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一般是多长
法律审理案件审理期限(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审理案件审理期限,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从立案到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生效的法定时间限制。
审理期限的设定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司法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我国法律审理案件审理期限的概述、具体规定、延长条件和特殊情况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法律审理案件审理期限概述1. 审理期限的定义审理期限,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从立案到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生效的法定时间限制。
它是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的重要手段。
2. 审理期限的意义(1)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审理期限的设定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当事人能够及时获得公正的司法救济。
(2)提高司法效率:审理期限的设定有助于提高司法效率,缩短案件审理周期,减轻当事人诉累。
(3)维护司法权威:审理期限的设定有利于维护司法权威,树立人民法院公正司法、高效司法的形象。
三、法律审理案件审理期限的具体规定1. 普通程序(1)民事案件: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
(2)行政案件: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3)刑事案件:立案之日起1个月内审结。
2. 简易程序(1)民事案件: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2)行政案件:立案之日起2个月内审结。
(3)刑事案件:立案之日起1个月内审结。
3. 特别程序(1)民事案件: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2)行政案件:立案之日起2个月内审结。
(3)刑事案件:立案之日起1个月内审结。
四、法律审理案件审理期限的延长条件1. 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由院长批准。
2. 下列情况可延长审理期限:(1)因不可抗力导致案件审理期限延长的;(2)因当事人提供证据、证人出庭等原因导致案件审理期限延长的;(3)因人民法院内部管理、工作协调等原因导致案件审理期限延长的。
五、特殊情况下的审理期限1. 申诉、再审案件(1)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
(2)刑事案件申诉案件: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2. 立案审查案件立案审查案件,自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
法律是如何规定简易程序的,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是多久

法律是如何规定简易程序的,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是
多久
刑事简易程序是指基层⼈民法院审理部分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案情简单、争议不⼤、处刑较轻的刑事案件所采⽤的较普通程序相对简化的第⼀程序。
那么,法律是如何规定简易程序的,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是多久?店铺⼩编带来相关解答。
法律是如何规定简易程序的,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是多久
审理期限:《刑事诉讼法》第⼆百⼆⼗条适⽤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个半⽉。
《刑事诉讼法》第⼆百⼀⼗四条基层⼈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适⽤简易程序审判:
(⼀)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
(⼆)被告⼈承认⾃⼰所犯罪⾏,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的;
(三)被告⼈对适⽤简易程序没有异议的。
⼈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建议⼈民法院适⽤简易程序。
以上就是店铺⼩编的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到店铺在线咨询。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民事诉讼是⽇常⽣活中较为常见的⼀种诉讼形式,了解其相关简易的程序审理期限对我们来说会有⼀定的帮助。
那么,您是否知道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是怎样的呢?那么,接下来就由店铺⼩编就为您整理出相关的知识,供您阅读,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第⼀百六⼗⼀条⼈民法院适⽤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案之⽇起三个⽉内审结。
相关知识:审限指从⽴案的次⽇起⾄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的期间,是⼈民法院审理案件必须遵守的期限。
在我国,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主要包括⼀审、⼆审和再审的审理期限。
⼀、⼀审审限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适⽤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不能延长,若3个⽉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审限从法院正式⽴案的次⽇算起。
)。
⼈民法院适⽤普通程序审理⼀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审审限⼈民法院审理⼆审民事案件⼀律适⽤普通程序,审限为3个⽉,特殊情况由本院院长批准延长;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
三、再审审限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的审限依据适⽤的程序确定,按照⼀审程序再审的适⽤⼀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按照⼆审程序再审的适⽤⼆审程序的审限。
四、不计⼊审限的情况根据最⾼⼈民法院适⽤民事诉讼法若⼲问题的意见的规定,下列事项耽误的期间不计⼊审限:(1)公告期间,即从法院在报纸上正式发出公告之⽇起⾄公告期满的时间。
(2)鉴定期间,即从当事⼈提出书⾯鉴定申请⾄鉴定机构出具正式的鉴定结论之间的时间。
(3)处理管辖问题的期间,即从当事⼈提出书⾯管辖异议⾄⼆审法院就管辖问题作出终审裁定书的时间以及处理⼈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4)因当事⼈、诉讼代理⼈申请通知新的证⼈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法院决定延期审理⼀个⽉之内的期间;(5)有关专业机构进⾏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期间;(6)中⽌诉讼(审理)或执⾏⾄恢复诉讼(审理)或执⾏的期间;(7)当事⼈达成执⾏和解或者提供执⾏担保后,执⾏法院决定暂缓执⾏的期间;(8)上级⼈民法院通知暂缓执⾏的期间;(9)执⾏中拍卖、变卖被查封、扣押财产的期间。
速裁程序和简易程序的区别

速裁程序和简易程序的区别
1、适⽤范围上:简易程序适⽤所有基层院管辖案件;速裁程序仅适⽤于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2、对被告⼈认罪悔罪的程序要求:简易程序要求被告⼈承认⾃⼰所犯罪⾏,对指控的事实没有异议,速裁程序要求被告⼈必须认罪认罚;
3、合议庭组成⽅式:简易程序对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可以组成合议庭进⾏审判,也可以由审判员⼀⼈独任审判;对可能判处有期徒刑超过3年的,应当组成合议庭进⾏审判;速裁程序只规定了由审判员⼀⼈独任审判。
4、庭审⽅式:简易程序在审理中,不受普通⼀审程序中关于送达期限、讯问被告⼈、询问证⼈、鉴定⼈、出⽰证据、法庭辩论程序规定的限制,但应当听取被告⼈的最后陈述;速裁程序⼀般不进⾏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但应当听取辩护⼈意见和被告⼈的最后陈述意见。
5、对检察院是否派员出庭法定规定:简易程序要求⼈民检察院派员出庭法庭;速裁程序未对此做出规定;
6、审查起诉的期限:简易程序⼈民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期⼀般为1个⽉,特殊情况下可延长15⽇;速裁程序⼈民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期限⼀般为10天,对可能判处1年-3年有期徒刑,可延长15⽇;
7、检察院是否提出量刑建议要求:简易程序⽆硬性规定;速裁程序适⽤于认罪认罚案件对量刑建议的规定;
8、审理期限:简易程序⼀般审理期限为20天,对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延长⾄⼀个半⽉;速裁程序审理期限为10⽇,对可能判处1年⾄3年有期徒刑的,可以延长⾄15⽇
9、对当庭审判要求:简易程序未要求当庭审判;速裁程序规定应当当庭审判;
10、是否适⽤于未成年犯罪案件:简易程序适⽤,但速裁程序不适⽤。
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

适⽤简易程序的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适⽤简易程序的案件审理期限是多长⼈民法院适⽤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案之⽇起三个⽉内审结。
相关法律知识:民事诉讼不适⽤简易程序的情形包括哪些1、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
这是因为,对于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需要适⽤公告送达的⽅式,即需要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与开庭传票,⼀次公告就需要六⼗天,⽽我们整个简易程序的审限才三个⽉并且不得延长,因此种类案件不适合⽤简易程序。
2、发回重审的。
发回重审的案件往往在事实认定或者诉讼程序⽅⾯存在错误,为保证案件的审判质量,不适宜再适⽤简易程序审理。
3、共同诉讼中⼀⽅或者双⽅当事⼈⼈数众多的。
该类诉讼因涉及到⼈数众多的⼀⽅或者双⽅当事⼈的民事权益,因此,不适宜适⽤程序较为简化的简易程序进⾏审理。
4、法律规定应当适⽤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催告程序和企业法⼈破产还债程序的。
应当适⽤审判监督程序的民事案件,其⽣效裁判均确有错误或者⽣效调解协议违反⾃愿原则或内容违法,此时,从保证当事⼈合法权益以及保证案件公正审判的⾓度,不得再适⽤简易程序进⾏审理。
依法应当适⽤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催告程序和企业法⼈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属于⾮诉讼案件,⽽适⽤简易程序只能审理诉讼案件,因此,不得适⽤简易程序。
5、⼈民法院认为不宜适⽤简易程序进⾏审理的。
1、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
这是因为,对于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需要适⽤公告送达的⽅式,即需要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与开庭传票,⼀次公告就需要六⼗天,⽽我们整个简易程序的审限才三个⽉并且不得延长,因此种类案件不适合⽤简易程序。
2、发回重审的。
发回重审的案件往往在事实认定或者诉讼程序⽅⾯存在错误,为保证案件的审判质量,不适宜再适⽤简易程序审理。
3、共同诉讼中⼀⽅或者双⽅当事⼈⼈数众多的。
该类诉讼因涉及到⼈数众多的⼀⽅或者双⽅当事⼈的民事权益,因此,不适宜适⽤程序较为简化的简易程序进⾏审理。
4、法律规定应当适⽤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催告程序和企业法⼈破产还债程序的。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审理期限为六个月吗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审理期限为六个⽉吗民事诉讼⼀般情况下分为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
简易程序相对于普通程序来说审理的较快,可以在短时间内确定案件的结果,因此还是⽐较利于双⽅当事⼈的,可以节省诉讼的时间。
那么需要多久呢?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审理期限为六个⽉吗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46条的规定,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案之⽇起3个⽉内审结。
适⽤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要短于适⽤普通程序的案件。
这是因为适⽤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均为简单的民事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且争议不⼤,不需要花费⼤量的⼈⼒、物⼒和财⼒去调查取证,就能够查明案件事实。
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审理期限为⼆⼗⽇。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刑事案件的期限为三个⽉;需延长的,报本院院长批准,在以延长三个⽉。
案件的审理期限从⽴案次⽇起计算。
相关知识:民事诉讼简易程序审理延期的情形简易程序的审限应准予延长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精神,⼈民法院适⽤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案之⽇起3个⽉内审结,不得延长;如果3个⽉内不能审结,则应转为普通程序审理,否则就视为超审限。
我们认为,这种关于简易程序审限的规定过于死板,与⼈民法院⼈、财、物紧张的状况不相适应,客观上影响了⼈民法院的办案效率,因此建议适⽤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的审限应准予延长,以满⾜审判实践的需要。
具体理由如下:近年来,许多基层法院都在⼴泛适⽤简易程序,特别是《最⾼⼈民法院关于适⽤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规定》出台后,简易程序得到进⼀步的扩⼤适⽤。
适⽤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已不仅仅限于《民事诉讼法》第142条规定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的简单的民事案件”,其原因主要是各地法院民事成诉案件较多、审判⼒量不⾜、审判⼈员⼯作压⼒⼤、许多法院强调快审快结、简易程序⽐较灵活⽅便等。
实践中,由于实⾏流程管理,案件是否适⽤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般均由⽴案庭负责⽴案或排期的⼈员根据原告主张的请求标的、事实情节、法律关系等进⾏判断确定,⽽并不考虑也⽆从考虑被告辩称的事实、法律关系是否复杂、疑难等。
案件审理期限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案件审理工作高效、公正、透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法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法院受理的所有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以及适用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案件。
第三条案件审理期限管理应当遵循依法、公正、效率、便民的原则。
二、案件审理期限的确定第四条民事案件:1.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审限为6个月;2.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审限为3个月;3. 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审限。
第五条刑事案件:1. 公诉案件,审限为2个月,至迟不超过3个月;2. 自诉案件,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第六条行政案件:1. 一审行政案件,审限为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判决;2. 二审行政案件,审限为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三、案件审理期限的延长第七条案件审理期限确需延长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 案件复杂,需要进一步调查取证或鉴定;2. 当事人申请延期;3. 其他特殊情况。
第八条案件审理期限延长申请,由承办法官提出,经庭长同意,报院长批准。
特殊情况需延长审限的,经院长同意,报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
四、案件审理期限的管理与监督第九条案件审理期限从立案之日起计算,特殊情况除外。
第十条承办法官应当定期向庭长报告案件审理进度,庭长应当定期向院长报告。
第十一条院长应当定期检查案件审理期限管理情况,对逾期未结案件进行督促。
第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案件审理期限管理进行监督,对违反规定的行为有权向法院举报。
五、责任追究第十三条承办法官未按期结案,经院长或庭长督促仍未结案的,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警告等处分。
第十四条对违反案件审理期限管理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六、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六条本制度由本法院审判委员会负责解释。
简易程序案件流程

简易程序案件流程一、简易程序案件的启动1.1 什么是简易程序案件呢?简单来说,就是那些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
就像咱们平常说的,小葱拌豆腐——一清二楚的事儿。
这类案件不需要像那些复杂案件一样,走繁琐的程序。
比如说,邻里之间因为一点小的噪音纠纷,大家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儿,这种就很可能适用于简易程序。
1.2 一般来说,法院在受理案件的时候,会对案件进行一个初步的审查。
如果发现符合简易程序的条件,就会决定适用简易程序。
这就好比是给案件走个“快速通道”,让事情能够尽快得到解决。
二、简易程序案件的审理过程2.1 通知与送达方面。
法院会用比较简便的方式通知当事人,不像普通程序那样有很多严格的送达要求。
就像是给当事人发个“简洁版”的通知,告诉他们什么时候开庭之类的事情。
比如说可能会通过短信或者简单的电话通知,当然这也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
2.2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的开庭啊,那场面相对来说比较简洁明快。
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
法官会直接切入主题,让当事人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事实。
这就像是大家坐在一起,打开天窗说亮话,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就好。
而且,在证据方面,也不需要像普通程序那样搞得特别复杂,只要能证明关键的事实就行。
比如一个小额借款纠纷,借条就是很关键的证据,拿出来就能说明问题的那种。
2.3 审理期限短。
这可是简易程序的一大亮点。
一般来说,简易程序的案件要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这就像是一场短跑比赛,大家都得在规定的短时间内完成任务。
不像普通程序,可能拖拖拉拉很长时间。
这对当事人来说是个好消息,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事情一直悬而未决。
三、简易程序案件的判决3.1 判决结果的作出。
法官根据审理的情况,很快就能做出判决。
因为事实清楚嘛,就像水落石出之后,该怎么判就一目了然。
判决结果会明确告知当事人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不会含糊其辞。
3.2 执行方面。
一旦判决生效,执行起来也相对简单直接。
如果是涉及到金钱给付之类的,就按照判决的数额来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y don't you work hard and want everything.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
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一般是多长
导读:结合《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的内容来看,人民法院在对民事案件作出审理的时候,若是适用简易程序,则从立案之日起的3个月之内,就需要对案件作出审结。
因此,民事诉讼简易程序审限最多不能超过3个月。
一、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一般是多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3个月。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3个月。
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30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0日,但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
审理第一审船舶碰撞、共同海损案件的期限为1年;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
审理对民事判决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审理对民事裁定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30日。
对罚款、拘留民事决定不服申请复议的,审理期限为5日。
审理涉外民事案件,审理涉港、澳、台的民事案件的期限,不受上述案件审理期限的限制。
裁定再审的民事案件,根据再审适用的不同程序,分别执行第一审或第二审审理期限的规定。
下列期间不计入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公告、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案件由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期间;中止诉讼、中止审理或执行至恢复诉讼、恢复审理或执行的期间;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或者提供执行担保后,执行法院决定暂缓执行的期间;上级人民法院通知暂缓执行的期间;执行中拍卖、变卖被查封、扣押财产的期间。
根据年4月26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民商事案件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问题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商事案件时,应当严格遵守法律及司法解释有关审限的规定。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案件,审限为六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案件,审限为三个月。
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三个月;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三十日。
法律规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限的,独任审判员或合议庭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向本院院长提出申请,并说明详细情况和理由。
院长应当在期限届满五日前作出决定。
经本院院长批准延长审限后尚不能结案,需要再次延长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上级人民法院应当在审限届满五日前作出决定。
《规定》明确,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民商事案件后,认为需要再次开庭的,应当依法告知当事人下次开庭的时间。
两次开庭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但因不可抗力或当事人同意的除外。
二、适用简易程序的积极条件
1、适用简易程序的人民法院。
只能是基层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这里的派出法庭既包括固定设立的人民法庭,也包括为便于审理案件而临时性派出的法庭。
2、适用简易程序的审级。
只能适用于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
3、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只能是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
其中,事实清楚是指当事人双方对争议的事实陈述基本一致,并能提供可靠的证据,无须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即可判明事实、非清是非;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是指谁是责任的承担者,谁是权利的享有者,关系明确;争议不大,是指当事人对案件的是非、责任以及诉讼标的争执无原则分歧。
4、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各方自愿选择适用简易程序,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人民法院不得违反当事人自愿原则,将普通程序转化为简易程序。
该内容是《简易程序规定》新增加的内容,充分体现出在简易程序的适用方面对当事人处分权的尊重。
根据《简易程序规定》第3条的规定,当事人就适用简易程序提出异议,人民法院认为异议成立的,或者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将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审理。
在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的时候,符合条件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不然的话就只能通过普通程序作出审理。
而简易程序一般是
由审判员独任审理,特殊情况下可能才会组成合议庭。
法院对案件作出审理,一切都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就包括程序、审理期限、质证等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