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钻孔桩技术交底

旋挖钻孔桩技术交底
旋挖钻孔桩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

(2)孔径和孔形检测

(3)孔径检测在桩孔成孔后,下入钢筋笼前进行。采用笼式探

孔器检测,其外径等于钻孔桩的设计孔径,长度等于孔径 4.5倍,详见

下图。检测时,将检孔器吊起,孔的中心与起吊钢丝绳保持一致,慢慢放入孔内,上下通畅表明孔径符合设计要求。

说明:1.图中尺寸均以m计

2.D 为桩径

(4)说明:1、图中尺寸均以“ m”计;2、D为桩径。

(5)探孔器示意图

(6)孔深和孔底沉渣检测

(7)孔深及沉碴采用标准测绳检测,测绳采用钢尺进行校核。

在测绳的底部坠以测锤,测锤一般采用圆锥形,圆锥平面直径不小于10cm质量不小于5kg。为准确判定孔底碴是否清完,还需用一个平底测锤两次测孔,若两次测孔深度相同并与终孔数字相符时测证明孔碴已清理干净,否则还需继续清至达到要求,本区段设计允许沉碴厚度不得大于30cm)

(8)成孔竖直度检测

(9)孔的竖直度采用测锤法检测,将重量较大的测锤缓缓吊入孔底,然后缓慢移动测锤感觉测锤碰到孔壁,量取该位置时测绳到护筒的距离及测绳长度,根据测绳长度及测绳到护筒的距离算出垂直度;这样沿孔壁反复量测4?6个位置,然后将几个数值综合比较得出最终的孔身垂直度。

7. 第一次清孔

(1)成孔工序验收合格后,进行清孔施工。清孔采用换浆法:

即钻孔完成后,提起钻头至距孔底20cm继续旋转,逐步把孔内浮悬的

钻碴换出。在清孔排碴时,应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缩颈。

(2)清孔完毕后,应由监理、主管工程师、质检工程师及值班技术员共同对

成孔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如下表9.1-2 :

) 清孔后,应从孔顶、中、底分别提出泥浆试样,进行性能指标试验,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应符合下表9.1-3 :

(5) 表9.1-3 清孔后泥浆指标值

8. 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① 钢筋笼在钢筋加工车间分段制作,或现场制作?大于10m 的需要现场焊接 接长将钢筋笼分段成2~3节,如分三节制作则上笼和中笼为标准长度,底笼为 调整节。

钢筋的主筋接头采用对焊焊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电焊工必须持证上 岗。钢筋笼的制作采用加劲筋成型法,具体方法是:制作时,按设计尺寸做好 加劲筋(圆形箍圈),用石笔标出主筋的位置,把主筋摆放在平整的工作平台 上,并用石笔标出加劲筋的位置。焊接时,使加劲筋上任一主筋的标记对准主 筋中部的加劲筋标记,扶正加劲筋,并用木制直角板尺校正加劲筋和主筋的垂 直度,然后点焊。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劲筋后,人工转动钢筋骨架,将其 余主筋逐根照上法焊好。然后吊起钢筋笼放于支架上,套上盘条筋,按设计位 置布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再对整个钢筋笼进行加固焊接。声测管每根钻 孔桩设三根,呈等边三角形布置,绑扎在钢筋笼的内侧,底部用钢板焊接堵死 以防漏水。随钢筋笼同时安装,每吊放好一节钢筋笼后,对检测管内充水,看 其水位是否下落,以判断检测管的严密性,确保浇注混凝土时不漏浆。以定尺 钢筋长度为宜。主筋在制作前必须整直,没有局部的弯折。主筋一般应尽量用 整根钢筋,分段后的钢筋接头应相互错开,保证同一截面内的接头数目不超过 主筋总数的50%接头错开间距不小于35d ,且不得小于50cm 。

② 成型的钢筋笼用专用平板车运至孔口。钢笼下放时严禁摆动碰撞孔壁。 当骨架下到钢筋笼顶部的加劲箍处,用

40钢轨穿过加劲箍的下方,将骨架稳定

清孔后泥浆

)钢筋笼的安装

(加密区和非加密区)声测管布置断面图

声测管采用PEG声测管,内径48mn壁厚2.5mm声测管底端有效封闭沿桩身全程埋设,管内无异物,完成埋设后顶端封闭;并高于桩顶500mm声测管

固定在N3钢筋内侧,绑扎牢固,保持竖直。同时为保证声测管垂直并相对平行,可采用相隔一定距离焊接支撑架的方法,声测管在桩中位置应等分桩的圆周;声测管的连接应尽量采用丝扣连接,以保证声测管内的顺直通畅,声测管底部与桩底等齐;在埋设过程中,应检查声测管是否畅通,并事先灌满清水,做好管底封闭、管口加盖等工作。

由于桩基检测需要,3根声测管必须等高齐平,同时管顶高出设计桩顶面不少于30cm施工安装时必须考虑预留长度,详见下图:

声剧于{内用mm)

声测管顶部埋设图

应采用绑扎方式将声测管固定在钢筋笼上,不得焊接固定;成桩后的声测

度(im +导管底端至孔底高度,约0.4m;

桥梁钻孔桩施工质量控制,见下表9.1-5

桥梁钻孔桩施工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