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中从形合到意合的转变技巧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口译中的运用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口译中的运用
语言是我们表达意思的方式之一,而汉英口译则是把双方的意思妥善的传达出来的重要一环。
形合与意合是一种汉英口译的重要技巧,其重点在于把汉语翻译成英语时,形态和意思都必须与目的文重新组合,使之形合意合。
形合与意合在汉英口译中的运用有很多:首先,可以采用句型转换或变换来使其形合意合,比如把由多个句子组成的汉语句子转换成一句英语句子,又如把单句汉语句子转换成多个英语句子;其次,在词汇的使用方面,可以把汉语的复合词翻译成英语的同类词;再次,还可以从动词的使用方面去考虑,以确保句子的连贯性;最后,还要注意双方习惯上的一些特定用语,比如中文语言中常常会出现行文所需之语,这类语句在英语中是不常用的,因此需要翻译为等价的英语表达方式。
当然,使汉英口译形合意合也是要在一定的训练技巧基础上积累经验来逐步做到的。
另外,大家也要善于利用已有成果,根据双方语言的表达特点,学会一些有效的经典句型的翻译,以及从句子的结构、词汇的意义上,去分析文本的内容,以及给出最简明、最精准的翻译。
总而言之,形合与意合是汉英口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技能,正确地运用形合与意合可以帮助我们把双方的意思准确的传达出去,达到好的口译结果,因此是汉英口译人士或者需要学习汉英口译的人必须掌握的技能。
英汉互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英汉互译中的“形合”与“意合”作者:陈锦强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03期摘要:英语句法结构重形合,所以句子各成分间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连接词语,以表示其结构关系,句法结构比较严谨。
汉语句法重意合,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用意思贯穿起来,没有一定的连接词,结构形式比较松弛。
翻译时,掌握这一特点,可以摆脱英语原文结构的束缚,适当地使用意合的方法,使译文达到明白晓畅,通顺易懂的要求。
是消除“翻译腔”的一个重要手段。
英译汉时要留心意合,以免译文呆滞死板;汉译英时要留心形合,以免译文失去圆润与自如。
关键词:形合意合英汉互译Abstract:In English, clauses or phrases are coordinated with one another or subordinated to one another syntactically while in Chinese they are placed one after another without coordinating connectives. Therefore, when English sentences are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connectives are often omitted, thus, achieving good and smooth Chinese and when Chinese sentences ar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do the other way around.Key Words:Hypotaxis Parataxis E-C Translation C-E Translation本文论述的所谓形合(hypotactic)与意合(paratactic)主要指英汉句式句与句(联合关系配列及偏正关系配列的句与句)之间起连接作用的成分是保留还是省略的一个句法问题。
英汉互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英汉互译中的形合与意合摘要:本文从形合意合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了对比。
通过例句证明了英语重形合而轻意合,汉语重意合而轻形合的特点,并且分析了形合与意合形成的原因及区别的表现和辩证关系,最后指出了这种区别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形合,意合,语境一、形合与意合的概念形合(hypotaxis)和意合(Parataxis)是语言表现法。
形合是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意合是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
形合”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应,意合注重意义上的连贯。
二、英汉语形合、意合的成因形合指的是词与句子的组合主要是通过显性的形态标志体现出来的,当形态标志不充分的时候,还可以用其他语法手段来显示词组、句子、句群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意合指的是语言中词与词、句子和句子的组合主要是凭着语义上的关系和联想达成的。
词语句子的组合往往在外部形态上没有明显的标志,交际双方能够在一定的语境下依据自己的语感,对语句做出正确的语义解码。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形合和意合兼而有之的,没有一种语言会是纯形合或纯意合的语言,所不同的只是它们表现趋势上的差异。
形合和意合两种手段通常都存在于一种语言中.在汉英双语对比中,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
①在言语交际层面上,说汉语的人能够依靠汉语话语对上下文包括情景上下文[包括情景上下文(situational context)语境(linguistic context)]强烈承继性来进行交际,而一旦这种交际能够顺利进行,言语交际双方就可以不求话语语句的形式完备,说出一些言简意赅、"残缺不全"的句子来。
这些独特的"汉语精神"和英语对应表达方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相比汉语而言,它有较丰富的形态标志,有较鲜明的词类分别。
句子以限定动词为中心,各种语法范畴在英语中都有全面体现。
英语话语交际中句法形式要求比较严格。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摘要】在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是两种不同的翻译方式。
意合翻译注重表达原文的意思,而形合翻译则更注重原文的形式和结构。
本文从意合翻译和形合翻译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它们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和转换方式。
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讨论,展示了在不同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
结论部分强调了意合与形合的转换对于汉英翻译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展望。
总结指出,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是一项重要的技能,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提高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关键词】意合翻译, 形合翻译, 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实例分析, 案例讨论, 重要性, 未来发展展望, 总结1. 引言1.1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意合" and "形合" in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is essential for achieving accurate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t require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both languages and cultures, as well as the ability to navigate the subtle nuanc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2. 正文2.1 意合翻译的特点意合翻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表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并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忠于原意:意合翻译注重传达原文的原意和情感,而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译。
译者会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合理的转换,以保证译文表达的意思符合原文的内涵。
2. 灵活性:意合翻译注重整体效果,译者可以在保持原意的前提下适当增删内容或调整语序,以使译文更通顺、自然。
3. 文化契合:意合翻译会考虑到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尽可能使译文贴近读者的文化认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接受度。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及其应用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及其应用一、英汉在连贯方式上的“形合”和“意合”连贯是句子依据合理的语义和逻辑关系,恰当地连为一体的语篇特征。
但在重意合的汉语中,这种特征往往隐含在上下文中,呈“隐性”。
这并不妨碍汉语读者对其阅读和理解,因为汉语是依靠语篇的语境意义来弥补其在逻辑和连贯方面的不足,而英文语篇中的逻辑和连贯关系则表现出“显性”的特征,即它的逻辑和连贯关系是通过外在的形式(词法和句法结构)来体现的。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就应注意这种“隐性”和“显性”之间的转换。
例如:原文: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了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译文:We crossed the Yangtze and arrived at the station, where I bought a ticket while he saw to my luggage...At the sight of his back tears started to my eyes, but I wiped them hastily so that neither he nor anyone else might see them.以上汉语原文似乎是由几个并立的流水句组成,在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连贯逻辑关系。
但细细分析,发现此段中文中隐含着逻辑连贯关系,在将其译为英文时,就应该把汉语中的这种逻辑连贯关系显现出来。
英文译文中分别用了关系副词、从属连词、并立连词等,在句法上较好地体现了汉语原文中隐含的逻辑连贯关系。
如果我们再根据英文译文,将其回译成汉语,这时我们就应该将英文中通过形合而表现出的“显性”化为汉语通过意合表现出的“隐性”。
具体来说,就是将英文中的where,while,but,so that 等略去不译。
例如:1) As the weather was getting better, we decided to go for an outing the next day.译文:天气变好了,我们决定第二天去远足。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1. 引言1.1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概述在汉英翻译过程中,意合与形合是两种重要的翻译方法。
意合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更加注重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而形合则是更注重保持原文的句法结构和词语形式。
在翻译中,这两种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原文的特点以及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言特点。
在汉英翻译中,意合翻译的特点是能够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的意图。
意合翻译要求译者对原文进行深入理解,把握原文的情感和背景,用更加自然流畅的语言来表达。
而形合翻译则更注重于保持原文的结构和形式,使译文在语法和词汇上更贴近原文。
在实际翻译中,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意合和形合的方法。
有时候需要注重传达原文的情感和意思,选择意合翻译;有时候需要保持原文的句法结构和词语形式,选择形合翻译。
译者需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和翻译的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在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方法包括对原文意思和结构的分析、目标语言风格和习惯的考虑以及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
综上所述,意合与形合在汉英翻译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2. 正文2.1 意合翻译的特点意合翻译是汉英翻译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特点如下:1. 文意优先:意合翻译注重传达原文的整体意境和情感色彩,而不是逐字逐句地翻译。
在意合翻译中,译者需要更加注重原文的内在含义和修辞手法,以保持译文的通顺和流畅。
2. 灵活性:意合翻译注重译者的个人理解和创造力,允许译者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意译或增删调整原文的内容,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
3. 保留原味:意合翻译不仅要传达原文的意思,还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的味道和特色。
译者需要准确把握原文的文体和风格,以确保译文与原文在风格上保持一致。
4. 融通性:意合翻译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受众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以确保译文更贴近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语言习惯。
翻译研究:探索英汉翻译实践中形合到意合的转变

探索英汉翻译实践中形合到意合的转变由于东西方在文化、理念、生活、思维以及审美等方面的差异性,其语言在语法、句子结构以及文章结构成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英语和汉语的比较研究中形合与意合的问题一直都是国内外学术界和翻译界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下面,笔者将具体分析形合与意合,以及形合到意合的转换等问题。
一、形合与意合(一) 形合形合指借助语言的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来实现词语或是句子之间的连接。
注重的是句子形式上的连接。
主要的形合手段:形态、形式词。
形态是指语言的构词与构型;形式词则有连接词、关联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和代词等。
(二) 意合意合是指借助语言的词语或是句子的意义、逻辑关系等来实现词语或是句子之间的连接。
注重的是行文意义上的连贯。
(三) 英汉翻译中形合与意合的影响1、逻辑表述不一。
由于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导致两种语言对逻辑关系的表述方式的不同。
英语句子注重的是形式上的完整性,有16种时态和各种不同的连接词来表述动作的时间,其句子的顺序不受动作发生的实际时间约束,可根据自己的语言意图来进行句子成分的排列,逻辑关系的表述不受语序的强制性影响。
而汉语注重的是语意上的连贯性,一般都有固定的语序来体现逻辑关系,动作的先后顺序都是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来逐步展开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则是依靠各个成分之间的排列顺序来体现的。
同时,英语和汉语在因果关系、假定结果关系等方面的逻辑关系表述也不一致。
这就需要翻译者进行翻译时,要特别注重两种语言在逻辑表述上的差异性。
考虑英语的句子结构与构成成分,考虑汉语的语言思维,翻译的句子要按照事物发生的事理顺序来组织语言,各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充分连接,以体现句子的完整性与流畅、优美的意境。
例:You and I remain the same in different time, at different places, among different people ;time is changing, space is changing and everything is changing ,except my endless love for you!译文: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群,相同的只有你和我;时间在变,空间在变,一切都在变,不变的只有对你无限的思念!在这段句子中,使用了and、except 等形式词来连接句子,使句子的结构严谨,符合语法要求。
试论由形合到意合的转换技巧——以《追风筝的人》翻译为例中期报告

试论由形合到意合的转换技巧——以《追风筝的人》翻译为例中期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凸显。
对于一个作品的翻译质量的高低,不仅仅是汉语读者能否较为准确地理解原作的主题思想,更是涉及到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内涵以及对于语言和文化的传承。
因此,如何进行高质量翻译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翻译中,如何将原文中的意义完整地传达给目标语言的读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对于文学翻译来说,尤其需要在传达意义的基础上,保持原作的思想、风貌和意境。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由形合到意合的转换技巧,成为一种重要的技能和能力要求。
本文试以《追风筝的人》的翻译为例,探讨由形合到意合的转换技巧的实践应用问题。
二、文本介绍《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绘了阿富汗的社会与生活,以及主人公阿米尔和他的朋友哈桑之间的故事。
小说情节间疏密有致,几位主要人物的复杂情感交织在一起,一气呵成的叙事风格和带有浓郁的民族情调的描写,使得小说在读者和评论家之间都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三、翻译过程和思考1.原文对比原文:“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I heard myself say. Then I turned and ran.译文:我对你说:“为你,我愿意千方百计”,说完就转身跑了。
2.由形合到意合在这一句话中,“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是一个拿手好戏,这个词语翻译成汉语中文时,有些翻译者比较翻译成了“为你千千万万遍”,或者仅仅翻译成了“为你千万遍”。
这样的翻译过于直译,使得原文中“拿手好戏”的表达显得有些平淡无奇。
在这个场景中,主人公的情感紧张,语气强烈,那种神经质的情感,一般的情感表达往往难以传递。
因此,翻译中应该采用更符合目标语言文化特征和情感表达的翻译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翻译中从形合到意合的转变技巧
把英语文本翻译成汉语一直以来是一项艰巨而又繁琐的任务,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总是要在英汉语言的形式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之间找到一个调和的平衡。
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和分析从形式到意义的转变技巧,这是一种从英文翻译为汉语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把握翻译原则、词语翻译、句法翻译和意义翻译。
首先,在任何翻译任务中,把握好翻译原则是最重要的。
传统的翻译原则是“审静而准确”,即翻译时要仔细审查原文,并尽量把译文与原文保持一致。
相反,“注重准确性”则要求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将原文的文体、水平和意义精确地传达给译者。
其次,词语翻译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词语翻译包括两个层面:音译和意译。
音译是把英语词组直接使用汉语拼音或英语词语翻译成汉语,而意译则要求翻译者把英语词汇完全反映在汉语词语中,例如把“life”翻译成“生命”,把“love”翻译成“爱”。
此外,句法翻译是翻译时的重要技巧,它是指把英语句子的结构和语法完全反映在汉语句子中。
句法翻译的重点在于把汉语的句法结构与英语的句法结构保持一致,例如当一个英文句子中有一个宾语从句时,句法翻译就要在汉语句子中找一个相应的宾语从句,使汉语句子与英文句子保持一致。
最后,意义翻译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把英语中的意义反映在汉语中,这有时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汉语与英语在文化背景和母语思维上有着很大的差异。
这种翻译技巧是非常重要
的,它在两种语言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桥梁,把英语的文意传达给汉语的读者。
综上所述,从形式到意义的转变技巧是一种从英文翻译为汉语的技巧,它包括把握翻译原则、词语翻译、句法翻译和意义翻译四个环节。
在英汉翻译中,翻译这些技巧都非常重要,把握好这些技巧可以帮助翻译者将英文中的文意准确、完整地传达给汉语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