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溶液复习

合集下载

溶液复习(鲁教版初三化学)

溶液复习(鲁教版初三化学)
蒸发5g水 蒸发5g水 蒸发5g水 M 无晶体析出 M1 析出2g晶体 M2 析出3g晶体
蒸发5g水 M3 析出晶体?g
学习目标
1.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理解溶液的定义。
2.认识溶液形成的微观过程及伴随的能量变化。 3.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学会区分。 4.知道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换条件。
加水稀释 浓 加质发蒸
分类
溶液中 溶质含 量多少
溶质是 否能继 续溶解

组成
饱和
降 去 加 温 水 质
加 减 升 水 质 温
相 互 不 关 饱 系 和
溶 剂
溶 质
同温下,同种溶质的饱液 一定比不饱液浓。
2.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 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A )
A.加一定量水
C.略降低温度
B.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
D.室温时蒸发很少量的水
3.从冰箱里取出含有蔗糖固体的溶液A,放置一段时间后固体慢慢消失,形成溶 液B,对于溶液A和B,一定处于饱和状态的是 A ,其中较浓的溶液是 B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浓溶液一定比稀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D.在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总要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 4.某温度下,分步恒温蒸发溶液M发生如下变化,回答有关问题:
M2 M3 、一定不饱和的是 M,M1 ; ①上述几种溶液中,一定饱和的是______ ②M3蒸发5g水后会析出____ 3 g 60 g ③根据上述数据,推算出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溶质____ ④试推算一下,M溶液需要加入 4 g溶质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三单元 溶液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三单元 溶液

第三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二、溶液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1.溶液的外观:澄清透明。

(溶质是以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的,所以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是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2.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3.溶质、溶剂的判断:①固体、气体溶解于液体: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②液体溶解于液体:少的是溶质,多的是溶剂;如果有水,无论多少,水是溶剂。

4.溶液的命名:“xx”(溶质)的“xx”(溶剂)溶液;如果溶剂是水,可以不说溶剂水。

氯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的全称为“氯化钠的水溶液”,又可以叫做“氯化钠溶液”。

5.一些常见溶液的俗称:氯化钠溶液——食盐水氢氧化钙溶液——石灰水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三、溶解时吸热、放热现象1.溶解时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2.溶解时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3.①溶解放热,所得溶液温度升高的物质有: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氧化钙、浓硫酸②溶解吸热,所得溶液温度降低的物质有:硝酸铵晶体③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四、溶液的性质①常见的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原因是它们溶于水要发生电离,产生能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如氯化钠溶解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硫酸溶解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②少量溶质溶于水中,形成的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

③常见的有色溶液:蓝色溶液(含Cu 2+):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 2+):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黄色溶液(含Fe 3+):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五、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知识梳理及练习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知识梳理及练习

第三单元溶液第一部分知识梳理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盐酸溶质是HCl,石灰水溶质为Ca(OH)2,食盐水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C2H5OH。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无水,量多的为溶剂(1)概念:(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①加水②升温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熟石灰对温度例外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复习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复习课件
第三单元 溶 液
中考复习与训练 化学·配鲁教
知识网络
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共同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溶液溶物液质的溶组解成时的溶溶热质剂现::象被能溶溶溶溶解解解解的其时时物他温温质物度度质升降的高低物::质如如氢硝氧酸化铵钠、浓硫酸
第 14 页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中考复习与训练 化学·配鲁教
考点二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 1.溶质质量分数 (1)概念: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叫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计算公式:
溶质的质量 ⑭__溶__质__质__量__分__数__=__溶__液__的__质__量__×__1_0_0_%_____
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溶液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选B。
答案:B
第 20 页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中考复习与训练 化学·配鲁教
方法指导:物质溶解时的热现象与压强的关系:(1)放热:一些溶质溶于水后会 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若溶解过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则容器内的压强因空气 的热胀冷缩而增大,容器内的气体有向外界环境扩散的趋势。(2)吸热:一些溶质溶 于水后会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若溶解过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则容器内的压 强因空气的热胀冷缩而减小,外界环境中的气体有向容器内运动的趋势。(3)吸放热 现象不明显:多数溶质溶于水吸放热现象不明显,则密闭容器中的压强无明显变 化。
答案:C
第 19 页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中考复习与训练 化学·配鲁教
常考点二 物质溶解时的能量变化
例2 (2018·湖北宜昌)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溶液复习 (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溶液复习 (新版)鲁教版

第三单元 溶液基础检测1.溶液:________或_________物质分散到_________物质里,形成的________的、________的混合物...。

2.特征:①________、②________。

溶质:________________ 3.组成 溶剂: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常用的溶剂,_______、______也可以作溶剂),例如:碘酒中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__。

4.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⑴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________发生变化,即溶解时会出现______现象和______现象。

43245.乳化现象,洗涤剂洗油污属于 。

6.溶液的分类或加入溶质不饱和溶液(适用于大多数固体..) 、蒸发溶剂或________) 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7.结晶方法 ________(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升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①固体物质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温度、________、________、以克为单位。

②固体溶解度影响因素①内因:_______________②外因:_______________8.溶解度 ③气体溶解度:随温度________而________,随压强________而________。

________,结晶方法:________④溶解度曲线及意义 平缓型,例如________,结晶方法:________下降型,例如________,结晶方法:________①溶质的质量分数=%100)()g ( g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适用于所有溶液) 9.溶质质量分数 ②m 溶液= _______+_______(溶液浓稀的表示方法) ③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只适用于饱和溶液)④溶液稀释前后,_______的质量不变。

第一单元 溶液 复习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全一册

第一单元 溶液 复习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全一册
3.结晶
(1)__________的方法,适用的范围为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固体物质。
(2)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适用的范围为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______的固体物质。
蒸发溶剂
冷却热饱和溶液
较大
02 易错、易混辨析
易错点1 溶液的组成与特征
1.学习溶液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溶液的组成及物质的溶解过程。下表是几位同学对溶液的错误认识,请你用熟悉的实例来否定其观点。
⑤两种液体混合后充分振荡,一定得到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
海水中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多种溶质
食用油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
易错点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一定量
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
一定
一定量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
(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①向溶液中加相应的_有__________时,若固体溶质不减少,则溶液饱和。
(2)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①物质本身的性质;②溶剂的______;③______。
(3)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①气体的______;②压强(在一定的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____);③温度(在一定压强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____)。
100
饱和
种类
第一单元 溶液
单元复习(第一单元)
01 单元知识清单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_____、_____的混合物。
均一

初三化学水和溶液 复习 鲁教版

初三化学水和溶液 复习 鲁教版

初三化学水和溶液 复习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复习) [主要内容]1. 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及水的天然循环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性,理解状态变化这类物理变化的本质;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体的重要意义。

2. 通过对“水的电解”和“氢气燃烧”实验的微观分析,初步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

3. 了解原子的结构,知道原子内部电子的特性和作用。

4. 通过对食盐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微观分析,认识溶解的本质并了解溶液的基本特点——均一性和稳定性。

5. 学习实验室和工业上提纯水的常用方法:学会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练习在实验室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学会科学表示原子质量大小的方法——相对原子质量 [知识要点](一)水分子的运动 1. 水的三态变化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

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

2. 水的天然循环。

3. 水的人工净化“沉降”“过滤”“灭菌” 4. 几种常见的水①纯净水——长期饮用降低免疫力 ②矿泉水——矿物质适中才是健康水 ③自来水——含天然水中有益矿物质 (二)水的组成 1. 电解水①正极: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O 2) ②负极:能被点燃——氢气H 2 ③化学方程式通电22222H OH O ↑+↑④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化学反应。

⑤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原子新分子化分重新组合−→−−−→−−−⑥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单质。

⑦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和原子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2. 氢气的燃烧①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凝结有水雾,放出热量。

②化学方程式:点燃22222H O H O +③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溶液复习课件.ppt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溶液复习课件.ppt
③F操作中溶液洒出,则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 (同上)5%。
2024/9/29
20
三、有关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类型
1、溶质、溶剂、及溶液质量之间的换算(直接用公式) 2、溶液去水浓缩或加水稀释的计算 (把握一点:浓缩或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3、不同质量分数的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 (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等于混合后溶液中溶质总质量) 4、涉及到溶液的体积和密度的计算 (先由体积换算成质量,再利用公式计算)
2024/9/29
21
Exercises
20℃时,对100g 5%的食盐溶液做了如下处理,求所得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假设每次所得溶液中无溶质剩
余)。
(1)蒸发10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加入10gNaCl后,溶质的质量分数

(3)增加10gNaCl和10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加入100g15%的NaCl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 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 C、一种溶剂只能溶解一种溶质 D、食盐溶液与蔗糖溶液混合后仍是溶液
2024/9/29
6
知识回顾
物质的溶解过程伴随能量变化
1、溶解过程的分析: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
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个过程 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 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 子),这个过程放出热量 。形成溶液时是放热还是吸 热,取决于这两个过程放出和吸收热量的多少。
溶液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一:溶解的过程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溶质质量分数 二:溶液的配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或“100mL”)。 ( 4 )通过以上过程可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三个主
要步骤依次是 、 、 、装瓶并贴标签。请在作不规范就会导致实验 结果有较大误差。判断下列操作产生的后果。
①B操作中砝码和氯化钠放错托盘,则溶液的溶 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 “小于”或“等 于”)5%。
溶液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一:溶解的过程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溶质质量分数 二:溶液的配制
知识回顾
溶液
溶液的概念 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和稳定性 •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 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 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种子。 1、你知道这个数字的含义吗?
15%是溶质的质量分数
2、要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你有哪些方法?
(2)怎样判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答:
首先看溶液中有是否有未溶解的固体, 如果有,则此时的溶液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如果溶液中没有固体剩余,再向溶液中加 入少量该溶质看是否继续溶解,
若固体不再溶解,则此时溶液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 若继续溶解,则此时溶液已经未达到饱和状态 。
Exercises
1 、 (口答)说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的名称:
食盐水、 碘酒、 硫酸铜溶液、 白磷的二硫化碳溶 液、 75%的酒精溶液 2、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
A、自来水 B、冰水 C、汽水 D、白酒 3、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 C、一种溶剂只能溶解一种溶质 D、食盐溶液与蔗糖溶液混合后仍是溶液
1、溶质、溶剂、及溶液质量之间的换算(直接用公式) 2、溶液去水浓缩或加水稀释的计算 (把握一点:浓缩或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3、不同质量分数的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 (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等于混合后溶液中溶质总质量) 4、涉及到溶液的体积和密度的计算 (先由体积换算成质量,再利用公式计算)
Exercises
溶液去水浓缩的计算 4、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5%的氯化钠溶液和溶质的
质量分数小于15%的氯化钠溶液相混合 不同质量分数的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
配制溶液
在农业科研上,有时用10%~20%的氯化钠 溶液来选种。现需要30㎏15%氯化钠溶液。如 何来配制?请你说出有关的操作步骤及所用到 的仪器。
步骤: 1、计算:氯化钠质量( )
巩固练习
1、(2008年重庆市)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②D操作中俯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则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 (同上)5%。
③F操作中溶液洒出,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同上)5%。
小结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概念: ②公式:
③溶液的质量、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
溶液的质量=体积×密度 注意:单位要统一
三、有关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类型
水的体积( ) 2、称量 3、溶解 4、装瓶封存(贴标签)
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 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巩固练习
下图是某同学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
(1)写出标号①~④仪器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 (2)B操作中应称氯化钠的质量是 g; ( 3 )D 操作中仪器③的规格应为 (填“10mL”, “50mL”


知识回顾
• 乳化作用:洗洁精等含表面活性剂的物质可以 使食用油等物质以细小的液滴比较均匀的分散 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作用。
考考你
• 结合生活经验,请你分析衣服上的 • 油点怎样清洗效果好,并说明理由。
问题
生活、生产中有下列事实: • 在农业科研上,有时用15%的氯化钠溶液来优选
总结: 一看二加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 溶液
1.减少溶质 2.增加溶剂 3.升高温度(大多数)
①增加溶质 ②蒸发溶剂 ③降低温度(大多数)
不饱和 溶液
常用方法 :
1、氯化钠固体和水混合
溶质、溶剂、及溶液质量之间的换算 2、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加水稀释的计算 3、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5%的氯化钠溶液蒸发水
问题
• 如图所示,向试管中的水加入下列某 物后,U形管中原来水平的红墨水液 面出现了右高左低的水位差,则该物 质极可能是( )
•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 C.硝酸铵 D.活性炭
思考:
(1)正确的是 ,原因是

(2)进行实验时:
如把氢氧化钠固体换成硝酸铵,产生的现象


如把氢氧化钠固体换成氯化钠,产生的现象
物质的溶解过程伴随能量变化
1、溶解过程的分析: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
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个过程 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子 (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这个过程 放热热量 。形成溶液时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 这两个过程放出和吸收热量的多少。 2、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①、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时,溶液温度_降__低,例如:硝_酸__铵 . ②、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时,溶液温度_升_高_ ,例如:氢_氧__化钠. ③、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时,溶液温度_不__变,例如:氯__化_钠.
20℃时,对100g5%的食盐溶液做了如下处理,求所得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假设每次所得溶液中无溶质剩
余)。(1)蒸发10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加入10gNaCl后,溶质的质量分数

(3)增加10gNaCl和10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加入100g15%的NaCl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规律
有关溶液的知识和规律
①当溶液中有水时,不论水的量多少,习惯上把水看 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②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而溶质可以有多种。 ③作为溶质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④最常用的溶剂是水,酒精、汽油也可以是溶剂。 ⑤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
⑥判断溶质或溶剂的方法是: 固液混合,固为质;气液混合,气为质;液液混合, 少为质;若有水在,水为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