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细节)描写和形象刻画

合集下载

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

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

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们是故事的灵魂,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并沉浸于故事的世界中。

通过精细塑造人物形象,作家可以让读者对其中的角色产生情感共鸣,并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作者注重细节描写、情感描绘和行动展示等方面,本文将从这些角度来探讨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一、细节描写:人物形象的独特特点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穿着打扮、行为举止等细节,可以让读者对人物有更加直观而深入的认识。

例如,在描述一个男主角时,可以描绘他的长相、体型、眼神、表情等特征,以及他所佩戴的特殊饰物或独特的打扮风格。

同时,还可以通过描写他的举止动作,如行走的姿态、手势的细微变化等来展现他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这些细节描写可以为读者构建真实而立体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对角色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情感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除了描写人物的外在特征,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是揭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方式。

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情感变化和思维活动等,可以向读者传达人物的情绪体验、思考方式和价值观。

例如,在描述一个年轻女孩时,可以描写她内心的恐惧、渴望和困惑,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不安。

这样的情感描绘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动机和行为,并产生情感共鸣。

同时,情感描绘也需要注意不过度展示,避免让读者产生疲劳和审美疲劳。

三、行动展示:人物的言行举止人物的行动展示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可以展示人物的品质、才华和性格特点。

例如,在描述一个勇敢而坚定的英雄时,可以展示他在危机时刻的果敢行动和机智应对,以及他在与他人交流时的自信和锐利的思考。

这样的行动展示不仅能够丰富人物形象,还能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读者更加投入其中。

四、角色关系对比:对比揭示人物性格人物形象的塑造还可以通过角色关系的对比来展现。

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角色进行对比,可以更加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人物表现手法有哪些 怎样描写人物

人物表现手法有哪些 怎样描写人物

人物表现手法有哪些怎样描写人物小说从肖像、行为、语言、心理、和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肖像描写关键在于以形传神,做到形神兼备。

肖像描写上所用的技法一般包括整体的描绘,局部性的描绘和烘云托月式的描绘。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

人物表现手法是什么1、肖像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

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

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

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

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

3、动作描写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

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

4、心理描写心理是指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

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

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怎样更好的描写人物首先我们要熟悉我们所要描述的人的外貌特征,这样,才可以进行描写。

在日常生活时,要懂得去观察这些细节。

接着就要理清自己对这个人的印象,根据自己的印象来动笔,才可以显得更传神,更深动形象。

在描写外貌特征的时候,不能单一的描述一个方面,而应多方面的进行描述。

或者也可以抓住一些突出的特点来描述。

在描述人物的外貌性格特点时,我们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以此,来更好的烘托出神态外貌描写的作用。

当我们描述一个人的神态外貌时,要抓住其最主要的特征细节来描写。

不能描述平常人所共有的特征,如果这样就没有特殊性了。

在描述人物的神态的时候,需要用一些技巧,不能够平淡的去描述。

要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来进行适当的写法改变。

刻画人物的方法和刻画人物的手法

刻画人物的方法和刻画人物的手法

刻画人物的方法1、白描,也称“粗笔描写”、“速写”、“写意”,原为中国绘画传统技巧之一。

指不着颜色,也不画背景,只采用墨线勾勒出人或物的形象的画法。

后来,这种辉煌技巧被引入到写作中,引申为文章的表达笔法之一。

运用白描法写人,其特点是:不用或少用色彩浓重的修饰性形容词,不加渲染、烘托,也不使用任何修辞手法,只是用简洁朴素的文字,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寥寥数语勾勒出生动、传神的形象。

使用白描手法的优点是节俭、经济、节奏快,有利于情节发展,因此很符合读者的欣赏习惯。

白描法如果运用成功,可以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给人留下教为深刻的印象。

鲁迅对白描法的运用就很擅长。

如他的作品《孔乙己》中对主人公的白描:他身材高大;清白脸色,皱纹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粗略几笔,一个穷困潦倒的没落的知识分子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2、工笔,也称“细笔”,原是中国绘画技法用语,与“写意”对称,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

摘文章中则指用细致入微、工整细蜜的笔触,对人物进行刻画、雕琢的描写手法。

在小说中常用来写景和展示人物的心理。

常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

讲究铺陈和渲染,语言精细、富于色彩。

如:一个身材不高,胸脯颇为丰满的年轻女人,……那个女人脚上穿着麻布袜子,袜子外面套着囚犯的棉鞋,头上扎着一快白布,分明故意让几绺卷曲的头发从头布里滑下来。

那个女人整个脸上出现长期幽禁的人们脸上那种特别惨白颜色,使人联想到地窖里的马铃薯的嫩芽。

……在那张脸上,特别是惨白无光的脸色衬托着,她的眼睛显得很黑,很亮,稍稍有点浮肿,可是非常有生气,其中一只眼睛略为带点斜睨的眼神。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工笔虽然需要精雕细刻,但也要抓住人物或事物的主要特征,切不可面面俱到,兜揽全部。

3、语言描写法是人物描写技巧之一,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的描绘来刻画人物性格,分对话和独白两种。

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同学作文

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同学作文

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同学作文在我们班,有个同学叫小李,那可真是个有趣的人物。

要说起他来,那得从他的外表细节开始。

小李长得不算高,也就一米六左右的个头,但他那圆滚滚的肚子总是特别显眼。

每次他跑起步来,那肚子就像装了个跳动的皮球,一上一下,一颤一颤的,让人忍不住想笑。

他的脸蛋红扑扑的,像个熟透的苹果,尤其是在他害羞或者激动的时候,那红得简直能滴出血来。

再看看他的穿着,总是那么有个性。

有一天,他穿着一件印满了卡通猫咪的衬衫来上学,那猫咪的表情各异,有的眯着眼笑,有的张着嘴叫,他一走进教室,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他还得意地拍着自己的衣服说:“怎么样,我这衣服酷不酷?”那模样,别提多神气了。

还有他的发型,那也是一绝。

他的头发总是乱糟糟的,就像个鸟窝。

有一次上体育课,一阵风吹来,他的头发瞬间就被吹得竖了起来,他一边用手压着头发,一边嘟囔着:“这风也太调皮了,专和我的头发过不去。

”小李不仅外表有趣,他的动作和表情也特别丰富。

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一个笑话,大家都只是微微一笑,可小李呢,他先是瞪大了眼睛,接着嘴巴张得大大的,发出“哈哈哈”的笑声,笑得前仰后合,最后竟然直接从椅子上滑了下去,趴在地上还在笑。

老师无奈地看着他说:“小李,你这反应也太夸张了吧!”他从地上爬起来,抹了抹笑出的眼泪说:“老师,这笑话太好笑了,我忍不住啊!”还有一次考试,他遇到了一道难题,只见他眉头紧皱,眼睛死死地盯着试卷,手里的笔不停地在草稿纸上乱画,嘴里还念念有词:“这题到底怎么做啊?”那着急的样子,仿佛世界末日就要来了。

这就是小李,一个充满个性、让人忍俊不禁的同学。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是不是让你也仿佛看到了他活灵活现的样子呢?。

如何运用细节和描绘刻形象

如何运用细节和描绘刻形象

如何运用细节和描绘刻形象运用细节和描绘刻形象细节和描绘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技巧,可以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字所描绘的场景、事物或人物。

在文学作品中,细节和描绘更是刻画人物形象、烘托情节背景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细节和描绘来刻画形象,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具体和有感染力。

一、运用视觉细节刻画形象视觉细节是最为常见和直观的描述手法,可以通过对人物或物体的外貌特征、环境的色彩、气氛等进行描绘,使读者产生直观感受。

例如,在描写一个人时可以详细描绘其面容、身材、着装等方面的细节,通过这些细节来表达其个性特征和内心世界。

同时,在描写环境时可以运用色彩、气味、声音等细节来增强场景的真实感和读者的代入感。

二、运用感官细节共鸣读者除了视觉细节外,运用其他感官细节也是刻画形象的强有力的手段。

通过刻画人物的味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可以让读者身临其境,并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例如,通过描述人物品尝美味佳肴时的滋味、听到欢笑声后的愉悦感受等,可以使读者感受到这些情感和体验。

这样的细节描写不仅能够刻画人物形象,也能够让读者更加投入故事情节。

三、运用心理细节深化形象刻画心理细节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刻画人物形象的关键之一。

通过描写人物的思绪、情感、内心矛盾等心理细节,可以使读者更加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动机和心理变化。

例如,通过描写人物紧张时的心跳加速、思考时的眉头紧锁等细节,可以让读者体会到人物内心的变化和情感起伏,进而对人物进行深入的刻画。

四、运用对比细节突出形象特点对比细节可以通过将一个人物与另一个人物、将一个场景与另一个场景进行对比,突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通过对比的手法,可以更加生动地描绘出人物的优点、缺点或者特殊之处,使其形象更加鲜明。

例如,一个人物的自信与另一个人物的胆怯进行对比,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两者之间的差异,并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五、运用情感细节增强读者共鸣情感细节是刻画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描写人物的情感变化、情绪起伏等,可以增强读者与人物之间的情感共鸣。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归纳写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刻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归纳写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刻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归纳写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刻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刻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本文将归纳总结一些关于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刻画的方法和技巧。

一、细节描写描写人物形象时,可以从细节方面入手,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衣着打扮、动作姿态等进行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

例如,可以写道:“小明是个瘦瘦的男孩,穿着一身整洁的校服,头上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走起路来蹦蹦跳跳,显得活泼可爱。

”二、言行描写人物的言行表现是描写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人物的言语和行为,可以展示出人物的性格、态度和情绪等。

例如,“小红是一个热心肠的女孩,她总是乐于助人,喜欢和同学分享自己的东西。

一次,她看到同桌的同学没有铅笔了,就毫不犹豫地递给了她自己的一支。

”三、生动对比通过生动对比的手法,可以更加鲜明地描述人物形象。

对比可以从多个方面展示出人物的特点。

例如,“小华和小明是一对好朋友。

小华活泼开朗,喜欢运动,经常带着笑容;而小明则比较内向,爱看书,总是一副认真的样子。

”四、比喻和拟人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形象地描绘人物形象。

通过将人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类比,可以更清楚地传达出人物的特点和形象。

例如,“小杰的笑声如同一串银铃,清脆而悦耳,总能让大家忍不住跟着笑起来。

”五、心理描写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可以更加深入地刻画人物的形象。

例如,“小雨是一个有才华的女孩,她总是喜欢对着镜子做各种表情,试图将自己的情感通过面部表情传递出来。

”总结起来,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刻画可以通过细节描写、言行描写、生动对比、比喻和拟人、心理描写等手法来实现。

通过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些技巧,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描述和刻画人物形象,提高他们的语文写作能力。

六种描写方法分别是什么

六种描写方法分别是什么

六种描写方法分别是什么
人物描写的六种方法为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

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

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六种描写方法分别是什么
1常见的人物描写的方法
1.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她有着乌黑的头发,粉红色的外套称托出她那水灵灵的脸蛋。

2.动作描写:也叫行动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迈着步子,踏步向前进。

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如与别人交谈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诚恳地说,对不起,老师,我错了。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理想,那就可以为此奋斗了!
5.神态描写:与外貌描写是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如:他皱着眉毛,一种厌恶的神情。

神态描写也叫表情描写。

生动描述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

生动描述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

生动描述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引发情感共鸣,使故事更加有趣。

那么,如何生动地描述人物形象呢?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与技巧。

一、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语言、思想等细节,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例如,当我们描写一个男孩时,可以描述他的短发微微有些凌乱,眼睛里透露着淘气和机灵,嘴角上扬时总是带着一丝调皮的笑意。

这样的描写可以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这个男孩的活泼可爱。

二、对比与矛盾对比与矛盾是描述人物形象的常用手法之一。

通过对比不同的特点和矛盾的性格,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例如,一个人物既有温柔体贴的一面,又有倔强固执的一面,这种矛盾性格会让人物形象更加有趣。

另外,对比也可以通过与其他人物进行对比来展现人物的特点。

例如,一个人物与其他人物相比,他的外貌特征更加突出,或者他的言行更加与众不同,这样的对比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形象。

三、情感描写情感描写是生动描述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描写人物的情感变化、内心矛盾等,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当我们描写一个女孩时,可以描述她的眼神中透露出的忧郁和孤独,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哀伤和无奈。

这样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女孩内心的情感。

四、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例如,当我们描写一个老人时,可以描述他步履蹒跚,但每一步都坚定而有力;他的手指因年岁而有些颤抖,但仍然能够稳稳地握住手杖。

这样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老人的坚强和执着。

五、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特点,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例如,当我们描写一个女子时,可以描述她的语言中带着一丝优雅和温柔,她的措辞中总是带着一丝谦逊和温和。

这样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女子的温柔和善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细节)描写与形象刻画人物描写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间接描写有侧面描写和景物描写等。

而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和景物描写中更细致入微的描写,称之为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人物描写的一种基本方法,是指对人物的细微神态、动作和生活中的细微小事等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以表现人物性格、体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

好作品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动人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

一、结合大胆想象,扩展以下句子: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氓〉〉)3.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孔雀东南飞〉〉)4.纤纤擢素手,札杞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迢迢牵牛星〉〉)二、请标出下列句子中的细节描写的词句,并进行简要赏析。

1、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我的母亲》)2、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又含着泪接他回来。

(《我的母亲》)3、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

母亲笑了。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

(《我的母亲》)三、人物描写方法(一)肖像描写1、定义:肖像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

写肖像,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

2、、经典例子与分析(1)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鲁迅《孔乙己》)抓住了“又脏又破”的“长衫”(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这一典型细节,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也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2)头发花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鲁迅《祝福》,人物:祥林嫂)这段描写,抓住头发、脸色、眼睛等特点,尤其是眼睛(“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它的眼睛”鲁迅语)刻画了一个被掏空了灵魂的麻木的活死人。

(3)一头金发、高额头,蓝眼睛,身材修长,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梁衡《跨越百年的美丽》人物:居里夫人)“黑色长裙”、“白净”突出端庄,神情、眼睛体现背后坚毅执著的精神,“看透”突显睿智聪慧。

(4)她头上扎着头巾,明明故意地让一两咎头发从头巾里面溜出来,披在额头。

这女人的面色显出长久受着监禁的人的那种苍白,叫人联想到递交里储藏着的番薯所发的芽。

她那短而宽的手,和大意的宽松领口里露出来的丰满的脖子,也是那种颜色。

两只眼睛又黑又亮,虽然浮肿,却仍然放光(其中有一只眼睛稍稍有点斜睨),跟她那惨白的脸儿恰好成了有力的对照。

”(托尔斯泰《复活》,人物:玛丝洛娃)眼睛“仍然放光”,可见仍存有昔日的纯真,“带点斜睨”的眼睛,隐含着她对社会的不满和蔑视。

“故意”让它溜出来的“一两咎头发”,便显出她长期受侮辱迫害和堕落过的痕迹。

(5)(马蒂尔德)乱挽着头发,歪歪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发红的手,高声说话,大盆水洗地板。

(莫泊桑《项链》)头发、裙子、手、说话等反映了马蒂尔德已经变成了贫苦人家的强健粗硬而且耐苦的妇人。

3、方法点拨(1)抓住典型突显特点,不需面面俱到;(2)可侧重于眼睛、头发、皱纹、服饰、手等;(3)借助富含感情色彩的词语。

(二)语言描写1、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

语言描写要做到:(1)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2)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3)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通过语言描写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4)要生动、简洁,力忌八股调、学生腔。

2、经典例子与分析(1)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吴敬梓《儒林外史》选文《范进中举》)“噫!好了!我中了!”出现了两次。

它既写出了范进此时发疯至极的丑态,又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之深。

(2)“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

“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

(鲁迅《祝福》,人物:祥林嫂)“我真傻,真的”文中出现三次,反映了祥林嫂的悲痛万分和悔恨,“我单知道……”两次从祥林嫂口中说出,一次从他人口中说出,将他人的不耐烦的麻木和祥林嫂的痛苦形成对比。

(3)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

”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就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表现母亲的冠冕堂皇之辞:在两个女孩和女婿面前,显得既爱惜自己,又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实质却是既顾及面子,又节省开支。

虚伪、吝啬的心理暴露无遗。

(4)“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在法语里,“法兰西”是一个字,“万岁”是一个字。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都德《最后一课》,人物:韩麦尔先生)韩麦尔先生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此时无声胜有声”,反映了他内心的悲壮和无奈。

⑸(孔乙己)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鲁迅《孔乙己》)反映了孔乙己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

4、、方法点拨(1)抓住人物特点,表现人物内心世界;(2)结合动作、神态描写更生动;(3)特殊语言,如反复、无语等的特殊效益。

(三)动作描写1、定义: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

老舍说过:“我们应记住,要描写一个人必须知道此人的一切,但不要作相面式的全写在一起;我们须随时用动作表现出他来。

每一个动作中清楚的有力的表现出他一点来,他须越来越活泼,越实在。

”2、经典例子与分析(1)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他不回答,……便排出九文大钱。

(鲁迅《孔乙己》)“罩”这个动词准确地描写出孔乙己在自己不多的茴香豆中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而孩子们吃完茴香豆后不肯离开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和无奈的动作,表现出他心地的善良。

“排”的动作活灵活现地揭示了孔乙己明明穷得要命却还要摆阔的迂腐性格。

(2)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

(周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扶、蹲、跪、夹、洗这一系列细小动作的描写充分说明了伯父的细致、热心,形象地体现了伯父和爸爸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

(3)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

(鲁迅《药》)用了“抓”“捏”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康大叔接钱、数钱的熟练程度,生动地刻画了康大叔凶狠、贪婪、惯于敲诈的丑恶嘴脸。

(4)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个。

(孙犁《荷花淀》)“震动”、“吮”两个动词准确、细致而生动地写出了水生嫂得知丈夫明天就要上大部队去的消息之后丰富、复杂、细腻的情感世界及其微妙的心理变化,一个关心丈夫,体贴丈夫,但又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思想进步的青年妇女形象跃然纸上。

⑸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一系列动词再现父亲努力攀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的艰辛背影,让人非常感动。

4、方法点拨(1)细化动作,延长过程;(2)精选动词,反复雕琢。

(四)心理描写1、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2、经典例子与分析(1)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犹豫”、“忿忿想到”直接描写心理活动,非常恰当地将陈奂生患得患失、狭隘自私的小农经济的心理描写了出来。

(2)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于是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鲁迅《阿Q正传》)“心里想”直接简洁描写心理活动,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活化了出来。

(3)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纳罕道”直接写心里活动,反映出黛玉细心敏感的性格。

3、方法点拨(1)直接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2)结合其他描写特别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