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排水计算
路基排水计算书

路基排水计算书计算:复核:2010年04月15日路基排水水文、水力计算本着高速公路路侧景观美化的原则,排水沟尺寸不宜过大,本地区降雨较少,路基排水沟采用0.4m×0.4m的梯形断面,沟底最小排水纵坡采用6‰进行计算,排水沟预留安全高度10cm。
1.汇水面积和径流系数路面单侧排水宽度13.0m,按《公路排水设计规范》表3.0.8,沥青混凝土路面径流系数可取为ψ1=0.95。
路基以平均高度4m计算,路基边坡为1∶1.5,路基护坡道宽度取1.0m,路基边坡的径流系数可取为ψ2=0.5。
假设最大排水沟长度为L=500m,该长度范围内的汇水面积计算如下:半幅路面汇水面积:A1=13L㎡边坡及护坡道汇水面积:A2=(4×1.5+1.0)L=7L㎡总汇水面积为:F= A1+ A2=20×500=10000㎡汇水区的径流系数为:ψ= =(12L×0.95+7L×0.5)/21L=0.792.汇流历时计算①路面及边坡汇流历时计算按《公路排水设计规范》式3.0.4,坡面汇流历时t=1.445(m1L s/I s 1/2)0.467式中:m1—地表粗度系数,由表3.0.4得知,沥青路面粗度系数为m1=0.013,砼预制块拱形骨架防护设置流水槽,路面水在边坡上集中排除,因此边坡粗度系数取m1=0.025。
L s—坡面汇流长度,路基平均高度以4m计,路基边坡为1∶1.5,那么坡面流长度L s=4×3.251/2+1=8.21m;半幅路面汇流长度L s =13.0m。
I s—坡面流的坡度。
路面横坡I s =0.02,路基边坡I s =1/1.5=0.667。
路面汇流历时t1=1.445×(0.013×13.0/0.021/2)0.467= 1.57 min路基边坡汇流历时t2=1.445×(0.025×8.21/0.6671/2)0.467=0.76min②路基排水沟汇流历时计算假定排水沟底宽为0.40m、深0.40m、两侧坡率为1∶1,排水沟水面距顶面的安全高度为10cm,那么过水断面面积A=(1.0+0.4)/2×0.3=0.21m2湿周P=0.3×20.5×2+0.4=1.25m水力半径R= 0.168 mC20混凝土预制块排水沟的粗糙系数n=0.012假定排水沟长度L=500m,沟底最小纵坡I=6‰,那么排水沟的平均流速为V=1/nR2/3I1/2=25.372×0.0061/2=1.965(m/s)沟内汇流历时为:t3=L/V= 500/1.965=254s=4.24min③汇流总历时计算t= t1+ t2+ t3=1.57+0.76+4.24=6.57(min)3. 降雨强度计算高速公路界内排水设计重现期取P=15年=2.3 mm/min 查图3.0.7-1 该区5年重现期10min降雨历时的降雨强度为强q5,10由表3.0.7-1 该区15年重现期的重现期转换系数为C p=1.36查图3.0.7-2 得该区60min降雨强度转换系数为C60=0.40由表3.0.7-2 可查得降雨历时t =16.65min的转换系数为C t=1.172按式3.0.7,15年重现期降雨历时t =16.65min的降雨强度为:q15,t=C p×C t×q5,10=1.36×1.172×2.3=3.67(mm/min)4.设计径流量计算Q S=16.67ψqF=16.67×0.79×3.67×10000×10-6=0.484 ( m³/s)5. 排水沟的泄水能力计算Q C=V×A=1.965×0.21=0.413(m3/s)6. 结果校核:由于Q C =0.413m3/s<Q S=0.484m3/s,所以初步拟定的最小排水纵坡不合适,需要调整。
JTJ 018-9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2.各种沟、管、泄水口和渗沟的水力计算方法和参数。
3.路界内地表排水设施(路面表面、中央分隔带、坡面排水设施)的规划、布置和构造。
4.地下排水设施的设计和构造。
5.路面内部排水设施的设计和构造。
6.构造物(桥面、桥台、支档结构物)、下穿道路的排水设施的布设和构造。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
Specifications of drainage design for highways
前 言
公路排水对于保障公路结构物的使用寿命和行车的通畅、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供统一的公路排水设计原则及设计标准和方法,交通部下达了编制公路排水设计规范的任务。
主要内容:
设计重现期的降雨强度与某一标准重现期的降雨强度的比值。
十四、降雨历时转换系数converting factor of time of concentration
设计降雨历时的降雨强度与某一标准降雨历时的降雨强度的比值。
十五、拦水带dike
沿硬路肩外侧或路面外侧边缘设置的拦截路面和路肩表面水的堤埂,由沥青混凝土铺筑或水泥混凝土预制而成。
九、设计降雨重现期design recurrence interval of rainfall / design storm frequency
某一预期强度的降雨重复出现的平均周期。
十、汇流历时time of concentration
径流从汇水区最远点(按水流时间计)流达设计地点所需的时间,由坡面汇流历时和沟管内汇流历时组成。
七、径流系数:coefficient of runoff
径流量占总降水量的百分率。
八、设计径流量design peak rate of runoff / design discharge
路面排水计算

第三章排水设计3.1 气候与地质条件介绍本路段连州至怀集K34+40L K35+800段,路区属中纬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全年日照时间长,雨水充沛,有“三月低温阴雨、六月江河暴满、十月寒风”的气候特征。
多年平均气温194C,最高气温39.8 C;每年雨季集中在3〜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5% 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1628.5〜1785.4mm,年蒸量1419mm ;风向具明显的季节变化,风速平均1.2〜2m/s,较大风力相当于7级风力。
位于海拔高程228.2〜1002米之间的路线段在冬季不同程度存在冰、雪、雾等影响行车安全的不良气象因素。
山区,特别是高寒山区,霜期长,冰冻及降雪现象年年都有,初霜期在十一月中旬,终霜期在次年二月中旬,霜期一般三个月左右,平原区霜期较短。
连州市河流属北江支流之连江水系,市内主要河流有星子河、东陂河、三江河、九陂河,四条河汇合市内称连江,河流的共同特点是:流程短,水流湍急,坡降较大,水位涨落迅速,四季水位流量变化显著。
水量受大气降雨影响较大,一般春夏季节降雨较多,河流水量充沛,遇暴雨常满溢两岸;秋冬旱季降雨量较少,河流水量锐减,河床多暴露。
3.2 边沟设计验算在K34+460至K34+640之间的挖方段为挖方最大汇水面积段,本次设计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例。
路堑坡度为1: 0.5,坡面流长度为14m路基宽度26m取单侧路面和路肩横向排水宽度为13m,路拱横坡为2%在纵断面方面,在纵断面方面,此处纵坡i=-2.03%,边坡坡脚和路肩边缘间设置矩形边沟。
计算简图如图3-1 o3.2.1 计算汇水面积和径流系数:由图一计算汇水区域在路堑一侧(由平台沟到边坡平台)的面积A1=0.5 X 14X(48+180)=1596m。
由于坡面上采用植草防护,则由《公路排水设计规范》得坡面径流系数取G=0.5。
汇水区域在边沟平台上的面积A=2X180=360m, 取坡面径流系数(浆砌片石护面)C2=0.4,汇水区域在路面一侧(公路路中线到边沟)的面积为A=180X13=2340m,由表查得沥青路面径流系数为G=0.95。
关于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路基路面排水一、第一类排水设计通常采用适当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办法。
施工期间一般都考虑在施工前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排除施工期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同时在路基底部掺加低剂量石灰处理,设置40cm 厚的稳定层等。
采用这一系列措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边沟是排水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边沟的设计更为重要。
(1)一般路段的路基边沟设计原则:以填筑式边沟为主,尽量减少路基边沟积水现象的发生。
这主要是吸取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中的教训:部分路段在汛期内路基水不能及时排除。
地方群众干扰路基水排入灌溉涵洞内。
(2)路基边沟纵坡的要求:根据交通部部颁《公路路基排水设计规范》要求,采用浆砌片石修筑的边沟为满足排水需要,边沟纵坡应不小于0.12%,由于大营段位于丘陵岗区和冲积平原区,原地形既有较大起伏又有部分平坦地段,本着既要解决路基排水问题,又要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路基排水边沟沟底纵坡一般情况下不小于0.15%。
(3)对于边沟水进入涵洞及跨越通道等情况的处理:沿线设置的涵洞有排涵、灌涵和灌排两用涵。
对于需排入排涵的边沟,其边沟底标高不低于涵洞中心的标高;需排入灌涵的边沟,其沟底标高不低于涵顶标高;而对于灌排两用的涵洞应按灌涵要求设置,特殊情况时可适当降低。
为防止冲刷涵洞,原则上采用边沟急流槽连接边沟和涵洞洞口。
一般情况下边沟尽量少穿越通道,当排水需通过通道排入涵洞时,应优先采用边沟盖板涵,特殊情况下可采用边沟倒虹吸穿越通道。
(4)对边沟标高及纵坡方向的问题:根据路线纵断面和沿线自然地形情况综合确定,通常以沿线自然地形为主确定排水方向。
边沟底标高控制应以该段路肩边缘最低点标高以下大于1.7m 为宜,原因是考虑到路线中央分隔带横向排水管不能因边沟积水而引起倒灌。
对于个别特殊路段不能满足1.7m 要求的,可放宽至1.4~1.5m,若另一侧边沟较低时应优先采用单侧布设横向排水管。
(5)对于挖方段边沟:考虑到中央分隔带横向排水管排水要求,边沟底标高不低于路肩标高1.2m,同时要求边沟纵坡不小于0.5%。
公路工程汇水流量与边沟排水能力计算

7.600
边沟泄水能力Qc m3/s
Q5,10 查图9.7.1-1
2.100
设计径流量Q=
7、计算边沟泄水能力 0.853
Cp 查表9.1.7-1
1.270
8、计算设计降雨强度 C60
图9.1.7-2 0.400
Ct 表9.1.7-2插值法
1.180
9、计算设计径流量Q (m3/s) 0.536
Qpt mm/min 3.147
说明: 依据《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 D33-2012 计算排水系统流量、边沟排水能力;
路基长度 320.000
半幅宽度 10.000
碎落台/平 台 宽度
2.000
边坡高度 20.000
1、确定汇水面积
平均坡率
边坡汇水 面积
0.750
8000.000
碎落台/平 台
面积 1280.000
路面汇水 面积
3200.000
合计汇水面积(m2) 12480.000
沥青混凝土
加权径流 系数
0.950
水泥混凝土
0.900
2、径流系数ψ
陡峻山地
0.750
0.818
0.900
起伏山地
0.600
0.800
边坡粗糙度
0.400
边坡汇流历 时
3、计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坡和路面汇流历时 t1
3.960
路面粗糙度
0.013
路面汇流历 时
10、边沟泄水能力是否满足设计流量
边沟泄水能力Qc
>
设计径流量Q
,
说明: 依据《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 D33-2012 计算;
边沟尺寸满足泄水要求
公路排水计算课件

公路排水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公路排水系统通常由雨水收集系统、 排水管道和排水出口组成。
根据公路等级和使用场合,公路排水 系统可分为一般公路排水系统和高速 公路排水系统,其中高速公路排水系 统通常采用暗沟排水。
公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标准
01
公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应满足 快速排水、避免水患和保护环境 的要求。
02
公路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应符合 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同时考虑 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
公路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01
公路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对于保障公路使用寿命和行 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2
定期检查排水系统的设施,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保持 排水系统的畅通。
03
加强对公路排水系统的监管,防止人为因素对排水系统 造成损坏。
1.谢谢聆 听
意义
公路排水计算对于保障公路的运营安 全、提高交通效率、保护环境和生态 具有重要意义。
排水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基本原理
公路排水计算主要基于水文学、水力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水量平衡、 水动力学、水环境质量等。
方法
常用的公路排水计算方法有实测法、经验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法等。其中,实测法 精度最高,但受限于实际情况;经验公式法简便快捷,但精度较低;数值模拟法 能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精度较高,但需要较高的计算能力和模型验证。
某山区公路的排水计算
总结词
因地制宜、防排结合、安全环保
详细描述
山区公路的地形复杂,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地形条件和环境保护。通过对某山区公路的排水系统进行计 算,得出了因地制宜的排水方案,实现了防排结合和安全环保的目标。
某城市道路的雨水口设置和排水计算
总结词
路基排水计算书

路基排水计算书计算:复核:2010年04月15日路基排水水文、水力计算本着高速公路路侧景观美化的原则,排水沟尺寸不宜过大,本地区降雨较少,路基排水沟采用0.4m×0.4m的梯形断面,沟底最小排水纵坡采用6‰进行计算,排水沟预留安全高度10cm。
1.汇水面积和径流系数路面单侧排水宽度13.0m,按《公路排水设计规范》表3.0.8,沥青混凝土路面径流系数可取为ψ1=。
路基以平均高度4m计算,路基边坡为1∶,路基护坡道宽度取1.0m,路基边坡的径流系数可取为ψ2=。
假设最大排水沟长度为L=500m,该长度范围内的汇水面积计算如下:半幅路面汇水面积:A1=13L㎡边坡及护坡道汇水面积:A2=(4×+)L=7L㎡总汇水面积为:F= A1+ A2=20×500=10000㎡汇水区的径流系数为:ψ= =(12L×+7L×)/21L=2.汇流历时计算① 路面及边坡汇流历时计算按《公路排水设计规范》式3.0.4,坡面汇流历时t=(m1L s/I s 1/2)式中:m1—地表粗度系数,由表3.0.4得知,沥青路面粗度系数为m1=,砼预制块拱形骨架防护设置流水槽,路面水在边坡上集中排除,因此边坡粗度系数取m1=。
L s—坡面汇流长度,路基平均高度以4m计,路基边坡为1∶,那么坡面流长度L s=4×2+1=8.21m;半幅路面汇流长度L s =13.0m。
I s—坡面流的坡度。
路面横坡I s =,路基边坡I s =1/=。
路面汇流历时t1=××/2)= min路基边坡汇流历时t2=××/2)=② 路基排水沟汇流历时计算假定排水沟底宽为0.40m、深0.40m、两侧坡率为1∶1,排水沟水面距顶面的安全高度为10cm,那么过水断面面积A=+/2×=0.21m2湿周P=××2+=1.25m水力半径R= 0.168 mC20混凝土预制块排水沟的粗糙系数n=假定排水沟长度L=500m,沟底最小纵坡I=6‰,那么排水沟的平均流速为V=1/nR2/3I1/2=×2=(m/s)沟内汇流历时为:t3=L/V= 500/=254s=③ 汇流总历时计算t= t1+ t2+ t3=++=(min)3. 降雨强度计算高速公路界内排水设计重现期取P=15年=2.3 mm/min 查图3.0.7-1 该区5年重现期10min降雨历时的降雨强度为强q5,10由表3.0.7-1 该区15年重现期的重现期转换系数为C p=查图3.0.7-2 得该区60min降雨强度转换系数为C60=由表3.0.7-2 可查得降雨历时t =的转换系数为C t=按式3.0.7,15年重现期降雨历时t =的降雨强度为:q15,t=C p×C t×q5,10=××=(mm/min)4.设计径流量计算Q S=ψqF=×××10000×10-6= ( m³/s)5. 排水沟的泄水能力计算Q C=V×A=×=(m3/s)6. 结果校核:由于Q C =0.413m3/s<Q S=0.484m3/s,所以初步拟定的最小排水纵坡不合适,需要调整。
路基排水沟、边沟水力计算书

至高速公路粤境连平至从化段D1合同段路基排水设施水力计算书一、双向八车道至高速公路粤境连平至从化段D1合同段,选用沥青砼路面,路面和路肩(半幅)横向排水的宽度为19.75m(双向八车道),路面和硬路肩横坡为2%,土路肩为4%,路线最小纵坡为5‰。
本项目拟设置排水沟、急流槽、边沟、平台截水沟和截水沟等排水设施来排除和拦截路界围外的雨水。
现按照《公路排水设计规》JTJ018-97的规定,通过计算设计径流量反算各种排水设施各型号的最大排水距离(即出水口距离)和面积,为确定各路段各种排水设施型号的选取提供参考。
1.拦水路缘石最大排水距离的计算1)降雨历时降雨历时取设计控制点的汇流历时,其值为汇水区最远点到排水设施(出水口)处的坡面汇流历时与沟的沟管汇流历时之和。
设降雨历时为3min。
拦水路缘石与路肩铺面构成的浅三角型过水断面的泄水能力为:Qc=0.377×h8/3×I1/2/(i h×n)=0.377×0.058/3×I0.5/(0.02×0.013)注:水力坡度I取路线纵坡;水深h=250×0.02=5cm(即水深小于5cm时,浅三角型过水断面的水面入侵硬路肩小于2.5m,保证行车安全。
)2) 汇水面积和径流系数当出水口间距为l时,两个出水口之间的汇水面积为F=l×19.75×10-6km2取径流系数Ψ=0.95。
3) 设计重现期根据《公路排水设计规》JTJ018-97的规定,高速公路路面和路肩表面排水设计重现期为5年。
4)降雨强度按公路所在地区,查《公路排水设计规》JTJ018-97得5年设计重现期10min 降雨历时的降雨强度为q5,10=2.8mm/min,5年设计重现期时的重现期转换系数为c p=1.0,60min降雨强度转换系数为c60=0.5,3min降雨历时转换系数为c5=1.40。
于是,暴雨强度为q=1.0×1.40×2.8=3.92mm/min5)设计径流量根据《公路排水设计规》JTJ018-97,设计径流量为Q=16.67ΨqF=16.67×0.95×3.92×l×19.75×10-6m3/s6)拦水缘石最大排水距离的计算当路线纵坡为5‰时,浅三角型过水断面的泄水能力为Qc=0.377×h8/3×I1/2/(i h×n)=0.377×0.058/3×0.0050.5/(0.02×0.013)=0.035m 3/s浅三角型过水断面的泄水能力必须大于其设计径流量,即Qc>Q 0.035>16.67×0.95×3.92×l ×19.75×10-6那么,当路线纵坡为5‰时,拦水路缘石最长排水距离l (出水口最大间距)为l =0.035/(16.67×0.95×3.92×19.75×10-6)=28.55m7)检验汇流历时假设由表查得地表粗度系数为m 1=0.013,路面横坡为i s =0.02,坡面流长度为Ls=19.75m ,可计算得到坡面汇流历时⎪⎪⎭⎫⎝⎛⨯⨯=s s t i L m 1445.1467.01=⎪⎭⎫⎝⎛⨯⨯0.0219.750.0130.4671.445=1.909min按式v=20i g 0.6得v =20×0.0050.6=0.83m/s , 再按式t 2= l i /(60×v)=28.55/(60×0.83)=0.57min 由此,可得到汇流历时为t= t 1+ t 2=1.909+0.57=2.48min<3min当路线纵坡为其它数值时,按照上述计算过程对拦水路缘石最大排水距离进行计算,并对汇流历时进行检验,结果列于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4)急流槽 急流槽的构造按水力计算特点,亦由进口、槽身和
出口三部分组成。 急流槽可采用由浆砌片石铺砌或水泥混凝土浇筑的的矩形横断面
或梯形横断面。 浆砌片石急流槽的槽底厚度可为0.2~0.4米,槽壁厚度为0.3~
0.4米。混凝土急流槽的厚度可为0.2~0.3米。槽顶应与两侧斜坡 表面齐平。槽深不小于0.2米,槽底宽最小 0.25米。
➢ 边沟不宜过长,边沟出水口的间距,一般地区不宜超过500米, 多雨地区不宜超过300米,三角形和碟形边沟不宜超过200米。
➢ 边沟的纵坡尽可能与路线纵坡坡度保持一致,并不宜小于0.5% 的纵坡。边沟出水口附近以及排水困难路段,应进行特殊设计。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 边沟的横断面形式:有梯形、矩形、U形(或带盖板 矩形、U形)、三角形、碟形横断面。 ➢ 高速、一级公路边沟的底宽和深度不应小于0.6米,其他等级 公路不应小于0.4米。
1.确定汇水区域
路堑一侧边坡汇水面积A1=200(3+4.5+6+6)=3900m2 碎落台汇水面积A2=2×200×4=1600m2 沥青路面中线至边沟汇水面积A3=6×200=1200m2 总的汇水面积 A1+ A2+ A3=3900+1600+1200=6700 m2
2.计算径流系数
查《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D—2012)表9.1.8知:
按照规范,在断面尺寸、坡度变化初分段计算各段汇流历时,再叠加,因此, 坡面汇流历时:
2)按《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D—2012)式9.1.5-1计算管沟汇流历时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设边沟底宽0.4m,高0.4m,浆砌片石砌筑,沟底粗糙系数0.025,设计水深为 0.2m(路基设计规范P28要求0.2m,排水设计规范P12要求0.1m),过水断面 面积0.5(0.4+0.8)x0.2=0.12m2,水力半径
公路排水设计 明渠排水的水文水力计算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7月7日星期二
一、概述
1.公路排水系统
截截水水沟沟
过路涵 拦水带
吊沟
边沟
排水沟
钢波纹管涵
钢筋砼盖板涵
急流槽
排水总体布置
一、概述
3.水对路面的影响
一、概述
3.水对路面的影响
1)降低路面材料强度; 2)加快路面材料损坏;
3)唧浆、冲刷;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通常年降雨量200以下为干旱区,200500之间为半干旱区)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通常年降雨量200以下为干旱区,200500之间为半干旱区)
查图9.1.7-2 得该区60降雨强度转换系数为C60=0.40 由表9.1.7-2 可查得降雨历时t =12的转换系数为 0.93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沟内平均流速为:
沟内汇流历时为
t5=200/1.704=1.96;
综上,可知汇流总历时 ’5=1.41=9.46+1.96=11.42。
4.计算泄水能力
则边沟的泄水能力: 1.704x0.12=0.204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5.计算降雨强度
根据规范,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界内坡面排水设计降雨的重现期为15年,其 他等级公路为10年,公路采用降雨强度公式计算: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查图9.1.7-1 该区5年重现期10降雨历时的降雨强度为强q5,10=1.2 q p,5,10=1.34x0.93x1.2=1.447
6.计算设计径流量
可按照降雨强度由推理公式计算设计径流量Q
设计流量 0.129m3<泄水能力0.204 m3,所以设计边沟尺寸符合要求。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路堑边坡的粗度系数s1=0.10,坡度分别为1:0.5、1:0.75、1:1、1:1。 坡面汇流历时:
碎落台的粗度系数s2=0.1,横向坡度为3%,汇流历时:
沥青路面的粗度系数s3=0.013,横坡为2%,坡面流长度为12.25m,汇流历时: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4)使路面因支撑不足而出现疲劳损坏。
一、概述
4.水对路基的影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概述
4.水对路基的影响
1)地面水对路基产生冲刷和渗透; 2)地下水使路基湿软、膨胀、冻胀、翻浆、边坡滑坍、山坡滑坡等。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1、主要明渠及注意事项 1)边沟 ➢ 边沟排水量不大,一般不需要水文和水力计算,选用标准断面形 式。
急流槽槽底每隔2.5~5.0米应设置一个凸榫,嵌入坡体内0.3~ 0.5米,以避免槽体顺坡下滑。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1、方法一 按照规范的方法步骤验算是否满足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1.确定汇水区域
汇水面积=路面汇水面积+坡面汇水面积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1.确定汇水区域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排水沟应具有合适的纵坡,通过水力水文计算选定,一般情况下, 可取0.5%~1.0%,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5%。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3)截水沟
➢ 截水沟长度以200~500米为宜;超过500米时,可在中间适 宜位置处增设泄水口,由急流槽或急流管分流排引。 ➢ 截水沟一般采用梯形横断面,沟坡坡度为1:1.0~1:1.5;沟底宽 度和沟的深度不宜小于0.5米。地质或土质条件差,有可能产生渗 漏或变形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5%。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2.计算径流系数
查《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D—2012)表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3.计算汇流历时及平均流速
1)按《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D—2012)式9.1.4计算坡面汇流历时
0.467
t
1.445
sLp
ip
式中:t——坡面汇流历时,; ——坡面流的长度,m; ——坡面流的坡度; s——地表粗度系数,按《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D—2012) 表9.1.4确定。
二、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
2)排水沟
主要用途在于引水,将路基范围内的各种水源的水流,引排至桥涵或 路基范围以外的指定地点。
排水沟的横断面形式一般采用梯形,尺寸大小应经过水力水文计 算选定。边坡1:1.0~1:1.5,深度和底宽不宜小于0.5米。
排水沟的位置,离路基尽可能远些,距路基坡脚不宜小于2米;平 面上应力求直捷,连续长度宜短,长不宜超过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