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爸爸_妈妈_我》[1]
13课《爸爸_妈妈_我》教案

第13课爸爸妈妈我一、教材分析《爸爸妈妈我》是实用语文第一册的第十三课,属于第七单元“我爱我家”中的内容。
这篇课文是关于学习家庭称谓的课文:有爸爸、妈妈还有我。
要求学生认识字词“爸爸、妈妈、我”,并能认读字词;学习两个笔画“竖折弯钩”、“斜钩”,能够看图说“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爸爸爱我,我爱爸爸。
”,知道爸爸、妈妈的性别,知道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并学习儿歌《我的好妈妈(爸爸)》。
这是本课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A组 1.说出自己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是家中一员。
2.能够认读字卡“爸爸”、“妈妈”、“我”。
3.知道爸爸、妈妈的性别。
B组 1.说出自己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是家中一员。
2.能够认读字卡“爸爸”、“妈妈”、“我”。
3.知道爸爸、妈妈的性别。
C组 1.在帮助下说出自己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是家中一员。
2.能够在帮助下认读字卡“爸爸”、“妈妈”、“我”。
3.了解爸爸、妈妈的性别。
教学准备:1.音乐《我爱爸爸妈妈》2.李晟源同学全家福照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那么今天老师这儿有一张照片,请小朋友们来看看,这是谁?1.出示一个学生的全家福。
2.提问:这是谁的一家。
3.老师介绍:李晟源,爸爸,妈妈。
二、教学“爸爸”:1.你们自己家里有哪些人呢?说说自己家里有哪些家人。
(拿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2.指着李晟源的父亲,提问:“这是谁。
”3.你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爸爸是男的还是女的。
(A、B学生自己说,C跟说“爸爸是男的”)三、认读字卡:大家说的都非常棒,我们一起来认一认“爸爸”这两个字。
1.出示字卡“爸爸”。
2.老师示范认读。
3.老师带领学生读一读。
4.每个学生轮流练习读一读。
5.个别学生读一读。
6.生将字卡相对应的贴在爸爸身上。
(C贴一贴,A、B评价)7.老师评价。
四、教学“妈妈”1. 家中除了爸爸,还有什么家人。
2.出示妈妈照片,提问:“这是谁?”3.师:妈妈也是我们的家人。
4.请指出自己的妈妈。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爸爸妈妈我》

一、教学目标1. 让智障儿童认识和理解词语“爸爸、妈妈”。
2. 培养智障儿童基本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3. 培养智障儿童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家庭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教学词语:“爸爸、妈妈”。
2. 教学句子:“这是爸爸(妈妈)。
”3. 教学课文:《爸爸妈妈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智障儿童认识和理解词语“爸爸、妈妈”,学会说句子“这是爸爸(妈妈)。
”2. 教学难点:智障儿童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家庭观念。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智障儿童认识和理解词语“爸爸、妈妈”。
2. 情景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智障儿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3. 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述亲情故事,引导智障儿童感受家庭温暖,增强他们的家庭观念。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出示爸爸、妈妈的图片,引导智障儿童观察并说出“爸爸、妈妈”。
2. 教学词语:通过实物演示、图片展示等方式,让智障儿童认识和理解词语“爸爸、妈妈”。
3. 教学句子:引导智障儿童学说句子“这是爸爸(妈妈)。
”4. 情景练习:创设生活情境,让智障儿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如指认家人、讲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5. 总结情感:讲述亲情故事,引导智障儿童感受家庭温暖,增强他们的家庭观念。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检查智障儿童的学习效果。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评价智障儿童对词语“爸爸、妈妈”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句子“这是爸爸(妈妈)”的表达能力。
2.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问答、情景表演等方式,检查智障儿童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评价内容:评价智障儿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指认家人、讲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七、教学拓展1. 家庭作业:让智障儿童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所学知识,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爸爸妈妈我》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爸爸、妈妈、我”这三个词汇,理解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2. 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正确地称呼父母,并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自己。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父母的美德。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单词:爸爸、妈妈、我。
2. 教学句子:我是妈妈的孩子,爸爸是我的爸爸。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单词“爸爸、妈妈、我”,并能正确地运用它们。
2. 难点:理解并运用句子“我是妈妈的孩子,爸爸是我的爸爸”描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单词。
2. 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句子。
3.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爸爸、妈妈、我”。
2. 教授单词“爸爸、妈妈、我”,让学生反复跟读,直至正确掌握。
3. 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句子“我是妈妈的孩子,爸爸是我的爸爸”。
4. 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父母,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父母展示所学知识,并表达对父母的爱。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单词“爸爸、妈妈、我”的掌握情况,包括发音、拼写和意义理解。
2. 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运用句子“我是妈妈的孩子,爸爸是我的爸爸”描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3.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收集学生回家后的作业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向父母展示所学知识,表达对父母的爱。
七、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访问,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鼓励学生分享与父母的生活点滴。
2. 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学生与父母共同参与,增进彼此的感情。
3. 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八、教学资源1. 图片:爸爸、妈妈、孩子的图片,用于直观教学。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教案主题:培智生活语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生活语文》第三册,第四章“我的家人”。
本章主要让学生认识家庭成员,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人的外貌、性格和爱好。
内容包括: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家庭成员的介绍,以及家人的职业、兴趣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家庭成员,了解家人的外貌、性格和爱好。
2. 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家人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家庭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家庭成员,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人。
难点:家庭成员的职业、兴趣等方面的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作业本等。
学具:课本、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张家庭成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家人的名字。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四章“我的家人”,让学生认识家庭成员。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家人的外貌、性格和爱好,以PPT和图片形式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4. 例题讲解:教师给出一个例题,如“请描述你的爸爸”,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关于家人的描述,让学生判断正误。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采访家人,了解家人的职业、兴趣等,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家庭成员、外貌、性格、爱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语言描述你的家人,包括外貌、性格、爱好等。
2. 作业答案:(1)爸爸:我的爸爸高高的,瘦瘦的,眼睛非常大,他是一名工程师,喜欢看电影。
(2)妈妈:我的妈妈圆圆的,温柔善良,她是一名教师,喜欢养花。
(3)哥哥:我的哥哥长得和我差不多高,他是一名学生,喜欢打篮球。
(4)姐姐:我的姐姐长得比我高,她是一名护士,喜欢跳舞。
(5)弟弟:我的弟弟小小的,他很调皮,是一名小学生,喜欢玩游戏。
(6)妹妹:我的妹妹可爱极了,她是一名幼儿园学生,喜欢唱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家庭成员的认识和描述家人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在描述家人的职业、兴趣等方面还需加强。
培智《爸爸、妈妈、我》教学设计

本班学生共有学生 10 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吐字不够清晰,部分辅音构音困难,接 受知识能力较慢,遗忘较快。学生已经具备的学习能力差距较大,有 3 人具备一般的口语表达能力, 能表达自己比较简单的意愿,3 人有语言障碍,口语表达含糊,只会说简单的词语。4 人伴有严重的 认知缺陷,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只会发单个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长期受到冷落和忽视导致他们 情感水平差,课堂上往往出现胆怯、自卑,不敢大胆展示自己。
齐读等。
学生进行图文配对练习。
的朗读词语有助于培 智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和认知能力。
己照片下面(C 贴一贴,A.B 评价)。
三、游戏延伸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
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字词宝宝:爸
爸、妈妈、我,下面我们一起将这些字
宝宝送回家好吗?
① 出示小房子图案,爸爸、妈妈、
我单人照片和字词卡片。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够认读字卡“爸爸”、“妈妈”、“我”。知道性别区分,图片,字卡相结合。 2、能够说出“我爱爸爸、妈妈”。
教学难点: 1、图片与字卡相结合,认读“爸爸”、“妈妈”、“我”。 2、能够流利说出“我爱爸爸妈妈”。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培智一年级学生
年龄小,用与课堂有关
5、妈妈是男的还是女的?(A、B 学生
自己说,C 跟说“妈妈是女的”)。请上课
与学生进行适当 的看图问答形式,既能 加强学生的看图能力, 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 沟通能力。
.
.
穿裙子的妈妈们站到讲台上让学生们观 察。
(五) 认读字卡
师:那么“妈妈”两个字是怎样的呢? ① 出示字卡“妈妈”。 ② 教师示范认读。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爸爸-妈妈-我》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爸爸、妈妈、我”的概念,理解家庭关系。
2. 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能力,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
3.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热爱家庭。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汉字:爸爸、妈妈、我。
2. 教学句子:我是爸爸的儿子(女儿),我是妈妈的儿子(女儿)。
3. 家庭关系认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爸爸、妈妈、我”的汉字和句子。
2. 教学难点:家庭关系的理解,能用语言正确描述家庭成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实物等,理解家庭关系。
2. 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描述家庭成员。
3. 采用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热爱家庭。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家庭成员。
2. 教授汉字“爸爸、妈妈、我”,让学生跟随老师书写,注意笔画顺序。
3. 讲解家庭关系,让学生理解爸爸、妈妈与自己的关系。
4. 练习口语表达,让学生用句子“我是爸爸的儿子(女儿),我是妈妈的儿子(女儿)”进行描述。
5.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扮演爸爸、妈妈和自己,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所学内容,并体会家庭温暖。
教案剩余部分(六、七、八、九、十)待您提供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汉字“爸爸、妈妈、我”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对家庭关系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否能用句子正确描述家庭成员。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让学生在家长面前描述家庭成员。
2. 组织家庭主题的活动,如家庭手工艺、家庭照片展示等,增进学生对家庭的感情。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支持。
九、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将继续学习家庭成员的其他成员,如“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等”。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爸爸-妈妈-我》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爸爸-妈妈-我》适用年级:培智学校一年级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家庭基本成员的名称,理解爸爸、妈妈和我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基本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正确地称呼家庭成员。
3.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增强家庭观念。
教学重点:1.家庭基本成员的名称。
2.正确地称呼家庭成员。
教学难点:1.家庭基本成员的名称的记忆。
2.正确地称呼家庭成员的语言表达。
二、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家庭基本成员的名称。
2.情景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正确地称呼家庭成员。
3.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准备1.图片:爸爸、妈妈、我的图片各一张。
2.实物:爸爸、妈妈、我的实物模型。
3.PPT:制作含有家庭基本成员的名称的PPT。
4.游戏材料:家庭角色扮演卡牌。
四、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说出家庭基本成员的名称。
2.新课教授:通过PPT展示家庭基本成员的名称,引导学生跟读,记忆。
3.课堂练习: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正确地称呼家庭成员。
4.游戏巩固:组织学生进行家庭角色扮演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学到的家庭基本成员的名称,并尝试正确地称呼家庭成员。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评价学生对家庭基本成员的认识和称呼能力的掌握。
2. 角色扮演评价:在角色扮演环节,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地称呼家庭成员,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家庭基本成员名称的记忆和称呼能力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培智一年级生活语文第一册教案3

201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生活语文第一册教案雷卫华2018年9月第三单元家庭生活7、爸爸妈妈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三单元《家庭生活》第七课《爸爸妈妈》,课文内容为五个生字、词语“三”“爸爸”“妈妈”“我”“三口人”,以及“我会听”(听词语,指一指)“我会读”(跟读生字、词语)“我会说”(结合场景说词语、仿说句子)“我会认”(认识生字“三”)“我会写”(认识田字格、描写生字),课文绕家庭中“爸爸”“妈妈”“我”配有丰富的彩图,生动形象。
本班共有12名同学,可以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王凯旋、朱思睿、唐玉鹏、付柳婷为A层,该四名学生为轻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好,能写字;江梦瑶、何润琪、王玉娇、陈旭阳为B层,该四名同学为中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一般,需要指导才能写字;刘哲、刘玉卓、丁豪杰、徐礼锋为C层,该四名同学为重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差,不能写字。
教学目标:倾听与说话:A:能听懂词语、句子;能自己看图片说出“爸爸”“妈妈”“我”,并能说出是“三口人”;能说出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B:注意倾听,能跟老师说出“爸爸”“妈妈”“我”,并能说出是“三口人”,能说填空式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C:能安静的做到倾听,可以发出“o”识字与写字:A:独立认识生字“三”B:在老师帮助下认识生字“三”C:感知生字“三”阅读:A:能独立读出生字、词语“爸爸”“妈妈”“我”“三口人”和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B:能跟读生字、词语“爸爸”“妈妈”“我”“三口人”和填空式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C:感知生字、词语“爸爸”“妈妈”“我”“三口人”综合性学习:A:理解“爸爸”“妈妈”“我”是“三口人”,是一个家庭。
B:知道“爸爸”“妈妈”“我”是“三口人”C:感知“爸爸”“妈妈”“我”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认读“爸爸”“妈妈”“我”“三口人”,认识生字“三”,说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难点:说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写生字“一二三”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认读“爸爸”,说句子“这是爸爸”教学过程:一、课前常规1、上课起立,师生问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智学校一年级生活语文教案
爸爸妈妈我
教学目标(情感、技能、知识)
A 1.说出自己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是家中一员。
2.能够认读字卡“爸爸”、“妈妈”、“我”。
3.知道爸爸、妈妈的性别。
4.知道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B 1.在帮助下说出自己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是家中一员。
2.能够认读字卡“爸爸”、“妈妈”、“我”。
3.知道爸爸、妈妈的性别。
4.知道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C 1.在帮助下说出自己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是家中一员。
2.能够在帮助下认读字卡“爸爸”、“妈妈”、“我”。
3.了解爸爸、妈妈的性别。
4.能够说“我爱爸爸妈妈”
教学准备:
1.音乐《我爱爸爸妈妈》
2.张雨平同学全家福照片,各人全家福照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啊,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小朋友们要静心地来听,听完后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
(欣赏音乐《我爱爸爸妈妈》)生: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师引导出爸爸妈妈家人
二、认识家人:
师:那么今天老师这儿有一张照片,请小朋友们来看看,这是谁?
1.出示一个学生的全家福。
2.提问:这是谁的一家。
3.老师介绍:张雨平家有3个人,张雨平,爸爸,妈妈。
4.你们自己家里有哪些人呢?
说说自己家里有哪些家人。
(拿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
5.指着张雨平的父亲,提问:“这是谁。
”
6.你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爸爸是男的还是女的。
(A、B学生自己说,C跟说“爸爸是男的”)
三、认读字卡:
大家说的都非常棒,我们一起来认一认“爸爸”这两个字。
1.出示字卡“爸爸”。
2.老师示范认读。
3.老师带领学生读一读。
4.每个学生轮流练习读一读。
5.分组读一读。
6.生将字卡相对应的贴在爸爸身上。
(C贴一贴,A、B评价)
7.老师评价。
四、教学妈妈
1. 家中除了爸爸,还有什么家人。
2.出示妈妈照片,提问:“这是谁?”
3.师:妈妈也是我们的家人。
4.请指出自己的妈妈。
5.你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6.妈妈是男的还是女的。
(A、B学生自己说,C跟说“妈妈是女的”)
五、读字卡:
那么“妈妈”两个字是怎么样的呢?
1.出示字卡“妈妈”
2.老师示范认读。
3.老师带领学生读一读。
4.每个学生轮流练习读一读。
5.分组读一读。
6.将字卡相对应的贴在妈妈身上。
(C贴一贴,A、B评价)
7.老师评价。
六、延伸(思想道德教育,师引导学生爱爸爸妈妈,并说出来)
刚才我们都认识了爸爸妈妈的字卡了,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好不好?
1.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A说,B复述,C跟老师读)
2.爸爸、妈妈辛苦不辛苦。
3.我们要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读:我爱爸爸妈妈(C跟老师读)
4.你想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什么事情来表示你对他们的爱。
(A、B学生说一说,师评价,C可做动作,适时鼓励)
七、总结
1.再读字卡
2.写一写。
说出自己认识的笔画,写一写。
(A、B自己写,C在老师指导下描笔画。
播放音乐:《我爱爸爸妈妈》)
师小结: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记着今天在课堂上对自己爸爸妈妈所说的和想对爸爸妈妈做的,回家都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出来和做出来。
作业:
1.读词语
2.说出来:回家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我爱你”(ABC)
3.做出来:为自己的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来表达对他们的爱(AB)
备注:A类目标:xxx xx xxx xxx
B类目标:xxx xx
C类目标:xx xxx。