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高三化学试卷讲评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教案最新例文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教案最新例文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教案最新例文教师应该关注那些可能导致意外生成的教学点,设计多个教学计划,并在这些时间节点上考虑一些积极的应对策略,以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更自由地应对。

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有关于高三化学试卷讲评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教案最新例文1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

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

而且金属的腐蚀及电化学部分是氧化还原的重要应用。

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

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

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依存的,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系统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是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二是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二)、学生分析⑴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合价,理解了化合价的变化。

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

⑵学生在初中化学一年的学习中只对化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了一定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仍有待提高。

化学高中试卷整理教案

化学高中试卷整理教案

化学高中试卷整理教案
1. 教案名称:化学高中试卷整理教案
2. 教学目标:通过整理化学高中试卷,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化学知识,强化记忆,提高解题
能力。

3.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围绕化学高中试卷进行,包括各章节的重点知识点、常见考点、
解题技巧等内容。

4. 教学步骤:
第一步:整理化学高中试卷,梳理各章节的考点和难点;
第二步:根据试卷内容,编写相应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
第三步:讲解每一个考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第四步:结合试卷中的实际题目,让学生进行答题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第五步: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巩固学生的知识。

5. 教学方法:讲解结合练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题。

6.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布置的练习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提出问题解答,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7. 教学资源:化学高中试卷、解题技巧、讲义、课堂练习题等。

8. 教学效果分析:通过整理化学高中试卷,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点,加深理解,提高解题
能力,达到复习的目的。

9. 教学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和应用知识,多做题多练习,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化学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中化学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中化学试卷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复习本学期所学的化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本学期所学的化学知识点,如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物质的性质等。

2. 难点:对化学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应用,从实际问题出发做出正确的化学分析和判断。

三、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用于讲解化学知识点和示例题目。

2. 试卷复印件,用于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3. 化学实验器材和材料,用于展示相关化学实验。

4. 讲义复印件,用于学生课后复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个问题或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如“为什么火车头的车窗上常常会出现水珠?”2. 知识点讲解(20分钟):采用讲授-讨论的方式,对试卷中的化学知识点逐一进行讲解,并举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3. 案例分析(15分钟):选取试卷中的一道难题,通过讨论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4. 实验展示(10分钟):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展示实验现象和实验操作步骤,并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并提出问题。

5. 试卷讲评(20分钟):逐题讲解试卷答案,指出学生在答题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和要点,引导学生进行错误纠正和反思。

6. 总结提升(10分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五、课堂作业:1. 完成试卷中的未完成题目或错题整理。

2. 阅读课外化学参考书籍,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准备下节课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提前预习。

六、教学反思:通过此次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课堂气氛活跃且学生思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拓展。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扎实,思维逻辑性待提高等。

高中化学试题讲评课教案

高中化学试题讲评课教案

高中化学试题讲评课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讲解和评析高中化学试题,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提高他们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

教学内容:化学试题讲解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老师简要介绍今天要进行的活动:对化学试题进行讲解和评析。

2. 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化学试题(30分钟)
1. 老师选取几道典型的化学试题进行讲解,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

2. 分步解析每道试题,解释题干中涉及的化学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3. 强调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三、学生练习(15分钟)
1.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应类型的试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老师巡视督促,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讲评(10分钟)
1. 老师选取几位学生上台解答试题,评析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2. 总结常见错误和解题技巧,引导学生加强自我复习和练习。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老师对今天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应当多练习和熟练掌握解题技巧。

2. 分发下节课作业,鼓励学生认真完成。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围绕化学试题进行讲解和评析,帮助学生在复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解题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习,帮助他们掌握化学知识的应用和运用。

高中化学卷子讲评课教案

高中化学卷子讲评课教案

高中化学卷子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化学知识和概念,提高化学思维能力;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影响因素;3. 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训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猜测可能的化学反应过程。

2. 理论讲解: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讲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规律。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过程。

4. 讨论互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探讨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机制,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5. 总结提高: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化学知识。

四、课堂评价:1. 学习表现:根据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实验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反馈建议: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化学学习水平。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练习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能力;3. 阅读相关化学文献,扩展化学知识;六、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2. 吸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3. 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实现个性化教育。

以上是一份高中化学卷子讲评课教案范本,希朥能对您有所帮助。

高三化学试卷评讲教案

高三化学试卷评讲教案

高三化学试卷评讲教案教案标题:高三化学试卷评讲教案教学目标:1. 分析和评价高三化学试卷的难易程度、题型分布和命题风格。

2. 指导学生根据试卷评讲结果,总结备考策略,提高化学学科的应试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题能力,提高化学学科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教学准备:1. 高三化学试卷2. 纸笔和计算器3. 教学投影仪和屏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教学目标,并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试卷评讲。

2. 引导学生回顾上次考试的表现,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思考。

二、试卷评讲(30分钟)1. 分析试卷难易程度:根据试卷中各题型的得分分布情况,评价试卷的整体难易程度。

2. 评价题型分布:分析试卷中各题型的数量和比例,讨论命题者对不同知识点的关注程度。

3. 评价命题风格:分析试卷中的题目设计、题干表述、选项设置等方面的特点,讨论命题者的出题思路和要求。

4. 引导学生参与评讲:鼓励学生提出对试题的疑问和不同解题思路,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题能力的培养。

三、总结备考策略(10分钟)1. 根据试卷评讲结果,指导学生总结备考策略,如重点复习的知识点、题型解题技巧等。

2. 强调理解和应用:提醒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记忆和背诵。

3. 提供学习资源: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料和网站,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提高。

四、解答学生疑问(10分钟)1. 针对学生在评讲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解题过程中的不同思路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强调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学科的学习和讨论,提高学科成绩和综合素质。

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试卷和相关分析数据,确保评讲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2. 在评讲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高中化学试题讲评教案

高中化学试题讲评教案

高中化学试题讲评教案
教案主题:化学试题讲评
教学内容:化学试题解析
教学目标:通过讲评试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话题,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讲评试题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讲评试题(40分钟)
1. 选择几道典型的化学试题进行讲解,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等。

2. 逐题解析,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强调解题技巧,提醒学生注意解题过程中的常见错误。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解决疑惑。

三、练习与巩固(10分钟)
1. 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与所讲试题相关的练习,检验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讨论问题,相互交流解题经验。

四、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强调重点。

2. 布置相应的化学作业,包括课后练习和思考题,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讲评化学试题,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考试题型,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化学解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细致地解析每道试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辨别和解决问题,使他们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帮助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高中化学好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中化学好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中化学好试卷讲评课教案一、教学内容:高中化学知识复习与订正二、教学目标:1. 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2. 订正化学试卷中存在的错误,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能力;3. 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1. 复习并掌握化学知识重点;2. 解决带有错误的试卷问题;3. 提高学生对试卷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 整理学生提出的试卷错误问题,准备讲解;- 准备相关化学知识复习资料。

2. 复习与订正:- 让学生逐个讲解试卷中存在的错题,并分析解题过程;- 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给学生讲解订正试卷正确答案的方法和技巧。

3. 知识复习:- 教师根据学生讲解的错题,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巩固和复习;- 给学生讲解化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知识提升:- 鼓励学生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化学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热爱。

五、教学反馈:- 收集学生对课堂的反馈和意见;- 整理学生的答题情况和表现,及时进行总结和反馈;- 鼓励学生在复习和订正中参与讨论和思考,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在课外加强化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提供相关的化学学习资料和资源,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化学知识水平。

七、教学评价:本节课旨在通过复习与订正,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对试卷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试卷错题的原因,并知道如何正确订正,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一)试卷分析
本节内容是对一次周日化学试卷的讲评,着重针对学生思路不得法、基本实验技能错误较多等题目进行讲评。

环节上,教师通过展示,引导学生对试卷中出现的错因做本质剖析,对易错易混知识点进行分类辨析与拓展变式训练,通过对基本题型的分析、讲解和进一步联系,提高学生运用分类讨论等思维方式和解题思想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两性物质、水解及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并能指导做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严谨能力,提高逻辑性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解题过程中的错误警戒意识,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和解题习惯。

(三)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的主导剖析错因,探究问题的全过程,提供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学生增强解题过程中的错误警戒意识,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并构建解题过程中常见性错误的“错题库“;体会推断题和实验题解题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学生通过自改,小组交流讨论,对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提出后,教师展示具有代表性的错因,引导学生共同的分析,总结归纳此类问题的解题要领。

同时通过变式训练和拓展引申强化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让学生通过纠错和拓展练习真正的理解错因,在应用中防止类似的错因在以后训练中再次出现。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学生自主改错—合作探究—错因展示
剖析—拓展变式训练的过程,在展示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分析,找出学生具有普遍性的错解特点,就有关问题研讨处理之后,教师针对该题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内容、技巧、技能、思想、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同时通过精心编制一些变式练习,使学生从各个角度来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了展示交流,归纳总结,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
1、对学生进行分组:六人为一个小组
2、准备相应试题的拓展练习
二、教学过程(课堂实录)
[试卷分析]①基本题型掌握不到位,知识与应用相脱节;
②缺乏基本的解题思想和方法;
③思维规范性和书写规范性较差,此处失分率较高。

[展示]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及出错点
(说明:不超过6分钟)
[合作研讨](15分钟)学生就自己的错题自主改错后,未能解决的题目再进行小组内研讨。

(说明:此时教师要对这15分钟想达到的目标提出指导性要求)[提出问题]学生将研讨后仍未能解决的题目或问题提出。

重点讲评
甲、乙、丙、X、Y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X、Y分别是常见的强酸和强碱,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部分生成物和水略去)
(1)若甲、乙均为气体,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丙,其中甲具有漂白性,则甲的化学式为———,乙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甲、乙、丙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工业用电解熔融氧化物的方法制取该金属,则此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现将X 滴入乙的溶液中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甲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灼烧乙、丙、Y 时火焰均为黄色。

写出丙+Y →乙的离子方程式——。

现将标况下2.24L 的甲通入150mL 1mol/L Y 溶液中,则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错解展示]看到“甲气体具有漂白性”想到氯气。

[学生活动]对其答案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错因分析]1、知识漏洞:(1)氯气本身并不具有漂白性,真正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2)具漂白性的气体还有二氧化硫;
2、审题规范:化合物。

[思维修正]1、不能有效抓住主题干进行题目的突破,只是断章取
义,知识和思维范围狭窄。

2、不能将前后信息及时联系。

[成果展示]将框图转变成自己的语言:丙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1)铝、氧化铝、氢氧化铝;(2)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HCO 32-、HSO 32-;(3)铵的弱酸盐:(NH 4)2CO 3、(NH 4)2SO 3.(提示:注意思维的整体性,抓特征反应)
[自主变式]1、A →B →C ;
2、“催化氧化”——NH
3、SO 2
ZnSO 4为主要成分的浸出液中有Fe 3+、Fe 2+、Al 3+、Cu 2+、Cd 2+、Cl -等杂质,这些杂质对下一道锌的电解工序有妨碍,必须事先除去。

现有下列试剂:①KMnO 4 Y
②NaOH ③ZnO ④H2O2⑤Zn ⑥Fe ⑦AgNO3
⑧Ag2SO4⑨H2SO4;己知:Fe3+、Al3+完全沉淀的pH分别为3.2、
4.7;Ksp(AgCl)=1.8×10-10、Ksp(Ag2SO4微溶)=1.4×10-5。

根据要求将合适的试剂的化学式填入下面的空格中:
(1)用——将Fe2+氧化成Fe3+,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调节浸出液的Ph=5.2,此时可向其中加入——;溶液中的——、——等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除去。

(3)加入——除去Cu2+、Cd2+。

(4)最后除去溶液中的Cl-,向溶液中加入——。

[学情分析]1、将实验题与除杂、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体现学生知识与应用间的联系;
2、学生对这一类型题目并不陌生,但每次做题得分并不理想,可见学生对题型和知识的把握仍停留在表面,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所以这次讲评要从不同角度再做深层次的探究。

3、既为熟悉题型,可不必再从头从原理开始深入,而是直截了当针对学生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即可。

[错因分析](2)问:想当然认为将金属阳离子转化成氢氧化物沉淀即可除去,考虑问题不全面深入。

[提出问题]1、加入氧化锌,可使离子转变成沉淀而除去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金属阳离子水解显酸性,氧化锌能中合水解产生的H+离子,从而促使水解平衡不断正移最终变成氢氧化物而沉淀。

[提出问题]2、NaOH为何不可以?
[方法指引]首先,这是一道实验题,实验题必须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因而操作中的每一步或每一个措施都是为了更好的达到实验目的,则将本实验的目的提炼成自己的语言应是:得到纯净的ZnSO4溶液,则NaOH对我们目的达成将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引入Na+且难以再除去。

(说明:此处若对B层次学生,可先提问除杂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对比试练]取20g某矿石(由铜、铁、硫三种元素组成,为探究其分子组成及纯度,将其溶于足量浓硝酸,反应后的A溶液进行如下处
9.8g固体
[问题分析]1、第一步达到了什么目的?为什么在此可以加氢氧化钠?不怕引入杂质吗?
[学生探究]实验目的不同,此时要的是沉淀,不会与NaOH混合。

[同类变通](4)问:运用硫酸银的原理和好处。

[自主归纳]对这两个题目从题型、知识、审题、思维方式等方面畅谈自己的收获,用于指导以后做类似的或其类型题目。

(说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畅所欲言,再静下心来自我消化)[课堂小结]题型:推断、实验;
知识点:水解、沉淀的转化;除杂
解题思想:知识准确、大胆预测,小心验证;灵活运用较和对比的方法得出正解。

三、教学反思:
施教过程基本完成了课前构想。

首先,课堂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采取以展示交流,归纳总结,讲练结合多的教学方式,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讲评课的要求。

在错因的剖析上尽可能的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相讨论去解决。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拓展练习,真正的增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错误警戒意识,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和解题习惯。

其次,本节课变式训练虽然不多,但针对性很强,能够强化学生对错因本质的理解,在练习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真正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笔,多通过练习暴露问题。

在讲评时候充分的挖掘了解题
过程中所蕴含的运用对比讨论的解题思想。

第三、本节课应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和剖析错因的机会。

因为小组的每个成员的知识水平存在差异,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不同,充分的讨论有利于组内的交流和互助,使探究活动成为全体同学而不是部分尖子生的活动。

第四、教师的试卷评讲是针对全体同学的,而每个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

因此,在试卷评讲后,一定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试卷自我分析,自我反思。

借此让学生再次反思自己之所以做错某些题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免类似错误一犯再犯。

试卷讲评课不能以试卷上的题目讲评完为结束,教师应利用学生的思维惯性,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反思和探索,以便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