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百年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管理百年读后感范本

管理百年读后感范本

管理百年读后感范本
阅读《管理百年》这本书,让我对管理、领导和组织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作
者对历史上伟大企业家们的故事和管理哲学的解读,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如何塑造一个
成功的企业的重要原则。

首先,作者强调了领导者的重要作用。

一个好的领导者不仅要有经验和专业知识,更
要有清晰的愿景和激励员工的能力。

通过激励员工的积极性,领导者可以带领团队取
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其次,书中还提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拥有一种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可
以促进员工团结协作,激发创新和持续发展。

在建立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领导者要起
到表率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

最后,作者还强调了持续学习和不断改进的重要性。

管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领
导者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市场变化,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和策略,才能保持竞争
力和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读完《管理百年》这本书,让我对管理和领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激发
了我对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动力。

希望能够将书中的思想和原则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一个更优秀的管理者。

管理百年读书笔记

管理百年读书笔记

管理百年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管理的书,叫《管理百年》,这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书里讲了这一百年来管理的发展历程,那真是充满了曲折和惊喜。

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还得是那些管理大师们的奇思妙想和各种企业管理中的真实案例。

比如说,书中提到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啊,那可真是个厉害的角色!他通过对工厂里工人工作的细致观察和分析,发现很多时候工人干活儿都是在瞎忙,效率低得让人着急。

于是,他就想出了一套办法,把工作分解成一个个小步骤,计算出每个步骤的最佳时间和方法,然后让工人按照这个标准来干。

这听起来简单,可做起来不容易啊!他得在工厂里蹲上好几天,拿着个小本子,眼睛都不眨地盯着工人的一举一动,记录下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时间。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泰勒就像个侦探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还有呢,法约尔的管理原则也很有意思。

他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这就像是给管理者们提供了一本操作手册,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才能把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

不过,这可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他在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他在管理企业的时候,估计也是操碎了心,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不断地琢磨、尝试,最后才得出了这些宝贵的经验。

再来说说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他认为组织应该像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个部件都有自己的职责和规则。

这在当时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开始重新思考组织的结构和运作方式。

韦伯为了研究这个,估计也是翻阅了无数的资料,考察了众多的组织,才能够提出这么一套系统的理论。

除了这些理论,书中还讲了很多企业的实际案例。

有一家公司,原本业绩平平,后来新来了一位管理者,他运用了新的管理方法,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先是和每个员工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然后重新调整了部门结构,优化了工作流程。

他就像一个巧手的工匠,把公司这块璞玉一点点雕琢成了美玉。

以前员工们上班都无精打采的,现在一个个都充满了干劲儿。

公司的业绩也像坐了火箭一样,蹭蹭地往上涨。

《管理百年》读书笔记

《管理百年》读书笔记

《管理百年》读书笔记一、书籍整体印象。

二、各时期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1. 早期管理思想(19世纪末 - 20世纪初)- 科学管理理论(泰罗)- 主要内容:- 泰罗提出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工作标准、选择和培训工人、实行刺激性的工资制度等。

例如,他在工厂中进行时间 - 动作研究,分析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去除不必要的动作,从而确定最有效的工作方法。

- 强调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计划部门负责制定标准和计划,工人负责执行。

- 特点:- 注重效率,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核心目标。

这种思想适应了当时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需求,通过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严格的管理控制来实现效率的提升。

- 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将工人视为“经济人”,主要关注如何通过外在的激励(如工资)来促使工人按照规定的方法工作,相对忽视了工人的社会和心理需求。

- 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 主要内容:- 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他认为管理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中的活动,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其他机构。

- 明确了14项管理原则,如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等。

这些原则为组织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准则。

- 特点:- 具有系统性和普遍性,与泰罗侧重于生产车间的管理不同,法约尔的理论关注整个组织的管理,从高层管理到基层管理都适用。

- 强调管理的原则性,但这些原则并不是僵化的,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的组织环境和情况灵活运用。

2. 行为科学管理思想(20世纪20年代 - 20世纪中叶)- 人际关系学说(梅奥)- 主要内容:- 梅奥通过霍桑实验得出了与传统管理思想不同的结论。

他发现工人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工作,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有着重要影响。

- 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即工人在工作中会形成一些自发的、非官方的群体关系,这些关系会影响工人的行为和工作效率。

- 特点:- 开始关注人的因素,将管理研究的重点从物和事转向了人。

管理百年读后感

管理百年读后感

管理百年读后感《管理百年》是由徐小平所著的一本关于管理学的书籍。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完成了这本书的阅读,并对其中所表达的观点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管理学产生了很多新的思考和启发。

首先,我被书中所强调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性所深深震撼。

徐小平认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仅仅取决于其产品和技术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

只有建立了正确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获得长期发展。

这让我意识到,一个企业不仅要有出色的产品和技术,更要注重培养员工的素质和价值观,建立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

其次,书中还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徐小平认为,一个团队的力量要远远大于个人的力量。

只有团队内部的合作和协作良好,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这让我明白到,一个企业内部的团队合作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是为了共同成长和发展。

只有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合作,才能够创造出更好的工作成果和效益。

另外,书中还强调了领导者的核心素质和品格的重要性。

徐小平认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应具备清晰的目标、坚定的决策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领导者,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高尚的品格和道德修养。

只有领导者具备了这些核心素质,才能够有效地带领团队向着目标前进,取得成功。

最后,这本书还提到了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徐小平认为,管理学是一门在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进步,管理学也必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这让我明白到,作为一个学习管理学的人,我们要不断追赶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新的管理环境和挑战。

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很多关于管理学的有益启示。

我明白了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团队合作的力量,领导者的核心素质和品格的重要性,以及管理学发展的趋势。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对管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于将来实践上的管理工作也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方向。

管理百年读书笔记

管理百年读书笔记

以下是我对《管理百年》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包括主要内容
和个人观点。

一、主要内容
《管理百年》这本书全面介绍了管理学的历史和演变,以及各种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诞生和发展。

书中不仅涵盖了各种管理思想、方法和工具,还通过对各个时期管理先驱的访谈和案例分析,展示了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个人观点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不同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而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管理先驱们对管理学的贡献和影响,他们的思想和经验对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外,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管理的本质和价值。

管理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实践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协调团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组织的目标和价值。

同时,
管理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使命,它需要关注人类的需求、价值和尊严,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三、个人思考和启示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管理的历史和演变,也深刻认识到了管理的本质和价值。

我认为,未来的管理将更加注重人性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管理者需要关注员工的情感需求和价值实现,通过智能化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也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管理百年》这本书让我对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

管理百年读后感

管理百年读后感

管理百年读后感导语:管理百年读后感(一)管理的历史很显然不是只有这一百年,只是在这过去的100管理得到了更深的认识、实践和学习并形成了一定的体系。

但正如作者克雷纳所告诉我们的,管理没有终结答案可寻,惟有恒久的问题存在,管理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发展;因此他就要带我们对20世纪管理思想与实践进行批判性的回顾。

虽然这是个极其严肃的课题,但这本书却是用轻松甚至略带诙谐的笔调,将这百年的管理历史清楚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并且明确的指出了诸多管理名人和理论的可取和不足之处。

对于所过去的管理百年,克雷纳将他们概括为“有趣,创新和进步的100年”。

因为在这百年里涌现了无数的管理名人和各样理论,有对过去的创新、补充以及批判,但无论怎样他们的出现,都使人们对管理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使管理的实践更加有效。

从泰罗以秒表计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到摩登时代福特的T型车装配线生产,到斯隆对组织的思考和管理,到诸多研究者对人对劳动者的探索,到在二战中吸取教训寻求企业发展,到着名的麦卡锡营销4P组合理论和麦格雷戈的X-Y激励模型理论,到对源于军事的战略的研究和运用,到在面临组织危机时对管理理论和模式的不断创新,到曾帮助日本经济复苏的戴明质量管理理论在西方的风行,直至各种管理模式的实践和兴起。

不难看出,这些理论的产生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这些理论也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代的难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理论存在的不足也被一一的展露出来,就如科学管理中对人性的忽视和流水线生产对人机械化的控制等。

但我想也正是因这些隐藏的不合理让人们对管理有新的认识和补充,并催生了新的理论,就像霍桑实验对人关注的开始和组织的发现与发展。

这也同样可以作为我们现在学习管理,了解管理历史的重要原因。

而且作者也在最末了一章中也讲到,仅仅只有那些高层学习研究管理是不够的,仅仅只有一时的管理知识而不会吐故纳新是不够的,仅仅只会学习只能坐在办公室而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也是不够的。

管理百年读书笔记_1

管理百年读书笔记_1

管理百年读书笔记管理百年读书笔记范文如果管理是普遍的,那么从逻辑上就可以推知:管理技能可以通过教育获得,并可以得到普遍的应用但在法约尔所处的时代,即使是工厂的工作也是专业化分工的。

工作得到严格的限制和界定。

人们都了解其界定的尺度。

而管理则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法约尔考虑的是更广阔的有关管理本质的理论问题,而泰罗则是一个关注实践问题的问题解决者。

他关注如何提高知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泰罗思想的第一个负面影响是,它把效率置于伦理道德之上,泰罗原理对人的忽视。

工人不能识别好的事物,因为这是别人强加给他们的。

泰罗致力于消除的无效工作,绝大部分与工人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主要是消除机器、供应、计划、调整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无效工作。

第二章摩登时代--福特毫无疑问,福特是第一个倡导大规模生产的人。

使这些工一成为新工业化时代的巨兽的原因,不能简单地总结为规模。

它们以新的方式工作,以新的方式组织工作。

另一个原因是系统方面的创造:生产流水线,使得这些日益巨大的工厂的物理规模与大规模生产相匹配。

这条生产线奠定了生产方法的高效性,现在我们广为使用这一方法。

以前由一个人做的轿车组装工作,现在被分为84个个生产步骤---所有工人所做的工作,在以前需要三倍时间才能完成。

”胭脂河工厂就像一头饥饿的巨兽,一面吞进大量的原材料,一天之后就生产出福特轿车。

实现垂直一体化是雄心勃勃的计划。

福特创造的企业是建立在害怕和不信任的基础上的。

无论他取得了多么巨大的成功,这一事实也不容歪曲。

松下幸之助和亨利-福特的主要差别在于,松下幸之助认为企业应当承担强烈的道德和伦理责任。

企业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承载了社会和个人利益的列车第三章发现组织泰罗和福特对组织的问题无所作为,而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组织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研究。

韦伯仔细研究后指出,工业化趋势就是具备监工和中层管理者的工厂和一种全新的规模生产方式。

管理百年读后感

管理百年读后感

《管理百年》读后感过去的100年,管理的艺术一次次地得到了彻底改造。

在《管理百年》中,我们经历了每一轮的创新,认识到它如何与过去、未来相契合。

本书对管理历史进行了精心研究,不仅梳理了20世纪这个管理黄金时代中管理理论及实践的清晰脉络,还能够揭示出管理未来的重要线索。

《管理百年》为管理编年史赋予了蓬勃的活力,涉及的历史人物阵营之豪华,连小说家也要羡慕不已。

这不仅是一部现代管理学史,更是一部现代商业进化史。

63位管理大师在20世纪舞台上精彩演绎,一本书,梳理百年管理变迁,洞悉未来管理趋势。

克雷纳在书中介绍的管理创新人士既有实干家,也有思想家,这些人物与其倡导的管理创新同样耐人寻味。

这些人尽管不乏时代偏见带来的个人缺陷,但对企业和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

无论是商业和管理人士,在校学生,还是致力于终身学习的从业者,都不可不读《管理百年》。

书中充满了对每一位学习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人来说都具有价值的远见。

过去的100年是人类物质文明最为灿烂和繁盛的100年,也是人类经历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战争灾难的100年,也是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并引领世界走向的100年。

在这100年中,科学和数字史无前例的在组织管理中承担了重要角色,从泰勒到二战后的系统控制理论再到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推进,科学和管理的融合始终在悄悄的进行着,也许在中国,这一结合要慢许多,所以黄仁宇用这一理论解释李约瑟难题(近代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出现在西方而非中国)。

马克思韦伯重新定义和构造的组织影响了整整一个世纪,并将在很长时间内继续发挥作用,因为“组织”永久的成为管理的主体之一,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组织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分工协同合作的制度安排,并进而决定组织效率。

人性话题不仅仅局限在管理领域,从孟子到杨朱,从莎士比亚到马基雅韦利,历史上的先哲无不在探求人性的真义。

如果能把先哲的理论和这100年中对人性的分析实践相比较,定会有所发现。

在这三条主线指引下读读克雷纳的《百年管理》,确实是种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百年》读书笔记付豪国贸142 2014221172最近读完了克雷纳的《管理百年》,颇有感受。

首先我认为则是一本可读性很高的书,全书构成一目了然,按时间的延续树立了整个管理方法从出现到发展的全过程。

在这本书中我主要有两个方面感触比较深,一个是法约尔的管理理念,另一个是通用汽车与福特汽车两家极为成功的公司之间管理理念的比较,确切的说是斯隆先生和福特先生管理理念的比较。

一、法约尔的管理理念1、个人介绍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法国人,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他的还有泰勒、韦伯等),创立了一般管理理论,也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开创者(集大成者是哈罗德.孔茨)。

主要代表作1916年《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他的贡献主要在于:1、认为经营不等于管理,并明确的提出了管理的五种职能;2、系统提出了管理的十四项原则(被后人称为“法约尔灯塔”);3、提出了管理教育的思想。

由于法约尔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他被后人尊称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2、十四条管理原则劳动分工原则(Division of Work)法约尔认为,劳动分工属于自然规律。

劳动分工不只适用于技术工作,而且也适用于管理工作。

应该通过分工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但是,法约尔又认为:“劳动分工有一定的限度,经验与尺度感告诉我们不应超越这些限度。

”权利与责任原则(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有权力的地方,就有责任。

责任是权力的孪生物,是权力的当然结果和必要补充。

这就是著名的权力与责任相符的原则。

法约尔认为,要贯彻权力与责任相符的原则,就应该有有效地奖励和惩罚制度,即“应该鼓励有益的行动而制止与其相反行动”。

实际上,这就是现在我们讲的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纪律原则(Discipline)法约尔认为纪律应包括两个方面,即企业与下属人员之间的协定和人们对这个协定的态度及其对协定遵守的情况。

法约尔认为纪律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没有纪律,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兴旺繁荣。

他认为制定和维持纪律最有效的办法是:①各级好的领导。

②尽可能明确而又公平的协定。

③合理执行惩罚。

因为“纪律是领导人造就的。

……无论哪个社会组织,其纪律状况都主要取决于其领导人的道德状况”。

统一指挥原则(Unity of Command)统一指挥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原则,按照这个原则的要求,一个下级人员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

如果两个领导人同时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行使他们的权力,就会出现混乱。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有适应双重指挥的社会组织。

与统一指挥原则有关的还有下一个原则,即统一领导原则。

统一领导原则(Unity of Direction)统一领导原则是指:“对于力求达到同一目的的全部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人和一项计划。

……人类社会和动物界一样,一个身体有两个脑袋,就是个怪物,就难以生存。

”统一领导原则讲的是,一个下级只能有一个直接上级。

它与统一指挥原则不同,统一指挥原则讲的是,一个下级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

这两个原则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对于这个原则,法约尔认为这是一些人们都十分明白清楚的原则,但是,往往“无知、贪婪、自私、懒惰以及人类的一切冲动总是使人为了个人利益而忘掉整体利益”。

为了能坚持这个原则,法约尔认为,成功的办法是:“①领导人的坚定性和好的榜样;②尽可能签订公平的协定;③认真的监督。

”人员的报酬原则(Remuneration)法约尔认为,人员报酬首先“取决于不受雇主的意愿和所属人员的才能影响的一些情况,如生活费用的高低、可雇人员的多少、业务的一般状况、企业的经济地位等,然后再看人员的才能,最后看采用的报酬方式”。

集中的原则(Centralization)法约尔指的是组织的权力的集中与分散的问题。

法约尔认为,集中或分散的问题是一个简单的尺度问题,问题在于找到适合于该企业的最适度。

在小型企业,可以由上级领导者直接把命令传到下层人员,所以权力就相对比较集中;而在大型企业里,在高层领导者与基层人员之间,还有许多中间环节,因此,权力就比较分散。

等级制度原则(Scalar chain)等级制度就是从最高权力机构直到低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

而贯彻等级制度原则就是要在组织中建立这样一个不中断的等级链,这个等级链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它表明了组织中各个环节之间的权力关系,通过这个等级链,组织中的成员就可以明确谁可以对谁下指令,谁应该对谁负责。

秩序原则(Order)法约尔所指的秩序原则包括物品的秩序原则和人的社会秩序原则。

对于物品的秩序原则,他认为,每一件物品都有一个最适合它存放的地方,坚持物品的秩序原则就是要使每一件物品都在它应该放的地方。

贯彻物品的秩序原则就是要使每件物品都在它应该放的位置上。

公平原则(Equity)法约尔把公平与公道区分开来。

他说:“公道是实现已订立的协定。

但这些协定不能什么都预测到,要经常地说明它,补充其不足之处。

为了鼓励其所属人员能全心全意和无限忠诚地执行他的职责,应该以善意来对待他。

公平就是由善意与公道产生的。

”也就是说,贯彻公道原则就是要按已定的协定办。

人员的稳定原则(Stability Tenure of Personnel)法约尔认为,一个人要适应他的新职位,并做到能很好地完成他的工作,这需要时间。

这就是“人员的稳定原则”。

按照“人员的稳定原则”,要使一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就要使他在一个工作岗位上相对稳定地工作一段时间,使他能有一段时间来熟悉自己的工作,了解自己的工作环境,并取得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首创精神(Initiative)法约尔认为:“想出一个计划并保证其成功是一个聪明人最大的快乐之一,这也是人类活动最有力的刺激物之一。

这种发明与执行的可能性就是人们所说的首创精神。

建议与执行的自主性也都属于首创精神。

”法约尔认为人的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是激励人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的最有力的刺激因素。

团队精神(Esprit de Corps)人们往往由于管理能力的不足,或者由于自私自利,或者由于追求个人的利益等而忘记了组织的团结。

法约尔认为管理者需要确保并提高劳动者在工作场所的士气,培养个人和集体积极的工作态度。

为了加强组织的团结,法约尔特别提出在组织中要禁止滥用书面联系。

二、通用汽车与福特汽车管理理念的比较1、斯隆的管理理念艾尔弗雷德•P•斯隆(1875-1966),美国企业家,是一位传奇式领袖。

被誉为一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通用汽车公司的第八任总裁,斯隆是在管理与商业模式上创新的代表人物。

美国《商业周刊》75周年时,斯隆获选为过去75年来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

他在1921-1922期间就提出了一种叫"集中政策控制下的分散经营"组织机构模式,这是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雏形。

他把通用汽车公司按产品划分为21个事业部,分属4个副总经理领导。

有关全公司的大政方针,如财务控制、重要领导人员的任免、长期计划,重要研究项目的决定等,由公司总部掌握:其他具体业务则完全由各事业部负责。

斯隆认为;这种管理体制贯彻了"政策决定与行政管理分开" 这一基本原则,因而能使集权和分权得到较好的平衡。

通用汽车公司经过斯隆的改革和整顿以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

斯隆担任通用汽车公司总裁23年,短短3年内让濒临破产的通用汽车反败为胜,更为企业组织管理立下世纪典范,与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并称二十世纪最伟大CEO。

“斯隆管理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在于谋求公司决策权力集中与分散的最佳结合点”。

企业经营决策权力的集中,可以统一指挥、统一步调,获得较高的效率;分散权力有利于调动所属各单位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对变化多端的市场情况能够及时做出反应。

为了达到“集中与分散”的最佳结合,斯隆把通用汽车公司的业务分为决策和执行两类,即建立领导部门来担负决策任务,建立直线指挥部门来指挥各级的生产经营活动。

此外,还要建立必要的职能部门,作为各级直线指挥部门的参谋和助手。

2、福特汽车的垂直管理模式、“严格纪律”福特先生开创的企业理念:“消费者是我们工作的中心所在。

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想着我们的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1903年,亨利·福特(Henry Ford)创建福特汽车公司,公司名称取自创始人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姓氏。

福特生前十分喜爱动物,他经常忙里偷闲访问动物专家,读有关动物的书籍和报纸,他在这个领域也有较深的造诣。

1911年,商标设计者为了迎合亨利· 福特的嗜好,就将英文"Ford"设计成为形似奔跑的白兔形象,一博福特的欢心。

福特汽车公司的商标是蓝底白字的英文"Ford"字样,被艺术化了的"Ford"形似活泼可爱、充满活力、美观大方的小白兔。

"Ford"犹如在温馨的大自然中,有一只可爱,温顺的小白兔正在向前飞奔,象征福特汽车奔驰在世界各地,令人爱不释手。

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为"装在汽车轮上的美国"立下了不朽功勋,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一共达到了1,500万辆,缔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记录(后被大众-甲壳虫以累计2000万辆的记录打破)。

福特先生为此被尊为“为世界装上轮子” 的人。

管理百年史实际上也是观念不断试错改善的演进史。

在管理观念层出不穷的年代,有些观念为时尚早,有些观念还在不断地争议中,有些观念早已消失在废纸堆中。

观念是适应时尚潮流而出现的,在本书中每一章,斯图尔特.克雷纳就强调每一年代的关键词,如1900年至1910年是追逐时间的年代,时间意味效率,效率的背后就是流动的巨大利润,谁缩短单位产品的生产时间,谁就控制了市场的需求。

但观念也并非永远有效,在不同的年代,同样的观念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

斯隆发明的事业部制是20年代大型组织分权化的趋势,但60年代成为组织成长的障碍;流程再造原本上是改善工作流程但却成为低迷时期企业裁人的好借口;就连近十年内兴起的长尾理论、执行力、蓝海战略,现在没有多少人再去关注。

大多数观念稍纵即逝,只有为数不多的观念能颐养天年。

战争既破坏了公司,同时也成就了一些企业。

战争往往促进发明,诸多公司以快节奏进行创造和发明,这位他们未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例如柯达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开发出航空照相机,并为美国信号集团训练航空摄影师。

此外,战争为企业的产品带来数百万利润的军队订单,让一些企业彻底地发了一把战争财。

例如美国政府向吉列公司订购的剃须刀、IBM公司生产自动步枪、通用汽车公司成为美国最大的军事合同承包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