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刻画人物形象
如何刻画人物形象

如何刻画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人物衣着等,但又不仅仅是人物的外部形象,也应包括人物内部精神的反映,如神韵、情态等。
人物出场。
人物出场的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的文学大师都非常讲究人物出场的描写。
从行动上描写人物。
为了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并具有典型意义,就要运用典型化的方法,从生活中选取、提炼最能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行动。
从对话中描写人物。
在创作中,我们应赋予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细节描写。
主要是指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具体的细微事件细腻逼真、具体生动的描写。
有人说,没有细节,就没有文字。
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列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基本条件之一,可见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刻画人物形象摘抄

刻画人物形象摘抄
1.描述身形特征:通过形容人物身高、体型、面容等来刻画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通过细节感受到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气质。
2. 描写衣着打扮:服饰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性格特点和个人品味等方面,作者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衣着打扮来进一步丰富人物形象。
3. 表现内心世界:人物的内心情感、思想动态和价值观念等是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因素,作者可以通过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4. 使用行为细节:人物的言行举止和日常行为也能够反映出其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作者可以通过使用行为细节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态度。
总之,刻画人物形象需要多方面的手法和技巧,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才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和感人。
- 1 -。
如何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如何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鲜活的人物形象是一篇好文章的关键之一,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准确的刻画,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并深入了解人物内心世界。
那么如何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呢?下面将从深入人物内心、塑造独特人格、丰富细节描写等方面提供一些写作技巧。
一、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首先要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其情感、思想和动机。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 内心独白:可以让人物自言自语,倾诉内心的喜怒哀乐,让读者更贴近人物的情感世界。
例如:“她独自坐在窗前,望着夜空,交错的星光唤起了她心底的伤痛。
”2. 行为揭示内心:通过人物的行为、举止、表情等方式来暗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通过细节推测人物的情感状态。
例如:“他的手指不断揉捏着袖口,显露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3. 对话展示思想: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表现出人物的思想观点和立场,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分手。
’他低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的无奈和失落让人心疼。
”二、塑造独特的人格特点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必须有独特的人格特点,让读者能够一眼辨认出他们。
以下是一些塑造人格特点的方法:1. 外貌描写:通过对人物身材、相貌、穿着等方面的具体描写,传达出其独特的外貌特点。
例如:“他身材矮小,留着一头卷曲的红发,戴着一副方形眼镜,看起来有些呆萌。
”2. 语言风格:通过人物的语言方式、说话口吻、用词习惯等方面展现其独特的语言风格。
例如:“‘哥们儿,你瞧这个事儿,简直了!’他总是以口头禅开头,举手投足间不禁笑出声来。
”3. 性格特点: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情绪表达、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揭示出其独特的性格特点。
例如:“她总是充满活力,乐观向上,即使遇到困难也能积极面对,并带动身边的人一同前进。
”三、丰富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塑造鲜活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可以表现出人物的特征和个性。
以下是一些丰富细节描写的方法:1. 外部环境描写:通过环境描写,展示人物所处的背景和环境,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
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

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
通过精细地描绘人物特征和性格,我们可以使读者对人物产生共鸣,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然而,刻画人物形象并非易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深度思考。
本文将讨论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并探讨如何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逼真。
首先,描写外貌是刻画人物形象的第一步。
外貌是人物形象的基础,可以直接给读者呈现一个具体的形象。
在进行外貌描写时,我们应该注重细节,通过描述人物的身高、体型、肤色、发型,甚至是衣着的款式和颜色,让读者对人物的外貌有清晰的印象。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人物的外貌特征与其性格或命运相联系,增加描写的深度和层次感。
然而,人物形象的深度不仅仅体现在外貌上,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物的内心世界。
要想刻画一个立体有趣的人物形象,我们需要关注其思想、情感和动机。
通过展现人物的内心独白、对话或者行为,我们可以揭示其内心世界,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决策。
此外,人物的经历和成长也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通过回忆、闪回或者其他写作手法,向读者展示人物的过去,以解释其现在的行为和性格特点。
此外,人物形象的信手拈来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重要技巧。
人物形象的信手拈来是指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展现其个性和性格特点。
举个例子,一个开朗活泼的人物可能会说一些幽默的话,喜欢与人互动;而一个内向的人物可能会选择沉默和独处。
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读者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个性,进而形成对其形象的印象。
另外,冲突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元素之一。
冲突是人物性格和动机的体现,通过描写人物与外界或者其他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对抗,我们可以更好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深度。
一个人物面临的冲突越大,其性格的矛盾与变化也就越明显。
这种冲突可以是内在的,如自我矛盾或道德抉择;也可以是外在的,如与其他人物的冲突或者环境的挑战。
通过展现人物在冲突中的选择和反应,我们可以更加生动地揭示其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生动描述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

生动描述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引发情感共鸣,使故事更加有趣。
那么,如何生动地描述人物形象呢?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与技巧。
一、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语言、思想等细节,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例如,当我们描写一个男孩时,可以描述他的短发微微有些凌乱,眼睛里透露着淘气和机灵,嘴角上扬时总是带着一丝调皮的笑意。
这样的描写可以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这个男孩的活泼可爱。
二、对比与矛盾对比与矛盾是描述人物形象的常用手法之一。
通过对比不同的特点和矛盾的性格,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例如,一个人物既有温柔体贴的一面,又有倔强固执的一面,这种矛盾性格会让人物形象更加有趣。
另外,对比也可以通过与其他人物进行对比来展现人物的特点。
例如,一个人物与其他人物相比,他的外貌特征更加突出,或者他的言行更加与众不同,这样的对比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形象。
三、情感描写情感描写是生动描述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描写人物的情感变化、内心矛盾等,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当我们描写一个女孩时,可以描述她的眼神中透露出的忧郁和孤独,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哀伤和无奈。
这样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女孩内心的情感。
四、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例如,当我们描写一个老人时,可以描述他步履蹒跚,但每一步都坚定而有力;他的手指因年岁而有些颤抖,但仍然能够稳稳地握住手杖。
这样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老人的坚强和执着。
五、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特点,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例如,当我们描写一个女子时,可以描述她的语言中带着一丝优雅和温柔,她的措辞中总是带着一丝谦逊和温和。
这样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女子的温柔和善良。
三招学会刻画人物形象

三招学会刻画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形象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技巧,可以让人物更加生动和具体。
下面我将分享
三招学会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
第一招:详细描写外貌特征
当我们想要刻画一个人物形象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详细描写他的外貌特征。
这包括
他的身材、面容、肤色、眼睛、鼻子、嘴巴、头发等方面的特征。
可以描述一个男孩的身
材瘦高,面容清秀,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鼻子挺直,嘴角带着微笑,头发乌黑亮丽。
通过对外貌特征的详细描写,读者就会对这个人物的形象有更加清晰的印象。
第二招:刻画人物的服饰打扮
除了外貌特征,刻画人物的服饰打扮也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式。
一个人的服饰打
扮可以反映他的职业、性格、经济条件等方面的信息。
一个穿着整洁得体的商人,可能给
人一种成熟、稳重的印象;而一个穿着时髦的年轻人,则可能给人一种时尚、活泼的印象。
刻画人物的服饰打扮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的形象。
第三招:通过行为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
除了外貌特征和服饰打扮,人物的行为和语言也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途径。
一个人
的行为举止和语言表达可以反映出他的性格、个性、处世态度等方面的特点。
一个温文尔
雅的人可能讲话温和有礼,举止得体;而一个豪爽大方的人可能讲话直来直去,行动果敢。
通过对人物的行为语言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人物的性格和个性特点。
如何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形象

如何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形象学生作文,多为模仿,缺乏一种震撼心灵的情愫,这是作文教学常见的不足。
人物的性格都是通过其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表现出来的。
要写好人物,就必须抓住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特征,然后细致描绘。
写作是什么?写作就是生活,把我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语言文字呈现出来。
老师在设计作文时,只有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入手,才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写作才会变得轻松愉快。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呢?一、以熟悉的人和事为写作素材,描写人物形象我们从呱呱落地起,就得到了父母的关爱,呵护,他们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环绕着我们,父母是我们最熟悉的人。
除此之外,爷爷,奶奶,姑姑,舅舅等都是对我们关爱有加的人亲人。
老师,朋友,邻居等都是对我们成长有帮助的人。
其实我们都每天都在被身边的人和事影响着。
可能是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个温情脉脉的微笑,这些,记住了就是写作的素材。
大文豪鲁迅先生笔下的长妈妈为什么那么感人?就因为他熟悉她,知道了她对哥儿的爱,试想一个连书名也说不清楚的下层的劳动妇女,要买到有画的《山海经》是多么的不易?是什么原因使她乐于这样做?是长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这种爱让人震悚,让人感动。
二、以典型的事件作为人物活动场景,刻画人物形象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条件和场景下才能进行的。
将人物放在典型的事件中来加以刻画,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将人物置放于具体典型的环境,是人物性格的精彩呈现。
如《背影》中写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台阶》中父亲辛劳一生只为修一所有高台阶的房子;《骆驼祥子》中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拉车;《三国演义》中武松景阳冈打虎。
这些典型事件的描写是为了更好地烘托人物的性格,人物在典型事件中所表现出的形象也就栩栩如生了。
三、抓住细微典型的特征,刻画人物形象对人物容貌、语言、服饰、姿态、神情、风度、动作等进行描写就是肖像描写,它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帮助读者了解作品人物的有效方法。
三招学会刻画人物形象

三招学会刻画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形象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使得读者可以对人物有更好的了解和共鸣。
下面是三个方法来帮助你刻画人物形象。
1. 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可以是人物的外观特征、身体素质和衣着风格。
通过细致入微的外貌描写,读者可以更好地想象人物的形象。
例如:“他长着一双深邃的眼睛,略带忧郁的眼神让人不忍心看他的脸;他高高的鼻梁和紧紧抿着的嘴巴显露着坚毅与决断。
”这样的描写使读者可以对这个人物的外貌有清晰的印象。
2. 言行举止
人物的言行举止能够反映他们的性格和个性特点。
通过描述人物的举止和说话方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例如:“他走起路来依稀可以听到皮鞋在地板上发出的微弱声响,行动迅捷而有力;他说话时语气平静,但目光却透露出内心的激情和野心。
”这样的描写使读者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
3. 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是通过人物自己的思想表达来揭示他们的内心世界。
通过人物的独白来展现他们的情感和思绪,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动机和情感状态。
例如:“她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爱的渴求,但同时也感受到了无尽的孤独和失望。
”这样的描写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以上三个方法可以帮助你刻画人物形象,并且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共鸣。
记住要尽量用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以增强人物形象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刻画人物形象?必要性:写人作文是小学作文中常见的作文类型。
而在写人的作文中,塑造人物形象是写人作文中的中心任务,而刻画人物形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写人的文章就是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一、教学目标1、知道刻画人物的方法2、学习每种刻画人物的方法,并且学会运用它们。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会学生运用各种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如何把各种刻画人物的方法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三、教法与学法1、教法:根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这一原则,为了达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根据作文教学的特点,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自我领悟法”、“引导法”“概括总结法”等方法。
2、学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一切学习都是学生自我接受的过程,所以学生应该主动思考;教师在其间要帮助孩子,引导孩子学习,可采用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引导性学习等方式。
四、课堂环节展示1、趣味导入首先做一些动作,让学生猜猜什么人会做这些动作。
其次说几句话,让孩子猜猜说这些话的人,是什么身份?以此引出今天要讲的内容。
2、千人不可一面千人不可一面——外貌描写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
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我们要知道人物的的外貌是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联系的。
我们看看一些例子:片段1:我的外公六十多岁,两斑斑白,头顶中间光秃秃的,像个小球场,周围是稀稀的几根头发,脸庞圆圆的,整天笑眯眯的,肚子挺得高高的,像个弥勒佛。
他整天离不开一只小茶壶,走路的时候捧着,看报的时候摸着,就连睡觉的时候也要把茶壶放在头边,好像是怕人偷走似的。
(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等)片段2:还是我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家来了个陌生的老头。
他瘦高瘦高的个头,额头和脸上的皱纹像刀刻的一样,鼻梁上架着一副又黄又小的破旧眼镜,身上穿着一件罩住脚跟的黑色棉大衣。
大衣好像从来没有洗过,变得油亮油亮的了,看到他,我就想起电影里那些小店小铺的管账先生。
(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分析:片段3:我的外公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老汉。
古铜色的脸上,深深刻着一道皱纹;两只小蒲扇似的的大手,长满了老茧。
虽说外公今年六十多岁了,可是干起庄稼活来,居然还敢跟年轻人从个高低。
(揭示人物的身份)总结: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片段二);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片段三);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片段一)。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
外貌描写要具体形象。
切忌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3、言与行中见个性言与行中见个性——语言描写与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
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
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
片段1:爷爷虽然年纪一大把,但他的性格豪爽、风趣。
课外时间,爷爷常常讲故事给大家听。
一天下午,爷爷给大家讲“饿汉吃饼”的故事,他又是打手势,又是耐花腔,逗得同学笑声不止。
讲到最后,他学着饿汉的声调懊悔地说:“我今天吃饱,完全是这半个饼的作用,前面吃的那6个大饼,都白白地浪费了。
”他那幽默的声调,活像舞台上的相声演员在表演,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爷爷告诉大家:“通过听故事,我们要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打好基础,不打好基础,后面的事情就办不好。
你们说对吗?”同学们齐声回答:“对,那饿汉的言行是十分可笑的!”片段2:这里上车的人很多。
车又开动了,刚行驶有几分钟,只见一个二十出头的男青年“旅客”,在那里挤来挤去,他前边站着一位将近70岁的老大爷,挤了两下,便把那位老大爷的钱偷走了。
我刚要喊,只听我身边的那位小同学大声喊:“喂!谁的钱包掉地上了,前面那位哥哥拾到了!”这时,那个老大爷捏了捏衣袋,发现自己掉了钱包,“同志,是您拾到了我的钱包?”他恳切地问,只见那位青年脸红了,吞吞吐吐地说:“大爷,你的钱包……刚掉下,我……才拾到,准备还……还给您。
”说着便将钱包交给了那位老大爷。
总结: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
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
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
片段:吃完中午饭后,我趁叔叔午睡时,偷偷地走进厨房,轻轻地打开橱门,盘里还剩下不少牛肉,我用筷子夹起一块便往嘴里塞。
“啊,又香又好吃。
”我又夹了一块牛肉,突然,我想起叔叔的话,心里像15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心想,完了,这下可犯傻了,要变成牛了。
我变成牛以后,谁也不认识我,我也不能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了!还要被人骑……这可怎么办呢?想着想着,泪珠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我急忙跑到房间里,闭上眼睛,等着变成牛。
过了一会儿,我忽然觉得脚有点痒,心里像拨浪鼓似的“咚咚”跳,莫非开始变了,我壮了壮胆,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大蚊子在咬我呢!我这才松了一口气……总结: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
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
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
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
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
4、表里如一才是真表里如一才是真——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
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
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片段1:这时,我不禁又想到了生活的强者——张海迪大姐姐。
尽管她瘫痪,不能下地像正常人那样行走,不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上学,但是她仍然刻苦自学。
有时,身子不能动弹,她就把书放在枕头边,利用镜子的反照,继续学习。
我还想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
他虽然下肢瘫痪,双目失明,但仍然以超人的毅力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写下了一部伟大的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鼓舞着全世界人们顽强地与命运斗争。
片段2:去年寒假,我又上小姨那儿玩,已到年底了,买米买面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小姨每天应接不暇,但她毫无怨气。
我想:天这么冷,小姨怎么受得住呀!加上要带孩子,忙家务,够累的,要是我有能力,真想为她解除一些繁重的劳累,可惜……但小姨脸上总是充满了乐观和热情,顾客问什么,她都—一作答,真是百问不烦。
顾客从窗口递进的钱、票,她总是反复清点,多一分钱也要退还别人,缺少什么也耐心向顾客解释。
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或“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
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5、抓住典型不放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反映出来的,所以,写人一定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典型来写,才能使人信服,活灵活现。
典型就是最能说明人物思想品质并以此表现出道理的事物,“轰轰烈烈”的大事是典型事例,看似平凡实则包含着人物不平常品质的小事也是典型事例。
片段:哥哥的眼睛高度近视,处处离不开眼睛,就像个“睁眼瞎”一样,只要是把他的眼镜摘下来,在我面前他就像绵羊一样服服帖帖。
一天下午,哥哥要洗头了。
他吩咐我给他拿肥皂换水。
我得意的想:哼!我先给你跑跑腿,然后再治你。
一会儿,哥哥伸长了脖子,把肥皂沫打得满头满脸都是。
我一看时机到了,我就悄悄地把哥哥的盆拿走了。
哥哥哥哥搓完后去洗头,一捧水,捧了个空。
他忙去找,可刚一睁眼,肥皂沫就杀得他直流眼泪。
他像盲人摸路一样,东摸摸,西摸摸,好容易才摸起了毛巾,把眼一擦,可是眼睛还是模糊,就去找他的眼睛。
塑造典型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某一种事理,所以,塑造典型时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不能无中生有,捕风捉影。
6、小试牛刀以“我的熟悉的人”为例,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各方面进行描写。
学生例文:爷爷退休已有两年了,瘦瘦巴巴的身体,一脸的皱纹就像是渔网一样。
头顶上灰白的头发,好像戴着一顶小帽子。
笑起来的时候下巴高高地翘起。
爷爷今天的穿戴与平时不大一样:头戴绒线帽,身穿一件崭新的大衣和一条黑裤子,脚上穿着一双油亮亮的平底鞋。
五、作业布置:完成在课堂上未完成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