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基础习题答案(1章)

合集下载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_第1章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_第1章

第1章绪论一、选择填空题1.开环控制系统在其控制器和被控对象间只有(正向作用)。

A.反馈作用B.前馈作用C.正向作用D.反向作用2.闭环控制系统的主反馈取自(被控对象输出端)。

A.给定输入端B.干扰输入端C.控制器输出端D.系统输出端3.闭环系统在其控制器和被控对象之间有(反向作用)。

A.反馈作用B.前馈作用C.正向作用D.反向作用A.输入量B.输出量C.反馈量D.干扰量4.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调节过程是以偏差消除(偏差的过程)。

A.偏差的过程B.输入量的过程C.干扰量的过程D.稳态量的过程5.一般情况下开环控制系统是(稳定系统)。

A.不稳定系统B.稳定系统C.时域系统D.频域系统6.闭环控制系统除具有开环控制系统所有的环节外,还必须有(B)。

A.给定环节B.比较环节C.放大环节D.执行环节7.闭环控制系统必须通过(C)。

A.输入量前馈参与控制B.干扰量前馈参与控制C.输出量反馈到输入端参与控制D.输出量局部反馈参与控制8.随动系统要求系统的输出信号能跟随(C的变化)。

A.反馈信号B.干扰信号C.输入信号D.模拟信号9.若反馈信号与原系统输入信号的方向相反则为(负反馈)。

A.局部反馈B.主反馈C.正反馈D.负反馈10.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的控制系统是(开环控制系统)。

A.开环控制系统B.闭环控制系统C.反馈控制系统D.非线性控制系统11.自动控制系统的反馈环节中一般具有(B )。

A..给定元件B.检测元件C.放大元件D.执行元件12.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反映了系统的〔 B 〕A. 快速性B.准确性C. 稳定性D.动态性13.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有直接影响的系统是(B )A.开环控制系统B.闭环控制系统C.线性控制系统D.非线性控制系统14.通过动态调节达到稳定后,被控量与期望值一致的控制系统为(无差系统)。

A.有差系统B.无差系统C.连续系统D.离散系统15.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调节过程是以偏差消除( A )。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作业习题(含解答)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作业习题(含解答)

第一章概论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及任务,了解系统的信息传递、反馈和反馈控制的概念及控制系统的分类,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的区别;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环节。

学会将简单系统原理图抽象成职能方块图。

例1 例图1-1a 为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图。

试画出其系统方块图。

例图1-1a 晶体管稳压电源电路图解:在抽象出闭环系统方块图时,首先要抓住比较点,搞清比较的是什么量;对于恒值系统,要明确基准是什么量;还应当清楚输入和输出量是什么。

对于本题,可画出方块图如例图1-1b。

例图1-1b 晶体管稳压电源方块图本题直流稳压电源的基准是稳压管的电压,输出电压通过R和4R分压后与稳压管的电3压U比较,如果输出电压偏高,则经3R和4R分压后电压也偏高,使与之相连的晶体管基极w电流增大,集电极电流随之增大,降在R两端的电压也相应增加,于是输出电压相应减小。

c反之,如果输出电压偏低,则通过类似的过程使输出电压增大,以达到稳压的作用。

例2 例图1-2a为一种简单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

其中,X为输入位移,Y为输出位移,试画出该系统的职能方块图。

解:该系统是一种阀控液压油缸。

当阀向左移动时,高压油从左端进入动力油缸,推动动力活塞向右移动;当阀向右移动时,高压油则从右端进入动力油缸,推动动力活塞向左移动;当阀的位置居中时,动力活塞也就停止移动。

因此,阀的位移,即B点的位移是该系统的比较点。

当X向左时,B点亦向左,而高压油使Y向右,将B点拉回到原来的中点,堵住了高压油,Y的运动也随之停下;当X向右时,其运动完全类似,只是运动方向相反。

由此可画出如例图1-2b的职能方块图。

例图1-2a 简单液压系统例图1-2b 职能方块图1.在给出的几种答案里,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1)以同等精度元件组成的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其精度比较为_______ (A )开环高; (B )闭环高; (C )相差不多; (D )一样高。

(2)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的影响 (A )开环有; (B )闭环有; (C )都没有; (D )都有。

控制工程基础_课后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_课后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习题解答第一章1-5.图1-10为张力控制系统。

当送料速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变化时,试说明该控制系统的作用情况。

画出该控制系统的框图。

由图可知,通过张紧轮将张力转为角位移,通过测量角位移即可获得当前张力的大小。

当送料速度发生变化时,使系统张力发生改变,角位移相应变化,通过测量元件获得当前实际的角位移,和标准张力时角位移的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到它们的偏差。

根据偏差的大小调节电动机的转速,使偏差减小达到张力控制的目的。

框图如图所示。

1-8.图1-13为自动防空火力随动控制系统示意图及原理图。

试说明该控制系统的作用情况。

题1-5 框图电动机给定值角位移误差张力-转速位移张紧轮滚轮输送带转速测量轮测量元件角位移角位移(电压等)放大电压测量 元件>电动机角位移给定值电动机图1-10 题1-5图该系统由两个自动控制系统串联而成:跟踪控制系统和瞄准控制系统,由跟踪控制系统获得目标的方位角和仰角,经过计算机进行弹道计算后给出火炮瞄准命令作为瞄准系统的给定值,瞄准系统控制火炮的水平旋转和垂直旋转实现瞄准。

跟踪控制系统根据敏感元件的输出获得对目标的跟踪误差,由此调整视线方向,保持敏感元件的最大输出,使视线始终对准目标,实现自动跟踪的功能。

瞄准系统分别由仰角伺服控制系统和方向角伺服控制系统并联组成,根据计算机给出的火炮瞄准命令,和仰角测量装置或水平方向角测量装置获得的火炮实际方位角比较,获得瞄准误差,通过定位伺服机构调整火炮瞄准的角度,实现火炮自动瞄准的功能。

控制工程基础习题解答第二章2-2.试求下列函数的拉氏变换,假定当t<0时,f(t)=0。

(3). ()t et f t10cos 5.0-=解:()[][]()1005.05.010cos 25.0+++==-s s t e L t f L t(5). ()⎪⎭⎫⎝⎛+=35sin πt t f 图1-13 题1-8图敏感 元件定位伺服机构 (方位和仰角)计算机指挥仪目标 方向跟踪环路跟踪 误差瞄准环路火炮方向火炮瞄准命令--视线瞄准 误差伺服机构(控制绕垂直轴转动)伺服机构(控制仰角)视线敏感元件计算机指挥仪解:()[]()252355cos 235sin 2135sin 2++=⎥⎦⎤⎢⎣⎡+=⎥⎦⎤⎢⎣⎡⎪⎭⎫ ⎝⎛+=s s t t L t L t f L π2-6.试求下列函数的拉氏反变换。

最新《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及答案

最新《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及答案

最新《控制⼯程基础》习题集及答案《控制⼯程基础》习题集及答案第⼀部分:单选题1.⾃动控制系统的反馈环节中必须具有[ b ] a.给定元件 b .检测元件 c .放⼤元件 d .执⾏元件2. 在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回路中,以电流为输出,电压为输⼊,两者之间的传递函数是[ a ] a .⽐例环节 b .积分环节 c .惯性环节 d .微分环节3. 如果系统不稳定,则系统 [ a ] a.不能⼯作 b .可以⼯作,但稳态误差很⼤ c .可以⼯作,但过渡过程时间很长 d .可以正常⼯作4.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速度调节器通常采⽤[ B ]调节器。

a .⽐例b .⽐例积分c .⽐例微分d .⽐例积分微分5.单位阶跃函数1(t)的拉⽒变换式L[1(t)]为[ B ]: a .S b. S1 c.21Sd. S 26. 在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回路中,以电流为输出,电压为输⼊,两者之间的传递函数是[ A ] A .⽐例环节 B .积分环节 C .惯性环节 D .微分环节7.如果系统不稳定,则系统 [ A ]A. 不能⼯作 B.可以⼯作,但稳态误差很⼤C.可以⼯作,但过渡过程时间很长 D.可以正常⼯作8. 已知串联校正⽹络(最⼩相位环节)的渐近对数幅频特性如下图所⽰。

试判断该环节的相位特性是[ A ]:A.相位超前B.相位滞后[ B ]调节器。

A.⽐例 B.⽐例积分C.⽐例微分 D.⽐例积分微分10. 已知某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如下图所⽰,试判定它是何种环A.相位超前 B. 相位滞后C. 相位滞后-超前D. 相位超前-滞后 12. 开环增益K 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c ):A .变好 B. 变坏 C. 不变 D. 不⼀定 13. 开环传递函数的积分环节v 增加,系统的稳定性():A .变好 B. 变坏 C. 不变 D. 不⼀定 14. 已知 f(t)=0.5t+1,其L[f(t)]=( c ): A .S+0.5S 2 B. 0.5S 2 C. S S1212D. S 2115.⾃动控制系统的反馈环节中必须具有( b ):A.给定元件 B .检测元件 C .放⼤元件 D .执⾏元件16.PD 调节器是⼀种( a )校正装置。

《控制工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1.单选题L作为控制系统,一般()。

A.开环不振荡B.闭环不振荡C.开环一定振荡D.闭环一定振荡正确答案:A2.串联相位滞后校正通常用于()。

A.提高系统的快速性B.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C.减少系统的阻尼D.减少系统的固有频率正确答案:B3 .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频率3C=4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A. (4s + l)∕(s+l)B. (s+l)∕(4s + l)C. (0.1s + l)∕(0.625s + l)D. (0.625s + l)∕(0.1s + l)正确答案:D4 .利用乃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时,Z=P-N中的Z表示意义为()。

A.开环传递函数零点在S左半平面的个数B.开环传递函数零点在S右半平面的个数C.闭环传递函数零点在S右半平面的个数D.闭环特征方程的根在S右半平面的个数正确答案:D5 .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⑸=Ts + l,它是()。

A.积分环节B.微分环节C. 一阶积分环节D. 一阶微分环节正确答案:D6.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4∕s(s÷5),则系统在r(t)=2t输入作用下,其稳态误差为()。

A. 10/4B. 5/4C. 4/5D. 0正确答案:A7.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0∕S2(0∙lS+l)(5S+4),则系统的开环增益以及型次为()。

A. 25 , ∏型B. IOO , ∏ 型C. 100 z I 型D. 25 , O 型正确答案:A8.控制论的中心思想是()。

A. 一门即与技术科学又与基础科学紧密联系的边缘科学8 .通过信息的传递、加工处理和反馈来进行控制C.抓住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所共有的特点D,对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率的提高具有重大影响正确答案:B9 .反馈控制系统是指系统中有()。

A.反馈回路B.惯性环节C.积分环节D. PID调节器正确答案:A10.下面因素中,与系统稳态误差无关的是()。

控制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最权威版本111111 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控制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最权威版本111111 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1 s X ( s ) sx(0) x(0) 6[ sX ( s ) x(0)] 8 X ( s ) s 1 2 s X ( s ) s 6 sX ( s ) 6 8 X ( s ) s s 2 6s 1 X ( s) s ( s 2 6 s 8)
st st 0 0
0

0
L[ x(t a)] e
2 s 6 1 e s
as
X ( s)
F ( s ) L[15t (t ) 4t (t ) 6 (t ) 1(t 2)]
2-1 求解时域函数的拉氏变换
( 7 )考查点: 1、衰减定理(或待定系数法,或分部积分法)
2

s 2 6s 1 X (s) s ( s 2 6 s 8) 1 7 1 7 1 s6 [ 2 ] 2 s s ( s 6 s 8) s 8 s s 6 s 8 1 7 2 1 [ ] 8s 8 s 2 s 4 1 7 2t 7 4t x(t ) e e 8 4 8
L[e
at
x(t )] X ( s a)
2、正、余弦函数的拉氏变换,
f (t ) e
6 t
cos8t s6 F (s) 2 2 ( s 6) 8
s L[cos 8t ] 2 , 2 s 8
2-3 求解微分方程
时域
拉氏
S域
反拉氏
时域
考查点: 1、拉氏变换的微分定理和积分定理,注 意初值 2、整理后,在分解为标准象函数形式 3、反拉氏变换
第一章 概论
作业 1-5,1-6 要求: 分析现有的简单控制系统,并定 性地画出他们的职能方块图。 要点:1、明确输入量和输出量; 2、比较点必须是同量纲的量。

控制工程基础第1-5章客观题复习题与答案(复习材料)

控制工程基础第1-5章客观题复习题与答案(复习材料)

第1~2章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一、填空题1.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为稳定性、( 准确性 )、快速性。

2.闭环系统是指系统的( 输入量 )对系统有控制作用,或者说,系统中存在( 反馈元件 )的回路。

3.线性系统的所有极点都分布在S 平面的左半部,则系统的稳定性为( 稳定 )。

4.传递函数通过( 输入量 )与( 输出量 )之间信息的传递关系,来描述系统本身的动态特征。

5.系统在外加激励作用下,其( 输出量或输出信号 )随( 时间 )变化的函数关系称为系统的时间响应。

二、单项选择题1.开环控制系统是指( B )对系统没有控制作用。

A.系统输入量 B.系统输出量C.系统的传递函数 D.系统的干扰2.传递函数可以描述( C )。

A.线性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B.非线性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C.线性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D.非线性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3.设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函数)(s G )(1)(s G s F +=,则与)( A )。

)(s G (s F A.极点相同; B.零点相同;C.零极点都相同; D.零极点都不同。

4.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1()1(10)(+−+=s s s s s G ,该系统闭环系统是( A )。

A.稳定的 B.无法判断C.临界稳定的 D.不稳定的 5.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5)(6()2()(+++=s s s s G ,其零、极点是( C )。

A.零点;极点,6−=s 2−=s 5−=s B.零点2=s ;极点6−=s ,5−=s C.零点;极点,2−=s 6−=s 5−=s D.零点2=s ;极点6=s ,5=s 6.一个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 D )。

A.系统的输入 B.外界干扰C.系统的初始状态 D.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7.对于定常控制系统来说,( A )。

A.表达系统的微分方程各项系数不随时间改变 B.微分方程的各阶微分项的幂为1C.不能用微分方程表示 D.系统总是稳定的8.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 C )A.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系数为常数,而非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系数为时变函数;B.线性系统只有一个外加输入,而非线性系统有多个外加输入;C.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D.线性系统在实际系统中普遍存在,而非线性系统在实际中存在较少。

《控制工程基础》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解笞U]>U2 U\ U2第二章习题解答2-1a) b)d)f)L^f| 忙d)f\ — fl =^2X O严(f)=$(M+E ⑴虑 如(f) =iQ)RRC^-u o (t)^u o (t) = RC^-u^t) at at fs (r)=B 低[xi (f) -曲(幼 j/B (t)=fK (t) = KXo(t) B dB d 『八10602斤不%()+%©二斤击可()占dR^c —% (0+ (*i + 心)% ⑴=邛应 ~u i (0+ R 2u t (0 atati =i R +,C u o =IR?:R R 严冃3宙 % =gR\ +u oa)=K ](旳一兀)+」:dx o ](J?l + J?2)C —«c (!)+ %("■ R Q C — Wj(O + tti (Oat at(K[ + K2)B — x o (t)+ K\K2X o (t)= K\R 〒曲(f)+ 琦心再(f)dt at10602a) b) c) Q © f)U Q —1/?2 + — j icit— Z/?| + iR-f H —J idte)dxK\% K i (兀 _ %) = K 》(兀)—x)=号二dtoB 2+ (®K° ++ B'B? + 场*3 + 水2〃?)& 2+ (K }B 2+K }B 3 + 心汝 + KM 巴2 + K }K 2X 2 dt3J S + 2用 + 8S-丘($ + 2)($戈+2$十4)广、■炉+ 5,2+9用+7E ($+恥 + 2)乡一rn\fU2K 2rdx { dx 2< dt dt ;/(O™-坷罕~_叭 dtdxj … 一 —- - K?x^ = m dtdx l dx 2dt dt护d 2x 2 2~d^ k,用典2+ (的+创坷+用2创+加2*3);?7皿乔对)13173 G($)=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试比较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优缺点。

开环控制系统具有一些特点,如系统结构比较简单、成本低、响应速度快、工作稳定,但是,当系统输出量有了误差无法自动调整。

因此,如果系统的干扰因素和元件特性变化不大,或可预先估计其变化范围并可预先加以补偿时,采用开环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并能达到相当高的精度。

闭环控制系统的优点是,当系统的元件特性发生变化或出现干扰因素时,引起的输出量的误差可以自动的进行纠正,其控制精度较高。

但由于控制系统中总有贮能元件存在,或在传动装置中存在摩擦、间隙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如果参数选择不适当将会引起闭环控制系统振荡,甚至不能工作。

因此,控制精度和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必须通过合理选择系统参数来解决。

另外,一般说来,闭环控制系统的结构复杂,相对于开环系统成本高。

2.试列举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并说明它们的工作原理。

3.图1-15所示是水箱液位控制系统。

试说明其工作原理,找出输入量、输出量、扰动量及被控对象,并绘制出职能方框图。

图1-15
解:
图1-15所示是水箱液位控制系统,控制目的是保证液面高度不变。

当出水截门打开时,水箱水位下降,通过浮子反馈实际液面高度,并与希望的液面高度比较,得出液面偏差,经过杠杆使阀门(锥塞)开大,液面上升;达到控制水位后,阀门关闭,从而保持液面高度不变。

这是一个具有负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

输入量(控制量):希望的液面高度
输出量(被控制量):实际液面高度
扰动量:流量的变化(出水截门打开导致的流量的变化)
被控对象:水箱
4. 图1-16所示是仓库大门垂直移动开闭的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
图。

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

解: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位器桥式测量电路产生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使大门向上提起。

与此同时,与大门连在一起的电位器点刷上移,直到桥式测量电路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开门开关自动断开。

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伺服电动机反向转动,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

从而实现了远距离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要求。

图1-16 题4图仓库大门垂直移动开闭的自动控制系统职能方框图
4.图1-17所示是一个张力自动控制系统。

当送料速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变化时,试说明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1)在给定值参考输入下,即要求送料速度为某一数值时,系统在稳定状态,由重锤G、动滑轮L等组成的系统力平衡:
动滑轮受力为:重锤的重力Q(通过动滑轮向上作用在动滑轮上)、动滑轮自重P(铅垂向下)、带的张力2T(向上)
P=2T+Q
由于受力平衡,测量头输入轴不动。

(2)当送料速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变化时,如电源变化引起了电动机转速波动,所输送的带料不均匀等,从而使带料在输送过程中张力发生变化,即T→T+△T。

力平衡被破坏,于是动滑轮位置发生变化,测量头输入轴发生转动,角位移输入放大器。

(3)放大器将角位移与给定值比较后的误差信号放大为控制信号输
入电动机,调整电动机按减小带料张力的增量的方向转动。

从而抑制了张力的变化,达到控制张力的目的。

该系统的方框图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