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的节气知识介绍_节气大寒介绍
大寒节气的特点及传统习俗

大寒节气的特点及传统习俗教案:大寒节气的特点及传统习俗一、节气简介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的1月20日左右。
大寒节气标志着冬季进入最寒冷的时期,天气寒冷干燥,气温逐渐降低。
二、大寒节气的特点1. 气温骤降:大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气温骤降,寒冷程度逐渐加深。
2. 干燥寒风:大寒节气的天气干燥,寒风刺骨,人们需要做好保暖措施。
3. 多雨雪天气:大寒节气常常伴随着雨雪天气,尤其是北方地区,降雪量较大。
三、大寒节气的传统习俗1. 食用腊八粥:腊八粥是大寒节气的传统食物,由多种杂粮和豆类熬煮而成,具有温暖身体、增强抵抗力的功效。
2. 过大寒:在大寒这天,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平安顺利。
3. 祭祀祖先:大寒节气也是祭祀祖先的重要时刻,家人会整理祖坟,烧香祭拜,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4. 冬泳:有些地区的人们会在大寒节气的寒冷天气中进行冬泳活动,认为这样可以锻炼身体、增加抵抗力。
5. 换新衣:大寒节气过后,人们会更换厚重的冬装,穿上新衣,以迎接新的一年。
四、大寒节气的意义1. 健康养生:大寒节气的寒冷天气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注意保暖,合理饮食,增强体质。
2. 传承文化:大寒节气的传统习俗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传承和弘扬这些习俗,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
3. 调整生活节奏:大寒节气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人们备战春天的时刻,可以借此机会调整生活节奏,为新的一年做好准备。
五、教学活动设计1. 观察气温变化:让学生观察大寒节气的气温变化,并记录下来,了解寒冷天气对人体的影响。
2. 制作腊八粥:让学生参与制作腊八粥,了解传统食物的制作过程,并品尝其味道。
3. 讲解传统习俗: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讲解大寒节气的传统习俗,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4. 体验冬泳活动:在适当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冬泳活动,体验冬天的寒冷,并了解冬泳对身体的好处。
大寒大寒来临天寒地冻

大寒大寒来临天寒地冻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每年农历腊月十五或十六日,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就是大寒的时刻。
这个时候,北方的寒气已经逐渐加强,寒风呼啸,严寒异常,天地同寒,千里冰封。
本文将就大寒节气的气候特点、民俗习惯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论述,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并迎接这个寒冷的时节。
一、气候特点大寒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极寒严冷、天空湛蓝,大地万物被冻得一片寂静。
1. 极寒严冷: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寒潮频繁,北风呼啸,气温极低。
部分地区的气温甚至可以达到零下30度以上,人们需要全副武装才能御寒。
2. 天空湛蓝:大寒时节,虽然气温低,但天空特别湛蓝。
这是因为大寒时全国范围内晴朗的日数相对较多,湿度较低,污染物较少,空气清新,呈现出深邃湛蓝的美丽景象。
3. 大地万物冻结:大寒时节,大地上万物已经被严寒冻结。
江河湖泊凝结成冰面,农田结成坚冰,树木枯萎,一片寂静。
二、民俗习惯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人们在此期间有一些特定的民俗习惯。
1. 迎神除灾:有些地方在大寒这一天会举行祈福仪式,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同时,人们还会祭拜祖先和神明,祈求平安和幸福。
2. 吃饺子:大寒时节,许多地方有吃饺子的习俗。
饺子是一种又热又鲜美的食物,寓意着新年带来好运和好兆头。
人们通常选择自制饺子,让全家团聚在一起,共度寒冷的时节。
3. 保暖措施:大寒寒冷异常,人们在这个时候要增加保暖措施。
不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人们都需要穿得更加厚实,同时加强锻炼,多吃高热量的食物,保持身体的温暖和健康。
三、注意事项大寒虽寒冷,但也有其独特的魅力。
然而在迎接大寒的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1. 保暖防寒:大寒时节,保暖非常重要。
室内外温差大,加之北方地区风力较强,容易导致感冒和冻伤。
人们在外出时要注意保暖,携带手套、围巾、口罩等保暖用品,通过穿戴合适的衣物来保持体温。
2. 饮食调节:在大寒这个寒冷的季节,人们需要食用养生食物以增强抵御寒冷的能力。
大寒节气的简单介绍

大寒节气的简单介绍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它往往出现在公历每年的1月20日左右,其特点是寒冷、干燥和凝结。
在大寒节气中,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正处于寒冷的冬天,白雪皑皑覆盖着大地,寒风凛冽刺骨。
人们添衣保暖,采取各种措施防止身体受寒。
大寒节气的到来常常标志着寒冷天气的巅峰,人们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地面对寒冷环境。
大寒节气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干燥。
大寒时节,空气中的湿气凝结成冰晶或雪花,几乎没有水分存在。
这就意味着大寒期间,我们的身体也需要更多的水分来保持水润。
因此,我们应该增加水的摄入量,既可以从饮水中获取水分,也可以通过摄入含水分较高的食物来补充水分。
大寒节气的另一个特点是凝结。
寒冷的温度会导致物质减少热量,使水、湿地和植物等凝结成冰,形成美丽的冰晶。
在这个节气里,我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奇特而美丽的冰雕,如冰瀑、冰雕和彩灯等。
这些凝结物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的享受,也象征着大自然的力量和变化。
大寒节气在东方传统文化中,也有着深厚的意义。
在中国的农村地区,人们会举行各种传统习俗来迎接大寒。
这些习俗包括祭祖、祀神、祈福和祭祀鬼神等。
人们相信通过这些习俗可以获得好运和平安,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幸福和繁荣。
大寒节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我们的免疫系统往往比较脆弱。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
此外,我们还应该合理饮食,摄入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食物,如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水果和蔬菜。
总结一下,大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也是寒冷、干燥和凝结的时候。
在这个节气里,人们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地面对寒冷环境,补充充足的水分,欣赏大自然的冰晶美景,并举行传统习俗来祈求健康和幸福。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健康度过这个寒冷的季节。
大寒是什么意思

大寒是什么意思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1月20
日或21日。
在农历中,大寒往往是寒冷天气达到顶峰的时候。
大寒之
名源自中国古代的节气划分,寓意着寒冷已经达到极致。
大寒标志着冬季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春节的前奏。
在大寒之后,
阳光逐渐增多,气温也会逐渐回升,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在中国传统
文化中,人们会通过一系列的习俗和节庆活动来庆祝大寒。
大寒的特点是寒冷极致,大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较大,尤其是北方。
这一时期的气温极低,天空晴朗的夜晚常常出现严寒的寒冷,人们需
要采取措施来应对严寒的天气。
在中国北方的一些地区,人们通常会
增加取暖设备的使用,如炉子或暖气设备。
同时,倡导保温措施,比
如穿上厚重的羽绒服、保暖衣物和帽子等,以防止感冒和其他寒冷相
关的疾病。
由于大寒是农历年的最后一个节气,所以这一时期人们会进行一些
准备迎接新年的活动。
春节前的大寒时期,人们通常会全家团聚,准
备年货、贴春联、做年菜等等。
这个时期也是人们最忙碌的时候之一,因为要准备过年所需要的一切。
除了在中国,大寒也是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农曆节气,如朝鲜、
越南和日本等。
尽管这些地区的气候和习俗可能有所不同,但大寒作
为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仍然具有作为寒冷期的象征意义。
总的来说,大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预示着寒冷的冬季即将结束,春天的脚步即将到来。
它不仅象征着辞旧迎新,还让人们在团聚和繁忙之际回顾过去一年的努力和成果。
这个时刻让人们怀着希望和期待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大寒节气的特点及民俗

大寒节气的特点及民俗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1月20日或21日。
在大寒节气中,寒冷的冬天达到了最冷的时候,人们会根据寒冷的气候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和习俗,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本文将介绍大寒节气的特点以及相关的民俗活动。
一、大寒节气的特点1. 严寒天气:大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气温极低。
在这个节气中,寒冷的天气持续时间较长,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暖,如穿上厚重的衣物、加强燃烧取暖等。
2. 干燥气候: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干燥的时期。
由于低温和少雨的天气,大寒节气容易导致皮肤干燥、唇裂等问题。
因此,人们在大寒节气中需要注意保湿,多喝水,使用润肤霜等有效措施。
3. 农田管理:大寒节气也是农民们进行冬季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
冬季里,农田需要进行整理、灌溉、施肥等工作,以确保来年的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的好坏。
二、大寒节气的民俗活动1. 预防疾病:在大寒节气中,人们特别注重养生和预防疾病。
因为大寒节气是寒冷季节的尾声,人们容易患感冒、呼吸道疾病等。
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人们会注意保暖、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同时也会适当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2. 食用特定食物:大寒节气也有一些与饮食有关的传统民俗。
一种习俗是食用饺子。
饺子是冬季的传统美食之一,它们具有温热的特性,能够缓解人们在寒冷天气中的寒意。
此外,在大寒节气中,人们还会食用鸡蛋、羊肉等食物,以增强身体的能量和抵抗寒冷的能力。
3. 祭祀祖先: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进行祭祀祖先的时候。
人们会在大寒节气中前往祖先的坟墓,烧纸钱、献上食物等,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4. 迎春活动:大寒节气过后,迎春活动也开始展开。
人们会制作灯笼、对联、剪纸等装饰品,贴在门上和窗户上。
同时,人们还会扫尘、贴窗花、挂福字等,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总之,大寒节气是一年中寒冷的时期,在这个节气中,人们会因应寒冷天气采取一系列保暖措施,同时也会进行一些习俗活动。
二十四节气之大寒介绍

二十四节气之大寒介绍大寒,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公历每年的1月20日前后。
它标志着冬季的终点,春天即将开始。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华夏大地上的气候和生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大寒节气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气候特征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天气异常寒冷。
在北方地区,大多数地方此时气温达到了冰点以下,寒风呼啸,积雪铺满大地。
南方地区也不例外,虽然没有北方那么严寒,但寒意仍然笼罩着整个地区。
大寒之后,冷空气逐渐减少,春天的气息逐渐涌现。
二、农事活动大寒是农事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各个层面的忙碌季节。
历史上,农民们会在这个时候忙于粮食的搬运和仓储,防止冻坏或霉变。
此外,大寒是收取农作物的时候,如收摘冬季种植的蔬菜和水果,储存起来以供后续使用。
同时,农民还要做好大寒后的灭鼠、除虫等工作,以保障明年的丰收。
三、养生保健大寒节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养生保健措施也备受关注。
在这个季节,人们要注意保暖,因为寒冷的天气容易伤及人体。
养生专家建议,多喝温热的食物和饮品,如姜茶、热牛奶等,有助于保持体温和增强免疫力。
此外,适当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四、饮食习俗大寒节气,人们注重食补,并有一系列与此相关的饮食习俗。
在北方地区,人们常吃一种名为“羊灌汤”的食物,此时正是羊所养的最好时候,吃羊有助于驱寒保暖。
除此之外,人们也喜欢食用一些热气腾腾的食物,如饺子、火锅等,以在食物中获取温暖和满足。
南方地区,人们则偏爱热煮的海鲜和鱼类,以及鸭蛋、花生等温补食材。
五、文化传承大寒节气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传统习俗。
在北方的一些地方,人们会选择在大寒时节举行婚礼,寓意着幸福和美满的婚姻。
而在南方,人们则有着独特的吃田螺和赌蛋的习俗,这被视为希望来年丰收和好运的象征。
六、诗词雅集大寒节气在中国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诗人和文人墨客都曾为大寒而写下美丽的诗词。
他们通过描绘大寒的景象和抒发自己对冬季的情感,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这个节气的独特魅力。
二十四节气之大寒介绍

二十四节气之大寒介绍大寒,是中国农历的第24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
它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的开始。
大寒是中国农历中最后一个节气,也代表着农历一年的结束。
在这一节气里,寒气逐渐加强,天气变得更加寒冷,人们开始进一步采取措施来保暖。
大寒的寒冷程度大寒是中国农历中最寒冷的节气之一,它标志着冬季的高峰时期。
在大寒这一段时间里,寒流来袭,往往伴随着大风和霜冻,天气异常寒冷。
许多地区的气温会下降到0摄氏度以下,有些地方甚至会达到零下10摄氏度以上。
由于寒冷的天气,人们往往需要采取更多的防寒措施,如穿厚衣服、加暖气等,以保护自己免受严寒的侵袭。
大寒的气候特征大寒期间的天气多变且干燥。
由于寒冷的空气,大寒往往伴随着强劲的北风和干燥的气候。
在此期间,许多地区的湖泊和河流会结冰,人们可以在冰面上进行冰上活动,如滑冰和钓鱼。
同时,大寒也是雪灾的高发季节,不少地区会下雪,给交通和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
此外,在大寒的时节里,由于气候寒冷,人们往往在家中团聚,享用丰盛的年夜饭,庆祝农历年的到来。
大寒的饮食习俗大寒时节,中国人民有一些特殊的饮食习俗,以应对寒冷的气温。
首先,人们会多吃温热的食物,如饺子、汤圆、热粥等,这些食物可以帮助身体保暖。
其次,人们还会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柑橘、苹果、萝卜等,以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和感染。
此外,大寒也是食用某些润肺食物的好时机,如梨、蜂蜜等,有助于缓解由于干燥天气导致的咳嗽和疼痛等症状。
大寒的养生方法在大寒节气中,人们注重养生保健,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适应寒冷天气的能力。
首先,保持足够的运动是非常重要的,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其次,注意保暖也是很关键的,人们要穿足够暖和的衣物,特别是保护好头部、手部和脚部。
此外,食用一些具有温暖作用的中药材,如姜、蒜、枸杞等,可以帮助身体保暖。
最后,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积极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放松身心。
大寒节气介绍

大寒节气介绍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它标志着冬季的最后阶段,也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候。
在这个节气里,寒冷的天气进一步加剧,人们需要做好保暖措施来应对寒冷的气候。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大寒节气的特点和习俗。
一、大寒的特点大寒是指太阳黄经达到300度时的节气,一般出现在公历1月20日左右。
这个时候,大多数地区的气温处于最低点,昼夜温差大,早晚寒冷,白天气温也较低。
同时,大寒期间晴天多,冷空气频繁出现,气象上常常会有雾、霾天气。
二、大寒的气候影响在大寒期间,寒冷的气候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气温低,人们要加强保暖工作,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更加需要注意。
此时还需多喝水、适当按摩,以保持身体的湿润和柔软。
同时,由于气温低,大寒是感冒和呼吸道疾病高发期,人们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感染疾病。
三、大寒的习俗和民俗活动1.吃饺子:大寒节气里,吃饺子的习俗非常普遍。
饺子的形状酷似古代的金元宝,寓意着财源滚滚。
人们将美味可口的饺子作为节日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既能保暖又能祈求来年的好运。
2.喝汤圆汤:在南方地区,大寒节气也会有吃汤圆的习俗。
用糯米粉制成的汤圆,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愿望。
3.祭灶节:大寒节气是祭灶的日子。
人们会在灶台上焚香、献供,向灶神祈求一年平安、风调雨顺、家庭和睦。
同时,也代表了对家庭的感恩之情。
4.放寒假:对于学生来说,大寒节气也是寒假的开始。
寒假是他们放松身心、休息学习的时光,他们可以和家人一起聚会,享受温暖的气氛。
四、大寒养生保健大寒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养生的时期。
以下是一些养生保健的建议:1.合理饮食:大寒时节,应注意多吃些温热的食物,如姜、葱、蒜等,可以改善寒冷天气对身体的影响。
2.适当运动:寒冷的天气可能使人变得懒散,但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改善血液循环,预防疾病。
3.保持室内适宜温度和湿度:在家中,要保持较为稳定的室温和湿度,不要让室内过于干燥和过分寒冷。
4.注意饮食营养:大寒时节,要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柑橘类、苹果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寒的节气知识介绍_节气大寒介绍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关于大寒节气的知识大家有了解吗?以下是小编为
大家准备的大寒的节气知识介绍,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
寒气之
逆极,故谓大寒。
”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大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
花草树木、鸟兽飞禽均按照季节活动,因此它
们规律性的行动,被看作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就是说到大寒
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
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
而人体的能量抵御可以从饮食上来供给,还
可以服用纽斯康牌蜂胶软胶囊,能帮助我们增强免疫力,长期服用效果更佳,是一款非常值得推荐的养生保健品,但少年儿童、孕期及哺乳期妇女、蜂产品过敏者慎用哦。
>>>点
击进入养生商城购买纽斯康牌蜂胶软胶囊,原价168元,现在只要84元!
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孩童们可以尽
情在河上溜冰(日平均气温连续多日出现-5℃以下天气方可进行,这种活动一般出现在黄河以北地区)。
此外,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生于江南一带)”。
亦
可作为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
此种环流调整时,
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
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
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
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所以,应继续做好农作物防寒,特别应注意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大寒时节,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
“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语,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
小寒之后过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
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
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
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
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
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
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
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
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
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谁。
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2009年春节就包含在大寒节气里。
因此这样的大寒节气里,除干农活顺应节气外,还要为过年奔波。
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
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此外,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
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
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求得新年节好口彩。
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又因为大寒与立春相交接,讲究的人家在饮食上也顺应季节的变化。
大寒进补的食物
量逐渐减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万物的升发。
广东佛山民间有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御寒滋补
功效。
安徽安庆有大寒炸春卷的做法。
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莲子20克、枸杞子20克、
桂圆肉20克、大枣50克。
将赤小豆、薏米、莲子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适量食用。
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身体
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除了八宝饭滋补外,还可以服用纽斯康牌蜂胶软胶囊,提高免疫力,长期服用效果更佳。
鸡蛋1个、香菜10克、葱白5克、生姜5克,盐味精等调料适量。
鸡蛋搅拌均匀,
香菜、葱白、生姜洗净后切为碎末。
将清水在锅中烧开,加入少许水淀粉,使水略稠后,将搅拌好的鸡蛋慢慢倒入,使之
成片状。
再加入香菜、葱姜及盐味精等调料,出锅前加入香油少许。
有祛风散寒、发汗解
表的作用,适用于轻度感冒初期。
童子鸡1只(约500克)、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术10克,调料适量。
将童子鸡洗净,切为小块,加入诸补益中药和葱姜蒜盐酒等调料,用文火慢炖1小时,食肉喝汤。
有补中益气、滋阴助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患风寒感冒者。
二十四节气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