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第二册《2、耳朵、嘴巴》教案
培智语文第二册《“口”、“手”的认识》说课稿

培智语文第二册《“口”、“手”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课件1-3)我说课的内容是全日制培智学校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一课《人头口手》的第二课时“口”、“手”的认识。
本课是看图读拼音识字部分的内容,教材借助插图和汉语拼音,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图画的能力。
为今后学习看图学词、学句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认识“口”、“手”两个生字,通过看图读拼音识字,并且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学会观察事物,学说一句完整的话,培养孩子与人和睦共处和讲卫生的好习惯。
轻度学生:学会认识“口”、“手”两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知道“口”和“手”的用途。
学说一句完整的话。
中度学生:学会认识“口”、“手”两个生字,并读准字音。
知道“口”和“手”的用途。
学说一句完整的话。
重度学生:能够结合图认识“口”、“手”两个生字。
知道“口”和“手”的用途。
教学重点:学会认识、理解并且知道“口”、“手”两个生字。
知道“口”和“手”的用途。
教学难点:记住“口”和“手”两个字的字形、字义。
二、说教法、学法(课件4)我班共有10名学生,男生7名,女生3名,其中轻度学生4名,中度学生2名,重度学生4名,有严重语言障碍的1名,她只会简单的音节,3名均为唐氏综合症,多动学生5名,他们的智力发展缓慢,逻辑思维差,接受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并且遗忘快,针对学生实际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1、图文并茂,知识与趣味相结合,缴发兴趣。
2、实际应用,及时强化,深刻理解。
3、巩固练习,趣味生动。
4、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加强记忆。
5、双语教学,引发兴趣。
教具:多媒体课件、笔、镜子、水盆、洗手液、毛巾。
三、说教学程序(一)复习(课件5)生字“人”、“头”(复习部分激活了旧知识,引入新课)(二)新授1、“口”字的教学(课件6-7)①、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嘴)师:“嘴”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大家知道它叫什么吗?对了,它叫做“口”。
(下面就让同学们拿出镜子照一照,找一找自己的“口”在哪里?使学生动脑思考,培养学生眼与脑的协调能力。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第一篇: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培智一年级实用语文《耳、鼻、口、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认读“耳、鼻、口、目”。
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正确认读,发音清楚。
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跟读,发音清楚。
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能参与教学活动,能够遵守课堂纪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生擅于视觉记忆的长处,运用实物卡片与生字卡片同时出现的视觉冲击,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及理解。
引导学生说句子:“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
(三)、康复目标:(1)纠正学生不准确发音。
通过指出自己的口、鼻、耳、目,加强学生本体觉、前庭觉的感知。
(2)补偿学生语言缺陷。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多说多练,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有11名,智力损失程度在中重度以上,纪律观念差,自由散漫。
按照智力及综合表现,可把学生分成三类: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能正确认读学过的汉字,发音清楚。
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个别汉字、能跟读,发音清楚。
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多动,自由散漫,不能参与能参与教学活动,常常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
徐鸿辉、段奥志、为孤独症患者,不与同学、老师交往,交流,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
三、教学重点:认读“口、鼻、耳、目” 四:教学难点:记住“口、鼻、耳、目”的读音。
四、设计理念坚持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导向,注重落实“高参与、高快乐、无输赢”教学理念。
训练过程中注重游戏教学,人人参与;积极评价,体验成功。
五、教学策略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续时间短,行为多动等实际,精心组织游戏,设计互动教学,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2020新教材)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2020新教材)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认读“耳、鼻、口、目”.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正确认读,发音清楚.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跟读,发音清楚.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能参与教学活动,能够遵守课堂纪律.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生擅于视觉记忆的长处,运用实物卡片与生字卡片同时出现的视觉冲击,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及理解.引导学生说句子:“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二)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三)、康复目标:(1)纠正学生不准确发音.通过指出自己的口、鼻、耳、目,加强学生本体觉、前庭觉的感知.(2)补偿学生语言缺陷.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多说多练,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有11名,智力损失程度在中重度以上,纪律观念差,自由散漫.按照智力及综合表现,可把学生分成三类: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能正确认读学过的汉字,发音清楚.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个别汉字、能跟读,发音清楚.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多动,自由散漫,不能参与能参与教学活动,常常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徐鸿辉、段奥志、为孤独症患者,不与同学、老师交往,交流,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三、教学重点:认读“口、鼻、耳、目”四:教学难点:记住“口、鼻、耳、目”的读音.四、设计理念坚持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导向,注重落实“高参与、高快乐、无输赢”教学理念.训练过程中注重游戏教学,人人参与;积极评价,体验成功.五、教学策略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续时间短,行为多动等实际,精心组织游戏,设计互动教学,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对徐鸿辉、段奥志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让孩子在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具体教法、学法:1、游戏教学,寓教于乐.2、个别指导,躯体辅助.4、多样练习,反复巩固.六、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口鼻耳目的图片、游戏箱.2、儿歌《十个手指头》和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吸引注意1、上课,师生间问好,注意让学生站整齐坐端正.2、点名.不会口语的用击掌的方式表达.(二)儿歌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第一课课后儿歌《十个手指头》(配乐),师生边跟着念边表演动作.2、师伸出食指和中指像爬山一样从身上爬到头上边演示便打趣道:一二三,爬上山,山在哪儿呢?学生回答:(在头上),师接着问:噢——,头上有什么呢?大家仔细看.(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还有耳朵.)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耳、鼻、口、目 .(三)寓教于乐轻松学习教学“口”:1.出示“口”的图片,问:这是什么?(嘴巴),嘴巴还有一个名字,叫“口”,比如开口、张口、漱口,闭口等等.(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在下面板书“口”字.2、教学“口”的功能.我们的“口”可以做什么用?播放课件:一幅是吃饭图,一幅是讲话图.看完后问学生:口能做什么?(能吃饭,能说话.)归纳小结:口能说.3.教读口的字音.先集体教,再让学生轮流读,轮流读时从A类到B类再到C类学生,让A类学生带动B、C类学生,分别正音,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对读得不够好的同学加以鼓励.4、玩游戏:听老师的指令去做动作,看谁做得好:开口!漱口!张口!闭口!教学“鼻”1、出示“鼻”的图片,问:这是什么?(这是鼻子.)小朋友捏捏自己的鼻子吧,感觉怎么样?(软软的.)2、鼻子的“鼻”是一个什么样的字呢?(板书:鼻)这个字笔画很多哦.3、教读“鼻”的音,再让同学开火车读,不会发音的进行指导,予以帮助.读得好的进行表扬,落后的给予鼓励.4、教学鼻子的作用:游戏1:请小朋友闭上嘴巴,听老师的指令:吸气!呼气!再吸气!呼气!谈体验:刚才我们一呼一吸的时候是靠什么完成的?(鼻子),知道鼻子有什么作用吗?(呼吸)游戏2:再听老师的指令:闭上嘴巴,还要用手指捏住鼻子,不准出气,看谁坚持的时间长!(游戏结束后,谈体会,让学生通过游戏明白呼吸对人的重要性.)游戏3:(播放课件)猜一猜:两杯液体,一杯是醋,一杯是酒,不能尝,你能分辨出来吗?(用鼻子闻一闻就知道了.这个游戏告诉学生鼻子的另一个作用:鼻子能闻气味.)归纳:鼻能闻.【设计意图:游戏教学,激发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助,让学生快乐学习,扎实提高学生说写能力.】教学“耳”.1、出示耳朵的图片,让学生说,导出“耳”, 贴上图片并板书“耳”.2教读,齐读,指名读.3、玩游戏:听老师指令,用双手把自己的耳朵堵上,听老师讲话,再放开耳朵问:老师刚才说什么?这个游戏告诉我们,耳朵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小结:耳能听.教学“目”.1、出示“目”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这是眼睛.师再讲解:对,这是眼睛,眼睛还有一个名字,叫“目”, “目”也是只眼睛,贴上图片并板书“目”.2、教读“目”的音,注意不要读成“mo”.3.播放课件,了解“目”的作用,得出结论:目能看.(四)多样练习反复巩固.1、今天老师给大家认识了哪些字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读几遍.2、指名读.读得好的掌声送给他:***,你真棒!不会的耐心帮扶.对段奥志和徐鸿辉、柯文进行肢体辅助.比如:捏捏他的鼻子,说:这是鼻子;摸摸他的耳朵,说:这是耳朵,耳朵.老师眨眨眼睛,让他模仿眨眼睛,说这是目,目会看东西.指着嘴巴告诉他:这是口,口能说话.3、师生对答练习:口能(说);鼻能();耳能();目能().4、游戏:找朋友:将“口、耳、鼻、目”的图片和汉字放进纸箱里面,让8个小朋友分别摸一张出来,先说出手上拿的是什么?再让拿图片的小朋友找出拿相应的汉字的小朋友站到一起,就算找到自己的朋友了.玩完一轮,再交换进行.注:及时肯定表扬.(五)课堂总结积极评价1、总结学习内容.2、积极评价学生表现,树立学生自信心.“棒棒棒,我真棒!”(六)组织下课、确保安全(组织学生排队走出教室,确保学生安全.。
培智认识嘴巴幼儿园教案

培智认识嘴巴幼儿园教案培智认识嘴巴教学目标:1.了解嘴巴的基本结构,颜色,位置,大小等。
2.能够使用嘴巴进行表情,说话,吹气球等活动。
3.了解嘴巴在吃饭,刷牙,保护牙齿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1.嘴巴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嘴巴的基本活动和表情。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孩子了解嘴巴的作用和功能。
2.如何让孩子掌握嘴巴的基本活动和表情。
教学准备:1.图片、卡片等教具。
2.嘴巴的口型练习曲。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教师所带领的活动来唤起孩子对嘴巴的兴趣,例如: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嘴巴”这个主题。
嘴巴是什么?(等待孩子的回答)它在我们的脸上很重要,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它来说话、吃饭、吹气球等等。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嘴巴长什么样子吧!第二步:嘴巴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通过图片和口型练习曲来让孩子了解嘴巴的基本结构和位置。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嘴巴的基本结构。
嘴巴由上下唇、舌头、齿龈、牙齿、喉咙等组成。
看看这张图片,你们能看出来吗?(给孩子展示图片,引导他们回答)教师:接下来,让我们来唱一首口型练习曲,锻炼一下嘴巴的活动能力。
(2)通过卡片等教具,让孩子了解嘴巴与口腔卫生的关系。
第三步:嘴巴的基本活动和表情(1)通过示范和互动来让孩子学习嘴巴的基本活动和表情。
教师:现在,我们来学习嘴巴的基本活动和表情。
首先,嘴巴可以说话,它还可以吐舌头、张嘴等。
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看谁的嘴巴动得最快!(2)通过游戏等形式,让孩子掌握嘴巴的基本活动和表情。
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做“我会表情”。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一个表情,然后其他人要猜出他选择的表情是什么。
第四步:嘴巴在生活中的作用(1)通过口型练习曲和卡片等教具,让孩子了解嘴巴在吃饭、刷牙和保护牙齿方面的作用。
教师:我们来唱一首口型练习曲——《小口齿排排站》,通过锻炼嘴巴的活动能力来促进口腔健康。
教师:你们看到这些卡片了吗?它们告诉我们,吃饭前要洗手,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吃完饭后要刷牙等等。
部编版小学语文口耳目精选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口耳目精选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具体章节为《口耳目》。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生字“口、耳、目”;学习词语“嘴巴、耳朵、眼睛”;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口、耳、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口、耳、目”,并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口、耳、目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口、耳、目”的学习和运用。
难点:理解口、耳、目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挂图、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口、耳、目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口、耳、目”,并指导正确书写。
(2)学生跟读生字,巩固记忆。
3. 理解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口、耳、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 实践环节(1)让学生用生字“口、耳、目”组成词语,如“嘴巴、耳朵、眼睛”。
(2)让学生举例说明口、耳、目在生活中的作用。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口、耳、目”。
(2)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口、耳、目嘴巴、耳朵、眼睛口、耳、目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口、耳、目”,每个写5遍。
2. 造句:用“口、耳、目”组成词语,并写一个句子。
答案示例:我用耳朵听妈妈讲故事。
3. 家长辅助: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口、耳、目在生活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课文学习、实践环节等,让学生掌握了生字“口、耳、目”,并了解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加强巩固。
培智第二册教案

培智第二册教案教案标题:培智第二册教案教案概述:培智第二册是面向儿童的教育教材,旨在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本教案针对培智第二册的内容和目标,提供专业的教案建议和指导,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案目标:1. 熟悉培智第二册的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
2. 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3.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教学效果。
5. 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案内容建议:1. 课时分配和教学进度安排:- 将整个教材内容分解为各个课时,根据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每个课时所需时间。
- 确保课时分配合理,既不过于拖沓,也不过于紧凑,以保证学生充分理解掌握每个知识点。
2. 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择:- 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游戏、讨论、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练习、互动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
3. 教学资源准备和使用:- 确保准备齐全的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等,以支持教学过程中的展示和辅助说明。
- 合理运用教学资源,使其成为学习的有效工具和辅助材料,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4. 学生评估和反馈机制:- 设计合理的学生评估方式,如作业、考试、小组项目等,用于评估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和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5. 教师角色和课堂管理:- 充分了解教师在培智第二册教学中的角色和责任,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 良好的课堂管理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建议教师注重课堂纪律和学习环境的营造。
以上是针对培智第二册的教案建议和指导,希望能对教学实施有所帮助。
教案的具体撰写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细化和调整。
祝您教学顺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培智育二年级生活语文教案

培智育二年级生活语文教案二年级生活语文教案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于生活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教学内容第一课:认识生活用品1.生活用品的分类–食品类:面包、牛奶、水果、蔬菜等–家具类:桌子、椅子、床、沙发等–学习用品类:书包、铅笔、橡皮等2.描述生活用品的外观和功能–颜色、形状、大小等外观特征–用途、作用等功能特点3.制作海报:展示不同类别的生活用品,要求用文字和图片进行描绘第二课:认识身体部位1.头、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脚等身体部位的名称2.描述身体部位的功能和特点–头部:听、看、闻、说等功能–手部和脚部:抓、拿、走等功能3.游戏:唤起学生对身体部位的认知,提升识别能力–触摸游戏:老师指定一个部位,学生用手触摸相应的部位–看图游戏:老师出示一张图,学生快速指出图中部位的名称第三课:描写四季1.四季的特点和变化–春天:温暖、花开、鸟叫等–夏天:炎热、晴朗、游泳、吃冰淇淋等–秋天:凉爽、枫叶红、果实成熟等–冬天:寒冷、下雪、过年等2.描写四季的景色和活动–春天的花草树木、妈妈给我们买气球等–夏天的蓝天白云、无尽的游泳池、大口吃冰棍等–秋天的枫叶飘落、香甜的苹果、一年一度的梦幻哈利波特等–冬天的蓝天白雪、爸爸妈妈给我们准备的礼物等3.作文:写一篇描写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作文,包括景色和活动的描述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猜测生活用品的名称和功能2.学习:教授生活用品的分类和描述方法,在黑板上绘制分类表格3.制作海报:学生分组制作生活用品海报,展示并互相评价4.导入:播放儿童歌曲《头肩膝脚》,引导学生唤起对身体部位的认知5.学习:教授身体部位的名称和功能,使用贴纸游戏进行复习6.游戏:进行触摸和看图游戏,巩固学生对身体部位的识别能力7.导入:出示四季图片,带领学生讨论四季的特点和变化8.学习:教授描写四季的方式和技巧,引导学生用形容词进行描写9.作文:学生自由发挥,写一篇描写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作文10.展示和评价:学生互相展示作文,并进行评价和点评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生活用品、身体部位和四季的认知程度2.评价学生在制作海报和写作文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3.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展示和评价自己的作品参考资源•课本《学好生活语文》•图片和实物:生活用品、四季景色•歌曲:《头肩膝脚》。
智障学生_生活适应《认识五官》___教案90

智障学生_生活适应《认识五官》___教案90第一篇:智障学生_生活适应《认识五官》___教案90培智二班语文教案教学内容:《认识五官》教学对象:启智二班学生教学目标:1.了解五官的名称和位置2.了解五官的作用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爱惜自己身体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官的位置和作用2.爱惜自己的器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过程:一、课前小训练歌舞《泥娃娃》简单的舞蹈动作伴随歌曲。
锻炼学生的大动作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示范→跟做→指名做→齐做→进行鼓励【过渡:泥娃娃有眼睛,鼻子,嘴巴等器官,那么我们有没有呢?今天啊我们就一起学习五官】二、新授〈1〉观察PPT1 师:这是谁?谁知道毛毛这一部分叫做什么?眼睛(齐读、指名读)谁能告诉老师,眼睛的作用是什么呢?观察PPT,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用什么看到的?回到PPT1,观察毛毛的眼睛在哪里?指出自己的眼睛在哪里。
〈2〉师:同学们,这个器官叫做什么?(鼻子)同学们来看看这幅图,小朋友在闻着一朵花,是不是,那么是用什么闻的呢?(鼻子)嗯,那请同学们说一下,鼻子的作用是什么?仔细想一下,在中午快吃饭的时候,能闻到饭的香味吗?用什么器官闻到的呢?对就是鼻子,所以鼻子可以闻味道回到PPT1,观察位置,指一指自己的鼻子在哪里。
〈3〉师:同学们,这是毛毛的什么?(嘴巴齐读)嘴巴的作用是什么?观察图片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思考一下,嘴巴除了说话还能做什么呢?回到PPT1,观察位置,指一指自己的嘴巴。
〈4〉同学们看一下毛毛的脸两边有两只什么?谁知道她的名称呢?耳朵(齐读,指名读)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耳朵的作用是什么呢?观察图片:听声音。
返回PPT1,观察鼻子的位置,指指自己的鼻子在哪里?小结:我们一起看一下毛毛的脸,器官我们都认识了,那么再一起读一读。
三、巩固复习(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片,想不想看?那么老师要求大家认真的看,看完后老师有问题来问问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朵、嘴巴
拟4课时
教学
目的
要求
认知 认识耳朵、嘴巴,知道它们的功能。
技能会认会读词语“耳朵、嘴巴”,能跟读句子;认识并学写笔画“丨”;练习看图说话。
情感知道耳朵、嘴巴的作用,注意保护好它们。
分组
目标
A组:会认会读词语“耳朵、嘴巴、声音”,读句子;认识并学写笔画“丨”;练习看图说话。
B组:能读词语“耳朵、嘴巴、声音”,能跟读句子;认识并描红笔画“丨”;看图学说话。
4、第四句
(1)出示插图5
(2)指导看图:他是男孩还是女孩?他她该用哪个?他在干什么?用什么吃?
(3)指导说话:嘴巴能干什么?
(4)练习说话:嘴巴能吃饭。
(5)同位互说。
分层次
作业
A组:独立看图说句子。
B组:跟着老师说句子。
C组:读词语。
板书
设计
耳朵、嘴巴
耳朵听。
学。
教后
小记
C组:跟读词语“耳朵、嘴巴、声音”和句子;认识笔画“丨”。
重点
认读词语“耳朵、嘴巴、声音”,读句子;认识并学写笔画“丨”。
难点
知道耳朵、嘴巴的作用,注意保护好它们。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卡。
第一课时
修改意见
一、谈话导入
1、听!这是什么声音?
播放鸟叫声,风声,鼓掌声,生逐一听说。
2、你用什么听到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耳朵、嘴巴
3、说句子:
耳朵听声音。
4、出示插图2
5、指导看图
(1)这是什么?
(2)它能做什么?
6、说句子:
嘴巴学说话。
三、看图和同学一起说一说
1、第一句
(1)出示插图3
(2)指导看图:图上的男孩在干什么?用什么看书?
(3)指导说话:眼睛能干什么?
(4)练习说话:眼睛能看书。
(5)同位互说。
2、第二句
(1)出示插图4
二、(教师出示多媒体图片1)指导观察
1、这是什么?
这是耳朵。
2、看看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3、你的耳朵在哪里?
4、学习词语:耳朵
1)出示词卡“耳朵”,并贴在黑板上。
2)领读,齐读,指名读,师纠正发音。
三、(教师出示多媒体图片2)指导观察
1、这是什么?
这是嘴巴。
2、指指你的嘴巴。
3、学习词语:嘴巴
1)出示词卡“嘴巴”,并贴在黑板上。
四、作业:
1、读句子。
2、练写”丨”。
分层次
作业
A组:听读句子,临写”丨”。
B组:跟读句子,描红”丨”。
C组:读词语。
板书
设计
耳朵、嘴巴
耳朵听声音。
嘴巴学说话。
丨(竖)——耳
第四课时
修改意见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读词语
2、复习读句子
二、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插图1它能做什么?
2、师边讲解边示范书写:耳朵的耳这一笔叫竖,写的时候要从上往下写正写直,在田字格中可以压着竖中线写。
3、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4、生学习握笔及书写姿势。
5、描红、临写。
分层次
作业
A组:独立读句子,描红、临写笔画丨。
B组:跟读句子,描红笔画丨。
C组:读词语。
板书
设计
耳朵、嘴巴
耳朵听声音。
嘴巴学说话。
丨(竖)——耳
二、学读句子
(一)读第一句
1、说说耳朵有什么作用?
2、听老师读句子:“耳朵听声音。”
3、张开嘴巴,跟着老师读一读。
4、指名读句子。
5、逐一读句子。
(二)读第二句
1、嘴巴的作用呢?
2、听老师读句子:“嘴巴学说话。”
3、张开嘴巴,跟着老师读一读。
4、指名读句子。
5、逐一读句子。
三、学笔画——“丨”
1、丨(竖)——耳
2)领读,齐读,指名读,师纠正发音。
分层次
作业
A组:指出耳朵和嘴巴,读词语。
B组:指耳朵和嘴巴,读词语。
C组:指耳朵和嘴巴,读词语。
板书
设计
耳朵、嘴巴
耳朵
嘴巴
第二课时
修改意见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词语你还认识吗?
出示词语:耳朵、嘴巴
2、复习词语,多种形式练读。
3、词语已经会读了,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读句子了。
第三课时
修改意见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学习的句子,你会读了吗?
复习读句子:
2、句子会读了,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听读及看图说话。
二、听一听,读一读
1、听老师读句子。
2、张开嘴巴,跟着老师读一读。
三、书写练习
1、复习笔画”丨”。
2、练习正确的握笔及书写姿势。
3、描红”丨”
4、仿影”丨”
5、A生在田字格中临写”丨”。
(2)指导看图: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用什么听广播?
(3)指导说话:耳朵能干什么?
(4)练习说话:耳朵能听声音。
(5)同位互说。
3、第三句
(1)出示插图5
(2)指导看图:她是男孩还是女孩?他她该用哪个?图上的她在干什么?用什么闻的?
(3)指导说话:鼻子能干什么?
(4)练习说话:鼻子能闻花的香味。
(5)同位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