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法理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法理学作业1答案

法理学作业1答案1第一编法的一般原理一、名词解释1、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法理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科学,它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从总体上研究法和法律现实的一般规律,研究发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研究法的创制和实施的一般理论,并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法和法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论学科。
3、规范性调整:就是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
4、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5、法的价值:就是法这个客体(制度化的对象)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6、法系;是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二、思考题1、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答:法理学是以全部法律,即把法律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产生、发展规律、本质和作用等基本问题。
所以它不是研究法的个别性问题的学科,而是研究法的一般性问题的一般理论。
法理学为研究部门法学提供了立场、观点和方法。
另外法理学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对部门法的研究也有指导意义。
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它是基础理论或者说是一门导论性或绪言性的学科。
2、如何理解社会调整的一般规律性?社会调整的一般规律性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每一个社会都存在一定的社会调整,否则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
缺乏社会调整,就会导致社会系统的无组织性;社调整过多,又容易导致社会系统缺乏活力。
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社会的正常发展。
(二)社会调整的发展过程,一般是由自发到自觉,由个别到一般,由浑一到分化。
具体说,就是说由自发的个别调整发展到自觉的规范性调整。
最初的规范性调整是浑一的,后来才分化为各种类别,形成综合性的复杂的社会调整系统,这些社会调整日益趋于完善和复杂。
法理学作业1及标准答案

法理学作业1及答案————————————————————————————————作者:————————————————————————————————日期: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法理学》课程综合测试1学习层次:专升本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规定人们的行为可以怎样做、应该怎样做或禁止怎样做,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准,是指引人们的行为、预测未来行为及其后果的尺度,同时也是制裁违法行为的依据。
2.法: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有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秩序。
3.法的价值: 法的价值就是法这个客体(制度化的对象)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4.法制: 法制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法律制度的简称。
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行法律规则,而且包括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行,法律运行的机制,一个国家的法律文化传统,占主导地位的法律意识,发现教育以及法学研究等等,它是一国、地区法律上层建筑诸因素构成的系统。
5.法系: 法系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法的本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D)A.因为法具有社会性,所以它就是社会全体公众意志的反映B.法的阶级性强调法的主观意志性,法的物质制约性强调其客观决定性,从本质上讲,两者是相互矛盾的C.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法的本质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不受历史、民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D.法的本质存在于国家意志、阶级意志与社会存在、社会物质条件的对立统一关系之中2.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法具有自己的特点,下列关于法的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只有经过公共权力机构(即有权的国家机关)的制定或认可才能成为法B.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法具有普遍约束力C.法律强调是一种合法的国家强制D.与道德一样,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3.关于法的作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A.法的作用是指法对社会的影响B.法的作用直接表现为国家权力的行使C.法的教育作用有示警作用和示范作用两种形式D.法的预测作用意味着人们可能根据法律预先知道自己应当如何作为和可能引发何种结果4.马克思曾说:“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四川大学]《法理学(Ⅰ)1002》18秋在线作业1
![[四川大学]《法理学(Ⅰ)1002》18秋在线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7f84afd80242a8956bece4ce.png)
【奥鹏】[四川大学]《法理学(Ⅰ)1002》18秋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认为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学派的基本观点之一。
A、古典自然法学B、分析实证法学C、历史法学D、社会法学第2题,以下各项中,不是法律关系的是()A、所有权B、继承权C、去饭馆用餐D、与朋友约会第3题,通常认为,法律条文和法律规则()A、前者是形式,后者为内容B、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C、二者都是形式D、二者无关联第4题,从认识论角度可以将法学分为()。
A、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B、国内法学与国际法学C、立法法学与司法法学D、外国法学与比较法学第5题,普通法系也可以称之为()A、法典法系B、民法法系C、判例法系D、大陆法系第6题,在西方首先将法的本质归结为理性的是()。
A、古希腊的斯多葛派哲学家B、罗马法学家C、分析法学派学者D、中世纪神学家第7题,以下各项中,属于部门法的是()。
A、行政法规B、行政规章C、行政法D、行政复议第8题,法的主要内容是()。
A、权利义务B、法律责任C、法律制裁D、法律后果第9题,法理学是法学领域中的()A、一般理论B、应用学科C、专门学科D、技术学科第10题,凡是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A、法律关系的客体B、法律关系的内容C、法律关系的主体D、法律事实第11题,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 法是()的体现。
A、上帝意志B、公民意志C、人民意志D、阶级意志第12题,通常认为,法的形式就是()A、法的渊源B、法的起源C、法的历史类型D、法系第13题,关于法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A、法自古就有并永恒存在B、法自有国家以来便存在,并永恒存在C、法自古就有,但随着国家消亡也会消亡D、法不是自古就有,也不是永恒存在的第14题,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形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
A、法学体系B、法律体系C、法系D、法制体系第15题,刑法中所包含的规则,大多属于()A、授权性规则B、义务性规则C、指导性规则D、权义复合性规则第16题,衡平法是英国法律传统中与()相对称的一种类型。
大一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1.公法:【答案】公法是在民法法系中和私法相对的一种法的分类.古罗马法学家将公法定义为有关国家利益的法律;现代法学一般认为凡是涉及到公共权利,公共关系,公共利益和上下服从关系,管理关系,强制关系的法就是公法.包括行政法,刑法和组织法等. 2.法系:【答案】法系的含义和划分标准并没有完全一致的共识.一般认为,法系是根据若干国家和地区基于历史传统原因和由此表现出的不同的外部特征对法律进行的一种分类;凡是具有共同历史传统和相似外部特征的法就构成一个法系,法系是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法的总称.西方社会最主要存在两大法系,即大陆法系(民法法系) 和英美法系(普通法法系). 二、判断题 1.原始社会的习惯就是习惯法。
【答案】错误。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本题主要考察古代法律的产生形态;重点区别原始社会习惯和习惯法的关系; 【考点分析】法律的产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漫长过程。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法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一般调整的过程.社会关系的调整总是从个别调整再发展到一般调整.个别调整数量的增多,就需要形成一个一般的行为规则,以便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另一方面,法又经历了从自发调整到自觉调整的过程.习惯法是国家有关机关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习惯,属于法律的正式渊源,它和习惯相比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因此说原始社会的习惯并不就是习惯法。
故本题选错。
2.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具有法律效力。
【答案】正确。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考点分析】国家机关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前者针对一般的情况、一般的主体发布,可以反复适用,属于法的范围。
后者针对特定情况,特定主体发布,并且一次性适用。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实质就是法的载体,法的具体的表现形式。
在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中提及的文件,例如:宪法.民法和行政法等都是规范性法律文件,其目的就是体现法的权利义务的内容。
大一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一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法律的制定过程B. 法律的实施过程C. 法律的本质和作用D. 法律的解释和适用答案:C2. 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于:A. 个人信仰B. 社会习俗C. 国家强制力D. 道德约束答案:C3. 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A. 法律主体、法律客体、法律内容B. 法律主体、法律行为、法律后果C. 法律主体、法律规范、法律后果D. 法律主体、法律客体、法律行为答案:A4. 法律的效力范围通常包括:A. 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对人的效力B. 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对事的效力C. 空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对事的效力D. 时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对事的效力答案:A5.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A. 文义解释、目的解释、历史解释B. 文义解释、系统解释、目的解释C. 历史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D. 系统解释、比较解释、历史解释答案:B6. 法律推理的主要形式有:A. 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B. 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溯因推理C. 演绎推理、类比推理、溯因推理D.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溯因推理答案:A7. 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A. 公平原则、正义原则、效率原则B. 公平原则、正义原则、合法性原则C. 公平原则、合法性原则、效率原则D. 正义原则、合法性原则、效率原则答案:B8. 法律效力的层次性体现在:A. 宪法至上、法律优先、行政法规次之B. 宪法至上、法律优先、地方性法规次之C. 宪法至上、行政法规优先、法律次之D. 宪法至上、地方性法规优先、法律次之答案:B9. 法律的普遍性是指:A. 法律适用于所有人B. 法律适用于所有地区C. 法律适用于所有时间D. 法律适用于所有事件答案:A10. 法律的稳定性是指:A. 法律内容的固定不变B. 法律效力的长期有效C. 法律适用的连续性D. 法律规范的一致性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规范的特点包括:A. 规范性B. 强制性C. 普遍性D. 稳定性答案:ABCD2. 法律关系中法律主体的种类包括:A. 国家机关B. 社会团体C. 个人D. 法人答案:ABCD3. 法律效力的终止原因可能包括:A. 法律的废止B. 法律的修改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适用期限届满答案:ABD4. 法律解释的目的在于:A. 明确法律条文的含义B. 指导法律的适用C. 解决法律条文的冲突D. 预测法律的发展趋势答案:ABC5. 法律推理的基本原则包括:A. 法律至上原则B. 法律适用的一致性原则C. 法律适用的公正性原则D. 法律适用的效率性原则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于道德约束。
2022年春季学期法理学第1次平时作业-15

2022年春季学期法理学第1次平时作业-15词解释一、单选题(共5题,共20分)得分:20分1、“客体(各种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对象)能够满足主体(某人、某个阶级、某个国家或民族)需要的某种意义”是指()。
A :价值B :职能C :法律D :阶级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正确答案:A2、法制变革的一种常见方式是()。
A :法律继承B :法律编撰C :法律移植D :法律编辑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正确答案:C3、理解法应当从()出发。
A :法本身的作用B :法的形式C :法的本质和特征D :经济关系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正确答案:C4、法学家从人权、权利、平等、正义等价值观的角度思考、解释政治、法律问题的学说,都可归结为()。
A :法学B :自然法学C :法律学D :宪法学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正确答案:B5、以下哪项是按照法律规范强制性的程度的分类()。
A :强制性规范B :义务性规范C :禁止性规范D :委任性规范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5题,共20分)得分:20分1、法制的继承性体现在下列哪几个方面()。
A :法律法规B :法律意识C :法律文件D :法律文化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正确答案:B D2、法的价值体系包括了法的各种价值目标如()。
A :自由B :公平C :秩序D :正义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正确答案:A B C D3、英美法系包括()。
A :普通法B :大陆法C :衡平法D :判例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正确答案:A C4、法的基本构成要素()。
A :法律规范B :法律概念C :法律原则D :法典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正确答案:A B C5、法律现象包括()。
A :法律现象B :法律文化C :法律知识D :法律法规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正确答案:A B三、判断题(共5题,共20分)得分:20分1、法体现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正义观。
《法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作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① 2.① 3.① 4.① 5. ①6. ①7.①8.①9.① 10. ①二、简答题:1.答: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研究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象的内在结构、外部关系、运行方式和发展规律。
它既要研究法的形式和内部结构,又要研究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既要研究各种不同法律制度的性质和特点,又要研究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既要研究法的静态,又要对法的运行进行动态的考察。
总之,一切法律现象的产生、发展的变化,都属于法学研究的范围。
2.答:法理学是关于法的一般规律的理论法学,是从理论形态和哲学认识论角度研究法的本质属性。
运行规则、价值取向、向外部关系等共同原理和普遍规则的科学。
3.答:法的基本特征是法的本质的外在表现,是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和事物的重要标志。
它的基本特征,主要是:第一,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第二,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第三,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第四,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总之,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原则和概念的统一体。
4.答:资本主义法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1)资本主义法体现和反映资本家的意志和利益。
(2)资本主义法的主要内容是维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维护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雇佣和剥削关系。
(3)资本主义法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虚伪性。
5.答:法的预测作用是指人们根据法律可预先估计相互之间将如何行为,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以减少行为的盲目性和偶然性。
法的预测作用,依赖于法的明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6.答:法的继承性的主要依据,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法作为政治上层建筑,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具有历史的延续性。
这种历史的延续性,就决定了法的历史继承性。
其次,法作为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又有其相对独立性,有其相对独立的发展历史。
法的这种相对独立性,也决定了法的继承性。
法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法理学》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1、法律现象2、具体具体一次性3、某一类某一类重复性4、自发自觉个别一般5、国家6、国家强制力7、法的阶级统治职能法的社会公共职能8、保护9、经济基础阶级意志10、历史传统外部特征二、单项选择1、B2、B3、D4、C 5 、D 6、B 7、B 8、A 9 、D 10、A三、多项选择1、AB2、BCD3、BCD4、ABCD 5 、A BCD 6、AD 7、AD 8、ABCD 9 、BD10、BCD四、名词解释1、法学体系是由法学分支学科构成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学体系是一个由互不相同,但又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研究社会的各种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所研究的范围也就十分广泛,从而形成若干分支学科。
这些分支学科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知识系统就是法学体系。
2、法理学是在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
它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从总体上来研究法和法律现实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
3、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收(即掌握国家政权的阶段)意志,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具有普通的约束力的规范体系。
它具有规范性、国家强制性、阶级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
4、法的价值,即法这个客体(制度化的对象)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五、小组讨论题:习惯与法的区别与联系一、名词解释1、一国两制是我国为解决和平统一问题而实行的制度。
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法律调整是根据一定社会生活的需要,运用一系列法律手段对社会关系施加的有结果的、规范组织作用。
3、法制:法制是以法为核心的某国、某地区法律上层建筑的整个系统,包括现行法以及与现行法相适应的法律意识、法律实践。
通常有两种意思,一种认为法制是指法律和制度;一种认为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称的一种类型。
( ) 特别法 根本法 普通法
私法
法的基本成份或基本元素称之为( )。
( ) 法律关系 法的要素
法的渊源 法的效力
一般认为,法的三要素是指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和 ( )。
( ) 法律关系 法律权利 法律制裁 法律概念
大多数有关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规则,在法律规则的分类中称之为 ( )。
( ) 行政法规 行政规章
行政法
行政复议
从认识论角度可以将法学分为 ( )。
( ) 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
国内法学与国际法学 立法法学与司法法学 外国法学与比较法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2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 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哪些是法的规范功能:( )
() 制定法
习惯法 判例法 国际法 (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 政策 宪法
刑法 基本法 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机关是( )。
() 地方人民政府 地方权力机关
地方法院 地方检察院 一般认为,(
( ) 行政法
)属于公法。
婚姻法 继承法 商法 人们对法律现象的心理、态度,知识统称为( )。
( ) 法律责任 法律意识
司法独立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依法行政
法的时间效力包括: ( )
( ) 法律规范何时开始生效
法律规范何时终止生效
从旧还是从新的问题
法的溯及力的问题
墨家思想 法理学是法学领域中的 ( )。
( ) 一般理论
应用学科 专门学科 技术学科 通过社会调查研究法律问题,在法学研究方法中应当属于( )。
( ) 价值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
综合分析方法 根据约定俗成原则,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法律”是指 ( )。
( )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法律整体即广义上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属于( )。
()
根本法 基本法律
特别法 任意法
法的内容最终由(
)决定的。
() 统治阶级的愿望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全民族文化水平 历史宗教传统 ( )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 道德规范 宗教规范 法律规范
原始规范
法的渊源又称为( )。
() 法的形式
法的起源 法的历史类型 法律文化 目前我国法的渊源主要是( )。
( ) 授权性规则
义务规则 指导性规则 权义复合规则 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形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 ( )。
( ) 法学体系
法律体系
法系 法制体系 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 ( )。
( ) 法律调整的对象
法律调整的方法 法律调整的效力 法律调整的结果 以下各项中,属于部门法的是 ( )。
( )
立法解释 行政解释 审判解释
检察解释
以下各种关系中,不是法律关系的是( )。
( ) 谈恋爱
商店购物 出门打的 理发店理发 以下属于法律制裁的是( )。
( ) 开除党籍 留校察看 交警罚款
修改遗嘱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
)不是独立的法律部门。
( )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合同法
刑法中大多数的规范是(确答案为数字 1 上面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8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法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 ).
() 法律条文 法律文件 法律现象
法律责任
我国狭义的法律是指( )。
() 宪法 行政法规 国际条约 宪法和法律
)规范。
( ) 强制性
任意性 委托性 准用性 狭义的法的适用是指( )。
( ) 法的实施 司法
执法 法的制定 哲学与法学的关系,正确的理解应当是 ( )。
( ) 二者平行 二者互不相关 法学高于哲学 哲学处于较高层次
中国古代,坚持“小国寡民”主张一切顺乎自然的是 ( )。
( ) 法家思想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 ) 指引功能
评价功能
预测功能
确认经济、政治制度 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 ( )
( ) 制定新法 法律汇编
法典编撰
法规清理
以下哪几项属于对规则的同一种分类: ( )
( ) 义务性规则
调整性规则 禁止性规则
授权性规则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有: ( )
( )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法律文化 法律价值 以下哪个国家属于大陆法系范围( )。
() 英国
美国 德国
印度
迄今所发现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成文法典是( )。
A
BC D
( ) 《秦律》
《摩奴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十二表法》
近代意义上的法制产生于(
)时代。
( ) 奴隶制 封建制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保险金能否作为被保险人遗产的批复》属于( )。
违宪制裁的方式包括( )
( ) 罚款 纪律处分 罢免
经济处罚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 (
)的体现。
( ) 上帝意志 公共意志 人民意志 阶级意志
法的内容最终是由 (
( ) 历史传统 民族精神 物质生活条件
)决定的。
统治阶级意识形态 法的主要内容是 ( )。
( ) 权利义务
法律责任 法律制裁 法律后果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 (
( ) 宪法 法律解释 国际条约 道德规范
)是非正式渊源。
在我国法的形式中,行政规章由 (
)制定。
( ) 国务院 国务院所属部委
各级政府 国家权力机关 根据法的内容不同可以将法分为 ( )。
( ) 国内法与国际法 实体法与程序法
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根本法与普通法 衡平法是英国法律传统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