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和并联知识点

串联和并联是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它们在电流、电压、电阻等方面有不同的特点。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2.电压: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3.电阻: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串联电路中总电阻比任何一段

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4.分压定律:在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2.电压: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3.电阻: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4.分流定律: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中电流与该支路电阻成反比。

5.开关:开关与谁串联就控制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支

路上的开关只控制该支路的通断。

总的来说,串联和并联电路各有其独特的特性和规律,在设计和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高考物理一轮知识点深度解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梯度讲解 迷津指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识点深度解读 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梯度讲解一 ——知识梳理篇 1. 串联电路 (1) 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即:123I I I I ===; (2)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123U U U U =++; (3)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即:123R R R R =++ ; (4) 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即: 123 123 U U U I R R R ===。 2.并联电路 (1)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123I I I I =++; (2) 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即:123U U =U =U =; (3)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即: 123 1111R R R R =++; (4) 并联电路具有分流作用: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即:112233I R I R I R U ===。 梯度讲解二 ——重点突破篇 1.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总电阻的比较: 2. 处理串联、并联电路以及简单的混联电路的方法:

(1) 准确地判断出电路的连接方式,画出等效电路图; (2) 正确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性质; (3) 灵活选用恰当的公式进行计算。 3.电路简化的原则: (1)无电流的支路去除; (2)电势相等的各点合并; (3)理想导线可任意长短; (4)理想电流表的电阻为零,理想电压表的电阻为无穷大; (5)电压稳定时电容器可认为断路。 梯度讲解三 ——跟踪训练篇 【跟踪例题1】由四个电阻连接成的电路如图所示.R 1=8 Ω,R 2=4 Ω,R 3=6 Ω,R 4=3 Ω。 (1) 求a 、d 之间的总电阻; (2) 如果把42 V 的电压加在a 、d 两端,则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答案】 (1) 14 Ω. (2) I 1=3A ,I 2=3 A ,I 3=1 A ,I 4=2 A 【解析】(1)由题图可知:34 34 2cd R R R R R = =Ω+, 故R ad =R 1+R 2+R cd =8 Ω+4 Ω+2 Ω=14 Ω。 (2) 由欧姆定律知:3A cd U I R = =,即为通过R 1、R 2的电流。设通过R 3、R 4的电流分别为I 3、I 4,则由并联电路电压相等,得I 3R 3=I 4R 4,又I 3+I 4=3 A ,解得I 3=1 A ,I 4=2 A 。 二、电压表和电流表 梯度讲解一 ——知识梳理篇 1. 小量程电流表的三个参数及关系 三个参数:内阻R g (已知)、满偏电流I g 、满偏电压U g , 关系:U g=I g R g 2. 小量程电流表改表 (1) 将表头串联一个分压电阻,改装成大量程的电压表; (2) 将表头并联一个分流电阻,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 梯度讲解二 ——重点突破篇 1. 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及其特点

串联和并联知识点优秀版

串联和并联知识点优秀版

串联和并联知识点考察 1、把两个小灯泡首尾顺次相接后再接到电路中,这两个小灯泡是_____连的.这种电路的工作特点是:一个用电器断开其他用电器____工作.(可以工作或不能工作) 2、把两个小灯泡两端分别连接然后在接到电路中,这两个小灯泡是____连的,这种电路的工作特点是:一个用电器断开其他用电器____工作.(可以工作或不能工作) 3、练习: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散 串、并联及混联电路 一、串联电路 ①电路中各处电流相同.I=I 1=I 2=I 3=…… ②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电压之和.U=U 1+U 2+U 3…… 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之和,即R=R 1+R 2+…+R n ④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制电压表),即 12 12n n U U U I R R R === ⑤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的阻值成正比,即 21 212 n n P P P I R R R === 注意:⑴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各串联电阻额定电流的最上值;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R 总 ⑵电路的总功率=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之和. 二、并联电路 ①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同.U=U 1=U 2=U 3…… ② 并联电路总电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I=I 1+I 2+I 3=…… ③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的倒数之和。n R R R R 1 (1112) 1 +++= n 个相同的电阻R 并联R 总= ; 总电阻比任一支路电阻小 R 总= 特别注意:在并联电路中 增加支路条数,总电阻变小 三个支路时R 总= 增加任一支路电阻,总电阻增大 ④ 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反比(并联电阻具有分流作用——改装电流表), 即I 1R 1=I 2R 2=…=I n R n = U .支路电阻越小,通过的电流越大。 ⑤ 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的阻值成反比,即P 1R 1=P 2R 2=…=P n R n =U 2 . 注意:⑴几条支路并联,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和支路额定电压的最小值; 总 最小的额定电压 允许的最大电流R = 总 ⑵电路的总功率=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之和 第2课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串联和并联》知识点讲解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串联和并联)知识点讲解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串联和并联)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 1.串联电路 几个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相互连接,每个连接点最多只连接两个元件,此种连接方法称为串联。以串联方法连接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 特点:开关在任何位置操纵整个电路,即其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经过一盏灯的电流肯定经过另一盏灯。如果熄灭一盏灯,另一盏灯肯定熄灭。 优点:在一个电路中,假设想操纵全部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缺点: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2.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是电路、线路或元件为到达某种设计要求的功能的连接方法。特点是:干路的电流在分支处分两局部,分别流过两个支路中的各个元件。 3.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具体方法是: (1)用电器连接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在电路两点之间的是并联。 (2)电流流向法:当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依次流过每个元件的则是串联;当在某处分开流过两个支路,最后又合到一起,则说明该电路为并联。 课后练习 1.两个灯泡串联的特点是:接通电路后,当一个灯泡不亮时,另一个灯泡__________;两个灯泡并联的特点是:接通电路后,当一个灯泡不亮时,另一个灯泡__________。

答案:也不亮仍旧可以亮 思路解析: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电路中的某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断路。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不只一条,如有一支路断开,其他支路仍可正常工作。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最根本的电路,它们的实际应用非常普遍,节日的小彩灯是__________联的,安装在教室里的几盏日光灯是联的__________。 答案:串并 思路解析:小彩灯中有一只灯泡不亮,一串彩灯都不亮,所以是串联的;教室里的灯其中一个不发光,其他的灯仍可以正常发光,所以是并联的。 3.如果一个开关能同时操纵两盏灯,那么这两盏灯是( ) A.肯定是串联的 B.肯定是并联的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C 思路解析:可以是串联,或者是并联,把开关接在并联电路的干路上。

物理串联和并联知识点

物理串联和并联知识点 物理学中的串联和并联是电路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串联和并联是指连接电阻、 电容或电感器件的方式。了解串联和并联的概念对于理解电路中的电流分布和电压分配非常重要。本文将带您逐步了解物理串联和并联的知识点。 1.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将电阻、电容或电感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通。假设有两个电阻分别为R1和 R2,当它们串联在一起时,总电阻为Rt,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总电阻:1/Rt = 1/R1 + 1/R2 根据上述公式可知,串联电阻越多,总电阻将会增加。换句话说,串联电路中 电阻的总和等于各个电阻的和。 2.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将电阻、电容或电感同时连接在一起的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同时通过多个路径。假设有两个电阻分别为R1和 R2,并联在一起时,总电阻为Rt,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总电阻: Rt = R1 + R2 根据上述公式可知,并联电阻的总和等于各个电阻的和。与串联电路相反,并 联电路中电阻越多,总电阻将会减小。 3.串联和并联的电压分配在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是按照电阻值比例 来分配的。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假设有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在一起,并且电源电压为V,根据串联电路的特性,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各个电阻上的电压: V1 = V * (R1 / Rt) V2 = V * (R2 / Rt) 其中,V1和V2分别代表电阻R1和R2上的电压,Rt代表串联电路总电阻。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在各个电阻上是相同的。无论电阻的大小如何,电压都一样。这是因为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之间是同时连接在电源的两个电极上的。 4.串联和并联的电流分布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之间是相同 的。根据基尔霍夫定律,电流在串联电路中是守恒的。因此,无论电阻的大小如何,电流都是相同的。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分配是按照电阻的倒数比例来分配的。假设有两个电阻 R1和R2并联在一起,并且电源电流为I,根据并联电路的特性,可以通过以下公 式来计算各个电阻上的电流: I1 = I * (Rt / R1) I2 = I * (Rt / R2) 其中,I1和I2分别代表电阻R1和R2上的电流,Rt代表并联电路总电阻。

物理串联和并联知识点

物理串联和并联知识点 1.使用定义法识别串并联电路 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则电路为串联电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2.使用电流流向法识别串并联电路 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出发,沿电流流向,分析电流通过的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通过所有的用电器,则这个电路是串联的(如图l所示);若电流在某处分支,又在另一处汇合,则分支处到汇合处之间的电路是并联的(如图2所示)。 电流流向法是电路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1.分析下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盏灯的连接形式,并分析开关的作用。 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出发,沿电流流向,分析电流通过的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通过所有的用电器,则这个电路是串联的(如图l所示);若电流在某处分支,又在另一处汇合,则分支处到汇合处之间的电路是并联的(如图2所示)。 电流流向法是电路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1.分析下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盏灯的连接形式,并分析开关的作用。 分析:用“电流流向法”来判断.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电流依次通过了灯L1、L2和L3,电路中没有出现“分叉”,见图3的虚线所示,所以这三盏灯是串联的.在串联电路中,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的用电器。 为识别图乙所示电路的连接方式,可以先用虚线将电流通过的所有路径在图中画出来,在图中可看出,电流的流向是: 由此可看出灯L1、L2和L3分别在三条支路上,所以这三盏灯是并联的。其中通过灯L1、L2的电流通过了开关S1,当开关S1断开时,灯L1、L2中没有电流通过,两灯熄灭,因此开关S1控制L1、L2两盏灯泡。开关S2在干路上,控制三盏灯。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用“电流流向法”画出了图丙中的电流流向。见图4的虚线所示,电流有三条通路,且每一流线上只有一个用电器,则此电路为并联电路。开关S在干路上,控制三盏灯。 3.使用节点法识别串并联电路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知识点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知识点 很多学生都不喜欢物理,因为物理难,物理的学习让学生感到头疼。但是真的想要学好物理也是可行的。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初中物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知识点,供大家阅读参考。 1、串联电路: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了就组成了串联电路。 特点: ①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②各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一个用电器因开路停止工作,其它用电器也不能工作; ③只需一个开关就能控制整个电路。 串联电路的特点: 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I1=I2 2、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3、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电压之和。U=U1+U2 4、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U/R=U1/R1=U2/R2 5、串联电路中各电阻的功率之比等于电阻之比。P/R=P1/R1=P2/R2 电流在分支前和合并后所经过的路径叫做干路;分流后到合并前所经过的路径叫做支路。 特点: ①电流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有干路、支路之分; ②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当某一支路为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 ③干路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各支路开关控制所在各支路的用电器。 1、把电路中的元件并列地接到电路中的两点间。 即若干二端电路元件共同跨接在一对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这样连成的总体称为并联组合。其特点是:①组合中的元件具有相同的电压;②流入组合端点的电流等于流过几个元件的电流之和;③线性时不变电阻元件并联时,并联组合等效于一个电阻元件,其电导等于各并联电阻的电导之和,称为并联组合的等效电导,其倒数称为等效电阻;④

几个初始条件为零的线性时不变电容元件并联时的'等效电容为;⑤几个初始条件为零的线性时不变电感元件并联时的等效电为;⑥正弦稳态下,几个复数导纳的并联组合的等效导纳为,式中Yk是并联组合中第k个导纳。 并联电路 电阻大小的计算公式为1/R=1/R1+1/R2+1/R3+…… (R1、R2、R3……表示各支路电阻大小);若只有两个电阻并联,则有计算公式:R=R1XR2/R1+R2(此公式只能用于两个电阻并联,多个电阻并联只能用上一个公式)。 2、串联和并联的区别: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来的,则电路为串联电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3、在并联电路中,除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以外,电阻和其它物理量之间均成反比(在相同时间内),R1:R2=I2:I1=P2:P1=W2:W1=Q2:Q1 除电阻和电压以外,其它物理量之间又成正比I1:I2=P1:P2=W1:W2=Q1:Q2 。 4.无论是电源还是电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串联的时候各串联单元电流相等,电压相加,并联时各并联单元电压相等,电流相加。并联的特点就是首首相接,尾尾相连。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I=I1=I2=I3=……In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I=I1+I2+I3+……In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U=U1+U2+U3+……Un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U=U1=U2=U3=……Un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R=R1+R2+R3+……Rn 1.阅读教材、参考书。一定要耐心地一遍一遍仔细阅读,将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知识点梳理

15.3串联和并联知识点 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比较 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识别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定义法 各元件首尾相连 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 电流法 只有一条电流路径 有多条电流路径 拆除法 拆除一个用电器,电路为断路,其他用电器不能工作 拆除一个用电器后,电路还是通路,其他用电器还 能工作 节点法 适用于不规范电路的识别,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均可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个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进而判断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 判断电路连接的常用方法:电流法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图 连接特点 首尾相连 首首相连,尾尾相连 电流路径 电流有 条路径 电流有 路径 开关作用 控制 的用电器, 位置改变,控制作用 干路开关控制 , 支路开关只控制 的 用电器 用电器间工作特点 互相影响 互不影响 实例 装饰用的小彩灯有些是串联 家用电器大多是并联

三、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的方法 将导线露出的线芯,绞成一股,先弯成半圆形,再套绕到接线柱上,注意线头应沿顺时针方向(即接线柱拧紧的方向,如图),以保证 在旋紧接线柱的旋钮时,导线不会被推出。接线柱的旋钮要 旋得适当紧(在拉动导线时线头拉不出来即可,不要过分用 力将旋钮旋得太紧)。以接线柱作为电流的“分支点”和“汇 合点”,将两根导线的线芯绞成一股,按照以上的方法 接到接线柱上。 1、一看电路串并联 首先根据电路图,识别电路的连接方式。 2、二找两点顺次连 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是断开的。 对于串联电路,连接时可从电源一极(一般是正极)开始,逐个顺次用导线连接回到电源负极。 对于并联电路,连接时要找出关键的两点:电流的“分支点”和“汇合点”。 (1)齐头并进法 从电源正极开始,遇“分支点”时,先连接一条之路直到“汇合点”,再将另一条之路连上,然后连到负极。 (2)先串后并法 先按串联电路的方法,从电源的一极开始,将干路与一条元件较多的支路连接好,再将其他支路单独连接好后,并联在“分支点”和“汇合点”上。 3、三查电路细检查 电路连接完毕,必须对照电路图认真检查,确认无误后,用开关进行试触,观察电路有无异常现象发生,没有异常,再接通电路。若有异常,应予以排除。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1、小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可用手按住小灯泡并转动一下灯泡,看灯泡是否发光。 2、导线与接线柱之间松动,拧紧接线柱,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 3、电池之间接触不良,可用手按一下各节电池,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4、小灯泡灯丝烧断,用两根导线直接将小灯泡接在一节电池的两极,若小灯泡不发光,可能是灯泡灯丝断了。

九年级物理串联与并联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串联与并联知识点总结 串联与并联是九年级物理的知识点,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九年级物理串联与并联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串联电路: 定义:用电器首尾依次连接在电路中。 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U=U1+U2。 优点:在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缺点:若电路中有一个用电器坏了,整个电路意味着都断了。 特点:电路只有一条路径,任何一处开路都会出现开路。 1、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2、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 3、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 4、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I总=I1=I2=I3=……=In。 5、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U原=U1+U2+U3+……+Un。 6、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R3+……+Rn。 7、串联电路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推导式:P1P2/(P1+P2)】。 8、串联电容器的等效电容量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倒数之和:1/C总=1/C1+1/C2+……+1/Cn。 9、串联电路中,除电流处处相等以外,其余各物理量之间均成正比(串联电路又名分压电路):(电流做的功指在通电相同时间内的大小)R1∶R2=U1∶U2=P1∶P2=W1∶W2=Q1∶Q2。 10、开关在任何位置控制整个电路,即其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经过一盏灯的电流一定经过另一盏灯。如果熄灭一盏灯,另一盏灯一定熄灭。

11、在一个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12、串联电路中,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并联电路: 定义:并联电路是使在构成并联的.电路元件间电流有一条以上的相互独立通路,为电路组成二种基本的方式之一。 优点:可将一个用电器独立完成工作,一个用电器坏了,不影响其他用电器。适合于在马路两边的路灯。 缺点:若并联电路,各处电流加起来才等于总电流,由此可见,并联电路中电流消耗大。 特点:电路有多条路径,每一条电路之间互相独立,有一个电路元件开路,其他支路照常工作。 1、电路有若干条通路。 2、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3、各用电器相互无影响。 【九年级物理串联与并联知识点总结】

物理知识点总结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物理知识点总结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 特点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I=I1=I2=I3=……In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I=I1+I2+I3+……In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U=U1+U2+U3+……Un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U=U1=U2=U3=……Un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R=R1+R2+R3+……Rn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本知识是电学的重点,年年必考。属于考试水平中理解层次的知识点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这部分经常出现在综合性较高的计算题中。 并联电路像河流,分了干路分支流,干路开关全控制,支路电器独立行。 串联等流电压分,并联分流电压等;串联灯亮电阻大,

并联灯亮小电阻。 例析: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压表 示数增大,V2的示数增大 示数减小,V2的示数增大 示数减小,V2的示数减小 示数增大,V2的示数减小 解析: 分析电路中电压的变化,还是考查对公式U=IR的理解.在串联电路中,由于R的变化,引起I的变化,从而引起某个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从图中看:R1和R2串联,V1测的是R1两端电压U1,V2测的是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画出便于分析的图进一步分析可知,滑片P向右移动,变阻器电阻增大,根据I=u/R,总电压不变,总电阻变大,电流I 减小.致使U1的变化:U1=I R1,其中R1不变,I减小,U1减小。 U2的变化:U2=U-U1,U不变,U1减小,U2增大。 答案:B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知识点总结 学校物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学问点 1、串联电路: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了就组成了串联电路。 特点: ①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②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一个用电器因开路停顿工作,〔其它〕用电器也不能工作; ③只需一个开关就能掌握整个电路。 串联电路的特点: 1、串联电路中电流到处相等。 I=I1=I2 2、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3、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电压之和。U=U1+U2 4、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U/R=U1/R1=U2/R2 5、串联电路中各电阻的功率之比等于电阻之比。P/R=P1/R1=P2/R2 电流在分支前和合并后所经过的路径叫做干路;分流后到合并前所经过的路径叫做支路。 特点: ①电流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有干路、支路之分; ②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当某一支路为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 ③干路开关能掌握整个电路,各支路开关掌握所在各支路的用电器。 1、把电路中的元件并列地接到电路中的两点间。

即假设干二端电路元件共同跨接在一对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这样连成的总体称为并联组合。其特点是:①组合中的元件具有相同的电压;②流入组合端点的电流等于流过几个元件的电流之和;③线性时不变电阻元件并联时,并联组合等效于一个电阻元件,其电导等于各并联电阻的电导之和,称为并联组合的等效电导,其倒数称为等效电阻;④几个初始条件为零的线性时不变电容元件并联时的等效电容为;⑤几个初始条件为零的线性时不变电感元件并联时的等效电为;⑥正弦稳态下,几个复数导纳的并联组合的等效导纳为,式中Yk 是并联组合中第k个导纳。 并联电路 电阻大小的计算公式为1/R=1/R1+1/R2+1/R3+…… (R1、R2、R3……表示各支路电阻大小);假设只有两个电阻并联,那么有计算公式:R=R1XR2/R1+R2(此公式只能用于两个电阻并联,多个电阻并联只能用上一个公式)。 2、串联和并联的区分:假设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来的,那么电路为串联电路,假设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那么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3、在并联电路中,除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以外,电阻和其它物理量之间均成反比(在相同时间内), R1:R2=I2:I1=P2:P1=W2:W1=Q2:Q1 除电阻和电压以外,其它物理量之间又成正比I1:I2=P1:P2=W1:W2=Q1:Q2 。 4.无论是电源还是电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串联的时候

九年级物理串联与并联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串联与并联知识点总结九年级物理串联与并联知识点总结 串联电路: 定义:用电器首尾依次连接在电路中。 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 U=U1+U2。 优点:在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缺点:若电路中有一个用电器坏了,整个电路意味着都断了。 特点:电路只有一条路径,任何一处开路都会出现开路。 1、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2、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 3、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 4、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I总=I1=I2=I3=……=In。 5、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U原=U1+U2+U3+……+Un。 6、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 =R1+R2+R3+……+Rn。 7、串联电路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推导式:P1P2/(P1+P2)】。 8、串联电容器的等效电容量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的 倒数之和:1/C总=1/C1+1/C2+……+1/Cn。

9、串联电路中,除电流处处相等以外,其余各物理量之间均成 正比(串联电路又名分压电路):(电流做的功指在通电相同时间 内的大小)R1∶R2=U1∶U2=P1∶P2=W1∶W2=Q1∶Q2。 10、开关在任何位置控制整个电路,即其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经过一盏灯的电流一定经过另一盏灯。如果熄 灭一盏灯,另一盏灯一定熄灭。 11、在一个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12、串联电路中,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并联电路: 定义:并联电路是使在构成并联的电路元件间电流有一条以上的相互独立通路,为电路组成二种基本的方式之一。 优点:可将一个用电器独立完成工作,一个用电器坏了,不影响其他用电器。适合于在马路两边的路灯。 缺点:若并联电路,各处电流加起来才等于总电流,由此可见,并联电路中电流消耗大。 特点:电路有多条路径,每一条电路之间互相独立,有一个电路元件开路,其他支路照常工作。 1、电路有若干条通路。 2、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3、各用电器相互无影响。

初中物理串联并联知识点

初中物理串联并联知识点

初中物理串联并联知识点 掌握答题技巧,能让你在考试的过程中做得更加游刃有余。愿你前程无量,努力备考,考入理想院校!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串联并联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并联电路电阻的计算公式 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 电流计算 I总=I1+I2+......+In 即总电流等于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之和 电压计算 U总=U1=U2=Un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总电压 电阻值计算 1/R总=1/R1+1/R2+1/R3+......+1/Rn 即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 对于n个相等的电阻串联和并联,公式就简化为R串=n乘R 和R并=R/n 编辑本段 用图解法求并联电阻 方法一 若要求R1与R2的并联电阻值,可先作直角坐标系xOy,并

作Y=X的直线l,在OX轴上取A点,使OA长度等于R1的阻值,在OY轴上取B点,使OB长度等于R2的阻值,连结AB与直线l相交于M点,则M点的坐标(X或Y)值即为R1与R2的并联阻值。 证明:作MD⊥OX ∵ △AOB∽△ADM ∴ AO/BO=AD/DM 因OD=DM,并设其长度为R的数值 R1/R2=(R1-R)/R 解得:R=R1R2/(R1+R2) 此即R1、R2的并联电阻的阻值。 应用若需求三个电阻的并联电阻值,可先求R1、R2的并联电阻,得到D点,再在OY轴上取C点,使OC长度等于R3的值,连CD与l直线交于N点,则N点的坐标值为R1、R2、R3的并联总阻的阻值。例如,令R1=4Ω,R2=12Ω,R3=6Ω,求解结果为图2所示,R1、R2的并联总阻为3Ω,R1、R2、R3的并联总阻为2Ω。 方法二 在平面上任取一点O,用相互交角为120°的三矢量作为坐标轴OX、OY、OZ(每轴均可向负向延伸),若要求R1、R2的并联电阻,只要在OX轴上取OA长等于R1的值,在OY轴上取OB 长等于R2值,连结AB,交OZ轴(负向)于C点,则OC长度(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