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小区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湿地建设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湿地建设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湿地建设工程施工方案范本一、总体概况湿地是一种自然的生态系统,它可以帮助净化水质、调节气候、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湿地的面积在不断减少,为了维护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湿地资源,需要进行湿地建设工程。

本施工方案旨在指导湿地建设工程的具体实施,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某某市湿地建设工程2. 项目地点:某某市某某区3. 项目内容:包括湿地生态保护区、人工湿地建设、湿地公园建设等。

三、施工前准备1. 项目进场:根据项目进度安排,确定施工队伍进场时间。

2. 勘察设计:对项目地点进行详细勘察,编制施工图纸和方案。

3. 采购物资:根据设计要求,采购所需的工程材料和设备。

4. 施工人员:确定施工队伍的人员组成,包括项目经理、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

5. 安全预案:编制施工安全预案,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四、施工流程1. 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对项目地点进行土方开挖,清理工地。

2. 地面平整:对土方开挖后的工地进行地面平整,确保施工基础牢固。

3. 基础施工: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进行基础施工,确保湿地建设的稳固性。

4. 水体调配:进行人工湿地水体的调配,确保湿地水域的合理布局。

5. 植被种植: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湿地植被的种植,恢复湿地植被生态系统。

6. 设施建设: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湿地公园等设施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五、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监管:设置专门的监理人员进行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

2. 质量检测:按照相关标准,对施工过程、材料和设备进行质量检测。

3. 质量记录: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质量检测报告、工程验收记录等。

4. 现场整改: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六、安全保障措施1. 安全教育: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意识。

2. 安全设施: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安全防护设施等。

3. 安全巡查: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

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

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

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6.09.30•【字号】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49号•【施行日期】2017.0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49号《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已由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16年9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6年9月30日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2016年9月30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域,包括湖泊、河流、沼泽、滨海、库塘等湿地。

第四条湿地保护遵循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的领导,将湿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湿地保护机制。

湿地保护管理经费和湿地生态补偿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湿地保护负总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湿地保护考核制度,将湿地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定期对下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湿地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修复湿地或者因地制宜利用采矿塌陷地、低洼废弃地等建设湿地,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第八条省人民政府成立湿地保护委员会,组织、协调、决定湿地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省湿地保护委员会由省林业、水利、海洋与渔业、发展改革、财政、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旅游、文化等有关部门组成,日常工作由省林业主管部门承担。

《河北省湿地保护条例》全文(2017)

《河北省湿地保护条例》全文(2017)

《河北省湿地保护条例》全文(2017)河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北省湿地保护条例》,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

下面是条例的详细内容。

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6号)《河北省湿地保护条例》已经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16年9月22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2016年9月22日河北省湿地保护条例(2016年9月22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湿地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湿地的保护、利用和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滨海湿地等自然湿地,以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者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原生地等人工湿地。

本条例所保护的湿地,是指列入湿地保护名录的湿地。

第四条湿地保护工作遵循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湿地保护工作负责,加强对湿地保护工作的领导,将湿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管理体制,协调解决湿地管理机构、经费保障、保护利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明确各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湿地保护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水利、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等有关部门与林业主管部门统称湿地保护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湿地保护和管理的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

城市湿地规划、削减氨氮含量

城市湿地规划、削减氨氮含量

规划方案二
本方案是准备在图中蓝色区 域内建设湿地。原因:其一 图中蓝色区域呈带状分布, 分布范围较广,周边居民区 相对建密集、可以使得更多 的人们受益。其二呈带状分 布的湿地均紧靠河流且相互 联系,从而可以保证湿地建 成后期的存在和维护。
而图中用红线框起来的考虑作 为湿地公园建设选址。考虑的 因素有:首先,靠近水源,来 保证湿地公园建成后维持。其 次就是收益群众尽可能多,来 真正做到作为一个公园的职能。 然后是对生态的保护问题,应 将湿地公园建设在生态相对较 好的区域。最后还要考虑占地、 交通等的社会经济现象。
限制条件:
原区域氨氮含量为30毫克每升,目标规划将其削减20%。
采取方案和方法:
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 现对污水的净化,湿地基质、植物、微生物是生态湿地的基 本构成单元,因此,从这三个方面简述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 分析人工湿地的氨、氮去除。
湿地植物的选择
植物具有丰富的根系,能从土壤 溶液中吸收一部分无机氮作为自 身的营养成分,这一部分能占到 8%—16%。石菖蒲、灯心草和蝴蝶 花3中植物系统的总氮平均去除率 为73%左右。
基质一方面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稳定 的基质和营养物质,也能为水生植物 提供载体。
参考文献:
袁东海,高士祥,任权进,等.几种挺水植物净化生活污水总氮和磷的效果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4,18(4) 孙权,郑正,周涛.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污染防治技术,2001,14(4) 鲁敏,曾庆福.七种植物的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17(2) 扬长明,顾国泉,邓欢欢,等.风车草和香蒲人工湿地对养殖水体磷的去除作用.中国环境科学,2008,28(5) 汤显强,李金中,李学菊,等.人工湿地不同填料性能比较,水处理技术,2007,33(5)

湿地保护小区建设方案

湿地保护小区建设方案

湿地保护小区建设方案湿地是地球上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湿地遭受到日益严重的破坏和退化。

为了保护湿地,建设湿地保护小区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下面将详细介绍湿地保护小区的建设方案。

一、湿地保护小区的选址湿地保护小区的选址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需要选取具有湿地资源保护价值的区域,优先选择湿地面积大、生物多样性丰富、景观优美的区域。

其次,要考虑到附近居民的需求,选择离城市中心比较近、交通便利的地点,方便居民前往小区。

最后,还要注意避免选址在地质灾害、环境污染源等潜在风险区域。

二、湿地保护小区的规划设计湿地保护小区的规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生态保护、宜居性和景观等方面的要素。

首先,在小区内部要保留一部分湿地,尽可能保持其自然状态,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同时,可以修建观景平台、步道等设施,方便居民观赏湿地景观。

其次,小区内的建筑物应设计成低密度、低层次的形式,尽量减少对湿地环境的影响。

同时,建筑物的外立面可以采用绿化、花境等形式,与湿地融为一体,提升小区的美观度。

还需要规划一定的绿地空间,增加植被覆盖面积。

植被可以起到固定土壤、净化空气等作用,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三、湿地保护小区的管理措施1.成立湿地保护小区的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的运营管理和维护工作。

同时,还应设立专门的湿地保护部门,负责湿地资源的调查、监测和保护工作。

2.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明确湿地保护小区的管理要求。

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湿地保护意识。

3.加强安全管理,制定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居民在小区内的安全。

4.加强巡查和监测工作,防止非法采集和捕杀湿地生物。

同时,建立湿地生物物种数据库,定期对湿地生物进行调查和监测,掌握湿地生态状况的变化。

5.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开展湿地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湿地保护的认识。

同时,可以开展湿地旅游、湿地农业等业态,利用湿地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

湿地保护规划公示

湿地保护规划公示

东台市湿地保护规划公示为了摸底我市域湿地资源的类型、生态价值和分布,确定市域湿地资源的主要保护对象,改善和优化人居环境、确保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园林城市的建设,编制《东台市湿地保护规划(2014-2020)》。

该规划已通过有关专家评审论证,现将保护规划方案予以公示,公示时间自2014年7月28日至2014年8月27日。

规划公示期内,欢迎对规划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可发至邮箱dtjsghb@)。

一、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东台市全市域,总面积3176平方公里,不含滩涂市域面积为2340平方公里。

其中中心城区以《东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确定的东台市中心城区范围,北到市界、333省道东段,东到沈海高速公路,南至东后公路、惠阳路,西到204 国道,合计约107.47平方公里。

二、规划目标到2020年,建成湿地保护小区5处或5处以上,省级城市湿地一处,县级水源保护地一处,使全市重要天然湿地得到良好保护。

建立比较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的规章制度和监测科研体系。

三、规划原则(1)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3)科技支撑、空间落实原则(4)与专项规划相协调的原则(5)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四、规划内容框架1、市域湿地保护规划从东台自然湿地主要类型的角度来研究,形成了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水源保护区及湿地公园四种,主要有:东台黄海省级森林公园、泰东河东台水源地保护区、江苏省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台市滨海湿地保护小区、江苏东台永丰林省级湿地公园,总体布局呈现“一片、一带、四廊、四节点”的分布格局,保证东台近海淤泥质沙滩、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保证陆域湿地通廊的廊道作用,对重要的湿地节点进行保护和生态修复。

2、中心城区湿地保护规划总体布局:“一片、五脉、多廊、多点”。

“一片”:西溪湿地,是城市的生态核心区域,规划扩大湿地生态容量,增大湿地空间及滞洪量,划定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及实验区。

【林业方案】横县“十三五”期间湿地保护和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林业方案】横县“十三五”期间湿地保护和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林业方案】横县“十三五”期间湿地保护和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十三五”期间湿地保护和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南宁市湿地保护规划(2018—2020年)》,切实加强我县湿地保护管理,建设比较完备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比较优美的湿地生态景观,根据区林业厅及市林业和园林局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十三五”期间湿地保护和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及项目概况“十三五”期间我县湿地保护和建设项目一共有10个,面积3356.83公顷。

分五年实施,每年实施2个项目,分别为:2018年实施横县六蓝水库和旺天塘水库2个项目湿地保护和建设;2018年实施横县西津国家湿地公园和快龙水库2个项目湿地保护和建设;2018年实施横县青年水库和陈汶水库2个项目湿地保护和建设;2019年实施横县北滩水库和云表水库2个项目湿地保护和建设;2020年实施横县三岔水库和水燕水库2个项目湿地保护和建设。

各个项目的简要概况和主要建设内容:1、西津国家湿地公园为西津水库米埠坑库区,总面积1853.29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1619.93公顷,主要为库塘湿地。

湿地公园内覆盖了陆地植被—湿生植被一挺水植被—沉水、浮水植被的完整植被序列,植物资源较为丰富。

有已知脊椎动物296种,包括了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9种,广西自治区重点保护动物77种。

底栖动物有3门8纲64种,浮游动物4类22科62种,游植物7门71属。

规划建设为国家湿地公园。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系与水质保护、水岸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湿地水体修复、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湿地科普宣教中心、湿地植物文化园等科普宣教设施;科研监测项目;生态旅游等合理利用以及其它基础设施等。

2、横县六蓝水库为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实施地点在横县校椅镇独田村,坝址以上集雨面积l95平方公里,总库容9319万立方米,有效库容6600万立方米,死库容150万立方米。

昆明市盘龙区天生坝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建设

昆明市盘龙区天生坝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建设

所需的土壤养分。 4.2.3人工湿地建设
结合地形,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达到净化 农灌沟渠尾水、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和农村生 活污染负荷。人工湿地建设推荐采用多级库塘表 面流人工湿地,其特点是建造简单,投资较低,运 行维护费用低,依靠湿地基质的过滤吸附作用、水 生植物的吸收净化作用和塘库系统微生物的消减 作用,达到削减污染负荷、净化水质的目的。同时 可与水库滨岸带无缝衔接,形成统一、和谐的生态
景观e 人工湿地植物的配置首先应选择抗逆性强的
植物。其次,为了提高净化能力,所选植物一方面 要有发达的根系,增加表面积;另一方面,植物的地 上生物量要大,增加吸收同化去除能力。除此,还 要考虑经济和景观价值。推荐湿地植物以芦苇群 落、菰群落群落为主,各植物群落配置方案、种植密 度见表1。
群落 芦苇群落
曾昭朝I ,吴富勤J张绍辉打马山俊]
(1.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 150224;2.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昆明 650051)
扌商 要:天生坝水库是昆明市盘龙区境内的小I型水库,天生坝水库湿地保护小区的建设是盘龙区湿地保护恢
复规划的一部分。文章以资源有效保护为出发点,运用生态手段和工程措施建设天生坝水库湿地保护小区,为
4湿地保护工程建设
4.1湿地保护工程 为明确湿地保护小区范围,强化边界,限制人
为活动干扰,加强湿地保护小区生态环境的管护力 度,需设置必要的界桩、标识牌和隔离栏。
4.1.1界桩 在湿地保护小区边界设置界桩。界桩桩体采
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5,尺寸为 200 mm x 200 mm x 1 000 mm(长 x 宽 x 高);界桩基 座采用现浇或预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标准,尺 寸为 600 mm X 600 mm x 5 000 mm (长 x 宽 x 高); 界桩标注湿地保护小区名称、界桩编号以及日 期。自然地形明显、人为活动较少的地段,每 500-1 000 m设置一个界桩;自然地形不明显、人为 活动较多的地段,每200-300 m设置一个界桩;转向 点处必须设置一个界桩;有围栏或自然隔离较好的 地段,减少界桩设置数量。 4.1.2标识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保护小区建设方案湿地保护小区建设方案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兼有水、陆特征的生态类型,具有着巨大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湿地保护工作,扭转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的局面,禁止人为破坏,减少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效益,为我市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营造全民共同关注湿地、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现根据省市有关文件及会议要求,特制订本建设方案。

一、胥浦河湿地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1、胥浦河湿地概况及保护现状胥浦河古称铜山源、西溪,是仪征西部地区一条主要行洪和引水骨干河道。

历史悠久,据《嘉庆续修扬州府志》:“胥浦在县西十里,源自铜山以西,下出于江,旧有伍子胥庙,浦因以名。

相传子胥解剑渡江处。

”胥浦河源于月塘登月湖水库,流经月塘、铜山、真州、青山,于新洲入长江,全长37。

3公里,流域面积203平方公里。

湿地面积56。

4公顷,湿地斑块号为39号。

中心点坐标为北纬32。

2904,东经119。

1347。

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暖,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5。

7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079毫米,年太阳总辐射量120。

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26。

4小时,无霜期224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绝大多数林木、农作物、动植物的生长。

胥浦河属永久性河流,主要是杨树群系,水生植被有芦苇、空心莲子草、金鱼藻、黑藻、苦草、菖蒲等。

其中金鱼藻、黑藻群落是食草性鱼类的天然食物库。

胥浦河主要水生生物有浮游植物群体共有61属组成。

蓝藻门、裸藻门数种数和生物量较多。

浮游动物种群结构无明显的差异,优势种均很不明显。

水生动物种类繁多,各种鱼类20种。

胥浦河沿岸生态环境良好,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经调查发现,小区内现有植物110余种,常见种有杨属、构树、槭树、臭椿、刺槐、泡桐、侧柏、合欢、野菱、酸枣、狗尾草、浮萍、黑麦草、狗牙根、灯芯草、马齿苋等。

野生动物近100种,其中二级保护鸟类有白鹭、岩鹭、猫头鹰等,常见鸟类有麻雀、画眉、杜鹃、黄鹂、燕子、鹌鹑、喜鹊、八哥等。

鱼类主要品种有鳙鱼、鲫鱼、草鱼、黑鱼、鲤鱼、泥鳅、鲢鱼、鲇鱼、黄鳝等。

总体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优越,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2、胥浦河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基因库”,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

湿地也是“物种基因库”,自然湿地不但是水生动物、水生植物优良的生存场所,也是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特别是水禽必不可少的迁徙、越冬和繁殖地。

湿地更是“物产宝库”。

富产鱼、虾、藻类、莲藕、芦苇、药材等,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料,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根据2019年湿地调查,全市共有湿地4608。

47公顷,其中自然湿地2893。

33公顷,占总湿地面积的62。

8%,全市共有湿地3类6型,其中自然湿地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等2类3型,人工湿地有运河输水河、水产养殖场、库塘等3种类型。

全市有湖泊湿地59。

75公顷,占湿地总面积1。

3%;河流湿地2838。

58公顷,占湿地总面积61。

6%;人工湿地1710。

14公顷,占湿地总面积37。

1%。

近年来,随着仪征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导致湿地不断萎缩退化,湿地功能与生物多样性不断逐渐缩减,在2019年的湿地调查过程中,我市湿地斑块由于沿江造船业发展以及经济开发区的深度开发已从95块缩减为90块,缩减面积接近300公顷。

另外,过度捕捞与猎捕,泥沙淤积,公路以及环境污染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问题使我市的湿地环境处于严重威胁之中。

经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胥浦河湿地斑块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沿岸群众对湿地的保护意识不足,围垦造地、围垦造塘,过度捕捞与猎捕、污水排放此类危害湿地安全的行为依然存在,对胥浦河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二是在对湿地的保护上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不同部门在对湿地保护与利用方面存在目标不同、利益不同的矛盾,因而在具体保护实施过程中不能合理有效的整合资源,影响了湿地的科学管理;三是湿地监测体系不完善,缺乏对湿地特别是开发利用后的湿地生态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监测、污染的监测,不同部门使用的标准也不统一,监测信息共享存在一定难度。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理念,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总体要求,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科学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发挥湿地生态效益,为仪征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坚持以发挥其稳定的生态功能为主要目标,开展一切活动均应在不影响其生态系统机构和生态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以维护湿地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湿地功能的完整性。

二是坚持统筹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在资源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禁止开发破坏自然环境的人为项目,要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统筹协调好整体与局部利益、部门与居民利益、长远与当前利益的关系,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三是坚持综合性保护原则。

湿地保护,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既要采取必要的工程学、生态学、生物学等保护措施,又要加强管理、科研、宣教等能力建设,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起来。

三、目标任务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较有特色、并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湿地保护小区建设,达到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拟建的胥浦河湿地小区,通过对其进行基础情况调研,提出初步治理方案,明确自然湿地保护目标、任务、责任和措施。

加大对保护小区植被的管理力度,严禁乱砍滥伐、毁坏陆生水生植被行为,制定水质污染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对水污染突发事件进行处置,坚持依法管理,综合整治,依法查处向河流倾倒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的违法行为,有效遏制破坏湿地生态功能的行为,初步建立起相对完备、科学、规范的全市湿地保护与管理体系和监测体系。

三、保护措施1、实地调查,制定长期保护规划。

组织有关专家及相关人员对胥浦河进行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并结合我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划定该湿地保护小区的范围,制定该湿地保护小区规划,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机构。

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沿线各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市农委、财政局、水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胥浦河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责任。

并建立湿地保护工作站,站内配置人员2—3人,人员从林业系统内部调配,经费由市政府按工作任务量结合人事劳资政策核定。

领导小组负责小区建设重大事项的决策、组织和领导。

工作站具体负责小区建设日常工作,组织协调沿线相关部门等开展巡查,打击违法捕捞、违法狩猎等活动。

确保保护小区少受外界干扰,使珍稀鸟类、珍稀鱼类有一个安全、舒适的栖息地。

3、进行湿地污染整治。

对保护区内的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根据各类污染源排放情况,明确河流污染防治重点。

结合2019年底水利部门开展的胥浦河下游整治工程对已造成污染的区域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办法加快湿地的修复,增加芦苇、绿草、昌蒲等水生植物,把农民乱开发占用的湿地退耕还林还草。

在岸边大力营造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林,按照“因害设防”的原则,完善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和水系防护林建设规划。

对湿地周围的基础设施进行保护性建设,对岸边的桥、路、沟等基础设施进行修整完善,为岸边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方便,保护湿地动植物,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4、加大对湿地保护宣传力度。

湿地具有很强的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功能,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地表径流、对防止干旱和洪涝有重要影响,但目前,胥浦河沿岸群众对湿地认识不足,污染、破坏湿地的事件时有发生。

应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加强环境宣传,提高湿地保护意识。

大力开展湿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促使公民严格遵守湿地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

并在在保护小区周边人为活动频繁地段设置宣传标牌,调动广大干群和民间团体参与资源开发保护监督,支持和鼓励公众参与胥浦河湿地保护小区建设管理。

5、设立界桩及湿地永久性标牌。

在保护小区内设立界桩及湿地永久性标牌明确保护小区范围。

并在界桩及标牌上标识禁止在湿地保护小区内从事下列活动:①擅自围垦、圈占、填埋湿地;②擅自挖塘、取土、烧草;③禁止破坏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繁衍场所;④禁止非法猎捕、采集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捡拾鸟卵;⑤禁止非法抽采排放湿地蓄水或者截断湿地水系;⑥禁止倾倒固体废弃物、投放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污水;⑦禁止其他破坏湿地的行为。

6、组建巡护小组,建立巡逻机制。

湿地保护领导小组组织制定胥浦河湿地保护小区巡护工作制度。

建立由保护小区沿线乡镇成立湿的地保护小区巡护队,对保护小区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巡逻,制止非法猎捕、非法排放等对湿地保护小区有害违法的行为。

7、加强监控,开展湿地水环境监测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在保护小区附近设置水文监测站,配备水文监测设备,用来监测水质,掌握水污染的一手资料,并与相关部门协调适时适量开闸放水,保持胥浦河河水的生态流通与补给。

调查收集湿地内动植物资料,分析其生物多样性,建立档案。

管理保护好已有绿化带,继续完善沿岸绿化,构建多树种,多搭配,乔、灌、草立体配套的河流湿地绿化带,形成观景湿地长廊。

四、建设内容1、基础建设①拟建湿地保护工作站一处,用于胥浦河湿地保护工作日常办公。

本着勤俭节约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计划利用仪征市林业生产技术指导站现有房屋进行办公。

②沿胥浦河两岸设置界桩,明确湿地保护小区范围。

2、科研项目建设①拟在胥浦河下游建立水文监测站一座,实时监控水质状况。

②添置GPS、高倍望远镜各两个。

3、宣传教育项目建设①沿胥浦河两岸设置永久性宣传标牌,注明湿地保护小区内禁止从事的活动。

②在保护区周边人为活动频繁地段设置宣传栏4座,张贴湿地保护宣传材料,提高群众湿地保护意识。

③、建立湿地保护宣传室,添置电视机、投影仪等宣传设备及相关图书,定期组织青少年参观学习,科普湿地保护知识。

4、交通、办公用品添置①添置电脑两台,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电话各一台,用于日常办公。

②添置摩托车两辆,用于日常巡逻。

五、投资概算胥浦河湿地保护小区建设包括基础建设和设备添置、宣传教育、科研等等,计划总投资65万元,其中:基础建设:32万交通、办公设备添置:5万科研经费:10万宣传教育:8万不可预测费:10万六、效益分析湿地保护小区建成后,不仅能维持动植物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而且有效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