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语言学概论知识点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一.词汇1.词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具有形式和意义上的特点,是表达概念的基本手段。
2.词的分类:词可根据词形、词义、词性等进行分类。
3.词汇义和词义的概念:词的义指的是词汇在语言中所代表的意义;而词义是指词的其中一种特定的意义。
4.语义的概念:语义是指语言所能表达的意义,它研究词汇的意义和句子的意义。
5.语义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位关系和连词关系等。
6.多义词和一义词:多义词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不同的词义,一义词则是指一个词只有一个词义。
7.词义的反思性特点:反思性特点是指由于词义的发展和扩展,使得一部分词汇原本只能指代具体事物的名称,逐渐发展为可以用来指代抽象概念的称谓。
8.词的构词和构词法:构词是指用来形成新词的方法和技巧,构词法则是研究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学科。
9.词汇的生成和消失:词汇的生成是指新的词汇在语言中的出现和流行,而消失则是指一些词汇在语言中的逐渐淘汰。
10.词的历时变化:词的历时变化是指词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演变。
二.语音1.语音的概念: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研究语言音素、音节和音系等内容。
2.音位和音素:音位指的是语音系统中不同的基本音单元,而音素则是指在一种具体语音系统中有决定意义的语音单位。
3.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一种国际通用的音标符号,用于表示各种语言的语音。
4.声调:声调是指语音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调变化。
5.语调:语调是指在一句话中语音音调的变化。
6.连读和重音:连读是指在语音流通的过程中,语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连接;重音是指在词语和句子中,一些音节能够产生的较大音量、较长时间和较高音调。
7.训练和修正:语音训练是指通过学习和练习,使得个体能够正确地使用语音来表达意义;语音修正是指对发音错误进行纠正和改正。
三.语法1.语法的概念:语法是语言结构和组织的规律和原则。
2.句子的基本概念: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成分组成。
语言学概论重点总结

语言学概论重点总结一、名词解释(4*6=24)1、孤立语:孤立语又称词根语,其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汉语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孤立语。
例如,“我喜欢他”中的“我”是主语,“他”是宾语,主要取决于词序。
又如,“买菜”是述宾结构,“买的菜”是偏正结构,主要取决于虚词。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一个名词性词语无论是充当句子的主语还是宾语,词性都不曾发生变化。
除了汉语外,属孤立语的还有越南语、彝语、苗语、缅甸语等。
2、屈折语:屈折语的特点是通过各种屈折方式来表示语法意义。
屈折可以分为内部屈折和外部屈折。
内部屈折指通过词的语音交替(改变部分语音)来构成不同的语法形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阿拉伯语以固定的辅音框架表示语汇意义,以元音交替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外部屈折指通过附加词缀的方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例如英语的book(书,单数)在后面加上词缀-s,就表示复数意义books(书,复数)。
屈折语的一个构型词缀可以同时表示几种语法意义,例如英语的-s在动词后面表示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主动语态,如works.同样的语法意义,在不同的词里也可以用不同的词缀来表示,如俄语中性名词单数主格的词尾有-o(如neop钢笔),-e(noπe田地)。
屈折语的词根和构型词缀结合得很紧,如果去掉构型词缀,词根往往就不能成词,如俄语nepo去掉词尾-o,nep-就不能独立使用。
印欧语系各语言以及阿拉伯语等,一般都属于屈折语,其中俄语和德语是最典型的屈折语。
3、音位:是某种语言中能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依据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音类别。
音位本身并不含有任何意义。
音位只有在和别的音位组合成高一层级的单位后才能负载意义。
如单个的/k/和/ae/或/t/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是他们组合成了[caet](cat)之后就有了“猫”的意义。
因此,音位只有区别音形进而区别意义的作用,而没有表达意义的作用。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一、语言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语言学的定义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语言的定义与特点3.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符号、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二、语音学1.音素与音素的分类2.语音的基本概念:发音器官、发音过程、音素与音位等3.语音的分类与描述方式:音库、国际音标等4.语音变体:音位变体、变体规律等三、词汇学1.词的定义及词的层次结构:词汇、形态、语素等2.词的分类:实词与虚词、实词的分类等3.词的构成过程:派生、复合、转化等4.词义与词义关系: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等5.词的语法功能:词类、语法关系等四、语法学1.句子的定义与分类:从句、疑问句、陈述句等2.句法的基本概念:短语、成分、汉语的基本句型等3.句法关系与句法结构:并列、从属、修饰等4.句法规则与句法分析:形式语法、语义角度的句法分析等5.语法现象的分析与解释:形式语法与功能语法的对比、语法规则、语法的普遍性、语法的可及性等五、语义学1.语义的定义与特点2.词义的构成与分类:词汇意义、语法意义、逻辑意义、上下文意义等3.语义关系与语义角色: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关联等4.语义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义成分的划分与关系、语义的可及性、语义的派生与转化等六、语用学1.语用学的定义与研究领域2.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行为:意图、目的、合作原则等3.言外之意与言外之行:言外之意的表示方式、言外之行的示例等4.语用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言行为、语用规则、语用的多样性等七、语言学研究方法与分支学科1.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描述性研究、实证研究等2.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应用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3.参考书目和领域动态:《现代语言学导论》、《实用语义学》、《语法学》等这些都是《语言学概论》中的重要知识点,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完整word版)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性质和范围一、为什么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有什么特点?三、语言和言语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四、口语和书面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区别?五、什么是副语言和人工语言?二者有什么关系?1、语言:从结构上看,语言就是由词语这种符号构成的复杂系统.从功能上看,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识的工具。
语言具有符号性、系统性、社会性及其他属性{民族性和生成性(指人们可以根据有限的语言符号和组合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模糊性}2、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什么是符号):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和意义)。
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3、语言符号的特征:语言中的词语就是一种符号,具有符号的特征。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用什么能指代表什么所指是任意的)2、稳固性(语言符号一旦约定俗成以后就具有稳固性)3、渐变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采取渐变的方式)4、线条性(语言符号在言语中只能有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的关系)4、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自然语言系统和规则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俗成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语言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社会,无论是新词语的产生,还是旧词语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由于自然语言从生到长到死的整个过程都取决于整个社会,所以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语言虽然不是人类唯一的交际工具,还有其他副语言如文字、体态等交际工具,但是副语言只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一般使用范围有限,语言是一种独立的交际工具,是第一性的,副语言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是第二性的。
因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5、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语言和言语既有一定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主要区别在于: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这种区别是区分语言单位和言语单位的主要标准,如语素、词和固定短语属于语言单位,而自由短语和具体的句子都属于言语单位);语言是有限、稳定的,言语是无限、多变的.联系:一方面,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但是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
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
(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
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
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
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4. 解释“符号”: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5. 解释“语言”: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6.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
语言学概论知识梳理(期末重点)

语言学概论知识梳理一、导言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3、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三、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语言是符号系统。
2、符号是具体事物的标记或代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二、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的功能:社会功能(信息传递、人际互动)、思维功能。
2、所谓“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3、语言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
4、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5、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以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6、大脑的左半球管右半身的动作,还控制着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
7、大脑的右半球管左半身的动作,还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8、儿童语言的学习与心智的发展是同步的,并且有所谓的“临界期”:人出生之后过了一定的期限,如果没有后天的正常的社会环境,其语言习得与心智发展的潜能就失去了。
9、聋哑人也是能思维的。
①和常人一样,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
只是因听不见别人说话而学不会语言。
②聋哑人不能运用听觉符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但可以通过别的感觉器官得到补偿(视觉符号,手语,动觉,触觉)。
10、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与语言的性质密切相关。
语言的普遍性质是语言的最根本的性质。
3、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方面,二者不可分离,相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
语言语言的任意性语言的离散性符号语言符号聚合关系音素元音辅音音标国际音标音位超音质音位音位变体(条件变体自由变体)语流音变语调语素语素变体词句子词根语(孤立语)语义词义词的原生义句义方言地域方言社会方言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语境上下文语境预设语言演变亲属语言双语现象语言的同化文字表音文字
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区别人类语言的特点
语言的符号性语言的系统性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的思维功能
语言的构造
语言的机制
元音与辅音的区别
语音的物理性质
语音的社会属性
22个辅音和10个单元音的描写
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举例)
常见的语法手段(举例)常见的语法范畴(举例)
掌握句子的结构分析、变换
举例说明语言的形态类型和句法类型
理解成句的条件
义素分析
歧义的离析
举例说明句中词义的选择和限制
语言变异的分类
口头语与书面语的区别
语境的作用
言语行为三分说
格赖斯合作四准则
语言演变的原因语言演变的特点
举例说明语音的演变、词汇的演变、语法的演变
语言成分的借用
语言的谱系分类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文字的作用文字的改革。
语言学概论自学考试 知识点总结 详细版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认识人类的语言1.人类的语言跟动物的“语言”相比较,有哪些显著特点?P50(1)“内容更多”。
人在各种场合都可以说话;人也可以用各种方式说话;人还可以说各种各样的话。
(2)“用处更大”。
交际功能;标志功能;记录功能;思维功能;认知功能。
(3)“能够创造”。
人类的语言有极强的生成能力和极高的运转效率;其他动物无论自身多么完善,都无法做到这一步。
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别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人类具有语言能力,只有人类才有语言。
2.为什么不能以“相互能听懂”为标准来区别方言和语言?P51-52【简】单以“相互能够听懂”为标准来确定方言和语言不但会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且很可能会在政治上引起严重后果。
如果单凭这一条标准来衡量,则英国人、美国人、澳大利亚人,加拿大人等,说话相互能听懂,因此他们所说的话就都应视为英语的“方言“才对,然而这样处理,他们在民族感情上是不能接受的。
另外,北欧的瑞典,挪威,丹麦三个主权国家的语言差别很小,相互都能听懂,如果按“相互能听懂”来处理,这三个国家使用的就是同一种语言,至少是同一种语言的各个方言,但这三个国家又是不同的民族,应当承认他们使用的是不同的语言。
因此,不能以“相互能够听懂“为标准来区别方言和语言。
3.简述“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的形态分类”P53【名/简】不同的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有所不同,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将语言分为“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的形态分类”。
1)从语言“历时”演变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就可以建立“语言的谱系分类”,也叫“语言的亲属关系分类”。
根据各种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是否有共同的来源和相似性的大小对语言进行的分类,就是语言的谱系分类。
2)从语言“共时”状态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就可以建立“语言的形态分类”,也叫做“语言的结构类型分类”。
4.语言的谱系分类是个层级系统,从大到小分别是:P53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次方言(土语)5.“语言”和“言语”P54 【名/简】“语言”—说话使用的工具(比如英语、汉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
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
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7、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8、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9、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听。
(×)10、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认同的。
(√)四、问答题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同社会有什么样的联系?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 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旅和民族。
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
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斗争中的共同行动.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但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2、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有没有阶级性?为什么?答: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首先可以从语音与语义的结合关系以及世界语言的多样性来加以说明。
语言都是由语音和语义结合而成的,但相同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就能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在同一语言中也有用相同的声音来表达不同的意义的情形;可见,语音与语义怎样结合成特定的语言成分决定于一定社会集体的意志,决定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其次,从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也可以说明语言是社会现象.一方面,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只有人类才有语言。
另一方面,社会不能没有语言,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是全民的,没有阶级性.第一,从语言的创造者和语言的服务对象来看,语言是在许多时代中为全民所创造出来和丰富起来的.人类出现时语言就同时产生了,那时的人类社会不分阶级,语言只能是全民所创造并为全民服务的。
第二,从语言本身的情况来看,不同阶级可能创造并运用一些自己的专门的词和语,形成所谓阶级习惯语,但是阶级习惯语并不就是语言,它没有自己的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
3、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语言具有任意性?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
不同语言可以用不同的音来表示相同的事物(如汉语的“shū”和英语的“book”),也可以用相同的、类似的音来表示不同的事物(如:汉语的“哀"和英语的“I”).这些都是符号任意性的表现.4、语言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为什么?答:语言是社会现象,它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个人现象。
①语言是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语言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分化统一而分化统一,可见,语言绝不是自然现象.②从语言的音义关系可以看出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由一定的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是天生的,世界上的语言就应该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区别,而实际上世界上不但有各种各样的语言,还有众多的方言。
5、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它们对于语言运用有什么样的意义?答:语言符号中每个符号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这样两种关系中。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
语言符号的组合方式处于一个前后相续的链条状,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的自然地聚集成群,它的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组成语言系统的一个纲,是我们观察、分析、归纳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的一把总钥匙。
6、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语言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体现在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语言这个分层装置的运转是组合和替换,即符号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第三章语音一、名词解释1、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2、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的音叫元音,如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a、e、o、i、u、ü。
3、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的音叫辅音,汉语拼音方案字母中除a、e、o、i、u、ü之外的其它字母代表的音属于辅音。
4、自由变体:音位的自由变体就是能出现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之中而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
5、发音部位:指发辅音时气流受阻的部位。
二、填空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重、音长和音质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肺)、发音体(声带)、共鸣腔(口、鼻、咽腔)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
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辅音充当的。
6、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三、单项选择题解题说明: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括号内。
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C)。
A、元音B、辅音C、音素D、音位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C)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B、法语C、拉丁D、希腊3、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B)。
A、u c hB、y ts‘xC、u ch hD、x y k4、下列说法,(A)是正确的.A、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5、下列说法,只有(D)正确.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B、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C、频率越多,声音就越低D、频率越多,声音就越高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B)是正确的.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B、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D、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7、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C)是正确的。
A、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B、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C、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D、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8、下列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对应正确的一组是(C).A、ē—[e]B、j—[y]C、h—[x]D、b—9、下列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辅音是(D)。
A、[t]-[d]B、—[p]C、[s]—[z]D、[t]-[k]10、下列各组元音区别的描述,(A)是错误的。
A、i和y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B、u和o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C、a和ā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D、i和a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11、下列各组辅音,区别特征为清浊对立的一组是(D)。
A、[x]—[h]B、[t]—[k]C、[s]—[f]D、[z]—[s]12、下列说法,(A)是正确的.A、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B、音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C、声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D、韵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13、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B)。
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四、分析题1、根据发音特点描述,在下图中用相应的国际音标标出来(6分,每小题1分)①舌面后半低圆唇元音;②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③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④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⑤舌面前高圆唇元音;⑥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2、分析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①[k]舌面后,清,不送气,塞音②[x]舌面后,清擦音③双唇,浊,塞音④[ts‘]舌尖后,清,送气,塞擦音3、说明下面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①[p]-[p‘]不送气—送气②[s]—[z]清—浊③[tc]-[tc‘]不送气—送气④[y]—圆唇—不圆唇4、用严式国际音标给下面的汉字注音(声调不作要求).①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wo][men][te][seh][xuo][tson][man][jah][kuh]②积极参加网上学习[tGi][tGi][ts'an][tGia][wah][sah][Güe][Gi]六、问答题1、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