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复习资料中国史(整理完成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夏朝的建立:

①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②“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③商朝建立后,传位方式:父子相传,兄终弟及。

2、夏商的政治制度:①夏商:占卜②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4.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4.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四、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秦朝统一的背景:①周王室衰微,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②诸侯国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改变了大国的均势。③人民经受长期的分裂和混战,渴望统一。④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2、统一的条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具备了统一的力量

3、统一的过程:公元前230-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二、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①内容: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右在皇帝)由皇帝控制。

2、“三公九卿”①“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处理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太尉(虚职),负责管理全国军务。②“九卿”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③特征:主要官职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①,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2、设置机构: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命。)

3、郡县制意义:秦朝通过郡县制,对地方政权直接有

效的控制。把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4、影响: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两汉时期:①汉初:郡国并存。②汉武帝后期:“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隋唐时期: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发展成为藩镇割据局面。

3、北宋时期:宋太祖把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结果: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4、元朝:①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②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③影响:行省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两汉时期: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隋唐朝:①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②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①、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4、宋初:①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②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管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皇帝得以强化。

5、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是最高行政机关。

6、总体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察举制(举孝廉)

2、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

3、隋朝: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唐太宗:明经进士科;武则天:武举、殿试)

4、影响: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至此,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二、内阁的出现

1、明太祖朱元璋深感力不从心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2、明成祖朱棣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明成祖时期确立内阁制度)

2、内阁的地位:明朝内阁始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内阁与丞相的本质区别:是否限制皇权)

三、军机处的设立1、原因:①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②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2、军机处的设置: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3、军机处的地位: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4、影响: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第10课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1、原因(1)根本原因: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需要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

(2)直接原因:虎门销烟(受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2、战争过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3、战争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人民负担)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贸易)——东南沿海地区。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破坏关税自主权)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

半殖民地—部分而不是全部主权丧失半封建—既保留封建制度,又出现资本主义因素

二、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过程: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签定《天津条约》(英、法)

主要内容: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

第二阶段:1860年(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咸丰帝)

(2)1860年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3)俄国乘机强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4)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三、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抵制新兴发展的资本主义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1851年金田起义——兴起的标志。

2、永安建制——初建政权。

3、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与清廷对峙。

4、北伐西征: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5、天京变乱——由盛转衰。(直接原因: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发生内讧。根本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

6、天京

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失败的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失败的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农民战争从未遇到的新情况))

三、治国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1)主要内容:①土地分配:“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②产品分配: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2)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革命纲领)。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2、《资政新篇》的颁布:

(1)主要内容: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

(2)评价:《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四、天平天国运动性质:反封建(主要)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五、天平天国运动教训: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的发展制定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导火线: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

2、战争过程:1、开始的标志:丰岛海战2、过程:平壤陆战——黄海大战——辽东战役——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签定《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1、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直接目的)(兴起的根本原因:民族矛盾尖锐性质:反帝爱国运动口号:扶清灭洋)瓜分中国(根本目的)

2、过程: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3、结果:《辛丑条约》的签订:主要内容:

1)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2)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第13课辛亥革命

一、武昌起义

1、经济基础: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使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壮大。

3、思想基础:①西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进行大力宣传。②上海和东京成为中国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

4、组织基础:①革命团体:1894年孙中山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②革命政党:1905年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二、过程

1、爆发:1911年武昌起义

2、成果:中华民国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912年元旦,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主要内容:a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制);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b 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c 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②评价: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结果: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原因:袁世凯;列强;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妥协退让。)

三、辛亥革命的影响:

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治: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大的功绩)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思想: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社会:推动社会习俗的变化。

四、失败的原因:主观:资产阶级的自身局限性,政治上的软弱。(根本原因)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风雷

1、背景:导火线——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

2、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1)、5月4日(北京)学生“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2)、6月5日(上海)工人阶级

3、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了政治的舞台。)

(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中共一大召开 1921年7月23日

(1)内容:a、大会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B、党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奋斗目标),消灭资本家私有制。c 、大会决定今后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大会还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2)影响: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民大革命(1925——1927)

1、国共合作的背景:1)中国共产党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中,深感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2、国共合作的形成:1924年,国民党一大。

3、成果:1、国共合作后,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2、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3、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4、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4、国共合作的破裂:

(1)失败的标志: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2)失败的原因;客观:帝国主义联合起来干涉中国革命,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主观:陈独秀坚持右顷错误,限制工农运动,放弃革命领导权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一、武装起义

1、背景: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2、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领导者:周恩来、贺龙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土地革命

1、背景

(1)八七会议的召开:1927年8月7日、汉口。①内容:会议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②影响: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秋收起义:1927年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

影响: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1931年、江西瑞金

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四、红军长征(1933——1936)

1、红军长征的原因: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根本原因:左顷错误

2、遵义会议的召开:1935年1月、遵义。

①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②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红军长征的胜利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红军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

第16课抗日战争

一、全民族的抗战

1、日寇全面侵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制造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中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民族危机加深。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士兵失踪,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3、全民抗战(1)中共敌后战场:①八路军、新四军: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②百团大战 1940 彭德怀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2)国民政府的正面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3)国外战场的开辟: 1942年目的: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

三、抗战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影响: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17课解放战争

一、内战的爆发

1、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2、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1945年)①目的:为争取和平,揭穿美蒋阴谋。②成果:签署《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③局限: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3、内战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国民党重点进攻,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被人民解放军粉碎。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2、战略决战:1948年秋至1949年1月。

(1)过程: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辽沈战役: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长春解放,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淮海战役:歼灭国民党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平津战役: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2)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意义:

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

国际: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中共领导的多党和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①参加人员:中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特点:广泛性)

②内容: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共同纲领》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2、政协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3、新发展:1956年,中共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民主监督”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共领导的多党和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建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大会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2、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目的: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过程: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新中国共成立了五个自治区。

4、影响: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化大革命”原因:林彪江青一伙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根本原因:左倾错误

2、“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的践踏:刘少奇案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文革教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2、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的方针。

3、拨乱反正: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4、全面立法: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重新召开两会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4、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背景:(1)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

(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提出:(1)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的条件:(1)“一国两制”的构想。(2)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

2、历程:(1)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2)1984年12月,中英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①,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英国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

(3)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3、澳门问题的解决:

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中央人民政府又倡议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2、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

3、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同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4、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

5、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6、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产生此方针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主要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又有改动,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②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③它在世界上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有:①中苏等17个国家建交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参加日

内瓦会议④参加万隆会议

2.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4月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

3.1955年4月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会上,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①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②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2.恢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3.影响:①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重大胜利。

②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③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1.原因:双方的共同要求

2.过程: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同年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中日关系的改善

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

过程: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署建交声明,中日建交

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中美、中日关系的影响: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原因: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改革开放的需要。

2.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的和平。

3.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

(1)、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2)、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3)、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4)、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的诞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