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课件
栏目导航
[归纳总结]
地球环境的演化历史
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法可知,地球形成约有 46 亿年的历史了。
从其形成到现在,地球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地
层的研究认识其环境的演变过程:
栏目导航
1.海陆的演变 (1)地球形成,原始海洋出现,形成最初的海洋、陆地分布状况。 (2)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一块联合古陆。 (3)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4)新生代,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 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栏目导航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球的历史:约有 46亿 年。 2.认识途径:研究 地层 是最主要途径。
栏目导航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3.地层 (1)含义:具有 时间顺序 的层状岩石。
具有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
后沉积的层在上。
(2)沉积地层特点常含有化石:沉积物中含有的生物遗
栏目导航

显生 宙
代纪

第四纪 新 生 新近纪 代 KZ
栏目导航
2.大气层的演变 (1)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 少氧气。 (2)现代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3)演变原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因此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演化与大气中氧气的增多密不可分。
栏目导航
3.生物的演化 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 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生物的演化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从 简单向复杂进化的特征。如下为部分地质年代表:
体或遗迹。
(3)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 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4)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生命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历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历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对点训练
1.(2022·山东济宁微山二中月考)下列关于化石和地层的说法正确
的是
(C )
A.不同时代的地层也可能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B.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高级、越复杂生物的化石
C.研究地层及其包含的化石,是研究地球生命演化的重要途径
D.在岩浆岩形成过程中,生物遗体或者遗迹保留下来形成化石
[解析] 同一时代的地层中,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不同时 代的地层中,不会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A错误。不同时代的地层, 往往含有不同的化石,在古老的地层中,应该含有低级、简单生物的化 石。B错误。一般而言,地层中低级生物化石形成年代早,高级生物化 石形成年代晚,可据此研究地球生命演化进程;C正确。岩浆岩是岩浆 上升冷却形成的,在岩浆岩中不能形成化石的。D错误。故选C。
自主梳理•探新知 合作探究•释疑难 素养培优•提技能 课堂小结•理脉络 随堂巩固•测达标
自主梳理•探新知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层 (1)概念:具有时间顺序的__层__状___岩石。 (2)特征: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__层__理___构造。 2.化石 (1)概念: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生物的__遗__体___或_遗__迹____在沉积 物中保存下来。 (2)特征: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__相__同___或者__相__似___的化石,越 古老的地层,含有越__低__级___、越__简__单___生物的化石。
典例剖析
例题2 (2021·山东潍坊期中)下图为地球某地质时期地理环境复 原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质时期是指 A.古生代 C.新生代 (2)该地质时期被称为 A.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B.海生脊椎动物时代 C.爬行动物时代 D.灵长哺乳动物时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5.请学生收集有关地球历史的趣味知识,如灭绝的生物、奇特的地质现象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整理成册,与同学分享。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作业形式多样化,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学习兴趣。
3.作业难度适中,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又要适度拓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结合实例,讲解我国地域地质变迁及其对地质资源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解读能力。
2.针对教学难点,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创设情境,如模拟地质变迁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降低知识点的抽象性;
(2)采用图示法,绘制地质年代表,帮助学生梳理不同地质时期的特点,提高记忆效果;
(3)开展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地球历史的基本概念,掌握地球历史的发展阶段,包括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不同地质时期的特点及主要生物群落。
2.学会运用地质年代表,解释地球历史上重大地质事件、生物演化过程,分析地球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掌握地球历史中我国地域地质变迁的基本情况,了解我国地质资源的分布特点,提高地理信息解读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地球历史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地质现象,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地球历史上的典型地质事件,引导学生探究地质变迁与生物演化的关系。
2.利用地质年代表,指导学生整理、归纳地球历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3.教学过程注重以下方面: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1.3地球的历史-化石和地质年代表(共24张PPT)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1.3地球的历史-化石和地质年代表(共24张PPT)

点拨精讲
地质年代表
时间尺度——宙>代>纪
在一个地震后的早晨(震 旦),天气很冷(寒武),一个 奴隶开始熬陶(奥陶),他被 滞留(志留)在这里做泥盆。 给炉子里填了石炭,开始烧, 烧好以后摞起来,一叠,二 叠,三叠,结果摞太高打碎 了,被奴隶主发现,大骂猪 猡(侏罗),饿(白垩)了一天。
新 生 代
显中 生生 宙代
419
443 485 541
2500 4000 4600
新 生 中生代 代 古生代
24 22
20
2 4
18
6
16
8
14
10
12
课堂小结
自然环境 生物 化石 时间 地层
地球演化的阶段性 地质年代表
当堂检测 1. 人类研究和还原地球的历史,主要依据的是( )
A. 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 B. 各地层的海陆分布状况 C. 地层的排列顺序和生物化石的结构复杂程度 D. 各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
人类为了研究地球的历史,按时代早晚顺序表示地球相对地质年代和 同位素年龄值的表格,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5. 在地质年代表中经历时间最长的是(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6. 下列各代纪,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寒武纪、白垩纪、二叠纪 B.白垩纪、二叠纪、三叠纪 C.石炭纪、二叠纪、白垩纪 D.泥盆纪、古近纪、侏罗纪
点拨精讲
岩层 越年轻
化石的分布与地层 化石 越复杂
越古老
越简单
• 沉积岩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上新下老 • 同一时代的地层,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 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生物化石
思考
课本15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课件(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课件(32张PPT)

生代由此告终。
19
• 寒武纪海洋景观复原
• 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
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地球的演化历史
3.中生代
(1)时间: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
(2)地球演化: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 期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
(3)生物演化:这一时期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 ,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了大繁盛。中后期,一些爬行 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小型哺乳动物出现 。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 位。
②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早期鱼类大量繁衍 。中期一些鱼类逐渐进化成能适应陆地环境的两栖类。 晚期,一些两栖动物慢慢进化成更能适应干燥气候的爬 行动物,裸子植物开始出现。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 密的森林。
(4)矿产: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5)物种灭绝: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
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古
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层序规律是 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 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 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 ,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 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11
• 若岩层出现缺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 能有:一是在缺失岩层所代表的年代,发 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 沉积过程;二是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地 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 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3)生物演化:在此期间,地球也从一个毫无生机的星 球变成多种原始生命的家园。冥古宙时期,只有一些有 机质,没有生命;太古宙时期,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 元古宙时期,蓝藻大爆发,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 物。

2022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地球的历史

2022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地球的历史
主要的成煤期
4.新生代: (1)时间:距今6 600万年至今。 (2)演化特点。
角度 海陆演化 生物演化
内容 形成现代_海__陆__分__布__格局,地壳运动强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 的基本面貌 _被__子__植物高度繁盛,_哺__乳__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交流讨论】 生活情境:2019年12月科学家在美国纽约州发现了最古老的森林化石,距今约3.85亿年,这些树 木属古羊齿属,是一种蕨类植物。科学家认为自从森林出现后,地球的生态环境出现了巨大的 变化。 (1)推测材料中的森林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并说明依据。 _古__生__代__。__因__为__古__生__代__晚__期__,蕨__类__植__物__繁__盛__,_形__成__了__茂__密__的__森__林__。__ (2)推测该森林系统中是否有大量陆生动物并说明依据。 _没__有__。__因__为__古__生__代__晚__期__地__球__上__的__动__物__以__水__生__或__半__水__生__的__鱼__类__和__两__栖__类__为__主__,适__应__陆__地__环__境__的__爬__ _行__动__物__刚__刚__出__现__。__ (3)思考科学家所说的“自从森林出现后,地球的生态环境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指的是什么? _森__林__植__物__通__过__光__合__作__用__,吸__收__二__氧__化__碳__释__放__氧__气__,_改__变__了__大__气__成__分__;_森__林__的__出__现__,为__之__后__大__量__出__现__ _的__陆__生__动__物__提__供__了__栖__息__地__和__食__物__来__源__。__
【典题例析】
在英国东南部海岸,白垩土悬崖十分常见,白垩土是一种白色疏松的土状石灰岩,颗粒均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历史》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历史》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3节《地
球的历史》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历史》。

第一章讲述宇宙中的地球。

人类的家园——地球,在茫茫宇宙中只是沧海一粟;太阳的惠泽使它生机盎然。

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地球上诞生了生物,生物不断进化,并出现了人类;地球具有类似同心圈层的结构,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在本章,我们重点探讨以下问题:地球处在什么样的宇宙环境中?太阳对地球有哪些影响?地球经历了怎样的演化历程?地球具有怎样的结构?本章内容包括四节: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3节《地球的历史》和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本节课主要阐述地球的历史,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1.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二、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的第三节。

本节教材以图片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思考导入。

接着教材以图表和案例分析阐述了地层、化石和地质年代表的概念及重要地理意义。

最后教材以图片和探究活。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童年的地球,天真活泼。它除了侧着身子一刻不停地围着太阳绕圈子外, 还急速地自转着(周期4小时)。那时候,由于地球自转速度快,地球自转 所产生的离心力也比较大,还不太坚固的地壳非常容易发生变动而破裂。 从地球内部分异出来的各种气体和岩浆,在地球内部巨大的压力下,顺着 地壳裂缝迸射而出,只见烟雾腾空,气流上下翻滚,狂风呼啸,岩浆迸流。 地壳在褶裂,大地在剧烈颤动。云层中的道道闪电,发出阵阵雷吼。那个 时候,火山地震,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好像各种自然力量都在显示自己 的神威。它们共同组成了一曲震惊宇宙的大合唱。
——将今论古读地书
思考
A、B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将同一时代的地层 用虚线连接起来,猜想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
A
B
一部长篇小说,都要分卷立册。卷、册之内又分章、回,使 人读起来,章回有序,前后衔接。同样,一部史书,也都要 分朝化代,人们读后,人事清楚,前后贯通。那么,漫长的 地质史书怎样划分呢?
化石
恐龙化石 鱼化石 三叶虫 古植物
沉积岩层平均厚度仅有1.8公里,可是,它可以分出几 十、几百甚至上千层,恰似一张“千层饼”。因为每一层的 形成年代、岩石性质均不相同,所以它又好比一页一页装订 起来的厚厚的一部“地书”。
如果说,地壳是地球几十亿年以来演化历史的见证人, 那么,沉积岩层就是这位见证人谱写下的地质记录之一,而 沉积岩层中所含的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则是这部地质记录中 的象形文字。有了它,地质学家才能给漫长的地史分朝化代, 才能重现那已逝去的有趣的“亘古世界”。
地球起源
01
地层
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漫 长的时间里,它经历了多次火山 爆发、板块碰撞等,要了解这些 经历,研究地层是最主要的途径
沉积岩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淋以及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砾 石、沙子、黏土等,这些碎屑物质被风和流水等搬运后沉积起来,经过压紧 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2.B 3.A 4.C
探究
当堂检测
地球有着怎样的演化历史?
问题探究
《侏罗纪公园》是一部1993年的科幻冒险电影,于1993年6月11
日在美国上映。影片主要讲述了哈蒙德博士召集大批科学家,利用
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的遗传基因,
将已绝迹6 500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生,使整个努布拉岛成为恐
1.判断正误 (1)地层中的化石是指沉积物中的生物的遗体。 ( ) (2)各类地层中均含有化石。 ( ) (3)地球大气层中氧气成分的出现与生物发展密切相关。 ( ) (4)含有鹦鹉螺化石的地层多形成于中生代。 ( ) (5)我们可以在一些煤层中找到被子植物化石。 ( ) (6)人类的出现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 ) 答案(1)× (2)× (3)√ (4)× (5)× (6)√
上生存下来吗?你知道它们主要生活在 什么年代吗?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球历史:约有46亿年。
2.认识途径:研究地层是最主要途径。
3.地层
(1)含义: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具有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
(2)沉积岩地层特点 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 常含有化石:沉积物中含有的
生物遗体或遗迹
植物:裸子植物占主要地位
③地质矿产:是主要的成煤期。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4.新生代
(1)时间:距今6 600万年至今,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
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被子植物繁盛 ②生物演化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生物界呈现 →
前的人类社会有何影响?
提示(1)恐龙这种物种主要出现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距今
约2.52亿年—6 600万年。
(2)通过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我们人类获知了恐龙的基本信息以
及其生活的古地理环境。
(3)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繁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中生代
是主要的成煤期,因此可以说该时代的茂密的植物,为我们目前的
现代面貌
③气候演化: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处于温暖期。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小提醒①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末期均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成 为这两个时代结束的标志。
②在海陆演化过程中,不同时代的主要内力作用不同:前寒武纪 多岩浆活动;古生代和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而在中生代则是板块 运动剧烈。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4.和恐龙同时代灭绝的生物物种是( )
A.原始鱼类
B.古老的两栖类
C.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
D.蕨类植物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解析第2题,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期;中期 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到了后期,鱼类逐渐演化为两栖类。第3 题,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三叶虫是古生代的 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古生代末期灭绝,故只有古生代地层中含有三 叶虫化石。第4题,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 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其中,在中生代末期,恐龙和海 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了。
植物 陆上低等植物 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
③地质矿产:晚古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3.中生代 (1)时间:距今2.52亿年—6 600万年,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 纪。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动物:爬行动物盛行,中后期向鸟类发展,
②生物演化 出现小型哺乳动物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
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据此完成2~4题。
2.原始鱼类出现在( )
A.元古代
B.古生代中期
C.古生代后期 D.中生代中期
3.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 )
A.古生代地层 B.元古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
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表
想一想为什么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 提示硬体生物的大量出现是寒武纪的开始,代表着地球上有大量 生物开始出现的新时期,因此寒武纪为显生宙的开始。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1.前寒武纪 (1)时间: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包含冥古宙、太古宙、元古 宙,约占地球历史的90%。 (2)演化特点 ①大气演化:由原始大气的无氧环境演变为有氧环境。 ②生物演化:由原核生物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③地质矿产:重要的金属矿产成矿时期。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课标阐释
激趣诱思
1.结合地层对比图,了解 化石和地层之间的关系。 2.结合地质年代表,了解 地球地质历史年代的划 分。 3.借助化石,理解地层与 化石研究对地球历史认 识的主要作用。(地理实践
力)
4.结合地质年代表,简要 描述地球不同地质年代 的演化历史。(综合思维)
《侏罗纪公园》是一部 1993 年的科幻 冒险电影,影片讲述了科学家将已绝迹 6 500 万年的恐龙复生,使整个努布拉岛成 为恐龙的乐园,恐龙自相残杀,人们亦死 难无数。你知道恐龙为什么没有在地球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2.古生代
(1)时间:距今5.41亿年—2.52亿年,可分为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
奥陶纪、志留纪)和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地壳运动剧烈,形成联合古陆。
②生物演化:
生物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动物 海洋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龙的乐园,即“侏罗纪公园”。但在哈蒙德带孙子孙女首次游览时,恐
龙发威了。
探究
当堂检测
结合材料探究:
(1)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这种物种主要出现在地质
历史上的哪个时代,距今约多少年?
(2)恐龙早已灭绝了,我们人类是如何认识这种早期的爬行动物的?
(3)在恐龙繁盛的时代,地球上主要以什么植物为主?对于我们目
(3)分布规律:①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②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4)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生命 历史和古地理环境。新知预习源自自主检测4.地质年代表
(1)含义: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把漫长的
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这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