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心理健康
情绪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情绪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各种压力给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带来了挑战。
情绪和心理健康是息息相关的,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往往与其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情绪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些方法来改善心理健康和调节情绪。
一、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1 心理健康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生活中能够快乐、和谐地与他人相处,并能够应对压力和逆境的能力。
而情绪是心情的体验和表达,是个体对事件的主观感受。
情绪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1.2 情绪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积极的情绪,如喜悦、幸福、满足等,可以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积极的情绪对身体健康和社交关系都有益处。
积极情绪有助于放松身心、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内心的平静感,从而提高个体的心理抵抗力和应对能力。
1.3 情绪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消极的情绪,如忧虑、沮丧、愤怒等,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
长期积累的消极情绪可能导致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并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二、改善心理健康和调节情绪的方法2.1 培养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亲密的支持系统,对改善心理健康和调节情绪起到积极的作用。
可以通过和他人交流、分享感受、寻求帮助等方式来减轻压力和情绪负荷。
2.2 应对压力有效的应对压力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和调节情绪。
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放松的兴趣爱好等方式来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2.3 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和情绪调节起到重要作用。
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和充足的休息有助于维持身体和心理的平衡。
保持规律的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提高心理抵抗力,缓解焦虑和压力。
2.4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个体遇到严重的情绪问题和心理困扰,寻求专业帮助是很有必要的。
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士可以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指导,帮助个体解决问题、调节情绪,从而改善心理健康。
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在如今繁忙的社会中,人们经常忽视了情绪对健康的重要影响。
情绪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情绪状态会对身体和心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因此,了解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对我们的身心康乐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感受积极情绪能够带来许多健康益处。
积极的情绪可以促进身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抵抗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此外,积极情绪还与降低心脏病发病率、促进心血管健康有关。
人们在快乐和满足的状态下,心脏的负担相对较轻,血液循环也更为顺畅。
因此,保持乐观的情绪态度会对心脏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然而,负面情绪则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
压力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削弱,使人更容易感染疾病。
此外,情绪问题也与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如抑郁症、焦虑症和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2. 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情绪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积极情绪可以提高个人的心理韧性和抗挫折能力,使人们更加适应压力和困难的环境。
积极情绪还能够改善个人的自尊和自信心,提升幸福感。
与此相反,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则会导致心理健康的下降。
保持积极情绪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许多精神健康问题。
研究表明,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与长期暴露在压力和消极情绪中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调节情绪并尽量保持积极心态,有助于预防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生。
3. 提高情绪健康的方法了解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之后,如何提升情绪健康就成为了重要的话题。
以下是几种提高情绪健康的方法:a) 培养积极心态:积极的心态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培养,如培养感恩的心态,多与他人分享正能量,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等。
b) 健康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睡眠习惯能够帮助维持稳定的情绪状态。
c) 寻求支持: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情绪,或者向专业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都有助于缓解或应对情绪问题。
d) 学会放松:通过冥想、呼吸练习、瑜伽等放松技巧,有助于减轻压力并改善情绪状态。
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情绪调节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控和管理情绪来应对不同的心理刺激和挑战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不同的压力和困扰,适当地进行情绪调节对于维持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认识情绪调节的意义以及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认识情绪调节的意义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促进心理健康情绪调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各种负面情绪,如焦虑、愤怒、抑郁等。
它可以缓解负面情绪的影响,减少情绪波动,提升个体的情绪稳定性,从而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
1.2 改善人际关系情绪调节不仅对自身心理健康有益,同时也对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适当地调节情绪,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合作效率,减少冲突产生,建立更良好的人际关系。
1.3 提高适应能力情绪调节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提高适应能力。
当我们面临困惑、挫折或失败时,适当地调节情绪可以帮助我们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重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我们的心理弹性。
二、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要有效地进行情绪调节,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种方法和技巧。
2.1 情绪认知与理解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是进行情绪调节的基础。
我们需要学会观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找出导致情绪波动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
通过与自己的情绪对话,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情绪,有助于提升情绪调节的效果。
2.2 情绪表达与释放适当地表达情绪和释放压力是情绪调节的重要环节。
我们可以选择以书写、绘画、音乐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可以通过参加运动、放松训练等方式来释放负面情绪。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压力,帮助我们恢复情绪平衡。
2.3 心理调节与疏导在情绪波动较大或长期困扰情绪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健康专家的帮助。
专业的心理调节和疏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困扰情绪的问题,学习更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
2.4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情绪调节至关重要。
情绪与心理健康

情绪与心理健康情绪(emotion)•是心理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心理学术语。
从内涵上看,情绪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状态,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
一、情绪的定义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主观态度、内心体验及外在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会对个体自身、他人及周围环境是否符合自身的期望与需要作出评价,产生内心态度体验,出现肯定或者否定的情绪反应。
1.情绪为刺激所引起。
情绪不是自发的,而是由刺激所引发的。
引起情绪的刺激,可以是外在环境因素,也可以是内在因素;可以是具体可见的,也可以是隐而不显的。
2.情绪内容是主观意识经验。
由刺激诱发的情绪状态,个人可以在内心深处感觉体验,所感觉体验的内容是个人的、内在的、主观的。
二、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同属于不同认知和意志活动的感情性心理活动,是对同一过程、同一活动的两个不同层面的描述。
情绪是指感性活动的过程和感受体验本身。
而情感是较高级的感情现象,着重体现感情的内容方面,具有较稳定持久、内隐含蓄的特点,与人的基本社会需要相联系。
所谓基本社会性需要就是指如依恋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等等,它是个体在后天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与这些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情感有依恋感(爱与恨)、归属感(如友谊与孤独感)、自尊感(自尊与自卑)、美感等。
这些情感虽然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外露,但在具体情境中,会因客观事物刺激而以情绪形式外显,表现为一定的喜怒哀乐等。
三、情绪的构成和表达情绪表达是指个体将其情绪经验,经由行为表露于外,从而显现其心理感受,实现与环境交流沟通的目的。
每当我们与他人交往时,不管是否面对面,个体之间都在不断地表达着情绪,也同时注意并理解着对方的表情、姿势等背后的情绪状态。
所以情绪经验具有双向性质,即情绪表达具有沟通对象,情绪表达的主体及其对象,必须对情绪表达的方式、内容、意义形成共识,才能达到沟通、理解、交流的目的。
学习理解人类情绪表达方式,对疏泄调控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
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情绪作为我们内心感受的一种体现,被认为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情绪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些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一、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1 情绪对心理健康的正向影响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人们处于愉悦、满足和快乐的情绪状态时,他们的内心感受更加积极,自信心和自尊心也会增强。
这种情绪状态可以降低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促进个体的心理和谐。
1.2 情绪对心理健康的负向影响然而,负面情绪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当个体体验到压力、愤怒、焦虑和沮丧等情绪时,他们的心理状态可能变得糟糕。
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的人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因此,正确处理负面情绪至关重要。
二、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2.1 学会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
通过学会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负面情绪并提升积极情绪。
可以尝试一些情绪管理技巧,如冥想、深呼吸和放松训练等,帮助缓解压力,调整情绪状态。
2.2 寻找情感支持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与家人、朋友和伴侣保持良好的情感连接,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
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有人可以倾诉、共享感受,有助于减轻情绪负担。
2.3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心理健康。
适度的运动可以释放压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升个体的情绪状态。
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也是维持积极情绪的重要因素。
2.4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个体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生活和工作,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可以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帮助个体理解和解决心理问题。
在严重情况下,药物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三、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个体的整体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更容易面对挑战,更有能力享受生活的美好。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并关注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情绪调节的关系及技巧

心理健康与情绪调节的关系及技巧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层面上的正常状态,包括情绪的稳定、心态的平和以及对自我和他人的正确认知等。
而情绪调节则是指个体通过各种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使其更加稳定、积极和适应环境。
心理健康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与情绪调节的关系,并介绍一些情绪调节的技巧。
一、心理健康与情绪调节的关系心理健康与情绪调节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心理健康是情绪调节的基础。
只有拥有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进行情绪的调控。
心理健康可以提升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使其更加灵活、自如地处理各种情绪困扰。
其次,情绪调节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人的情绪无法完全控制,但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对情绪进行调节,使之更加稳定和积极。
情绪调节可以帮助个体解决压力、消除焦虑、改善负面情绪等,从而维持心理健康的状态。
最后,心理健康和情绪调节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心理健康的人更容易具备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而有效的情绪调节也可以促进心理健康的提升。
二者共同作用,构成了一个相互促进的循环。
二、情绪调节的技巧1. 情绪表达和释放情绪表达是指通过言语、行为等方式将内心的情绪传递给他人,从而减轻情绪压力。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压抑情绪而感到烦躁或不安,这时可以选择与亲友聊天、倾诉自己的心情,或者通过写日记、绘画等方式来表达并释放情绪。
2. 情绪转移和发泄情绪转移是通过转移注意力来调节情绪的一种方式。
当我们感到情绪低落或者焦虑时,可以尝试做一些喜欢的事情,比如听音乐、看电影、做运动等,让注意力从不良情绪中转移开来,以达到情绪调节的效果。
同时,情绪发泄也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可以选择进行体力活动,如跑步、散步,或者通过打字、撕纸等方式来释放而收到情绪的效果。
3. 正向思维和心理疏导积极的思维方式对情绪的调节起到重要作用。
有时候,我们会陷入消极的思维模式,将困境放大并且忽略积极的一面。
通过调整思维方式,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找到事情的积极一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与情绪稳定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情绪稳定的关系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情绪稳定是心理健康的基石。
情绪稳定指的是情绪的平衡状态,即个体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时,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反应。
心理健康与情绪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首先,心理健康对情绪稳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良好时,他具备了更强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外界刺激和压力。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因小事而焦虑烦躁,能够以平和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不易被困扰和击垮。
而情绪稳定则使个体更容易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而产生情绪波动。
因此,心理健康与情绪稳定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情绪稳定对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情绪波动过大或过于频繁会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长期的消极情绪会导致心理压力增加,情绪低落,甚至引发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而情绪稳定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调节情绪,降低心理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情绪稳定的人往往具有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能够有效缓解紧张和焦虑,有助于其积累更多正面的心理资源,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心理健康和情绪稳定对个人的社交关系也有着重要影响。
情绪稳定的人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和关系,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有助于增进人际关系的密切度。
而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更容易与身边的人保持良好的情感连接,能够感知并理解他人的情绪,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共享快乐与悲伤。
这样的人际关系会进一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并增强情绪稳定的能力。
当然,心理健康与情绪稳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我们一直注意和维护。
首先,我们需要通过恰当的方式来管理并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与亲密的朋友或家人倾诉,通过艺术或运动等活动来释放情绪,或者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其次,我们需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态度,如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定期锻炼身体,重视自我调节和放松。
最后,我们需要积极培养宽容谅解、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并从中学会成长和发展。
情绪与心理健康

观念左右情绪
是你的思想与态度产生了你的感觉,而非外在的事 物与刺激。
早在大约1900年前,希腊哲学家埃皮克提图就指出: 人不会受事物的干扰,干扰人的是他们对事物采取的 观点。
艾利斯的ABC理论:A—事件 B---对事件的看法 C---情绪及行为反应
人通常会有哪些不合理的观念呢?
情绪日记表
小张的一天
早上起床----心情不错,高高兴兴去上学。
语文课---孔老夫子深似海,巴金茅盾太厉害。天闷人 浮躁,坐立不安。烦死了!
课间休息---好好放个假,出去逛一逛。情绪大好,高 兴极了!
中午---不知为何,一下子觉得没意思。一人坐在位子 上“发呆”,午饭也不想吃。一切都无聊!
数学课----老师就作业问题,轻轻地点了一下我的名。
情绪有多少种(续)
得意洋洋 欣喜若狂 心驰神往 轻松愉快 喜气洋洋 悠然神往 自鸣得意 逍遥自在 大惊失色 无忧无虑 没精打采 欢欣鼓舞 忧心忡忡 郁郁寡欢 高高兴兴 暴跳如雷 大喜过望 兴高采烈 胆战心惊 心神恬然 欢天喜地 温柔亲切 灰心丧气 心驰神往 心烦意乱 称心如意 勃然大怒 和蔼可亲 毛骨悚然 怒不可遏 惴惴不安 怒气冲冲
❖ 遇到情绪困扰的时候,告诉能帮助你的人。
❖ 记日记。
❖ 写作文。
5.积极热情地对待他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就如何
对待你。
❖ 用积极热情、善良、友好的态度对待别人, 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
不良情绪的调适
1.勇敢地面对消极的情绪 ❖ 逃避是人之常情,但不要一味地逃避。 ❖ 逃避只会加剧消极的情绪体验。
❖ 积极情绪体验多于消极情绪体验。 ❖ 岁年龄增长,高级的社会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嫉妒是大学生中 普遍存在的不良情 绪,不良的个性是 产生嫉妒心理的重 要原因: • 虚荣心过强 • 自私狭隘 • 认知偏差
(一)大学生常见不良情绪
• 愤怒
• 愤怒是大学生常见的一种消极情 绪,它是当个体的需要不能被满 足、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 的行动受阻时内心所产生的一种 紧张而不愉快的激烈情绪
(一)大学生常见不良情绪
• 冷漠 • 是一种对外界刺激漠不关心、 冷淡、退让的消极情绪体验。 它包括缺乏积极地认识动机、 活动意向减退、情感冷漠、意 志衰退、思维停滞等 • 冷漠状态对大学生的身心危机 极大,它往往是个体压抑内心 愤怒情绪的一种表现
(一)大学生常见不良情绪
• 嫉妒 • 是指他人的某些方面 胜过自己引起的不快 或者是痛苦的情绪体 验。 • 它包含有焦虑、忧惧、 悲哀、愤怒、敌意、 憎恨、羡慕、羞耻等 不愉快情绪,是一种 错综复杂的情绪体验
大学生长期处于抑郁、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 下,会降低人的免疫能力,患上各种疾病。调查 发现,一些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雀斑 等大学生常见疾病。
• 情绪对大学生学业的影响
• 情绪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大学生情绪的管理
一、大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 大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阶段和心理发展背 景,有着独特的情绪特征。
• 心理学家研究证实,人生气10分钟会耗费 大量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 的赛跑。美国生理学家艾尔玛通过实验研 究发现,人在愤怒、生气状态下呼出的气 体冷却后会有紫色沉淀,将其注射到大白 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死亡。因此,艾 尔玛将这种“生气水”成为致命杀手。
(二)大学生不良情绪的调节
二、情绪的类型
3、按照情绪的状态分类 • 情绪的状态是指一定的生活事件影响下, 一段时间内的各种情绪体验的一般特征表 现 •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度、紧张度等 标准,可将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与应 激三种状态。
• 心境 • 是一种具有感染力、 比较稳定而持久的情 绪状态。 • 平稳的心境可持续几 周、几个月甚至一年 以上
(三)认知过程
• 人们对于引发情绪的时间或者刺激情境所 作的解释和判断会影响到情绪的体验 • 对某个事件的解释与评价会极大地影响这 个事件对我们的意义,从而产生相应的情 绪 • 秀才赶考的故事
(四)外在行为
• 情绪还涉及许多外在 行为反应,如面部表 情、手势姿势和声调 语气。 • 面部表情最直接反映 着人的情绪状态,人 们可通过一个人的面 部表情的变化,来了 解一个人的情绪状态 • 演讲
• 把不良情绪升华
• 将强烈的情绪冲动所带来的能量,转化为建设有 意义、有价值、积极事情的力量,这就是升华。 • 这是对不良情绪的一种高水平的调适,通过其他 事情成功来改变自己的失败处境、改善自己的心 境。
• 注意休息和饮食 积极的情 绪、愉快的心情 不仅仅来自与日 常生活的感受, 也可以来自与饮 食。
汶川地震
三、情绪与情商
• 情商,又称情绪智商或者情绪智力。 • 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D.tolman) 首先提出。
• (1)情绪情感的感知力,即对情绪和情感 识别的能力。 • (2)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力,即控制和调节 情绪和情感的能力。 • (3)运用情绪情感的能力,即转变自己和 他人情绪和情感的能力
心理美文
生活是美好的 【契诃夫】 生活是极不愉快的玩笑,不过要使它美好却也不是很 难。为了做到这点,光是中头彩赢20万卢布,得个 “白鹰”勋章,娶个漂亮女人,以好人出名,还是不够 的——这些福分都是无常的,而且也很容易习惯。为了 不断地感到幸福,那就需要: (一)善于满足现状; (二)很高兴地感到:“事情原本可能更糟呢。” 这是不难的。
心理美文
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燃起来了,那你应当高兴, 而且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 要是有穷亲戚上别墅来找你,那你不要脸色发白, 而要喜洋洋地叫道:“挺好,幸亏来的不是警 察!” 要是你的手指头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挺 好,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 如果你的妻子练钢琴,那你不要发脾气,而要感激 这份福气:你是在听音乐,而不是在听狼嗥或者 猫的音乐会。
(一)生理反应
• 当人们体验某种情绪时,会 产生生理反应 ,不同的情 绪状态下,人的心率、血压、 呼吸乃至人的内分泌、消化 系统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 如紧张的时候脸红、心跳加 快 • 测谎仪
(二)主观感受
• 情绪还包括主观感 受或感觉,如愉快、 平静、不安、紧张、 厌恶、憎恨、嫉妒 等 • 这些感受体现这浓 厚的主观色彩
一、大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 情绪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 情绪的稳定性与波动性 • 情绪的掩饰性与压抑性
• 情绪的冲动行和爆发性
二、大学生不良情绪表现及其调适
(一)大学生常见不良情绪 焦虑 • 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 安或无根据的恐惧,预期即将面临 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 • 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发作性惊 恐状态、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 适度焦虑和过度焦虑
• 认知疗法 • 美国心理学家贝克认为,消极认知是产生 消极情绪的根源。因此应该从根本上改变 消极的认知过程。 • 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 情的看法所困扰(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蒂 特斯) • 秀才赶考的事情、老太太与两个女儿的故 事
(二)大学生不良情绪的调节
• 宣泄疗法: • 把自己的内心矛盾与 痛苦情绪体验宣泄出 来,减轻心理上的压 力,减轻或消除紧张 的情绪
二、情绪的类型
• 七情说:喜、怒、哀、惧、爱、恶、欲 ——《礼记》 • 六情说:好(爱)、喜、怒、哀、恶、乐 ——《荀子》
二、情绪的类型
1、按情绪发展分类 • 基本情绪: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 • 伊扎德提出,一共有11种:兴趣,惊奇, 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 害羞,轻蔑,自罪感 • 社会情绪是与社会相联系的内心体验,表 现为一种较为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 比如:人的善恶感、责任感、羞耻感、内 疚感、荣誉感、美感、幸福感等,都是人 的社会情绪
消极自我暗示的语 言 “我长得太丑” “我的成绩永远都 赶不上你” “我做不到” “我找不到工作” “没有人喜欢我” “我不行” “他们一定嫌弃我”
积极自我暗示的语 言 “我是一个聪明, 漂亮的人” “我是出类拔萃的” “我是最棒的” “我具有强大的行 动力” “我能实现自己的 美好愿望” “我一定会成功的” “今天我很高兴”
(一)大学生常见不良情绪
• 大学生常见焦虑种类: 1、适应困难焦虑 2、考试焦虑 3、关注身体健康的焦 虑
(一)大学生常见不良情绪
• 抑郁 • 抑郁的情绪表现为压抑、苦 闷,负面自我评价,无价值、 无意义,悲观失望,缺乏兴 趣、活动水平下降 • 抑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 低落、消沉的情绪体验,它 常常与苦闷、不满、烦恼、 困惑等情绪交织一起
• 写出烦恼 • 适当的哭泣 • 向他人倾诉
• 痛快的喊叫 • 体育运动
• 自我安慰 • “酸葡萄”、“甜柠檬”心理 当一个人无法达到其预定的目标或遭遇挫折 时,为了减少自身内心的痛苦和不安,常为自 己的失败寻找一个自认为是合理而且能够接受 的理由或借口来安慰自己
• 自我暗示 • 自我暗示是指通过言语暗示、 想象某种事物存在等方式的作 用,对自身施加影响,达到放 松紧张心理、缓解不良情绪的 目的。
(美国耶鲁大学萨洛维、新罕什尔大学的约翰.迈耶)
研究表明,在 决定一个人成功的 诸多因素中,智商 的作用仅占20%, 而情商却占了80%。
四、情绪的作用
• • • • 适应环境 社会功能 对认知功能的作用:情绪与记忆 对唤醒机制的作用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五、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
• 情绪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其最新报告《疾病的 全球负担》中指出,抑郁是造成全球残疾 类疾病的主要原因。 • 世界范围内20年抑郁症患病率为3%-5%;在 年满20岁的成年人口中患者正以每年11.3% 的速度在增加。 • 目前全世界已有2-2.5抑郁患者。抑郁症已 经成为21世纪的流行病。专家预测:到 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 第二杀手
心理美文
你该高兴,因为你不是拉长途马车的马,不是寇克(19 世纪德国的细菌学家)的“小点”,不是旋毛虫,不 是猪,不是驴,不是茨冈人牵的熊,不是臭虫。…… 你要高兴,因为眼下你没有坐在被告席上,也没有看债 主在你面前,更没有跟主笔土尔巴谈稿费问题。 如果你不是住在十分边远的地方,那你一想到命运总算 没有把你送到边远地方去,岂不觉着幸福? 要是你有一颗牙痛起来,那你就该高兴:幸亏不是满口 的牙痛。 你该高兴,因为你居然可以不必读《公民报》,不必坐 在垃圾车上……
二、绪的类型
2、根据情绪内心体验的功效分类 • 正性情绪:愉快、欢乐、舒畅、喜欢等外 在事物对个体有利时的体验 • 负性情绪:痛苦、烦恼、气愤、悲伤等外 在事物对个体造成危害时体验 • 情绪的两极具有相对性,对待同一件事物, 既可以产生正性情绪体验,也可产生负性 情绪体验:如见到一朵盛开的花朵,
主要内容:
• • • • • • 情绪含义 情绪的作用 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情绪的特点 大学生不良情绪的表现及其调适 情绪管理训练
情绪
是什么
第一节 认识情绪 一、情绪的含义: • 一般意义上讲,情绪(Emotion)是指人们 在内心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体验,或 者说是人们在心理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是 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体验。它由四个部 分组成:
• 激情 • 是一种短暂的、强烈 的、爆发式的情绪状 态 • 常由意外时间或对立 冲突引起,同时伴有 明显的生理变化和行 为表现。
• 应激 • 是在出乎意料中的紧 张或危险情境下产生 的适应性反应 • 是人处于巨大压力和 威胁情境下所产生的 一种特殊的情绪状态, 伴有强烈的心理反应 及能量消耗 • 应激环境下的生理反 应能提高机体的应变 能力,帮助我们渡过 危机 • 但是若长期处于应激 状态,可能导致身心 疾病和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