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
稻谷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

稻谷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范本一:“稻谷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一、引言本章节介绍本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稻谷品质测定的背景和重要性。
二、稻谷品质测定指标2.1 外观指标2.1.1 谷粒形状2.1.2 色泽特征2.1.3 粒重2.2 化学成份指标2.2.1 含水率2.2.2 粗蛋白质含量2.2.3 维生素含量2.2.4 矿物质含量2.3 营养指标2.3.1 淀粉含量2.3.2 膳食纤维含量2.3.3 油脂含量2.3.4 氨基酸含量三、稻谷品质测定方法3.1 外观指标测定方法3.1.1 谷粒形状测定方法3.1.2 色泽特征测定方法3.1.3 粒重测定方法3.2 化学成份指标测定方法3.2.1 含水率测定方法3.2.2 粗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3.2.3 维生素含量测定方法 3.2.4 矿物质含量测定方法 3.3 营养指标测定方法3.3.1 淀粉含量测定方法3.3.2 膳食纤维含量测定方法 3.3.3 油脂含量测定方法3.3.4 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四、稻谷品质测定结果分析4.1 外观指标结果分析4.2 化学成份指标结果分析4.3 营养指标结果分析五、安全注意事项本章节详细介绍在进行稻谷品质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六、附件6.1 附件1:稻谷品质测定记录表6.2 附件2:稻谷品质测定设备清单七、法律名词及注释7.1 法律名词1:XXX注释:XXX是指...7.2 法律名词2:XXX注释:XXX是指...范本二:“稻谷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一、引言本章节介绍本的编写目的和重要性,概述稻谷品质测定的背景和应用范围。
二、稻谷品质测定指标2.1 外观指标2.1.1 谷粒形状指标2.1.1.1 谷粒长度2.1.1.2 谷粒宽度2.1.2 色泽特征指标2.1.2.1 外观色泽2.1.2.2 精米率2.2 化学成份指标2.2.1 含水率2.2.2 粗蛋白质含量2.2.3 维生素含量2.2.4 矿物质含量2.3 营养指标2.3.1 淀粉含量2.3.2 膳食纤维含量2.3.3 油脂含量2.3.4 氨基酸含量三、稻谷品质测定方法3.1 外观指标测定方法3.1.1 谷粒形状测定方法3.1.2 色泽特征测定方法3.2 化学成份指标测定方法3.2.1 含水率测定方法3.2.2 粗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3.2.3 维生素含量测定方法 3.2.4 矿物质含量测定方法 3.3 营养指标测定方法3.3.1 淀粉含量测定方法3.3.2 膳食纤维含量测定方法 3.3.3 油脂含量测定方法3.3.4 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四、稻谷品质测定结果分析4.1 外观指标结果分析4.1.1 谷粒形状结果分析4.1.2 色泽特征结果分析4.2 化学成份指标结果分析4.2.1 含水率结果分析4.2.2 粗蛋白质含量结果分析 4.2.3 维生素含量结果分析 4.2.4 矿物质含量结果分析 4.3 营养指标结果分析4.3.1 淀粉含量结果分析4.3.2 膳食纤维含量结果分析 4.3.3 油脂含量结果分析4.3.4 氨基酸含量结果分析五、附件5.1 附件1:稻谷品质测定记录表5.2 附件2:稻谷品质测定设备清单5.3 附件3:稻谷样品照片六、法律名词及注释6.1 法律名词1:XXX注释:XXX是指...6.2 法律名词2:XXX注释:XXX是指...。
教你鉴别——稻谷质量的鉴别方法

教你鉴别——稻谷质量的鉴别方法1、色泽鉴别进行稻谷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将样品在黑纸上撒成一薄层,在散射光下仔细观察。
然后将样品用小型出臼机或装入小帆布袋揉搓脱去米壳,看有无黄粒米,如有拣出称重。
良质稻谷——外壳呈黄色,浅黄色或金黄色,色泽鲜艳一致,具有光泽,无黄粒米。
次质稻谷——色泽灰暗无光泽,黄粒米超过2%。
劣质稻谷——色泽变暗或外壳呈褐色、黑色,肉眼可见霉菌菌丝。
有大量黄粒米或褐色米粒,重量相对于良质稻谷来的轻一些。
2、外观鉴别进行稻谷外观的感官鉴别时,可将样品在纸上撒一薄层,仔细观察各粒的外观,并观察有无杂质。
良质稻谷——颗粒饱满,完整,大小均匀,无虫害及霉变,无杂质,质地坚硬。
次质稻谷——有未成熟颗粒,少量虫蚀粒,生芽粒及病斑粒等,大小不均,有杂质。
劣质稻谷——有大量虫蚀粒、生芽粒、霉变颗粒、有结团、结块现象。
3、气味鉴别进行稻谷气味的感官鉴别时,取少量样品于手掌上,用嘴哈气使之稍热,立即嗅其气味。
良质稻谷——具有纯正的稻香味,无其他任何异味次质稻谷——稻香味微弱,稍有异味,米粒煮出来之后颜色不够通透。
劣质稻谷——有霉味、酸臭味,腐败味等不良气味。
大米质量的分级与质量特征我国稻谷根据加工深度的不同,将大米分为四个等级,即特等米,标准一等米、标准二等米和标准三等米。
特等米的背沟有皮,而米粒表面的皮层除掉在85%以上,由于特等米基本除净了糙米的皮层和糊粉层,所以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很低,因此,米的涨性大,出饭率高,食用品质好。
标准一等米的背沟有皮,而米粒面留皮不超过五分之一的占80%以上,加工精度低于特等米。
食用品质、出饭率和消化吸收率略低于特等米。
标准二等米的背沟有皮,而米粒面留皮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占75%以上。
米中的灰分和粗纤维较高,出饭率和消化吸收串均低于特等米和标一米。
标准三等米的背沟有皮,而米粒面留皮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占70%以上,由于米中保留了大量的皮层和糊粉层,从而使米中的粗纤维和灰分增多。
国家三等标准稻谷质量标准

国家三等标准稻谷质量标准国家三等标准稻谷质量标准是指对稻谷的质量进行一系列严格的检测和评定,以确保稻谷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
稻谷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水平。
因此,制定和执行国家三等标准稻谷质量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国家三等标准稻谷质量标准对稻谷的外观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稻谷的外观特征包括籽粒的大小、形状、色泽等方面。
在国家三等标准稻谷质量标准中,对这些外观特征都有具体的要求,比如稻谷的籽粒应该饱满、色泽均匀、无破损等。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稻谷的外观符合国家标准,保证了稻谷的质量。
其次,国家三等标准稻谷质量标准还对稻谷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稻谷的化学成分包括水分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等。
这些化学成分的含量直接关系到稻谷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
国家三等标准稻谷质量标准要求稻谷的化学成分应该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以确保稻谷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
此外,国家三等标准稻谷质量标准还对稻谷的加工特性进行了规定。
稻谷的加工特性包括碾米质量、加工损失率、碾米收率等。
这些加工特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稻谷的加工利用价值。
国家三等标准稻谷质量标准要求稻谷的加工特性应该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以确保稻谷的加工利用价值。
最后,国家三等标准稻谷质量标准还对稻谷的卫生指标进行了规定。
稻谷的卫生指标包括霉菌含量、黄曲霉毒素含量等。
这些卫生指标的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稻谷的食用安全。
国家三等标准稻谷质量标准要求稻谷的卫生指标应该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以确保稻谷的食用安全。
综上所述,国家三等标准稻谷质量标准是确保稻谷质量的重要依据,其对稻谷的外观特征、化学成分、加工特性和卫生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稻谷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
只有严格执行国家三等标准稻谷质量标准,才能保证我国稻谷的质量和安全,促进我国稻谷产业的健康发展。
稻谷质量检验

➢ 稻谷中混有杂质:1.降低食用价值; 2.影响储粮安全(杂质含水量高,易引起 储粮生虫、霉变、发热)。
12
任务三 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谷外糙米的检验
问题1:为什么测? ➢ 计算稻谷出糙率时,不完善粒折半计算;
➢ 出糙率为稻谷定等基础项目,故不完善粒检验结果直接影响 出糙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量m5(0.01g)
从检验过大样杂质
的试样中分取小样
29
任务三 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谷外糙米的检验
注意事项:
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符合条件,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
大样杂质含量
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 不大于0.3%
检验结果保留至小 数点后 1位
小样杂质含量 不大于0.3%
1位
矿物质含量
不大于0.1%
值不大于1%,求其平均数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
到整数位。
10
任务三 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谷外糙米的检验
一、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 解决两大问题:
1 为什么测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含量?
2 怎么测?(重点难点)
融入思政元素:
哲学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的方法论
11
任务三 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谷外糙米的检验
上方磨盘固定,下方 磨盘旋转,利用两个 磨盘的相对差速使样 品在磨盘间匀速翻滚、 旋转,将其皮层碾磨 除去,达到均匀碾白 的目的
大样杂质检验
大样杂质检验
筛后静置片刻
拣出筛 上大型 杂质
筛下物
合并称重 大样杂质m1
(0.01g)
m1
26
任务三 稻谷杂质和不完善粒、谷外糙米的检验
稻米品质测定技术

稻米品质测定技术一、稻谷碾磨品质测定稻谷碾磨品质包括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1、出糙率的测定取稻谷试样100 克,各两份,放在糙米机上脱壳,然后称取糙米重量〔准确到0.1 克〕出糙率〔%〕=糙米质量〔g〕/稻谷试样重量(g)×100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不超过1%,求平均数,即为检测结果〔保存一位小数〕2、精米率是糙米或稻谷经碾磨加工,碾去糠层〔包括果皮、种皮和糊粉层〕及胚。
将已称重的糙米试样放在碾磨机上碾磨5-10 分钟,使米皮去净。
然后取出精米,用直径1.0毫米圆孔筛筛去米糠,待精米冷却至室温后称出重量〔0.1克〕;精米率〔%〕=精米重量〔g〕/稻谷试样重量(g)×100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不超过1%,求平均数,即为检测结果〔保存一位小数〕3、整精米率的测定(1)筛选法:将已称重的精米试样放入直径2.0 毫米圆孔筛内,下接筛底,上盖筛盖,放在电动筛选器托盘上,让选筛自动顺、逆各筛1 分钟,筛停后静止片刻,把两个筛内的精米分别倒入两个样品盘内,卡在筛孔中间的米粒属筛上物。
然后按分类标准分别拣出整粒米,并称出重量〔准确到0.1 克〕。
(2)手选法:把精米放在干净的台桌上或者搪瓷盘内,用手拣出整粒精米,称其重量〔准确到0.1 克〕整精米率〔%〕=整粒精米重量〔g〕/稻谷试样重量(g)×100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不超过2%,求平均数,即为检测结果〔保存一位小数〕二、稻米外观品质鉴定稻米外观品质是打算稻米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包括胚乳垩白、透亮度、米粒长度和外形等性状。
垩白是米粒中不透亮、疏松的白色局部。
依其位置不同可分为腹白、心白和背白〕分别在米粒腹部、中心部和背部〕。
依据垩白影响稻米外观的状况,常用垩白率和垩白大小两个工程评价。
米粒长度是指整粒精米的平均长度米粒性状常用米粒的长宽比表示一般来说,粒形瘦长,无垩白而米粒透亮和垩白立率少、垩白小而半透亮的稻米品质优良。
1、垩白粒率的测定垩白粒率是垩白粒率占试样总粒数的百分比。
稻米品质的形成与调控

5
>20
透明度 (Transparency)
指精米在光透视下的晶亮程度。除糯米外,优质 米要求透明或半透明。
透明度分级
级别
范围(%)
1
>70
2
61-70
46-60
4
31-45
5
<30
粒形 (Grain shape)
通常以长宽比表示。长宽比>3.0称为细长形,<2.0 为粗短形,两者间为椭圆或中长形。
思考题:
1.稻米品质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有哪些? 2、通过哪些栽培技术可以提高稻米品质?
注意一些基本概念, 如:一些品质指标的计算方法,品质指 标间的关系?品质形成的一些原理 稻米垩白多发生在稻米的腹部和心部,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3.0 15.0~19.0
8
3 77.0 62.0 30 5.0 15.0~20.0
7
80 — 70 — 60 —
籼糯 稻谷
—
77.0
54.0
—
—
≤2.0
7
100 —
粳糯 — 80.0 60.0 —
—
≤2.0
稻谷
7
100 —
注:稻谷定级以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食味为指标,应达到表
中规定;如有2项以上指标不合格但不低于下一个等级指标的降一级定等;
(3)胶稠度 Gel consistency
0.1000g精米粉(含水量 为12%)在沸水浴中充分 糊化形成4.4%的米胶, 并经冰水浴冷却后,在 室温下水平标准试管中 米胶流淌长度。
稻米品质鉴定技术

稻米品质鉴定技术一、稻米品质的评价内容(一)稻米的外观品质主要指精米形状、垩白度、透明度等。
优质稻米对外观品质的要求是:米粒透明,有光泽,垩白度≤1,最大透明度为1。
粒形通常以整米的长度/整米的宽度来表示;透明度指整精米在光源的透视下的晶亮程度,分5级;垩白粒率指垩白米粒占总米样本的百分比;垩白大小一般指整米的垩白面积(包括背自、腹白、心白等)占米粒剖面积的比率,我国将两项乘积合为垩白度。
在稻米的外观品质中,垩白面积的大小与垩白粒率的高低是两项重要的指标。
(二)稻米的加工品质主要指稻谷在加工过程中表现的特性。
衡量加工品质的指标有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
优质稻米要求糙米率>80%、整精米率>66%、精米率≥73%。
其中整精米率是加工品质中最为重要的指标,整精米率越高,说明稻米加工的出糙率越高,加工的品质好。
此外在加工的过程,要求杂质≤1%,不完善粒≤2%,并有一定的加工精度和光泽度。
(三)稻米的安全品质绿色优质稻米卫生安全品质要求磷化物(以PO计)、氰化物(以HCN计)、氯化苦、二硫化碳、对硫磷、倍硫磷、甲拌磷不得检出;敌敌畏、滴滴涕、六六六≤0.05 mg/kg;乐果≤0.02 mg/kg;马拉硫磷≤1.5 mg/kg;杀螟硫磷、三环唑、氟(以F计)≤1.0 mg/kg;汞(以Hg计)≤0.01 mg/kg;铅(以Pb计)≤0.2 mg/kg;黄曲霉毒素B1≤5.0mg/kg。
(四)稻米的营养品质是指稻米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包括淀粉、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水稻氨基酸含量同其它谷物相比具有良好的平衡性。
一般优质精米中淀粉约占70%,脂肪1%,蛋白质8%~10%。
含有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在内的20种氨基酸,其中一部分为自由态,占总蛋白质含量的0.7%。
(五)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食味品质是指稻米在一定条件下在蒸煮和食用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理化性状及食味特性,如吸水性、膨胀性、延伸性、糊化性、回生性及米饭的形态、色泽、气味、适口性及滋味等。
稻谷国标三等粮标准

稻谷国标三等粮标准稻谷国标三等粮是指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对稻谷进行评定和分类的一种等级。
这个等级是在保证稻谷质量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划分的。
以下是对稻谷国标三等粮标准的详细解释。
1.外观要求稻谷国标三等粮在外观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色泽:稻谷应具有光亮、均匀的黄白色或米黄色。
不同品种的稻谷颜色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整体上要保持一致性和均匀性。
-杂质:稻谷中不应含有过多的杂质,如土壤、石子、杂草种子等。
稻谷国标三等粮要求杂质含量较低,以确保稻谷的纯净度和质量。
-破碎:稻谷不应出现过多的破碎颗粒,破碎率要在一定范围内控制。
过高的破碎率可能会影响稻谷的加工和储存性能。
2.内部品质稻谷国标三等粮的内部品质也有一定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含水量:稻谷的含水量是衡量稻谷干燥程度和保存性能的重要指标。
稻谷国标三等粮要求其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稻谷的储存稳定性。
-整精米率:整精米率是衡量稻谷加工效果和米粒完整程度的指标。
稻谷国标三等粮要求整精米率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稻谷的食用质量。
-垩白度:垩白度是衡量稻谷米粒外观颜色的指标,也是稻谷的重要品质之一。
稻谷国标三等粮要求垩白度达到一定标准,以确保米饭色泽鲜白、口感好。
-黄粒率:黄粒率是指稻谷中具有黄色颜色的米粒所占比例。
稻谷国标三等粮要求黄粒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持稻谷的品质。
3.其他指标除了外观和内部品质要求外,稻谷国标三等粮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和要求:-杂质含量:稻谷国标三等粮要求杂质含量不超过一定范围,以保证稻谷的纯净度。
-不完善粒率:不完善粒率是指稻谷中具有破损、发芽、霉变等不良状态的米粒所占比例。
稻谷国标三等粮要求不完善粒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总之,稻谷国标三等粮是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对稻谷进行评定和分类的一种等级。
它对稻谷的外观、内部品质以及其他指标都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
通过这样的评定和分类,可以确保稻谷的质量和食用安全性,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稻谷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定指标及其方法总体指标:杂质、不完善粒含量、出糙率、黄粒米、整精米率、(色泽、气味、口味)鉴定、异品种粒、垩白粒率、垩白度、特型长宽比、胶稠度、食味品质、直链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13种)具体方法如下:1.杂质和不完善粒含量杂质:除本种粮粒以外的其他物质,包括以下几种:筛下物:通过直径2.0mm圆孔筛的物质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无机杂质。
有机杂质:无食用价值的稻谷粒、异种谷粒和其他有机物质。
不完善粒:包括以下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未熟粒、虫蚀粒、病斑粒、生芽粒、霉变粒。
1.1仪器与用具天平:精度0.01g、0.1g、1g。
谷物选筛:直径2.0mm电动筛选器分样器或分样板分析盘、镊子等。
1.2 样品制备检验杂质分大样、小样,大样用于检验大样杂质,包括大型杂质和绝对筛层的筛下午;小样是从检验过大样的杂质的样品中分出少量试样,检验与粮粒大小相似的并肩杂质。
按GB 5491的方法,将样品倒在光滑平坦的桌面上或者玻璃板上,用两块分样板将样品摊成正方形,然后从样品左右两边铲起样品约1cm高,对准中心同时倒落,再换一个方向同样操作(中心点不动),如此反复混合4、5次,将样品摊成等厚的正方形,用分样板在样品上划两条对角线,分成4个三角形,取出其中2个对顶三角形的样品,剩下的样品再按上述方法反复分取,直至最后剩下的两个对顶三角形的样品接近所需试样重量为止(约500g)。
1.3 操作步骤1.3.1大样杂质检验将质量标准中规定的筛层套好(大孔筛在上,小孔筛在下,套上筛底),称取制备好的样品(m)(大约500g,精确至1g)放入筛上,放在电动筛选器上,接通电源,打开开关,筛选自动地向左向右各筛1min(110r/min-120r/min),筛后静止片刻,将筛上物和筛下物分别倒入分析盘中,卡在筛孔中的颗粒属于筛上物。
拣出筛上大型杂质和筛下物合并称重(m1),精确0.01g。
1.3.2小样杂质检验从检验过的大样杂质的试验中,称取小样用量(m2)(约50g),精确至0.1g,倒入分析盘中,按质量标准的规定拣出杂质,称量(m3),精确至0.01g。
1.3.3矿物质检验质量标准中规定有矿物质的(不包括米类),从拣出的小样杂质中拣出矿物质,称量(m4),精确至0.01g。
1.3.4不完善粒检验在检验小样杂质的同时,按质量标准规定拣出不完善粒,精确至0.01g。
称量(m5),精确至0.01g。
1.4 结果计算大样杂质含量(M)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M=(m1/m)×100 (1)式中:m1——大样杂质质量,g;m——大样质量,g。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值不大于0.3%,求其平均值,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小样杂质含量(N)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2)计算:N={(100-M)×m3}/m2 (2)式中:m3——小样杂质质量,g;m2——小样质量,g。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值不大于0.3%,求其平均值,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矿物质含量(A)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3)计算:A={(100-M)×m4}/m2 (3)式中:m4——矿物质质量,g;m2——小样质量,g。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值不大于0.1%,求其平均值,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杂质总量(B)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4)计算:A=M+B (4)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一位。
不完善粒(C)质量分数(%)表示,按式(5)计算:C= {(100-M)×m5}/m2 (5)式中:m5——不完善粒质量,g;m2——小样质量,g。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值不大于0.5%,求其平均值,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出糙率净稻谷脱壳后的糙米(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计算)占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2.1 仪器与用具天平:精度0.01g。
实验砻谷机2.2 样品制备上述杂质测定后(1.3)的样品(含不完善粒)即为净谷物测试样品。
2.3 操作步骤从净稻谷试验中称取20g-25g试样(m0),精确至0.01g,先拣出生芽粒,称量生芽粒糙米质量(m1),然后将剩余试样用实验砻谷机脱壳,称量砻谷机脱壳后的糙米质量(m2),感官检验练出糙米中不完善粒糙米,称量不完善粒糙米质量(m3)。
2.4结果计算稻谷出糙率按式(1)计算:X={(m1+m2)-(m1+m3)/2}/m0×100 (1)式中:X——到过出糙率,%;m1——粒糙米质量,g;m2——砻谷机脱壳后的糙米质量,g;m3——不完善粒糙米质量,g;m0——试样质量,g。
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值不大于0.5%,求其平均值,极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1位小数。
3.黄粒米胚乳呈黄色,与正常米粒色泽明显不同的颗粒。
3.1 仪器与用具天平:精度0.01g实验室用碾米机分析盘、镊子等3.2 操作方法稻谷经检验出糙率以后,将其糙米试样用小型碾米机碾磨至近似标准二等米的精度,除去糠粉,称重(w),作为试样重量,再按规定拣出黄米粒,称重(w1)。
3.3 结果计算稻谷黄米粒含量按公式(1)计算:黄米粒(%)=(w1/w)×100 (1)式中:w1——黄米粒质量,g;w——试样重量,g。
双试验结果误差不超过0.3%,求其平均值,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
4.整精米率净稻谷脱壳后的糙米(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计算)占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4.1仪器和用具天平,感量0.01g;实验室用碾米机;4.2操作方法称取一定量的糙米(W),用实验碾米机磨成国家标准一等大米的精度,除去糠粉,再拣出整精米粒,称重(W1)。
4.3结果计算H(%)=(W1/W)×100式中:H——整精米率;W——糙米总质量,g;W1——整精米粒质量,g。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1.0%,求其平均值即为检验结果。
5.色泽、气味、口味鉴定5.1 色泽鉴定鉴定时,将试样置于散射光线下,肉眼鉴别全部样哦的颜色和色泽是否正常5.2 气味鉴定5.2.1 取少量试样,嘴对试样呵气,立即嗅辨气味是否正常5.2.2 将试样放入密闭器皿内,在60-70℃的温水杯中保温数分钟,去除,开盖嗅辨气味是否正常。
5.2.3 口味鉴定将稻米做成熟食,尝其味道是否正常。
5.3 结果表示鉴定结果以“正常”或“不正常”表示之,对不正常的应加以说明。
6.异品种粒随机数取完整糙米试样两份,每份100粒,拣出外观和粒形不同的异品种粒,计数为异品种粒,取其平均值,即为异品种粒。
7.垩白粒率从精米试样中随机数取整精米100粒,拣出有垩白的米粒,按下式求出垩白粒率。
重复一次,取两次测定的平均值,即为垩白粒率。
垩白粒率(%)=垩白米粒数/总粒数×1008. 垩白度在按 7中拣出的垩白米粒中,随机取10粒(不足10粒者按实有数取),米粒平放,正视观察,逐粒目测垩白面积占整个籽粒投影面积的百分率,求出垩白面积的平均值。
重复一次,两次测定结果平均值为垩白大小。
垩白度按下式计算:垩白度(%)=垩白粒率×垩白大小9.特型长宽比9.1 仪器用具测量板(平面板上粘贴黑色平绒布);直尺;镊子。
9.2测量方法(1)随机数取完整无损的精米(精度为国家标准一等)10粒,平放于测量板上,按照头对头、尾对尾的,不重叠、不留隙的方式,紧靠直尺摆成一行,读出长度。
双试验误差不超过0.5mm,求其平均值即为精米长度。
(2)将测量过长度的10粒精米,平放于测量上,按照同一个方向肩靠肩(即宽度方向)排列,用直尺在测量,读出宽度。
双试验误差不超过0.3mm,求其平均值为精米宽度。
9.3结果计算按下式计算粒长宽比:长宽比==长度/宽度10.胶稠度10.1 仪器与试剂10.1.1 仪器高速样品粉碎机;孔径0.15mm筛;国际振荡器;分析天平(感量0.0001g);试管(13mm×100mm)电冰箱及冰浴箱;沸水浴箱水平操作台;水平尺、坐标纸;直径为1.5cm的玻璃弹子球;实验室用砻谷机,碾米机。
10.1.2试剂0.025%麝香草酚蓝乙醇溶液:称取125mg麝香草酚蓝溶于500ml95%乙醇中。
0.2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
10.2 操作方法10.2.1 试样制备将精米(精度为国家标准一等)样品置于室温下2天以上以平衡水分,取约5g磨碎为米粉,过孔径0.15mm筛,装于广口瓶中备用。
10.2.2米粉水分测定米粉测定按GB1350执行。
10.2.3溶解样品和制胶称取通过孔径0.15mm筛的米粉试样两份,每份100mg(按含水量12%计算,如含水量不为12%时,则进行折算,相应增加或减少试样的称量)于试管中,加入0.2ml0.025%麝香草酚蓝溶液,并轻轻摇动试管,使米粉充分分散,再加上麝香草酚蓝0.2ml0.2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并摇动试管,置于涡旋的振荡器上使米粉充分混合在均匀,紧接着把试管放入沸水浴中,用玻璃弹子盖好试管口,加热8min,控制试管内米胶溶液面在加热过程中宜达到试管高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取出试管,拿去玻璃弹子球,静置冷却5min后,再将试管放在0度左右的冰水浴中冷却20min取出。
10.2.4水平静置试管将试管从冰水浴中取出,立即水平放置在铺有坐标纸,事先调好水平的操作台上,在室(25±2)度下静置1h。
10.2.5 测量米胶长度即时测量米胶在试管内流动的长度(mm),双实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7mm,取平均值,即为检验结果。
11.食味品质11.1 仪器与用具26-28cm单屉蒸锅带盖铝盒;筷子;评分表。
11.2 操作步骤11.2.1米饭制备称取精米(国家标准特等)10g于铝盒重,按参加品评人数每人一盒用约30ml水搅拌淘洗一次,再用30ml蒸馏水冲洗一次,尽量倾于水。
加一定量的水(籼米加蒸馏水15ml,粳米12ml,糯米10ml),在盛水的的铝锅中,用电加热至沸腾后,再将加盖铝盒放于蒸屉上,继续加热并开始计时,蒸煮40min,停止加热,焖10min。
将制成的不同试样的米饭盒放在白磁盘上,共品评。
11.2.2食味评定(1)食味的评定程序按照米饭气味、外观、适口性和冷饭质地顺序评定。
趁热打开饭盒盖,先鉴定米饭是否有米饭清香味、香味,接着观察米饭色泽,饭粒结构,再通过咀嚼、品尝鉴定米饭的柔软性、粘散性及滋味。
再过1h,评定冷饭质地,看是否柔软松散,不粘结成团。
(2)评分根据评定人员感觉器官鉴定评分,采用100分制,按表B1所列项目和评分标准记分。
表B1 食味品质评分。
平分表见表1。
表1 品尝评分记录表11.3 结果表示每份评分表计算其平均值,即为食味品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