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评析暨2021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2021届高三复习备考讲座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2021届高三复习备考讲座
模拟题命制应注意:难度与高考匹配,尽量不 用成题、陈题,提倡原创、改编、组编。
2. 2 选择题必考知识点
1.化学与STSE(包括能源,生活,传统文化等) 2.必修有机(常见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反应,异构体及数目的判断); 3.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常融入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 4.实验(操作、评价,分离、提纯、制备、检验); 5.电化学(各类电池、电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6.电解质溶液(图像、计算); 7.有关NA的讨论。
1.2 聚焦时代主题,弘扬核心价值,发挥学科独特育人功能
1.2.3精选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高考化学试题坚持以我国科学家发表的前沿研究成果为情境, 在考查学生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全国II卷第35题以我国科学家研发的超强耐久性钙钛矿太阳能 电池为情境,考查核外电子结构、杂化轨道类型,微粒间的作用力 以及作用力对物质熔点的影响,晶胞中原子的相对位置关系和密度 计算等。
2. 3 非选择题必考知识点和题型
大题一:工艺流程(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 大题二:原理的综合应用(能量、速率与平衡、电解质溶液) 大题三:实验(设计、评价、探究)
大题中常融入计算(反应热、平衡常数、转化 率、产率等)。
2.4 选考题高频知识点
35题(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 粒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价电子排
1.2 聚焦时代主题,弘扬核心价值,发挥学科独特育人功能
1.2.1 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展示化学价值
1.2 聚焦时代主题,弘扬核心价值,发挥学科独特育人功能
1.2.2 呈现我国传统文化优秀成果,增强文化自信
高度重视美学素养的考查,通过精心选取素材,让学生在解答化学问题的 过程中,思考化学的本质,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 统文化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世界科技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核心素养导向下基于深度学习的2020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策略讲座

核心素养导向下基于深度学习的2020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策略讲座

为 方 值案解测案)例决试并:一进:问铁行如题片了何?中实铁验依元(据素以化的下含数学量据问,为题某多课次选外平择活行正动实小验确组测的提定实出结下果验面的方两平案种均
方案一:将a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测得生成氢气的
体积为580 mL(标准状况);
方案二:将 0.1a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将反应后
2019年2卷题27-(4):
Ficsher和Wilkinson由于对 二茂铁的研究作出卓越贡 献,获1973年度的诺贝尔 化学奖。考查现在的非水 溶液中新合成的电化学原 理技术,让学生了解非水 溶液电化学过程的特点。
情境分类:
1.日常生活情境:食物营养、微量元素、食品添加剂;合成药物, 抗生素、心血管药物、止痛药、抗过敏药;光电材料,服饰制品, 包装材料; 能量转化设备,蓄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 2.生产环保情境:自然资源为原料,生产条件优化,废物回收利 用,毒害物质处理(降解转化);(改变原有的物质转化框图推 断物质的考查方式) 3.学术探索情境:化学学科前沿成果。 ①最新合成方法,绿色、 经济、高选择性、环境友好(考查有机化学)②新颖功能材料 (考查结构与性质) ③新型催化技术(考查反应原理,能量变化, 反应历程和机理,基元反应,反应转化率等) 4.实验探究情境:物质制备与纯化(摩尔盐等),反应条件(浓 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速率和平衡影响; 5.化学史料情境:高中化学教科书分别以“科学史话”、“历史 回眸”、“化学史话”等方式设置,在试题中展现已有理论或成 果研发时使用的仪器、方法及研究数据,可以考查学生在真实的 研究背景下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方法。
由是___
_;
②方案二____(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
由是_____

核心素养背景下2021年新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核心素养背景下2021年新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13.5%
2
再选不作要求的 (可选化学)
21313
80.9%
9049
34.4%
505
加和 (必须+可选化学)
25649
97.40%
12612
47.90%
507
0.0%
771
2.9%
1.9%
11759 44.7%
1.90% 12530 47.60%
建议:理化生、理化地、理化政;史化生、史化地、史化政(1.9%)……
三、 化学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之学业质量
水平
质量描述——合格考标准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1−1 能根据物质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形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和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的观点;能运用原子结构模型说明典型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对常见物质(包括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变化进行描述和符号表征;能认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能结合实例书写离子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化
教育片面性、教学过度化、课程碎片化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一、 高考综合改革的背景与进展
3 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
• 教育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 中共中央18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2)。 • 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2013)。 • 中央深改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2014)。
一、 高考综合改革的背景与进展 二、 高考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 化学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 四、 高三化学教学改革的策略与方法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2020届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2020届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湖南、湖北、广东、河北 2019-2021年17省份:
吉林、黑龙江、四川、贵州、安徽、广西、 陕西、内蒙古、西藏、山西、河南、江西、 青海、甘肃、 宁夏、新疆、云南
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
(1) 选科走班 -- 3 + (6选3或1+2) (2) 计分方法 -- 等级赋分制 (3) 志愿填报 -- 学校与学科 (4) 考试内容 -- 知识能力素养
六.主题式复习法
化学一轮复习10主题
1.氧化还原:概念规律、重要反应、配平计算 2.离子反应:氧还、酸碱、沉淀、络合 3.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 4.电离平衡:电离、水解、酸碱滴定、pH计算 5.电化学原理:原电池、电解池原理及应用 6.无机非金属:氯、硫、氮及其主族非元素 7.无机金属:元素钠、铁及其过渡金属 8.实验化学:基本操作、实验探究 9.有机化学:典型有机物性质、有机合成 10.结构化学:元素周期律、原子分子晶体结构
2、全国卷 (II):( 10 地区) 青海、甘肃、新疆、宁夏、重庆、陕西、辽宁、吉林、 黑龙江、内蒙古。
3、全国卷(III):(5 地区) 贵州、广西、云南、四川、西藏。
4、自主命题省份:(3 + 2 + 1 地区) 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海南(全国卷IV) 。
化学命题导向
1 考查学科基本知识,延伸考查自学能力。 2 呈现真实问题,考查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增加化学反应图形和性质关联图形的题目。 4 注重实验,考查操作技能和基本实验方法。 5 回归学科本源(基本反应和物质结构)。
实验化学: 基本技能:仪器使用、检验鉴别、分离提纯。 实验探究:分析解释、条件控制、方案设计。
化学用语: 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离子方程式。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卷分析——以2020及2021年化学高考江苏卷为例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卷分析——以2020及2021年化学高考江苏卷为例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卷分析——以2020及2021年化学高考江苏卷为例引言: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际运用化学知识的关键学科之一。

针对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能力,高考化学卷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整体性理解和能力的真实发挥。

本文以2020年及2021年江苏卷为例,对高考化学试卷中的题目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基于化学核心素养更好地设计高考化学试卷。

一、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化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化学学科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它包括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安全意识、科学思维的培养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等。

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化学核心素养在高考化学卷中的体现1. 问题解答能力的培养高考化学卷中的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各类题型都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答能力。

例如,选择题可以通过多个选项的设置,让学生在有限的信息中进行排除和选择;填空题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把握物质变化的本质;解答题则能够考察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养高考化学卷中的实验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例如,要求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或操作时,可以设置具体的实验条件和步骤,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同时,在实验题中加强了对实验安全知识的考查,鼓励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注重安全,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3. 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高考化学卷中的综合应用题可以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例如,要求学生分析、评价和比较不同化学理论或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判断能力。

此外,通过引导学生解决综合应用性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三、以2020及2021年化学高考江苏卷为例进行分析2020年及2021年化学高考江苏卷在试题设计上较好地体现了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2021年新高考化学核心素养下备考策略:有机推断中常见陌生信息应用

2020-2021年新高考化学核心素养下备考策略:有机推断中常见陌生信息应用

第一信息:双烯加成
原理简介: 双烯合成反应,也称为“狄尔斯(Diels)—阿
德尔(Alder)反应” :共轭二烯烃和某些具有 碳碳双键、三键的不饱和化合物进行1,4-加成, 生成环状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双烯合成反应,是有 机化学合成反应中非常重要的碳碳键形成的手段 之一;“Diels-Alder反应”属于加成反应,原子 利用率100%,符合绿色化学原则。
或是
结束语
有机推断题中陌生信息的提供,除了上面提到 的双烯加成、醛醛(或酮)加成外,还有酯交换、 烯烃的臭氧化生成醛或酮等;陌生信息还可直接 在题干中体现(今年的高考题);其实无论那种 情况,只要同学们能够分析好、利用好信息,就 能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但前提条件一定要会分 析有机物的断键和成键规律,这是破解问题的关 键,今天我们就是通过双烯加成、醛醛(或酮) 加成信息应用,给大家提供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思 路,我希望我的讲解能够帮助到你们,哪怕是一 点点,谢谢同学们!最后祝大家假期愉快,学有 所成!
有机物G的结构简式为:
(6)写出用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
(其他试剂任选)。
限时训练2:化合物G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的 黄烷酮类药物。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G的合成 路线如图所示:
(节选) (1)写出C的结构简式
(2)写出用环戊烯和正丁醛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
(其他试剂任选)。
今天我们就通过推断题中常见的双烯加 成与醛醛加成两种信息的应用来探讨一下 推断题或合成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也 就是合成流程),使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通过典型例题的剖析,归纳总结有关有机 推断中常见陌生信息在解题中的应用方法和技 巧。

核心素养导向下2020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试题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核心素养导向下2020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试题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1)硫酸化焙烧工业反应温度控制在250~300 ℃,主要原因是_____; 同时,硫酸用量为理论耗酸量的115%左右,硫酸如果加入过多则____(填字母)。 A.增加酸耗量 B.增加后续杂质的处理量 C.增加后续中和酸的负担
(2)水浸时,需要在搅拌下加入石灰石粉末的主要作用是_____。 (3)“沉锂”需要在95 ℃以上进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涉及反应] ①正极碱浸的离子方程式:
2Al+2OH-+2H2O===2AlO2-+3H2↑ ②酸浸中发生的主要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
2LiCoO2+3H2SO4+H2O2==△= Li2SO4+2CoSO4+O2↑+4H2O ③“沉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SO4+2NH4HCO3===CoCO3↓+(NH4)2SO4+H2O+CO2↑
2NH4VO3 == V2O5+2NH3↑+H2O
10
【5】解题技巧:①抓守恒,写方程;②抓主干,看三线
(例4.2015·全国卷Ⅱ)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 通过以下过程制备ClO2:
[涉及反应] ①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Cl+2HCl === 3H2↑+NCl3 ②制备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
并可达到回收Au、Ag的目的,符合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16
【7】反应条件的控制
1控制 溶液pH
2控制 反应物的浓度
3控制 反应温度
4控制 体系的压强
5控制 反应催化剂
17
【7】反应条件的控制
1控制 溶液pH
①控制反应类型(氧化性、还原性、水解程度); ②控制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例1.(2018·全国卷Ⅰ节选) 利用烟道气中的SO2 生产焦亚硫酸钠(Na2S2O5)的工艺为:

2020年山东新高考化学等级考试题评析及2021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2020年山东新高考化学等级考试题评析及2021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2.我们备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独立思考能力薄弱 高考是一个独立思考、独立答题的过程。平时要注重训练学
生的这一方面的能力,以从容以对高考。 ●题海战术,复习效率低下
实践证明:只有精讲精练、精选典型例题和练习题,并在 练习中举一反三,把握相关解题方法和有关规律,才是高效的 复习策略。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在研读纲和研究考题的基础上 ,认真选择部分重要的、典型的题目让学生练习,练精练透练 会,练出能力和效益。
4.我们备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答卷规范技巧有待提升 细节决定成败,规范影响成绩。平时训练不少学生都不 同程度的存在“大意”“马虎”及“答题不规范”等现 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良好思维习惯或规范答题习 惯造成的,缺乏必要的应试技能训练与指导,从每年的 高考阅卷现场,都会发现很多试卷出现令人可惜的“非 知识因素”丢分现象。其主要表现如下:
3.新高考到底考什么——过程、解释、方法
(1)过程。强调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着力考查 考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2)解释。突出对重要概念、原理的深度理解、准确阐 释和灵活运用。 (3)方法。注重学科思想和方法;体现了对学科专业水 平和一定学术高度的考查。
4.我们备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我们备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重要化学概念和原理理解深度不够 由于部分学生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发展过程缺乏深刻理解,只停 留在表面现象的理解上,不能在具体化学现象中提炼本质规律和 原理,因而容易陷入不能全面掌握知识的困境。在学习知识的过 程中,无法真正辨析、区分概念,就会出现思维短路,造成错误 ;忽视隐形条件造成的思维性学习障碍,学生在运用已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时,常常是需要多条件的,有些条件隐含在文字表面 ,学生缺乏进行挖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非选择题必考知识点和题型
大题一:工艺流程(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 大题二:原理的综合应用(能量、速率与平衡、电解质溶液) 大题三:实验(设计、评价、探究)
大题中常融入计算(反应热、平衡常数、转化 率、产率等)。
2.4 选考题高频知识点
35题(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 粒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价电子排
1.2 聚焦时代主题,弘扬核心价值,发挥学科独特育人功能
1.2.1 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展示化学价值
1.2 聚焦时代主题,弘扬核心价值,发挥学科独特育人功能
1.2.2 呈现我国传统文化优秀成果,增强文化自信
高度重视美学素养的考查,通过精心选取素材,让学生在解答化学问题的 过程中,思考化学的本质,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 统文化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世界科技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1.3聚焦学科实践,考查关键能力,体现高考内容改革要求
1.3.3精心设计问题,考查学科化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科化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交流和展示理论学习成果、撰写实验报 告、发表科研论文的基础。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要求学生利用化学 专业术语准确表达思考结果,引导学生培养学科化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全国I卷第26题要求分析加过量氯化铵的原因 第27题要求阐释检验电极活化反应完成的方法
模拟题命制应注意:难度与高考匹配,尽量不 用成题、陈题,提倡原创、改编、组编。
2. 2 选择题必考知识点
1.化学与STSE(包括能源,生活,传统文化等) 2.必修有机(常见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反应,异构体及数目的判断); 3.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常融入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 4.实验(操作、评价,分离、提纯、制备、检验); 5.电化学(各类电池、电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6.电解质溶液(图像、计算); 7.有关NA的讨论。
1.2 聚焦时代主题,弘扬核心价值,发挥学科独特育人功能
1.2.3精选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高考化学试题坚持以我国科学家发表的前沿研究成果为情境, 在考查学生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全国II卷第35题以我国科学家研发的超强耐久性钙钛矿太阳能 电池为情境,考查核外电子结构、杂化轨道类型,微粒间的作用力 以及作用力对物质熔点的影响,晶胞中原子的相对位置关系和密度 计算等。
全国Ⅱ卷第35题 全国Ⅲ卷第36题
1.4聚焦教学实际,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4.2注重学科特色,考查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学科特点,坚持素养导向,高考化学试题选取真实情境作为 测试载体,考查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套全国卷的元素无机试题均取材于工业生产实际,考查学生阐释 催化反应机理、分析物质转化流程、判断适宜操作方法的能力。
1.3聚焦学科实践,考查关键能力,体现高考内容改革要求
1.3.1丰富试题呈现方式,考查信息整理能力
全国I卷第13题以强碱氢氧化钠 溶液滴定二元酸的酸碱中和反应为 背景,将酸碱滴定过程中pH变化、 分布系数的变化与滴加氢氧化钠溶 液体积的变化关系整合在一张数据 图中,呈现了一个自变量下的多个 因变量变化过程,考查学生从图中 获取、使用复杂数据信息的能力。
1.4聚焦教学实际,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4.1注重主干知识,夯实学生发展基础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纸笔考试的实际情况,高考化学试题注重考查 学科主干内容,同时探索对知识内容进行综合考查。
全国Ⅱ卷第35题,不仅考查物质结构,还考查反应机理。 全国Ⅲ卷第36题,虽然属于有机化学基础试题,但是试题给出实验 数据,要求学生分析取代基大小对反应活性)
1. 1 总体评价
2020年高考化学命题总体来说难度适中。选择题相对 比较容易,试题都是精心选取日常生活、生产环保、学术 探索、实验探究等情境素材,聚焦学科主干内容,信息呈 现形式丰富,突出关键能力的考查,发挥化学学科独特的 育人功能,提升考试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发展学生的学 科核心素养。
2)改变有机化学试题的考查形式,如全国II卷第36题对同 分异构体的考查,往年要求写出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今年以 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3)改变计算题的考查方式,今年化学计算题或只要求学生 给出计算式,或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供学生选择。
2 高考理综化学命题特点
2. 1 试题概况
1.大约3500字,2/3左右学生能完成; 2.必做三大题,每题7-8个空,共计22个空左右; 3.选考题难度基本相当,35题一般10个空左右,36题一 般8个空左右。
1.3聚焦学科实践,考查关键能力,体现高考内容改革要求
1.3.2选取学科前沿成果,考查辩证思维能力
在某些放热反应中,一定温度下转化 率越高反应速率越小,因此在实际工业 生产中,要利用辩证思维的方法,依据 转化率、反应速率(产能)与温度之间 的关系寻找最合适的工业反应温度。全 国I卷第28题通过给予陌生的二氧化硫催 化氧化的反应速率方程,要求学生正确 理解一定转化率下反应的最适宜温度, 并正确分析速率温度曲线中反应速率随 温度变化的原因。
布等);电离能、电负性,杂化轨道、价层电子对数、立体结构 ;化学键、共价键的类型,氢键对物质沸点的影响;有关晶胞的 计算(一定涉及cm、μm、nm等单位的换算)等
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栏目 索引
1.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 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命题特点 3. 我校在高考化学备考中的一些做法 4. 2021年高考命题趋势及备考建议 5. 高考化学教学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6. 高考模拟试题的命制技术 7. 我校关于“尖子生”的培养 8. 二轮复习《电化学》例析
1.4聚焦教学实际,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4.3注重难度调控,关心学生切身感受
在保证试卷总体区分度的前提下,为提高学生的感受度,提高学生 答题的积极性,从3个方面合理科学调控试题难度:
1)试题涉及的元素贴近学生学习实际,3套全国卷考查的大多数物 质都是学生熟悉或者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