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热蒸汽加热技术介绍共31页
高升油田过热蒸汽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升油田过热蒸汽技术研究与应用一、高升油田概况高升油田位于中国辽宁省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陆上油田之一,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由于该油田油层深度较浅,且黏度较高,传统的采油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对油田开采的需求,因此需要引入新的采油技术来提高开采效率。
二、过热蒸汽技术概述过热蒸汽技术是指在水蒸汽的饱和蒸汽温度以上进行升温处理,使其温度进一步升高,形成超过饱和状态的蒸汽。
过热蒸汽具有高温高压、热量传递快、渗透性强等特点,在油田采油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注入过热蒸汽,可以降低油藏的黏度,提高原油的流动性,从而达到提高采油效率的目的。
三、过热蒸汽技术在高升油田的应用现状目前,高升油田已经开始尝试过热蒸汽技术在油田的应用。
通过先进的注汽设备和技术,将过热蒸汽注入到油藏中,从而改变了油藏的物理特性,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
该技术在高升油田的应用效果显著,为油田的持续开采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四、过热蒸汽技术的优势与挑战1. 优势:(1)提高采油效率:过热蒸汽可以有效降低油藏的粘度,提高原油的流动性,从而提高采油效率。
(2)环保节能:相比传统的采油方法,过热蒸汽技术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3)适用性广:过热蒸汽技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油藏,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2. 挑战:(1)技术成熟度:过热蒸汽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一些关键技术尚待完善和提高。
(2)成本问题:过热蒸汽技术需要投入较大的设备和人力成本,对油田开发的整体成本有一定影响。
(3)安全问题:过热蒸汽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安全问题,避免发生意外。
五、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过热蒸汽技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 加强技术研发:加大对过热蒸汽技术的研究力度,在提高注汽设备性能、改良蒸汽生成设备等方面做出更多创新。
2. 提高应用水平:通过示范工程和应用示范,逐步提高过热蒸汽技术在高升油田的应用水平和效果。
3. 建立规范标准:制定过热蒸汽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规范标准,促进技术规范化和标准化。
过热蒸汽及其特性

过热蒸汽及其特性过热蒸汽及其特性如我们知道,当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经过温度更高的换热面,则蒸汽的温度会高于其蒸发温度。
此时蒸汽称为过热蒸汽,高于饱和蒸汽的温度称为过热度。
蒸汽不会在锅炉内产生过热。
饱和蒸汽必须通过附加的换热器,吸收锅炉烟气的热量变成过热蒸汽。
或者采用其他的热源对饱和蒸汽再加热可得到过热蒸汽。
蒸汽的过热也可以通过蒸汽减压得到,对饱和蒸汽进行减压是一种绝热膨胀,从蒸汽表中知,降压以后的低压蒸汽的焓值低于高压蒸汽,多余的焓值被用来对低压蒸汽进一步加热而产生饱和蒸汽,所以湿蒸汽减压可得到更干燥的蒸汽。
依据过热蒸汽热动力特性,其主要应用领域包含在发电机组的透平,通过喷嘴至电机,推动电机转动。
推动电机转动的能量来自蒸汽,所以当蒸汽通过透平转子后能量减少。
如果是饱和蒸汽,能量的减少将会引起部分蒸汽凝结成水。
通常,透平有很多级,从第一级出来的蒸汽直接作用在第二级上。
这意味着饱和蒸汽通过下一级时会变得越来越湿,这不仅会导致水锤和,同时水滴会引起透平内部的冲蚀。
但是这并不是透平使用过热蒸汽的唯一原因,过热蒸汽能以更高的速度输送,通过管道和喷嘴,这样对同样尺寸的透平机组可以提高它的性能。
瓦特节能经验表明,电站透平使用的过热蒸汽可能有高达150barg/550oC,超过200oC的过热度。
蒸汽过热部分的能量可以如下计算:150barg饱和蒸汽的焓hg值为2611kJ/kg;而150barg/550oC的过热蒸汽焓hg 值高达3445kJ/kg 因此过热部分的能量为=834kJ/kg。
看起来这样似乎是增加了有用的能量增加,但实际上对工艺过程来说,使用过热蒸汽传递热量需要时间更长、更困难。
以过热蒸汽的比焓认为是1.186kJ/kgºC.过热蒸汽在冷凝释放出蒸发焓以前必须冷却到饱和温度,很显然过热蒸汽冷却到饱和温度释放出的热量是很小的。
例如6barg175ºC的过热蒸汽,在冷凝以前必须冷却到饱和温度6barg(165ºC)。
第四章食品加热新技术

2. 过热蒸汽的概念
将干饱和蒸汽继续定压加热,蒸汽温度 就要上升而超过饱和温度,其超过的温度 值称为“过热度”,具有过热度的蒸汽称 作过热蒸汽。 过热过程吸收的热量称作过热热。
2. 过热蒸汽的概念
压力加大时,饱和水和干饱和蒸汽之间的距离 逐渐缩短。当压力增大到某一临界值时,饱和水 和干饱和蒸汽不仅有同样的压力和温度,还具有 相同的比体积和熵。这时,饱和水和干饱和蒸汽 之间的差异完全消失,这个点(c点)称为临界 点。这种特殊的状态称作临界状态。
一、油炸的基本原理
1.油炸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油炸:以食用油为传热介质对食品原料进行加 热使原料成熟,并赋予原料独特风味的食品加 工过程。
影响食品油炸时间的因素: ➢ 食品原料的导热系数 ; ➢ 油的温度; ➢ 油炸的方法(浅层煎炸或深层油炸) ; ➢ 食品原料的厚度。
油炸的方法
浅层油炸
深层油炸
(1)微波解冻过程和特点 (2)食品的微波解冻操作要点
➢微波的频率越高,加热速度越快,穿透深度越小; ➢微波的穿透深度还与温度有关; ➢块状食品应按大小和形状分类贮存,形状和大小 相同的食品应安排在同一批处理。
4. 微波杀菌
(1)食品微波杀菌的作用机理
➢热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非热生化效应
(2)食品微波杀菌的应用
微波膨化微波食品加工的主要单元操作单元操作主要目的应用食品热烫失活致腐酶类水果蔬菜和茶叶改善风味和结构禽类和肉类脱水降低水分含量面条和洋葱消毒杀灭微生物营养细胞面包和酸奶灭菌杀灭微生物孢子各种食品调温升高温度到冰点以下冷冻食品一过热蒸汽的性质二产生过热蒸汽的设备三过热蒸汽用于食品的干燥处理四过热蒸汽用于食品的膨化加工五过热蒸汽用于物料的瞬间杀菌与饱和水蒸气相比过热水蒸气加热时失去一定的热含量之后不要求变成气凝水从而克服饱和蒸汽直接加热的稀释效应所带来的缺点
热水供热系统蒸汽供热系统课件

热水供热系统的适用范围广泛,可以满 足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建筑供暖需求。
热水供热系统的运行成本较低,因为热 水可以在管道中循环使用,减少了能源 浪费。
特点
热水供热系统的热效率较高,因为水的 比热容较大,可以吸收和释放更多的热 量。
热水供热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04
热源
热水供热系统的热源可以是锅 炉、太阳能、地热等,负责将 水加热成热水。
能耗监测
安装能耗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系统的能耗情 况,为节能减排提供数据支持。
合理调度
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供热负荷,避免能源浪费 。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运行维护成本
由于蒸汽供热系统的设备通常 更为复杂,其运行维护成本通 常比热水供热系统高。
能源成本
在能源价格方面,蒸汽供热系 统的能源成本通常比热水供热 系统高,因为蒸汽发生器需要 消耗更多的能量。
环境影响比较
1 2
污染物排放
蒸汽供热系统通常会产生更多的污染物,如SO2 、NOx和颗粒物等,而热水供热系统的污染物排 放相对较低。
蒸汽供热系统的应用场景
工业生产
在工业生产中,蒸汽供热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玻璃、 陶瓷、化工等行业。
商业建筑
商业建筑中,蒸汽供热系统可用于供暖、空调等。
民用住宅
在民用住宅中,蒸汽供热系统也可用于供暖、热水 等。
03
热水供热系统与蒸汽供热系统的比较
能耗比较
80%
燃料消耗
蒸汽供热系统的燃料消耗通常比 热水供热系统高,因为蒸汽发生 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产生蒸 汽。
100%
热能利用率
热水供热系统的热能利用率通常 比蒸汽供热系统高,因为热水在 传输过程中不会像蒸汽一样散失 热量。
过热蒸汽流程

过热蒸汽流程过热蒸汽流程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过程,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液体蒸汽经过加热和压力调节,达到了超过其饱和蒸汽温度的状态。
这种过热的蒸汽具有更高的能量和温度,可以用于驱动涡轮机、加热空气和水等应用。
过热蒸汽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加热、压力调节和过热。
首先,液体蒸汽会经过加热器,通过吸收热量来提高其温度。
加热器通常采用燃烧器、锅炉或其他热源来提供热能。
随后,蒸汽会进入压力调节器,通过调节压力来控制蒸汽的流量和温度。
压力调节器通常是一个阀门或调节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蒸汽的压力。
最后,蒸汽会进入过热器,通过吸收更多的热量,使其温度升高到超过饱和蒸汽温度的程度。
过热蒸汽的好处是它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温度,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在发电厂中,过热蒸汽可以用于驱动涡轮机,产生更多的机械能,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此外,过热蒸汽还可以用于加热空气、加热水和其他工业过程中的加热需求。
通过控制过热蒸汽的温度和压力,可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过热蒸汽流程也存在一些挑战和注意事项。
首先,过热蒸汽需要精确的控制和调节,以确保其温度和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过高的温度和压力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
其次,过热蒸汽的产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在设计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能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过热蒸汽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损失部分能量,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能量损失。
过热蒸汽流程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过程,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控制和调节蒸汽的温度和压力,可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工业生产的效率。
然而,在设计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能源的有效利用,以确保过热蒸汽流程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控制过热蒸汽流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应用和运用这一过程,为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做出贡献。
过热蒸汽性质及应用

过热蒸汽性质及应用目前.随着国家能源及环保政策越来越高的要求,热电中心、集中供热已成为今后工厂用汽和区域供汽的发展方向。
一般制程用汽设备均要求使用饱和蒸汽,而供热中心提供的往往高压高温的过热蒸汽,那么过热蒸汽和饱和蒸汽有何不同,是否可以直接用于制程换热呢?一、什么是过热蒸汽当蒸汽温度超过其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时,称为过热蒸汽,如3 barg时,蒸汽饱和温度为143.6℃,在这个压力下,温度超过143.6℃的蒸汽即是过热蒸汽。
过热蒸汽可通过两个方法获得:1,使饱和蒸汽通过换热面继续加热,2,干饱和蒸汽减压。
过热蒸汽与饱和蒸汽相比,具有更高的温度、更高的热量和更大的比容。
在实际应用中.过热蒸汽主要用于发电厂的蒸汽轮机。
根据Canlot和Rankine气体循环原理,用过热蒸汽驱动汽轮机时具有更高的热效率,并可避免水滴溢出而冲蚀叶轮。
蒸汽通过喷嘴推动叶轮转动,同时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这一过程消耗大量能量。
如果是饱和蒸汽,能量的降低会导致部分蒸汽凝结成水。
这不仅会造成水锤.同时水滴还会冲蚀叶轮。
另外,过热蒸汽能以更高的流速输送,通过管道和喷嘴,因而对同样尺寸的气轮机可以提高它的性能。
二、过热蒸汽能直接用于制程换热吗虽然过热蒸汽比饱和蒸汽有更高的焓值.但并不适用于制程换热。
如果过热蒸汽直接用于制程换热.在换热器内,过热蒸汽温度首先降至饱和温度,再在恒定的饱和温度下再放出汽化潜热。
虽然过热蒸汽温度更高,具有比饱和蒸汽更多的热量,但这部份多出的热量与汽化潜热相比却非常小。
例如:6 bar g,175℃的过热蒸汽.其比焓认为是1.186KJ/Kg℃.过热蒸汽在冷凝前必须冷却到饱和温度6 bar g,165℃。
因此1Kg过热蒸汽冷却到饱和温度时释放出的热量为:1Kg x1.186 KJ/Kg。
c x(175—165)。
c=11.86 KJ而1 Kg饱和蒸汽在165℃冷凝时释放的汽化潜热为2066KJ/KG。
显然,在制程换热应用中,过热蒸汽的过热热焓很小。
过热蒸汽

2.3 过热蒸汽如果锅炉中产生的饱和蒸汽通过更高温度的换热面,它的温度会上升并超过蒸发温度。
这时,蒸汽就会被描述为超过饱和温度一定温度的过热蒸汽。
当仍有水存在的时候,过热度是无法产生的,因为吸收的热量首先会蒸发更多的水。
饱和蒸汽必须通过额外的换热器才能得到更高的温度,这就需要在锅炉中二次换热或经过单独的过热器,主要的加热媒介可以是热烟气或者单独加热。
过热蒸汽有其应用,例如:在汽轮机中,蒸汽通过喷嘴直接作用于转子上,从而带动转子转动,使之发生的能量只能来自于蒸汽,所以,在逻辑上,蒸汽通过汽轮机后能量降低,如果这个蒸汽采用的是饱和蒸汽,那么失去能量后会使蒸汽冷图. 2.3.1 作用于汽轮机叶片上的蒸汽和力凝。
汽轮机有以下很多过程:从同一个轴的第一级转子出来的蒸汽需要进入第二级转子继续做功,这就是说通过连续不断的过程,蒸汽会变的越来越湿,这样不仅会导致水锤,而且这些水滴微粒还会导致汽轮机内部冲蚀。
所以,最终结论就是:在进口处供应过热蒸汽,利用过热蒸汽做功,直到温度/压力比较接近饱和时再排出蒸汽。
另外一个在汽轮机上使用过热蒸汽的原因是为了提高热效率。
热机如汽轮机的热效率,可以用下列两个理论之一来计算:卡诺循环,其效率是进口和出口蒸汽的温度差与进口温度的比值郎肯循环, 其效率是进口和出口蒸汽的能量差与进口能量的比值例2.3.1汽轮机进口蒸汽为过热蒸汽压力90 bar a绝对压力/温度450°C,排气压力为0.06 bar a绝对压力(部分真空) and 10% 湿度,饱和温度= 36.2°C.注意:在以下例子中用到的温度和能量数值均来自于蒸汽表公式2.3.12.3.1.1 计算卡诺循环效率(C)公式2.3.22.3.1.2 计算郎肯循环效率(R)根据以上两种循环公式可以看出,为了得到更高的热效率:汽轮机进口的温度或能量应尽可能高,这就意味着实际中所能达到的压力和温度;过热蒸汽是达到这种条件的最简单的办法。
热水供热系统 蒸汽供热系统 PPT课件

❖ 3.按系统的管道敷设方式不同,可分为垂直式系统和水
平式系统。
❖ 4.按热媒温度不同,可分为低温热水供暖系统(热水温
度 低 于 100℃ ) 和 高 温 热 水 供 暖 系 统 ( 热 水 温 度 高 于 100℃)。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大多采用低温水作为热媒。设 计供、回水温度多采用95℃/70℃(也有采用85℃/60℃ )。高温水供暖系统一般宜在生产厂房中应用。设计供 、回水温度大多采用120~130℃/70~80℃。
见 图3-1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ρg 3
2
A
P左
P右
A
h0
h
h1
断面A-A右侧的水柱压力为
P 右 g (h 0h hh h 1g)
1 断面A-A左侧的水柱压力为
4 P 左 g(h 0hhgh 1g)
ρh
❖ 作用压力
P P 右 P 左 = g(h hg )
7
❖ 起循环作用的只有散热器中心和锅炉中心之间这段高度内的 水柱密度差。如果取供水温度95℃,回水70℃;则每m高差 可产生的作用压力为: 9.81×1×(977.81-961.92)=156 Pa
统的最高点,通过设在最高点的排气装置,将空气排出系统 外。供回水干管的坡度宜采用0.3%,不得小于0.2%。回 水干管的坡向与自然循环系统相同,应使系统水能顺利排出 。
14
2.垂直式——机械循环下供下回式双管系统
❖ 系统的供水和回水干管都敷设在底层散热器下面。在设有地 下室的建筑物中或在平屋顶建筑棚下难以布置供水干管的场 合,常采用下供下回式系统。
5
1.1 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1. 系统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