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工件外观检验标准

合集下载

机加件通用检验标准

机加件通用检验标准

S 总≤被测面积的 5% 不限制 不限制 S≤4.0,P≤3 S 总≤被测面积的 5% 直径≤3.0,P≤5 不限制 不允许 S 总≤被测面积的 2% 不允许
不允许
S 为单个缺陷面积 (mm2) , P 为缺陷数量 (个) , L 为缺陷长度或间距 (mm)
尺寸检验
1.标注公差尺寸检验方法及标准: 用游标卡尺,高度尺,角度尺,百分表,平台,投影仪,高度测量仪或检测 夹具等进行检验: 标准:实测尺寸偏差应符合图纸公差要求。 2.未标注公差尺寸检验方法及标准: 用游标卡尺,高度尺,角度尺,百分表,平台,投影仪,高度测量仪或检测 夹具等进行检验: 标准:实测尺寸偏差应符合以下公差要求。 3.螺纹检验方法及标准: 使用符合 6g(外螺纹)或 6H(内螺纹)公差要求的螺纹规。 标准:符合通止规要求。
4 5 6
镀铬 镀锌 铝硬白
常用形位公差项目及符号:
分类 项目 直线度 平面度 符号 说明 直线度是用来限制母线、棱线、轴线及平面上某一 直线加工后的形状误差。 平面度是用来限制零件上一平面, 加工后不平程度 的形状误差。 圆度是用来限制迴转表面上某一垂轴截面的圆形 误差。 圆柱度是用来限制所给整个圆柱表面, 加工后的实 际形状对理想形状的偏离。 线轮廓用来限制零件上任一曲或曲面任一正截曲 线,加工后的实际形状对其理想形状的变动量。 面轮廓度是用来限制零件上任一曲面, 加工后的实
全跳动
形位公差代号标注示例及其文字说明:
项 目 示例 图解 说明 圆柱表面上任一 素线必须位于轴 向平面内,距离 为公差 0.02 的两 平行直线之间。 直 线 度 Φ 30 圆柱体的轴 线必须位于直径 为公差值 0.05 的 圆柱面内。 整个零件的轴线 必须位于直径为 公差值 0.05 的圆 柱面内。 上表面必须位于 距离为公差值 0.1 的两平行平面 内。 在垂直于轴线的 任一正截面上, 该圆必须位于半 径差为公差值 0.005 的两同心之 间。

机加工零部件质量检验标准

机加工零部件质量检验标准

机加工零部件质量检验标准1、目的为保证产品机加工零部件、外协外购件精度和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加工和装配过程质量受控,整体性能质量稳定,避免批量不合格发生。

2、范围适用于公司零部件加工工序、工序交检转序、装配过程环节。

3、标准要求3.1下料检验标准3.1.1下料尺寸符合下料工艺卡要求,尺寸不得过大或过小。

3.1.2下料后零部件不允许存在割伤、豁口、割渣、氧化皮等质量缺陷。

3.2机加工检验标准3.2.1机加工零部件每道工序合格率不低于95%,关键件、重要件合格率不低于97%。

3.2.2机加工加工前所有板料、板料、毛坯料的材质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3.2.3所有铸件、锻件加工后不允许存在砂眼、缩孔、夹渣、裂纹等缺陷。

3.2.4零部件加工后不允许存在毛刺、铁屑、棱角、未倒角现象。

3.2.5精加工后的零件不允许直接摆放在地面上,应采取措施进行支撑、保护,防止磕碰、划伤等缺陷。

3.2.6加工后的配合面、摩擦面和定位不允许打印钢印标记,最终工序的热处理零件,热处理后不允许有氧化皮,精加工后的配合面、齿面不应有退火、发蓝、变色的现象。

3.2.7对于图纸要求镀锌或者镀铬的零件,图纸要求配合面尺寸为含镀层后的尺寸。

3.2.8图纸中未标注倒角时,按JB/T 5000.9中表1规定倒角。

3.2.9图纸中未注明倒圆尺寸又无清根要求时,应按JB/T 5000.9中表2规定倒圆。

3.2.10中心孔的类型、尺寸按图纸要求进行制作。

3.2.11所有内径、外径、轴类加工表面粗糙度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制作。

4、职责和要求4.1技术部负责按照产品设计确认产品关键件、重要件并提供清单;负责产品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图纸尺寸的修改和提供技术支持。

4.2工艺部负责确认关键工序和重要工序并制定工艺文件;负责产品制作过程中加工工艺的指导和工艺文件的制定并监督工作执行情况。

4.3 生产部负责按照最新版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进行派工,并将图纸和工艺卡一并交给操作者。

操作者在加工前必须熟悉图纸尺寸要求和工艺制作流程要求,熟练掌握本工序所用的工装、夹具和量具的使用,并复检上道工序(如:下料)零部件是否存在尺寸不合格或外观缺陷等质量问题。

数控 机加工件检验标准

数控 机加工件检验标准
缺陷描述
缺陷等级
致命(CR)
严重(MA)
轻微(MI)
1


表面无刮花、色差、碰伤
目视
样板
手感
明显的刮花、色差、碰伤。

主视面(注:外露的那一面)不能有凹痕、砂孔、刀刮痕、杂质。
主视面有凹痕、砂孔、刀刮良、杂质。

其它(左右或上下)侧面出现两处有直径0.1mm的凹痕、砂孔、杂质。

产品各部位无断裂、穿孔、缺料。
装配困难及密封度(间隙)大于0.1mm。

孔位不能有打偏、打穿或漏打现象。
孔位偏、打穿或漏打。
√上下两面的ຫໍສະໝຸດ 整度小于0.3mm。上下两面的平整度大于0.3mm。

机加工后次要面不允许有气孔。
机加工后次要面有气孔。

备注
1、上述未列出来的检验标准,检验时依照“客户要求”、“客户样品”进行验收。
2、本检验标准未尽项目,需检验时可参照行业标准、国标或工程技术文件要求。当检验标准的检验项目在技术要求中未作规定时,可不作检验要求。
数控、机加工件检验标准
文件名称
数控、机加工件检验标准
生效日期
页码
1 of 1
使用状态
试用版
文件编号
版本
A / 0
审核
拟定
目的
确保本公司制程品质符合客户要求。
范围
适应于数控及机加工件制程或成品入库检验。
抽样标准
MIL-STD-105E单次Ⅱ级正常检验;CR=0;MA=1.0;MI=2.5。
检验环境
在正常光源条件下,距离30cm远检验,以及适宜的角度检验产品。
有断裂、穿孔、缺料。

机械加工零件检验标准

机械加工零件检验标准

机械加工零件检验标准一、引言。

机械加工零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机械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对于机械加工零件的检验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机械加工零件检验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机械加工零件检验的相关知识。

二、机械加工零件检验的基本要求。

1. 外观质量检验。

机械加工零件的外观质量是最直观的检验指标之一,包括零件的表面光洁度、形状尺寸、表面缺陷等方面。

在进行外观质量检验时,应该使用适当的检验工具,比如千分尺、游标卡尺、外观检查灯等,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尺寸精度检验。

尺寸精度是机械加工零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零件的装配和使用。

在进行尺寸精度检验时,需要使用相应的检测工具,比如三坐标测量机、高度规、游标卡尺等,以确保零件尺寸的准确性。

3. 几何形状和位置精度检验。

除了尺寸精度外,机械加工零件的几何形状和位置精度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重点内容。

在进行几何形状和位置精度检验时,需要使用相关的检测工具,比如平面度尺、圆度规、角度尺等,以确保零件的几何形状和位置精度符合要求。

4. 其他特殊要求的检验。

根据具体的机械加工零件的特点和使用要求,还可能需要进行其他特殊要求的检验,比如硬度检验、表面处理质量检验、装配性能检验等。

这些特殊要求的检验内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操作。

三、机械加工零件检验的标准。

1. 国家标准。

国家对于机械加工零件的检验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标准,比如GB/T 1184-1996《精密量规》、GB/T 1184-1996《精密量规》等,这些国家标准是机械加工零件检验工作的重要依据,需要严格遵守和执行。

2. 行业标准。

除了国家标准外,不同的行业还可能制定了针对机械加工零件的检验标准,比如汽车行业的相关标准、航空航天行业的相关标准等,这些行业标准是根据具体行业的特点和要求而制定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执行。

3. 企业标准。

一些大型企业可能会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质量要求,制定了针对机械加工零件的检验标准,这些企业标准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严格执行和遵守。

机加工件外观检验标准

机加工件外观检验标准

加工件外观检验标准1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无任何表面处理一般加工件(机加工部位)在样品验证、月度抽检和批次检验的过程中外观可接收的标准。

本程序适用各车间一般机加工件的外观质量检验。

2 定义粗糙度:表面光洁程度。

撞伤:工件上的浅坑。

划痕:浅的沟槽。

污渍:工件上的可见的油渍。

毛刺:机加工后产生的尖锐突起。

3. 外观等级分类3.1产品分类:A一般结构件 B 轴类 C 其他类3.2部件表面可见程度分类:Ⅰ经常被注意到的(客户在使用时经常会看到的,正面的)。

Ⅱ偶尔被注意到的(客户在使用时不经常看到的,侧面和底面的)。

Ⅲ难以被注意的(只用在安装或维修时才能看到的,内部的)。

4. 职责负责对送检的零件按本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并判定合格或不合格。

根据公司产品质量要求的变化及时修正本作业指导书。

5. 验收标准5.1 机加工件材料应符合图纸要求。

6.2 通用要求6.2.1工件表面应没有污渍(不可擦除的)。

6.2.2工件不得有锐边(以一般手指触摸没有扎手感),不得有毛刺。

6.2.3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6.2.4螺纹孔内不得有切削液,攻丝油等(防锈油除外)残留。

6.2.5工件表面不允许有锈斑,锈迹。

6.3 表面撞伤,划伤判定标准。

注:表内缺陷数是在200mmX300mm范围内。

如物料还需要再进行表面处理,焊接等二次加工的,按不影响使用和二次加工判定。

如遇特殊异常(严重撞伤,明显有损观瞻的)由车间与客户协商处理。

7 包装和保护7.1 供方应采用合适的流转器具装运工件,避免跌落与磕碰。

7.2 如工件的表面要求比较高,应制作专用的流转器具或进行必要的包装。

8、外观存在的问题。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
品名:Stamping/Machine冲压/机加工件
Inspection Item
检验项目
Quality Standard
品质需求
Defect Class
缺点等级
MA
MI
1.Appearance
外观检验
1.1实物与图面不符
ˇ
1.2不可有变形、缺件、混料、错料
ˇ
1.3切断面生锈,只容许有黑皮、锈斑现象
ˇ
1.4目视不能有毛边(毛边需要在0. Nhomakorabeamm以下)
ˇ
1.5污点气泡允许范围如下:
面积10cm×10cm,
(距离样品约30cm,目视检验3~5秒,白光源≧500LUX),
A面:1.0mm以内2点,
B面:1.0mm以内3点
C面:1.0mm以内4点
ˇ
1.6刮伤允许:面积10cm×10cm,
A面:长度≦10mm宽度≦0.5mm容许2点
检验项目
Quality Standard
品质需求
Defect Class
缺点等级
MA
MI
1.Appearance
外观检验
1.1实物与图面不符
ˇ
1.2色差不允许(ΔE<1)
ˇ
1.3以印刷表面不可有流漆、剥落、浮起、龟裂
ˇ
1.4表面字体印刷应鲜明可读,不可断裂模糊
ˇ
1.5射出口、孔位毛边须修平整(毛边<0.2mm)
ˇ
1.3目视不得有变形、裂伤、气孔≦0.4mm
ˇ
1.4孔位、孔柱不可阻塞、断裂
ˇ
1.5表面不得有油渍及其它异物
ˇ
2.Dimensions
尺寸量测
依照工程部之图面量测

机加工检验规范

机加工检验规范

机加工检验规范1.引言2.适用范围3.术语和定义4.检验要求5.检验方法6.检验记录7.异常处理8.附录引言:本规范旨在规范机加工件检验的要求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公司和客户的要求。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___生产的所有机加工件的检验。

术语和定义:1.机加工件:指在机械设备上通过切削、铣削、钻孔等方式加工成形的零部件。

2.检验:指对机加工件进行各项检测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的活动。

3.合格品:指经过检验符合要求的机加工件。

4.不合格品:指经过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机加工件。

检验要求:1.外观检验:应检查机加工件的表面是否有明显划痕、裂纹、氧化等缺陷。

2.尺寸检验:应检查机加工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材质检验:应检查机加工件的材质是否符合要求。

4.功能检验:应检查机加工件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检验方法:1.外观检验:应使用肉眼和放大镜进行检查。

2.尺寸检验:应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检查,如卡尺、游标卡尺等。

3.材质检验:应使用化学分析仪进行检查。

4.功能检验:应使用相应的设备进行检查,如试验台、模拟器等。

检验记录:1.检验记录应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信息。

2.检验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

异常处理:1.对于不合格品,应及时进行处理,如返工、报废等。

2.对于多次不合格品,应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附录:1.机加工件检验报告模板。

2.机加工件检验记录表。

1.目的本文旨在介绍___。

Ltd的产品检验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范围本检验标准适用于___。

Ltd所有产品的检验,包括但不限于铁路设备、机械零部件等。

3.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检验标准引用以下文件:GB/T 1804-2000 一般尺寸公差GB/T 1184-1996 钢铁表面缺陷分类和规定GB/T 1167-1983 螺纹检验方法GB/T 3478-1995 机械零部件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和评定GB/T 1800-1996 基本公差制度4.检验条件所有产品在出厂前必须经过以下检验条件:外观检查表面粗糙度检查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检查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查螺纹检查沉孔检查5.包装防护所有产品在出厂前必须进行适当的包装和防护,以确保产品完好无损。

机加工件检验标准

机加工件检验标准

机加工件检验标准机加工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因此对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尤为重要。

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尺寸、形位公差、表面质量和材料成分等方面,下面将分别对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尺寸是机加工件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尺寸的检验主要包括外观尺寸和内部尺寸两个方面。

外观尺寸主要是通过测量工具对机加工件的外形尺寸进行检验,包括直径、长度、宽度等。

内部尺寸则需要通过专用的测量工具或检测设备进行检验,确保机加工件的内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其次,形位公差也是机加工件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形位公差是指机加工件在装配或使用过程中,各个特征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允许的偏差范围。

形位公差的检验需要使用三坐标测量仪或其他高精度测量设备,对机加工件的形位公差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另外,表面质量也是机加工件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表面质量的检验主要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平整度、表面清洁度等方面。

表面质量的检验需要使用表面粗糙度仪、平整度测量仪等专用设备,对机加工件的表面质量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符合产品要求。

最后,材料成分也是机加工件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材料成分的检验需要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机加工件的材料成分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总之,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涉及到尺寸、形位公差、表面质量和材料成分等多个方面,需要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检测设备进行全面检验。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检验,才能确保机加工件的质量符合产品要求,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工件外观检验标准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无任何表面处理一般加工件(机加工部位)在样品验证、月度抽检和批次检验的过程中外观可接收的标准。

本程序适用各车间一般机加工件的外观质量检验。

2 定义
粗糙度:表面光洁程度。

撞伤:工件上的浅坑。

划痕:浅的沟槽。

污渍:工件上的可见的油渍。

毛刺:机加工后产生的尖锐突起。

3. 外观等级分类
3.1产品分类:A一般结构件 B 轴类 C 其他类
3.2部件表面可见程度分类:
Ⅰ经常被注意到的(客户在使用时经常会看到的,正面的)。

Ⅱ偶尔被注意到的(客户在使用时不经常看到的,侧面和底面的)。

Ⅲ难以被注意的(只用在安装或维修时才能看到的,内部的)。

4. 职责
负责对送检的零件按本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并判定合格或不合格。

根据公司产品质量要求的变化及时修正本作业指导书。

5. 验收标准
5.1 机加工件材料应符合图纸要求。

6.2 通用要求
6.2.1工件表面应没有污渍(不可擦除的)。

6.2.2工件不得有锐边(以一般手指触摸没有扎手感),不得有毛刺。

6.2.3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6.2.4螺纹孔内不得有切削液,攻丝油等(防锈油除外)残留。

6.2.5工件表面不允许有锈斑,锈迹。

6.3 表面撞伤,划伤判定标准。

注:表内缺陷数是在200mmX300mm范围内。

如物料还需要再进行表面处理,焊接等二次加工的,按不影响使用和二次加工判定。

如遇特殊异常(严重撞伤,明显有损观瞻的)由车间与客户协商处理。

7 包装和保护
7.1 供方应采用合适的流转器具装运工件,避免跌落与磕碰。

7.2 如工件的表面要求比较高,应制作专用的流转器具或进行必要的包装。

8、外观存在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