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饲料配方技术

合集下载

饲料配方及配合饲料

饲料配方及配合饲料
第十二章
日粮、饲粮、配合饲料及配方设计
第一节 日粮,饲粮及配合饲料概述
一.概念 日粮(diet):供给动物1天营养所需的各种饲 料总量。 饲粮(ration):全面供给动物营养的饲料混合物。 配合饲料(formula feed): 根据动物的不同 生长阶段、不同生理要求、不同生产用途的营 养需要以及以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实验和研究 为基础,按科学配方把不同来源的饲料,依一 定比例均匀混合,并按规定的工艺流程生产以 满足各种实际需求的饲料。
用量: 2%~6%
基础预混料
添加剂预混料
单一或复合,
用量:≤1%
剂+载体或稀释剂
各种配合饲料的适用范围
全价饲料: 适用于规模化养殖、幼龄动物等 质量保证、但成本高 浓缩饲料: 适合于农村和小型养殖场 合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 成本较低
预混料: 有利于微量的原料均匀分散于大量的配合 饲料中 适合于农村和小型养殖场 合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 成本较低
五.配合饲料生产的意义
1.提高动物平衡摄入营养物质的程度 2.充分挖掘饲料资源的营养潜力. 3.保护动物健康. 4.最大限度降低动物生产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5.集约化饲养、饲料工业化生产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饲料配方设计
一. 有关概念
1.饲料配方:配合饲料中各饲料原料组 成的百分比。 2.饲料配方设计:指确定配合饲料原料 适宜组合的过程。 3.饲料配制:饲粮配合
(二)经济性和市场性原则 (三)可行性原则 (四)安全性与合法性原则 (五)逐级预混原则
四. 饲料配方设计的总体构思
1.配方设计对象 – 动物种类; 生理阶段; 生产性能。 2.配方用途 – 生长; 生产; 维持; 观赏。 3.配合饲料产品形态 – 粉料; 颗粒饲料(挤压, 塑压, 破碎, 其他);膨 化颗粒。

饲料配方

饲料配方
(一)、营养性原则
1、选用合适的饲养标准;
2、合理选择饲料原料,正确评估和决定饲 料原料营养成分含量;
3、正确处理配合饲配方设计值与配合饲料 保证值的关系。
(二)安全性原则
配合饲料对动物自身必须是安全的、发霉、 酸败污染和未经处理的含毒素等饲料原料不能使 用,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期限应符合安全 法规。
• (二)方形法又称四角法、四边法或 交叉法
• 方形法可分为单方形法和多方形法
• 单方形法一般适用于两种原料一种营 养水平的配比关系即一次只能求出两 种饲料的配合比例。生产中最适合于 求浓缩饲料与能量饲料的比例。
单方形法的步骤
• 第一步查饲养标准和饲料成分表,画一方 框,将不同饲料原料的养分含量写于方框 图的左上角和左下角,将饲养标准量写在 方框图两对角线交叉处。
• 第二步求差,沿对角线按大减小的原则, 将其差值写在方框图的右上角和右下角。
• 第三步求商,把对角线右侧的两个数相加, 然后再用这两个数分别除以二者的和,其 结果即为方框左侧两种饲料在混合饲料中 所占的百分含量。
• 例:利用粗蛋白质含量
为30%的猪用浓缩饲料 2、求差 与能量饲料玉米,为体
重20-35kg的生长肥育
2、能充分、合理、高效的利用各种饲料资 源节约粮食。
3、质量稳定,饲用安全、高效、方便 4、可减少养殖业的劳动支出,实现机械化
养殖,促进现代化养殖业的发展
第二节 全价配合饲料配方设计 教学内容
全价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生产实例
畜禽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特点
一、全价配合饲料配方设计原则和 方法
• 6、主要矿物质饲料的用量确定后,再 调整初拟配方营养成分的百分含量。
• 7、最后补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配合饲料配制技术

配合饲料配制技术

配合饲料配制技术饲料配制是畜禽养殖中关键的环节之一,正确的配合饲料配制技术对于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成本、保障动物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配合饲料配制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1. 饲料配制的目的饲料配制的目的是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和生产需要,合理配置各种原料,使其达到满足动物生长发育的需求,提高养殖动物的生产性能。

并且通过科学的方式调整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以降低饲料成本。

同时,饲料配制还要考虑到动物的健康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2. 饲料配制的原则•合理性:配合饲料的成分和比例应根据动物的需求及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进行合理配置,做到全面、均衡。

•经济性:在满足动物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当地的原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

•适口性:饲料应有良好的颜色、气味和口感,以提高动物的采食量和利用率。

•安全性:饲料中应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保证动物的安全和健康。

3. 饲料配制技术•粗饲料的选择:选择适合的粗饲料是饲料配制的基础。

根据畜禽的种类和特点,选用不同的粗饲料,如青草、麦草、玉米秸秆等,并根据营养需求进行比例搭配。

•蛋白质的配比:蛋白质是畜禽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

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蛋白质的含量和来源也会有所不同。

通过精确计算,将各种蛋白质原料按比例配制。

•营养物质的补充:根据畜禽的需求,添加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同时,还需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状况,对饲料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合理补充。

•添加剂的使用:饲料中可以添加适量的抗生素、激素等添加剂,以促进动物生长,防治疾病。

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动物和环境造成过大的危害。

•配合饲料的加工:饲料配制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加工,使饲料的成分充分混合,以提高饲料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4. 饲料配制的优势•提高生产性能:合理的饲料配制可以使畜禽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提高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效益。

•降低饲料成本:科学的饲料配方可以根据当地资源情况进行调整,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配合饲料与配方设计

配合饲料与配方设计

浓缩料(%)=﹝5.4/(24+5.4)﹞×100%= 18.37%
十字交叉法(Pearson方框法)
计算DE 该配合饲料的DE水平为: 81.63%×14.48+18.37%×14.14=14.42MJ/kg

结果发现: 该配合饲料中DE超标较多; (该如何解决?学完【例7】再来解决!) 该配方中玉米用量过多,不利于加工。
第一节 概述
一、相关概念

配合饲料(formula feed)
饲料 A 饲料 C
饲料 B
饲料营 养价值 动物营 养需要
饲料配 方 饲料生 产加工
配合 饲料
第一节 概述
一、相关概念

为什么要将不同 饲料(原料)配 合在一起?
配合饲料(formula feed)
指根据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要求、 不同生产用途的营养需要以及以饲料营养价 值评定的实验和研究为基础,按科学配方把 不同来源的饲料,依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并 按规定的工艺流程生产以满足各种实际需求 的混合饲料。
安全性和合法性
• 对动物、人和环境均安全; • 设计出的产品应严格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条例 • 原料自身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贮存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污染;饲料 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保证新鲜、合理加工、适量使用
经济性和市场性
• 饲料成本 • 生产性能 • 产品质量定位
第二节 饲料配方设计方法
88.0
90.2 89.0
0.18
0.08 1.44
0.50
0.68 -0.55
【例10-2】 玉米和豆饼的市场价格分别为0.4元/kg和 0.7 元/kg,求小麦的合理价格? 解:X=aA+bB =0.09 ×0.7+0.99 ×0.4 =0.45元/kg

饲料配方设计方法与过程

饲料配方设计方法与过程

第四步,调整配方
和饲养标准比较,代谢能偏低,粗蛋白 质偏高。需要把蛋白质降低,代谢能提高, 使能量和粗蛋白质符合饲养标准规定量。方 法是,用一定比例的某一种原料替代同比例 的另一种原料。计算时可先求出每代替1% 时,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改变的程度,然后根 据第三步中求出的与标准的差值,计算出应 该代替的百分数。
12.95
12.97
-0.02
13.5 ×0.20=2.7
41.6×0.127= 5.2832
43.8 ×0. 04= 1.752
37.4 ×0. 04= 1.496
16
16
+2.1
第五步,计算矿物质饲料用量
原料种类 配比 (%)
玉米
56.3
麸皮
20
豆粕
12.7
花 生粕
4
菜 籽粕
4
合计
97
标准
与标准比
0.46 0.5 -0.04
第五步,计算矿物质饲料用量
▪根据配方计算结果和饲养标准相比,钙、 磷都不能满足需要,钙比标准低0.4665%, 磷低0.04%。 ▪因磷酸氢钙中含有钙和磷,所以先用磷 酸氢钙来满足磷,需磷酸氢钙 0.04%÷18.7%=0.21%。
第五步,计算矿物质饲料用量
▪ 0.21 %的磷酸氢钙可为饲粮提供钙 23.1%
猪、禽全价饲料配方设计
全价饲粮配方设计的方法
全价配合饲料配方手工设计法有交 叉法、代数法和试差法,生产中应用最 广的是试差法 。
试差法
首先根据经验初步拟定出各种饲料原料的 大致比例,然后用各自的比例去乘该原料所含 的各种养分的百分含量,再将各种原料的同种 养分之积相加,即得到该配方的每种养分的总 量。将所得结果与饲养标准进行比较,若有任 一养分超过或不足时,可通过增加或减少相应 的原料比例进行调整和重新计算,直至所有的 营养指标都基本上满足要求为止。

水产动物饲料配方的设计与配合饲料的加工—配合饲料设计的方法

水产动物饲料配方的设计与配合饲料的加工—配合饲料设计的方法
养成分的含量。
➢(4)按试配配合率计算出所选定的各种原料中各 项营养成分的含量,并逐项相加,算出每千克配合 饲料中各项营养成分的含量。然后与所确定的饲饲 料标准相比较,再调整到与饲料标准基本相符的水 平,再检査价格。
➢(5)根据饲料标准添加适量的添加剂,如维生素、 无机盐等。
二、方块法
方块法又叫正方形法,是直观易懂、简单易行 的一种手工计算方法。在考虑营养指标少的情况下 ,可釆用此法。
➢(2)维生素添加量的确定 通常把需要量作为添加量 基础饲料中的含量作为安全裕量
➢(3)氨基酸添加量的确定 氨基酸的添加量=动物的需要量-基础饲料中的含

➢(4)胆碱添加剂需要单独添加 胆碱添加剂因为对维生素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
,所以需要单独添加。
➢(5)非营养添加剂的添加 非营养添加剂种类的确定:根据生产目的、饲
➢目前生产中,因对基础物料的维生素含量检测费 时,成本高,加之贮存、加工中维生素的损失量无 法准确估计等原因,设计维生素预混料时将维生素 的添加量一般等同于饲养标准(或暂定的营养标准 )所规定值。基础物料中的维生素含量考虑为损失 量,作为水生动物获得足够维生素的保险量。
➢维生素预混料配方的设计步骤,大体与微量元素 预混料配方的设计相同,即确定维生素的添加量后 ,选择维生素原料,根据选用维生素产品的规格( 纯度、有效当量等)将添加量换算成维生素商品的 便用量,然后再计算载体用量,最后确定配方。
➢商品原料用量计算
项目 折合纯原料量
锰(mg/kg) 锌(mg/kg) 铁(mg/kg) 铜(mg/kg) 计算式
210
660
359.6
80
应添加量/元素百分含量
折合商品原料量 220
670

配合饲料配方方法

配合饲料配方方法
配合饲料配方设计方法
饲料与营养系
配合饲料配方方法
饲料配方设计概述
(一)概念:指确定配合饲料原料 适宜组合的过程。
(二) 配方设计的重要性 是一项科学性,知识性,技术性很强的
工作; 关系到所形成产品的前途和命运; 配方设计过程不是简单的饲料营养素
+饲料营养素=营养需要的问题。
配合饲料配方方法
20.36%和18.57%
配合饲料配方方法
2.对角线法
又称四角法、四边法、方形法。 此法 适用于饲料种类及营养指标少的情况。 如将两种养分浓度不同的饲料混合,欲 得到含有所需养分浓度的配合饲料时, 用此法最为便捷。
配合饲料配方方法
交叉法(两种原料)
(1)计算两种饲料在配合料中应占的比例(%): 查饲养标准,确定饲喂对象的营养需要 查饲料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含量,确定所给原料的
饲养标准:美国NRC、我国2004版、各育种公司 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饲养标准:与动物种类、品种、
生产水平等相适应。如瘦肉型猪种与地方肉脂型 猪不同,蛋鸡海兰(采食量少)与罗曼(采食量 少多)不同,肉杂鸡与大肉食型肉鸡不同。不能 使用同一水平的标准设计饲粮。
配合饲料配方方法
配合饲料配方方法
(一)营养性原则
配合饲料配方方法
(四)市场性原则
1、市场竞争力强 产品使用效果、价格有竞争力。 2、产品档次、感官性状符合市场 3、产品性价比符合要求 4、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配合饲料配方方法
二、全价饲粮配方的设计步骤
1.明确饲料产品设计的目标 2.确定动物的营养需要量 3.选择饲料原料 4.计算饲料配方 5.评价饲料配方的质量
0.093x+0.40y=15
(3)列联立方程: x+y=100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技术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技术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技术概述饲料配方设计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对于农业养殖业而言,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率和生产能力,降低饲料成本。

本文将介绍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理和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帮助养殖者更好地制定饲料配方,提高养殖效益。

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理1.营养需求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是有差异的,根据动物的种类、品种、体重、年龄和生理状态等因素,确定其营养需求。

常见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合理的饲料配方应能满足动物的基本营养需求。

2.饲料成分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成分进行配方设计。

常见的饲料成分有粗蛋白质源、粗纤维源、能量源和添加剂等。

在设计配方时,要根据成分的种类和含量进行科学搭配,以满足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3.能量和蛋白质比例能量和蛋白质是动物饲料中最重要的两个营养物质。

不同阶段的动物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量有所不同。

合理的配方设计需要满足动物对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要求,以保证动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4.添加剂的使用在饲料配方设计中,添加剂的使用是可以考虑的。

添加剂包括抗生素、酶制剂、酸化剂、氨基酸和矿物质等。

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改善饲料的品质,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增强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

配合饲料生产技术1.原料选择和处理在配合饲料生产中,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饲料原料包括玉米、大豆粕、鱼粉和鸡粪等。

在原料选择时,要考虑其营养成分、质量和价格等因素。

同时,对原料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研磨、蒸煮和发酵等,以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和利用率。

2.混合和调整配方混合是将不同的原料按照配方比例进行混合的过程。

混合时要注意混合时间和混合均匀度,确保饲料各个成分充分混合。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方的调整,如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量进行适当的调整。

3.挤压和颗粒成型挤压和颗粒成型是将混合好的饲料料浆经过挤压机或颗粒机进行成型的过程。

挤压和颗粒成型可以提高饲料的品质和口感,增加饲料的可保存性和可消化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合饲料配方技术一、配合饲料的定义标准的配合饲料又称全价配合饲料或全价料,是按照动物的营养需要标准(或饲养标准)和饲料营养成分价值表,由多种单个饲料原料(包括合成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及非营养性添加剂)混合而成的,能够完全满足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

配合饲料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所确定的营养需要量和饲料养分的生物效价(营养价值)的准确程度。

研究和提高营养需要量和饲料养分生物效价的准确度,也就成为营养学和饲料学长期的任务和奋斗目标。

二、制作配合饲料配方的原则和制作手续1、必须以饲养标准为依据饲养标准中规定了对不同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产用途以及不同生产性能的畜禽,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应供给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即营养指标。

幼龄畜禽需要较多的蛋白质、维生素,而老龄畜禽则蛋白质需要理降低。

设计饲料配方时,先要根据饲养动物有针对性的选择饲养标准,然后依据饲养标准提供的各项主要营养指标为参数,选择相应的饲料原料。

如设计肉仔鸡的饲料配方则参考肉鸡的饲养标准,选择适口性好,消化利用率高,蛋白、能量值均较高的原料。

从而使饲料配方设计有了明确的目标。

凡是设计合理的饲料配方,无论使用的饲料原料有多少种,都是以饲养标准为所提供的营养指标为依据的,所以能表现出良好的饲喂效果。

2、要注意营养的全面和平衡配合饲料不是各种原料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有比例的复杂的营养组合。

这种营养配合愈接近饲养对象的营养需要,愈能发挥其综合效应。

为此,设计饲料配方时不仅要考虑各营养物质的含量,还要考虑各营养素的全价性和平衡性。

营养物质的含量应符合饲料标准;营养素的全价性即各营养物质之间以及同类营养物质之间的相对平衡,否则影响饲粮的营养性。

若饲粮中能量偏低而蛋白质偏高,动物就会将部分蛋白质降解为能量使用,从而造成蛋白质饲料的浪费;若赖氨酸偏低会限制其他氨基酸的利用,从而影响体蛋白的合成;若钙含量过高会阻碍磷和锌的吸收。

因此,在制作饲料配方时要充分考虑,各营养物质的全面性和平衡性,不足部分必须用添加剂补足。

3、就地取材开发饲料资源制作饲料配方应尽量选择资源充足、价格低廉而且营养丰富的原料,尽量减少粮食比重,增加农副产品以及优质青、粗饲料的比重。

4、多种原料的合理搭配与安全性饲料的合理搭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各种饲料之间的配比量,二是各种饲料的营养物质之间的配比量,三是各种饲料的营养物质之间的互补作用和制约作用。

饲粮中各种原料的配比量适当与否,可关系到饲粮的适口性,消化性和经济性。

饲料的安全性指畜禽食后无中毒和疾病的发生,也不致于对人类产生潜在危害。

5、要考虑畜禽的消化生理特点以草食为主的牛、羊、兔等可大量利用青、粗饲料。

而以籽食为主的猪、鸡等到要控制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的用量。

尤其是生长快、生产性能高的畜禽更要严格限制饲粮中的粗纤维含量,否则就会延长饲养周期,增加饲养成本。

6、配方原料及营养指标要适时调整饲料原料和饲养标准虽然是制定畜禽饲料配方的重要依据,但总有其适用的条件,任一条件的改变都可能引起动物对营养需要量的改变。

根据变化了的条件随时调整营养指标中的有关养分的含量,或调整某些原料的配比是十分必要的。

如高温季节动物采食量减少,应适量提高饲粮的各项营养水平,以补充因饲料摄入减少而造成的能量、粗蛋白质及氨基酸等主要营养物质的不足所导致的生产性能降低。

而寒冷季节动物采食量增加,则应提高饲粮能量水平,以补充因寒冷所造成的能量消耗的增加,从而降低饲料消耗。

当饲料的质量、价格发生变化时:当对畜禽的饲养管理方式改变时,如家禽由于养改为笼养;或当发生某些传染病以及营养代谢性疾病时,都要适当调整饲料配方中有关原料的配合比例或某一营养指标的含量。

对饲料配方适时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所设计的饲料配方能调制出在营养方面可满足需要,在价格方面比较低廉,且适口性和消化利用率均佳的配合饲料。

7、借鉴典型配方不可生搬硬套典型饲料配方的推广应用对改变我国传统的饲喂畜禽方式,提高广大养殖专业户的经济效益和推动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但典型饲料配方是在特定的饲养方式和饲养管理条件下产生的,原料的来源比较稳定,质量比较有保障。

因此,配方中所提示的营养值和饲喂效果对不同情况的饲养户来说肯定具有一定的差异,借鉴时不宜生搬硬套。

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所用原料的实际营养成分含量对典型配方提示的营养值进行复核、调整后方可使用。

典型饲料配方最大的优点是原料选择一般比较合理,尤其更适用于本地区的饲料来源,原料的配合比例均在较适宜的范围之内,参照选择原料或避免盲目性。

三、全价配合饲料配方的制作技术(一)手算法1、代数法这是一种应用代数中求解方程组的解的方法,计算没饲料配合比例。

常用一次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原则上说,代数法可以用手计算注意多个饲料的配合比例。

但饲料越多,方程也越多,手算就越困难。

代数法常计算二个饲料的配合比例。

现举例说明:例:以玉米、豆粕为原料配一50公斤以后的育肥猪饲粮,其他添加成分按2%计。

计算步骤:第一步,查表确定玉米、豆粕的主要营养成分,见表1。

表1 主要饲料营养价值第二步,确定营养需要或饲养标准。

参照NRC1998)50公斤以后育肥猪主要营养需要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50公斤以后肥猪的主要营养需要(饲粮浓度)第三步,列方程计算设:玉米在配方中占的配合比例是Х;豆粕在配方中占的配合比例为У。

以粗蛋白(13%)为首先满足的营养需要指标,列出一个方程:8.7Х + 43У= 13(玉米)(豆粕)(需要标准)然后以配合比例为条件列出第二个方程。

由于按2%考虑其他添加物,所以玉米、豆粕配合结果要求满足98%,即:Х+У=0.98则方程组为:8.7Х+43У=13Х + У =0.98用消元法解此方程组:Х=0.849563У=0.130437所以配方配比为:玉米0.849563或84.9563% 豆粕0.130437或13.0437%第四步,验算结果,见表3。

验算结果表明,消化能和蛋氨酸满足需要有余。

钙、磷、赖氨酸则不能满足需要。

表3 配方验算*注:*营养指标各列数字等于配合比例乘以相应饲料营养含量所得。

供不应求为各列数字相加。

第五步,平衡钙、磷和赖氨酸由表1、2、3可知,钙尚差0.44%,磷差0.09%,赖氨酸差0.08%。

赖氨酸用合成的盐酸赖氨酸补充即可。

磷用磷酸氢钙满足,含磷18%,需添加磷酸氢钙量为0.5%(0.09%÷18%)。

钙需要量在补充磷时已提供0.115%(23%×0.5%),现还需0.325%,用碳酸钙0.81%(0.325%÷40%)补足。

第六步,清理配方,按需要完成其他非营养性添加剂的添加补充合成赖氨酸、磷酸氢钙和碳酸钙共1.39%,还余下0.61%用于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混料以及其他添加成分(抗菌素、抗氧化剂等)。

比例不够或相应减少玉米用量,或者在最初平衡时多留一定比例,如3%,玉米、豆粕仅占97%。

2、方框法(十字交叉法)此法是一种只需进行四则运算就肥计算出饲料配合比的的一种简便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也只能对由两种饲料构成的配方配比进行计算。

因与代数法有相似之处,本文略写。

3、试差法这是专业知识,算术运算及计算经验相结合的一种配方计算方法。

可以同进计算多个营养指标。

不受饲料原料种数限制。

但要配平衡一个营养指标满足已确定的营养需要,一般要反复试算多次才可能达到目的。

在对配方设计要求不太严格的条件下,此法仍是一种简便可行的计算方法。

① 计算步骤第一步,确定准备纳入配方计算的饲料种类和数量。

同时选择确定好营养需要指标及准备在计算过程中试算的营养指标。

第二步,确定已选饲料的各种试算指标含量,明确重点计算指标。

第三步,根据营养学,饲料学知识和实际情况或经验,确定所选饲料在配方中的配合比例。

各饲料的配比之和满足百分之百。

第四步,用确定的配比分别与相应的各饲料营养物质含量相乘,然后将各饲料同一营养指标的积相加,列出各营养指标的总和。

第五步,判断营养指标总和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则计算结束。

否则,对配比进行调整,并重复第四到第五步的计算,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② 计算实例用玉米、次粉、豆粕、菜籽粕、食盐、骨粉配制一个粗蛋白13%,消化能13.4兆焦/公斤,钙0.5%,磷0.4%的育肥猪饲粮。

第一步,饲料种类已确定,计算指标,需要量均已知。

第二步,查一月列出所确定饲料营养物质含量;见表4;以粗蛋白为重点计算指标。

第三步,确定配合比例,见表6“配合比例”一列第四步,验算营养指标,并计算出合计数,见表5。

表4 营养成分及标准需要表5 配合比例计算过程第五步,判断。

从合计数中看出,重点计算指标粗蛋白还不符合表4所确定的标准需要。

重新调整配比,重复第四、五步,见表6“配合比例(二次)列。

本例经过三次调整配合比例和计算。

重点计算指标粗蛋白已达到表4所列的标准要求,但其他指标仍有不同程度差异。

基于本计算方法的特点,若继续调整其他指标,可能使精蛋白发生变化,故到此结束计算。

则表6中所列配合比例(三次)的数值即为本例的计算结果。

表6 配合比例计算过程(二)电子计算机用于数字计算,是一种高速智能化的计算工具。

在计算配方时,计算量很大,用手算很困难计算时,用计算机则轻而易举。

本节对计算机在饲料配方设计的应用作简要介绍。

1、电子计算机在最低成本配方设计中的应用,最低成本配合饲料配方是数学中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极小值在配合饲料设计中的一种应用方式。

在计算最低成本配方时,以饲料原料中不同营养物质含量和营养需要标准为约束条件,通过计算使配方中所用饲料原料价值之和达到最低,从而达到生产最低饲料成本配合饲料的目的。

线性规划模型的一般形式如下:极大(或极小)z=c1x1+c2x2+…+cnxn ①a11x1+a12x2+…+anxn=(≤1≥)b1 ②a21x1+a22x2+…+a2nxn=(≤1≥)b2···am1x1+am2x2+…+amnxn=(≤1≥)bm模型中,①式叫做目标函数。

在最低饲料成本配方计算中代表不同饲料原料价值之和。

经过计算,结果使这一价值之和达到最小。

C1,C2...Cn分别代表1-n个饲料价格。

这就是最低饲料成本配方计算过程,必须具备饲料价格资料的原因所在。

X1,X2...Xn代表1-n个饲料各自的配合比例,在线性规划中也叫决策变量。

②式以下属于线性规划模型的约束条件。

在最低饲料成本配方中,每一个等式或不等式代表一种营养物质或配合比例。

A代表饲料的营养物质含量,b代表营养需要标准,m不一定和n相等。

也就是说一个线性规划模型,可以考虑任意多种营养物质作为约束条件。

线性规划用于配方计算,在约束条件中,必须有一个约束条件表配合比例的特定要求。

为了使配方计算结果更符合专业需要,还可设置饲料原料的最高最低用量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