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演奏技法
葫芦丝演奏方法

葫芦丝演奏方法
葫芦丝是一种传统的民间乐器,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使其成为演奏家们喜欢的乐器之一。
想要学会葫芦丝的演奏方法,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一、学习基本演奏姿势和音乐理论
1.正确握持葫芦丝
在演奏时,需要将葫芦丝口朝向自己,并将手指轻轻地按压在管身孔洞上,通过吹气和控制手指的位置,发出不同的音符。
2.了解音乐理论
在学习葫芦丝演奏之前,需要先了解音乐理论,包括音符、节奏、调式等等,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演奏练习。
二、掌握基本吹气技巧
1.浅吹练习
在进行第一次演奏时,需要先进行浅吹的练习,即用轻轻的气流吹奏不同的口型,以掌握葫芦丝的吹奏基本技巧。
2.掌握吹奏音域
通过不同的吹奏技巧和手指的位置调整,可以在葫芦丝上演奏出一系列不同的音符,掌握这些音符在葫芦丝上的位置,以便后续的演奏。
三、进行音乐训练和演奏实践
1.进行基本练习
通过吹奏不同的曲调和练习基本演奏技巧,提高自己在葫芦丝上的演
奏水平,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加强对音乐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2.参与演奏实践
在不断进行基本练习的同时,可以参加各种音乐活动,与其他演奏家
合作,共同演奏不同的乐曲和表演,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以上就是学习葫芦丝演奏方法的基本步骤,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和训练,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同时,将自己的想象力和艺术感觉发挥到极致,让葫芦丝的音乐在自己的手中得到更好的演绎。
葫芦丝指法表

葫芦丝指法表第一篇:葫芦丝指法表(一)葫芦丝是一种中国民族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在演奏葫芦丝时,指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于初学者来说,熟练掌握葫芦丝的指法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葫芦丝的指法表,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葫芦丝的演奏技巧。
一、吹奏指法1. 一般吹奏:以口形圆形为主,吐字清晰。
同时将腹部内收,使气息集中,口形收缩,呼气顿挫,每口音长短均匀。
2. 打鼓:吹奏时,先将气息聚集到腹部,然后由下往上快速抬气,发出短促有力的声音。
3. 微吹:吹奏时,气息不要聚集到腹部,而是由口中嘟起,发出柔和的声音。
注意口型要圆润。
4. 吹口茧:吹奏时,为了减少摩擦声,可以在口部用舌头制造一层厚厚的口茧。
5. 纯吹:吹奏时,要用舌头在吐音前将气息抑制住,形成短促有力的气音,如“咦、嗌、忽”。
6. 顿挫吹:吹奏时,重复发出有节奏的气音,可以模拟出鼓点、急促的发声、颤音等效果。
二、基本指法1. 合指、分指:将左手(右手)指出,由于拇指在葫芦丝内部,因此指法只有三个,分别是指一、指二和指三。
当指法往后推时,右手拇指向下移动,左手拇指向上移动,即合指;反之,即分指。
2. 滑指:在吹奏过程中,需将手指往后推。
滑指有直滑和斜滑两种。
3. 垫指:用左指垫住自己以前用的指头。
4. 搭指:在吹奏过程中,用拇指(或中指)轻碰按住笛子发声孔的指头,可以发出特殊的效果。
5. 抹指:在吹奏过程中,用拇指沾点口水,在按住笛子发声孔的指头上摩擦,可以模拟出长音滑音的效果。
6. 推指:仿照直弦琴的指法而创立。
在高音区,将拇指向前推动一柿,使手指向后伸展,以便按到后面的指孔。
以上就是葫芦丝的基本指法,初学者可以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这几种指法,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篇:葫芦丝指法表(二)三、常用指法1. 泛音:用同一指法发出不同音调的技巧。
2. 滑音:在两个音之间往返滑动,发出流畅的效果。
3. 顿挫:在短时间内反复发出一组音符,打出强烈的节奏感。
吹葫芦丝有什么技巧

吹葫芦丝有什么技巧
1、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一、二、三个音孔,拇指拖于主管下方。
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四、第五、第六音孔,拇指开开位于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
2、深呼吸、吸入的气尽可能多一些,吸气后、气息下沉,使气流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的均匀向外呼出,气息要平稳、不可忽强忽弱。
3、附着于音管左右侧的小指,不可固定不动,应根据演奏时的情况灵活掌握,如当运用上三指(即开闭四五六音孔)演奏时,右手小指应附着于第一音孔下侧,而左手小指可自然地随演奏抬起。
这样才不至于影响上三指在演奏时的灵活运用。
4、各个音孔在按下(既关闭)时一定要用规定手指第一节指肚将音孔按严,不能漏气,否则会影响音准和音色。
在演奏葫芦丝,时应使手臂,手腕放松,手指适度地向里弯曲。
开放音孔时,手指不宜抬得过高,过高会影响演奏速度和灵活性,但也不要太低,太低会影响音准和音量。
第 1 页共1 页。
七孔葫芦丝入门指法

七孔葫芦丝入门指法葫芦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自古以来备受喜爱。
它的独特音色和精妙的演奏技巧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
其中,七孔葫芦丝是最受欢迎的一种,也是初学者入门的首选。
七孔葫芦丝的指法相对简单,不仅适合初学者,也是进阶学习的基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七孔葫芦丝的入门指法,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基本技巧。
一、基本技巧1. 握法:将葫芦丝的主体放在左手手心,食指自然弯曲并放在第一个孔上,中指和无名指分别放在第三个孔和第四个孔上,拇指放在胶套上。
右手握住笛头,食指放在第六个孔上,中指和无名指放在第七个孔上。
2. 声音的发出:葫芦丝是一种吹管乐器,通过气流的压缩和流动来发出声音。
吹奏时,需要用气息将空气送到笛身,同时用指孔的开合来控制音高。
二、入门指法1. 徒指开合:用食指迅速将第一个孔开合,发出“咕”的声音,这是最基本的指法练习。
2. 托指升降:用食指和中指分别将第一个孔和第三个孔开合,左手指同时按下第四个孔,发出“夫”的声音,这需要练习控制不同的指力和气流。
3. 音域切换:葫芦丝的音域广阔,包括高音、中音和低音。
通过用食指和中指分别开合不同的孔,可以实现音域的切换。
4. 合指连奏:在熟练掌握单孔指法后,可以尝试多个指孔同时开合的连奏,这样可以演奏出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音乐。
5. 颤音技巧:颤音是葫芦丝演奏中的一项重要技巧。
通过用食指快速开合第一个孔,可以发出颤音效果,使演奏更加生动有趣。
三、练习方法1. 基础练习:初学者应该从基本的徒指开合和托指升降练习开始,逐渐掌握各个指孔的开合方法和音高变化。
2. 音阶练习:通过演奏音阶来增强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阶练习方法,逐渐提高演奏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3. 曲目练习:选择一些简单的曲目来练习,如《茉莉花》,《小苹果》等,这样可以将练习与实际演奏相结合,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注意事项1. 姿势正确:演奏时要注意坐姿或站立姿势的正确,保持身体的放松和平衡,这有利于发挥手指的灵活性和指法的准确性。
葫芦丝指法表

葫芦丝指法表1、独奏指法:(1)起拨(置拨):同时用拇指、食指、中指向上拨奏筒体,筒体吐出音。
起拨即置拨则指只置右手拇指在第一次拨奏后再连续拨奏,常用于慢板段落中。
(2)吹气:吹气即只用口孔吹出气息,不用拨奏筒体,筒口发出微弱音、清脆音和蜂鸣音。
(3)滑音:指以滑动指法过渡两个音之间的无弦空隙,如上滑音和下滑音。
其中,上滑取双指法,下滑则可取单指法,两指法的滑音更曲折生动。
(4)颤音:指手指频繁快速地来回滑动,颤动筒体,强化某一个音的效果。
(5)泊:还称“暖音”,在半拨状态下,用指尖拍打筒体发音,有一首十分典型的曲子:《葫芦丝敬酒曲》。
泊有泊六个音,有的曲子特别奇妙就是采用泊六个音。
(6)穿、蟋蟀、荡:穿指的是在某个音的前后时分别拨弦,蟋蟀是基于穿音的基础上,连续地快速穿弦,荡即在连续穿弦后再突出某一个音,使其更加突出和鲜明。
2、和弦指法:(1)平调一和弦:左手食指在“老音五”(底6、4)上,中指在“老音一”(底4、2)上,右手拇指置于管口(2)平调二和弦:左手食指“老音二”(中6、4),中指置于“老音五”(底6、4),右手拇指置于管口;(3)平调五和弦:左手食指置于“老音五”(底6、4),中指置于“老音三”(底5、3),右手拇指置于管口;(4)仙人掌三和弦:左手食指置于“老音五(底6、4),中指掌管“老音三”(底5、3),无名指置于“老音六”(底4、2),右手拇指置于管口;(5)自然大调Do和弦:左手食指置于“老音五”(底6、4),中指置于“老音三”(底5、3),右手拇指置于管口,无名指、小指分别在按压“老音二”(中6、4)、“老音一”(中5、3)位置;(6)小调La和弦:左手食指置于“老音六”(底4、2),中指置于“老音5”(底6、4),右手拇指置于管口,无名指、小指分别在按压“老音七”(中4、2)、“老音六”(中6、4)的位置。
以上所述的葫芦丝指法表是葫芦丝演奏中最基本的指法,希望对广大葫芦丝爱好者和初学者有所帮助。
葫芦丝的吹奏方法

葫芦丝的吹奏方法
葫芦丝,又称为葫芦箫,是一种常见的中国民族吹管乐器。
葫芦丝的吹奏方法如下:
1. 吹奏姿势:
- 站立或坐姿,保持身体放松;
- 将葫芦丝的吹口置于嘴唇之间,嘴唇自然闭合;
- 用左手将葫芦丝的喇叭口紧贴于唇边,手指轻轻托住葫芦;
- 右手轻握葫芦丝的音管,拇指与食指分别位于音管的上下侧。
2. 吹奏技巧:
- 吹气:用嘴唇把吹口轻轻包住,用腹式呼吸吹气,使气流从吹口进入葫芦丝的音管,产生声音。
注意控制气流,保持吹气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 吸气:吹奏过程中,需要控制气流,使得乐器发出连续的音符。
吸气时,用鼻子自然地吸气,保持吹奏的连贯
性。
- 音调:葫芦丝的音调主要由左手手指在音管上的位置来控制。
在吹奏过程中,根据需要改变左手手指的位置,以调整音调。
- 音色:通过改变吹气的力度、角度和气流速度来调整音色,使音乐表现更加丰富。
3. 常用技巧:
- 单音:吹奏单个音符;
- 连音:连续吹奏多个音符;
- 滑音:通过改变嘴唇的张力,使音高在一定范围内平滑变化;
- 颤音:通过快速改变气流的强弱,使音高产生周期性的波动;
- 跳音:通过改变气流的强度,使音高产生明显的跳跃。
4. 常用曲目:
- 葫芦丝的经典曲目有《月光下的凤尾竹》、《彩云追月》、《瑶族舞曲》等。
通过练习和掌握这些吹奏方法、技巧和曲目,您将能够更好地演奏葫芦丝,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
葫芦丝教学入门指法

葫芦丝教学入门指法
葫芦丝(Hulusi)是古老的一种中国民族乐器,它由三个壳体组成,在音色、音质上都有独特的特点。
学习葫芦丝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有以下几样基本的技巧可以帮助初学者入门:
1. 吹气技巧:按照中国传统葫芦丝吹奏技法,吹奏前需要保持呼吸稳定,将嘴巴形成O字型,然后通过小口来动态控制吹奏方式。
2. 按孔技巧:在吹气时,需要及时通过按孔来播放美妙的音色,通过练习可以学会按孔的正确手法。
3. 力度技巧:建议用轻柔的力度去按孔,考虑到音色的表达,建议可以练习大力度和小力度的按孔,从而获得不同的音色表现效果。
4. 和弦技巧:学习葫芦丝的和弦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建议从7音和弦和9音和弦练习开始,再结合练习单音和多音,最后练习和声,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音乐表现技巧。
5. 感受技巧:学习葫芦丝最重要的是要感受它的精髓,调整振动的幅度和频率,调整声音的音色和音量,这样才能把握葫芦丝的真谛。
以上是葫芦丝入门指法的大致概述,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上勤奋的练习,一定可以熟练演奏出美妙的音色。
葫芦丝的吹奏方法

葫芦丝的吹奏方法1、吐音。
吐音是葫芦丝演奏中较重要的技法。
吐音又分为单吐、双吐、三吐三种。
单吐。
利用舌尖部顶住上腭前半部(即“吐”字发音前状态)截断气流,然后迅速地将舌放开,气息随之吹出。
通过一顶一放的连续动作,使气流断续地进入吹口,便可以获得断续分奏的单吐效果,完成单吐的过程。
单吐一般在音符上方用“T”标示。
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单吐又可以分为断吐和连吐两种。
双吐。
双吐是用来完成连续快速分奏的技巧。
首先用舌尖部顶住前上腭,然后将其放开,发出“吐”字。
简言之,在“吐”字发出后,立即加发一个“苦”字,将“吐苦”二字连接起来便是双吐。
双吐的符号是“TK”。
2、三吐。
三吐实际上是单吐和双吐在某种节奏型上的综合运用,符号为“TTK”或者“TKT”,即“吐吐苦”或者“吐苦吐”。
滑音。
滑音及技法在葫芦丝演奏中被广泛使用,其效果具有圆滑、华丽的特点,应用滑音技法可以模拟人声和弦乐器上的抹音效果。
滑音又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三种。
3、颤音。
颤音是由两个不同音高的音快速交替出现而构成。
具体要求是原音发出后紧接着快速而均匀的开闭其上方二度或三度音的音孔,符号为“tr”或“tr ~~~~”。
4、震音。
利用震音技巧可以获得如同歌唱般的“声浪”效果,极大的丰富音乐的表现力,是人们揭示内心活动、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法之一。
震音又有气震音和指震音两种。
5、叠音、打音。
两种演奏的技法和效果上差不多,关于它们的定义也是众说不一。
就是在某个音出现前的瞬间加奏一个时值极短的高二度过三度的音,叠音用符号“又”表示,打音用符号“扌”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葫芦丝演奏技法
葫芦丝演奏技法
一、葫芦丝演奏姿势
葫芦丝要讲究姿势,这不但是演奏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适
合演奏者的生理特点,充分发挥技巧,更好的表现音乐内容。
葫芦丝
的演奏姿势分为坐、立两种。
1、立式
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是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战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45度角,切忌过
度挺胸和歪斜。
2、坐式
一般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
腿稍微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切忌过度放松和僵硬。
葫芦丝的持法
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
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
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对演奏不利。
另外
手指开孔时,不宜抬的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
一
般手指抬到距离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 风门、口风与口劲返
回顶部
风门指吹奏时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处。
风门可大可小,
是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的。
吹奏低音时缩小风门,吹奏高音时放大风门。
风门的位置不可偏左偏右,应在嘴唇的正中处,上下嘴唇要含住
葫芦丝吹孔,这要根据葫芦丝的吹孔制作情况来决定是否上嘴唇要比
下嘴唇略有突出(一般正常情况下上下嘴唇应一致),两腮不可鼓起,要用力向里收。
口风
经过风门吹出来的气息就是口风。
口风有缓急之分,口风的选择
能够对吹气的强度和用气量起到控制作用,因为葫芦丝属于竖吹型簧
管耦合震动类乐器,主要由簧片和竹管组成耦合震动而发音,吹奏时
用嘴含住吹孔,用超吹的方法,气流通过气箱(葫芦),使簧片的簧
舌部分震动,并激发管内空气柱的共鸣而发音。
演奏时一般不使用基
因(用缓吹方法吹出的筒音)。
风门的缓急变化是高腹部、横隔膜及
胸腔的活动来配合控制的,三方要控制好。
口劲
嘴劲的大小是依据风门的大小和口风的缓急来确定的。
一定要注
意嘴劲和风门口风的密切配合。
虽然在吹奏葫芦丝时口风、嘴劲均有
缓急之分,但因为葫芦丝的吹奏是采用超吹的方法,所以缓急是相对的,是有极限的,也就是说它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
其原因是由葫芦
丝自身的条件而限定(葫芦丝音域过窄)。
[NextPage]
吹奏基本技巧
双吐
双吐比单吐速度要快,适用于十六分音符节奏型,发音时舌尖有发"吐"音的动作,舌根有发"苦"音的动作,要练至两者的力度一致。
开始时可用念字法,到后来就不用真正念出来了。
初学双吐时除了要
看文字说明外,更重要的要用心去体会、摸索,比如,刚学双吐,在"吐"与"苦"之间容易出现尾音或两个音分得不十分清楚,而解决的办法
无法用文字来完全描述,这就需要你持续地调整口形、舌形舌位、力度、口腔内的余气量,最终你会找出的属于自己的解决办法关于双吐
音的练习,建议在保证葫芦丝质量的前提下,注意练习时口腔内的感
觉与连续说"吐苦"、吐苦时的感觉是基本一样的,葫芦丝的双吐音没
有其他民族管乐器那么容易掌握,主要原因是因为葫芦丝本身是靠簧
片与竹管的耦合震动而发音,在吹奏第一个音"吐"与第二个音"苦"时,气流在几乎断开的同时,簧片震动不能立即停止,也就是说第二个音"苦"要受到吹前一个音"吐"时有簧片震动所产生的余音对它的影响,不
能做到象吹笛子等乐器双吐音那么干净,特别是低音区更难掌握,要
注意吹奏低音区时在气流较强的情况下,舌头肌肉也要相对放松,气
息不能太急,否则不易发音和控制音准。
双吐舌的动作尽量小,喉咙
与嘴唇要紧中有松,要注意控制高低音的气流变化
三吐
三吐由一个单吐加一个双吐构成,有如下几种形式:吐吐苦吐
吐苦吐苦吐吐苦吐吐苦吐吐苦吐在准确掌握了双吐的吹奏方法以后,再实行三吐练习就容易多了,不论是以"吐、苦、吐还是以吐吐苦、都是三吐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四分音符用单吐,十六分音符用双吐
或三吐来吹奏,双吐和三吐也能够结合使用,三吐最适合表现欢快、
热情、跳跃奔放的曲子
颤音
一般颤音的奏法是先将本音发出,接着迅速而均匀地开闭本音的
上一音孔,使本音与其上方大二度或小二度的音迅速均匀地交替出现。
最后落到本音。
大小二度的选择一般由该调的自然音价决定。
葫芦丝的颤音是指由按主要音和上方相邻音的手指快速、均匀地
交替颤动而形成的。
一般用在乐曲的引子或华彩段和高潮中出现,是
为了增强效果和烘托气氛时使用。
颤音练习是手指使用技巧中最重要
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手指的灵活性、独立性和持久性,还有弹力力
度等。
所以必须拿出足够的时间长久的练习。
练习时手指要按严音孔,不要出现漏气现象,手指要保持松弛状态,要让每个手指都能作到富
有弹性和灵活跳动。
演奏颤音时要有一定的力度,并用吐音吹奏音头。
颤音能够由慢渐快或由快渐慢.
波音
波音由本音与上方二度音迅速交替演奏一至二次而形成。
波音----是由本音与上方二度音迅速地交替演奏1-2次形成的一
种音波。
波音虽然能够稍微吹的明显一些,但决不能吹的很强、很生硬,不能使音波比本音还强还突出。
手指要快放轻落,手指的动作应
该一致,除了本音外,其他各音忌用吐奏。
波音的速度同样可快可慢,要根据乐曲的速度及音符的时值的长短再决定
叠音
叠音是若干个音的重叠,起装饰作用,有二度叠音、三度叠音、
四度叠音等几种,在听觉上以主音为主,听不到装饰音但又丰富了本
音转秋水贴叠音是通过一个或几个音,起到装饰作用,这种技巧比较
常见,叠音的演奏主要通过手指的敏捷动作,把本音孔与邻近或间隔
的音孔快速而准确地按一下。
叠音的使用上,一般在乐句的开始和两
个同度旋律之间加入上方的装饰音,这种技巧在民族管乐中较为常见,虽然在一些传统乐谱上没有明显的标明,但在实际演奏中能够灵活使用。
一般来说,过于快速、激奋的乐曲不适合使用,多用于慢速悠扬
的乐段。
手指不宜抬的过高,动作要迅速,并富有弹性。
打音
打音是出现在相同的两个音中第二个音之前的下方二度,也就是
说打音主要在连续吹奏相同音高时采用。
它与叠音不同之处在于叠音
出在本音上方二度或三度,吹奏打音的方法是用手指轻打本位音孔。
这种技巧也较为常见。
打音的使用上,是在处理相同音时为了把它区
分开而采用的一种技巧,在同一音的按音孔上再用手指打一下。
吹奏
打音手指按发音孔要比叠音更快些,按闭发音孔手指动作须有力,如
果手指按发音孔的动作慢而无力,会出现叠音的效果,这个点必须加
以注意。
虚指颤音
虚指颤音在演奏时能产生似弦乐揉弦的效果,方法是在本音下方
二度音孔上,用手指平稳扇动。
滑音
滑音分上滑音、下滑音和复滑音三种。
上滑音:由一个较低的音
滑向另一个较高的音,即手指由较低的音孔向较高的音孔方向顺次逐
个抹动抬起,同时气息要加以配合,口劲由大渐小,风门由小渐大,
口风由急渐缓由细渐粗。
下滑音:全部动作与上滑音刚好相反(略)。
复滑音:由低音滑到高音再从高音滑回低音,或由高音滑到低音
再从低音滑回高音。
[转秋水文] 滑音---是葫芦丝演奏的一种重要的
传统技巧。
适当地使用滑音,能使葫芦丝的旋律更富于歌唱性,表情
更为细腻,其具有圆润华丽的特点,甚至能够产生模拟效果,如人声等。
滑音的演奏是通过口风的缓急并配合手指动作的快慢来完成的。
是利用手指逐渐开放或关闭音孔(向上或向下慢慢移动到需要到达的
音位)所产生的效果,从筒音开始至最末一个音孔之间都能够上下滑奏。
震音
有气震音和指震音两种气震音:依靠腹肌和横膈膜有弹性的颤动,通过丹田提气、小腹自然向里收缩和用力,使平稳的长音有规律地强
弱交替,开成一条水纹般的音波,对音乐产生美化和装饰的效果。
指
震音:吹奏长音时,手指在音孔边或音孔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