料 (1)(二)工艺改进 (4)二、过程控制 (4)(一)储存 (4)(二)调配 (5)(三)输送 (5)(四)印刷 (5)(五)复合/覆膜/涂布/上光 (5)(六)烘干 (6)(七)清洗 (6)三、末端治理 (6)(一)凹版印刷 (6)(二)柔版印刷 (7)(三)涂布 (7)(四)覆膜/上光 (7)(五)其他 (8)(六)非正常工况 (8)四、排放限值 (8)五、监测监控 (8)六、台账记录 (9)(一)生产设施运行管理信息 (9)(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信息 (9)第2 部分VOCS 相关标准内容要点 (10)一、产品质量标准以及内容要点 (10)(一)标准 (10)(二)内容要点 (10)二、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解释说明 (15)第3 部分VOCS 末端治理技术选择与运行维护要求 (22)一、治理技术适用范围 (22)二、治理设施运行维护 (28)三、治理设施台账记录 (36)(一)设施运行管理信息 (36)(二)非正常工况信息 (37)(三)日常维护信息 (38)第4 部分重点行业VOCS 排放监测技术指南 (39)一、监测内容、指标、频次的确定 (39)(一)监测内容的确定 (39)(二)监测指标的确定 (39)(三)监测频次的确定 (40)1、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频次 (40)2、监督帮扶抽查监测的频次 (40)二、排污口规范化设置要求 (40)(一)排污口规范化设置的通用要求 (40)(二)采样位置要求 (42)(三)采样平台要求 (43)(四)采样平台通道要求 (43)(五)采样孔要求 (43)三、监测要求 (44)(一)手工监测要求 (45)(二)自动监测要求 (47)1、自动监测的安装等管理要求 (47)2、自动监测的关键技术要求 (47)四、监测记录 (48)(一)手工监测的记录要求 (48)(二)自动监测的记录要求 (49)第1 部分纸包装印刷VOCs 排放控制技术指南图1 包装印刷行业生产工艺与VOCs 排放环节示意图一、源头削减(一)含VOCs 原辅材料纸包装印刷企业在2021 年4 月1 日起使用的油墨中VOCs 含量应符合表1 的要求,在2020 年12 月1 日起使用的胶粘剂、清洗剂和涂料中VOCs 含量应符合表1 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42%<10
60%-66%<20
平均63%<20
70%-79%<40
平均74%<40
b.燃油锅炉
0.04-0.4 ( 干 物 质 )
c.燃煤锅炉
3.1-3.5(干物质)
造纸行业特征污染物控制技术
•恶臭气体 •二噁英
恶臭气体控制技术
燃烧法 氧化法 吸收法 吸附法 脉冲等离子体法 微生物脱臭法
95%<5
石灰炉
90%<5
熔融物溶解

动力锅炉 (巴氏分析器测得)
3-20 0.17-1.3
CaO,CaCO3,Na2CO3,Na2SO4, MgCO3,Fe2O3,Al2O3,SiO2 Na2CO3,Na2S,Na2SO4
(19-25)<5
1.3-2.4(干物质)
a.树皮锅炉 平均22%<5
34%-48%<10
造纸行业大气污染控制
造纸行业大气污染控制
造纸行业与造纸工艺概况 污染物的产生 污染物控制技术 造纸工艺改进 展望
造纸工业与造纸工艺概况
造纸工业概况
世界造纸工业概况
世界造纸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世界纸板主要由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生产
中国造纸工业概况
我国纸和纸板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二 我国制浆造纸行业的产业特征中小型企业居多,并且造 纸企业的分布不均匀
0-1200 0-100
10-70
加补充燃料 0-1500 0-150
50-400
石灰炉排气 1-200
-
100-260
熔融物溶解槽 1-100
-
-
排放量/(kg/t风干浆)
SO2
SO3
NOx(以NO2 计)
0-40 0-50 0-1.4 0-0.2
0-4
0.7-5
0-6
1.2-10
-
10-25
-
-
②采用改良连续蒸煮工艺, 通过分段加入蒸煮药液使蒸煮全过程保持较 均匀的碱浓度, 在蒸煮结束的洗涤区前从浆中部分除去溶出的有机物。
③采用改良间歇蒸煮工艺, 可使蒸煮初期有较高的硫化物浓度, 以满足 硫酸盐蒸煮初期对硫化物的需求, 蒸煮后期的置换过程可使黑液中的
有机物浓度下降。
二、造纸工业中二噁英类的削减措施
含水率:生物活性、气体滞留区 堆肥填料含水率30wt%以上
pH值:通常6-7 降解H2S微生物3.2 缓冲——粉末碳酸钙
温度:中温性10-20℃
费用:比活性炭吸附低46%, 比化学洗涤低40%
制浆造纸工业 二噁英类污染物控制
一、二噁英类的来源与存在
漂白过程
◦ 在使用含氯漂白剂的传统漂白工艺中, 主要产生于纸浆的 氯化阶段。
污染物控制技术
1 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大气污染防 治
(1)改进制浆工艺
采用高温短时间蒸煮
尽量降低硫化度
(2) 蒸煮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的控制
蒸煮气体冷凝--收集和燃烧处理。
对蒸煮气体进行有效的冷凝,然后,将冷凝后的不凝性气体收集和燃烧处理。 在蒸煮针叶木时,气体从锅顶排出,经分离器将药液与气体分离,气体进入 冷凝器冷凝,所得液体通过滗析器i松节油分离器)将松节油与冷凝水分离, 而获得松节油。
采用新的漂白工艺技术
①氯化段采用多段混合器进行多段混合可以实现Cl2 的均匀加入, 防止局部过氯化, 提高氯对木素的脱除效率。
②增加ClO2 取代Cl2的量, 减少Cl2 用量, 因为ClO2比Cl2 具有 更高的氧化能力, 能与木素更多地发生氧化反应而有利于木素 溶出。
③碱处理段使用少量的O2 和H2O2, 能增加木素的脱除量, 减少 氯化段用氯量, 削减后续工段二噁英类的生成。
制浆工艺改进
PST无污染制浆法
利用热力和机械及催化剂将稻麦草等植物中的纤维与 其它非纤维素细胞分离而得草浆进行造纸
新的无硫、无污染制浆方法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林学院A.Y.雷蒙德发明的新制浆方 法,以醋酸、醋酸乙酯和水的三元混合物作为制浆溶剂
含硫烟气和造纸黑液的综合治理
以造纸黑液处理含硫烟气的“以废治废”的综合治 理工艺 。
反应器类型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效率
生 物滤 池( 单一 反 投资运行费用极低;占地大;定期更换填料(1- 低 于 0.5g/m3 的 恶 85%-99%
应器、微生物固定、高 效; 气液 接触 面 2年);操作条件不易控制; 臭物质
液相固定)
积大;运行启动容 进气浓度变化后适应慢;颗

粒物质会堵塞
生 物滴 滤池 (单 一 微 生物 密度 高; 无 需不断投加营养物质;操作 介于0.5-1.0 g/m3 85%-99% 反 应器 、微 生物 固 须 更换 惰性 滤料 ; 复杂;传质表面积低;剩余 的恶臭物质 定、液相流动) 操作条件易于控制;污泥有待处理;营养过剩时
2 亚硫酸盐法制浆的大气污染及其控制
表5 亚硫酸盐法制浆产生的污染物及处理设备Leabharlann 污染物 SO2散发源
处理设备
① 蒸煮锅的喷放池
填料塔、文
② 废液蒸发系统
丘里吸收器、湍
③ 废液燃烧系统或废 流塔
液回收系统
粉尘
酸回收系统废渣的燃 旋风捕集器,各
烧制酸
类型洗涤器,静
电除尘器
3 制浆造纸厂其他废气的污染与控制
控制浆中二噁英类产生的外部因素
用作木材防腐的多氯酚类物质(PCP)油基消泡剂, 是影响二噁 英生成的因素之一。因此,使用不含PCP 等二噁英类前驱物 的防腐剂和减少油基消泡剂的使用,可以减少二噁英类污染 物的产生。
二噁英的末端治理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
Weber et al.(1999)
TiO2-V2O5-WO3基催化剂,150℃以上,PCDD/Fs的分解率高于98%
微生物脱臭法:
接触
吸附、吸收
分解、利用
氧化分解:S、SO32-、SO42-
微生物脱臭法
气体与微生物接触方式的不同:
生物滤池法 生物滴滤池法 洗涤式活性污泥法 曝气式活性污泥法
生物法处理造纸废气的优势: 可同时去除多种恶臭气体 可处理高温废气 经济、高效
表8 几种微生物脱臭法的比较
污染物的产生
表2:碱法和硫酸盐法制浆各工序对空气的污染散逸
表3 硫酸盐制浆造纸厂各工段排入大气的污染物
碱回收炉、石灰炉以及熔融物溶解槽散发的硫 的氧化物及氮的氧化物数量及浓度
表4 制浆过程各处污染物排放数量及浓度
排放点
碱回收炉 无补充燃料
排放浓度/(cm3/m3)
SO2
SO3
NOx(以NO2 计)
吸收设备: 湍球塔 处理效果
S02:90%-99% 黑液COD: 50%-60%
1)粒度较大的粉尘:含碳的燃烧物质。采 用重力沉降。
2)粒度较小:浓黑液滴在激烈燃烧下,进 入气体空间的细小粒子。可部分沉降落入除灰坑。
3)粒度更小:悬浮于烟气中的细小固体粒 子。专门捕集设备回收。
表7 硫酸盐浆厂散发的粉尘特征(未经控制)
散发源
粉尘尺寸/µm
固体负荷
化学组成/%
/(g/标准/ft3)
三、小结
含氯漂白工艺不仅能够产生二噁英, 造成长期的环 境污染, 而且消耗大量的化学剂, 造成纸浆的成本 上升。因此, 解决二噁英污染问题, 已成为造纸行 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取消氯气漂白工艺具有十分 必要的意义, 采用无元素氯漂白技术代替氯气漂白 技术是将来发展的方向。
制浆造纸工业 工艺改进
碱回收炉
50%-80%<2 (电子显微镜计数)
16.8%<0.5
3-8(干物质) 平均负荷3.8
Na2SO4:14-90一般为80 Na2CO3:2.6-73一般为11.2 NaCl:0.6-14一般为2.3
53.2%<1 30%>1(阶式碰击器测得)
Na2S:3.3-5.4一般为4.4 炭,飞灰
50%<0.95-1
(3)纸浆洗涤过程中大气污染防治 采用先粗筛后洗涤工艺流程----一般在粗筛设备(除
节机)和洗浆机
采用先洗涤后粗筛工艺流程----在洗浆机上安装排气
罩,将废气收集。
(4)碱回收炉大气污染控制 TRS控制
提高下部炉膛温度
氮氧化物(NOx)的控制
1.减小一次风和三次风风量可以减少NOx的排放量 2.控制总风量可减少NOx的排放量 3.适当的供风分配比和恰当的总风量
外部添加剂
◦ 防腐剂 :多氯酚类物质(PCP)常用作木材防腐, 被怀疑是 形成二噁英类的一个重要来源。
◦ 油基消泡剂 :在纸浆的氯化过程中, 使用的油基消泡剂 中含有二噁英类的前驱物。
氯漂纸浆制品 纸厂污泥
二、造纸工业中二噁英类的削减措施
蒸煮深度脱木素
①蒸煮过程添加蒽醌(AQ)或多硫化物 (PS)可在没有得率损失的情况下, 降低成浆卡伯值, 以减少有机氯化物的形成。
流动)
表面积低;剩余污泥有待处

曝 气式 活性 污泥 反 经 济、 简单 ;无 须 受到曝气强度的限制;需控 适 于 恶 臭 浓 度 低 、 >99.5%
应 器( 类似 于污 水 新的除臭装置
制臭气与污水体积比;设备 氧浓度高的气体,
处理)
需防腐;单独用于除臭成本 常与污水处理并行
过高
生物滤塔
和高缓冲能力; 种微生物菌群; 积;
造纸,即纸浆经打浆处理,再加胶、加填料,然后 经纸机抄造成纸张的生产过程,其成品为纸。
造纸的工艺流程 如下:
制浆方法分类
制浆的方法大致分为化学法、机械法或者两种方法 的结合。
在制浆造纸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 剂。因此,几乎每个环节都会产生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