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培智生活语文上册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针对培智学校三年级学生,以生活语文为主线,通过一系列有趣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常用的字词、句子,理解基本的生活用语。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
1. 教学内容:以生活场景为背景,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字词、句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2. 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教学安排
1. 教学时间:每周安排4节课,每节课40分钟。
2. 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
3. 作业安排:布置与生活相关的作业,如写日记、读后感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评价与反馈
1. 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反馈方式: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鼓励他们取得的进步,同时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资源
1. 教师用书:提供详细的教学指导和丰富的课程资源。
2. 学生用书:包含课文、练习、游戏等内容,方便学生学习。
3. 教学软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培智生活语文《洗脸》

德育目标:讲究卫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洗脸,学习自己洗脸
难点:知道为什么要洗脸
教学策略:
1、图片展示,教师示范
2、视频播放,跟着视频学习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手指操
2.什么是洗脸
3.为什么洗脸
4.学习自己洗脸
单位: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姓名:王婉婉日期:2017.6.5
教学设计
学 科
生活语文
年 级培智二年级教 Nhomakorabea形式常规课
教 师
王婉婉
单 位
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课题名称
洗脸
学情分析
1.学生的残疾程度不同,差异较大。
2.学生知道什么是洗脸,并不会自己洗脸,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洗脸。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整本教材的第三课,对学生后面的学习有较为直接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A组学会自己洗脸B组能够知道应该每天洗脸
带领做手指操
出示图片,让学生找一找那些图片是洗脸
讲解为什么要洗脸
播放视频,示范洗脸
做手指操
找一找那些图片是洗脸
跟着老师学洗脸
比一比谁洗的最干净
手指操挺高学生的注意力,锻炼手脑协调能力
图片,视频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洗脸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分层作业设计
A组,回家自己洗脸,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B组,每天早晚要家人洗脸,讲究卫生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老师同学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一单元《学校生活》第一课《老师与同学》,课文内容为两个词语“老师”“同学”,以及“我会听”(听词语,找图片)“我会读”(跟读词语)“我会说”(结合场景说词语)“我会握笔姿势”“我会连”(连点描画),都是围绕“老师”“同学”两个词语配有丰富的彩图,生动形象。
本班共有10名同学,可以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张辛凌、曾鑫平A层,该学生为轻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好,能写一点字;曾运娇、肖丽、何安康、罗荣圣为B 层,该四名同学为中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一般,需要指导才能写字;陈怡琳、邹景元、刘兴邦、李健、为C层,该四名同学为重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差,不能写字。
教学目标:倾听与说话:A:听懂词语,能自己看图片读出“老师”“同学”B:注意倾听,能跟老师读出“老师”“同学”C:能安静的做到倾听,可以发出“a”识字与写字:A:能结合图片认出“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能独立完成连线B:能跟读认出“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能在指导下连线C:感知“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教师手把手完成连线阅读:A:能看图读出“老师”“同学”B:能跟读“老师”“同学”C:感知“老师”“同学”综合性学习:A:理解“老师”“同学”的词义,知道“老师”“同学”指的是谁B:知道“老师”“同学”C:感知“老师”“同学”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读出“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难点:理解“老师”“同学”的词义,完成连点描线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常规上课起立,师生问好。
日期星期天气。
新课导入出示图片“第一单元学校生活”,开学了,同学们都到学校上学了,同学们看看图片里的情形熟悉吗?同学们是怎么来到学校的,在学校后遇见了谁?引导学生自然的说出“老师”“同学”。
三、教授新课1、出示课题,“1 老师同学”并带着同学们读课题。
2、出示课文图一,引导学生看图,图一谁?(一个老师手里拿了一本生活语文),所以图片里面的人是谁?教师也模仿图片里面的样子,拿起课本,让学生们看。
人教版培智生活语文五年级上册1.3秋天

课时进度
第1周 第三课时(学期第 课时)
课题
《秋天》
教学目标
A组学生:
B组学生:
1.认读词语“天空”“一群”“排成”,理解词语的意思。
A组:认读并理解词语“天空”“一群”“排成”。
B组:跟读词语“天空”“一群”“排成”。
2. 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理解句子的意思。
A组: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理解句子的意思。 B组:跟读课文第2、3自然段。
A组:以多种形式读词语。 B组:跟读词语。
(2)提问:“课文写了秋天哪些景物?”
A组:独立回答问题。 B组:跟着教师说一说。
(3)出示天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天空”的意思。
A组:理解词语“天空”的意思。B组。跟读词语。
3. 教授课文第2、3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2、3自然段内容,先示范朗读句子,再组织学生以分小组读、男女生读等形式读句子。
A组:以多种形式读句子。 B组:跟读句子。
(2)讲解句子,感知秋天,提问:“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秋天来了?”
A组:独立回答问题。 B组:跟着教师说一说。
(3)出示句子“一会儿……一会儿……”,要求学生照样子说句子。
A组:独立完成说句子。B组:在教师的辅助下,完成说句子练习。
4.教授书写汉字“空”,认读和书写偏旁穴宝盖。
(1)演示汉字“空”的笔顺。
观看汉字“空”的笔顺。
(2)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汉字“空”,提醒学生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A组:独立书写汉字“空”。 B组:描红汉字“空”。
(3)出示偏旁穴宝盖,要求学生认识偏旁。
A组:独立认读偏旁。B组:在教师的辅助下,完成认读。
三、总结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词语“天空”“一群”“排成”,理解了课文的意思。还学习了“空”字的书写,认识了穴宝盖。请同学们注意留意身边的秋天,感受秋天来了!
2024年人教版培智教材第一册语文教案

2024年人教版培智教材第一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培智教材第一册语文,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汉语拼音》,第一课《a o e》。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字母a、o、e的发音、书写和运用。
2. 培养学生正确拼读音节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字母a、o、e的发音和书写。
难点:音节的正确拼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拼音卡片、黑板、粉笔、录音机、磁带。
学具:拼音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歌曲《a o e》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展示拼音卡片,让学生认读字母a、o、e。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讲解字母a、o、e的发音要领,示范发音。
(2)教师展示字母a、o、e的书写方法,并示范书写。
3. 实践活动(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音节拼读比赛。
(2)学生自主练习字母a、o、e的书写。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教师进行辅导。
六、板书设计1. 字母a、o、e的发音、书写及例词。
2. 音节拼读方法。
3. 课后作业。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答案:参照教材课后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含有字母a、o、e的词语,下节课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字母a、o、e的发音和书写2. 音节的正确拼读3.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反馈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字母a、o、e的发音和书写1. 发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音准确性。
对于发音不准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纠正,指导他们掌握发音要领。
a的发音:张大嘴巴,舌位放松,声带振动。
o的发音:口型略圆,舌位稍高,声带振动。
e的发音:口型扁平,舌位稍低,声带振动。
培智育二年级生活语文教案(一)

培智育二年级生活语文教案(一)教案:培智育二年级生活语文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语文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生活语文的意义和作用。
2.生活语文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生活语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生活语文的意义和作用1.生活语文是什么?–提醒学生思考生活语文的定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讨论生活语文的应用领域。
2.生活语文的意义和作用–分享一些有趣的生活语文例子。
–导入学生对生活语文的兴趣。
第二课:生活语文与日常生活的联系1.生活语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场景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生活语文的实际应用。
2.生活语文的例子和解析–给出具体的生活语文例子,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
第三课:生活语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1.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写作,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提供一些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
2.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锻炼合作与沟通能力。
–提供一些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习生活语文技巧。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表现。
•学生完成的写作练习和合作项目的质量。
教学扩展•组织生活语文角,让学生每周分享一个有趣的生活语文例子。
•鼓励学生编写生活语文小故事,进行朗读比赛。
教案编写人:人工智能老师第四课:生活语文的实践应用1.生活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生活语文在不同场景中的实际应用,如社交场合、家庭生活等。
–讨论生活语文如何帮助解决问题,提升沟通能力。
2.生活语文的实践应用技巧–提供一些实践应用的技巧,如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有效表达意见等。
–给学生机会进行模拟练习,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第五课:生活语文与人际关系的建立1.生活语文与人际关系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生活语文如何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分享一些生活语文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2.生活语文在人际关系中的技巧和方法–提供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教版培智生活语文五年级上册1.1秋天

(5)播放树叶落下的视频或演示一片树叶从手中飘落,帮助学生理解“落”的意思。
A组:理解汉字“落”的意思。
B组:在教师的辅助下,理解字义。
2. 教授词语“秋天”“天气”“一片片”。
(1)出示不同季节的图片,要求学生找出秋天的图片。
A组:正确找出图片。
B组:在教师的辅助下,找出图片。
(2)提问:“今天天气怎么样?”
A组:回答问题。 B组:跟说。
(3)出示实物叶子,提问:“这是什么?有多少片叶子?”
A组:独立回答问题。 B组:拿一拿,说一说。
(4)出示词卡“秋天”“天气”“一片片”,先示范读词语,再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读词语。
A组:以多种形式读词语。 B组:跟读词语。
(2)演示吹气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气”的意思。
A组:理解汉字“气”的意思。
B组:在教师的辅助下,理解字义。
(3)展示一杯温水和一杯凉水,让学生通过触觉感知,体会“凉”的意思。
A组:理解汉字“凉”的意思。
B组:在教师的辅助下,理解字义。
(4)展示“一片片叶子”“一片片花瓣”的实物或图片等,帮助学以多种形式读词语。
A组:以多种形式读词语。 B组:跟读词语。
二、新授
1. 教授汉字“气”“凉”“片”“落”。
(1)逐一出示“气”“凉”“片”“落”的字卡,先示范读汉字,再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指读、分小组读、开火车读等)读汉字,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发音。
A组:以多种形式读汉字。 B组:跟读汉字。
1. 认读汉字“气”“凉”“片”“落”。
2. 书写汉字“气”。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教材、课件、图片、字卡、词卡、
人教版培智教材第一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培智教材第一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培智教材第一册《语文》第二章《识字与写字》。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汉字“日、月、水、火、木、土”,学习书写基本笔画,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日、月、水、火、木、土”的读音、结构和基本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提高书写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汉字“水、火”的书写。
2.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汉字“日、月、木、土”的读音、结构和用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铅笔、橡皮、田字格本、字帖。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与汉字“日、月、水、火、木、土”相关的事物。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出示教学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汉字“日、月、水、火、木、土”。
(2)教师示范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讲解书写基本笔画。
(3)教师逐个讲解汉字“日、月、水、火、木、土”的读音、结构和用法。
3. 练习与指导(10分钟)(1)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汉字,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自主练习书写,教师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田字格本上的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汉字“日、月、水、火、木、土”写在黑板上,旁边标注读音、结构和用法。
2. 示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的图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汉字“日、月、水、火、木、土”各10遍,并注明读音。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针对握笔姿势、写字姿势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与汉字相关的事物,培养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汉字“水、火”的书写。
2. 正确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的掌握。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解析:汉字“水、火”的书写1. 笔画顺序:在书写“水、火”时,应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笔画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编辑修改- 2017-2018学年生活语文教案
第一部分 入学教育 智力障碍儿童不同于正常适学儿童,他们注意力分散,智力、语言发展迟缓滞后,多数学生都伴有先天性的疾病。初入学时,年龄跨度7到10岁不等,虽然年龄同正常孩子相仿甚至更大,但他们的智力年龄普遍不到3岁;他们半数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学前教育或家庭启蒙教育,几乎都是在村里面闲养着长大;他们语言能力很差,三分之一的学生除了会叫爸妈不会说别的话,还有一部分学生只会发出啊啊的怪叫;他们生活能力也差,很多学生根本不会独立上厕所,也不会自己穿衣、洗脸、刷牙,个别学生甚至不知道吃饭。陌生的学校、学习、生活环境足以让他们产生恐惧感和排斥感,孩子们总是哭闹不止,不愿意进课堂,随地大小便、大哭怪叫、咬人打人等怪异情绪和异常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入学后直接开展教学活动根本不现实,也正是如此,入学第一个月,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特殊需要开展一些生活技能培养、生活习惯养成的入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不可少。通过为期一月的入学教育能使智力障碍儿童更好更快地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环境,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编辑修改- 1、根据学生的身高排好固定的座位,并且告诉学生这是他们的座位,只要在教室就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提出室内要求,不能在教师大吵大闹,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的座位。将每一个学生的姓名,按照座位位置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牢记自己的座位。 2、练习点名要答到,老师叫学生的姓名时,学生要说到、或者举手,帮助学生们互相熟悉,教师自我介绍,学生能说出“董老师”,为师生互动做准备。 3、练习上课问好和下课再见,在喊起立时,加上手势的辅导,学生能说出“老师好”和“老师再见”。以上三点为其一周,主要帮助学生能在教室里面坐住,熟悉老师和同学。 4、练习站队,按照学生的身高为他们排好固定顺序的队列。并且要求学生拉住前面同学的衣角,老师带领同学熟悉校园环境,认识厕所,宿舍和餐厅,知道男生女生上不同的厕所,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厕所。为期一周。 5、学习会话,能说出学校的名字“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培智一年级”。以及巩固站队。为期一周。
第二部分 生活语文
第一单元 学校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编辑修改- 1、老师同学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一单元《学校生活》第一课《老师与同学》,课文内容为两个词语“老师”“同学”,以及“我会听”(听词语,找图片)“我会读”(跟读词语)“我会说”(结合场景说词语)“我会握笔姿势”“我会连”(连点描画),都是围绕“老师”“同学”两个词语配有丰富的彩图,生动形象。 本班共有12名同学,可以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王凯旋、朱思睿、唐玉鹏、付柳婷为A层,该四名学生为轻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好,能写字;江梦瑶、何润琪、王玉娇、陈旭阳为B层,该四名同学为中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一般,需要指导才能写字;刘哲、刘玉卓、丁豪杰、徐礼锋为C层,该四名同学为重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差,不能写字。 教学目标: 倾听与说话: A:听懂词语,能自己看图片读出“老师”“同学” B:注意倾听,能跟老师读出“老师”“同学” C:能安静的做到倾听,可以发出“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编辑修改- 识字与写字: A:能结合图片认出“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能独立完成连线 B:能跟读认出“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能在指导下连线 C:感知“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教师手把手完成连线 阅读: A:能看图读出“老师”“同学” B:能跟读“老师”“同学” C:感知“老师”“同学” 综合性学习: A:理解“老师”“同学”的词义,知道“老师”“同学”指的是谁 B:知道“老师”“同学” C:感知“老师”“同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读出“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 难点:理解“老师”“同学”的词义,完成连点描线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常规 1、上课起立,师生问好。 2、日期星期天气。 二、新课导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编辑修改- 出示图片“第一单元 学校生活”,开学了,同学们都到学校上学了,同学们看看图片里的情形熟悉吗?同学们是怎么来到学校的,在学校后遇见了谁?引导学生自然的说出“老师”“同学”。 三、教授新课 1、出示课题,“1 老师同学”并带着同学们读课题。 2、出示课文图一,引导学生看图,图一谁?(一个老师手里拿了一本生活语文),所以图片里面的人是谁?教师也模仿图片里面的样子,拿起课本,让学生们看。最后说出图一是老师,领读“老师”,并且逐个教读。 3、出示课文图二,引导学生看图,图二又是谁?(几个同学围在一起看书),所以图片里面的人是谁?教师引导同学观察看看自己的身边。最后说出图二是同学,领读“同学”,并且逐个教读。 4、游戏“找一找”,出示图三,教师说“老师”“同学”,让同学们找一找哪张图片是老师哪张图片是同学?及时表扬找的对的同学,老师在带领同学熟读“老师”“同学”。 5、出示词语“老师”“同学”,让学生熟悉字形,巩固“老师”“同学”。 6、学习握笔姿势,教师手把手指导。 7、完成连点描线,指导和辅助BC层次学生。 8、出示图四,让学生结合场景说词语(“老师”“同学”)。并让学生结合实际指出教室里谁是“老师”谁是“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编辑修改- 9、把“老师”“同学”连个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请学生认读,拿出班上同学和一些任课老师的照片,让学生贴一贴,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老师”“同学”的词义。
2、学校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一单元《学校生活》第二课《学校》,课文内容为三个词语“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生字“一二”以及“我会听”(听词语,找图片)“我会读”(跟读生字、词语)“我会说”(结合场景说词语)“我会认”(认识生字),都是围绕“学校”“一年级”“二年级”三个词语配有丰富的彩图,生动形象。 本班共有12名同学,可以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王凯旋、朱思睿、唐玉鹏、付柳婷为A层,该四名学生为轻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好,能写字;江梦瑶、何润琪、王玉娇、陈旭阳为B层,该四名同学为中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一般,需要指导才能写字;刘哲、刘玉卓、丁豪杰、徐礼锋为C层,该四名同学为重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差,不能写字。 教学目标: 倾听与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编辑修改- A:能听懂词语,能看图读出“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认识生字“一二” B:注意倾听,能跟说“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认识生字“一二” C:能安静的做到倾听,可以发出“a” 识字与写字: A:认识生字“一二” B:熟悉生字“一二” C:感知生字“一二” 阅读: A:能自己看图读出“学校”“一年级”“二年级” B:能跟读“学校”“一年级”“二年级” C:感知“学校”“一年级”“二年级” 综合性学习: A:理解的“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词义,知道学校是上学的地方,我们是一年级学生。 B:知道“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词义 C:感知“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词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读出“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认识生字“一二” 难点:理解“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词义,认识生字生字“一二”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