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大巴路线时刻表及票价

及运行时间,希望能够帮助到延误,请出
行的朋友们注意时间。
1cq0f9c9c
是西门换乘中心、清溪路奥林花园和城市航站楼
(寿春路)。
新桥国际机场大巴运行时间表: 1 号线 6:00-22:30;
在那样走,心里是满满的温暖,感觉在这个世界上原来和自己相似的
2 号线 5:40-22:00; 3 号线 6:00-18:00;
4 号线 6:00-19:00。 分享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大巴运行路线以
清溪路、长丰路、北一环路、新蚌埠路、临泉路、
敬亭山路至汽车客运总站。下客点是武警(北
区)、十里庙、喜乐登酒店(双岗)和汽车客运总 站。
3 号线
在那样走,心里是满满的温暖,感觉在这个世界上原来和自己相似的
南门换乘中心(宿松路)发车,经宿松路、南
二环路、天鹅湖路、龙泉路、怀宁路、黄山路、
西二环路、长江西路、机场高速至新桥机场。上 客点是南门换乘中心、天鹅湖大酒店和假日酒 店。返回从机场高速经长江西路、西二环路、黄
南等地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将于 2013 年 5 月 30 日零点正式启用。如今启用后对于全国各地的 朋友来说,如何从新桥国际机场到达市中心呢?
在那样走,心里是满满的温暖,感觉在这个世界上原来和自己相似的
1 号线 合肥汽车站(明光路)发车,经明光路、长江 东大街、长江中路、长江西路、机场高速至新桥
山路、怀宁路、龙泉路、天鹅湖路、南二环路、
宿松路至南门换乘中心。下客点是沃尔玛超市、
十里庙、天鹅湖大酒店、省立南区和南门换乘中 心。
4 号线
在那样走,心里是满满的温暖,感觉在这个世界上原来和自己相似的
城市航站楼(寿春路)发车,经寿春路、清溪 路、西二环路、长江西路、机场高速至新桥机场。 上客点是城市航站楼(寿春路)和西门换乘中心。 返回从机场高速经长江西路、西二环路、清溪路、 阜南路、阜阳路、寿春路至城市航站楼。下客点
新桥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新型上跨桥——斜跨拱桥设计

为 7 0 1 ( 车 道 ) 2× 0 3 ( 栏 ) 2× . T 行 I + . 5m 护 +
伟气 势 , 此 景 观 上 跨 桥 采 用 一 跨 跨 越 , 径 为 因 跨 6 ̄ 7 0 0m的以下承式结 构为桥型方案 。该桥 多为低 等 级路 上跨 , 宽较 窄 , 桥 车道 净 宽为 7r, 采 用传 统 的 n若
新 桥 国际机 场 高 速公 路新 型 上跨 桥 —— 斜 跨 拱 桥 设计
梁长海 , 席 进
208) 3 0 8 (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场高速公 路新 型天桥——斜跨拱桥 的设计思路 , 以及 钢一 凝土组合桥面 系的优点 ; 混 采用空 间
将影 响上跨桥 的景 观 , 法体 现 出新 桥 国际 机场 的宏 无
观效 果 , 给人 留下 深刻 印象 l] _ 。 2
1 结 构 设 计
() 1 总体布置。如图 2 所示 ,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高速 6k m+998 车行 天桥 和 1 i ̄5 6m 车 2. 4m 3k n 3
《 工程 与建设》 2 1 年第 2 卷 第 5 01 5 期 6 9 2
受力 和截 面 尺 寸 的 主 要 因素 , 规 的下 承 式 系 杆 拱 常 桥, 拱肋 的矢 跨 比一 般 在 14 16之 间 即 可 满 足受 /~ / 力要 求 。对 斜 跨 拱 桥 而 言 , 由于 拱 肋 斜 跨 过 主 梁 两
2 625m( 区) 主梁 位于直 线段 上 , 跨道 路 与 高 . 8 索 ; 上
速公 路 主线 的夹角 为 7。拱肋 与上跨桥 的夹 角为 0,
1。拱 肋 的计 算跨 径 为 6 共设 9对 吊索 , 6, 8m, 吊索 在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道面耐久性混凝土施工研究

4 施 工工艺改 良及 特点
4 . 1工 艺 改 良
文章编号 : 1 0 0 7 — 7 3 5 9 ( 2 0 1 3 ) 0 3 — 0 1 3 7 — 0 3
1 工 程 概 况
合肥新桥 国际机 场是 国家 和我省 “ 十一 五 ” 重点规 划建设
机 场 跑 道 混 凝 土设 计 与 施 工 的 新 理 论 、 新技 术、 新材料发展 前沿 ; 以机
各占5 0 %。
场跑道混凝 土耐久性为对 象,以新桥机 场道面混凝土为 工程背景 , 解 决该类工程施 工 中遇到的关键技术 问题 ; 研 究耐久性混凝 土配合 比设
计 与 施 工 共 性 理 论 与技 术 , 为 新 桥 机 场 道 面 混 凝 土 工 程 的设 计 与 施 工
是当前合 肥新桥 国际机场建设 中急待解决 的技术难题 。 本文以机场跑 道混凝 土耐久性为对象 , 以新桥机场道 面混
凝土为工程背景 ,解决该类 工程施工 中遇到 的关键 技术问题 ,
研究耐久性混凝 土配合 比设 计与施工共性理论 与技 术 , 为新桥 机场 道面混凝 土工程 的设计 与施 工提供技术支 持 , 基本形成 了
湖产 的 5 mm~2 0 m m和 2 0 m m一 4 0 mm二级配碎石 ; 砂: 安徽六
安产河砂 ; 粉煤 灰 : 淮南平 圩 I 级粉煤灰 ; 减水 剂 : 江苏博特有
限公司产的高效减水剂 ; ②矿粉 : 安徽清雅公司产超 细矿粉 。 控 制原材料 开采 的工艺工程 , 保证原材料生产工艺准确性和采购 原材料质 量的稳定性 , 确保工 艺的需求 , 建立最低 限度的储备。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含轨道引入)及配套工程施工总承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含轨道引入)及配套工程施工总承摘要:一、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简介1.综合交通中心的意义和作用2.综合交通中心的建设内容和目标二、综合交通中心的配套工程1.配套工程的内容和目标2.轨道引入的意义和作用三、综合交通中心的工程施工总承包1.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2.工程建设的进展和预期效果四、综合交通中心对合肥城市发展的影响1.对交通出行的提升和改善2.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正文: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含轨道引入)及配套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是合肥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该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航空、铁路、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为广大市民和旅客提供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
一、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简介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位于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内,是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交通中心的建设内容和目标在于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提高旅客出行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出行需求。
同时,综合交通中心还将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合肥市的整体形象。
二、综合交通中心的配套工程为了保障综合交通中心的正常运行,项目还包括了一系列配套工程,如道路、桥梁、绿化等。
这些配套工程的内容和目标在于完善周边交通网络,优化出行环境,提升综合交通中心的整体功能。
此外,轨道引入是综合交通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实现机场与合肥市区的快速连接,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
三、综合交通中心的工程施工总承包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及配套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为我国知名建筑企业。
自项目启动以来,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目前,工程建设的进展顺利,预计将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
四、综合交通中心对合肥城市发展的影响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将极大地提升合肥市的交通出行条件,优化城市交通结构。
一方面,综合交通中心为市民和旅客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出行选择,提高了市民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综合交通中心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提升城市竞争力。
Tekla在新桥机场中的应用

Tekla Structures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斜跨拱桥中的应用刘瑜方继杜伸云中铁四局钢结构有限公司摘要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斜跨拱桥结构形式较复杂,是新桥国际机场的标志性景观桥。
本文介绍了Tekla Structures软件在工程深化设计、工厂制造及现场安装等方面的主要应用,展现了其在钢结构复杂桥梁项目上的应用优势。
1.工程概况合肥市新桥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斜跨拱桥位于机场高速公路主线之上,为车型天桥。
本桥主要由桥面系和拱肋组成,桥面主梁通过9对吊索与拱肋连接,拱肋斜跨过主梁。
吊索采用空间索面,在顺桥方向上形成一个扭转面,具有很强的空间立体感(见图1)。
图1斜跨拱桥效果图和Tekla Structures模型2.深化设计拱肋斜跨过主梁,导致各拉索的长度及角度都不一样,原设计也只是给出了锚固点的坐标,这大大增加了拉索锚箱及其与梁、拱之间连接节点的深化设计难度。
通过以往的二维平面放样几乎不可能完成深化设计工作。
然而,通过Tekla Structure软件很容易就解决了各问题:利用Tekla与CAD之间的接口,将原设计已确定的锚固点数据导入Tekla软件中,然后以此为基准创建轴线。
通过轴线视图及临时创建的相关视图,将复杂的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我们就能很容易的对整个桥梁结构进行建模。
这大大提高了深化设计的准确度及效率,同时可视化的界面更有利于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见图2、3)。
图2 主梁深化设计模型及内部结构图3 拱肋深化设计模型及内部结构3.工厂制造由于桥梁的结构特点,对加工图纸的绘制要求较高,工厂制造需要零件图、板单元图、锚箱图、梁段拼装图等。
利用Tekla软件中次构件功能,先将各零件按制造分别“组合”成单元件,然后将各单元件以次构件的形式附在辅助构件上(辅助构件为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零件,只是作为编号使用),这样就可以通过模型输出零件图、各单元件图、锚箱拼装图及整体拼装图(见图4)。
通过模型输出加工图纸,大大提高了加工图纸绘制的效率、准确度。
新桥国际机场轨行式塔吊加固设计及施工监控

Ab ta t I i w ft e c m p e o g s a t u t r n t et id a e ft e fr t s a e t r i a u l — s r c : n v e o h o l x l n p n s r c u e i h h r r a o h is- t g e m n lb i d i g o n io I t r a in lA ip r ,t e p p r p o o e o n a i n r i f r e e t s h m e f r o - n f Xi q a n e n t a r o t h a e r p s s a f u d to e n o c m n c e o n o t a k t w e r n ,a d t e wh l o s i g p o e s i n t r d Th e u t h ws t a e s n b er — r c o r c a e n h o e h itn r c s S mo io e . e r s l o h tr a o a l e s i f r e n e i n c n e s r h t b l y a d s f t ft e s e lt u s h i t g p o e s Th t d n o c me td sg a n u e t e s a i t n a e y o h t e r s o s i r c s . i n e su y m a f e o d r f r n e f rsm i rc n t u t n y o f r a g o e e e c o i l o s r c i . a o Ke r s o -r c o rc a e e n o c me td sg y wo d : n t a k t we r n ;r i f r e n e i n;c n t u to o i rn o sr cin m n t ig o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面临的发展环境分析

机场 由于起 降时刻 、 空域 、 机场规 模等
法安排。在 目前 的情况下 , 合肥机场与
近机场和作为替代品的火车 、 汽车 。合
肥骆 岗机场 最强的竞争 对手应数 邻近
改革虽然 已完成 ,但法 人治理结构 未 } 限制也会使得本地机场想开的航线无
的南京禄 口机场 。南京机场除 了以航
怏, 加剧了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 。
( ) 二 内部 环 境
)
、
置 、辐射 范围 、机 场规模具有 自身特 点 ,以及 建成后运 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优 势:
首先 ,合肥新桥 国际机场 良好 硬件 设施 ,以及便利的交通将会对稀 客产生一定的吸引力。 其次 , 合肥机场 集 团完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属地化
到如合肥 等其他城市。
2 挑 战 、
用机场 ,合肥机场不存在 军民合 用初
场 面 临 的 限制 和 矛 盾 。
2 劣 势 、
( ) 部 环境 一 外
1
.
机 遇
首先, 随着 “ 中部 崛起 ” 战略 的实
施 ,东部及 沿海发达地 区资本和产业 向皖江地带梯度转移 ,安徽经济迎来
争战略的分析 。本文将从五 力分析模
f
时, 高速铁路仅 几十分钟 , 通航 城市 且
迈 克尔 ・ 波特( ca l ot ) 8 j 和航班量远远 超过 合肥 ;上海的虹 桥 Mih eP r r e于 0 和 浦东机场 是仅 次于首 都国际机场 的
国际航班始 发地以及 国内航班的 主要
场 来 说 就 是 讨 价还 价 的 能 力 强 弱 。合
现金流带来影响 。 最后 , 新机场搬迁到 合肥西北 后 ,对居住在 合肥东南 地区 的旅客在心理上有“ ” 远 的感觉 。
合肥新桥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特征分析

合肥新桥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特征分析合肥新桥机场是安徽省唯一的国际机场,也是东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在日常的飞行运行中,天气状况对于飞机的起降以及航班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低能见度天气往往是影响航班正常运行的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合肥新桥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一特殊天气现象对机场运行的影响。
一、低能见度天气的定义低能见度天气,通常是指大气中的水汽、尘埃等颗粒物或者大气中的水分子等对光的传播产生影响,使得地面或空中观测范围受到限制,导致能见度降低,不利于视线的清晰度。
在气象学中,低能见度通常是指地面气象能见度在1000米以下,或者航空能见度在5500米以下。
低能见度天气通常会影响飞机的正常起降,不利于航班的顺利进行,因此对于机场来说,低能见度天气是一种不利的天气现象。
二、合肥新桥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的频发性合肥地处江淮平原,气候湿润,而机场位于城市东南部,周边地势相对平坦。
在冬春季节,受冷空气和静稳天气的影响,合肥地区经常出现低能见度天气。
合肥新桥机场也受到这一气候带来的影响,低能见度天气的频发性较高。
根据气象统计数据显示,合肥新桥机场每年有约40-50天的低能见度天气,尤其是冬春季节,低能见度天气更常见,这给机场的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 雾和霾的频繁出现在合肥地区,冬春季节常常出现雾和霾天气。
雾是大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升温时发生凝结形成的气象现象,能见度通常在1公里以下。
霾是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水汽的混合物,通常能见度在1-5公里之间。
雾和霾的频繁出现,使得合肥新桥机场在这些天气下的能见度受到明显影响,对于航班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2. 温度对低能见度天气的影响合肥地区冬春季节的温度变化较大,冷空气南下时,气温下降,地面雾气容易形成,导致低能见度天气。
而在高温天气下,地面水汽蒸发增加,大气中的湿度增加,也会造成低能见度天气的出现。
温度是影响合肥新桥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引起机场的高度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百科名片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是国内4E级枢纽干线机场,航站楼面积将近10万平方米;飞机起降至2010年将达到年3.44万多架次;2010年货运吞吐量预计将达到12万多吨。
目录展开机场简介新桥机场规划建设4条跑道。
新机场场址与中心的直线距离31.8公里。
为机场配套的新桥自来水厂已奠基开工。
规划在车站新建一座机场航油卸油站。
机场本期征地拆迁10132亩,规划控制范围为20147亩;征地拆迁规划范围涉及村庄53个,涉及中小学校4所。
工程造价匡算约为40亿元。
本期工程计划在2010年建成。
据介绍,新桥机场本期建设的飞行区技术等级指标为4E,建设一条长3400米、宽45米的跑道和一条平行滑行道;航站楼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站坪客机位22个;配套建设通信、导航、气象、供油、供水、供电、供气、供热、航空公司基地等生产保障设施以及相应的行政办公生活设施。
项目总投资概算38.37亿元。
建成后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将继北京、上海虹桥、上海浦东、白云、深圳、厦门高崎等机场之后具备国内目前最高飞行区等级4E,可供世界上目前已投入商务运营的所有飞机起降。
大事记2005年8月3日,市领导来高刘调研新机场选址工作,启动机场场址备选工作。
2005年12月22日省长办公和2006年1月5日省委常委会议审定,高刘镇北部的备选场址作合肥新机场综合推荐场址。
2006年3月10日,高刘场址接受选址报告评审。
“位于合肥新机场综合推荐场址几何中心点的高刘镇自然庄遗址,红旗招展,彩球飘扬,了望台高矗。
国家民航组织的专家组在数百名群众欢呼声中,登台考察了场址概况”。
2006年4月19日,国家民航总局根据专家评审结果,批准综合推荐场址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场址。
2006年7月3日,合肥骆岗机场迁建办入驻高刘。
2006年8月3日,《合肥机场迁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
高刘新桥再次出现喜庆,欢腾的场面。
从邻里自发集聚而来的数发千计的村民迎来了国家发改委、民航总局、民航及军方相关部门的专家、官员一行数十人。
在这次评审考察的节骨眼上,高刘新桥出现了奇迹,两公里外的本镇贾郢村和一公里外的刘岗镇四冲均是倾盆大雨,唯独了望台所在的新桥机场本期工程跑道中心点风和日丽。
应验了一副联语:“地与人文争气象,天从人愿放晴和”。
2006年9月18日,合肥新桥水厂在高刘镇隆重奠基,省、市、县领导孙金龙、、吴存荣、卢仕仁、等莅临仪式现场。
2007年10月15日,国务院与中央军委正式批复同意迁建合肥骆岗机场,并定位新桥国际机场为国内干线机场。
发展历史合肥新桥坐落高刘镇境内,定位为国际机场,亚洲特大型机场,从筹备到正式开建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批准修建合肥迁建、新建新桥国际机场,10月15日,国务院与中央军委正式批复同意迁建,并定位机场性质为国内干线机场,此举标志着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项目正式获得批准。
未来几年后,一座现代化的“航空城”将展现在人们面前,新桥国际机场将为沟通世界架设一个新的空中桥梁,必将推动合肥乃至安徽民航业的发展,安徽“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安徽民航的发展乃至整个中国中部建设的格局也将因此改写。
根据规划,合肥新桥机场近期设计到2015年,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540万人次和万吨;远期到2035年,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2300万人次和40万吨。
新桥机场一期建设将按照满足2015年的需求进行,但对分期建设难度较大的单体工程如航站楼等,则按2020年的需求建设。
全期效果图1据介绍,新机场的建设将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进行。
在一期建设中,飞行区技术等级指标为4E级,建设一条长3400米、宽45米的跑道和一条平行滑行道;新建一座建筑面积占9万平方米的航站楼;站坪客机位22个;配套建设通信、导航、气象、供油、供电、供气、供热、航空公司基地等生产保障设施,以及相应的行政办公生活设施。
该项目总投资概算亿元。
建成后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将成为继北京首都、上海、上海浦东、广州白云、深圳宝安、高崎等机场之后具备国内目前最高飞行区等级的机场,可供世界上目前已投入商务运营的所有飞机起降。
新桥机场将按功能划分区域,并结合主要功能安排设计项目。
航站区规划方案为单元式航站楼构型,近期建设航站楼万平方米(不含登机桥固定端面积),为前列式布局,面对进场路东西向垂直布置。
位于跑道西侧,航站楼中心线与跑道中心线间距975米。
航站楼平面呈曲线,正立面正对进场路,建筑造型轻巧独特,引人注目。
一期建设的航站楼位于基地北侧,长801米,进深159米,总建筑面积104760平方米,其中地上10102平方米,地下3737平方米。
地上三层,局部四层。
地下局部一层,建筑高度30米。
主楼首层部分用作迎客厅、行李提取厅、行李分检厅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和设备用房等,层高米,局部米。
在东翼设置了国内远机位候机室及VIP候机室,完善了VIP候机室的所有配套功能和流线。
西翼设国际联检大厅和国际远机位入口,国际行李提取厅与其相连。
根据规划,将新建高架桥直接航站楼登机厅,并纳入航站楼总体设计当中。
直接通往航站楼的高架桥工程分为主桥和引桥。
主桥与航站楼二层平台通过栈桥相接,全长米,桥面全宽32~米,设有6条车道,并设有停车带及人行步道系统。
两端引桥与主桥及地面进出港道路相接,引桥全长为300米,全宽~22米,设3条车道及人行步道系统。
合肥新桥机场迁建工程于2008年12月19日正式开工,目前新机场建设各项施工工作已经逐步展开,预计2011年底建成。
机场选址新桥,这是一个高刘镇与交界处的一个小村庄,先前鲜为人知,但自从合肥新机场选全期效果图2址于此后,便成为受人瞩目的焦点。
在新桥机场建设中,选址是中的难中之难。
合肥新桥机场选址之前,参照国内机场一般不低于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惯例,曾有业内人士断言,合肥周边机场林立,城镇和人口密集,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和矛盾,难度相当大,选址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合肥新机场建设从项目启动到选址确定,前后不过用了半年时间,这也体现了安徽人对建设一座现代化新机场的迫切心愿。
在合肥新机场项目启动后,在2005年11月10日,中国民航新机场规划设计院总院项目组到达合肥,仔细踏勘合肥、、巢湖3市及肥东、、长丰、寿县、5县的9个预选场址,最后重点踏勘了高刘、许岗和三个场址。
据了解,影响机场选址的因素很多,在备选的3市5县9个预选场址中,有的地方有高压线、有的地方有。
因为搬迁困难而落选,有的地方因为有山或者自然保护区而工艺流程落选,有的地方则是因为与有空域矛盾落选。
2006年3月4日和10日,新机场进离场航线协调会和场址审查会先后在合肥召开,随后形成了《合肥新机场选址报告》。
其中,将高刘、刘岗场址综合后作为推荐场址,许岗场址作为备选场址,历经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初审、国家民航总局复查、安徽省政府与有关方面形成正式协议等多个重要阶段,2006年4月19日,高刘和刘岗综合场址通过国家民航总局审查,新机场同时命名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由高刘和刘岗综合的新桥机场场址,距合肥市中心距离公里,该处属地带,地势起伏不大,场区开阔,净空条件好。
同时场址周围地面交通便利,附近有合叶、合淮阜高速公路、312国道和宁西、、合九铁路通过,与周边机场冲突最小,兼顾了各方协调,可满足民用机场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
新机场力争07年年底开工建设。
东航、海航和深航3航空公司欲在新桥建基地,刺激安徽航空市场竞争,促其繁荣。
将成为合肥标志性工程。
开工建设2008年12月19日上午11时18分,备受6600万江淮儿女关注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程,在合肥市肥西县高刘镇合肥新机场场址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开工仪式。
这是安徽建设史乃至安徽经济上的一件盛事。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国土资源部总规划师,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央巡视组组长,安徽省领导、杨多良、、孙金龙、、臧世凯、詹夏来、、任海深、、花建慧等出席会议并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程培土奠基。
王金山宣布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程开工。
王三运在开工典礼上致辞。
他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全省人民翘首以盼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程大幕就要拉开了,这是我省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6600万江淮父老乡亲关注的一件大事!他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对工程的开工表示热烈祝贺,对国务院和军方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王三运说,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建设顺应了安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事关全省改革开放、加速崛起的大局,对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我省区位和资源优势,提升我省在乃至全国的交通地位,更好地参与区域发展分工,加强与兄弟省市区的与合作,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必将产生有力的推动。
为此,他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节约型、环保型、科技型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强化质量管理,加快建设步伐,紧紧围绕“高起点规划、高速度推进、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完成”的目标,以第一流的现代科学管理,第一流的文明施工,第一流的工程质量,把它建成第一流的工程,奋力谱写安徽交通建设新的篇章,为加快安徽崛起、推进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王昌顺代表中国民用航空局到会祝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安徽省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组长孙金龙,代表合肥市和安徽省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致辞。
省长助理花建慧主持开工典礼。
南京军区、民航地区管理局、民航华东空管局、中航油华东分公司、国内各主要航空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安徽省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合肥暨有关部门领导,建设施工单位职工代表、工作人员、市直机关干部代表和肥西县机关干部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开工典礼。
开工典礼之后,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航站楼工程开工,这标志着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建设大幕正式拉开。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程《可研报告》,在今年11月5日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建设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长王三运于11月1 7日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调整充实了安徽省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成员,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省长黄海嵩、省长助理花建慧、合肥市市长吴存荣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合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安列担任。
领导小组调整后,有关领导多次拜访国家有关部委,全力推进项目实施,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尤其是合肥市和肥西县,在接到开工筹备任务后,以过硬的作风、惊人的效率,仅用20天的时间,打通了长5000米、宽9米、荷载20吨的通往新机场场址的施工便道,创造了合肥大建设史上新的速度,为新机场的全面开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