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生命离不开水》全单元教案.doc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学习教案-生命离不开水

赞美水,了解水的作用
7.师补充:水是生命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动植物体 内占的比例很大,比如,有些海洋动物体中的水占了百分之 98,人体肌肉里含水百分之70,血液、淋巴液含水百分之 90。水还是人体、动植物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 如果没有水,养料不能吸收,废物不能排泄,光合作用不能 进行,一切生命活动就停止了,所以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 不开水!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0
4 0
5 0
6.最后得出结论。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6
1.下面我们就来比较两种水果的含水量, 香蕉和桔子。你先猜猜哪种含水量多?
01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7.你还想比较哪些蔬菜或水果的含水量
07
呢?课后我们自己可以想个办法去验证。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谢谢
【教学目标】
学生材料: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水的作用的资料、每人准备一个桔子或橙子、 带材料袋中的透明试管,有根的小草。 【教学时间】
1课时
赞美水,了解水的作用
1.多媒体出示“诗”: “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 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读了
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
6.学生答。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知道水是生命体的必须,设计实验验证
1.我们每天从食物中吸取了很多水分,科学研究表明:正常人每天要摄取23升水,相当于一大雪碧瓶那么多。如果我们不吃食物能活两三个星期,可要 是不喝水,也许三天也活不了,那么你知道一棵小草每天喝多少水吗? 2.小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观察和验证。 3.学生交流实验设计,师生补充完善。 4.多媒体出示记录表时间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水面高度 (厘米) 注意点:每天同一时间观察测量。
苏教版科学三上《生命离不开水》优秀教案【教案】.docx

生命离不开水一、教材分析:《丄命离不开水》是《纶命之源——水》单元的起始课。
以选择水的话题,作为研究地球物质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看待水与生命的更深层次的关系。
水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命脉。
在我们生活屮,衣食住行、绿化保洁、工农业生产、畜牧业的发展都需要水的帮助。
但是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不断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來许多影响,这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单元《生命z源一—水》共分为四课:1 •生命离不开水。
2•观察水。
3•家乡的水资源。
4•地球上的水。
通过木课及木单元的学习,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讨论和动手实验,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长需要水,从而体会到水与每种生物都息息相关,增强节水意识,自觉保护水资源。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对生命与水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人、动物、植物“渴” 了要喝水,已经知道生物维持生命需要水,在本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看待水与生命的更深层次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离不开水,还将为今后进一步认识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等内容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生命离不开水》的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1•引发学生对生命离不开水的讨论。
2•引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感受植物体内含有水。
3•给扇形图涂颜色。
4•观察小草“喝”多少水。
教者着重把握以下儿点:1・重视学生资料及相关用品的收集。
上课之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
此外,准备一些蔬菜、水果等,以便引导学生了解植物体内含有水。
2•选择含水分比较多的植物,便于学生比较。
3•渗透感情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愿意与同伴交流与合作,意识到水在生命活动屮的重要性。
4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学会提取植物体内水的方法。
•初步学会安装“观察小草喝水”的装置。
知识与技能•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类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 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苏教小学科学三上《07生命离不开水》word教案(2)

1
1
2 2
1
2 3
1
1
2
1
2
3
1
1
2 2
1
2
3
的办法好。
比如手挤、刀拍、捣碎、压汁机等等。
(4)让学生感受植物体内有水。
(5)让学生比较哪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多?哪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少?
(6)我们在吃食物时也补充了大量的水。
还补充了大量的维生素等等营养
(7)注意事项:注意安全。
小刀不要伤着手、损坏桌子等。
3.比较人体及各种食物中的含水量。
(1)学生新闻记者P24上的内容并完成书上的作业。
4.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1)生阅读P24下的实验内容。
(2)按照要求完成该项实验。
(3)把实验结果记在P78的表格中。
(三)课后作业:
课后观察比较哪些动植物体的含有水分多?哪些含有的水分少?
三年级科学。
三年级上科学教案-生命离不开水苏教版

生命离不开水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学会提取植物体内的水。
(2)初步学会安装“观察小草喝水”的装置。
2.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2)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分组实验用的大试管、植物油、纱布、水果刀、小烧杯、记录纸。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蔬菜、水果、鸡蛋等食物;橡皮泥、小尺、彩笔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朗读小诗:“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
”2.学生猜这首诗是赞美谁的?为什么呢?3.揭单元题:“生命之源——水”(二)自主学习:1.生命离不开水。
(1)师生讨论:不有些什么用途?(2)引导学生认识动物、植物和人都离不开水。
2.哪些地方有水。
(1)师生讨论:哪些地方有水?(2)认识植物体内有水。
(3)学生想办法把带来的植物体内的水挤出来,看看它们含有多少水?比一比,谁想的办法好。
比如手挤、刀拍、捣碎、压汁机等等。
(4)让学生感受植物体内有水。
(5)让学生比较哪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多?哪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少?(6)我们在吃食物时也补充了大量的水。
还补充了大量的维生素等等营养。
(7)注意事项:注意安全。
小刀不要伤着手、损坏桌子等。
3.比较人体及各种食物中的含水量。
(1)学生新闻记者P24上的内容并完成书上的作业。
4.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1)生阅读P24下的实验内容。
(2)按照要求完成该项实验。
(3)把实验结果记在P78的表格中。
(三)课后作业:课后观察比较哪些动植物体的含有水分多?哪些含有的水分少?3.2观察水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在观察中发现水的性质。
(2)能用语言、文字描述观察水的结果。
(3)初步认识物体的方法,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
三年级上科学教案-生命离不开水_苏教版

1、生命离不开水一、课程标准:科学探究:1.能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根据需要,从更多的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3.能在总结证据的根底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想知道,爱提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4.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科学知识:1.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
2.会用涂色的方式表示水在物体中的含量。
科学知识1.知道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
2.知道家庭、农业、工业、交通、娱乐等领域离不开水。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水就像母亲的乳汁,哺育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教学重难点:1.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
2.会用涂色的方式表示水在物体中的含量。
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
•知道家庭、农业、工业、交通、娱乐等领域离不开水。
••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
•会用涂色的方式表示水在物体中的含量。
四、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开展层次1:学生无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
层次2:学生能用一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
层次3:学生能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并会用涂色的方式表示水在物体中的含量。
五、教学材料:搜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各种食物含水量的数据,分组实验用的蔬菜、水果等食物、菜板、纱布、榨汁机、水果刀、烧杯、记录纸、试管、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兴旺的植物、水、小尺。
六、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一、交流彼此的知识和经验,全面提升水的重要性认识。
1、教师提出讨论内容:水有什么用?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水?要求说得越多越好,每组把讨论的结果及时的写或画在白纸上。
2、每组代表把纸张贴在黑板上,1.学生在上本课之前对水的作用已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但都是琐碎的,这局部内的教学目的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藏,用看、说、写、画等方法将学生头脑中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到较完整的体系中,使学生领悟“生命离不开水〞的真正内涵。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1《生命离不开水》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1《生命离不开水》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1《生命离不开水》是一节关于水对生命的重要性的科学课。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向学生展示了水对植物和动物生命的重要性,以及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教材还介绍了水的三态变化和水的净化等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水并不陌生。
但是,他们可能对水在生命中的具体作用和水的净化等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道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2.了解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3.掌握水的三态变化和水的净化等基本知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对生命的重要性,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难点: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净化。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2.使用案例分析法,介绍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3.运用实验演示法,讲解水的三态变化和水的净化。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实验器材,如水、冰块、热水等。
3.准备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了解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水的三态变化和水的净化过程。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了解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提出一些实际可行的措施。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强调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方便学生复习。
苏教版科学三上《生命离不开水》标准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上《生命离不开水》标准教案1.生命离不开水[主备人]杨华[课型]探究活动[上课时刻]第四周——第五周[教学目标]1.明白水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植物的生长、繁育离不开水。
2.能够用不同的方法研究植物体内含水的多少。
3.意识到水培育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教学重点]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想各种方法,比较物体中的含水量。
[教学具预备]西红柿、黄瓜、胡萝卜,菜刀、烧杯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朗诵黑板上的这首诗。
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2.提问:猜一猜,诗中颂扬的是谁?3.请你们照着黑板上小诗的格式,自己编一首小诗,颂扬一下水吧。
等会儿请小诗人朗诵给全班同学听。
4.谈话:除了小诗中讲到的,你还明白哪些生物离不开水的例子。
5.学生讲述。
6.提问:你们明白动植物什么缘故离不开水吗?7.教师小结:水是生命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动植物体内占的比例专门大,比如:有些海洋动物体内的水占了98%;人体肌肉里含水约70%;血液、淋巴液含水约90%。
即使人的骨头里,也有16%——46%的水分等等。
水依旧人体、动植物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
假如没有水,养料不能吸取,废物不能排泄,光合作用不能进行,一切生命活动就停止了,因此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
(板书课题)二、了解人体及一些食物的含水量1.谈话:我们差不多明白,人、动植物体内都有水,那么,我们人体内怎么说含多少水呢?你们猜猜看。
2.教师边讲解边画图:人体内有65%的水(画圆),确实是扇形面积部分,我们把它涂上蓝色。
对比书中各种食物的百分数,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颜色在图中涂色。
三年级科学上册生命离不开水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生命离不开水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对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生命离不开水。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的特性以及水对生物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的存在形式及功能2. 实验:水的溶解实验3. 生物对水的需求4. 水资源保护三、教学重点1. 水的存在形式及功能2. 实验:水的溶解实验四、教学难点1. 生物对水的需求2. 水资源保护五、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水对生物有什么重要性吗?2. 学生分享对水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生命离不开水。
二、水的存在形式及功能(10分钟)1. 教师讲解水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如自由水、结合水等。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水的不同存在形式,并了解各自的功能。
三、实验:水的溶解实验(15分钟)1. 教师演示水的溶解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水的溶解能力。
四、生物对水的需求(10分钟)1. 教师讲解不同生物对水的需求,如植物、动物等。
2.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生物对水的需求,如植物的浇水、动物的饮水等。
五、水资源保护(5分钟)1. 教师讲解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问题。
2. 学生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提出具体措施。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举例说明水对生物的重要性。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3. 知识测试:通过问卷或测试的方式,检验学生对水的存在形式、功能、生物对水的需求以及水资源保护的掌握程度。
六、水的特性实验(15分钟)1. 教师演示水的特性实验,如水的蒸发、水的冰冻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描述水的特性以及实验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命离不开水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几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
(2)会用涂色的方式表示水在物体中的含量。
2、科学知识
(1)知道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
(2)知道家庭、农业、工业、交通、娱乐等领域离不开水。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水哺育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二、教学时间:
1—2课时
三、教学重点
重点: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想各种办法,比较物体中的含水量。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资料:有关人体、动物、植物离不开水的资料;各种食物含水量的数据。
(2)录音机,背景音乐(有流水声音)。
(3)蒜臼、水果刀、纱布等工具;小烧杯或一次性塑料杯;西红柿(或水果)、胡萝卜和土豆等。
(4)一次性塑料杯(或瓶子)、植物油、塞子(或硬纸板)、记号笔(或绳子)。
学生准备:
(1)收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
(2)实验用的蔬菜、水果等;
(3)水彩笔、尺子、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2、观察水
一、教学目标
3、过程与方法
(1)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出水。
(2)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2、科学知识
(1)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2)知道认识物体常用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二、教学时间:
1课时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科学方法认识水的各种性质。
难点:选择用具,把水运到1米或更远处的空桶中。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牛奶、白醋、糖水等各种液体、流速板、滴管、加一点红色颜色的水、不同形状的容器。
学生准备:
白开水
六、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3神奇的水
一、设计理念
学生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是让孩子亲历探究,研究水的毛细现象、溶解现象、表面张力、压力等性质,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了解水的这些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以致用。
二、教学目标
6、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
(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画)描述水的其他本领。
2、科学知识
(1)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现象和溶解现象,了解水的其他性质。
(2)了解毛细现象、表面张力、溶解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水的毛细现象,溶解现象。
难点: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五、教学准备
烧杯、红色的水、薄纸巾或棉布条、一角硬币、滴管、矿泉水瓶(侧壁带孔)、方糖、玻璃棒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4、地球上的水
一、教学目标:
13、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适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能选向大家表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
2、科学知识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2)了解水污染的现象及危害。
(3)知道常用的节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水创造了美丽的大自然奇观,懂得爱护水资源,提高节水意识。
二、教学时间:
1课时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淡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现象。
难点:分析数据,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缺乏。
四、教学准备
资料的收集: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各种水污染图片等
教学光盘
五、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