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的美术创作
美术《变废为宝》中班教案

美术《变废为宝》中班教案教案标题:美术《变废为宝》中班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理解废物再利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3.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环保主题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2. 废物材料如纸板、塑料瓶等。
3. 绘画工具如颜料、画笔等。
4. 胶水、剪刀等手工工具。
5. 学生的绘画作品展板。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些环保主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讨论和思考。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废物转化为有用的物品。
知识讲解:1. 向学生介绍废物再利用的概念,并解释其重要性。
2. 通过图片或实物示范,向学生展示一些废物再利用的例子,如废纸做成手工纸、废塑料瓶做成花瓶等。
实践操作:1. 分发废物材料给学生,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废物。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选定的废物转化为有用的物品,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3.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使用绘画工具和手工工具进行操作,将废物进行改造和装饰。
4. 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分享和展示:1. 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一个小型展览活动,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2. 鼓励学生对于其他同学的作品提出赞美和建议,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总结:1. 回顾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废物再利用的重要性以及他们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进行废物再利用的实践,制作更多的创意作品。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环保展览或废物再利用工厂,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环保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参与度和创意表达能力。
2. 收集学生的作品,并评估其创意性和艺术表现力。
3. 听取学生对于环境保护和废物再利用的理解和观点。
教学延伸:1. 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更多的环保主题,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变废为宝——做笔筒》

变废为宝——做笔筒长临河学区中心校阮玉云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旨在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各种废旧材料设计不同造型的笔筒。
利用废旧瓶子剪去瓶口后变成筒状,再美化,装饰成笔筒,学生在造型活动中会体验其中的乐趣。
在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笔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许多古代能工巧匠的杰出创造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笔筒作品。
它们大多是瓷制,也有用玉、石、竹、木雕刻而成的。
本课教学,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在笔筒的设计制作之中,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设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目的。
变废为宝制作笔筒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节约资源的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1.利用塑料瓶等废旧材料做笔筒,学会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对瓶筒进行美化装饰。
2.初步感受笔筒文化,通过自主探究和交流掌握设计制作笔筒的方法,启发创意。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及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用废旧瓶制作、装饰成实用美观、实用、新颖的笔筒。
教学难点: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自己录制好的笔筒制作过程,拍摄好的其他班学生制作笔筒时的图片视频等)、自制笔筒、学生自制笔筒数只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笔筒的资料、双面胶、彩纸、塑料瓶、易拉罐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激发兴趣1、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老朋友(教师播放课件:出示一次性纸杯、蛋壳),你还记得它们吗?这两件东西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被我们遗忘丢弃,然而你们却用自己的小巧手把这些废弃物变成了一件件有趣的艺术品(出示蛋壳造型)。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被废弃的物品等待着我们去将它们变废为宝,你们看今天这节美术课啊,我给你们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
可是它有点不好意思出来,因为老师是从垃圾箱里把它找来的,不过经过老师的精心打扮,它现在已经变废为宝了,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你们想认识它吗?2、教师取出自制的笔筒,随手放上几支笔。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创造的能力。
2.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学会将生活中的废弃物变为有用的物品。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运用废弃物进行创作,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2.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使创作过程富有创意。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各种废弃物(如纸箱、瓶子、塑料袋等),剪刀、胶水、彩笔等。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操作和展示作品。
四、教学过程1.引导幼儿观察废弃物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做什么吗?生:变废为宝!师: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废弃物吗?我们身边有哪些废弃物?生:纸箱、瓶子、塑料袋……师:对了,这些物品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被人们丢弃了。
今天我们要把这些废弃物变成有用的物品,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
2.展示废弃物创作作品师: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些用废弃物创作的作品,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展示作品,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生:作品很有创意,颜色鲜艳,形状各异。
师:是的,这些作品都是用废弃物创作的,它们不仅美观,而且实用。
现在,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想你们可以用这些废弃物创作出什么作品?3.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师:请大家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下,确定一个创作主题。
然后,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废弃物进行创作。
(幼儿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4.创作过程师:现在,请大家开始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和同伴。
同时,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5.作品展示与评价师:创作完成了,请大家把作品展示给大家。
其他小组要注意倾听,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幼儿展示作品,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师: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学会了如何将废弃物变为有用的物品,提高了环保意识。
同时,大家在创作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了很多有创意的作品。
美术变废为宝课件

心。
环保法规完善
政府和社会组织将制定更加严格 的环保法规和标准,鼓励和支持
美术变废为宝的实践和推广。
环保行动倡导
各类环保组织和社会团体将积极 倡导美术变废为宝的行动,推动
形成广泛的环保共识和实践。
创意产业的崛起
VS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美术变废为宝的 宣传和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 培训机会。同时,应鼓励创新和多样性, 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美术变废为宝的实践中 来,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应加 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 和做法,提高我国美术变废为宝的整体水 平。
CHAPTER
美术变废为宝课件
目录
• 美术变废为宝简介 • 废旧物品的创意再利用 • 美术变废为宝的实践应用 • 美术变废为宝的未来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CHAPTER
美术变废为宝简介
什么是变废为宝
定义 目的
变废为宝的意义
01
02
03
环保
经济
教育
变废为宝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发展
CHAPTER
废旧物品的创意再利用
校园环境
学校活动
在学校活动中,鼓励学生利用废旧物 品制作道具和装饰物,如废旧报纸制 作的帽子、废旧布料制作的手帕等。
利用废旧物品装饰校园环境,如废旧 轮胎制作花坛、废旧木料制作桌椅等。
在社会公共场所中的应用
公园和广场
图书馆和博物馆 商业场所
CHAPTER
美术变废为宝的未来发展
环保意识的提高
环保教育普及
美术变废为宝的价值
优秀案例C1小学美术《零废弃物尽其用》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案例

优秀案例| C1 小学美术《零废弃·物尽其用》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案例驱动任务:如何将校园内的废弃物重新利用?问题1:你的废弃物是我的宝藏吗?情境创设: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宝藏。
故宫博物院的《福牛辞“旧”》,由大小不一、重达0.3吨的废弃物拼接而成的,经过消毒、修剪、打磨、拼接等工序,变身为艺术品。
第一阶段教学时长:1课时思维工具:头脑风暴法组织要求:1.主持1人、记录1-2人、讨论6-8人2.议题:你的废弃物是我的宝藏吗?操作步骤:1每小组推选一位组长,组长明确讨论的问题,并准备好纸、笔、便利签等材料。
2组织小组成员分享交流,在便签纸上写下观点,每张便签纸写一个观点,形成尽可能多的观点。
3将所有观点进行归类,整理形成简单的联系图或材料汇总表。
呈现形式:联系图、材料汇总表第二阶段问题2:我能成为聚光灯的焦点吗?教师引导:只要创意好,废品能变宝。
其实,废弃物里也蕴含着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价值。
如果你能带着兴趣,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与想象力,废弃物也可以变身为再利用的产品,甚至还可能成为艺术品。
教学时长:2课时思维工具:快速原型呈现形式:设计图、物理模型操作步骤:1以小组为单位,用纸和笔绘制草图。
2根据需求,选择材料。
教师预先准备形式多样的材料,如:卡纸、宣纸、瓦楞纸、笔、书、杂志、水杯、牛奶盒、树枝、笔芯、纸筒、树叶、布料、塑料瓶、瓶盖、塑料袋、包装纸、礼品盒、硬纸壳、木条……3变废为宝。
将构思的草图用选用的材料,进行物理模型呈现,实现废弃物的华丽转身。
4班级分享废弃物创新转化成果。
第三阶段问题3:我的蒲公英能飘向远方吗?情境创设:学校“变废为宝高峰论坛”就要开始了!废弃物在你奇思妙想、大胆实践下得以重生,带上设计的作品,绽放你的硬实力吧!教学时长:2课时学生一成果《向往的田园生活》作者:冉羽佳,获得首届全国“百校联动·创新型学习项目” ——小学中年级组“零废弃·物尽其用”项目比赛三等奖。
美术《变废为宝》教案精选

美术《变废为宝》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四章《生活中的艺术》,详细内容为“变废为宝”。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进行艺术创作,提高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利用废弃物品进行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废弃物品的价值,学会珍惜和利用资源。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艺术创作中。
重点:掌握利用废弃物品进行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课件、实物展示废弃物品、剪刀、胶水等。
学具:废弃物品、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用废弃物品创作的艺术品,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利用废弃物品进行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如剪、贴、画等。
3.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根据废弃物品的特点和创作要求,设计创作方案。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实践,将废弃物品变成艺术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思考题目,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研究。
六、板书设计1. 《变废为宝》2. 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利用废弃物品进行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环保意识与创新思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利用废弃物品创作一个具有环保主题的艺术品。
2. 答案要求:作品创意新颖,具有环保意义,制作工艺精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并将其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提高?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尝试将其运用到其他领域的创新设计中,如家居装饰、服饰设计等。
大班美术教案:《变废为宝》

大班美术:《变废为宝》
一、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协商能力。
2、尝试用多种废旧材料制作海底世界,体验创造的乐趣。
3、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收集制作玩具的废旧材料,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有关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图片
经验准备:幼儿对海洋的水生动物有一定的经验。
空间准备:幼儿座位呈框字型摆放,展示台呈半弧形放置于幼儿视线前面。
三、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
(一)激发兴趣
1、出示废旧物品,引起幼儿的兴趣:这几天,小朋友们都和老师一起收集一些废旧材料,你们猜它们有什么用?
2、幼儿欣赏废旧物品制作出来的海底世界:瞧,这些小朋友们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制作出什么?漂亮吗?今天我们大家也一起来把这些废旧材料变成美丽的海底世界吧。
(二)自由选材、分工合作
1、提出要求:老师把这些废旧物分成几组?你喜欢用什么材料制作,就去坐那一组,然后同和你一组的小朋友一起商量,怎么分工,大家一起合作完成作品。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并商讨如何分工合作。
(三)动手制作作品
1、幼儿开始制作作品。
2、教师以参观者的身份介入,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启发。
(四)交流分享
1、展示各组的作品。
2、每组请一位小朋友上来交流自己小组利用什么来制作作品。
(五)活动延伸
除了利用废旧物可以制作美丽的海底世界,你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请小朋友回家以后自己动手创作,并拿来学校与小伙伴一同分享,我们一起来开个变废为宝的展示馆吧。
巧守妙创“纸”更精彩——小学美术《奇妙的纸浆画》手工课案例

巧守妙创“纸”更精彩——小学美术《奇妙的纸浆画》手工课案例【案例摘要】本案例以小学美术手工课《奇妙的纸浆画》为例,通过让学生探索、实践用纸浆作画,既是一个美术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变废为宝”的环保活动,让孩子们与“低碳”同行,真切感受到“纸浆画”创作的精彩之处,提升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
以随处可见的废旧纸张作为我们的原材料,尝试运用各色纸浆作画进行创意设计,通过体验有趣的变废为宝活动,使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培养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
一、活动背景校园里,我们用完的作业本、旧报纸、废弃练习卷等除了回收,能否让它成为我们美术学习和创作的材料,让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发现生活和艺术的美息息相关呢?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艺术核心素养之创意实践,我设计了“巧守妙创‘纸’更精彩——小学美术手工课《奇妙的纸浆画》手工课。
本课以“学生与生活环境”作为切入点,走进生活,融入社会,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习动力,努力追求生活的艺术化。
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经历“变废为宝”的过程,掌握纸浆画制作的方法与技能,提高环保节约的意识。
2.通过自主探究,尝试运用不同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认识到艺术材料的多样性,发展学生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意实践能力。
3.让学生在经历纸浆画的创作过程,感受、发现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体验活动的乐趣,使学生热爱生活,自觉保护环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三、活动特色与创新《纸浆画》手工创作艺术课最大的特色与创新在于材料的选用,随处可见的废旧纸张就是我们的原材料,通过让学生探索、实践用纸浆作画,既是一个美术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变废为宝”的环保活动,让孩子们与“低碳”同行,真切感受到“纸浆画”创作的精彩之处。
四、活动准备1.各小组的前期活动收集校园回收可利用的废纸。
2.白乳胶、丙烯颜料、硬纸板(卡纸或纸皮)、牙签或镊子、小碟子等。
五、精彩片段实录:课前活动:“小小废纸”大收集通过分工合作,小组收集校园里出现的丢弃作业本、废弃练习卷、用完的绘画本、过期报纸等形式多样的废弃纸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废为宝的美术创作
保护环境是目前人类共同的义务和责任。
作为教师,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环保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就可以渗透环保教育,下面我谈谈美术创作中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的几种做法。
1.利用废瓶做沙瓶
许多学生的家庭一般都有废弃的瓶子,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瓶子,准备一些粗细均匀的小沙子,用白乳胶做涂料,就能做出美丽的沙瓶。
第一步:用中号排笔将白乳胶均匀地刷满瓶身,然后把均匀的细沙轻轻地洒在瓶子身上,洒完后慢慢转动瓶子,刮掉浮在面上多余的沙子。
待胶沙凉干后,沙子紧紧地粘在瓶身上,使瓶身变得粗糙。
第二步:根据瓶子的造型特点,用丙稀颜料或水粉颜料在沙瓶上描绘出自己喜爱的图案。
第三步:用缎带、丝线等材料在瓶颈或瓶耳扎上装饰结。
这样,被废弃的瓶子就变成了美丽的沙瓶。
2.黄麻袋的面艺
许多装过大豆、玉米的黄麻袋质地粗糙,色泽古朴,对柔软的物质有很大的吸附性,我们可以把它们作成有趣的面艺作品。
第一步:制作麻片板。
把黄麻袋洗干净凉干后,剪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用双面胶或胶水把它粘在小底板上。
第二步:加工彩色面泥。
把面粉、糯米粉、水性胶水调和搓成一个粘性强的大面团,根据制作的需要把大面团分成多个小面团,在小面团里均匀地调入水粉或水彩颜料,可制成色彩丰富的小面团。
第三步:设计自己喜欢的画面。
通过搓、压、捏、挤等方法把彩色小面团做成圆形、正方形、长条形等,并把它们紧贴在麻板上。
第四步:用一些坚硬的物质,如牙签、笔帽等在面团上点压出各种肌理,做出来的面艺效果更佳。
通过这几个步骤,黄麻袋便变成一个美丽的角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件艺术品。
3.牛皮纸壁挂艺术
新学期学校运回来的新课本和作业本都是用牛皮纸包装的,这些牛皮纸韧性好,古香古色。
如果把这些牛皮纸收集起来,就可以制作成一件件壁挂艺术品。
第一步:先把牛皮纸泡湿,然后展开凉干,去掉羊皮纸的皱纹,使它变得平滑。
第二步:留好边框,用油画棒、水粉、丙稀等颜料直接在牛皮纸上面描绘,最好画装饰性的画。
第三步:描绘好画面后,用剪刻法把周边留着的边框剪刻成漂亮的流苏边花。
第四步:在图画的上边缘装上挂轴,一幅美丽的壁挂便制作完成了。
这样,被废弃的牛皮纸就变成了美丽的壁挂。
4.利用纸盒做工艺品
我们身边有很多硬纸盒,如月饼盒、牙膏盒、药盒等,若把它们扔掉,它们就变成了生活垃圾,但如果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它们,硬纸盒也会变成很好的美术创作材料。
让学生先把纸盒剪开并展平,再用构成法(插合法、推折法等)让学生设计制作各种手工作品,如灯饰、鞋子、帽子、车子、飞机等。
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进一步了解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之间的关系,提高现代设计意识及动手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废弃纸盒,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习惯。
5.多彩的壳粘贴画
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壳,如各种蛋壳、瓜子壳、花生壳等。
它们质材丰富、颜色多样,有白色、黑色、棕色、红色等,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壳用来创作美术作品,如用纸板等作底板,用胶水把多彩的壳粘贴出自己设计的画面,也可做成一幅幅别具一格粘贴画。
6.在大自然中创作美术作品
当我们走过海滩,形式多样的贝壳引发了我们创作的灵感,这些贝壳已经没有生命,但它们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可引导学生把它们制作成手镯、项链、坠子……当我们走过大山时,山上的野果、落叶也成了我们创作的源泉。
我们要把
这些创作的乐趣带给学生,让他们学会利用这些被大自然抛弃了的物质,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环保教育。
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各种废弃资源的作用,又减少了对大自然的污染,达到环保的目的。
(作者单位:玉林市名山中学,广西玉林5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