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抑郁症的治疗进展最新疗法和研究

抑郁症的治疗进展最新疗法和研究抑郁症的治疗进展:最新疗法和研究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给患者和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为了帮助抑郁症患者恢复健康,医学界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抑郁症治疗进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其他创新疗法。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抑郁症的常用方法之一。
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三环类抗抑郁剂和单胺类氧化酶抑制剂。
最新的研究表明,某些非经典抗抑郁药物如氯胺酮和甲氧氯胺酮也显示出治疗抑郁症的潜力。
这些药物的研究正在不断推进,以提供更有效和个体化的药物治疗选择。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同样至关重要。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不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CBT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抑郁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CBT,心理动力治疗、解析治疗和人际治疗等也被广泛运用。
最近一项研究还探索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这些心理治疗方法的进展为抑郁症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3. 创新疗法除了传统的药物和心理治疗,一些创新的疗法也在不断涌现。
其中,跳动脉冷冻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抑郁症治疗方法。
该疗法通过冷冻跳动的额叶动脉,来短暂性的中断该区域的血流,从而减缓抑郁症状。
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疗法对于某些抑郁症患者有效。
然而,该疗法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验证。
另外,光疗法是一种利用人工光源模拟阳光的治疗方法,被用于治疗季节性抑郁症。
光疗法通过改善患者的光照环境,调整神经递质的分泌,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此外,一些研究也着眼于抑郁症的基因治疗,试图通过基因编辑和基因表达调控等手段,来干预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
总结:抑郁症的治疗进展表明,多领域的研究和创新仍在持续进行。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其他创新疗法为抑郁症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每位患者的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制定。
MECT_治疗重度抑郁症相关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3), 4448-4453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 https:///10.12677/acm.2023.133638MECT 治疗重度抑郁症相关研究进展张晓燕,黄永清*内蒙古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收稿日期:2023年2月21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16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24日摘要 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是世界上最常见、高致残性的精神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
随着精神医学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 MECT)在精神障碍的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MECT 治疗重度抑郁症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认可,本文就MECT 治疗重度抑郁症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关键词抑郁症,重度抑郁症,MECT ,进展Progress in MECT Treatment for Major DepressionXiaoyan Zhang, Yongqing Huang *College of Mental Health,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Received: Feb. 21st , 2023; accepted: Mar. 16th , 2023; published: Mar. 24th , 2023Abstract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nd highly disabling mental diseases in the world. At present, the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include drug therapy, psychological therapy, physical therapy, etc.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psychia-tric treatment methods, 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 (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 MECT)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mental disorders. MECT for MDD is widely recognized clinically, a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related to MECT for MDD.*通讯作者。
抑郁症的新药研发进展

抑郁症的新药研发进展近年来,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抑郁症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而新药的研发也逐渐成为解决抑郁症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重点讨论抑郁症的新药研发进展,包括药物研发的方向、关键技术和研究成果等方面。
一、药物研发的方向针对抑郁症治疗的药物研发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药物研发心理药物是目前抑郁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抗抑郁药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对抑郁症病因和机制研究的深入,针对特定受体和神经递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逐渐出现。
例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的问世,极大地改善了抑郁症的治疗效果。
未来,研究人员将进一步探索其他神经递质的调节机制,并寻找更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2. 神经调控技术除了药物治疗外,神经调控技术也成为抑郁症研究的热点之一。
例如,经颅磁刺激(TMS)和深部脑刺激(DBS)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
这些技术通过电磁脉冲或电流刺激大脑特定区域,改变神经元兴奋性,以达到缓解抑郁症症状的目的。
未来,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抑郁症的治疗效果。
3. 新药靶点的探索除已有的药物研发方向外,研究人员还在不断探索新的药物靶点。
例如,炎症反应被发现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抗炎药物可能成为未来的治疗重点之一。
此外,新型的抑郁症治疗药物靶点如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和硫脲受体等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关键技术的突破在抑郁症新药研发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突破如下:1.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抑郁症新药研发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从大量的临床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辅助药物筛选与设计。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模拟和预测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药效,加速药效评价的进程。
2. 基因组学研究近年来,基因组学研究成为了抑郁症新药研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研究表明,某些基因变异与抑郁症的发病风险相关。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及治疗学研究新进展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及治疗学研究新进展一、内容描述首先本文将介绍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发病率、患病率、性别差异、年龄分布等方面的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抑郁症的发病规律和特点,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其次本文将重点关注抑郁症的病因研究,目前关于抑郁症病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神经递质失衡等;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应激、认知、情绪调节等;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等。
本文将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抑郁症的病因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再次本文将探讨抑郁症的诊断和评估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抑郁症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症状自评量表(SC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
本文将对这些诊断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此外本文还将介绍一些新型的抑郁症诊断技术,如脑电图(EEG)、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以及它们在抑郁症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本文将重点关注抑郁症的治疗研究进展,目前针对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本文将对这些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包括药物种类、疗效评价指标、不良反应等方面。
此外本文还将探讨一些新型的治疗方法,如光疗、声波疗法等,以及它们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A. 抑郁症的定义和流行病学数据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表现为持续的悲伤、失去兴趣或愉悦感、疲劳、睡眠和食欲改变等症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情绪障碍,其诊断标准包括至少两周内出现五种或以上的症状。
这些症状包括但不限于:悲伤、绝望、无助、自责、失眠、食欲减退或增加、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
近年来抑郁症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数据,全球约有亿人患有抑郁症,占总人口的。
在发达国家中,抑郁症的患病率通常在10至20之间。
抑郁症的新型治疗方法与进展

抑郁症的新型治疗方法与进展近年来,抑郁症这一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心理压力。
随着医学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抑郁症的认知和治疗方法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本文将着重探讨抑郁症的新型治疗方法及其进展。
1. 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药物治疗一直是抑郁症的主要方法之一。
近年来,针对抑郁症的药物疗法不断发展,新型的抗抑郁药物问世。
相比传统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新一代的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DNRI)和谷氨酸再摄取抑制剂(NMDRIs)在疗效和侧效上有了明显提升。
同时,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也成为了治疗抑郁症的较为有效的方式。
2. 心理治疗的创新方法面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心理治疗一直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精神分析疗法,但近年来,一些创新的心理治疗方法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正念疗法(Mindfulness Therapy)是其中的一种,它通过培养患者的觉知能力,帮助其更好地应对负面情绪和自我评价,从而缓解抑郁症症状。
另外,互联网认知行为疗法(Internet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也逐渐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捷的治疗方式。
3. 生物反馈治疗的应用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通过测量患者生理指标的变化,帮助患者调节自身功能的治疗方法。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生物反馈治疗被广泛应用。
例如,心率变异性反馈训练(Heart Rate Variability Biofeedback)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自身的心理应对能力,改变情绪反应模式,从而减轻症状。
此外,脑电生物反馈治疗(Neurofeedback)也可以调节大脑活动,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
4. 抑郁症的非药物干预方法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抑郁症的非药物干预方法也显示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例如,运动疗法被广泛用于调节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状态,改善睡眠质量和自我感觉。
奥氮平治疗抑郁症新进展

奥氮平治疗抑郁症新进展1.1前沿:目的:了解奥氮平在抑郁症方面的最近临床试验的效果。
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状的研究新进展。
尽管国内对奥氮平治疗抑郁的研究很多,但还缺乏统一的治疗研究。
目前对抑郁症的治疗无论是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还是选择性NA 再摄取抑制剂或者三环类药物多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疗抑郁症你,而奥氮平作为非典型治疗分裂症的有效治疗药物,不仅对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有效,对阴性症状也疗效显著亦可缓解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疾病常见的继发性情感症状亦有效。
1.2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现实意义奥氮平治疗可治疗阴性症状有疗效也可缓解相关疾病常见激发情感症状;据梁颂游代娟陈帅的《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1,小剂量奥氦平对抑郁症患者的抗抑郁治疗有增效作用。
氟西汀短期联用奥氮平治疗抑郁症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的梅小芬,沈逸明,陈红娟《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2;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能有效缓饵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探究奥氮平对提高抑郁症患者的作用,有利于抑郁症患者的症状缓解,尽早达到康复。
2相关研究总结2.1 奥氮平与抑郁症相关研究2.1.1奥氮平奥氮平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及其它有严重阳性症状和/或阴性症状的精神病的急性期和维持期的治疗,也可缓解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疾病的继发性情感症状。
奥氮平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及其它有严重阳性症状和/或阴性症状的精神病的急性期和维持期的治疗,也可缓解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疾病的继发性情感症状。
2.1.2抑郁症抑郁症(Depression)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
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
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病。
治疗抑郁症的新进展和方法

治疗抑郁症的新进展和方法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以亿计的人。
近年来,随着医学和心理学的不断发展,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和效果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本文将探讨抑郁症的新进展和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替代疗法、以及新兴的对策。
一、抑郁症的认识与发展抑郁症是情绪障碍的一种,表现为持久的低落情绪、消极思维、以及生理功能的变化。
其病因可以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生物化学因素、环境压力等。
传统上,抑郁症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和心理治疗,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疗法不断涌现,使我们对这一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入。
二、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药物治疗一直是抑郁症的重要治疗手段。
近年来,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发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1. 快速抗抑郁药物传统抗抑郁药通常需要数周才能产生明显效果,而新一代快速抗抑郁药如氟哌噻吨(Fluoxetine)和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等,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状况。
此外,氯胺酮(Ketamine)也被研究作为一种快速救助方案,其在急性危机时可迅速减轻症状。
2. 精准医学精准医学是近年来发展的新理念,通过分析个体基因组、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方法显著提高了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使得患者能最大程度上获得最佳效果。
3. 利用益生菌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开始探索益生菌在治疗抑郁症中的潜力。
特定益生菌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影响大脑功能,从而减轻抑郁症状。
三、心理治疗的新方法心理治疗是抑郁症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这一领域,新技术和理论的发展极大拓宽了治疗思路。
1. 曝露疗法暴露疗法(Exposure Therapy)最初被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缓解,逐渐在抑郁症中得到了应用。
这种方法帮助患者直面其负面经历,以减少对这些经历的恐惧和焦虑感。
2. 辩证行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开展于对自杀风险较高或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其强调情绪调节与人际关系技巧的培养,通过正念练习帮助患者重建自我认知,对待痛苦与负面情绪的方法。
抑郁症治疗技术的新进展与发展方向

抑郁症治疗技术的新进展与发展方向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进步,抑郁症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抑郁症治疗技术的新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药物治疗是目前抑郁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抗抑郁药物主要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调节,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
然而,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抑郁症可能与神经炎症反应有关,因此,针对神经炎症的药物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例如,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被一些研究认为可作为辅助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NSAIDs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神经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抗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Metformin)可能对抑郁症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Metformin可以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途径,减轻神经炎症反应,改善抑郁症状。
二、心理治疗的新进展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也是抑郁症的重要治疗手段。
传统的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援助性心理治疗等。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VR)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真实的环境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和应对抑郁症症状。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社交场景,帮助患者克服社交恐惧症;还可以模拟自然环境,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减轻焦虑和压力。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抑郁症的心理治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三、神经调控技术的新进展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神经调控技术也是抑郁症治疗的一项重要手段。
传统的神经调控技术包括电休克疗法(ECT)和经颅磁刺激(TMS)等。
然而,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新的神经调控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其中,深部脑刺激(DBS)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DBS通过植入电极到大脑特定区域,通过电刺激来调节神经活动,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DBS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的单胺神经递质在抑郁症中可能扮演 不同的角色
NE
能量 兴趣
焦虑 激惹
冲动
5-HT
心情 食欲 情绪 认知功能 性欲
动机
攻击
驱动力
摘自J. Clin. Psychiatry 2000; 60(9): 623-631
DA
抗抑郁药----哪一种最新?
• 至2000年,米氮平是美国精神药学专著 记载的最新的抗抑郁药.
氟西汀镇静和抗焦虑 作用较差与5-HT2C有关
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s)
作用机制
阻断NE 能神经末梢和 5-HT能神经末梢对 NE 和 5-HT的再 摄取,以增加突触间隙单胺递质的浓度。 有阻断乙酰胆碱、组胺、多巴胺再摄取的作用。
如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和丙咪嗪
三环抗抑郁药
Ⅹ ↓↓↓
Ⅹ
↓
α1
Ⅹ
↓
Ⅹ M
↓
Ⅹ H1
低血压
noradrenaline
50~250
50~250 50~150 30~60 20~40 20~60 50~200 20~40 50~200 50~100 16~36h 43-5lh 10~17h 70h 24h 36h 33h 13~22h 4.9h
抗抑郁药的发展
NaSSA
SNRI DNRI
去甲肾上腺素及特 异性5-羟色胺抗抑郁药
抑郁状态
noradrenaline serotonin
re-uptake pump
increase in neurotransmission
为什么提高中枢的 5-HT还是NE的水 平都可以治疗抑郁症 可能机制:NE最终通过5-HT起作用
5-HT和NE是相互作用的, 但NE可能最终通过5-HT起作 用.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提高中 枢的 5-HT还是NE的水平都 可以治疗抑郁症。 另一个方面也表明“双重抑制” 的药物并不提高抗抑郁/焦虑 疗效。(传统的TCAs多数是 双重抑制或多重抑制)
何谓新型抗抑郁药?
Classical antidepressants ------newer antidepressants
80年代以后,研制出一些抗抑郁药,都具备下 列的共同特点,被称为新型抗抑郁药。 • • • • 1、疗效与传统的抗抑郁药相当。 2、安全,无心脏毒性,过量不要命。 3、副作用少,特别是抗胆碱能副反应很少。 4、每天服一次,无须调整剂量。
SSRI 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
阻断5-HT的重摄 取有选择性
5-HT1a
抗抑郁 抗焦虑
Ⅹ ↓ ↓ ↓
对5-HT受体亚型 无选择性
5-HT2a
性功能障碍
5-HT2c
激越、消瘦
re-uptake pump serotonin
increase in neurotransmission SSRI
抑郁治疗原则(二) 尽可能单一用药,足量、足疗程治疗和换药无效时可考虑 二种抗抑郁药联合使用。一般不主张联用二种以上抗抑郁 药。 治疗前向患者及家人阐明药物性质、作用和可能发生的不 良反应及对策,争取他们的主动配合。
根据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心理应激因素在本病发生 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 治疗,可望取得更佳效果。 积极治疗与抑郁共患的其它躯体疾病和物质依赖。
特别提示
强烈的5HT再摄取阻断作用 机制不等于完全的抗抑郁疗效,
• 各种抗抑郁药的应答率在48-78%。 • 约10-30的抑郁患者对任何单一的抗 抑郁药治疗均无应答。
特别提示
强烈的5HT再摄取阻断作用 机制不等于完全的抗抑郁疗效,
• 各种抗抑郁药的应答率在48-78%。 • 约10-30%的抑郁患者对任何单一的 抗抑郁药治疗均无应答。
CCMD-3抑郁障碍的分类 及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或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持续2周。 可存在某些分裂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 符合分裂症的症状诊断,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 发作至少2周。
排除标准
双相情感障碍
精神分裂症
物质成瘾(酒/药依赖)
中国流行病学 1982年12地区抑郁发作终生患病率0.262/1000
1993年7地区的抑郁症时点患病率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 0.104/1000和0.208/1000
1999年上海某城区终生患病率为0.67%
2001年成都地区55周岁及以上人群中抑郁症总患病率为 2.62%,其中男性1.6%,女性3.54%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去甲肾上腺素及 5-羟色胺 重吸收抑制剂
2000
非选择性 抗抑郁药
单胺氧化酶 抑制剂
选择性5-羟色SRI
SNRI
传统抗抑郁药
Classical antidepressants
新型抗抑郁药
newer antidepressants
抗抑郁药有何新进展?
----近十年只有极少数新药物问世,但尚无新机制的药物
抗抑郁药的分类(按作用机制分)
作用机制
8大类/>24种 单作用 双作用 非5HT+NE 双作用 5HT+NE
正常情况
MAOI→
MAOI→
noradrenaline serotonin
re-uptake pump
increase in neurotransmission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 致抑郁。
CCMD-3症状标准
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且持续至少2周, 此期间至少有下述 症状中的四项。 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自我评价低,或自责,或有愧疚感;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的行为 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性欲减退
serotonin
re-uptake pump 口干 便秘 TCA
increase in neurotransmission 肥胖
嗜睡
四环类抗抑郁药 (新三环抗抑郁剂)
• 与TCA相比 –疗效并未增加 –起效时间并未缩短 –作用范围也不比TCA广泛 –但少有或没有抗胆碱能的副作用,也少有心血管系 统的副作用(如体位性低血压等)。 • 代表药物马普替林 、米安舍林
胃肠 道 不适
SSRI的选择性比较(5-TH/NE)
(不同资料的数据和排名略有差异)
1、西酞普兰86/0.025=3500 2、舍曲林341/0.24=1400
3、氟伏沙明45/0.077=580
4、帕罗西汀800/2.5=318 5、氟西汀210/0.41=300
由此可见,西酞普兰之所以选择性很高,并 不是对5-TH再摄取的作用能力强,而是由 于对NE的再摄取阻断作用弱
导致躁狂
抑郁症的单胺受体假说
正常状态
单胺神经递质减少后突 触后受体非正常上调 Postsynaptic receptors to abnormally up-regulate
单胺神经 递质损耗
当缺乏单胺神经递 质时受体数量上调
发病机理
调节紊乱假说(目前观点) 神经递质系统调节失衡 去甲肾上腺素(NE) 5-羟色胺(5-HT):与抑郁症的抑郁心境、焦虑不 安、运动抑制、不能应对应激、食欲减退、睡眠障 碍、昼夜节律紊乱及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 多巴胺(DA) 乙酰胆碱(Ach) 神经肽(neuropeptide) γ-氨基丁酸(GABA)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药理作用 通过选择性阻滞突触间隙 5-HT 的再摄取(对其他神经
递质却没有明显的影响)使突触间隙 5-HT 增多,对突
触后受体发挥作用。
SSRI,何为选择性?
• 是指选择性地作用于5-HT再摄取超过NE的再摄 取(5-HT/NE) • 而对所有的5-HT亚型的作用是非选择性的。 也就是说,SSRI是通过阻断5-HT的再摄取来 增加5-HT的含量,并且兴奋了所有5-HT的亚型。 而对其他神经递质和受体几乎无影响。
抑郁治疗原则(一)
诊断要确切,全面考虑患者症状特点、年龄、躯体状况 、药物的耐受性、有无合并症,因人因药而异地个体化 合理用药; 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 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小剂量疗效不佳时,根据不良反应和耐受情况,增至足 量(有效药物上限)和足够长的疗程(>4~6周); 如仍无效,可考虑换药(同类另一种或作用机制不同的 另一类药)。应注意氟西汀需停药5周才能换用MAOIs ,其它SSRIs需停药2周。MAOIs停用2周后才能换用 SSRIs。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流行病学
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5.2%~16.2%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Blamd RC.Epidemiology of affective disorder:a review[J].Can J Psychiatry,1997,42:367-377.
全球疾病负担和精神疾病
前20位全球疾病负担的精神疾病 抑郁症
抑郁症的治疗
抗抑郁药分类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Monoamine oxydase inhibitor 三环类 TCAs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四环类 Tetracyclic antidepressants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SSRI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受体功能紊乱
发病原因 原发 继发
应激或负性生活事件
躯体疾病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